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学习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 品味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和承 受苦难的人格。
2、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 中生发的诗歌创作。
解题
❖ 万方:1、指姿态多种多样。如“仪态万方”。 2、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 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 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
“三别”之三《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阅读指导(可分不同角度)
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代 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之 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称 为“诗圣”?
【补充介绍】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 (一)读书、漫游时期(公元712-744) ❖ (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 ❖ (三)流亡时期(公元755-759) ❖ (四)卜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 ❖ (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 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 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 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 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已扬 名。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它们 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 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 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 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 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 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 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 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迈开了坚实
的第一步。
阅读“流亡” ,填写表格2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安史之 乱开始,唐 代的政治经 济发生了剧
杜甫在 长安沦陷 前的一个
烈变化:政 月离开了
治上,丧失 长安。
流亡(
755— 757)
中央集权的 统治力量, 对外抵御不 了外族的入
侵;经济上,
生产力下降,
(一)读书、漫游时期(公元712-744)
杜甫从小学诗,二十四岁时曾参加进士 考试,但没能考取。他在这一时期里,漫游 了齐、赵、梁、宋。游齐、赵时,曾先后和 高适(《别董大》的作者)、李白等人打猎 取乐、登高怀古,并和李白结下了“兄弟” 般的情谊。
(二)困守长安时期(公元746-755)
杜甫30多岁时曾到长安求官,但因为当 时的皇帝身边有几个奸臣,所以杜甫的一些 见解没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开始了挨饿 受冻的困顿、屈辱的生活,甚至为解决衣食 问题而去卖药。这种现象直到他44岁时才有 所改善(此时,他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 参军”)。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练,使杜 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统治阶 级的罪恶。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安史之
乱开始,唐
代的政治经
来自百度文库济发生了剧
烈变化:政
治上,丧失
流亡(
755— 757)
中统对了侵;央治外外经集力抵族济权量御的上的,不入,安个安沦月。杜陷 离甫前 开在的 了长一 长
生产力下降,
社会贫困日
渐加深。
《春望》 《月夜》 《北征》
时代的
变化反映在 充满 杜甫的诗中,忧国忧民 他在这些诗 的情思, 中发扬了他 反映了当 爱祖国、爱 时的政治 人民的精神;形势和社 此后唐代的 会现实, 诗歌有一部 表达了人 分走向现实 民的情绪 主义的朴质 和愿望。 的道路。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 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 射如父兄。
“三吏”之二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 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 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 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 戟,万古用一夫。”
(三)流亡时期(公元755-759)
《春望》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写下的。杜甫在投奔 新皇帝的途中被俘虏,后来冒险逃出。在后来的为 官中,又因触怒了皇帝而使他失去了做官的兴趣, 于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四川。这一时期中, 由于杜甫深入了人民的生活,并真正投入到了战斗 中去,所以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比如著名的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 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等。
(四)卜居西南时期(公元759-768)
杜甫在成都得到了亲友的资助,建了一 座草堂(后称“杜甫草堂”)定居。在这里, 他被一个叫严武的人推荐做了“节度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他也因此又被称为 “杜工部”)。这一时期,杜甫反映人民疾 苦的诗相对减少,抒情诗成为他创作的主要 内容,比如我们学过的《江畔独步寻花》、 《望岳》等。同时,诗作数量丰富,形式也 更为多样化。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这时政
初到长安时,
治正显露出 漫游时代的豪放
①诗歌常
日趋腐化的 情绪还没有消逝。
有这样的对
征象。长安 但随着与现实的
句:上句说
被阴谋和恐 接触渐多,豪放
要脱离使人
忧国
长安十 年(
746— 755)
怖的空气笼 罩着,几年 前饮中八仙 的那种浪漫 的气氛几乎
(五)漂泊时期(公元768-770)
年老时的杜甫领着家人离开四川,准备 回老家。但因为年老穷困,沿途漂流,最终 没能如愿,病逝于湘(今湖南)水舟中。
重点阅读“长安十年” 部分,填写表1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长安十 年(
746— 755)
这时政 治正显露出 日趋腐化的 征象。长安 被阴谋和恐 怖的空气笼 罩着,几年 前饮中八仙 的那种浪漫 的气氛几乎 扫荡无余了。
社会贫困日
渐加深。
《春望》 《月夜》 《北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北征》(选段)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 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 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 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 及紫凤, 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 寒凛栗。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 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 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 竞挽鬚,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 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 迕,与君永相望!
“三别”之二《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 关将,慎勿学哥舒!”
“三别”之一《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 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 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 去,形势反苍黄。
初到长安时, 《兵 漫游时代的豪放 车行》 情绪还没有消逝。《丽人行》 但随着与现实的 《自京赴 接触渐多,豪放 奉先县咏 的情绪逐渐收敛,怀五百字》 随之产生一种矛 盾心理:一方面 羡慕自由的“江 海人士”;一方 面 又想在长安 谋个官职。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问题探讨
一、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它深 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 风貌,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
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 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 于他在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 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 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 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 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 与契。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 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况闻内金盘,尽在卫 霍室。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 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 远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 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的情绪逐渐收敛,《兵车行》 拘束的帝京, 忧民,关 随之产生一种矛 《丽人行》 下句紧接着 心民生疾 盾心理:一方面 《自京赴 说不能不留 苦,形成 羡慕自由的“江 奉先县咏 在这里。 沉郁顿挫 海人士”;一方 怀五百字》 ②在现实 的诗歌风
扫荡无余了。面 又想在长安
主义的诗歌 格。
谋个官职。
创作道路上
阅读“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 , 填写表格3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侍奉 皇帝 与走 向人 民(
唐军 杜甫和 收复长 家属再 安,肃 次回到 宗也回 长安。 到长安。
757—
759)
《新安吏》 《石壕吏》 《新婚别》
“三吏”之一《新安吏》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 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 地终无情。
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 史”。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 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的国海德堡大学。回 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 任教。作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 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 游及其他》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 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 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总结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 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 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 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 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 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 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 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 著的意志。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 人格追求 点
侍奉
皇帝 与走 向人 民(
757—
唐军 收复长安, 肃宗也回 到长安。
杜甫 和家属再 次回到长 安。
759)
不仅 反映人 《《《新石新安壕婚吏吏别》》》民苦深达的,刻了而痛表自且 己内心 的矛盾。
从思 想感情上 完成了日 渐远离皇 帝而走向 人民的痛 苦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