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几个操作难点

合集下载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

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摘要:按照我国财会类基本规范规定,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如果面临到资产减值的状况,该企业就需要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以便切实反映出企业实际的资产价值情况。

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融入到财务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在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当中,这是关注度最高同时也是操作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其提取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利润操纵;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长时间以来国内企业界都存在着资产价值估计过高的问题,所以引导企业对自身资产价值的清理与确认,能够消化长期以来形成的资产泡沫,增强其所拥有资产的质量水平,让企业价值可以有效反映其在未来运营发展的空间与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其预防风险的实力。

“资产减值准备”指的是企业所拥有资产的账面价值在高于其可以收回额度的情况下,对资产价值是否会有所降低进行判断。

也就是判断资产折损的迹象是否已经出现,如果是,那么就需要科学估计该部分资产的可回收额度。

一、“资产减值准备”在实务操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一)实务操作中仍然存在着利润操纵问题在新资产减值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原先的不足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但企业负责人仍然有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调控企业资产价值以及经营业绩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资产减值现象的判断标准不清,操作性不强。

新准则提指出了所谓的外部迹象与内部迹象,在实务操作中,前者的可操作性更强,但后者诸如某些证据表明企业资产实质出现损坏或者可能面临降值等都是外部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企业只有通过对自身所得到的资产信息做出判断,再加上涉及到资产的报废等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认定才可得出结论,而大部分资产减值数据只有等有关部门阶段性财务信息公开之后才能切实确认,相关资料的整理面临着明显的滞后性。

(二)新规计提范围的差别性导致企业仍然存在有利润操纵的余地新资产减值准则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进行了扩展,但是也只对长期性的资产减值会计项目相关的处理进行了规定,对于临时性的流动性的存货减值、应收款项减值,短期投资以及员工保障资产等项目却未包括在适用范围之内,这就导致了企业单位在资产处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利润操纵余地。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摘要:管理盈余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供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机会和空间实现对利润的操纵,进而操控企业的财务报表,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虚伪性。

针对企业资产减值计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原则;资产减值准备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在需要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中,常被企业用来进行操纵盈余的是原有制度规定的四项准备,下面依次进行讨论。

1.1短期投资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评价时,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单项比较、分类比较和总额比较的方法比较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

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应按单项比较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这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总体、类别和单项,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1.2坏账准备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这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则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1.3存货跌价准备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 因此更具有隐蔽性。
三、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 和改 进
( 新准则对资产后续确认中计提减值损失的变化 一)
维普资讯
M e a l r i a n n i lAc o n i g t lu g c l Fi a c a c u tn
维普资讯
M e a l gi a na i c oun i g t lur c l Fi nc alA c tn
浅谈 资产减值会计 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i蒋 为
资产减值的各项准备对每一个企业都非常重要 , 尤其是 对那些想通过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更是如此。由于 种种原因, 资产减值会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06 20 年颁布的
新 1 业 会 计 准 则 的 日企



经济活动的要求 , 新准则将“ 实质重于形式” 明确作为会计信 息质量要求之一, 并纳入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中。

对会 计信息质量提出了 更高 要求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旧准则是从一般会计原则的角 度来论述的, 是对会计核算提出的要求, 其结果使会计信息 质量要求的作用只局限于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的阶段 , 而弱化 在会计准则制定、 会计信息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无论是从准则
二、 计要素内涵 会 更加明确
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要素的名称未变 , 但在以下方面发
司中, 特别是面临被“ 特别处理” 退市” 或“ 的上市公司 . 滥用资 产减值准备的现象已经达到触 目 惊心的地步 20 年新准则规定“ 06 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余额 3 ~%的比 %5 例提取, 或不提取( 仍采用按实列支法) , 这样 些企业形式上执行《 企业会计制度》实质上仍停留在过去 , 的行业会计制度上; 而另有一些企业不根据准则规定, 随意扩

论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难点及对策

论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难点及对策
计量远远超 出会计人 员的专业 能力 , 因而需要多个部 门协 同
企业在对资产进行减 值测试后 , 如果可 收回金额的计量 结果表明 , 资产 的可收 回金 额低 于其 账 面价值 的 , 当将 资 应 产 的账_ 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 记的金额 确认为资产减 减 值损失 , 计入 当期损 益 , 同时 , 计提相应 的资产减值 准备 。这 样, 企业 当期确认 的减值损 失应 当反 映在其 利润 表 中, 而计 提的资产减值 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 的备抵 项 目, 反映 于资 产负债表中 , 从而夯实企业资产价值 , 免利润虚增 , 避 如实反
曲莉莉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 沈阳 10 3 ) 10 2
[ 摘
要]
本 文从 资产减值 的难 点问题及 对策加 以阐述 。这 有利 于会计人 员更好 地把握 和执 行 资产减值 准则, 更好地 体 资产减值 ; 难点 ; 对策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5 (09 0 —0 6 —O 0 8- 0 3 2 o ) 2 0 2 2 - -
时才可转 出。

新 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过 程中难点 问题
1 资产减值 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 .
我国企业会 ‘ 准则规定 , 企业应在 资产负债 表 日对各项
资产进行全面检 查 , 断资 产是 否 存在 可 能发 生减 值 的迹 判
象, 并根据谨慎性原 则的要 求 , 合理 地预计 各项 资产 可能发 生 的损失 ,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 。 企业在 资产负债 表 日应 当判断 资产是 否存在可 能发生 减值的迹象 , 主要可从外部信息来源 和内部信息 来源两方面
测试 。
身就蕴含 了大量 的操作 性 问题 , 何认 定所 属的资 产组 , 如 如 果将商誉错误地分配 给过 小的资产 组或者过 大的资产组 , 将 直接影响商誉 的减 值 测试结 果 , 而影 响到公 司的利润表 ; 进 二是我 国 目前资产 信 息 、 格 市场 机制 尚不健 全 , 资产减 价 使 值准备 的计提缺乏依据 ; 三足 固定资产 、 无形 资产入账后 , 由 于技术更新 、 市价下跌等原 因 , 发生 价值 贬损 , 确认 和 会 对其

铁路运输企业计提资产减值(跌价)准备的难点及对策

铁路运输企业计提资产减值(跌价)准备的难点及对策
排 上 , 度信任和依赖现 有大客 户 , 其是能源类生 过 尤 产 企
【]周洁如 . 户关系管理与价值创造【 . 4 客 M】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 出
版 社 , 0 6 2O .
收稿 日期 : 08 1— 4 2 0— 2 2
摘 要 :阐 述铁路运输 企业合理 计提资产减值 ( 跌价 ) 准备的必 要性 , 分析 目 铁路运 输企业计 前 提资产减值 ( 跌价 ) 准备工作 中存在的 问题和难


新 定 义 , 定 按 照定 义 的 内 涵计 提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铁 规
路 运 输 企 业 资 产 量 大 , 算 单 位 多 , 会 人 员素 质 参 核 财
只 有 当 我 国铁 路 的 货运 组 织 改革 真 正 显 现 出 成 效 , 实 引发 客 户 价 值 较 低 大 客 户 群 规 模 的 过 度 扩 张 , 致 导 施 大 客 户 战 略 所 必 须 依 托 的 货 运 组 织 方 式 有 了确 实 “ 客 户金 字 塔 ” 象 的发 生 。 倒 现 保 障之 后 , 路大 客 户 战 略 的 目标 才 能最 终 真 正 实现 。 铁 5 6 防 范 大 客 户 管 理 可 能 存 在 的风 险 . 应 的 各 项 变 革 , 要 有魄 力 和 胆 识 来 承 担 改 革 可 能 带 还
解 会 计 准 则 的 基 础 上 , 究 制 定 一 套 计 提 资 产 减 值 研 ( 跌价 ) 备 实 施 办 法 和具 体 操 作 模 式 。 准
使铁路运输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以统_ 客观 的判断标准 、 切实 可行的计提依据 理准确地 合 提资产减 茁 准备o| | | | |
责 任编辑 :侯 敬
第第_ 32 1期 卷l

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完善,企业利用新制度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非常严重,文章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出发,就我国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解决这些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利润操纵;资产减值;效绩考评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文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与既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企业会计制度》在实体内容上进行了较多改动和变化。

其中,对于“资产”这一章作了很大的改动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资产要素强调“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本质;另外,为进一步贯彻谨慎的原则,将提取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4项资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扩大到8项,增加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相应减值准备的计提,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

它的实施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虚盈实亏、高估资产、高估利润的短期行为;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但在具体操作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应注意加以解决。

一、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财政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替代了以前的定义“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源”,更加强调了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本质。

如此描述,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的定义趋于一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6号公告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一个特定主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一个企业由于以往的事项的结果而控制的可望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资源。

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难点及策略

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难点及策略

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难点及策略【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的难点以及应对策略。

在首先介绍了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的定义,接着分析了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包括市场波动、业务风险等因素。

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一些存在的策略,如定期评估资产价值、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

对于风险分析和减值计提的方法也进行了详细探讨。

在强调了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应注意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的关键要点,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难点、策略、风险、计提方法、问题、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获取租金、价值增值或两者兼而有之而持有的房地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投资性房地产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繁荣。

随之而来的是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的问题。

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是指在一定报告期内,由于市场因素或其他因素导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或者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金额,需要对其进行减值计提的情况。

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难点及策略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其涉及众多因素,如市场波动、政策风险、资产质量等。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的定义、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存在的策略、风险分析以及减值计提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企业更好地处理资产减值问题提供指导,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实务操作中所面临的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减值风险。

通过对减值计提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实践性的操作指导。

通过风险分析,揭示减值操作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帮助投资者制定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资产减值会计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资产减值会计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资产减值会计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引言资产减值是企业会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变动。

对于企业而言,准确减少资产价值的记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然而,在资产减值会计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产减值计提不准确资产减值计提不准确是会计实施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这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偏离真实情况,进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评估方法不合理: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常常使用不合理的评估方法,如简单粗暴地采用固定比例进行计提,而不考虑具体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

2.时间点选择不当:资产减值计提的时间点选择不当也是一个问题。

有的企业选择了错误的计提日期,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准确。

对策:•审慎选择评估方法: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应该审慎选择评估方法,确保方法合理、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

可以参考相关会计准则和行业规范,遵守专业的会计实施原则。

•确定合适的计提时间点:企业应该在确定资产减值计提时间点时,考虑相关的经济、市场和业务环境因素。

同时,也应该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确保时间点选择的准确性。

问题二: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企业对资产价值的变动缺乏及时的反应,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业务发展。

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信息收集不全面: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常常缺乏全面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取资产价值变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2.决策机制不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不完善也是一个问题。

有的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缺乏相关决策制度和流程,导致计提工作滞后、不及时。

对策:•健全信息收集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资产价值变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可以利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渠道,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

•设立明确的决策流程: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资产减值决策流程,确保准确、及时地进行资产减值计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对于固定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环节有两个:正确识别减值的迹象和准确计提减值准备,难点和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在资产负债表日合理判断资产已经减值,以及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应用难点分析准则列出存在七种迹象时,表明固定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这七种迹象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利用可量化的标准;利用有关人员的判断或相关证据。

对于利用可量化的标准来判断固定资产减值与否,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信息透明度也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而对于利用有关人员的判断或相关证据来判断固定资产减值与否,则对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空间。

二、可收回金额的正确应用难点分析固定资产计提减值,需要粊资产的帐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

因资产的帐面价值是平时记帐的结果,计提减值的核心问题是计算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判断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涉及以下两个因素: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这两个因素确认与计量的难度较大,成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难点。

1、公允价值的应用难点分析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固定资产市场并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其价值,绝大多数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取。

其次,在会计实务中到底选择公允价值的哪种表现形式,除了准则的界定的指引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2、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应用难点分析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确定需要正确计量以下两个因素: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合理的折现率。

资产减值准则执行难点及其对策

资产减值准则执行难点及其对策

新准则 的实施有助于规范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 披露 , 有利于解决企业高估资产 、 操纵利润等会计信息失 真问题 ,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准则 比原 《 企业会计 制度 》 的规定有较大 的
进步和发展 ,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 个方面 : ( ) 一 限定 了适 用资产 的 内容 一是引入 了 “ 资产组 ” “ 和 资
说 明了企业只要对外报送会计报表 ,就应该按照准则判断是否存
下降而仍以历史成本反映在账面上 ,就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 决策有用的信息 。 资产减值能提供的信 息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

是资产减值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长期投资减值可能导致
在减值迹象 , 以便确定是否计提减值损失 , 这样可以有效遏制上市 公司季报 、半年报不计提 减值准备而在年底 一次计提减值损失的 现象。三是明确 了标准 , 如不存在 减值迹 象 , “ 不应估计资产的可
的、 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 的资源。 如果持有期 间由于企业 内 外各种 因素的影 响,资产账面价值低 于该资产所带来 的预期经济 利益时, 则认为该资产已经发生减值并应记 录相应 的减值损失 , 使 资产 以可收回价值表示 ,真正体现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 利益 的流人 , 这与资产定义相一致 。 资产计价的 目的是反映资产的 价值, 展示其经济实力 、 反映资产购置 中的成本费用支出及作为费
维普资讯
研究与创新 l T D N NO A I N U YA D I S N V TO
资产减值准则执行难点及其对策
湖北武穴市财政局 伍成 志 童文兵 施 长友


资产 减 值 准 则 的 必 要性
计正好能在 以历史成本计 量的基础上用价值计量属性对之加以修 正, 弥补历史 成本 的缺陷 ,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

浅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_兼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_熊年春

浅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_兼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_熊年春

浅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兼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熊年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7)[摘要]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过程中,运用政策给予的选择空间进行有目的盈余管理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在实施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从会计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与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点改进意见。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盈余管理;改进[中图分类号]F23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04)03-0055-02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

从2001年起,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原有的四项基础上新增加了四项,即除了原有的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外,还要对委托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这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这对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加强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协调起到很大作用。

目前,上市公司对于这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已进入第四个会计年度,在这期间,上市公司对该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又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通过朱炜的统计分析可知,表面上上市公司按照5企业会计制度6的要求,能较好地执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政策,实际上不少上市公司期末有资产未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较多上市公司选择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比例偏低,盈利的上市公司通过冲回当期资产减值准备来实现利润,亏损的上市公司多计资产减值准备以便下期通过冲回来/扭亏为盈0。

说明上市公司没有很好地执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政策,而是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公司盈余实施有目的的调节,进行盈余管理。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资产减值计提政策界定的空间过大,企业完全可能通过变更准备金计提方法进行有目的的盈余管理如对/坏账准备0的计提,究竟采用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还是赊销百分比法,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而且现在对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的提取比例也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边疆经济 与文化
20 O6年第 6 期
财政金融
计量不一致 ,造成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的差异 ,国 际上一 般采 用纳 税 调整 的方 法进 行 处 理 。 《 企业 会 计制度》规定可 以计提 8 种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只 规定 “ 坏账准备”这一种资产减值准备 ,其余 7 种 资产减值准备税法上都不允许抵扣税款。凡是与税 务制度不一致的在纳税时均需进行纳税调整 。

应收款项 ,是全部计提 。还是部分计提坏账准备 , 无法判断。虽然在一般情况下 ,应收款项逾期时间
越长,其坏账可能性就越大,但也不能排除出现上 述那种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特殊情况。 3 工程物资没有纳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 . 工程物资是企业为基建工程 、更改工程和大修

资产减值会计在实务 中面临的问题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H B E ORDE E NOMY AND C TU R CO UC RE
N . .0 6 o62o C n 1N .o , m .o3 e
郝 明 春
( 中铁 四局 电气化公 司 ,安徽 蚌埠 234 ) 300

要 :由于企业会计制 度个别规 定的粗 疏等 因,造 成资产减值会计 在 实务 中存在 坏账 准备计提 比例 随
利润操纵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企业本身来看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较多地运用专业判断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往往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决定减值准备计提的多寡而不是根据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公允的原则来确定使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转移
维普资讯
2O 年意性 、应收物项标 准不舍理 、计提 资产减值 准备 范围遗漏、计提 减值 准备 可操作性 差、会计信 息 失真性厦 税

浅议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在问题及建议

浅议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在问题及建议

浅议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河南省轻工业学校赵志辉摘要: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计提多少影响到企业当期的利润,对于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真实性影响较大,但是新准则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实际生活中给企业带来困惑,本文试着分析此问题并提出了一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存在问题建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跟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计提减值准备. 可以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以下八项。

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目前,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企业计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少计或不计减值准备就可能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尽管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的不明晰,在计提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给企业带来操作利润数据空间的同时也给企业现实生活中带来了一点困惑.2. 存在问题2.1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准则没有说明,是每个月末或者是季末,或者中期结束呢,准则没有统一规定,从而使企业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企业之间会计数据缺乏可比性。

相比之下,国际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时间则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

这样就避免了企业操作的随意性,不同企业的财务数据具有了可比性。

2.2资产期末计价的计量模式正因为各项资产期末计价均采用“孰低法”,由此便产生了各种资产准备账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用难点分析及对策

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 ( 或负债 ) 资产 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因此合理的折现率必须考虑资金 的买卖 ( 或发生与清偿 )的价格。 ”我国 《 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 的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价值。要求合理折现率的确定必须
则》对公允价值所下 的定义为 “ 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
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 以及资产所处市场的判断;对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 处置时所产生 的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 . 损坏的判断 ;对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 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 ”可见资产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的
处置的判断 .以及表 明资产 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 者将低于预期 确定需要正确计量以下两个 因素: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合理的折 的企业内部报告等。对于利用可量化的标准来判断固定资产减值 现率 。 与否 .具有较强 的客观性 .信息透 明度也较高 ,可以在一定程 度
【 关键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应用难点 减值判断
可 收回金额
从 《 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具体规定来看 ,计 反映其价值 ,绝大多数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取 ,这与国际 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环节有两个:正确识别减值的迹象和 财务报告所依托的 “ 成熟市场经济 ”的环境并不相符。其次 .在
考虑了市场信息之后对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所达成的共识
本质是交易双方基于市场信息而对 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借款利率 。调整时需要考虑该项资产的特定风险 .以及其他有关 货币风险和价格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客观估计某项 固定资产 的特
市价 、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利用有 关人 员的判断
2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的应用难点分 析 .

试析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试析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l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 4 2 弱 l 2 减值胤 拭 的多 日 牲 企业持有的长期投资有 的有市价 , 有的没有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收款项, 应 短期投资的减 市价。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 值确认就即可按单个资产计提, 也可按资产类别计 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市价持续 2 年低于账 提 l 也可按全部资产计提对 存货的减值确认 , 可按 面价值 ; 该项投资暂停交易 1 年或 1 年以上 ; 被投 单个资产计提, 也可按类别计挹 也可按现金产出 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被投资单位持续 2年 单位的方式计提确 认方式的多样性. 了主观 加大 发生亏损; 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 清算或出现 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强睹极易通过 机会主义的会 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 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 计政策选择提 供虚假信 皂 导使用者。 嘏 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 值准备 : 2 资产减值瞽 可选择的 方 去 ' 3 濞 _ 多 ; 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境的变化 , 可选择的会计方法多,即表现在计提准备的 如税收、 贸易等法规的颁布或修订 , 可能导致被投 方法多, 比如计 提坏账准备的 方法包括余额百分比 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 法, 账龄分析法和赊销百分比法; 表现在资产 自 S L 或提供的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 身计价方法居多, 例如存货价值的核算 - 可以采用 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评价时, 可根据其具 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 , 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财务 先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 加强平均法 和移动加权 体情况, 分别采用单项比较、 比较和总额 比 分类 较 状况发生严重恶化;被投资单位所在行业的生产 平均法那 么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深 用先进先出 . 的方法 比较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如果某项短期 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 , 被投资单位已失去竞争能 法存 货受计提准备的影响就会经采取其他方法所 投资比较重大 ( 如占整个短 期投资 1%以上) 0 , 应 力, 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 如进行清理 受 影 响小—些 。 按单项比较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 整顿 、 清算等 ; 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 已经不 3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这给了—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问,使部分企业通 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 3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 1 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一 总体 强U 和单项 , 达到 这里所说的“ 断” 判 主要是要求企业的会计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 , 保证 左 右利 润的 目的 。 人员根据企业的自 身情况 , 做出主观的职业判断。 会计资料真实、 完整, I 防 E 并及时发现 、 纠正错误 1 坏 账准 备 . 2 客观的说 ,由于每个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和每个 及舞弊行为等作用 , 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 会 } 十 人员的价值观及 经验的不同, 可能会使判断 业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经营 目 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并预计可能产生 的坏账损失 。 的结果有所偏差 , 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 , 某些 3 提高 十 2 人员 德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 企业却利用这个空子为达到自身目的,对资产减 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 , 胜任工作 , 更重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 行确定。坏账准备 值在提与不提之问随意 断。 0 另外 , 从会计处理的 要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可靠, 对需要反映的 计提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 , 应 角度看 , 长期投资有成本法和损益法两种。 —般情 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 , 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 , 以 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在确定坏账准备 况下 , 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 客观事实为依据 , 实事求是 , 严格做到“ 有所为有 的计提 比例时, 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 债务单 响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一般情况 所不为” 现实的 。 会计实务中, 业务素质、 本位利益. 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旨鼠予以合 下投资比例不低于 2 %1可采用权益法 ) 0  ̄ [ 1 。反之 , 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会计人员 对外提供的会计信 理估计。 这对于那些资产较好 , 会计核算规范的企 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要求投资企业对被 息严重失真,可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 自律 业确实可以起到_定的积极作用 ,使财务报告更 投资单位的当期损益要计人当期的 ‘ 资收益” 性管理迫在眉睫。 投 , 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反之 , 则 也就是被投资企业的盈利或损失将影响到投资企 3 政府 旧 对企业会 3 由 虽 计的监管 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 业的投资收益, 而投资比例越大 , 受到的影响也就 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 国加 1 3存货跌价准备 越大。因此, 部分企业就根据 自身的利益对被投资 人世界贸易组织 ,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当计提存货跌价 企业的投资比例在 2 %上下随意变动,以达到控 在国际问投资 、筹资和贸易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已 0 准备: 市价持续下跌 , 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 制 利润 的 目的。 日益凸显出来。 会计工作的普遍性 、 会计信息的社 的希望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 2减值准备的实施背离初衷, 发生扭 曲的原 会性、会计作用的国际性都要求政府应由1 I 强会计 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 原有库 因 的监管 ,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有个规范统—标 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 减值准备的实施背离初衷, 成为新的会 汁造 准 ,保证其真实性 ,也只有政府才具有这种权威 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 假工具, 追其根源罔泡括相关会计理论上欠缺, 性。 又 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 由于实施监控上的误区。 4结论 生变化 , 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 其他足以证明该 2 确认资产减值标准物多重性 . 1 我国的会计制度正在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其 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当存在以下 在原制度下, 资产减值有三种认定标准: 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 其一, 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 永久性标准, 即只对永久性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 逐步解决。 通过政府、 、 高校 企业、 公众、 会计人员 转入当期损益: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 已过期且无转 此标准适用于存凭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可 的共同努力 , 其二' 企业的会计信息会更加真实、 , 充分 让价值的存货;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 , 并且已无使用 能性标准, 即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 其适用 为市场决策提供最有力的信息和依据。 参考 文献 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 于应收款项, 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 其三, 经济性标 l 浅谈 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由于准则允许企业对存 准,即对资产负债 日发生的任何资产减值进得确 f 泽奄 张辉. 资产减 值准备 存在 的 问题 及对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作难点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作难点
维普资讯
口20 0 02-2财会目刊 f 1 会计

采祷措要 - 口
减 、 逝 , 以 , 业必 须 在 固 定 资 的 计 量 诚 从按 “ 健 主 义 行 提 比例 。 理 说 , 公 司管 理 层 对 本 消 所 企 臆 稳 进 照 各
受 性 .一 经 确 定 不得 随 意 变更 ”不 能 质 量 。 “ ,
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改变 。@ 不 符合真宴性原则。固定资产折旧的
计算 要 依 据 企 业 对 净 残 值 和经 侪 使 用 年 限 的估 计 .在科 学技 术 日新 月 异 的 夸 天 .无 形 损 耗 在 现 实 经济 生 活 中 日益显 现 . 得各种 估计 与实 际 使 情 况相 差很 大 。 这必 然导 致 固定 资产
产使用期限 内 确定 消逝 的服务潜 计价的狭隘的历史 观点转 向立足于 单位的各项应收款项 的可收 回性或
能 的 比例 ,对 固 定 资 产 的啦 得 成 车 现在和末老的掩 价值 进行计价的 可 能 产 生 的坏 账损 失 是 较 了 解 的 . 按期 地 、有 系 统 地计 人 产 品戚 本 或 观点 比如: 准备近期处置的固定资 由他们确定 坏账 准备 的计提比例可 相戋 费用 , 现与 忾 人 的 正确 配 比 宴 产 . 播 销售 净 价 等 来 反映 ; 备 长 可 准 以做 到 较 为合 理 。 问题 是 . 市 公 但 上 司 由于 其 他原 因 ,根据 自己的 需 要 这种 随着 固定 资 产 的使 用 . 期 、 按 育 期 使 用 的圊 定 资 产 ,可采 用 公 允 价
4 %计提 : 期一年 以内的按其余额 逾
一 操葚 一 .
湖南商学院会计系 管新成
的6 %计 提 ;逾 期 1 2年 的按 其 余 ~ 额 的 1%计 提 ; 期 2 3年 的按 其 5 逾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术美来源:《北方经贸》2014年第12期摘要: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出台,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的对策有:增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息及价格市场;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加大相关会计主体法律责任的追究力度;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改变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利润的会计处理方式。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163-022006年初,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出台,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新准则也显现出一些不足,如何加以改进,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依然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此规定主要是为了防范企业的舞弊行为。

此项规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企业操纵利润的随意性,但仍然无法杜绝企业在资产处置当期产生高额利润或损失,而且根据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是可以转回的,企业还可以自己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在实际的计提过程中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操作计提和转回的金额,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此项规定缺乏理论依据。

一些资产的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导致相应的减值准备的确定具有随意性,如部分存货,由于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相关信息和价格不透明,企业很难获得其真实的可变现净值,因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也不一定真实,其他项目也如此。

(二)部分项目操作难度较大其一,资产组的划分工作难度大。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摘要: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 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该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不足。

如何对其加以改进,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速中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局限性1 资产减值会计中的局限性1.1 关于资产组的问题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新准则规定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计提。

从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来看,资产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实务中具体运用资产组的概念将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并且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而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这将会使上市公司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②资产组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

上市公司对资产组进行划分时,可选择不同的划分方法,而划分方法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金额多少等问题,从而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

③目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偏多。

此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1.2 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公允价值是否公允是很难判断的。

首先,相同的资产在市场中价格可能不一样,造成公允价值不能确定;其次,企业订立合同时其协议价格的公允性也是不能够保证的,造成产品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够确定;最后,如果中介机构的公信力较高的话,由中介机构鉴定会导致高额的报告成本。

此外,在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水平及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还不是很高,这些条件限制了公允价值的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几个操作难点---------------------------------------------------------------------------------------------------------------------- 武汉辦證/编辑:王鹏来源:新浪摘要:《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资产状况自行确定,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并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因而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也难以遏制。

通过本文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几个操作难点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关联方欠款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转回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存在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短期投资、无形资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以及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有充分的了解,有利于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加强对资产的管理。

依据谨慎性原则,企业的某些资产有必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制度中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资产状况自行确定。

如亏损企业为了摆脱连续亏损的状况,可以在当期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到下期时再予以冲回,使企业增加利润。

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因而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也难以遏制。

企业会计人员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难点一: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及应收账款账龄划分的问题鉴于制度中没有统一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有关部门对企业就难以监管。

制度仅规定了哪些应收款项可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哪些不能全额计提,而计提比例却由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这种估计方法有较大人为选择的浮动空间,不同的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计提比例。

照理说,各公司管理层对本单位的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或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是比较了解的,由他们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可以做到较为合理。

但问题是,企业由于其他原因,根据自己的需要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坏账损失,通过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人为操纵利润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应收款项账龄划分的问题。

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财会[2002]18号)中明确了划分的基本方法,但严格按照规定划分账龄的工作量非常巨大。

我认为,对这两个问题最好是结合进来的处理,比如对不同账龄类别和风险程度的应收款项明确规定坏账准备计提的基本比例标准,对未过期的按2——4%;逾期一年以内的按其余额的6%计提;逾期1——2年的按其余额的15%计提;逾期2——3年的按其余额的40%计提,逾期3年以上的或有确凿证据无法收回的可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另外,制度规定按超过信用期限时间长短确认账龄,但一些企业应收款项的基础管理比较薄弱,没有建立客户信用管理体系,会计人员没有恰当的操作依据,所以强化应收款项的基础管理工作是准确估计坏账准备的前提。

难点二:对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大额欠款是否计提坏账准备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财会[2002]18号)规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以外,与关联方之间的应收款项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从上述规定可知,对关联方欠款是否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多少,应视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来确定。

可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虽然有一定的方法可遵循,但是更多的是依据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

在运用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时,企业拥有很大的空间来控制企业的资产价值,在哪些资产上应该计提以及计提多少,企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企业即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也可以不计提,同时在计提比例上也有着较大的空间。

目前,控股股东和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欠款具有发生额较大、占用期限长、清欠进度缓慢的特点,如不计提坏账准备则会虚增企业利润,给企业带来隐患,企业会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控股股东和其他关联方的大额欠款计提一定比例(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的坏账准备。

难点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费用后的价值,由于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企业很难获得当前真实、合理的价格,从而难以以客观的依据来确认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会使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存货跌价准备主要是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这对于存货品种繁多的商品流通企业来说,操作难度很大。

我认为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商品性质,明确规定适当的计提方法和比例。

如对品种少、批量大的存货,可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差额计提;而对品种多、批量小的存货,可将其划分类别,按其余额确定合理的计提比例,应注意对技术更新快、价格波动大的商品确定较高的计提比例。

会计人员要保证合理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除按制度要求外,还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第一,存货验收入库制度是否健全。

如企业建立了严格的存货检验和入库制度,不良品均能在检验环节实现退货,那么采购的原辅材料或商品因品质问题发生减值的概率会大大降低;第二,在年度存货盘点和注册会计师监盘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作出记录时应着重关注是否存在质量缺陷而影响其使用或销售的存货,是否存在1年以上未使用或销售的存货,是否存在型号、规格淘汰的存货等等。

会计人员通过存货盘点,可以直接从工程技术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处获得存货跌价的准确信息,获取判断存货跌价的直接证据。

难点四: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中几个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制度对长期投资减值的判断按有无市价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规定,但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的判断标准仍不明确。

比如,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被投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被投资单位财务善发生严重恶化等,但比较抽象。

投资准则中还使用了严重亏损的概念,但对“巨额亏损”、“严重亏损”、“严重恶化”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相关的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操作时,非有价证券的长期投资,由于其项目的未来经营情况及其未来可收回金额均难以预计,即使预计亦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会出现各企业因衡量标准不明确,资产减值程度难确定,而出现会计处理不一致,提否或提多少会掺入了一定的人为因素。

这些还有待于相关制度或准则中进行一步明确具体处理办法。

难点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难题在于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应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

计提减值准备的关键在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可变性、未来性、综合性和现代经济环境的多变性,其价值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购入、出售并不像实物资产有一个确定的市场价格,需要随时进行重新估计;无形资产的计量具有不确定性。

准则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目前,有的上市公司使用控股母公司的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却是按评估价值入账的,如有的公司规定商标使用费按年销售收入的1%支付,在这种交易下,转让价值往往由关联双方协商决定,其支付款项的合理性本身就让人质疑,“有价无市”者居多,并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

制度对可收回金额的解释是指以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项金额中较大的为准。

如果以制度中概念性的条款去处理实务中的具体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销售价格的确定,是构成销售净价的主要因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销售价格是在什么市场条件下的价格,如何选择,这些状况如果不加以限定,将大大影响无形资产计量的可靠性与客观性,比如,关联交易中的销售价格就缺乏一定的可信度。

其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与销售价格相比在确定上具有更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持续使用到使用年限结束时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哪些部分、如何进行估计、采用什么作为折现率等等,都是计算时需要确定的问题。

此外,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革新、市场竞争、市价下跌等原因极易发生价值贬损,对此进行确认和计量往往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以上实务操作中的难点问题还需要进行补充协调,最好能形成独立的会计准则,同时强化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相关信息的披露,以解决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会计操纵的问题。

难点六: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判断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问题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对此仅作了原则性规定,没有明确规定“转回”的具体做法。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规定了资产减值转回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来源。

企业会计人员要恰当地判断资产减值的转回,除了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外,还应结合不同资产的性质和特点加以把握:(1)应收款项账龄越长,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越大。

企业按照账龄计提坏账准备后,一般很少会发生转回的情况。

除非债务单位通过资产重组、改变经营方式等使其生产经营状况有明显好转,且对欠款予以明确认定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才可将相应的应收款项作转回处理; (2)存货发生转回的情况仅限于明显上涨的情况;(3)固定资产减值发生转回的情况有可能是资产市价明显上涨,也有可能是使用显著提高。

比如,当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使用的某项固定资产经过改良后生产稳定,废品率大幅降低且在可控范围之内,经工程技术人员评定后,即可以确认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4)无形资产除土地使用权外,几乎不可能发生转回。

其他资产减值的转回发生较少,在此不再多述。

针对上述问题计提减值准备是操作上的难点问题,本人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该有较明确的规定,对采取何种标准、各种资产计提的比例提供可行的依据,减少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盲目性。

此外,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应在资产负债表上明确地分项列示各项资产、资产减值准备及净额,以解决企业减值准备进行会计操纵的问题。

参考文献:1李广晖.上市公司减值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财会通讯》2004年第11期2金莹.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难题.《财会通讯》2004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