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视标
第四章 主觉验光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五章主觉验光主觉验光法(主观验光法)是靠患者主观感觉为主要依据来达到选择最合适的矫正片。
第一节主觉验光基本原理一、初始状态1、根据客观屈光测定的处方(包括电脑验光处方、检影验光处方或原眼镜焦度计检测分析处方)给被测双眼投放球镜和柱镜试片组合。
若不预置球镜和柱镜试片组合就进行主觉验光,检查的过程必然是繁琐而漫长的,将会引起眼疲劳,并使得顾客因厌烦而不能很好的配合,使验光结果不准确,。
有了预置度数作参考,检查过程必会缩短,准确性也会提高。
2、若被测眼为远视眼,因综合验光仪不兼备正柱镜,须进行处方转换,方法如下、1)球镜焦度=处方正球镜焦度+测得正柱镜焦度。
2)柱镜焦度=处方正柱镜焦度值,改为负号。
3)柱镜轴向=处方正柱镜轴向±90。
例4—1 测定处方:+3.00+1.50×90转换处方:+4.50-1.50×1803、投放0.8~1.0视标,确认双眼矫正视力接近1.0或更好。
4、若双眼矫正视力不能达到0.8,则考虑进行针孔片检查。
针孔片是由金属板或黑色塑料板制成。
其直径和一般试镜片相等。
在板片中央开一小圆孔。
直径有0.7或1.0毫米两种。
针孔片是区分屈光不正和部分眼病的最简便、最快速的工具。
是验光工作中了解能否通过镜片提高视力的手段之一。
方法:测量时应先遮盖一眼。
然后在被检眼前瞳孔中心处插上针孔片,也可由被检查者自己手执针孔片放置于眼瞳中心视轴处透过针孔观察远视力表。
如果通过针孔片所见到的模糊视力表清晰度增加,视力提高。
那说明此眼屈光不正可经过验光来提高视力。
如果通过针孔片所见到的模糊视力表清晰度不增加,视力提不高甚至有所降低。
那就说明该眼患有病变,不属验光范围,应请眼科医生及时诊治。
利用针孔片也可以确定屈光性质:透过针孔片观察远视力表或远外景物;如果稍把针孔片向左右,上下移动,如果所见物象呈逆动,则该眼是远视,如果是顺动,该眼是近视,正视眼所见物象不动或稍有顺动。
利用针孔片,只能初步确定眼屈光的性质,对散光可使用裂隙片。
视力表(二)
视力表(二)齐备【期刊名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4页(P123-126)【作者】齐备【作者单位】上海齐备视光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1.2.1.3.3 字母视力表世界上最早的视力表就是字母视力表,字母视标的标高为笔画宽度的5倍。
现在常用的视力表为Sloan视力表仍保留自0.1至1.0共计8个级次,改为对数视标增率,视标选择C、D、H、K、N、O、R、S、V、Z等字母(图1-8c)。
另一种较流行的字母视力表为Edtrs视力表,自0.32至2.0共计9个级次,采用对数视标增率,每行5个视标,横向间隔宽度为一个视标,纵向行距为下一行视标的标高,视标旁侧不标定视标值,仅在0.5视标旁标双线,1.0视标旁标单线,帮助测试者推算视标值(图1-8d)。
1.2.1.3.4 数字视力表和图形视力表视标的标高参照同一视角级别的其他视力表,线宽的要求不高,主要用于不能辨认其他视标的儿童或智障人群(图1-8e)。
1.2.2 视力的记录方法1.2.2.1 分数法欧美国家习惯用分数法记录视力,分子为测试距离,分母为该视标对被测眼张5’视角时距离被测眼结点的距离。
例如测试距离为20ft,被测眼能看清的最小视标在距离被测眼40ft处对被测眼张5’视角,则分数视力为20/40,测试距离为6m,被测眼能看清的最小视标在距离被测眼24m处对被测眼张5’视角,则分数视力为6/24。
1.2.2.2 小数法小数视力为分数视力的比值,例如分数视力为20/40,小数视力为0.5。
小数视力也可以用视标在标准测试距离对于被测眼所张视角的倒数来表征,例如被测眼能看清的最小视标在标准测试距离对被测眼张2’视角,则该视标为1/2,即0.5。
1.2.2.3 5分法先确定视标在标准测试距离对于被测眼所张视角MAR(即小数视力的倒数),计算该视角的常用对数值logMAR,然后用5减去视标的logMAR计算值。
调节功能的测定 正负相对调节测定
正负相对调节的临床意义
正负相对调节(NRA/PRA)测定用于精确老视下加光 ADD精确=ADD初步+(NRA+PRA)/2 近视-2.00DS的老花眼,BCC 检查结果调节滞后量=+1.00DS 老花初步近附加=调节滞后量=+1.00DS NRA=+1.50DS; PRA=-1.00DS ADD精确=初步近附加+(NRA+PRA)/2=+1.00DS+(+1.50-1.00)/2=+1.25DS 老花镜= 远用屈光不正度/+1.25DS==-2.00/+1.25=-0.75DS
• 综合验光仪 • 近视力标杆 • 近视力表盘
6
非老视患者的NRA/PRA 测定实例
1.矫正矫正屈光不正 R:-3.00D;L:-3.00D-----(初始值) 2.近视力表盘在40cm,近用照明,最佳近视力20/20 3.最佳近视力(20/20)上1行视标(20/30)作为注视点 4. 眼前以+0.25D 为一档逐渐加正球镜 5.当加到眼前值 为-1.25时,出现视标模糊,3~5秒钟后又变清晰 6.继续以+0.25D /档逐渐加球镜,当加到眼前值 为-0.75时,出现视标持续模糊 7.回退一档,将刚加入的+0.25D 正球镜去掉,眼前终值为:-1.00D NRA=(终值-初始值)=(-1.00)-(-3.00)=+2.00DS
正负相对调节测定
(NRA/PRA)
物体移近时,为视物清晰,调节产生; 保证物像单一,两眼内聚,发生集合
调节和集合联动
注视视标固定不动,保持集合固定不变,维持双眼单视状态下,
能单独发生的调节变化称为相对调节。
正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 集合固定不变,调节增加或促发的能力称为正相对调节 负相对调节(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
综合验光仪(2)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4. 近散光表视标 • ① 配合镜片:远用度 数和柱镜镜片; • ② 测试方式:单眼测 试; • ③ 测试目的:定量分 析被测眼近距离散光。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作业: • 掌握验光中常用的的视标的使用方法。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4、远交叉视标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 远交叉视标的使用 ①配合镜片 ±.50 内置辅镜和球镜试片。 ②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③测试目的 定量分析球镜验光试片矫正焦量。 还可进行: • 调节滞后/调节超前的检查 • 老视ADD的确定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5、斑点状(蜂窝状)视标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2、散光表视标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 散光表的使用 ① 配合镜片:柱镜镜片; ② 测试方式:单眼测试; ③ 测试目的:定量分析被测眼散光所在轴向和度数。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3、红绿视标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 红绿视标的使用 ①配合镜片 球镜试片。 ②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③测试目的 定量分析球镜验光试片矫正焦 量。
6、偏振红绿试标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偏振红绿视标 • ①配合镜片 偏振滤镜联合球镜验光试片 • ②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 ③测试目的 定量分析被测双眼戴验光试片后屈 光状态是否平衡。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7、双眼平衡视标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 双眼平衡时标的使用 ①配合镜片 偏振滤镜联合球镜验光试片。 ②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③测试目的 定量分析被测双眼戴验光试片后屈光 状态是否平衡。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8、Worth 四点视标
主 观 验 光 技 术
• Worth 四点视标的使用 ①配合镜片 红色滤光镜和绿色滤光镜。 ②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③测试目的 定性分析被测眼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 合力。
交叉视标检测
3. 老视的临床表现
• 看不清小字目标 将阅读物移远
• 照明不足的情况下 瞳孔散大 视网膜上弥散圆变大
• 头痛、恶心、眼球发胀 • 眼睑发痒 慢性结膜炎、睑缘炎
• 近读后看远发生视力模糊 —过性近视
• 看远后近读 短时间模糊 称为“调节迟钝”
4. 调节与年龄的关系
• 调节在逐步下降
• 因不影响近读 不被人觉察
• 记录临界附加值
被测眼全部调节的计算公式
D a = Dd – A
Da:眼的全部调节焦度
Dd:近读距离所需的调节焦度
A: 临界附加焦度
例1
设:被测眼阅读距离为25cm 测定临界附加焦度为-0.75 m-1
求:被测眼现存的全部调节
解: Da = 4.00 -(-0.75)= 4.75(m-1) 被测眼的全部调节为4.75 m-1
2) 全部调节的测定
• 投放0.50交叉柱镜 注视选定近距离的交叉视标 • 发现水平标线清晰,以+0.25m-1逐步递变球镜试片
• 直至水平与垂直焦线清晰度相同
• 记录临界附加值
• 若投放0.50交叉柱镜
• 被测眼感到两焦线清晰相同 • 以-0.25m-1逐步递变试片球镜焦度
• 直至水平焦线比垂直焦线清晰 退回-0.25m-1
• 40岁调节均值为5.80m-1
• 看25cm的近 m-1储备调节
• 约占全部调节的1/3 不发生视近困难
• 超过40岁后 逐渐发生视近困难
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值表 年龄(岁) 调节(m-1) 年龄(岁) 调节(m-1)
10
15
13.40
12.30
35
交叉视标检测
near reticle test
屈光检查1
• 16. 客观处方:-0.50+0.75*90, 应置入+0.25-O.75*180 。 ( ) • 17. 双眼看到的同一个注视目标在清晰度、大小形态上有 差异时,称为双眼视知觉同步性异常( )。 • 18. 若双眼验光试片的焦量不平衡,导致双眼需要不等量 的调节和集合,则可能发生视疲劳。( ) • 19. 远视眼不戴眼镜看远时,调节小于集合。( ) • 20. 对双眼验光试片焦度进行精细调整,是为了避免柱镜 检查的失误导致双眼视力平衡失调。( )
• 11.偏振红绿视标必须配合红色滤光镜和 绿色滤光镜。( ) • 12.十字环形视标必须配合红粤滤光镜和 绿色滤光镜。( ) • 13. 近交叉视标用于分析年轻人调节幅度。 ( ) • 14. 近单行视标用于分析AC/A。 ( ) • 15. 柱镜轴位对准垂直向,为调整远用光心 距作准备。( )
• •
• •
判断题 1. 旋动柱镜轴向手轮时可见视孔缘的柱镜轴向游标发 生联动,两游标指向的轴向刻度不一致。( ) 2. 内 置辅镜R 表示表示视网膜检影镜片,为+1.50D 的透镜, 适用于工作距为100cm的检影检测。( ) 3.内置辅 镜PH 表示1mm直径小孔镜片,用于排除被测眼非屈 光不正性视力不良.( ) 4.内置辅镜RMH表示红色水平马氏杆透镜,用于检 测远距离和近距离水平向隐斜视及AC/A比率。( ) 5.±.50表示0.50D 融像性交叉柱镜,用于定量分析 远距离球镜验光试片矫正焦量.( )
• 21. 双眼视力平衡的标准要求:矫正前的优势眼在矫正后 转为辅助眼。( ) • 22. 单眼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若误矫眼原为辅助眼,则 在看近时辅助眼因误矫视物模糊,专用正矫的优势眼,无 视疲劳。( ) • 23. 单眼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若误矫眼原为辅助眼,则 在看远时辅助眼因误矫视物模糊,专用正矫的优势眼,无 视疲劳。( ) • 24. 当双眼视标像清晰度调整一致后,因无法判断是否仍 然存在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故将双眼减少+1.00D。( ) • 25. 偏振滤镜放置于眼前,可以使入眼的目标光线增强。 ( )
屈光检查(二)
远交叉视标的检测
定义:水平与垂直线 条正交的交叉状视标。 作用:微调球镜度数
操作步骤:
1.矫正视力达0.8~1.0,及主观验光接近终点 时的低度雾视状态。
2.遮盖左眼,检查右眼。
3.投放远交叉视标。
4.被测眼前内置±0.50交叉圆柱镜,嘱被检者 注视远交叉视标。
5.询问被检者,水平线、垂直线哪组线条更清 楚,如垂直线清晰,以-0.25D递增,直至水 平线与垂直线一样清楚,此时镜架上(或综 合验光仪)矫正镜片度数即为被检者的屈光 不正度数。
操作流程
1.去除试镜架上所有的柱镜 2.逐步增加负球镜(远视者递减正球镜),使视 力达到0.6。 3.投放散光盘,询问被检者是否有一些线条比较 清晰,另一些比较模糊,还是都差不多。 5.假设被检者觉得各个方向的线条清晰度都差不 多,散光盘验光结束,被检者未检出散光。 6.如果被检者觉得清晰度有差异,询问几点钟方 向的线条最清晰。 7.在最清晰的较小的终点数乘以30的轴向上加负 柱镜,至所有线条一样清晰。 8.检查被检者视力并调整球镜度至最佳视力。
方法一:
方法二:
主视眼测试卡
主视眼对于验光的影响
1. 在配镜过程中,戴镜后非主视眼视力由于主视眼 ,会引起戴镜不适,因此要充分矫正主视眼,使 主视眼视力优于非主视眼
2. 在双眼矫正视力不等的情况下,把主视眼作为主 要对象进行矫正,目的是避免因主视眼与非主视 眼颠倒而出现视觉干扰现象
修正处方原则
判断:
1.有无散光 2.检查散光轴 散光轴=最清晰线的最小终点数X30
(此方法对于高度散光不适用)
准备工作
1.要求被检眼应在近视性散光的状态,若被检眼 是混合性散光或远视性散光,应通过加正球镜的 方法(云雾)使被检眼变成“人工”近视性散光 眼。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开放大学-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所有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开放大学-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所有答案配合交叉圆柱透镜和圆柱透镜验光试片,定量分析柱镜验光试片的轴向和焦量,采用选择一项:偏振红绿视标斑点状蜂窝状视标红绿视标散光盘视标答案是:b斑点状蜂窝状视标不宜进行眼底检查的情况不包括()选择一项:眼球破裂伤急性结膜炎视网膜脱离急性青光眼答案是:视网膜脱离)是指大脑能综合来自两眼的相似物像,并且在知觉水平上形成一个完整影像的能力。
选择一项:同时视融合复视立体视答案是:融合同视机的主要附件为选择一项或多项:画片蓝色滤光片海丁格刷工作台辅助透镜支架答案是:画片蓝色滤光片海丁格刷工作台辅助透镜支架关于眼压的间接测量法,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眼压计作用于角膜间接的测量眼内压用于测量眼压的眼压计分为压平式和压陷式借助眼压计进行临床眼压测量的方法利用力平衡原理答案是:a眼压计作用于角膜间接的测量眼内压用于测量眼压的眼压计分为压平式和压陷式借助眼压计进行临床眼压测量的方法利用力平衡原理正常的角膜内皮细胞六边形形态及其排列方式对维持角膜的()至关重要选择一项或多项:相对脱水状态形态立体结构透明度含水状态答案是:a相对脱水状态d透明度同视机视功能矫正主要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消除抑制扩大融像范围改善立体视矫正异常视网膜对应改善调节功能答案是:a消除抑制扩大融像范围改善立体视矫正异常视网膜对应定量分析远近距离隐性斜视,采用选择一项:立体视视标马氏杆视标垂直对齐视标注视差异视标答案是:马氏杆视标定量分析被测眼双眼戴远距离验光试片后视力是否平衡,采用选择一项:远交叉视标水平对齐视标偏振平衡视标Worth4点视标答案是:偏振平衡视标标准测试距离为6m,被测者在3m处看清005视标,则被测眼远视力为选择一项:02500250504答案是:b0025定性分析被测眼双眼同时视功能及平面融像功能,用选择一项:偏振平衡视标Worth4点视标水平对齐视标远交叉视标答案是:Worth4点视标检影验光结果很准确,所以检影验光可以占据整个验光流程的大部分时间。
老视的三种检查方法
老视的三种检查方法四十五岁以上的人,眼的调节功能下降,阅读不能持久,书本上的小字辨认不清,这说明已出现了老视。
老视眼的检查比较复杂,首先验光师(员)要用主觉及他觉相结合的方法,查出老视眼的远用光度,再检查近用加入光度。
这里介绍检查老视的三种方法,仅供参考:一、保留储备调节法。
使用工具:标准镜片箱、试镜架、近用视力表。
方法:1、近点测定:患者遮盖左眼,右眼注视近用视力表0.6视标,将近用视力表由远至近,直至0.6视标模糊,测定此时近用视力表到眼的距离,此点即为近点,近点距离的倒数为该老视眼的调节幅度。
如近点为40cm,调节幅度为1/0.4(米)=+2.50D。
有些老视患者辩识不了0.6的标视,可以在眼前预先加+2.00D标准镜片,再辩认0.6视标,仍将近用视力表从远拉到近,直至眼睛出现模糊现象,测量此时视力表到眼的距离,用该距离的倒数减去+2.00D,即为调节幅度。
例如:一老视者在0.4米时,阅读0.6视标开始模糊,此人调节幅度为1/0.4-(+2.00D)=+0.50D,其近点为1/0.5=2m。
2、保留三分之一储备调节:为了使老视者阅读、书写耐久,验光必需保留三分之一储备调节。
上例中调节幅度为+2.50D,+2.50D×1/3=0.75D,这+0.75D为其储备调节力,即可调动的调节力为+2.50D-(+0.75D)=+1.75D。
3、根据习惯或需要的近用距离,计算老视加入度,近用距离的倒度为应使用调节力,减去可调动的调节力,为老视加入度。
如上例,阅读距离为33cm,1/0.33-(+1.75D)=+1.25D。
4、遮盖右眼,左眼重复上述步骤。
二、交叉格子法工具:标准镜片箱,试镜架,±0.50DC交叉圆柱镜,交叉格子视标(见近用主觉验光仪,如图一)方法:1、远用屈光不正矫正。
2、戴上远用矫正镜,遮盖左眼,右眼前加±0.50D交叉圆柱镜,负轴在900正轴在1800。
12综合验光仪-视标
验光技术之综合验光仪-视标认识综合验光仪投影远视标(投影仪)认识综合验光仪视标遥控认识综合验光仪常用视标:(E字、C形、数字、字母、图形视标)1.配合试片:球、柱镜验光试片。
2.测试方式:单眼或双眼测试。
3.测试目的:测定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分析验证。
认识综合验光仪散光盘视标1.配合试片:柱镜验光试片。
2.测试方式:单眼检测。
3.测试目的:检测散光眼轴位及焦度。
认识综合验光仪红绿视标1.配合试片:球柱镜验光试片。
2.测试方式:单眼检测。
3.测试目的:定量分析验光试片矫正焦量。
认识综合验光仪远交叉视标1.配合试片:球柱镜验光试片及.50交叉圆柱镜。
2.测试方式:单眼检测。
3.测试目的:定量分析验光试片矫正焦量。
认识综合验光仪蜂窝视标1.配合试片:.25交叉圆柱镜及验光试片。
2.测试方式:单眼检测。
3.测试目的:定量分析柱镜验光试片的轴位及焦量。
认识综合验光仪偏振红绿视标1.配合试片:偏振滤镜及验光试片。
2.测试方式:双眼检测3.测试目的:定量分析双眼验光试片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认识综合验光仪偏振平衡视标1.配合试片:偏振滤镜及验光试片。
2.测试方式:双眼检测。
3.测试目的:定量分析双眼验光试片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认识综合验光仪worth 四点视标1.配合试片:红、绿色滤光镜片。
2.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3.测试目的: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力。
认识综合验光仪立体视视标1.配合试片:偏振滤镜。
2.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3.测试目的:定量分析双眼立体视功能。
认识综合验光仪水平、垂直对齐视标1.配合试片:偏振滤镜。
2.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3.测试目的:定性分析双眼同时视功能及水平或垂直向隐斜视,定量分析双眼影像不等。
认识综合验光仪光斑视标(马氏杆视标、maddox rod test)1.配合试片:垂直或水平马氏杆镜片及旋转棱镜。
2.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3.测试目的:定量分析隐斜视。
认识综合验光仪偏振十字视标1.配合试片:偏振滤镜及旋转棱镜。
第十二章 近交叉视标检测
第十二章近交叉视标检测(near reticle test)采用交叉圆柱透镜配合正交线状近视标定量分析被测眼的调节力焦量,从而定量老视矫正透镜的方法。
一、老视概述1.老视的定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近点移远,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称为“老视”(图12—1)。
2.老视的机制已知眼的调节是指睫状肌收缩,睫状韧带松弛,晶状体的囊膜(主要是前囊膜)的张力下降,晶状体的基质弹复,将晶状体表面撑弯等一系列生理过程。
年老后可因睫状肌的收缩力下降,囊膜的弹性下降,基质成分硬化及可塑性下降,在视近调节时,晶状体的表面不能达到预期的弯度,因而不能产生预期的焦力。
近来有学说认为老视的病理机制更主要是因巩膜弹性下降,限制了睫状肌收缩空间所致。
3.老视的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看不清小字阅读物,被迫将目标移远。
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因瞳孔散大,景深变浅,视网膜上的弥散圈变大,目标更加模糊。
长时间近读发生头痛、恶心、眼球发胀、眼睑搔痒甚至演化为慢性结膜炎、睑缘炎。
近读后看远发生视力模糊,表现为一过性近视,看远后近读,发生短时间模糊,称为“调节迟钝”。
4.调节与年龄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在逐步下降,但因不影响近读,常不被人觉察。
到40岁时,因调节均值为5.80D,在看25 cm的近目标时需用4.00D调节,眼睛仍可保持约1.80D叫储备调节,约占全部调节的l/3,故尚不发生视近困难,但超过40岁后,调节近一步下降,在视近时眼的储备调节已不足眼全部调节的1/3,就会逐渐发生视近困难。
现将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值列表如下(表12-1)。
表12—1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值列表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等。
5.老视的矫正原则若把眼的全部调节平均分为三份,则在近读时使用中段调节最为合理,最少诱发老视的各种临床表现,这就意味着在采用正透镜替代被测眼的调节时,至少使其保持相当于全部调节1/3量的储备调节,计算公式如下。
D p=D d-0.6 D a(公式1 2—1)式中D p为老视矫正眼镜焦度,D d为习惯近读距离所需的调节焦度,D a为被测眼具备的全部调节焦度。
国开作业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形考487参考(含答案)
题目:检查一眼时,另一眼应用遮光板遮盖。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对于某些角膜病如圆锥角膜、扁平角膜等,角膜曲率计可提供诊断依据。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瞳距尺在无刻度的一侧开一V槽,槽顶部设置0位,用于提高测试精度。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检影验光结果很准确,所以检影验光可以占据整个验光流程的大部分时间。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综合验光仪内置辅镜PH表示小孔镜片。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近交叉视标的用途是定量分析调节力和老视初步下加光的测定。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用角膜曲率仪检查时,检查一眼,另一眼需用遮光板遮住。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裂隙灯显微镜的观察系统是一个双目立体显微镜,其由物镜、光阑和目镜组成。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角膜曲率仪检查环境应为明亮的房间。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验光方法中,主觉验光包含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和插片法。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通过Placido盘成不规则的椭圆像。
选项A:正常角膜
选项B:圆锥角膜
选项C:不规则散光。
视功能异常的诊断
调节幅度
查表法: Donder’s表
年龄 10 20 30 40 50 60
近点(CM) 7 10 14 22 40 100
调节幅度(D) 14 10 7 4.5 2.5 1
调节幅度
公式法: Hofstetter 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
什么是调节? 引起调节的因素? 调节对人眼视物的影响?
正视眼
调节:眼的屈光力增加,使近距离物体 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像。
调节
调节
睫状肌
不调节
移近法测定调节幅度
调节远点(r ):调节静止最远能看清的一点。 调节近点(p):最近能看清的一点。 调节范围:r-p 调节幅度=P-R P:看近点所用的屈光度
视功能异常的诊断
主讲人:
调节异常诊断标准
一、调节过度(调节超前) 二、调节不足(调节滞后) 三、调节不能持久(灵敏度的异常)
调节过度(调节超前)
症状:
1.视物模糊、视力不稳定 2.稍作近距离阅读和工作后即感眼胀、头痛 3.畏光、对光敏感、从视近转为视远时聚焦
困难
调节过度
体征:
调节幅度:>正常,年龄最小AMP2D 负相对调节(NRA)减弱 单眼调节灵敏度下降,+2.00D镜片通过困
负镜片法是通过眼前增加负镜来刺激调节,获得调节广度的具体值。
调节幅度
负镜片法:
顾客配戴CAMP眼镜 在40cm处放置近十字视标,近灯,照明良
好 眼前每三秒增加-0.25DS的镜片,边加边询
问视标是否变模糊了,如果模糊视在3-5秒 内恢复,可以继续增加屈光度,但如果超过 5秒仍没有恢复,停止测试,记录最后清晰 时所加总值并加上2.50D即为调节幅度。
验光员试题库及答案
验光员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后渐进镜片是指( )的渐进多焦镜A、镜片的渐变区和近用区的焦度是通过改变镜片前表面的曲率半径来实现B、镜片的渐变区和近用区的焦度是通过改变镜片后表面的曲率半径来实现C、镜片的渐变区和远用区的焦度是通过改变镜片后表面的折射系数来实现D、镜片的渐变区和远用区的焦度是通过改变镜片后表面的阿贝数曲率半径来实现正确答案:B2、环曲面角膜接触镜柱镜轴位的稳定方法不包括( )。
A、棱镜稳定法B、倒三角稳定法C、动力性稳定法D、截平稳定法正确答案:B3、角膜接触镜镜片的真菌沉淀物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
A、镜片表面有孤立、红色的小圆形斑点B、镜片表面有乳白色半透明的光滑斑块C、镜片基质中可见粉红色或白色绒毛状、团絮状的沉淀物D、镜片表面附着细小半透明颗粒正确答案:C4、渐变镜视近区过小可能是由于( )。
A、瞳高过小B、瞳距过大C、瞳高过大D、瞳距过小正确答案:A5、结膜干燥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角膜面可见浅表性斑片状荧光素染B、侧向转动眼球可见与角膜缘同侧的弧形皱纹C、睑裂区角膜缘部结膜可见荧光素染色D、下睑缘可见泡沫状分泌物正确答案:A6、去遮盖试验时,去遮的左眼移向下方,或右眼移向上方,提示( )。
A、左上隐性斜视B、右上隐性斜视C、左上显性斜视D、右上显性斜视正确答案:A7、关于直接眼底镜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补偿透镜属于照明系统B、眼底镜的结构包括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C、窥孔属于照明系统D、聚光透镜属于观察系统正确答案:B8、验配远用角膜接触镜联合近用框架眼镜的程序不包括( )。
A、远用屈光度的确定B、诊断性试戴、配适评估和片上验光C、测定试验性近附加D、眼压及高阶像差的检查正确答案:D9、双侧镜架外张角一般要求在( )。
A、80°~95°B、20°~25°C、170°~180°D、8°~15°正确答案:A10、裂隙灯的操纵杆时间长了会生锈,影响操作,可将机头倾斜,在其齿轮和齿盘及( )上滴一些润滑油。
视交叉的名词解释
视交叉的名词解释视交叉(optic chiasm)是人体视觉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结构。
它位于脑内,是视神经纤维交叉的地方,也是视觉信息传递的关键节点。
视交叉的解释不仅涉及到解剖学方面的知识,还关联着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视交叉的意义、功能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视交叉位于脑下垂体上方,连接着外部眼睛的视网膜和大脑的视觉中枢。
它形状呈“X”状,由两束视神经交叉组成,每一束视神经都由约120万条视网膜神经纤维组成。
这些神经纤维携带着从眼睛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信号。
视交叉的主要功能是使得我们能够同时获得来自双眼的图像,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
其中一个关键的作用是使得大脑能够实现双目视觉的深度感。
由于人类的眼睛位于头部前方,每只眼睛所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通过交叉传输,视觉信息可以交叉到对侧的大脑半球处理。
这种双视觉交叉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相对位置、距离和立体视觉的重要基础。
除了深度感,视交叉还参与了其他与视觉相关的功能。
例如,它对视觉运动的感知和眼球运动的协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视交叉中的神经元与大脑中的眼动调节中心相连,从而调节眼球的运动以跟随移动的目标。
这一功能是我们能够顺利实现目光转移和追踪运动物体的基础。
对视交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神经科学家通过使用动物模型和成像技术等方法,深入研究了视交叉的结构和功能。
他们发现,视交叉中的神经元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并能对确定的视觉特征做出选择性反应。
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视觉信息传递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正常的视交叉功能,一些疾病和异常情况可能会影响视交叉的正常工作。
例如,视交叉瘤是一种肿瘤,其发生在视交叉区域,可能干扰视网膜信号的传递。
这种肿瘤常见于垂体瘤患者,其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对于这类疾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视交叉的功能,以及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挑战。
视交叉作为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释不仅局限于解剖学和生物学的层面,还涉及到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第十二章知识点:近交叉视标检测
第十二章近交叉视标检测〔near reticle test〕采纳交叉圆柱透镜配合正交线状近视标定量分析被测眼的调节力焦量,从而定量老视矫正透镜的方法。
一、老视概述1.老视的定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近点移远,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称为“老视〞(图12—1)。
2.老视的机制已知眼的调节是指睫状肌收缩,睫状韧带松弛,晶状体的囊膜(主要是前囊膜)的张力下降,晶状体的基质弹复,将晶状体外表撑弯等一系列生理过程。
年老后可因睫状肌的收缩力下降,囊膜的弹性下降,基质成分硬化及可塑性下降,在视近调节时,晶状体的外表不能到达预期的弯度,因而不能产生预期的焦力。
近来有学说认为老视的病理机制更主要是因巩膜弹性下降,限制了睫状肌收缩空间所致。
3.老视的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看不清小字阅读物,被迫将目标移远。
照明缺少的情况下,因瞳孔散大,景深变浅,视网膜上的弥散圈变大,目标更加模糊。
长时间近读发生头痛、恶心、眼球发胀、眼睑搔痒甚至演化为慢性结膜炎、睑缘炎。
近读后看远发生视力模糊,表现为一过性近视,看远后近读,发生短时间模糊,称为“调节迟钝〞。
4.调节与年龄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在逐渐下降,但因不影响近读,常不被人觉察。
到40岁时,因调节均值为5.80D,在看25 cm的近目标时需用4.00D调节,眼睛仍可保持约1.80D叫储藏调节,约占全部调节的l/3,故尚不发生视近困难,但超过40岁后,调节近一步下降,在视近时眼的储藏调节已缺少眼全部调节的1/3,就会逐渐发生视近困难。
现将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值列表如下(表12-1)。
表12—1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值列表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等。
5.老视的矫正原则假设把眼的全部调节平均分为三份,则在近读时使用中段调节最为合理,最少诱发老视的各种临床表现,这就意味着在采纳正透镜替代被测眼的调节时,至少使其保持相当于全部调节1/3量的储藏调节,计算公式如下。
D p=D d-0.6 D a(公式1 2—1)式中D p为老视矫正眼镜焦度,D d为习惯近读距离所需的调节焦度,D a为被测眼具备的全部调节焦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均值表
年龄(岁) 10 15 20 25 30 调节(m-1) 13.40 12.30 11.10 9.90 8.70 年龄(岁) 35 40 45 50 55 调节(m-1) 7.30 5.80 3.60 1.90 1.30
2012-4-27
年老后 • 睫状肌收缩力下降 • 囊膜的弹性下降 • 基质成分硬化 可塑性下降 • 晶状体的表面不能达到预期的弯度 • 不能产生预期的焦力 • 巩膜弹性下降 限制了睫状肌收缩空间
2012-4-27 Poloo Qi 7
3. 老视的临床表现
• 看不清小字目标 将阅读物移远 • 照明不足的情况下 瞳孔散大 视网膜上弥散圈变大 • 头痛、恶心、眼球发胀 • 眼睑发痒 慢性结膜炎、睑缘炎 • 近读后看远发生视力模糊 —过性近视 • 看远后近读 短时间模糊 称为“调节迟钝”
2012-4-27
Poloo Qi
14
2. 采用交叉视标对老视眼定量分析
水平与垂直线条正交的交叉状视标
2012-4-27
Poloo Qi
15
• 通过±0.50交叉柱镜观察近距离的交叉视标 • 水平标线象前移0.50 m-1 • 垂直标线象后退0.50 m-1
±0.50交叉柱镜的光学作用
2012-4-27 Poloo Qi 16
-1.75 -1.50 -1.25 -1.00 -0.75 -0.50 -0.25 0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2012-4-27
Poloo Qi
27
4) 计算近光心距
• 近读时双眼须集合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 近读眼镜的近光心距应小于远光心距 • 修正的量值与近读距离相关
(1) 被测眼有足够的调节
•通过调节将前焦线移到视网膜前0.50 m-1 •后焦线留在视网膜后0.50 m-1 •水平焦线与垂直焦线与视网膜距离相等 清晰度相同
2012-4-27
Poloo Qi
17
(2) 被测眼没有足够的调节
• 使用了全部调节 使前后焦线同步向视网膜移动 水平焦线距视网膜近 显得清楚 垂直焦线离视网膜远 显得模糊 • 证实被测眼在测定距离的条件下存在着老视
2012-4-27
Poloo Qi
22
例1 设:被测眼阅读距离为25cm 测定临界附加焦度为-0.75 m-1 求:被测眼现存的全部调节 解: Da = 4.00 -(-0.75)= 4.75(m-1) 被测眼的全部调节为4.75 m-1
2012-4-27
Poloo Qi
23
例2 设:被测眼阅读距离为33cm 测定临界附加焦度为 +1.50 m-1 求: 被测眼现存的全部调节 解: Da = 3.00 – 1.50 =1.50 (m-1) 被测眼的全部调节为1.50 m-1
37
4. 双眼调整为±0.50交叉圆柱透镜
5. 将近读灯调整到适当照度
2012-4-27
Poloo Qi
38
6. 注视近交叉视标 (1) 发现水平线条比垂直线条清晰 递加+0.25 m-1 直至水平与垂直焦线清晰度相同 (2) 发现水平与垂直焦线清晰度相同 递加-0.25 m-1 直至水平线条比垂直线条清晰 退回-0.25m-1 记录临界附加值
交叉视标检测
near reticle test
2012-4-27
Poloo Qi
1
目的
• 采用交叉圆柱透镜 • 配合正交线状近视标 • 定量老视矫正透镜的方法
2012-4-27
Poloo Qi
2
原 理
theory
2012-4-27
Poloo Qi
3
老视概述
1. 老视的定义
•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近点移远 • 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
Pn=65 × [(330-12)/(330+13)]=60(mm)
被测眼近光心距为60mm
2012-4-27 Poloo Qi 31
简化计算公式
阅读距离(cm) 25 33 40 近光心距系数 0.91 0.93 0.94
Pn=Pd ×C
式中C 为近光心距系数
2012-4-27 Poloo Qi 32
2012-4-27
Poloo Qi
18
(3) 老视眼镜焦度的定量 1) 确定检测距离
• 根据被测眼的阅读习惯确定检测距离 • 通常选择距离的倒数为整数焦度(33cm或25cm)
2012-4-27
Poloo Qi
19
2) 全部调节的测定
• 投放±0.50交叉柱镜 注视选定近距离的交叉视标 • 发现水平标线清晰,以+0.25m-1逐步递变球镜试片 • 直至水平与垂直焦线清晰度相同 • 记录临界附加值
2012-4-27
Poloo Qi
28
∵△ OLlLr∽ △ OClCr ∴OA/OC=LlLr/ClCr ∵ OA=OB-AB OC=OB+BC ∴(OB-AB)/(OB+BC)=LlLr/ClCr ∵ AB=12 BC=13
Ll
O
A B C
Lr
∴(OB-12)/(OB+13)=LlLr/ClCr 设:OB=Nd LlLr=Pn ClCr =Pd
2012-4-27 Poloo Qi 24
3) 计算老视矫正眼镜的焦度
已知阅读距离 已测被测眼的现存调节 可计算出被测眼适度的老视眼镜的焦度
Dp = Dd – 0.6 Da Dp 老视矫正眼镜焦度 Dd 习惯近读距离所需的调节焦度 Da
2012-4-27
被测眼具备的全部调节焦度
Poloo Qi 25
2012-4-27 Poloo Qi 12
在启动晶状体调节后 使近目标的焦点回落在视网膜上
2012-4-27
Poloo Qi
13
• ±0.50交叉柱镜为双合透镜 • 轴位在水平向的+0.50 m-1的柱镜 • 轴位在垂直向的-0.50 m-1的柱镜 • 使目标光线的焦点 • 分解为前水平和后垂直的两条焦线
Poloo Qi
10
5. 老视的矫正原则
• 全部调节平均分为三份 • 近读时使用中段调节最为合理 • 用正透镜替代被测眼的调节时至少替代1/3量 • 使被测眼保留1/3储备调节
2012-4-27
Poloo Qi
11
交叉视标检测的分析
1. ±0.50交叉圆柱透镜的屈光作用
• 目标移近 目标光线的焦点向视网膜后方移动 • 注视眼不断动用调节 • 使目标焦点向前移动 回r
Pn=Pd ×[(Nd-12)/(Nd+13)]
2012-4-27 Poloo Qi 29
计算公式
Pn=Pd × [(Nd-12)/(Nd+13)] Pn 近光心距 Pd 远光心距 Nd 近读距离(单位为mm)
2012-4-27
Poloo Qi
30
例4 设:被测眼远光心距65mm 近读距离为330mm 求:近光心距 解:
2012-4-27
Poloo Qi
39
7. 计算被测眼现存全部调节 8. 计算被测眼老视矫正眼镜的焦度 9. 投放老视矫正眼镜的焦度 10. 将近视力表调整到阅读距离 测定近视力 11. 将双侧远试片组合联合老视下加球镜焦度镜 片放置于试镜架,嘱被测者阅读10号字阅读 物20-30min,排除近读疲劳
2012-4-27 Poloo Qi 8
4. 调节与年龄的关系
• 调节在逐步下降 • 因不影响近读 不被人觉察 • 40岁调节均值为5.80m-1 • 看25cm的近目标时需用4.00m-1调节 • 仍可保持约1.80 m-1储备调节 • 约占全部调节的1/3 不发生视近困难 • 超过40岁后 逐渐发生视近困难
临界附加值 (m -1 ) 阅读距离 33cm 调节量(m -1) 老视眼镜焦度(m -1) 阅读距离 25cm 调节量(m -1 ) 5.75 5.50 5.25 4.00 3.75 3.50 3.25 3.00 2.75 2.50 2.25 2.00 1.75 1.50 1.25 1.00 0.50 0.75 1.00 1.00 1.25 1.25 1.50 1.75 1.75 2.00 2.00 2.25 2.50 5.00 4.75 4.50 4.25 4.00 3.75 3.50 3.25 3.00 2.75 2.50 2.25 2.00 1.75 1.50 1.25 1.00 老视眼镜焦度(m -1) 0.50 0.75 0.75 1.00 1.25 1.25 1.50 1.50 1.75 2.00 2.00 2.25 2.25 2.50 2.50 2.75 3.00 3.00 3.25 3.50
2012-4-27 Poloo Qi 40
2012-4-27
Poloo Qi
4
调节力
12 10 8 6 4 2
12
20
28
36
44
52
60
68
年龄
年龄与调节力的相关图
2012-4-27 Poloo Qi 5
2. 老视的机理
调节是指睫状肌收缩 • 睫状韧带松弛 • 晶状体囊膜张力下降 • 晶状体基质弹复 • 晶状体表面撑弯
2012-4-27 Poloo Qi 6
例3 设: 测定被测者尚存全部焦度2.00m-1 习惯的阅读距离为25cm 求: 被测者老视矫正眼镜的焦度 解: Dp = 4.00 – 0.6 ×2.00 = 2.80 (m-1 ) 被测者老视矫正眼镜焦度约为2.75 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