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中)】

合集下载

(完整版)考研高数讲义高数第四章不定积分上课资料

(完整版)考研高数讲义高数第四章不定积分上课资料
第四章 不定积分
12 四、基本积分表 (1)kdx (2)dxx (3)xdx (4)dxax ;dxex (5)21xdx (6)21xdx
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13 (7)xdxcos (8)xdxsin (9)xdxdxx22seccos1 (10)xdxdxx22cscsin1 (11)xdxxtansec (12)xdxxcotcsc
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23 (5)dxxx21; (6)xdxtan; 【答案】(5)()322113xC; (6)ln|cos|xC
第四章 不定积分
24 (7))ln21(xxdx; (8)xdxx52cossin; 【答案】(7)ln||1122xC; (8)sinsinsin357121357xxxC
第四章 不定积分
44 2211=()dxdxaxbxcaxhk公式求解 =2222(2)221ln||22mmbaxbnmxnaadxdxaxbxcaxbxcmmbaxbxcndxaaaxbxc
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45 【例1】求下列不定积分 (1)2239dxxx ; 【答案】(1)21ln|23|ln|3|99xxC
第四章 不定积分
46 (2)322xxdx Caxaxadxarctan122; 【答案】(2)11arctan22xC
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47 (3)2(31)23xdxxx; 【答案】(3)231ln|23|2arctan22xxxC
第四章 不定积分
48 (4)321xdxxx 【答案】(4)212321arctan233xxxC
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3 原函数存在定理:连续函数必有原函数——即若)(xf在I上连续,则必存在)(xF,使得当xI时,)()(xfxF。 【例1】设)(xF是)(xf在(,)ab上的一个原函数,则()()fxFx在(,)ab上( ) (A)可导 (B)连续 (C)存在原函数 (D)是初等函数 【答案】(C)

生物化学:第四章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讲义)

生物化学:第四章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讲义)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19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Poly(A)对翻译的促进作用是需要PABP(poly(A) 结合蛋白)的存在,PAPB结合poly(A)最短的长 度为12 nt,当poly(A)缺乏PAPB的结合时, mRNA 3′端的裸露易招致降解。
AAAAAAAAAAAA PABP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17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二)mRNA的稳定性对翻译水平的影响
在细胞质中所有的RNA都要受到降解控制 (degradation control)在控制中RNA降解的速率 (也称为RNA的转换率)是受到调节的;
mRNA分子的稳定性很不一致,有的mRNA的寿 命可延续好几个月,有的只有几分钟;
Lin-4调控翻译机制的模式图
3′非翻译区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23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Lin-4调控Lin-14mRNA翻译作用的示意图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24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引发基因沉默的microRNA (miRNA)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长度的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功 能的非编码RNA。
• 由此可见,eIF4E、eIF2-GTP在转录起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 作用。
2020/10/3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杜军
7
第四章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调控
① eIF-4E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限速步骤
eIF-4E结合蛋白4E-BP抑制4E 与Cap结合,从而抑制翻译的 起始;

第14讲:第四章第四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2013年新版)

第14讲:第四章第四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2013年新版)

第四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主要是对构件进行裂缝控制和梁的挠度控制,以确保构件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功能要求。

在验算中,荷载效应采用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

一、裂缝控制验算(一)裂缝的成因、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及减少裂缝宽度的措施(1)裂缝成因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可分两大类:一类为荷载直接引起的裂缝;另一类为非荷载原因引起的裂缝。

非荷载引起的裂缝,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下列:1)温度变化;2)地基不均匀沉降;3)混凝土收缩,及其塑性变形;4)钢筋锈蚀;5)水泥水化热6)水泥的碱液与活性骨料的化学反应。

(2)对于荷载引起的裂缝,影响其宽度的主要因素为:l)钢筋应力;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3)钢筋的有效约束区;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控制和减少裂缝宽度的措施:1)合理布置钢筋;2)采用合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采用带肋钢筋;4)采用预应力技术。

(二)裂缝控制的目的(1)防护钢筋腐蚀,提高构件的耐久性;(2)使结构具有正常的外观,不引起使用者在心理上造成不安全和不舒适的感觉。

(三)裂缝控制等级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它们是按构件的使用条件要求、其所处环境类别、钢筋对腐蚀的敏感程度及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来确定的。

(1)结构的环境类别分五类,见表4-3所列(2)裂缝控制等级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表4-4的限值。

(四)最大裂缝宽度ωmax的计算在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中,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α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按表4-5采用;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当ψ<0.2时,取ψ=0.2;当ψ>1时,取ψ=1;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必ψ=1σS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后练习(每篇课文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后练习(每篇课文附答案)

12 盘古开天地基础在线1 读词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下降(xiáng jiàng)倒下(dào dǎo)沉重(zhòng chóng) 鲜血(xuě xiě)2 填一填。

zi rùn yè()血( )括号里填的字都跟________有关,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3 连一连。

滋润万物的江河奔流不息的鲜花含苞待放的世界五彩斑斓的雨露4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1)这则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______"画出来。

(2)通过阅读这段话,我心中的盘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把盘古身体变化写得神奇,表现了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天地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年的来历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村村赛赛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又一年的除夕到了,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

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位白发老人,他对一位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他还是上山躲避为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第33讲第四章第四节流水施工组织方法(二)(2021年新版)

第33讲第四章第四节流水施工组织方法(二)(2021年新版)

二、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在流水施工中,由于流水节拍的规律不同,决定了流水步距、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等也不同,甚至影响到各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数目。

按照流水节拍的特征,可将流水施工分为两大类,即:有节奏流水施工和非节奏流水施工。

(一)有节奏流水施工有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各自相等的流水施工,它分为等节奏流水施工和异节奏流水施工。

1. 等节奏流水施工等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在有节奏流水施工中,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都相等的流水施工,也称为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或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1)固定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是一种最理想的流水施工方式,其特点如下:①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②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③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即每一个施工过程成立一个专业工作队,由该队完成相应施工过程所有施工段上的任务;④各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2)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工期。

1)有间歇时间的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所谓间歇时间,是指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由于工艺或组织安排需要而增加的额外等待时间。

包括工艺间歇时间(G j,j+1)和组织间歇时间(Z j,j+1)。

对于有间歇时间的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工期T可按公式(4.4.4)计算:T=(n-1)t+∑G+∑Z+m·t=(m+n-1)t+∑G+∑Z (4.4.4)式中符号如前所述。

【例4.4.1】某分部工程流水施工计划如图4.4.3所示。

在该计划中,施工过程数目n=4;施工段数目m=4;流水节拍t=2;流水步距KⅠ,Ⅱ=KⅡ,Ⅲ=KⅢ,Ⅳ=t=2;组织间歇ZⅠ,Ⅱ=ZⅡ,Ⅲ=ZⅢ,Ⅳ=0;工艺间歇GⅠ,Ⅱ=GⅢ,Ⅳ=0 ;GⅡ,Ⅲ=1。

因此,其流水施工工期为:T=(n-1)t+∑G+∑Z+m·t=(4-1)×2+1+0+4×2=15(天)2)有提前插入时间的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句子分类、句法成分

句子分类、句法成分
1、插入语有下列几种作用:
(1)引起对方注意,一般用“你看、你说、你想、你要明白、你听我说”等。
例如:事情明摆着,你说,我们还能不管?
(2)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一般用“看来、想必、看样子、算起来、充其量、说不定、往多(少)里说”等。
例如:这堆沙土,充其量有十辆卡车就运走了。
(3)表示消息的来源或事情的依据,一般用“据说、听说、相传、据调查、据报告”等。
如:土匪被打死了两个。
(2)凡是补语,由表示动量或时量的数量短语充当。
如:土匪被围剿了两次。
土匪被围剿了两天。
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有这六种成分,比如非主谓句就没有主语和谓语这两个部分。在主谓句里,主语和谓语如果由一个词充当,它就没有宾语、补语、定语、状语这些成分。
(7)中心语。
修限成分后的成分为中心语
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
状语【】补语﹤﹥
独立语△△界分主语、谓语∥
(二)框式图解法。
比较复杂的句子,用符号法图解就表示得不够清楚。
例如: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邓中夏。
这个句子的宾语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定语,用符号法表示,看不出层次。采用框式图解法,不但能表示各种成分的关系,而且能表示出层次来。框式图解法有两种:一种是由小到大的图解法。一种是由大到小的图解法。
二者的联系:单句成为复句的组成部分,失去独立性,称为分句。
(2)根据用途或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根据构成成分的位置,可以分为常式句和变式句。
(4)根据构成成分省现,可以分为完全句和省略句。
(5)根据主谓关系不同,可以分为主动句和被动句。
四、句子成分。
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者短语与短语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把句子分为若干不同的组成成分,这些组成部分叫作句子成分。句子的一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特殊成分有独立语。

第四章 第四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四章  第四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四 章 电 磁 感 应
基础知识梳理
一、感应电动势 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 . 做感应电动势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 体相当于 电源 . 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既然闭合电路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中有磁通量的变化 ,这个电路就一定有 感应 电流 ;电路断开时,虽然没有感应电流,但 电路断开时,虽然没有感应电流, 依然存在. 感应电动势 依然存在.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四 章 电 磁 感 应
二、电磁感应定律 1.定律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定律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成正比. 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 变化率 成正比. 2.表达式: E= ∆Φ/∆t (单匝线圈 , 单匝线圈), .表达式: = 单匝线圈 ∆Φ E=n (多匝线圈 . 多匝线圈). = 多匝线圈 ∆t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四 章 电 磁 感 应
如果一个开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如果一个开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电路中虽无感应电流, 电路中虽无感应电流,但仍有感应电动 其判定方法可采取假设法; 势,其判定方法可采取假设法;假设电 路闭合, 路闭合,应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确定 内电路中假想电流的方向即为感应电动 势的方向. 势的方向.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1第4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考纲解读】1.知道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合金的概念及重要合金的应用。

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及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4.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考点解析】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1. 单质铜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化学方程式: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绿色固体)。

②化学方程式:2Cu +S=====△Cu 2S 。

③与氧化性酸a .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盐溶液反应(写离子方程式)a .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与FeCl 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氧化铜和氧化亚铜3.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24. CuSO 4·5H 2OCuSO 4·5H 2O 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胆矾。

无水CuSO 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 4·5H 2O),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

【典例分析】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 和Cu 2O 。

某学习小组取0.98 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将其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中产物a 、b 的化学式分别为Cu 2O 和CuOB .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 g H 2OC .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 和其中所含Cu 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是曲线AD .图2中绘制错误的曲线共2条【典例分析】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A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B 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A 和B 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 溶液 B .溶液A 和B 均可以选用稀硝酸C .若溶液B 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D .实验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考点二 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1.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氨水[Cu(NH 3)4]2+(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4讲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找规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4讲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找规律)

第4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寻找规律)课堂讲义[知识概述]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世界。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去研究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服务。

数学中,到处都是规律。

定律、法则、公式等就是这些规律的结晶。

数学中不少知识都涉及“找规律——用规律”的思想方法,所以我们要共同来研究“找规律、用规律”的些问题。

例1、把5.84,5.839,5.79,5.845,5.8399 从大到小排列,用“>”连起来。

练习1(1)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用“<”号连接。

7.07 , 7 , 7.707 , 7.007 , 7.708 , 7.8 , 7.7(2)在0.8与0.9之间的最小的两位小数是多少?最大的两位小数是多少?(3)按规律填数。

(1)0.2,0.6,1.0,1.4,( ),( )(2)0.6,1.8,5.4,( ),( )(3)0.1 ,0.01,0.001,( ),( )例2、最大的两位纯小数与最小的两位纯小数的和是多少?练习2(1)最大的三位纯小数与最小的一位纯小数的差是多少?(2)用三个1和两个0组成的最大纯小数是多少,最小纯小数是多少?(3)0.1与0.2之间的小数有多少个,两位小数有多少个?例3、数列123. 45, 123.54,124.35,124.53..,.542.13,542.31,543.12,543.21,自左至右第70个数是多少?练习3(1)用1,2,3,4,5 五个数字组成一些一位小数。

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98个数是多(2)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5,1.5,4.5,(),(),()(3)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0.1.0.5,0.3,0.7.0.5,0.9,0.7,( ),( ),1.3,1.1例4、部分小数按规律排成了下面的三角形数阵。

0.2001是第几行左起第几个数?练习4(1)找出下面数表中的规律,再填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 知识讲解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  知识讲解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同步练习知识点5.球面镜成像反射面相当于球的外表面的镜子称为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平行光发散;反射面相当于球的内表面的镜子称为凹面镜,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例1】反射面为_______的球面镜叫凸面镜,反射面为_______的球面镜叫凹面镜;【例2】五官科医生给病人检查耳道时,戴一个中间有小孔的镜子,这种镜子是A.凸面镜,作用是增大照射范围B.凹面镜,作用是会聚光线C.凹面镜,作用是发散光线D.凸面镜,作用是形成虚像【例3】常用凸面镜做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主要是为了A.使观察到的物体更大些B.使观察的距离更远些C.使观察到的范围更大些D.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例4】凸面镜对光起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起_________作用.【例5】汽车的倒后镜是______镜,其作用是_______;若把点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被______镜反射后,将成为_________,其应用的实例有___________.【例6】一束平行激光照射到一块面镜上,反射光在光屏上留下比激光束直径大的圆形扩散亮斑,那么,该面镜A.一定是平面镜B.可能是凹面镜C.可能是凸面镜D.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都有可能【例7】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面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允许选择,效果最佳的应当是A.凹镜面B.凸镜面C.平面镜面D.乳白平面知识点6.光的折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的折射遵循折射规律.折射规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知识点7.光的折射定律1.光的折射定律定性地确定了两组关系:一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二是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折射角的大小一般与入射角的大小不相等.2.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折射角、入射角均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非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但分别在两种介质中.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即逆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将逆入射光线的方向出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注意前提条件,不可死记结论.光的折射规律告诉我们:折射角的大小一般与入射角的大小不相等,“一般”说明还存在特殊情况,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光不改变传播方向沿直线传播,此时折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举例:光通过平板玻璃的情况、三棱镜的情况、从水下看岸上的树木、从岸上看水里的鱼、海市蜃楼、星星眨眼、太阳初升、筷子弯折……【例1】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例2】 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侧是玻璃,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例3】 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不正确的是A .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产生光的反射B .产生光的折射必须有两种不同的透明物质C .产生光的折射一定同时产生光的反射D .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例4】A .光在水面处要发生偏折现象B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C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的传播速度不变【例5】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θ为A .80<︒θB .80=︒θC .80130︒<<︒θD .130>︒θ【例6】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的船只B .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位置高些D .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例7】 在沙漠中赶路的人,有时正当非常口渴的时候,忽然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出现在眼前,当走近时,大湖消失得无影无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光在沙漠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B .光从云上反射下来的缘故C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的缘故D .光在海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平面镜中的像A 拱桥的倒影D 竖直杆的影子B 放大的邮票C【例8】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边【例9】潜入水中的人,如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A.变矮的人的实像B.变高的人的实像C.变矮的人的虚像D.变高的人的虚像.【例10】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水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的硬币的位置是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不升高也不降低【例11】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和折射角【例1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例13】图是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图.但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箭头以及标识界面的符号均模糊不清,请根据分析,判断出______是界面,______是入射光线.【例1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例15】一束光从某种透明物质斜射向空气,如右图所示,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折射,则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的夹角是A.小于50 B.在50°和100°之间C.在100°与140°之间D.大于140°【例16】右图是光线通过空气和玻璃界面时的光路图,但未标出光线的行进方向,已知MM′是界面,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MM′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C 是折射光线B.MM′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C 是折射光线C.MM′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D.MM′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例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盛了水的碗底看起来比空碗深些B.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90°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例18】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应瞄准A.B的正上方B.B处C.B的正下方D.B的右方【例1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免疫学的应用》优质课比赛教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免疫学的应用》优质课比赛教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四章第四节《免疫学的应用》优质课比赛教案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侧重渗透社会责任,但社会责任的担当需要重要概念及科学思维的支撑,因此,教材在每个黑体字标题下分别设计了一个“思考. 讨论”活动。

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希望学生逐渐理解相关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意识,最终能理性地看待与此相关的问题,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本节教学,突出了系统观,强调了免疫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

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取向。

本节问题探讨、思考讨论、课后练习题、旁栏思考题“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批判性思维栏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这些都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素材。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有助于培养创新的意识。

3.科学探究:本节内容与人体健康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及“练习与应用”中都设置了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社会热点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4.社会责任:本节结合具体内容,从生物相关政策认同、社会关爱、现代科技自信、传统文化弘扬等角度,有机地融人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有关各种疫苗与疾病等知识有助于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因而可以为健康中国助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教学难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免役的相关知识。

本节教材是要在此基础上,学习免役应用知识。

本课难度不大,学生学习相对容易,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五、教学方法。

第4讲 分数倍数问题的类型梳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

第4讲 分数倍数问题的类型梳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

第4讲分数倍数问题的解题技巧要想正确、迅速地解答分数应用题,必须多加练习,把基本型的、稍复杂型的和复杂型的结构特征理解清楚,才能熟练快速地解答分数应用题。

(一)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几分之几通常称为分率。

标准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那个数,称为标准量。

比较量: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通常把题目中同标准量比较的那个数,称为比较量。

(二)分数应用题的分类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解这类应用题用乘法。

即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整体量×分率=分率的对应的部分量或已知一个看作单位“1”的数,另一个数占它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即反映的是甲乙两数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标准量×分率=分率的对应的比较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比较量÷标准量=分率。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多几分之几)。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少几分之几)。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这类应用题用除法。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分率对应的比较量÷分率=标准量。

4、复杂分数应用题(单位“1”不统一)有些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各部相同,为顺利解题设置了难度。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要看准题中的“不变量”,把它看作比较的标准,依据转化、对应等方法统一单位“1”使问题得以解决。

(1)将不变的部分量看作单位“1”(2)将不变的几个量的和看作单位“1”。

(三)解题步骤1、正确的找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前提。

不管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题中必有单位“1”。

会计中级实务-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第四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会计中级实务-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第四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会计中级实务-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第四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考点8 房地产的转换(☆☆☆)考点精讲房地产的转换形式与转换日房地产的转换是指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房地产、存货间的转换。

不同类别房地产间的转入与转出,某转换日的确定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所示。

转换形式 转换日的确定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 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即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出租) 租赁期开始日自用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出租) 租赁期开始日自用土地使用权→投资性房地产(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后,确定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日期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租赁期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2.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⑴成本模式下的转换转换形式 会计处理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借:开发产品,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2.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转换形式 会计处理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借:开发产品;贷:投资性房增——成本、公允人价值变动(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借记)自用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贷:开发产品,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名师解读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中,均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处理,不涉及对差额的处理;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中,有时会涉及借方差额与贷方差额计入不同会计科目的情况,分以下情况进行理解。

课后作业(第4章思维和想象)答案

课后作业(第4章思维和想象)答案

《心理学》课后作业活页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第四章思维和想象的规律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

这种现象属于(B)。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2.赵明能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小张最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D)A.动作思维B.直觉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4.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D)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C)。

A.幻想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属于思维的(D)品质。

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7.思维反映的不是某个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思维特性是(C)。

A.创造性B.聚合性C.概括性D.间接性8.在教学中,教师先举许多实例,然后再引出基本概念,这是思维的(D)。

A.分析综合B.比较判断C.具体化D.抽象概括9.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解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 】 第 4 讲课后练习【第四章第四节(中)

练习类别: 练习类别:教材练习
单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与归类总规则三含义相符的选项是()。

1. 2. 3. 4. A 本题答案:B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一、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A.有条件地扩大了品目条文所列出的货品范围 B.提供了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归类方法 C.提供了最相类似方法 D.解决容器或包装材料品目归类的专门条款 B C D
2、“玻璃制的未镶框的安全玻璃,已制成一定形状,专用于汽车上”,应归入()。

1. 2. 3. 4. A 本题答案:C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A.第 96 章 B.品目 87.08 C.品目 70.07 D.其他品目 B C D
3、下列食品属于 HS 归类总规则中所规定的“零售的成套货品”的是()。

1. 2. 3. 4. A 本题答案:D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 A.一个礼盒,内有酱油一瓶、醋一瓶、番茄沙司一瓶 B.一个礼盒,内有一瓶白兰地洒、一只打火机 C.一个纸盒,内有一装有塑料小玩具的蛋形巧克力 D.一个纸盒,内有一小袋炸土豆条、一个三明治 B C D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多项选择题
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4、应视作零售的成套货品用基本特征方法归类的货品是()。

1. A.一个纸袋内装有:一包未煮面条(品目 19.02)、一小袋辣椒酱(品目 21.03)、一小袋榨菜 (品目 20.05) 2. B.装在一个盒内的三罐食品:一罐小虾(品目 16.05)、一罐肝酱(品目 16.02)、一罐乳酪(品 目 04.06) 3. C.皮盒装的成套理发工具:一个理发推剪(品目 82.14)、一把木梳(品目 96.15)、一把剪刀 (品目 82.13) 4. A D.由价值相当的大麦和燕麦组成的混合物,塑料袋装 B C D
本题答案:A,C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判断题
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

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


5、电动剃须刀应归入品目 85.10“电动剃须刀、电动毛发推剪及电动脱毛器”,而不应归入品目 85.09“家 用电动器具”。


对 本题答案:对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一)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6、确定为用于小汽车的簇绒地毯,应归入品目 87.08“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一)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7、由面饼、调味包、塑料小叉构成的碗面,由于其中的面饼构成了该零售成套货品的基本特征,所以应按 面饼归入品目 19.02。




对 本题答案:对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二)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8、由一个电动理发推子、一把梳子、一把剪子、一把刷子及一条毛巾,装于一个皮匣子组成的货品,应分 开归类。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该货品属于归类总规则三(二)所称应用基本特征方法归类的“零售的成套货品”。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9、等量的燕麦与大麦的混合麦,应归入品目 10.04。


对 本题答案:对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三(二),等量的燕麦与大麦的混合麦,由于大麦与燕麦含量相等,无法确定“基本特征”, 所以应运用“从后归类”归类。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10、从后归类是解决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最优先使用的归类方法。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总规则一、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11、凡符合归类总规则三(二)三个条件的零售成套货品,都应按构成该套货品基本特征的货品归类。


对 本题答案:错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归类规则一、三 收藏本题 在线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