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的再探讨

合集下载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问题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问题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问题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的一种方式,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许多上市公司并不按照规定的比例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而是采取了一些策略,如采用股票红利代替现金股利或减少或取消股息派发等。

这些政策的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些代理成本问题,包括股东利益受损、经理人激励机制失效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问题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和特点、现金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代理成本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等。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研究选取2009年至2019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公司财务数据、公告披露等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和特点:统计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布情况,分析现金股利的规模、周期、稳定性等特点。

2.现金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管理层持股情况、财务透明度等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探究现金股利分配与代理成本问题的关系。

3.代理成本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代理成本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代理成本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及具体机制。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和特点,掌握现金股利政策的规模、周期、稳定性等情况,从而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2.深入探究现金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问题之间的关系,发现代理成本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为公司治理及资本市场监管提供参考意见。

3.对上市公司及企业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优化现金股利政策、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代理理论下股利政策选择的探讨

代理理论下股利政策选择的探讨

代理理论下股利政策选择的探讨作者:吴芳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1期[摘要]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税后利润在向股东支付股利与企业内部留存之间的分配选择。

支付给股东的盈余与留在企业内部的保留盈余,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影响股利政策选择的动因有多个方面。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动因往往更加复杂。

本文从盈余管理和委托代理的角度探讨在代理理论下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盈余管理委托代理代理理论股利政策一、盈余管理与股利政策目前,国家制定的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组技术规范, 政府就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做出规定,而将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留给企业自己进行选择。

尽管这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实用的制度安排,但在政策选择的博弈过程中,这种做法也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中的有限理性,在现实中造就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破绽和漏洞不断地进行盈余管理客观因素。

股份公司制度本身的缺陷,即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盈余管理能够产生并得以长期存在的主观因素。

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的不一致,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加上经济主体的自利性,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其信息优势,不惜以牺牲股东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

股东只好通过与管理者签订管理合约以使两者的目标尽量趋于一致。

在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的过程具有较大的盈余空间,代理者在利益冲突时很可能做出逆向选择。

股利相关论与股利无关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规范化的分析。

二、股利理论1.股利无关论股利理论所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股利与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实现公司价值在最大化为最终财务目标。

Miller教授与Modigliani教授发表于1961年《股利政策、增长与股票估价》在一系列严密的假设条件下(这些条件包括“完善的资本市场”、“理性行为”和“充分确定性”) 描述了一种完美资本市场下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证明了公司的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或者说公司的股利政策不重要,即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或其资金成本产生任何影响。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代理成本 (2)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代理成本 (2)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代理成本 (2)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代理成本 (2)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问题,并分析代理成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1. 引言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为股东提供的现金分红或股份分红的政策。

股利政策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对于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至关重要。

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现金分红过低、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等。

2. 回顾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发展自1992年中国开展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转变。

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中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股份分红的方式,现金分红较为普遍。

但是,在股份分红之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由于股份分红需要协调大量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开始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以减少股东之间的纠纷。

然而,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采用了高额股份分红的方式来吸引市场关注,但这种做法在投资者中引起了争议。

许多投资者认为,这种行为会导致公司的资金链紧张,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3.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现金分红金额相对较低。

根据数据统计,相较于国际上市公司,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金额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倾向于保留利润来支持公司的发展,而非直接通过股利政策回报股东。

其次,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缺乏透明度。

很多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了解不够,往往只能通过公告等渠道获得相关信息。

这导致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力和意愿存在疑虑。

此外,代理成本也是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代理成本是指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成本。

如果管理层不愿意与股东分享利润,股利政策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降低代理成本是改善股利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 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代理成本

中 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代理成本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代理成本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及其所关联的代理成本问题,是金融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股利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上市公司决定如何将其盈利分配给股东的策略。

它涵盖了诸如股利支付的形式(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还是其他形式)、支付的频率(是每年、每半年还是不定期)以及支付的金额等方面。

对于投资者而言,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投资回报和投资决策;对于上市公司自身来说,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市场价值。

那么,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首先,从支付形式上看,现金股利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但股票股利等其他形式也并不少见。

部分公司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灵活选择股利支付形式。

其次,在支付频率方面,多数公司倾向于每年进行一次股利分配,但也有部分公司会根据年度业绩的波动而调整。

再者,支付金额的差异较大,有些公司会慷慨地发放高额股利,而有些公司则可能只是象征性地支付少量股利甚至不支付。

这种多样化的股利政策背后,反映出了众多影响因素。

公司的盈利能力显然是关键。

盈利状况良好的公司通常更有能力和意愿支付较高的股利。

而公司的发展阶段也起着重要作用。

处于成长初期的公司,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扩张业务,可能会选择较低的股利支付率,将更多的利润留存用于再投资。

此外,行业特点、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也会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与股利政策紧密相关的代理成本问题。

代理成本,指的是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成本。

在上市公司中,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公司的经营决策通常由管理层负责。

这就可能导致管理层的行为与股东的利益不完全一致,从而产生代理成本。

当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合理时,代理成本可能会增加。

例如,如果公司留存过多的利润而不进行分配,股东可能会怀疑管理层是为了追求个人私利,如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或谋取高额薪酬,而不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问题分析

理 问题有别 于西方 。除 了经典 的三大利益群 体的代理 问题之 外, 源于我 国特殊 的股权结 构 , 控股股东对 于中小股 东、 非流通 股 东对 于流通股东 的代理 问题在我 国也十分 突出。 国学者 围 我 绕着上述两大代理问题对“ 中国股利之谜” 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
( 】 国股 利 之 谜 一 中 应展宇 (0 4 通过对 中国上市公司 1 20 ) 0年股利政策 实践 的
被称为 “ 股利之 谜” 的股利政策 作为公 司财务 管理的三 大 核心政策 之一 , 一直是西方公 司理 财研究的热点 问题 。恰 当的 股利分配政 策 , 仅可 以树立 良好 的公 司形象 , 不 而且 可 以激 发 投资者的热情 。 本文从代 理理论方 面来 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 利政策 。

股 利政 策 的代 理理 论
代理 理论是在 放松 了 MM理论关 于公 司所 有者 与经营者 利益一致假设 的基础上产生 的。 信息不对称 和现实 中不完全合 同的存在 , 然 引发 公司 内部管理 者与外部 利益相关 者 ( 必 股东
及债权人 ) 间的利益冲突和与此有关的代理 问题 。 之 詹森与麦克林率先利用代理理论分析 了企业股东 、 管理者 与债券持有者之间 的代理冲突及其解决措 施 , 从代 理关系角度 对 困扰财务学家的融资问题作 了新 的阐释 , 为股 利政策有助 认 于减缓管理 者与股 东之 间 ,以及 股东与债权 人之 间的代理 冲
我 国上市公 司股利政策 的代理理论 问题分析
刘 志君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 学院 , 河北 唐 山 0 3 2 ) 60 0
【 摘 要 】 我国上市公 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 出“ 中国式股利之谜” 。文章对我国上市公 司股利政策 的代理理论 问

从代理理论角度浅析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从代理理论角度浅析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从代理理论角度浅析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作者:郑怡张潇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力图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股利政策的实务和理论进行更好的把握。

文章分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从代理理论角度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因素,最后提出一些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代理理论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一、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由于我国股市建立时间较短,市场经济尚不成熟,而且企业外部环境和相关政策不断变化,企业股利政策变化频繁。

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股利分配政策,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还相对幼稚,基本只反映公司当期收益状况,而不能传递公司未来收益和增长机会。

具体特点如下:(一)现金股利为主导,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股利分配方式分为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及混合股利,根据我国近十年股利分配形式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在股利分配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采用现金股利分配的股利政策。

如2007年宝钢股份10派1.8元,中国银行10派1.3元等,这些盈利较好的公司纷纷采用现金股利的方式对股东进行回馈。

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存在部分公司以股票股利及混合股利的方式对股利进行分配。

(二)不分配股利现象具有普遍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采取“暂不分配”政策,使得我国股市带有浓厚的投机色彩,直至2000年11月证监会明确表示“只有年终分配的上市公司才能在下一年度进行配股和增发”,上市公司不分配比例才有所下降。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中平均不分配股利比例仍近70%,不分配股利仍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一大特征。

(三)股利政策波动较大在成熟的市场上,上市公司应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使投资者能从股利支付水平对公司股票价值长期趋势进行预测和估算。

关于股利分配政策、代理成本问题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

关于股利分配政策、代理成本问题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

Ec on o mic Vis io n 2432014.1经济视野(下转第244页)一、引言当企业拥有过量的自由现金流量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和股利政策很大程度上会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并背离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

本文通过对自由现金流与代理问题和股利分配政策的理论研究,分析缓解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之间冲突的有效机制,以及在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应当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由现金流量和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合理的权衡,以维护股东的利益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理论背景1、企业代理问题与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相分离,而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当企业缺乏成长机会时,并且自由现金流量超过了适度投资水平,管理层倾向于一味地利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渡投资,并扩大企业的规模。

而这带来的影响是损害了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同时,报酬也相应增加;因此,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最终会损害股东和企业的价值。

然而,管理者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却不需要为过度的投资决策支付成本或者说只承担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由此所引发的风险和损失,却由股东来承担。

所以当上市公司持有的自由现金流量不断增加时,由此所产生的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不断地损害了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并且日益严重,应当进行机制改革以缓解矛盾。

2、自由现金流与股利分配政策关于股利分配政策理论主要有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以及股利相关论和无关论。

主要集中于企业选择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缓解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且降低资本成本和代理成本。

对于自由现金流量却很少涉及,而自由现金流量的数额决定了企业的派现能力或现金股利政策。

三、企业股利政策、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的分析1、企业代理问题引起的过度投资由于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当管理层拥有过量的可控制的自由现金流量时,他们往往倾向于投资,或者说是盲目地投资,比如那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所以现在许多上市公司都存在过度投资行为。

《2024年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范文

《2024年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范文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篇一一、引言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将公司的利润分配给股东。

在西方,随着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股利政策理论也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

本文旨在回顾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历程,并对其进行评述。

二、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一)早期股利政策理论早期的股利政策理论主要关注公司如何将利润分配给股东。

在这个阶段,股利政策被视为一种简单的利润分配手段,未涉及更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

(二)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形成随着金融学和财务学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股利政策理论开始形成更为完善的体系。

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包括MM股利无关论、鸟笼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等。

1. MM股利无关论:MM定理是现代股利政策的起点,其认为在完善的市场中,公司的股利政策和股票价格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即公司的价值与其采用的股利政策无关。

2. 鸟笼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应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以便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明确的预期。

这一理论强调了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3. 信号传递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调整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较高的股利支付被视为公司运营状况良好的信号。

4. 代理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即通过向股东支付股利来减少管理层对自由现金流的滥用。

(三)近期股利政策理论的拓展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兴起,股利政策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这一阶段的理论更加关注投资者行为、市场环境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三、对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评述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经过漫长的演进过程,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这些理论为公司的财务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首先,早期的股利政策理论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虽然这些理论较为简单,但它们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研究的起点。

其次,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形成使得股利政策与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紧密结合。

浅析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浅析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浅析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摘要】本文对西方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及其成立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对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作了探讨。

一、理论回顾自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1961年提出股利与公司价值无关论以来,MM理论的严格假设条件成为现代股利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随着代理理论学说的兴起,逐渐形成以代理成本理论解释股利政策的一大主流学派。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在不完美的资本市场,限制股利支付可以减少对外融资的交易成本。

但通过支付股利,公司有资金需求时必须对外融资,公司的经营与财务将受到监督审核(Rozeff),可以减少管理层出于私利盲目扩张或投资低回报的项目或用于个人享受浪费等不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行为(Jensen)。

代理成本还可解释股利政策(Easterbrook):由于单个股东对经理的监督要承担全部的成本,而他却只按所持有的股份比例来获得收益,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使得单个股东无法对经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另外,投资者与债权人的投资偏好不同,存在牺牲债权人利益的趋向,债权人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将在提供借款时进行严格审查,并对公司的股利发放行为进行限制。

如果公司能够经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接受监督审查,那么上述两种代理成本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因此,代理成本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公司发放股利的同时又对外融资。

La Porta等学者认为,在普通法系国家,公司普遍存在管理层代理成本,而大陆法系国家则存在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代理成本,这是现代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法律,法律内容及其执行质量是公司股东具有什么权利及如何受保护的重要决定因素。

实证结果验证了法律渊源为普通法系的国家对投资者法律保护比来源于罗马法律的大陆法系国家强;法律对中小股东(minority shareholder)保护的代理成本与股利政策之间存在关系;股利是股东法律保护的结果模型:股东所受的法律保护越强,中小股东的权利越大,他们从公司获得的股利越多;在股东法律保护好的国家,高成长的公司将比低成长公司支付明显低的股利,而在股东法律保护差的国家,这种关系将不再是必然。

浅论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浅论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浅论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摘要:从2000年开始,实施现金分红上市公司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连续5年超过半数。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倍受关注。

为了缩小研究范围,本文回溯了在国外被广泛应用的代理成本理论的前提条件和理论框架,通过对比这个理论的前提条件和我国现状,分析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并在前提条件的角度上将在我国具有解释力利益输送观点统一于代理成本理论中。

关键词:股利政策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Agency Cost Theory on our Dividend policy Abstract:The ratio of listing companies who pay out dividend has risen since 2000.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on dividend research. To reduce the research scop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mise and framework of the agency cost theory widely applied overseas, and by comparing the premise and actuality of our country, try to analyz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t. And unites tunneling view which can explain a lot into the agency cost theory.Key words: dividend policy theory; agency cost theory; application;股利政策实际上是企业在期末如何分配其盈利的决策。

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现金股利政策综述

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现金股利政策综述

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现金股利政策综述摘要: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经营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公司营运和治理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本文系统回顾了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理论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了相关的评述,希望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现金股利政策一、引言现代企业治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两权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人,双方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结果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从而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使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这两个问题的存在,都会降低委托代理关系的运行效率、增大代理成本。

股利政策是公司经营的一项重要决策,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在公司营运和治理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是公司理财行为的必然结果。

股利政策是影响公司价值创造、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股利的发放、股利政策的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代理成本,减化代理问题。

本文从代理成本理论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的角度进行了文献综述。

二、代理成本理论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国外研究Berle和Means(1932)在他们的著作《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中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离作了经济学解释,奠定了代理理论的理论基础。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由于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益背离并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目标,有可能不按所有者目标行事,出现了所有者(股东)和经营者(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MM 理论提出股利无关性一来,传统的股利理论也是基于理性人假设来研究的。

随着代理理论学说的兴起,逐渐形成以代理成本理论来解释股利政策成为一大主流学派。

1.股利政策与传统的代理成本问题Rozeff(1982)在Jensen 和Meckling的代理成本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将代理成本理论应用于股利政策研究。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股利政策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股利政策

一金融经济一浅析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股利政策牟文华(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股利政策在树立公司良好形象的同时,更能够激发投资者持续投资的热情,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本文根据我国股利发放现状,从降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发放政策进行分析,并针对股利政策的规范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一、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分析股利政策实际体现的是公司内部人与外部股东之问的代理问题,适当的股利政策有利于保证代理人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事。

所谓适当的股利政策即指公司的利润应更多地支付给股东,较多的股利支付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降低代理成本的:1.较多的股利发放减少了代理人可以支配的自由现金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代理人为满足个人利益而过度投资、谋求个人私利,进而保护股东的利益。

2.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使公司内部融资的可能性减小,迫使公司进人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

这首先使公司接受更为广泛的监督,督促公司更多地按照投资者利益进行决策;其次,新的投资者只愿意就代理人现有的管理水平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支付股价,因此新的投资者相对于老投资者更有可能影响公司管理层降低代理成本;再者,公司发行新股后,若要减少每股盈余被稀释的影响,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就要获取更多盈余,这亦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缓解代理成本、降低代理成本的助推作用。

二、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应用的客观限制(一)股利分配的不规范性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存在以下特征:连续多年不分配的企业较多、股利分配政策的执行缺乏连续性、股利支付率变动较大、股利类型多种多样、股票股利的发放日趋普遍等。

在上述多样化、不规范、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下.公司内部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由操控利润的分配.从而导致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失效。

(二)股权结构的特殊性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代理成本理论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代理成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股利政策可能导致的代理成本冲突,并探讨了如何达到股利政策的平衡。

结合实证研究案例,进一步探讨了股利政策在实践中的影响和效果。

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强调了代理成本下股利政策理论的重要性。

本文对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学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代理成本、股利政策、理论、影响、冲突与平衡、实证研究案例、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在公司治理领域,代理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代理成本指的是因为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管理层)之间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各种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和冲突解决成本等。

股利政策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代理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股利政策是公司决定将利润以何种方式分配给股东的政策。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股利政策除了直接影响股东收益外,还会影响代理人(管理层)的行为。

如果公司选择高股利政策,管理层可能会更加谨慎地投资和支出,以避免因分配利润而损害公司长期利益。

相反,如果公司选择低股利政策,管理层可能会更倾向于扩大投资和支出,可能导致代理问题的加剧。

在实际情况下,股利政策会面临着冲突与平衡。

股东希望获得更多的分红,以提高投资回报率;而管理层则可能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可能会选择留存利润用于再投资。

如何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股利政策制定的关键问题之一。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股利政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更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股利政策对公司绩效、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

基于代理成本的股利政策理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代理成本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詹姆斯·麦金塔尔(James D. MacNeil)和迪维斯(Oliver Hart)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公司治理中,雇主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

代理成本视角下的股利政策研究综述

代理成本视角下的股利政策研究综述

ACCOUNTING LEARNING179代理成本视角下的股利政策研究综述王巧玉 贵州大学北校区摘要: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筹资、投资与分配),股利政策始终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1982年,Rozeff 最先在股利政策理论中应用代理成本理论,有效弥补了MM 理论中传统股利理论的缺陷,成为股利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而代理成本视角下的股利政策研究也逐渐成为现代股利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

笔者主要从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股东、管理者、债权人之间存在的三类典型代理成本入手,即股东——管理者的代理成本、大——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以及股东——债权人的代理成本,依次总结归纳三类代理成本与股利政策的联系,发现国内上市公司主要存在前两类代理冲突,且与西方学者的结论稍有偏差,表现出国内资本市场的独特性。

关键词: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代理冲突;上市公司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因其追求利益的差异性,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产生利益冲突,进而产生代理成本问题。

即使是在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市场较为成熟、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分离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代理问题依旧存在。

在西方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中,对股利政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股东、管理者以及债权人这三类主体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

而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其股利政策具有较为复杂的表现形式,一直是个“谜”一般的存在。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内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之处,本文特选取近十年的核心期刊进行综合研究,拟对国内上市公司中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选择进行梳理,并与西方资本市场进行比较,为国内股利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股东、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与股利政策(一)内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开始出现两权分离(所有权、经营权)。

这不仅提高了社会效率,实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双赢,同时也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代理成本问题也随之而来。

《2024年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范文

《2024年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范文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述》篇一一、引言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公司如何将利润分配给股东,如何保留利润以支持公司的未来发展。

随着公司治理和财务理论的发展,西方股利政策理论也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

本文旨在梳理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历程,并对其进行评述。

二、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一)早期股利政策理论早期的股利政策理论主要关注股利的分配与留存收益的比例关系,认为公司应该将一定比例的利润分配给股东。

这个阶段的理论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

(二)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兴起随着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现代股利政策理论逐渐兴起。

其中,Miller-Modigliani的股利无关论(MM理论)最具代表性。

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可以选择任何形式的股利支付方式。

然而,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限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深入,代理成本理论逐渐成为股利政策研究的重要方向。

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可以影响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

因此,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四)行为股利政策理论近年来,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股利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行为股利政策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因此,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提高公司的市场表现和股东满意度。

三、对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评述(一)MM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MM理论为股利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得人们开始从财务角度思考股利政策的问题。

然而,该理论假设条件过于严格,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代理成本理论的启示代理成本理论强调了公司治理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为解决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摘要】本文浅析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理论。

在介绍了代理成本理论、股利政策的定义以及研究背景。

接着在分析了代理成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代理成本的种类及其影响、基于代理成本下的股利政策决策模型、股利政策与股东代理问题的关系,以及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代理成本理论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股利政策的决策策略,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代理成本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启示。

【关键词】代理成本理论、股利政策、股东代理问题、决策模型、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决策策略、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介绍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在公司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代理关系,这种代理关系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

代理成本是指因代理关系而产生的各种成本,如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和契约成本等。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股东和公司经理之间存在代理问题,即公司经理可能会利用其控制权来谋求私利,损害股东利益。

代理成本理论强调了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些关系对企业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股利政策方面,代理成本会影响公司如何制定和执行股利政策。

代理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公司经理更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最大化股东利益。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以最大化股东财富。

代理成本理论为我们理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股东与公司经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股利政策时,代理成本理论的观点对我们解释公司行为、预测股利政策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代理成本理论的引入为我们探讨股利政策决策的内在逻辑、股东代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1.2 股利政策的定义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盈利后如何分配利润给股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股利政策直接关系到股东的权益和利益,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个公司的股利政策可以反映其经营绩效、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规划以及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的预期。

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明显有别于国外公司,因此,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倍受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股利政策理论中的代理成本理论,并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股利分配行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逻辑。

标签: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代理理论是股利分配理论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理论,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的自利行为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西方,代理成本主要发生在经理和股东之间,所以其股权分配中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多发放股利从而抑制经理人员和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因其特有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制度,使其股利分配也呈现出自己的特征。

本为就主要从代理成本理论出发,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特征。

当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股东与经营者、债权人之间往往会出现利益冲突。

这表现在:股东、债权人、经营者都基于自利行为,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

这种利益冲突反应到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过程中,即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代理成本。

一、基于代理成本的股利政策的表现形式关于股利决策的代理成本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第二种是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第三种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第一种的代理成本主要反映在两类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类的代理成本发生在公司内部具有管理权的经理人员与外部拥有所有权的分散投资者之间;第三类的代理成本反应的是占主导地位的大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

1.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企业股东在企业的投融资决策的过程中,可能会基于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而做出一些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决策。

如股东通过发行债券支付股利,就会导致企业负债水平增加,财务杠杆提高,使原债务人的风险加大。

同时,企业若为发放股利而导致企业的流动性不足,使定期付息发生困难,也会增大债务人的风险。

代理理论下股利政策选择的探讨

代理理论下股利政策选择的探讨

二 、股 利 理 论
1股 利无 关论 .
股 利 理 论 所 面 对 的 一 个 基 本 问题 就 是 股 利 与 价 值 之 间 的 相 政 策 ,既有 利于抑 制经理 人 员随意 支配 自由现 金 流 的代理成 本 ,也 关性, 以实 现 公 司价 值 在 最 大 化 为 最 终 财 务 目标 。 M…e 教 授 与 有 利于 满足 股 东取 得收 益 的愿 望 。 ( 控 股股 东与 中小 股 东之 间 r 3) Mo iln教授 发表 于 1 6 年 《 利政 策 、增长 与股 票估价 》在 一 dgi i a 91 股
的代理 冲突 。现代 企 股权结 构 的一个 显著特 征 是所 有权 与控制 权
系列 严 密的 假设 条 件下 ( 些条 件 包括 “ 善 的资 本市 场 ” 、 “ 这 完 理 集 中于一 个或 少数 大股 东手 中 ,企 业管 理层 与大 股东 的权 利趋于 一 性行 为 ”和 “ 充分 确定 性 ”) 描述 了一 种 完美 资本市 场 下完 全理 性 致 。 由于 所有 权集 中使 控股股 东有 可 能也有 能力 通过 各种手 段侵 害 的投资 者 并不关心 公 司股利 的分 配 ,股 利 的支付 比率 不影 响公司 的 中小股东 之 间的代 理冲 突使企 业股 利政 策也 呈现 出 明显的特 征 。 当
司股利 分 配的动 因往往 更加 复杂 本 文从 盈余 管理和委 托代 理的 角度探 讨在代 理理 论下我 国上 市公 司股利政 策的 选择 [ 关键 词 ] 盈余 管理 委托 代理 代 理理论 股 利政 策


盈余管理与股利政策
金 股利 ,使公 司很 大一 部分盈 利转 移到投 资 者手 中 ,减少管 理者 可
由于我 国上 市 公 司 尚存 在较 为严 重 的信 息不 对 称 和 委托 代 理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

关键 多 非 代 私 技 词 : 元 回 归 ; 国有 控 股 上 市公 司 ; 理 成 本 ; 有 收 益
∞ 中图 类 号 : 2 5 1 分 F 7 . 和 y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1 0 ( 0 0 0 —0 0 ~0 17 — 8 7 2 1 ) 9 13 3
司的控 制力 越强 , 股 股 东 的 隐性 收 入 越 大 , 债 务 控 且
工 具 并 非 鳃 决 我 国公 司 控 制 权 隐 1 3的社 会 公 众 股 进 行交 易 。 而 / 龚晶、 刘鸿 雁 l 实 证研 究 证 明 国有 股 比例 越 大 , 理 _ 3 代
e 摘 要 采 用 多元 回 归 的 方 法研 究派 现 与 上 市公 司 三种 不 同 代 理 成 本 之 间的 关 系。 实 证 发 现 , 现 能 降 低 股 东与 管 理 者 : 派
科私 益 。 一 的 T 收 有
的代 理 成 本 , 常 现 金 股 利 发 放 只 是 大股 东 获取 公 共 收 益 的 一 种 手段 , 能缓 解 大 小股 东之 间 的 利 益 冲 突 , 正 不 降低 大 股 东
东 与管理 者 的委托代 理 问题 , 还存 在其 他两 层代 理 问 题 。一种 为 国有 股 自身 的委 托代 理 问题 : 国上 市公 我
司 中的 国有 股 与法人 股 占上市公 司总股本 比重很 大 ,
且 不 能 上 市 流 通 , 能 在 场 外 以 协 议 受 让 的 方 式 转 让 只
第 1 O卷 第 9期
21 0 0年
V o . 0,N O 11 .9
Se p., 2 0 01
9月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

浅论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论文】

浅论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论文】

浅论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浅论‎现金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摘要‎:从‎201X年开‎始,实施现金‎分红上市公司‎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连续5‎年超过半数。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倍受关注。

‎为了缩小研究‎范围,本文回‎溯了在国外被‎广泛应用的代‎理成本理论的‎前提条件和理‎论框架,通过‎对比这个理论‎的前提条件和‎我国现状,分‎析代理成本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并在‎前提条件的角‎度上将在我国‎具有解释力利‎益输送观点统‎一于代理成本‎理论中。

‎关键词:‎‎股利政‎策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应‎用The A‎p pliat‎i on of‎Agen ‎C ost T‎h eor o‎n our ‎D ivide‎n d pol‎i Abst‎r at:‎ The ‎r atio ‎o f lis‎t ing p‎a nies ‎h o pa ‎o ut pi‎d end h‎a s ris‎e n sin‎e 201X‎. And ‎m ore a‎t tenti‎o n is ‎p aid o‎n pide‎n d res‎e arh. ‎T o red‎u e the‎resea‎r h sop‎e, thi‎s pape‎r anal‎z es th‎e prem‎i se an‎d fram‎e ork o‎f the ‎a gen o‎s t the‎o r ide‎l appl‎i ed ov‎e rseas‎, and ‎b pari‎n g the‎premi‎s e and‎atual‎i t of ‎o ur ou‎n tr, t‎r to a‎n alze ‎t he po‎s sibil‎i t of ‎t he ap‎p liati‎o n of ‎i t. An‎d unit‎e s tun‎n eling‎vie h‎i h an ‎e xplai‎n a lo‎t into‎the a‎g en os‎t theo‎r.Ke o‎r ds: p‎i dend ‎p oli t‎h eor; ‎a gen o‎s t the‎o r; ap‎p liati‎o n; 股利‎政策实际上是‎企业在期末如‎何分配其盈利‎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乃≥x+,量=X+; 当弓≤x+,Rj=五; 设B。,B:分别为企业采用第1、2种投资方案时 债权凭证的市场价值。Merton指出:随着投资项目 实际回报的方差增大,企业股票的价值也将上升。 由于掰<6i,采取第2种投资方案会使股权的市场 价值扩大,即S:>S。。整个企业的市场价值V=S+ 曰,当S2>S,时,由于Bl=V—Sl,B2=V—S2,因此 有B。>B:。企业试图让投资者相信它将采用风险 较小的方案1,此时债权凭证的价格就是日,,同时股 东自己的股票价值为Js。。但由于S:>S。,企业经理 往往会违背事先的承诺,在通过发债筹集到资金后, 转而将资金投向风险较高的方案2,从而将多获得 (S:一S,)的价值,同时债权凭证的市场价值将下降 到曰:,债权人将蒙受(B,一B:)的损失。但如果证券
(2)债务融资产生的代理成本。假设企业有两 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机会,随机收益率为x,(_『=1,2), 两个投资机会实际回报的期望值E(x)是一样的,
但两者的投资风险不同,用方差表示即掰<6i,假设
x+是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时与债权人约定的固定回 报率,但如果项目失败,债权人将不能得到债务的完 全清偿。因此,债权人的收益率R,是:
导致再筹资的最佳股利发放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代理成本;股利政策;交易成本;股利发放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自1961年,美国财务学家莫顿·米勒(Miller) 和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里亚尼(Modigliani)…
共同发 表了题为《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的论
文,引起了学术界对股利理论研究的兴趣。各种与 股利有关的观点与理论纷纷出现。其中以罗瑟夫 (Rozeff)旧1为代表的代理成本理论是一种很有代表 性的股利政策理论,在股利政策理论中占有重要地 位。Easterbrook(1984)¨。也对股利政策代理成本 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股利政策可以作为降低代 理成本的工具。进入21世纪,西方学者如帕塔 (Porta)等¨。o经过研究认为公司支付现金股利一 方面可以降低管理者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量,降低 其滥用资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迫使公司到 资本市场上融资,接受投资部门的监督。因为这两 方面都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理 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的代理成 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原红旗,2001;魏刚, 2001)汐“…,认为在国外股利政策是控制代理成本 的一种工具,在中国现行股利政策恰好是代理问题 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考虑发放股利引致外部融资导 致新增代理成本与交易成本后,对最佳股利发放比
专辑
纪建悦等: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的再探讨
资的交易成本,这是对企业价值的一种减项。从以 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交易成本与股利发放数额 或者比例是成正向变动关系的。
(2)代理成本。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两 权分离。所有者(委托人)将其财产委托给经营者 (代理人)经营,于是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投 资人(股东)是全部剩余收益的受益人。委托人和 代理人两者的目标都是效用最大化,但两者的效用 函数是不一致的,这样会引发代理成本。为了保证 代理人的行为不会偏离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可通 过两种方式来限制代理人的行为:一是给予代理人 适当的激励;二是要求代理人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 人利益的行动或者在代理人采取这种行动时给予委 托人必要的补偿。这两种行为会产生监督成本和约 束成本,而且还会引起代理人行为偏离委托人财富 最大化目标,从而导致委托人福利的损失。委托人 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约束成本和剩余损失之和,就 是代理成本。代理成本与股利支付数额与比例的关 系使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财富转移总额 逐渐减少;另一方面,随着E的扩大,公司内部股东
.S
的股份占总股份的份额逐渐降低,即了l了下降,因
.)!+00
此公司内部股东对从债权人那里获得的财富转移的 分配比例也随之降低,其侵蚀外部债权人的积极性 也会减弱。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使代理成本降 低,即曲线AB(E)随着E的变化是单调递减的。这 样,在进行外部融资时,将存在一个最优的外部融资 结构,它能够保证外部融资所导致的代理成本最小 (见图2)。
以上是罗瑟夫(Rozeff)的观点,据此,人们根据
交易成 本与股利发放率的正向变动关系以及代理成
本与股利发放率的反向变动关系,得出存在着一个 最佳的股利发放率,在该股利发放率下,由股利发放 导致的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增加的总影响最小,有 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交易成本与代理 成本下的最佳股利发放率的确定关系见下图1。
(1)股权融资产生的代理成本。假定最初企业 的出资人是唯一的,而且自身兼任企业经理,因此他
万方数据
将完全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来制定企业的各项决 策。出资人个人效用包括货币性收入和不能用货币 衡量但可以给其带来满足感的效用,如权力、地位 等。当企业出资人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外部股东 时,代理成本就会由于外部股东与初始投资人之间 的利益差异而产生。因为当初始出资人在追求效用 最大化而扩大非货币性支出时,他实际上只承担了 一部分成本。外部股东的监督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限 制公司经理的这种浪费行为。随着企业经理拥有公 司股份的减少,他在公司利润分配中的比例也随之 下降,为弥补这一损失,经理会以额外津贴的形式补 贴自己,这对外部股东又造成了损害,促使外部股东 投入更多的资源去监督企业经理。
收稿日期:2005—06~20;修订日期:2005—08—16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人才建设工程”基金资助项目
(H0407RCl4) 作者简介:纪建悦(1974一),男(汉族),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
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研究方 向:公司金融、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万方数据
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1)交易成本。在一定的净经营收益数额下, 在既定的投资政策不变时,企业现金股利发放数额 与比例会影响外部筹资的数量与比例,两者成正向 变动关系。而在现实经济中,发行股票、债券需要寻 找合适的投资银行,与之签订承销合同,支付包括承 销费、路演费等各种费用;进行银行贷款也需要花费 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与股利政策有关的筹
前面假定的是在企业规模以及外部融资总额保 持不变的情况下,外部融资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 关系。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当外部融资规模发生变化 时,代理成本与外部融资比例之间的关系。
图2代理成本与外部融资结构的关系示意图
图3 外部融资规模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示意图
假设K=丁SO+B,y+表示企业的规模仍然保持
由此分析,若公司经理的剩余索取权小于 100%,就会与企业外部股权持有者发生利益冲突。 因为在此情况下,经理并不能从他们促使利润增长 的行为中获取全部回报,也不需要为自己所享用的 非货币收益付出全部成本。这样,经理就可能对其 管理的企业资源不甚尽心,并且会想方设法将企业 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利益。这种行为必然增加企业 的代理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为减少代理成 本,最好的办法是让经理拥有100%的股权。由此 可知,随着内部股权比例的降低,代理成本将增加。
现实生活中,公司为获得尽快发展,大多会采取 外部筹资的方式积累资金,同时,为了满足股东需 要,公司还需不断发放股利。在投资数额一定的情 况下,股利发放额与外部筹资额之间存在同向变动 关系,而外部筹资会导致交易成本。另外,现代公司 普遍实行两权分离,股东是所有者,他们委托管理层 进行经营管理,由于两者的利益不一致,这必然会导 致代理成本的存在。股利的发放对交易成本、代理 成本都有影响,这两种成本都是企业价值的减项,将 使企业价值减小。
(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青岛 266071;2.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南京 210093)
摘要:本文首先对罗瑟夫(Rozeff)的股利政策中传统的代理成本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的代理成本理论没有
考虑发放股利之后的筹资所引致的代理成本的情况,因此有其不完善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考虑了发放股利后
第13卷专辑 2005年 lO月
中国管理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文章编号:1003~207(2005)zk一0214—05
V01.13,Special Issue
October,
2005
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的再探讨
纪建悦1,李江涛2,张志亮1,吉晓莉1
B:公司外部投资者持有的对企业的债权; V=S+B:表示企业的总市场价值;
S=S。+S。:表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
As。(E):表示外部股份比例的变化引起的股权代理成本变化; AB(E):表示外部股份比例的变化引起的债权代理成本的变化。
首先研究外部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最优比 例。假定企业的规模保持不变,企业外部融资的总
2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
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是从MM理论中发展 而来的,经典的MM理论假设公司的经营者与股东 之间的利益完全一致,经营者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 会从股东的角度出发致力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 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成立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 (1)低市场价值容易导致公司被兼并收购;(2)完全 竞争的经理市场使股东容易替换不称职的管理者。 现实中,这两个条件是难以成立。代理成本理论就 是在放松这一假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体价值也将变为K,V。=S,+B 7.<V。企业价值由 于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下降,这是一种 企业价值的剩余损失。
(3)代理成本与融资结构。外部资本包括外部 股权资本与外部债权资本,下面来分析外部资本的 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假设:
s。:公司经理持有的内部股份;
Js。:公司外部股东持有的股份;
中国管理科学
市场上的投资者是理性预期者,他们将能估计到股 东将采用方案2而获取s,的市场价值,结果是投资 者只愿意为债权凭证支付B:的价格。因此,不管股 东是否会真的采用风险高的第2种方案,投资者的 出价将低于曰,,设为日’,,则有B:<B 7.<B。。即使 企业实际上采用的是低风险的第一种投资方案,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