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作品中反映的心境变化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1.沉郁:杜甫的诗歌内涵深厚,情感饱满而深沉,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人生艰难困苦的深切体验。
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和社会矛盾的尖锐,表现出一种厚重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艺术氛围。
2.顿挫:这既指诗歌节奏和音韵上的抑扬顿挫,又寓含着情感表达的起伏转折。
杜甫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曲折回环、婉转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诗歌的内在情绪张力十足,读起来富有音乐美感和心理层次感。
3.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被誉为“诗史”。
4.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杜甫的诗歌风格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多样,既有雄浑奔放的一面,也有清新细腻之处,既擅长工整精妙的格律诗,又能在古体诗中展现出自由奔放的气势。
5.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文关怀:杜甫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他以诗寄情,关心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仁爱、忠诚、正义的人文精神。
6.精湛的艺术技巧:杜甫在语言运用上追求精炼与精准,善于运用典故、象征和寓言等手法,创造出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和动人篇章。
唐代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诗思考及影响
唐代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诗思考及影响概述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也被称为“诗圣”。
他以其深刻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社会不公与苦难的关注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杜甫的忧国忧民诗思考以及他对后世文化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杜甫与社会背景在唐朝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战乱、天灾等一系列社会动荡。
这些问题使得当时的人们感受到了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杜甫出生并成长起来,亲身目睹了社会动荡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和破坏。
忧国忧民之心杜甫饱受卓越教育并且具有独特的感知力,他迅速意识到了人民所经历的困境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他通过自己真实而有力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于贪官污吏、军阀混战、战争以及民众苦难的关注和深切担忧。
他的作品深情痛切地揭示了社会不公,表达了对抑制人性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问题的批评。
杜甫的忧国忧民作品杜甫的诗篇广泛而多样,其中许多都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思考。
以下是几首代表性的作品:《登高》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如何在登高过程中遥望天地间繁荣盛景,但也感叹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人民困苦悲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蔓延带来的血腥景象,为读者呈现出杜甫所见到的惨败和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救之处。
《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记录了杜甫兄弟相聚时在月下谈论祖国风波与人民疾苦时所表露出来的忧虑和关心。
杜甫对后世影响杜甫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他的诗作成为了后世表达忧国忧民思想的重要范本,培养了无数个文人墨客对于社会问题敏锐关注,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着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呼唤。
杜甫的诗歌也被广泛传颂于百姓之间,在民间形成了流行,这用不少士人学子关注、援引和研究。
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一生所面对困难、坚守信念、表达周围世态炎凉与倾向矛盾心态等情感,都被广泛地赋予了内涵与价值。
总结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在唐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他通过自己真挚而力量激发了许多后来者对于社会问题与公平正义关切。
杜甫的“伤春”心理及其诗史意义
杜甫的“伤春”心理及其诗史意义
杜甫是唐代后期著名的诗人,尤以其时政抒怀、怀古咏史的诗歌著称。
其中,他的一首名为《伤春》的诗,描写了他在春天时看到花木凋零、草木凋零的心理,其中悲痛的情感和对于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诗歌精华。
另一方面,从诗史意义来看,《伤春》一诗也代表了唐代诗歌“风物诗”的高峰之一。
唐代诗人在写作风物诗方面有着非常多的经验和积累,而杜甫在这方面则是较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尤其是他在这首诗中,对于春天的描写十分细腻、清晰,且情感真实,堪称唐代风物诗的精品之一。
另外,诗中所立的伤春形象也成为了后世诗歌中的常用形象,这种形象其实是一种具有象征和意义的意象,它是对于生命和时间短暂这类永恒得话题的一种表现。
正是在这种开创性的意义上,《伤春》一诗成为了杜甫诗歌著作中的代表之一,对于中国诗歌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
杜甫诗歌的主要情感
杜甫诗歌的主要情感1. 杜甫的诗里满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就像一位忧心忡忡的老父亲看着生病的孩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你看,国家都破碎了,春天的城里满是荒草,他心里该多难受啊。
这哪是在写景色,分明是在哭诉国家的不幸呢。
2. 他的诗还常常表达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同情就如同寒冬里的暖阳,珍贵又温暖。
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自己住着破茅屋,还想着让天下的穷苦读书人都能有房子住,这胸怀,多宽广啊,真的是把老百姓的苦都放在了心上。
3. 杜甫对友情那也是相当看重,那情感炽热得就像一团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朋友都跑到他梦里去了,可见他有多想念朋友。
这感觉就像你好久不见的好朋友,天天在你心里头晃悠,你做梦都盼着能和他见面呢。
4. 他诗里也有壮志难酬的悲伤啊。
这悲伤就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雄鹰,想飞却飞不出去。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本来怀着那么伟大的理想,想让皇帝成为圣君,让社会风气变好,可现实却一次次打击他,你说他能不难过吗?5. 杜甫还有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这无奈就像一条甩不掉的小尾巴。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生活的艰难让他头发都白了,穷得连酒都喝不起了,他只能默默忍受,这种感觉就像你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6. 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很浓烈。
就像风筝的线,不管飞多远,心里总是系着家人。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兄弟都离散了,家也没了,他都不知道亲人是死是活,这思念里还夹杂着担忧,多揪心啊。
7. 杜甫诗歌里有一种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伤。
这种感伤就像秋风扫落叶,无情又萧瑟。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他回忆起以前繁荣的时候,再看看现在的破败,就像你原本生活在一个热闹的大家庭,突然变得冷冷清清,你能不感伤吗?8. 他对世间不公的愤慨也是很明显的。
这愤慨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人家酒肉多得发臭,穷人家却有人冻死在路上,看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他能不愤怒吗?就像你看到有人欺负弱小,你肯定也会愤愤不平。
杜甫诗三首背景及其晚年心境浅析ppt课件
5
6
7
8
9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古人 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 年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 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 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 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10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 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 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 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 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 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 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 的作品,即“三从战士的牺牲中,从沉默气氛 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中,从他们 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 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 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 客观的评价此事,而是有正确的指 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性质,得出 人民才是正义的一方,写出了人民 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 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
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
是千古绝唱
12
13
14
15
16
3
杜甫中年的诗歌
这首诗约在756年,当时杜甫44
《悲陈陶》
杜甫诗歌的心境范文
杜甫诗歌的心境范文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代,杜甫是这个时代作品最丰富,成就最辉煌的诗人。
杜甫他的作品很多都是惊世骇俗之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 * 。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的黑暗现象都给予了深刻的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自我牺牲。
在这样的心理因素影响下,杜甫的诗主要描写社会现实,国家兴衰,人民疾苦。
他的诗中渗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担忧和同情。
可以说杜甫的诗歌是他心境的折射。
杜甫诗中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愫,这也正是杜甫心境的完整诠释。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这种心境形成了杜诗特殊的诗境。
首先,从杜甫的身世说起。
杜甫出生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
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
所以,杜甫这一生也在为了仕途奔波劳累。
父亲,祖父都是朝廷官员,都在为黎明百姓,国家社稷做着自己的努力。
所以杜甫耳濡目染,从小有为国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的志向。
这样的家庭氛围对杜甫在以后无论是作诗和生活都有重大 * 。
其次杜甫不光饱揽群书,而且在年轻时也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可以说杜甫正因为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才会有那样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意境那么凄清,凝重,现实的诗歌。
杜甫曾先后漫游了吴越和齐赵一带。
结交了很多朋友。
在游历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祖国的山河壮丽,景色秀美,也看到了一些社会现实,这些刺激着杜甫早日考取功名,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一些贡献。
在游历的中途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随自信满满的杜甫却名落孙山,这对杜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也正是这样经历让杜甫看到了一些更加黑暗的社会现实。
《旅夜书怀》杜甫 读后感
《旅夜书怀》杜甫读后感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感慨诗,它以旅行途中的心境变化为主题,表达了杜甫对于个人命运的忧虑和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表现自己身处旅途的惆怅与孤独,描绘了一个清冷静谧的夜晚。
他在沉思时回想起了自己过去的经历和处境,像是在把时间线索一点点延伸到历史、人生和政治方面。
他对于自己的经历进行了反思,并将其与整个时代的经历联系在一起,深刻揭示了自己的生命和时代存在的关系。
这一反思和抒情的心境,将人们引向一个离群世俗的空间,思索起人生的意义来。
此外,在这首诗中,杜甫也抒发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不满。
他不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联系起来,而且结合社会的现状来表现出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
他在诗中写道:“斗酒何生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倡导自强不息和以坚定的信念与困境抗争的精神,让人们对于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旅夜书怀》是一首深邃振奋的诗歌,它表达了杜甫在旅行中对自我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那一静、
那一诚、那一孤里,杜甫切身地感受到了人生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振奋人心地宣扬了不忘本、不屈服、不放弃的信仰,代表了唐代文化的精神底蕴,更超越了时代的地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杜甫诗歌的心境折射
杜甫诗歌的心境折射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代,杜甫是这个时代作品最丰富,成就最辉煌的诗人。
他的作品很多都是惊世骇俗之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的黑暗现象都给予了深刻的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自我牺牲。
在这样的心理因素影响下,杜甫的诗主要描写社会现实,国家兴衰,人民疾苦。
他的诗中渗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担忧和同情。
可以说杜甫的诗歌是他心境的折射。
杜甫诗中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愫,这也正是杜甫心境的完整诠释。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这种心境形成了杜诗特殊的诗境。
首先,从杜甫的身世说起。
杜甫出生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
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
所以,杜甫这一生也在为了仕途奔波劳累。
父亲,祖父都是朝廷官员,都在为黎明百姓,国家社稷做着自己的努力。
所以杜甫耳濡目染,从小有为国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的志向。
这样的家庭氛围对杜甫在以后无论是作诗和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杜甫不光饱揽群书,而且在年轻时也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可以说杜甫正因为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才会有那样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意境那么凄清,凝重,现实的诗歌。
杜甫曾先后漫游了吴越和齐赵一带。
结交了很多朋友。
在游历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祖国的山河壮丽,景色秀美,也看到了一些社会现实,这些刺激着杜甫早日考取功名,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一些贡献。
在游历的中途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随自信满满的杜甫却名落孙山,这对杜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也正是这样经历让杜甫看到了一些更加黑暗的社会现实。
在杜甫应试失败后,他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判时政,讽刺权贵的诗歌。
杜甫诗歌月的意象
杜甫诗歌月的意象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月的意象解析月与季节变换:“露从今夜白”中的“今夜白”指的是进入白露节气,这是秋季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天气转凉,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月与故乡:“月是故乡明”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月亮虽然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但在诗人眼中,只有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最美好的,这里月亮成为了故乡情感的载体。
月与团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团圆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首诗中,月亮反而唤起了诗人对于无法与家人团圆的忧伤,它象征着一种遥远的、无法触及的完美状态。
月与孤独:月光下的场景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特别是当提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时候,这种孤独感被进一步放大,月亮成为了诗人孤独情绪的映射。
月与战争:在战争背景下,月亮的出现与戍鼓、边塞的描述形成对比,月亮的宁静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月亮成为了一种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月与时间:月光下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月光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月与希望:尽管战乱频仍,诗人仍然通过月光来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够与家人团聚。
综上所述,在这首诗中,月亮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它还承载着诗人复杂的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担忧、对战乱的不满以及对和平与团聚的深切渴望。
月亮在这里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象征。
月夜杜甫〔唐代〕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从四首登高诗作看杜甫思想历程
从四首登高诗作看杜甫思想历程,可使用机械翻译
杜甫作为南宋文学大家,其诗作极具洞见,他的登高诗作便可以见证其思想历程。
这四首诗分别是《登高》、《富春山居图》、《静夜思》和《江南逢李龟年》,透过它们可以看出杜甫面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环境,其内心的变化。
《登高》写的是杜甫重返乡野的情景,杜甫用“日暮孤舟绝穷处”来描写心灰
意懒的视角,冥想国家和宗教的变化,他深感应该思考人生,似乎对当下困难倍加沉重。
《富春山居图》以自然景观为灵感,表现出杜甫凝视之中逃离俗世的需求,从
而钟爱隐居,满怀美好期望与无限向往。
《静夜思》杜甫又把眼光投向家乡,叹怀把家乡母亲深情挂肩,不因宗教、血
缘谱演异常归情,他藉此强调对亲情的珍贵价值,并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江南逢李龟年》充满悲壮,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杜甫通过形式和内容表达他
对道德价值、政治社会衰败和建功立业的思考。
他一方面提出穷学尊理求仁,强调当前时期应反思以往的英杰;另一方面,他又突出了对宗教的坚定信仰,深信唯有磨练和认真的学习,才可扭转中国政治局面。
以上四首登高诗作,可以清晰地看出杜甫思想历程的变化:他先是深感乱世苦楚,想要跳脱束缚,去拥抱自然;其次,他认识到亲情的珍贵价值,并继续澄清宗教所包含的内涵;终端,他把眼光投向古往今来,深思研究取精用法,为发展国家作出贡献。
透过他的诗作,可以看出杜甫为国家所做出的奋斗,以及他的崇高的内心情怀。
悲秋杜甫诗词鉴赏
悲秋杜甫诗词鉴赏杜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
在他的诗歌中,有很多篇章表达了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感受,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悲秋”。
在这些诗中,杜甫不仅表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观,更通过秋景抒发了他对时代动荡、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和个人悲凉的心境。
以下是对杜甫“悲秋”诗词的一些鉴赏要点:1. 深刻的时代感:杜甫的悲秋诗往往与他对时代的深刻感悟相结合。
比如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他表达了对国家分崩离析后自然景物依然存在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2. 丰富的情感表达:杜甫在秋天的背景下,展现了多种情感,如忧国忧民的悲怆、个人遭遇的凄凉、对未来的忧虑等。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绘了他对国事的哀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3. 精湛的艺术技巧:杜甫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别具一格,他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将秋天的景象和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中,将秋风与对远方的思念巧妙地联系起来。
4. 哲理的深度:杜甫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考。
他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反映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层次思考,如“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中,通过秋风送走雁群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5. 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在杜甫的悲秋诗中,常常包含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如落叶、寒风、残花等,这些描绘不仅美化了诗歌,也加深了诗中的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杜甫的悲秋诗集中体现了他作为“诗史”的称号,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更在情感和思想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一个伟大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情感波澜和深邃思考。
杜甫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他对时代的感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这些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成为后世无数文学爱好者和学者研究和赏析的对象。
通过他的悲秋诗,我们能够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到诗人深邃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
读望岳感受杜甫人生观变化
读望岳感受杜甫人生观变化读望岳感受杜甫人生观变化三首同题《望岳》诗非常值得玩味,这三首分别写于诗人青年、中年、老年的诗歌像一条看不见的红丝线,贯穿着他的生命历程,见证着他的人生观由“奉儒守官”到寻仙访道的变化。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读望岳感受杜甫人生观变化,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杜甫是位热爱大自然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除反映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外,描绘大自然的作品占很大比重。
他尤其善于以登山望岳诗抒写人生情怀。
其中,三首同题《望岳》诗非常值得玩味,这三首分别写于他青年、中年、老年的诗歌像一条看不见的红丝线,贯穿着他的生命历程,见证着他的人生观由“奉儒守官”到寻仙访道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生命的放逐与堕落,而是一种强烈的重生意识的体现,是由生命的外在追求向生命内在本原的回归,即由注重人的社会生命向人之精神自由本性的回归。
一、青年望岳:彰显生命的强力杜甫在二十四岁(736)游历齐、赵时,写下了第一首《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中雄浑壮美的意象、浩荡磅礴的气势、积极进取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读者、激励着读者。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自然生命强力的彰显,也不仅是诗人积极进取的生命意志的张扬,甚至不仅是诗人追求社会生命价值的写照,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强音,是诗人的人生观和时代强盛的旋律相交融而奏出的壮美乐章。
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世家,有着儒家思想的家学渊源。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染和教育下,青年时期的杜甫便具有了积极人世、建功立业的宏伟志愿,况且,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的天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才华,加之这一时期他生活在开元盛世,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激发了他成就一番功名的人生追求。
所以面对泰山,这座“五岳独尊”的道教名山,他既没有书写仙家在此寄居和修炼的故事,也没有描绘封禅的盛况,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抒发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表现了向上伸张的生命欲求。
读了杜甫的诗读后感6篇
读了杜甫的诗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方案大全、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mprehensive plans, insights, surve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了杜甫的诗读后感6篇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可以通过精准的分析和独特的见解,读后感是一种情感的流露,让我们与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共同成长,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了杜甫的诗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杜甫的诗的读后感5篇
杜甫的诗的读后感5篇杜甫的诗的读后感篇1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
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
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
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
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
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
“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
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
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
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的诗的读后感篇2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
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
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
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
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春望》全诗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文解释】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词语解释】国:指京城长安。
感时:感叹时事。
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烽火:这里指战争。
抵:值。
短:短少。
浑:简直。
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现代文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繁花也伤感国事,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增离恨。
三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解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
背景: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
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
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杜甫被誉为“诗仙”、“言情之王”,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特色。
一是表达真实人生。
杜甫倾向于表达真实的生活,他的诗歌多以农民和普通百姓描写的人生为主题,从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折桂令”中的“折腰船头出江船”,写出“诸父留守去役村”的离别情景;“答韵三百六十行”中描写奔走求职的心态和经历,如“太乙近天都,五湖烟雾空”、“斗转参横陈,一片汗水行”。
杜甫苦苦攀登,在征途中挣扎沉浮,他的诗歌表达了真实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体现了真实心境,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和挣扎。
二是刻画真实的社会景象。
杜甫的诗歌中应有尽有,他写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姿态,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生活细节,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景象。
他观察生活,他见见江湖,他触摸贫困,他见证痛苦,他描画它们,都带有浓郁的现实主义特色。
比如《游子吟》:“行行重行行,夜夜思重乡”,这集中反映了游子思乡之情,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十分契合,在不确定的生活中,人们总是把家乡思念作为寄托;《定军山》:“笛中闻折柳,巫山不胜愁”,把定军山战役的血腥场景生动而真实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表现了当时战争的凄美和人民的不幸福境。
还有,杜甫的诗歌中也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他的思想抱负是以理性反对愚昧、以理论反对愚信。
然而,当他看到周遭的压迫和灾难时,他情不自禁,他只能以怨恨、憤恨的渴望来反抗,比如《春望》:“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摧?”他揭示了特权阶级与压迫受民的鲜明对立,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未来的希望;《杂诗二首》中的“不若诸葛之慷慨”反映了他对待时局的深深不满。
总而言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意味,他以其诗歌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心声,表达了真实的社会景象,希望维持当代一切改革,实现特权阶级败坏的改革,建立一个公平及义正词严的社会。
杜甫的诗歌也为现代人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期望现代社会有更好的实现。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心境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心境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心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他原本怀揣着满腔热情来到长安,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困守长安,壮志难酬,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这种政治上的失意和苦闷,在杜甫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安史之乱后的诗歌中,杜甫表达了对贵族奢靡生活的批判,对自身前途命运的茫然,以及对日落西山的大唐王国的忧虑。
这些诗歌不仅体现了他深沉的政治抱负和独特的政治情怀,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注。
然而,杜甫并非一味的消沉。
在长久的等待和困境中,他变得更加清醒,对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下的危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心境是复杂而沉重的。
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苦闷,以及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注,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然而,他并未被困境击垮,而是以诗歌为武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赏析古诗《客至》唐 杜甫
杜甫诗中的移情
杜甫诗中的移情
抒情
杜甫的移情抒情代表着他对家乡和小时代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的苦闷情绪的表达。
他在诗歌中诉说着他在磨难中挫折中遭遇事件种种,以及他深深的思乡之情。
他笔下移情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明媚风光之中,心底滋润着一种旷古未有的哀伤含蓄:
(1)《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忆江南》:
日暮苏州街,歇马归故里。
停车山前,知音尚在,秋风萧瑟。
胡天八月,碧落黄泉,两重天边。
无语楼前月,皓腕凝霜雪。
江汉共苍茫,一片神仙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作品中反映的心境变化姓名:陈烈彬专业班级:英语4班学号:101021018摘要: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又怀才不遇。
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
于是人们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的一生到底有多么的坎坷,心境又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这对了解历史,了解杜甫一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望岳》是杜甫早年作品。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举进士budi6,zai 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漫游,该诗正写于此。
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当时青年杜甫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蓬勃朝气与非凡的胸襟。
也表达出当时青年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写出了作者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同时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年轻杜甫对前途充满信心,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藐视一切的壮志豪情。
《蜀相》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上元元年(公元七六零)春,杜甫初游诸葛亮祠,是年48岁。
当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因此就留下了这感人肺腑的《蜀相》。
全诗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以古人自况,同时也寄寓杜甫自感身世之意,包含了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
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
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
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
“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首联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地点`环境,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由远写到近,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
诗人撇下巍峨的殿堂,威严的塑像,着眼于“映阶碧草”` “隔叶黄鹂”,无非表现祠堂的荒凉冷落。
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已被后人遗忘,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诗句中的“空”和“自”是上下互文,反映杜甫心境寂寞。
杜甫自上年因关中饥谨,弃官携家眷漂泊,最后到成都定居,期间朝廷对他不闻不问,杜甫忧时`忧国`忧民之心无处诉说。
劲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高度评价`颂扬了诸葛亮的一生。
自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忠于刘氏政权,奋斗一生,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杜甫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
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
由此也使杜甫自己怀才不遇和报国无门的内心不平溢于言表。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北伐曹魏,尚未取胜,孔明先病故了,使得以后的有志之士为他流着不尽的泪。
大业未遂而身死,这是一种人生无法补救的遗憾。
壮志难酬抱憾而终者,不仅是诸葛亮的遗恨,也是古往今来无数失意英雄的共有心境。
因此,尾联在沉挚悲壮中,不仅表达对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同时也概括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在国危时艰之际有才无命、壮志未酬的悲慨。
杜甫高度颂扬诸葛亮,是出于怀古伤今。
当时,“安史之乱”使唐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朝廷亟待像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匡佐王室,收拾危局。
《蜀相》也寄寓杜甫自感身世之意,包含了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杜甫曾胸怀壮志,但官运始终不通,人微言轻,难于有所作为。
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到处漂泊,历经艰险。
仍摆脱不了穷困的地位。
杜甫为国为民,常年心急如焚,却际遇冷落,内心无法平衡。
《登高》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因而借“登高”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旷世名作。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夔州,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而峡口更以风大浪急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
寥寥数言,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哀”,既是外景,又是内心。
这是一种纯粹的生命的悲凉。
凄清的江渚,宁静的白沙,这是一种外景的暗示,也是一种生命归宿的暗。
唯一的活物,飞鸟,正在空旷里上下。
鸟的出现,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内心的隐忧——归鸟翻飞,自己居然在此独站。
诗人自己的归途呢?诗人此时甚为茫然。
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充满了生命内在的无助。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
落木,实际上就是落叶,当诗人亲见落叶从树木上飘零下来,感受到生命就是这样飘零的。
当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中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树叶从郁青到枯黄,从枯黄到陨落的过程,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内心的伤感与绝望就像眼前的外景,外在的景象与内心的感慨交相辉映:生命的轮回总在秋天集中,万物的凋零总从秋天开始。
作为诗人自己,生命仍在继续。
苦难也在,漂泊更在。
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挟裹着一种一去不返的气势。
在写景的同时我们更深深地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怀——气势开阔,包容宇宙一切之慨,及无形中传达出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韵。
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人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杜甫式的沉郁和悲哀。
该联语言,充满着张力,具有高度的浓缩性。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
“艰难苦恨”四字力重千钧,蕴涵丰厚,有晚景凄凉的慨叹,老病缠身的哀伤,半生漂泊的愁苦,更有忧国忧民的情志。
就像面对滚滚东逝的江水、纷纷飘坠的落叶而感到生命的无助一样,诗人面对“万方多难”的阻挠,只能将这郁结于心中的愁苦凝结在诗的结尾,将个体生命的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表达出诗人有了却公事之余而获得的一种闲情,有登高观景而引发的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寂寥,有想归隐山林而对现实的官场又心有不甘的矛盾心情。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但他的一生是多么的坎坷,他的诗是他的情感发泄地,读他的诗可以看到他一生心境的变化。
从《望岳》中我们可以看到年少时杜甫想报答国家,虽然举进士不第,但有不怕困难,藐视一切的壮志豪情。
从《蜀相》以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之事侧面看出了杜甫在官场上一直碰壁,不受朝廷重用,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悲愤心情。
从《登高》看出年老迟暮的杜甫再次登高,老病孤愁之时有想归隐山林而对现实的官场又心有不甘的矛盾心情。
越深入了解杜甫的诗作,越能感受出他诗作表达出的不同心境变化,感叹社会的不公,朝廷的腐败,诗人有一腔报国热烈之情却不得志的悲愤之情。
参考书目:《新编大学语文》《杜甫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