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内外教育结合力度 共促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论文:以科普教育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小学科学论文:以科普教育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知识导向”到“素养导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并要求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进一步将“科学素养提升行动”纳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这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体现。

科学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作为科技工作者,积极支持和参与科学教育是我们应当肩负的社会使命。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发展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做贡献,立足专业优势、配合学校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从“知识灌输”向“素养培育”转变。

一、重视科学本质,转变“应试”思维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

科学是一种基于事实证据和逻辑推理来认识世界的方法,需要应用多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形成一组事实、理论和模型,从而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这意味着,科学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科学教育中,这种科学本质向教师和学生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现在传授和学习的这些知识,是科学家现阶段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前的认识可能不是这样的,以后也可能会产生新的认识。

比如,人们对太阳系行星数量的认识就是不断变化的。

曾经一段时间里,太阳和月亮被当作行星,而地球则不被当作行星;后来,人们对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并且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被人类逐一发现;再后来,科学界又对行星的定义做出了修改。

所以,在过去200多年间,太阳系的行星数量在7颗(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太阳和月亮)、5颗(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6颗(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7颗(1781年发现天王星)、8颗(1846年发现海王星)、9颗(1930年发现冥王星)、8颗(2006年科学界修改行星定义将冥王星除名)之间不断变化。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总结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总结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总结(一)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以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相关人员为主要目标人群,在“十四五”时期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培育一大批崇尚科学的青少年群体,夯实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学校为主战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充实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将科学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成为滋养科学精神的沃土。

建设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中小学家校共育创新示范基地。

开展“科学素质提升”系列活动,组织院士、博士、专家走进校园,通过宣讲、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科普活动。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激励青少年树立科学思维和创新志向。

——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

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

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

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开展“科学实验秀”,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

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建设。

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和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

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

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组织策略

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组织策略

青少年科技活动与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组织策略[摘要] 青少年科技活动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社会力量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系统运行的组织策略层面,探讨如何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对扎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科技活动科学教育青少年科技活动隶属于“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范畴,指科学课堂教学之外所实施的与科技传播、应用相关的一切活动,最早由中国科协在197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后正式提出。

根据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人群的划分,各地《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也得以产生。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显示了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视,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促进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从这个意义上说,扎实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就必须从宏观的社会化教育工程视角,深入探讨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效组织的保障机制。

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分析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组织在学校教育中凸显为两条线:第一,学校是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组织的主渠道。

学校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出发,通常会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与科技相关的探究性、应用性、技能性、体验性或游艺性活动等;第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组织,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组织渠道。

如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社会力量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社会力量包括系统上下的科协、共青团、妇联、体育局、环保局、关工委以及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其中尤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典型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科协发起与开展的具有规模性与代表性的各类科技活动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大手拉小手——中国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科学俱乐部活动”、“科技夏、冬令营”、“少年电子技师活动”、“科普主题活动”等。

激励创新,树立“强国有我”鸿鹄志

激励创新,树立“强国有我”鸿鹄志

激励创新,树立“强国有我”鸿鹄志作者:张亚雄詹媛张胜王斯敏来源:《科学大观园》2023年第19期近日,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旨在真正用“活”科学教育资源,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以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這方面,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将推出哪些措施?王嘉毅:前不久,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明确了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具体举措。

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是落实该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将以此推动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拓展科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作用,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

王进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

此次两部委推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坚持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引入“大师资”,希望能用生动的中国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的意义?把科学家精神送进校园,希望给中小学生传递什么价值理念?王进展:一位科技工作者最美的样子,就是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应时代之需、解国家之急,而我国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科学家。

他们的精神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科学家精神,纳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方案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方案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方案科学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学生所需的重要素质之一,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践方案。

一、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科学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往往只接触到教科书上的内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科学展览、科学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应用。

同时,可以邀请科学家和工程师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工作经验。

二、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培养观察、推理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实验环节,提供一定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乐趣。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或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学生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科学项目研究、进行科学文献阅读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四、提倡跨学科整合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学习和整合,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的综合实验课程、组织多学科的项目研究等方式来促进跨学科整合。

五、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科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直观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平台。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模拟实验软件等,为学生提供参与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线上学习社区、开展线上交流活动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交流渠道。

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科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学实践和科学探索。

以课堂内外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以课堂内外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的 突破 口, 进一步普及青 少年科技教 育 , 现代教 育技 术手段又为 学生科 学探 究能力的培养提供 了前所 未有 的技 术支持 环境 , 有利于激发 、 引导 学生进行科 学探 究, 这 不仅是基础教 育顺应 时代发展的 需求 , 也 是现代科 学发展对 未来创新人才 的需求。 学校 要从 多个方面为学生创设科 学探 究学 习的广阔天地 , 以提 高学生科 学探 究的能力 , 激发好 奇心和兴趣 , 从 而培 养学生的创造欲 , 培 养
等教 育活动 ; 学校 、 班 级 开 展 以科 技 教 育 为 主 题 的 黑 板 报 、 手 抄 报 从小置身 于科学人文氛 围的熏陶之中 , 不 断萌发“ 爱科学 、 学科学 、
评比, 积极 开展科技小设 想 、 科 技小制作 、 科技小发 明和科技 小论 用科学 ” 的萌芽。
文 的“ 四小 ” 活动, 举办 “ 科技节 ” , 展示一年来 师生 、 学校在各 个方 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 促进 了学生 学习方式的改变 , 开发了学生 面取得 的科技教育成果 。健全网络 , 建立制度 , 保证科 技教育特色 多方面 的智慧潜能 。科技教育也让学生发现 了美 、 创造 了美 , 丰富 活动 正常开展有成 效 , 以 此来 培 养 学 生 关 注 科 学 、 关心生态 环境 、 了学 生 的 审美 情 趣 , 并 在科 技 活 动 中 , 用 自己 的 心灵 和 双 手 去 追 求 关心社会他人 、 积 极 参 与社 会 活 动 、 勇 于 承 担 社 会 责 任 和 义务 的 态 美 、 丰 富美和创造美 , 按 照美 的要 求去构思 、 设计 、 制作科技 作品 。
上, 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科技 教育因素 , 把科技教 育纳入教学 目 寻求科技辅导 员 、 社区科技人员和学生家长 的参与 和帮忙 , 并 以展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的通知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的通知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7.29•【字号】梧政发〔2022〕29号•【施行日期】2022.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梧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7月29日梧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发〔2021〕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桂政发〔2021〕11号)、《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桂政发〔2021〕30号)以及《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梧政发〔2021〕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普、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梧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以社会化协同为基础、以智慧化传播为手段、以规范化建设为支撑、以毫不动摇实施东融战略,全面对接大湾区,开展区域性交流为补充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面向基层、服务民生,完善机制、继承创新,精准发力、跨越发展,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构建科学素质建设发展新格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加快构建“一极三城”发展新格局,建设“四个梧州”贡献力量。

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会上的发言

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会上的发言

坚持做好“四个结合”,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今天,我能荣幸地站在这里,为大家汇报我校在落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各位领导给予的关怀和鼓励,各位同行的支持和帮助。

在此,我对领导和同行的关心和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做好“四个结合”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这一目标,以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四个结合”为切入点,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

一、结合学校标准化建设,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实践平台近年来,我校结合标准化建设,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供必要支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环境保障。

我校建起了标准的科学课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争取“真爱梦想”基金建起了“梦想中心”活动室,争取香港宣明会支持建起了无障碍阅览室,争取县文广新局项目资金建起了图书阅览室,争取中西部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建起了情景教室、资源室和劳技室,学校在梨博园和西武当山建起了劳技实践基地。

学校逐年添置计算机、实验器材和科普读物等,不断充实科学素质教育的设施设备。

二、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科学素质教育的氛围我校积极建设以“自强不息励志成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努力创建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

开展了以“爱阅读、爱学习”、“读书明理、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在走廊上张贴古今中外杰出科学家的名言,计划在校园安置科学家雕塑,宣传科学家的道德风范和先进事迹,激励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在教学楼楼道设置了“展我风采”专栏,将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及科幻绘画作品向全校师生展出,激发学生勤探究乐创造的信心;结合制度文化建设,制定了《陵江四小科技创新活动奖励办法》、《综合实践课程管理办法》等,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将获奖情况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和评模评优等挂钩。

“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思考

“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思考

“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思考摘要: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的希望和未来。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科学素质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但科技教育在青少年中的发展并不平衡,科普活动吸引力不够,科学精神有待培育等问题影响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本文建议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大力开展各类青少年科学比赛及交流活动、有效衔接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创建科学教育活动基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以期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关键词: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模式;研究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和希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面对突飞猛进的科技时代,培育和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需要。

在“双减”政策下,青少年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时间更加宽裕,条件也更加充分,为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提供了更多空间,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也被给予厚望。

本文在分析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的遇到的困境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对策。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困境分析(一)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受到限制青少年科普活动需要科普机构、学校、专兼职科普人员、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

各级科协组织、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活动中心等,作为科普的主力军,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受疫情防控影响,线下大规模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受到多方面制约而难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甚至以线上为主的科普工作方式逐渐成为很多地方科普工作的常态化模式。

科普活动是一项集观看、动手、探索、思考等为一体的活动,线下科普活动的互动性、实践性较强,青少年学生可以近距离直接参与科普活动,甚至亲自操作一些科学实验,科普的效果通常较为明显。

而线上科普活动缺乏现场的参与度,是难以实现这样的效果的。

此外,一些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学校,由于缺乏科学老师的指导、对科普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及缺乏科普器材和经费支持等因素,极少开展校园科普活动,学生难以享受高质量的科普服务。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倡议书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倡议书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倡议书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建设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特别是我们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特此发出“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的倡议。

一、认识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科学素质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一个具备良好科学素质的人,能够理性思考、科学决策,勇于探索未知,积极应对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科学教育学校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

我们呼吁全体教师,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创新的方法,将科学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

同时,希望学校能够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验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科学氛围我们要积极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让科学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举办科学讲座、科技展览、科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成立科学社团或兴趣小组,自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科普宣传科普宣传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同时,鼓励师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将科学知识带给更广泛的人群。

五、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灵魂。

我们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尊重科学规律,遵守科学伦理。

六、家校合作共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呼吁广大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科学教育,与孩子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国旗下演讲稿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国旗下演讲稿

“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国旗下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站在神圣的国旗下,向大家发表题为“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的演讲。

我们将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携手共建科技强国。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肩负起这个光荣使命。

一、引言: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提高科学素质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

二、学生科学素质的内涵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科学领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等方面的素质。

它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实践等多个方面。

提高科学素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素质1. 激发科学兴趣: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参加科技竞赛、阅读科普书籍、观看科技节目等方式,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勤学科学知识: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原理和方法。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打好基础。

3. 培养科学思维: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以实证精神去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习惯。

4. 参与科技实践:通过参与科学实验、科技项目、科技创新等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协力建设科技强国提高科学素质,不仅是为了个人成长,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潮,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1. 弘扬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推动科技进步。

2. 团结协作: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攻克难题,实现共同进步。

3. 践行社会责任: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社会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造福社会。

五、结语:提高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科学的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优化课程设置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

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提升科学课程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科学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和研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开设科学探究课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通过自主研究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发现和创新能力。

3. 融入科学素养教育的其他学科:将科学素养教育融入语文、数学、地理等学科中,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二、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猜想和推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开展科学项目和科学展览:学校可以组织科学项目和科学展览,让学生深入参与,并通过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需要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支持。

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1. 实验室设施和器材的完善: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验室设施和各类实验器材,方便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

2. 资源丰富的科学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应建立丰富的科学书籍、期刊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使用。

3. 利用互联网和科学教育网站: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科学教育网站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视频、科学资讯和学术论文等多样化学习资源。

科学文化素质目标及措施

科学文化素质目标及措施

科学文化素质目标及措施科学文化素质目标及措施为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实施,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全力推进我县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台实际情况,制定____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活动台属各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我县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为我县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新闻中心、广告中心、总编室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生态文明、食品安全、医学保健等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技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指导生产生活。

要配合做好本年度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送科技法律文化下乡等重点活动的宣传报道。

2.社教中心和总编室,要新开辟两个以上广播电视专栏,增加科学素质宣传内容的播出时间及频率。

3.广告中心要精心组织,播出一批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增强科普工作对受众的吸引力。

二、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性打造全民科学素质宣传平台运维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办公室完成年度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任务,实现县内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全覆盖。

积极实施数字化无线覆盖工程,继续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范围。

运维中心在本年度完成新老城区和现代产业园区18块户外大屏接入工程,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力实施广播电视网站和手机媒体平台建设。

台运维中心要积极开展相关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工作,保证在年底前完成网站运行和手机APP平台建设。

三、积极开展各类科学技术培训,提升我台干部职工科学水平由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办公室牵头,在本年度举办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技术培训,邀请省内专家对全县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三篇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三篇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三篇《篇一》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是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制定了以下详细的工作计划:一、工作内容1.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学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科学知识,拓宽视野。

2.强化科学课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3.创设科学探究环境:建立科学实验室,配置实验器材,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4.举办科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5.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6.加强科学素质评价:完善学生科学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工作规划1.短期规划(1-3年):建立健全科学教育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科学实验室,举办各类科学活动,使学生在科学素质方面有明显提升。

2.中期规划(4-6年):进一步优化科学教育资源,拓展科普活动范围,加强科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3.长期规划(7年以上):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人才,推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工作设想1.构建多元化科学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加强科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

3.发挥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科普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4.建立科学教育平台,实现科学教育资源共享。

四、工作计划1.每月组织一次科普讲座,邀请科学家、专家等进行讲解。

2.每学期开展一次科学实验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每年举办一次科学实践活动,如科普一日游、科学探究营等。

4.每两年组织一次科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五、工作要点1.注重科学教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科学教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加强科学教育的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科学素质。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最新)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最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至今日,科技发展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科技要发展,必须重视科普教育。

学校作为开展科普教育的主阵地,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和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学校要把学生科普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使其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加强学生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科技知识宣传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明确科技创新教育在各学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工作方向。

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学校科普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学校科普活动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形成科普领导小组——科技教师团队——班主任三级管理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普工作计划,提出具体且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落实、有检查。

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红领巾广播站、电子科普语音平台、科普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进行科技知识的宣传,帮助学生们揭开科技的神秘面纱,使他们明白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让大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我校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宣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统一规划了科技宣传版块,在楼道张贴悬挂了生物科技、地理科技、基础科技常识等宣传板,学生们路过时就能接受科普教育。

我校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室多功能一体机,在规定时间播放科普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奥妙与魅力。

二、以课堂为主渠道,抓好科学知识传授(一)按规定开齐开足科学课科学课是学校进行科普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开齐开全课程,配备好授课教师,抓好课程管理,按课程标准开展好教学活动,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科技素养的提高。

论科技馆对于初中生科学教育的影响

论科技馆对于初中生科学教育的影响

论科技馆对于初中生科学教育的影响作者:朱晔来源:《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年第04期摘要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科技馆学习因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初中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阐述实现馆校融合,创设学习情境,创新初中生科技馆学习评价形式等方式,希望进一步宣传初中生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理念,优化科技场馆学习,提高初中科学教育质量,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科技馆教育教育活动1 科技馆对于初中生科学教育的意义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

通过结合场馆客观物理环境为参观学习活动提供的各种学习条件,科技馆学习将学习者置于一个社会交往的环境中,为知识的主动、学生的互动和教学的联动提供特定情境,进而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使人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

初中生正从人生的儿童时期进入青少年时期,其思维方式以及情感状态会发生一些变化。

相对于小学综合性基础课程,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发生很大变化,课程内容难度和容量明显提高,如从算数到代数、从常量到变量以及从直观形象的实验几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论证几何的过渡和转变,要理解比小学更加复杂的知识,这些变化对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水平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初中生原本应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引导,但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大多学校将成绩高低放在首位,这势必会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业和人格的发展。

通过调查,初中生在学习兴趣和对学校满意度方面的均值明显低于小学生。

虽然他们都表示在自己提问时,大部分老师都会耐心倾听,但是初中生与老师在一起时的紧张感要高于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低于小学生。

他们更倾向于去到一些能够放松心情和获得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场所,由此可见初中生的校外场馆学习的动机还是比较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校内外教育结合力度共促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构建新型人才的源泉和土壤。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发育的阶段,青少年的品格、知识、能力是需要培育和养成的。

科普教育通过形式新颖、富有吸引力的教育模式,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引导青少年参与科学研究过程,鼓励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创新的激情,继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同时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而且,科普教育强调对科学精神、科学情操的培养,强调对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的认识和体验,即便接受了科普教育而在其成年后不选择科技工作为自己的职业,科普教育对一个人素质方面的提高和对一生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科普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共识。

一、校外科普教育与校内教育的区别
校内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以班级授课制的方式,完成课标和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人的一般知识与能力。

校外教育是在学校之外,对未成年人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态,是面向学生,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自己需要的校外教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特长与个性,健康成长。

校内教育重在文化知识的掌握,校外科普教育则重在能力的培养;同时校外科普教育不同于学校义务教育,校外科普教育的优势在于实践活动,注重动手、动脑、参与体验的过程,从中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科技潜力。

其针对的是学有余力,对科技、对发明创造有兴趣的孩子,因此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辅导员尤其要尊重孩子的自愿性,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灵活地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

校外科普教育没有系统地传递科学知识的义务,因此可以更直接地传递现代科技成果以及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更易于关注当代的科技发展,更有助于调动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并从中发现未来能够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

校外科普教育更强调的是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科学,更多地考虑到了青少年个体的理解力、情感、个性,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二、加强校外科普教育与校内教育的结合,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帮助他们树立乐于探究、敢于实践的精神,这是学校和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的特殊使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必须通过多种非正规教育方
式来补充完善学校教育。

校外科普教育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一种方式,应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教育,不仅使学生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也使学校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共同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服务,最终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科普教育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首先是我国要在2020年转变为创新型国家而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其次是家长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家庭需求;最后是孩子们出于好奇心和内心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而产生的个体化需求。

因此,校外科普教育是满足需求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

1.校内外科普力量相结合,集社会之力共同开展校外校内科普教育。

青少年科普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大工程,它需要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或行业范围内营造环境,进行社会动员,以形成强大的声势,尽可能多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组织机构、目标群体,集全社会之力,有效地整合各种科普资源,共同为青少年打造校内校外科普活动平台,从而取得最佳的科普教育效果。

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联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相关单位,共同建设青少年科普活动场所,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使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在政策和经费上得到重要保障;培育校内外科技
辅导员队伍、科普专家团队以及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团队,为青少年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撵体系;建立与媒体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平台向社会、向广大青少年传递各类科普活动信息,介绍科普活动成果,积极扩大宣传,不断增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树立新形象,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如近几年来,本中心积极联合自治区文明办、教育厅、科技厅、团区委、科协及知识产权办公室等单位,结合相关单位的活动主题,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青少年学生快乐暑期征文大赛、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等科普活动;在百色地区右江文明河谷农村宣传文化站(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了8个“留守儿童科学活动室”。

联合自治区文明办、教育厅、科技厅、科协4家单位成立了“广西未成年人科普演讲团”,演讲团专家由自治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含离退休科技专家)以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教师组成,涉及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0多个学科;同时还与南宁市教育局联合成立了“广西科技馆南宁市教育志愿者团”,志愿者团的教师均为各中小学校的在职的一线教师,他们有的是学校科技辅导员,有的是学科老师,还有的是学校领导,首批教师志愿者就达100多人,市教育局局长还报名成为教师志愿者团第一人,至今为止,本中心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也已达300多人。

多年来,本中心还与自治区内各
大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心举办的所有青少年科普活动均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

有了以上科普资源的能力合作,本中心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留守儿童科学活动室”项目的成功建设,促使自治区文明办继续联合本中心在区内乡镇文化站又建立了“活动室”模式的75个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并计划于2015年以前在全区612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建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实现50%的乡镇建立有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的目标。

2.科普活动进校园与校外第二课堂相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普活动。

校内外科普教育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上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校外科普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依托,通过学校参与培养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科学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因此,校外科普教育有着校内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合本中心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根据校外科普教育的特性,精心策划、设计具有激发和保持青少年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科普活动,将活动带进校园或以活动在校外活动场所打造学生的第二课堂,均是有效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有效方法。

在2008年12月,本中心充分利用与广西科技馆为同一单位的有利条件,依托广西科技馆新馆,重新打造“广西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精心设计工作室活动区域,将工作室划分为机器人工作室、科学探究实验室、天文工作室、亲子体验工作室、个性印染工作室等。

根据广西地区的地域、人文、资源和科技的特色,自主创新、集成研发活动器材及活动资源包,并结合学校科学课校本教育设计与之相关联的科学探究体验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探究性科学实践活动,将青少年学校科学课与校外科普教育有机结合,使校外科普活动成为学校科学课的补充和延伸,工作室则成为学生免费的“第二课堂”以及校外教育和学校科学实践活动的示范基地。

为使学校踊跃参与工作室的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学校愿意长期使用的“第二课堂”,我们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需要,为学校量身定制了活动套餐。

除各工作室的活动菜单可供选择外,我们还结合国庆60周年的主题,策划了以“我爱祖国——新中国60周年华诞青少年系列科普演讲”的“快乐科普大讲堂”活动,演讲内容包含有人生成功之本系列、科技发展之路系列、身心健康之友系列、环境资源之爱系列等IO多个专题。

此活动已于2009年9月的科普活动日期间,通过媒体及教育部门向全市中小学校发出了通知.并得到学校的积极响应,近期每周二至周五下午的开放时间均已被学校预约。

总而言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需要全体科技教育工作者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勇于创新,切实加强校外科普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