《电源和电流》教学反思-参考模板
电源和电流的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电源和电流的教学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电源和电流的教学反思电源和电流的教学反思首先是引入新课,我们往往都认为引入新课一定要采取一些新奇吸引人的手段或情境,其实,对于电源和电流的入门课,最简单的最贴近实际生活的就是最有效的入门,我从谈谈身边的用电器入手来引入新课,学生感觉到现在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要研究的知识就是和我们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而且,这个知识并不象平时家长所教育的那么可怕。
其次是对于重难点的处理:1、电流的形成用课件来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让电流这个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化。
非常有助于学生对电流形成过程的理解。
2、电流的方向通过上课发现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在讲完电路以及电路图后再介绍更好,这样还可以及时地设置相应的练习,例如:指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以及标出电路中电流方向的习题等。
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教师注重教学中的变化。
开始我们备课考虑的因素不同,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法会因这个因素而侧重。
当我们了解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没有备课中没有重视的。
我们在上课时就要机智地去处理,随着因素的改变要改变自己的教学。
第二篇:《电源和电流》教学反思《电源和电流》的教学反思张从东首先是引入新课,我们往往都认为引入新课一定要采取一些新奇吸引人的手段或情境,其实,对于电源和电流的入门课,最简单的最贴近实际生活的就是最有效的入门,我从谈谈身边的用电器入手来引入新课,学生感觉到现在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要研究的知识就是和我们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而且,这个知识并不象平时家长所教育的那么可怕。
其次是对于重难点的处理:1、电流的形成用课件来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让电流这个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化。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在本学期的电流和电路教学中,我主要负责大学电气类专业的本科生课程。
在本次授课中,我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更加合理。
在本次授课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
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导致一些内容对他们来说过于困难。
我还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可能对课程的实用性产生疑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更加实用和有效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更加灵活多样。
在本次授课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缺乏灵活性,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方式,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和互动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授课方式,例如讨论、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和反馈需要更加及时和有效。
在本次授课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评价和反馈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我没有及时地进行教学评价,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
我还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反馈,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太清楚,难以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并及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提高。
通过对本次电流和电路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评价和反馈以及教学态度和沟通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正这些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电源和电流》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与意义《电源和电流》是高中物理选修3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理解电源、电流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并且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
电源和电流作为电路的基础,是后续学习电路的重要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电源和电流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身边的各种电器、设备都离不开电源和电流的供应。
因此,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电源和电流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评课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本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电源和电动势:介绍电源的概念和分类,并讲解电动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的测量:介绍电源内阻的概念和影响,以及测量电动势的方法和实验; - 串联和并联电源:介绍串联和并联电源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讲解计算方法; - 电流的定义和测量:介绍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测量电流的仪器和方法; - 电阻和电阻率:介绍电阻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测量原理,并引入电阻率的概念; - 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内涵,以及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2.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 理解电源和电动势的概念,能够计算电动势和测量电源的内阻; - 了解串联和并联电源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 理解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电流的测量技术; - 理解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能够计算电阻和测量电阻; -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涵,并且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讲授法:通过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实验法:通过实验展示电源和电流的基本现象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示范法:通过示范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学习电流的测量和电阻的测量技术。
•讨论法: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
《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电源与电流》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
2、掌握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恒定电流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教师:人类通过对静电场的研究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电现象的知识,而且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电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过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应用在上一章已经学过的有关内容,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在初中学过的那些关于电路的知识。
(板书课题:§2-1 电源和电流)(二)进行新课1、电源[PPT]闪电图片,万家灯火的照片。
学生讨论:这两种电流的区别?(闪电的电流是瞬时的,生活的照明需要持续的电流)[PPT]什么是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PPT]如何让电荷“定向移动”?[PPT]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球,它们的周围存在电场。
如果用一条导线R将它们连接起来,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什么状态?R中出现了怎样的电流?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A、B周围的电场、A、B之间的电势差的变化情况。
认识到,最终A、B两个导体球会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理解导线R中的电流只能是瞬时的。
强调:电流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导体A和B以及导线成为等势体。
提出问题:如果在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P,它能把经过R流到A 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使AB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情况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讨论、解释可能会产生的现象。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专业18篇)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专业18篇)幼儿园安全管理指南(模板15篇)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和启发,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和提升写作品质。
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范文赏析,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为加强车间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案例(通用22篇)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们需要通过做阅读理解题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道德与公民:热爱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验总结(优质14篇)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潜能,启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写作更富有创意和亮点。
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权威和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生活中的温暖回忆(优质16篇)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种文体或作品类型的典型样本进行整理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和要求。
下面是一些范文的参考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影响(优秀18篇)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类文体、题材或者特定要求下的典型样本,它是对该类文体或题材的充分掌握和理解的体现,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看了这么多范文范本,我想我教育工作者培优转差的工作总结(实用20篇)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态度、效率和职业素养的一次检验和提高。
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写得特别好的月工作总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您提供帮助!一直以来我都优秀奖学金申请书范文(热门18篇)奖学金申请书是申请者与申请机构之间的一次对话,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经历和未来规划,以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
奖学金申请书范文的丰富性和广度展示了不同学科汽车销售顾问的职责介绍(专业17篇)汽车可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想了解一些汽车购买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总结范文或许能帮到您。
1、酒店客房销售预订及房控,完成销售指标。
2、聚会答谢词的精选句子大全(17篇)答谢词是一份给予他人回报的机会,通过写下真诚的感谢之辞,我们能够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认可。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流》一课。
王校长参与了整个听课和评课过程。
陈红灵老师评课: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
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
在教学中可以用家庭中常见的水表类比。
谢鹏翔老师从初高中衔接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初中教材中有抽水机和电源的类比,水流和电流的对比。
李主任建议大家认真钻研课标,不要把问题讲难。
赵京南提出物理课堂应当多引入生活当中的例子,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王校长作了总结:
、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并清醒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经验,哪些是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的新问题。
2、教学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
3、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经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学生体会到生活当中就有物理。
4、教材整合。
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王校长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导了教材的整合。
)
5、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炼,逻辑性要强。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范文模板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10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1本课两个大板块是电路的连接和电路图的规范画法,应该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从电路的基本构成实物连接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小灯泡(小电机)、电池、开关、导线进行连接,让小灯泡或小电机工作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掌握电路的基本构成。
让学生自己说出在使小灯泡亮起来(或小电机转起来)的过程中都用了哪些器材,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把这些器材进行分类,并说明这些器材在电路中的作用。
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都哪些电器元件属于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完成。
介绍各元件对应的符号,教会学生如何画电路图,强调画线时要横平竖直;连接相交的要加点;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这四个基本的元件缺一不可。
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学要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类比电流,(如水流)。
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实验室新买了一些发光二极管,利用的特性,验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到电源的负极。
本节课的教学工作基本合理,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过程。
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比较高,完成较好。
但是对于最后一个重点(简单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的不够熟练。
经过反思和探讨:本节的这部分内容属于学生初步接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应该在教师的标准示范下,引导学生从模仿学习到独立完成,逐步熟练掌握。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2在电流和电路教学中,自己课堂并不算很好,内容太多,都不知道怎样处理更好了。
有一些做法和想法需要记录一下,以免自己忘记。
1、电流教学中,书中用两个验电器(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自己的体会是书本想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传导电荷,有些不可以传导电荷。
第一节《电源和电流》教案
第一节电源和电流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电场与电路两部分知识的衔接,起承上启下作用。
在教授过程中可以从电场知识入手,分析,讨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不断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刻度尺,课件五、教学过程:类比:(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水池A 、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
A 、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电流呢?可在A 、B 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 中的水抽到水池A 中,这样可保持A 、B 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类似的: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二、恒定电场电场可以使自由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导线与电源连通后,导线内部很快形成沿导线切线方向的电场,这个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尽管这些电荷也在运动,但有的流走了,有的又来补充,所以电荷的分布式均匀的,电场的分布也不随时间变化。
这种由稳定的电荷分布形成的稳定的电场,叫做恒定电场。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电源和电流》
听课记录: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电源和电流》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电源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电流的形成条件和方向规定。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源内部和外部的电荷移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电源对电路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到电源在电路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电流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物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手电筒或电池组进入教室,打开手电筒,引导学生观察光线的产生,然后提出问题:“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光?是谁提供了电能?”•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手电筒发光现象,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猜测是电池提供了电能。
•过程点评:通过实物展示和直接提问,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引入电源和电流的概念做了良好铺垫。
三、教学过程3.1 电源的概念与作用•教师行为:教师讲解电源的概念,即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并介绍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即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理解电源的概念和作用。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清晰,学生易于理解,为后续学习电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2 电流的形成与方向•教师行为:教师结合动画或实验演示,讲解电流的形成过程,即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移动,并介绍电流的方向规定,即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学生活动:观察动画或实验演示,思考电流的形成过程,理解电流的方向规定。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的演示和讲解,学生深刻理解了电流的形成和方向,为后续学习电路知识打下了基础。
3.3 电源内部与外部的电流•教师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源内部和外部的电流情况,解释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形成电流,而外部则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正极经电路流回负极形成闭合回路。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分析电源内部和外部的电流情况,尝试构建电流流动的完整图景。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担任高中物理《电流与电路》的教学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一些总结和反思。
我认识到理论知识的讲解是教学的基础。
在课堂上,我注重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我也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组织了一些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们能够从实践中体验到电流和电路的现象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
我也组织了一些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惑。
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和运用掌握较好,而有的学生则掌握不够扎实。
这就需要我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于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较为抽象,他们往往缺乏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我需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实际中理解和运用电流和电路的知识。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提升的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也会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设计1:11.1 电源和电流
11.1 电源与电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电流的定义、公式和国际单位,了解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2.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恒定电场。
初步体会动态平衡的思想。
3.理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并从微观角度分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利用恒定电流的知识解决问题。
2.应用现有电流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科学,积极参与到科学实践中。
2.有参与实验总结规律的热情,从而能更方便的解决实际问题。
3.将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流的定义、公式及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
2.电源的作用及导体中恒定电场的形成。
3.恒定电流是如何形成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难点:1.电流的形成条件,恒定电场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从微观角度分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理论、类比探究、讨论分析【教学准备】教学媒体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电闪雷鸣的视频,静电图片,小灯泡发光的简单电路.【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如图,水池A、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B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运动到水池B。
A、B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若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可在A、B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这样可保持A、B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如果在A、B之间接上一个装置P,它能把从B流到A的电子取走,补充给B,使A、B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正、负电荷,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
装置P就是电源,A、B是电源的两个电极。
探究1:如图1所示,为什么在两个分别带异种电荷的导体A、B之间连接一条导线R,自由电子就会定向移动产生电流?如图2所示,为什么导线R中电流很快就消失了?为什么闪电时耀眼的闪光只能存在一瞬间,而手电简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结论:小灯泡电路中有电源。
对《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的一些思考和改进
对《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的一些思考和改进电源和电流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源和电流的原理,教师经常会进行相关的演示实验。
在进行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就《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的一些思考和改进进行讨论。
我们来回顾一下《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的一般内容。
通常,这类实验会使用一个电源、导线、电灯泡以及电流表等材料,来演示电源和电流的基本原理。
教师会通过操纵电源的开关,来观察电灯泡的亮灭情况,并借助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产生与传输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电源和电流的关系。
尽管这类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演示实验往往只停留在定性上,无法很好地展现电流的定量规律,这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部分学生对电流的产生机制和传输过程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需要更直观的演示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和设备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学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针对《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进行改进。
我们可以在实验中增加定量测量的环节,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并通过实验数据来分析电流的规律,从而深入理解电源和电流的关系。
我们也可以借助模型或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来直观地展现电流的产生和传输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为了加强实验的安全性,我们可以在实验操作中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实验操作的流程,确保学生的安全。
除了对实验内容和操作流程的改进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来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引入一些趣味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电流的神奇之处;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验中增加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源和电流的知识。
对《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的一些思考和改进
对《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的一些思考和改进我们进行了《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这是一项涉及电路和基本电子知识的实验。
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发现了一些改进的机会,下面是一些思考和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改进实验的设备和材料。
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连接线太短,无法在试验中自由移动。
另外,电源的电压过小时可能无法驱动电路,而电压过高则可能导致电路短路或损坏。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选购更长的连接线和具有可调电压的电源。
此外,在实验中使用正确的电子元件也很重要。
例如,使用不同类型的电阻或电容器,或具有不同阻值或容值的元件可以改变电路的行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元件的功能。
其次,实验的说明书需要更加清晰和详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步骤描述不够清晰,或者难以理解。
因此,我们建议在说明书中提供详细的步骤和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
另外,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关于电子元件和电路的更深入的介绍,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和目的。
第三,实验可以增加趣味性。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该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我们可以向实验中加入更多的趣味性。
例如,我们可以加入更多的挑战,让学生在实验中解决更多的问题,或者提供更多有趣的实验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元件的功能。
第四,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
我们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许多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知识还不够熟悉,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电子元件包,并让他们自己组装和测试电路。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最后,我们也需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电子元件和电路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有很多创新的应用。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电子实验,从而进一步了解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应用。
总之,我们进行了《电源和电流》演示实验,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电流和电源》 说课稿
《电流和电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流和电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流和电源》是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中的重要内容。
电流是电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形成条件对于后续学习电路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电源作为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掌握电源的作用和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机制。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电流和电源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电场的相关知识,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电流的形成过程和电源的作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电路,但对于电流的微观本质和电源的内部结构了解较少。
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物理模型,降低学习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流的定义、单位和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掌握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3)了解电源的作用和常见电源的类型。
(4)理解电动势的概念,知道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电流微观表达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流的定义、单位和方向。
(2)电流的形成条件和微观表达式。
(3)电源的作用和电动势的概念。
高中必修第三册统编人教版《1 电源和电流》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1电源和电流[学习目标] 1.了解电流的形成,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2.知道电流的定义及单位、方向的规定,理解恒定电流.(重点)3.理解电流形成的微观实质.(难点)一、电源1.定义:电源是能不断把电子从正极搬运到负极的装置.2.作用(1)移送电荷,维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2)保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二、恒定电场1.定义:由电路中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2.形成:当电路达到稳定时,导线中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3.特点:任何位置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都不随时间变化.三、恒定电流1.电流(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物理意义:反映了电流的强弱程度.(3)符号及单位:符号是I,单位有安培、毫安、微安(单位符号分别为A、mA、μA).(4)表达式:I=q t.(5)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方向.2.恒定电流(1)定义: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2)形成:恒定电场使自由电荷速率增加,自由电荷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的碰撞,使自由电荷速率减小,最终表现为平均速率不变.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恒定电场与静电场基本性质相同,两者没有区别.(×)(2)电源的作用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3)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4)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5)导体中的电流,实际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B.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C.电流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D.任何物体,只要其两端的电势差不为零,就有电流存在B[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仅有电荷移动但不是定向移动则不能形成电流,故选项A错误;形成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且必须是导体而非任何物体,故选项D错误;电流有方向,但它是标量,故选项C错误.] 3.关于导线中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内的电场线可以与导线相交B.导线内的电场E是由电源电场E0和导线侧面堆积的电荷形成的电场E′叠加的结果C.导线侧面堆积电荷分布是稳定的,故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D.导线中的电场是静电场的一种B[导线内的电场线与导线是平行的,故A错;导线中的电场是电源电场和导线侧面的堆积电荷形成的电场叠加而成的,故B对;导线内电场不为零,不是静电平衡状态,导线中的电场是恒定电场,并非静电场的一种,故C、D错.]对电源的理解1.(1)从电荷转移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持续地定向移动.(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搬运电荷的过程是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从而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2.形成电流的三种电荷形成电流的三种电荷为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其中金属导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液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有正离子和负离子,气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有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例1】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搬运到正极,保持两极之间有电压B.电源把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过程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会形成持续的电流B[在电源内部,电源把电子由正极搬运到负极,这一过程要克服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电荷的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选项C错误.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的电流,既要有电源,电路又要闭合,两者缺一不可,故选项D错误.]有电源不一定得到持续的电流,要得到持续的电流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还必须是闭合的,即必须用导体将电源连接起来.1.(多选)将一些电学元件用导线连接在某电源的两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电源的作用是使电源的正、负极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势差B.电源的作用是能为电路持续地提供自由电荷C.导体中的电场是由电源正、负极上的电荷形成的D.导体中的电场是由电源的电场和导体中积累的电荷形成的电场叠加而形成的AD[电源将负电荷从负极搬到正极,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A 正确,B错误;导体中的电场是电源电场和导体中积累的电荷形成的电场叠加而成的,C错误,D正确.]不同导体中电流的计算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只有自由电子,运用I=qt计算时,q是某一时间内通过金属导体横截面的电子的电荷量.2.电解液中电流的计算电解液中的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运用I=qt计算时,q应是同一时间内正、负两种离子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3.环形电流的计算环形电流的计算采用等效的观点分析.所谓等效电流,就是把电子周期性地通过圆周上各处形成的电流看成持续不断地通过圆周上各处时所形成的电流.对周期性运动的电荷,常取一个周期来计算等效电流.利用I=qt=qT求等效电流.【例2】 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时间t 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 的正离子数是n 1,负离子数是n 2,设元电荷为e ,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A →B ,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B →AB .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C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I =n 1e t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I =(n 1+n 2)e t思路点拨:(1)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2)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通过该截面正、负离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D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也是电流方向,A 、B 错误;有正、负电荷反向经过同一截面时,I =q t 公式中q 应是正、负电荷电荷量绝对值之和,故I =n 1e +n 2e t,电流方向由A 指向B ,C 错误,D 正确.]求电流的技巧(1)要分清形成电流的电荷种类,是只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还是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2)当正、负电荷都参与定向移动时,正、负电荷对电流的形成都有贡献.2.某电解池中,若在2 s 内各有1.0×1019个二价正离子和2.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A .0B .0.8 AC .1.6 AD .3.2 A D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时,通过某截面的电荷量应是两者绝对值的和.故由题意可知,电流由正、负离子定向运动形成,则在2 s 内通过截面的总电荷量应为q =1.6×10-19×2×1.0×1019 C+1.6×10-19×1×2.0×1019 C =6.4 C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得I =q t =6.42A =3.2 A ,D 正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1)题设如图所示,AB 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设导体的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S ,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 ,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2)推导导体AB 中的自由电荷总数N =nLS ,总电荷量Q =Nq =nLSq ,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横截面所需要的时间t =L v ,导体AB 中电流为I =Q t =nLSq L v=nqS v .(3)结论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为I =nqS v .2.I =nqS v 与I =q t 的区别I =nqS v 是电流的决定式,即电流的大小由n 、q 、S 、v 共同决定,其中q是单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而I =q t 是电流的定义式,其中q 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不是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3.三种速率(1)电流的传导速率等于光速,为3×108 m/s.(2)电子定向移动速率,其大小与电流有关,约为10-5 m/s.(3)电子热运动速率,其大小与温度有关,约为105 m/s.【例3】 (多选)有一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 ;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e ,此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 ,在Δt 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可表示为( )A .n v S ΔtB .n v Δt C.I Δt e D .I Δt Se思路点拨:(1)电子数等于总电荷量除以每个电子的电荷量,所以求出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即可求出电子数.(2)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已知,只要求出Δt 时间内有多少体积的电子通过横截面,即可求出电子数.AC [因为I =q Δt,所以q =I ·Δt ,自由电子数目为N =q e =I Δt e ,C 正确,D 错误;又因为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为I =ne v S ,所以自由电子数目为N =q e =I Δt e =ne v S Δte =n v S Δt ,A 正确,B 错误.]用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求解问题的注意点(1)准确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式中的v 是指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不是电流的传导速率,也不是电子热运动的速率.(2)I =nqS v 是由I =q t 导出的,若n 的含义不同,表达式的形式也会不同.3.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中无电流的原因是其内部自由电荷停止了运动B .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金属导体都通电,则电流大的那个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大C .由于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比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得多,故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形成的电流也就大得多D .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不形成电流D [电流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导体内的自由电子时刻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A 错误;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S v 可知,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电流大小不单是由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决定的,B 错误;无规则的热运动不会形成电流,只有电荷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C 错误,D 正确.]课 堂 小 结知 识 脉 络1.对电源的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2.电流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及应用.1.(多选)在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导线中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B .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C .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D .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BD [在电源和导线中感应电荷的共同作用下,垂直导线方向的电场相互抵消,在导体中形成了沿导线方向的电场,即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B 正确,A 错误;导体内有电场,说明导体不是静电平衡状态,C 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方向就是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也就是电流的方向,即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D 正确.]2.(多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B .规定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C .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反方向D .在电解液中,由于正、负离子的电荷量相等,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无电流AC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A 对,B 错;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故电子运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C 对;在电解液中,正、负离子的电荷量相等,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但有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正、负离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与时间的比值,D 错.]3.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地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q ,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 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A .v qB.q v C .v qS D .q v SA [经过时间t ,通过右端横截面的电荷量Q =q v t ,根据I =Q t 得I =v q ,A正确.]4.一个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 mA ,也就是说( )A .1 h 电池供给1 C 的电荷量B .1 000 s 电池供给8C 的电荷量C .1 s 电池供给8 C 的电荷量D .1 min 电池供给8 C 的电荷量B [根据I =q t 知,1 h 电池供电量q 1=8×10-3×3.6×103C =28.8 C ,A 错误;1 000 s 电池供电量q 2=1 000 × 8×10-3 C =8 C ,B 正确;1 s 电池供电量q 3=1×8×10-3 C =8×10-3 C ,C 错误;1 min 电池供电量q 4=60×8×10-3 C =0.48 C ,D 错误.]。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_政治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电流和电路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电学原理和应用电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学期的电流和电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和运行原理。
总体上,教学效果比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以下是我对电流和电路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教学目标需明确。
在教学的初期,我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什么,也没有向学生交代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些学生对此失去了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开始时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的目标和重点,让学生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以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应有机结合实际。
电流和电路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但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其与实际场景结合起来,给学生展示电流和电路的实际应用。
这导致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学习缺乏实用性意义,难以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利用实例和案例来讲解电流和电路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需要更加互动和开放。
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讲授的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
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被动,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实验操作需要改进。
在本学期的电路实验中,由于设备和材料的限制,实验操作不够丰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的锻炼比较有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验,并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增强教学互动和改进实验操作等方面。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范文模板_0
DNA的复制同步练习【双基提要】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方式是,即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断裂,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被称为。
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科学家以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它繁殖几代后再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在不同时期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离心后试管中DNA出现三条色素带:一条用表示,其密度最大,最靠近试管底部;另一条用表示,其密度居中,位置也居中;还有一条用表示,密度最小,离试管底部最远。
由此证明DNA的复制是以方式进行的。
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概念:指以亲代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
条件:以为模板,以为原料,需要能量,需要等酶的参与。
过程:边边。
意义:将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的连续性。
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①DNA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两条链上的碱基具有能力,保证了DNA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
【课堂反馈】例1、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细菌DNA中所有氮源均为15N,它比含14N的DNA分子密度大。
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转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一次样,测定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世代0 1 2 3(1)15N标记的大肠杆菌DNA分子以“全重”表示。
其不同世代DNA分子密度呈现上述差别,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则重、中、轻的比例应为。
(2)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双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
结果应该是。
(3)上述实验表明DNA复制的特点是。
例2、某双链DNA分子共有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的数目为()A.300个B.400个C.600个D.1200个例3、下列与DNA自我复制无关的物质是()A.解旋酶B.A TPC.脱氧核苷酸D.氨基酸【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DNA双链在复制时解旋,氢键断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对碱基之间()A.鸟嘌呤与胸腺嘧啶B.鸟嘌呤与腺嘌呤C.鸟嘌呤与胞嘧啶D.腺嘌呤与胞嘧啶2.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从一端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3.生物体内DNA复制发生在()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4.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复制过程中,总是边解旋边复制的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两条子链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5.DNA分子复制时,解旋的2条母链中()A.仅1条作为模板B.2条链都作为模板并复制出2个不同的DNA分子C.2条链都作为模板并复制出2个相同的DNA分子D.2条链都作为模板,各自合成1条子链;然后2条母链重新结合为原来的DNA分子,2条新链结合成一个全新的DNA分子6.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次,然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次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含()A.轻氮型,重氮型B.轻氮型,中间型C.中间型,重氮型D.轻氮型,轻氮型7.女性子宫瘤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mm,DNA的复制速度约为4µ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40min 左右即可完成。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来跟你们讲讲关于“电流和电路”这部分教学的反思。
在给你们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老师发现一开始用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来引入,你们的兴趣特别高。
比如说用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小灯泡亮起来的那一刻,你们都“哇”地叫了出来。
但是在讲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像电流的方向,你们好像就有点迷糊了。
老师应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像水流的方向,来帮助你们理解。
还有做练习题的时候,有些同学会把电路图画错,老师以后要多给你们一些练习的机会。
小朋友们,老师会努力让这部分知识变得更有趣,让你们学得更好!《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说说“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
老师发现呀,在课堂上让你们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大家都特别积极。
可是有的小组合作得不太好,有的同学光看着别人做,自己不动手。
以后老师要多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讲电路的组成部分时,虽然用了很多图片,但还是有同学分不清电源、导线、开关这些。
老师应该找一些更直观的东西给你们看,比如真正的电池、开关。
在提问的时候,有的同学不敢回答问题,老师以后要多鼓励你们,让你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加油,把这部分知识学好!《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小朋友们,老师再和你们说一说“电流和电路”的教学。
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发现用小故事来解释电路的原理,你们会听得更认真。
比如说,把电流想象成一群小朋友在排队走路,这样你们就更容易明白电流的流动了。
可是在讲复杂一点的电路图时,好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
老师以后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多画一些图,一步一步地给你们讲清楚。
还有呀,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提醒你们注意安全,不能随便乱摸电线。
小朋友们,相信老师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你们都能学好“电流和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源和电流》的教学反思
张从东
首先是引入新课,我们往往都认为引入新课一定要采取一些新奇吸引人的手段或情境,其实,对于电源和电流的入门课,最简单的最贴近实际生活的就是最有效的入门,我从谈谈身边的用电器入手来引入新课,学生感觉到现在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要研究的知识就是和我们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而且,这个知识并不象平时家长所教育的那么可怕。
其次是对于重难点的处理:
1、电流的形成
用课件来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让电流这个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化。
非常有助于学生对电流形成过程的理解。
2、电流的方向
通过上课发现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在讲完电路以及电路图后再介绍更好,这样还可以及时地设置相应的练习,例如:指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以及标出电路中电流方向的习题等。
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 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 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 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 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到教师注重教学中的变化。
开始我们备课考虑的因素不同,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法会因这个因素而侧重。
当我们了解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没有备课中没有重视的。
我们在上课时就要机智地去处理,随着因素的改变要改变自己的教学。
本节课是电学第二章的开篇,从课题来看,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但是从对教材的分析来看,这节课的很多内容,特别是对“电源”和“电流”的两个概念的理解,上升到了理论的层次,特别是要用到学生在上一章《静电场》中所学到的知识去对电源的作用和电流的形成重新认识,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讲授与探究”的教学方式。
并自制了教具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与理解。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与评委老师以及学生的交流,通过自我反思,形成以下几点得失以自勉。
一、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握课堂讲授深度。
在教材上本节课的篇幅及内容相对较少,但是要求学生要从新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平铺直叙的灌输给他们,学生们没法把刚学过的静电场的知识和初中学过的关于电源和电流的知识统一起来。
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从生活到课堂,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引导过程。
本节有三个知识点:电源、恒定电场、恒定电流。
在“电源”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从闪电的照片,创设提出问题的情景;从初中学过的“电流形成的原因”到刚刚学过的“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引领着学生一步步的深入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里,新旧知识的过渡环环相扣,学生的理解与认识顺理成章。
在设计“恒定电场”教学过程时,我发现教材在这一部分有非常大的变化,对原来导体中的电场的形成不做讲解。
所以我也大胆的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说明性讲授,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对“恒定电场”的“动态的恒定”进行理解,顺利完成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要求。
最后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恒定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及其后果、电荷在恒定电场力作用下为什么做“匀速率”运动等问题,加深学生对“定向移动”的理解,把教学活动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恒定电流”。
在进行“恒定电流”的教学中,教材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解析了一道在微观条件下理解电流的例题。
这个知识点历来是一个难点,所以我在讲解时关于“恒定电流”的定义、单位、方向、标量性等问题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然后用了两道有梯度的练习来让学生对电流的定义加深印象,又设计了一道传统的练习让学生认识电流的微观表达形式“I=nqSv”,最后才让学生对书上的例题进行分析和解题。
有了前面难度由浅入深的练习的铺垫,学生对这道“难”题的理解也就“难题不难”了。
二、各种教学手段灵活应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发挥自己的特长,一方面制作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为了课堂演示的需要,自己制作了电路实验的示教板。
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在演示时使用了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多种手段的采用,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我在整节课中,通过提出问题→猜想→理论分析→实验演示→例题巩固的方式逐步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从自然现象开始,提出物理问题,自己分析探究电荷在电场中的发生什么样的移动,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率运动,再通过分层次的问题设计,理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形式,最后解决教材上的例题。
这一教学过程充分
体现了教师着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
课后认真反思,也有不太如意的地方。
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前面关于“电源”部分的教学内容花的时间过多,后面讲“电流”时显得太匆忙,有前松后紧的感觉。
二、课堂小结不仅局限于知识点的小结,还要包含学法的小结,本人忽视了这一点。
特别应该把这节课中对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与理解的思维方式作一小结,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
三、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
这样,在缺乏实践活动的情况下对电路实验的学习,学生学习显得被动,属于灌输性学习。
2016年4月17日---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