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教育制度
校园劳动安全教育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校园劳动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预防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在校园内进行的各类劳动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科研、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校园环境维护等。
三、安全责任(一)学校责任1.建立健全校园劳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2.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对师生进行劳动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建立健全劳动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5.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
(二)教师责任1.在劳动活动中,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做好安全教育和指导。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教学、科研、实验等活动,确保师生安全。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整改措施。
4.对学生进行劳动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学生责任1.遵守校园劳动安全规定,服从教师指导。
2.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和设备,注意个人安全。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积极参加劳动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四、安全教育(一)安全教育内容1.劳动安全基本知识:劳动安全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常见劳动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等。
2.个人防护知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安全操作技能等。
3.应急处理知识:火灾、触电、中毒、窒息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
4.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劳动压力、调节心理状态等。
(二)安全教育形式1.课堂教学:将劳动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组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检查、消防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
3.宣传普及: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安全知识。
4.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劳动安全教育。
五、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一)安全检查1.学校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检查全面、细致。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5篇)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一、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使职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必须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生产教育的意义1、安全生产教育可以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做好劳动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订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法令,认真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得安全。
2、安全技术知识得普及和提高,使广大职工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掌握检测技术、控制技术的有关知识,了解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基本要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力安全生产的开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包括对新工人“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对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制度。
四、新工人“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根据国家劳动部公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四十学时的规定”对三级安全教育规定如下:(一)一级(段级)安全生产教育。
由段主管领导负责,安全科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新工人到单位报道后,有劳动人事及教育部门、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到车间.教育内容包括:1、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劳动安全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定、条例、标准等。
2、介绍本单位的性质、有关设备的特点和各种规制度。
3、有关应知应会的安全内容。
4、学习安全注意事项及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
(二)二级(车间)安全生产教育。
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到班组。
教育内容包括:1、本车间概况、生产工作的特点。
2、本车间生产、工作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小学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劳动教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劳动教育安全工作。
2. 设立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劳动教育课前准备(1)教师需提前熟悉劳动教育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安全要求。
(2)检查劳动教育场地、设施设备,确保安全无隐患。
(3)准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 劳动教育过程管理(1)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严格按照劳动教育课程要求,确保学生按照规范操作。
(3)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
(4)禁止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打闹、嬉戏,以免发生意外。
3. 劳动教育课后检查(1)教师需检查劳动教育场地、设施设备,确保无安全隐患。
(2)检查学生的劳动成果,了解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
(3)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优点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4. 劳动安全教育(1)定期开展劳动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组织观看劳动安全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3)对学生进行劳动安全教育考核,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5. 事故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撤离现场,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2)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查明事故原因。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四、责任与奖惩1. 教师责任(1)认真履行劳动教育安全职责,确保学生安全。
(2)严格遵守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不得擅自改变教学安排。
(3)对学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及时纠正,防止事故发生。
2. 奖惩(1)对在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学校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安全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等为成员。
2. 各年级、班级设立劳动教育安全小组,由班主任负责,负责本年级、班级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1. 学校定期组织劳动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劳动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劳动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学校开展劳动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能力。
四、劳动安全教育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追逐打闹。
2. 消防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了解火灾逃生方法,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
3. 电器安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防止触电事故。
4. 化学品安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试剂,不随意触摸有毒物品。
5. 机械安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遵守操作规程。
6. 食品安全: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五、劳动教育安全管理措施1. 学校对劳动场地、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2. 学校加强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监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学校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分工,确保安全。
4. 学校在劳动过程中,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5.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劳动教育安全事故处理1. 发生劳动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对事故责任人和受害者进行教育,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对事故进行总结,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劳动教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劳动教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劳动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三、安全教育培训1. 新员工入职培训(1)新员工入职后,必须参加公司组织的劳动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2)新员工培训结束后,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定期安全教育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措施等。
3.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特种作业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
四、劳动安全检查1. 定期检查(1)公司应定期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条件符合要求。
(2)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情况、作业环境安全状况等。
2. 不定期检查(1)公司应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2)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情况等。
3. 事故隐患排查(1)各部门应定期对所辖区域、设备设施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包括:设备设施故障、安全防护设施缺失、作业环境不安全等。
五、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1)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等。
2. 事故调查(1)公司应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劳动教育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师生安全放在首位,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 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 教育培训,提高意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劳动教育过程,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1)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劳动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各班级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劳动安全教育,针对具体劳动项目进行安全教育。
2. 安全检查(1)学校定期对劳动教育场地、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2)教师在上课前,应对劳动教育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安全培训(1)对新入职教师和参加劳动教育的学生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对参加特殊劳动项目的师生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4. 安全操作(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劳动教育,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流程。
(2)教师应监督学生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应急处理(1)学校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处理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2)师生应熟悉应急处理流程,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制度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制度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教育训练活动。
劳动安全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目标、建立安全组织机构、规定安全措施等。
2. 安全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应急救援培训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 安全防护制度:制定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规定,明确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保养要求。
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事故隐患排查、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等程序,建立事故隐患排查、预防和整改机制。
劳动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安全设备使用制度:规定安全设备的选择、安装、使用、检修和报废等程序。
2. 劳动保护制度:确保员工的劳动条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工时、工资、福利、休假等方面的保障。
3. 事故处理制度:规定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明确责任追究和补偿机制。
4. 保密制度:维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员工个人隐私,规定保密的范围和措施。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和劳动安全制度的实施,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各类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利益。
小学劳动教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劳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劳动教育安全工作。
2. 各级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承担劳动教育活动的安全责任,确保学生安全。
3. 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监护。
三、安全教育1. 在劳动教育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教师应根据劳动内容,讲解相关的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
3. 学校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素养。
四、安全措施1. 严格筛选劳动教育基地,确保基地安全、卫生、符合劳动教育要求。
2. 制定详细的劳动教育安全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眼镜等。
4. 对劳动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5. 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6. 做好劳动教育活动的现场管理,确保学生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区域。
五、应急处置1. 发生意外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2. 对受伤学生进行初步处理,并立即联系家长。
3. 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六、考核与奖惩1. 学校对劳动教育安全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劳动教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生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安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三、劳动安全教育1. 劳动安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将劳动安全教育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
2. 学校应定期组织劳动安全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学生参加劳动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知识。
四、劳动安全措施1.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设施,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学生参加劳动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应遵守以下规定:(1)不携带危险品进入劳动场所;(2)不攀爬、跳跃、翻越安全设施;(3)不接触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4)不随意操作机械设备;(5)不穿拖鞋、高跟鞋等不适宜劳动的鞋子。
4. 学校应定期检查劳动场所的安全状况,确保劳动场所符合安全标准。
五、劳动安全责任1.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劳动安全教育,将劳动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劳动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
2. 教师应认真履行劳动安全教育职责,对学生的劳动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督。
3. 学生应自觉遵守劳动安全规定,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学校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劳动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奖励与处罚1. 对在劳动安全教育、劳动安全措施落实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劳动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学生,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劳动教育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制度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制度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及劳动安全制度是企业为了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概念、目的、内容和建立办法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概念劳动安全教育制度是指企业针对员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专门培训和教育,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劳动安全制度是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劳动安全管理规定,旨在减少和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
二、目的1.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建立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和劳动安全制度,使员工能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少和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和劳动安全制度,规范和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通过建立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和劳动安全制度,可以减少和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的劳动安全风险,减少员工因工伤引起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费用,从而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内容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和劳动安全制度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了解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和推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操作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防止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3.安全培训和考核。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培养员工的安全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操作水平。
同时,对员工进行安全考核,评估员工的安全能力,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事故应急处理。
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规定员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保证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减少事故损失。
5.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的使用。
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是确保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安全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1. 安全教育:在劳动教育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2. 安全检查:在劳动教育活动前,对劳动场地、设备和工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3. 安全防护:在劳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4. 安全监督: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 紧急救援:制定紧急救援预案,在劳动教育活动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6. 安全评估:对劳动教育活动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改进安全隐患,确保劳动教育活动的安全。
7. 安全责任:明确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安全责任,对违反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总之,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是确保学生安全的重要保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确保劳动教育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学校劳动安全教育规章制度

学校劳动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学校劳动安全教育,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劳动安全教育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包括教职工、学生、临时工等。
三、劳动安全教育培训1. 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参加劳动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2. 新入职教职工、学生必须参加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或参加劳动活动。
3.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全面、实用,培训方式多样化,易于师生员工接受。
四、劳动安全管理制度1. 学校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措施。
2. 各部门、班级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劳动安全。
3. 学校应加强对实验室、实习车间、食堂、宿舍等场所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防止事故发生。
五、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并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防护用品。
2. 师生员工在参加劳动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和设备,防止意外伤害。
3. 学校应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品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品储存、使用安全。
六、应急处理1. 学校应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的组织、职责、流程等,确保在突发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 师生员工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及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3. 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奖惩制度1. 对在劳动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劳动安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
学校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

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学校劳动一般分为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
校内劳动指值日、大扫除、手工课上的小制作等。
校外劳动多为公益劳动,如清扫绿地、擦岗亭、擦公共汽车、拾麦或稻穗、帮助孤寡老人等。
组织这些劳动时必须注意安全。
一、要遵守劳动纪律1.合理地分好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岗位责任制。
2.上手工课时,要将小刀、剪子、钉子等尖锐物放在固定的位置,按照教学的要求使用。
3.值日、扫除时,不用扫除工具乱打乱抄。
4.擦门窗时要站稳,扶好。
如果是平房用来登高的桌椅要结实,要有人保护。
如果是楼房,二层楼以上不要站在窗台外边擦。
5.擦灯管或灯泡时,要先断电源。
6.需要带劳动工具时(铁锹、铁铲等),在路上不要拿工具追跑打闹。
所带工具不要扛在肩上,以免碰伤别人,要手握工具把使工具头朝下。
7.劳动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二、要量力而行所谓“量力而行”,就是根据你自己的身体情况参加一定的劳动。
1.身体不舒服,有病或有慢性病时,不要勉强参加劳动。
2.病刚好时,不要勉强参加劳动。
3.劳动量过大时,不要勉强参加劳动。
4.劳动时,不要逞强,不要和别人攀比。
三、不参加对身体有害的劳动1.在农村劳动时,要注意不参加喷洒农药、杀虫剂、杀草剂等有毒药品的劳动。
2.不在烈日或严寒的天气中劳动。
3.不到高温或容易造成伤害的工厂劳动,如铅印厂、电池厂、钢铁厂等。
4.不参加高空作业、地下施工或矿山等劳动。
5.不参加夜间劳动。
四、劳动后注意休息1.劳动结束后,要排好路队按时回家。
2.回家后喝开水或凉开水。
3.用温水洗脸、洗脚或洗澡。
4.晚上要早点睡觉。
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劳动教育是指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劳动安全和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劳动中发生意外事故和职业病。
劳动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操作方法。
以下是关于劳动教育安全保障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教育制度1.制定劳动安全教育法规:政府应制定劳动安全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其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
2.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劳动教育制度:各种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制定劳动教育制度,明确各类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
3.学校开展劳动安全教育:学校应将劳动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安排必要的劳动安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安全意识。
二、劳动教育内容1.安全知识教育:向劳动者传授各类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2.急救知识教育:教授劳动者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减少伤害。
3.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劳动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适应工作压力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减少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三、劳动教育措施1.培训和考核:企事业单位应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对工作岗位的安全要求有所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
2.安全示范和警示:通过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设立安全示范岗位等方式,向劳动者传递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和风险警示信息。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立安全岗位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安全评估和改进,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4.设备维护保养:加强对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5.发挥工会作用: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应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工作,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
是指企业、学校或组织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一套教育制度。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意识培养: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观念。
2. 安全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范、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3.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实施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按规定操作,遵守安全操作程序。
4. 安全设施和装备: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例如防护用品、紧急救护设备等,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5. 事故调查和统计:建立事故调查和统计机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安全检查和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和管理。
7. 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的落实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工作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劳动安全制度(20篇范文)

劳动安全制度(20篇范文)第1篇劳动安全制度1、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实习、勤工俭学等活动应坚持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确保人身安全的原则,健全安全操作规程,2、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向学生讲清劳动要领和安全事项等并在工作本中作好书面记录,3、加强劳动防护,劳动期间主持教师和班主任要加强巡视和检查,及时纠正不良或不正确的行为。
4、卫生大扫除时,学生不得参与擦玻璃窗、换灯管等需要登高的劳动,不得用湿布擦洗各种电器插座。
第2篇安全设施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各种安全装置、设施及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制度适用徐州市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建设工程二标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所需安全装置、设施及个体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
2程序2.1项目部购置程序2.2施工队发放程序3职责3.1安保部根据人员作业及工种需求编制采购计划,3.2物资部负责向项目提供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要求的防护用品信息和负责采购。
3.3物资部负责对安全设施进行质量检验,安保部负责发放、设施的检测和监督使用。
3.4施工队负责人提供作业人员数量和作业人员工种,及相关危险区域和需求防护设施的信息。
3.5安保部负责确认施工队提供的信息,并建立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计划。
3.6施工队安排专用的安全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仓库,重要设施安排专人负责看管。
3.7由财务部提供安全生产经费的费用,建立安全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经费台帐。
4规定和要求4.1安全安全装置、设施及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内容:工作服、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工作服、防护口罩、护目眼镜、耳塞、绝缘鞋、手套、袖套、安全绳、手套;钢管脚手扣件、挡脚板、避雷针、防静电柱、灭火器、护目镜及面罩、绝缘鞋、临边防护设施(高处作业临边、卸料平台临边、基坑周边)的材料; 洞口、桩口安全防护设施的材料;为安全生产设置的安全通道、围栏、警示绳、彩条旗、企业安全文化彩旗;临近高压线隔离防护的材料;配电柜(箱)及其防护隔离设施、漏电保护器、临时供电电缆、电焊机二次侧保安器、临时供电用配电箱(柜)、低压变压器、断路器、低压配电线、低压灯泡;中小型机械设备防砸、防雨设施的材料;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维护设施;消防设施、器材、消防水管、消防箱、灭火器、消防水带、沙池、消防铲;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检查所用的设施设备;施工现场安全标志、标语及安全操作规程牌等设施装置。
学校劳动安全教育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劳动安全教育,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
第三条学校劳动安全教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四)注重实效,不断改进。
第二章安全教育内容第四条学校劳动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劳动安全基础知识1. 劳动安全的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2. 劳动安全法规和政策;3. 劳动安全基本知识,如用电、用火、机械、化学品等。
二、劳动安全操作技能1. 正确使用各种工具、设备、仪器等;2. 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3.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
三、交通安全教育1. 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3.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
四、消防安全教育1. 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如火灾的成因、分类、危害等;2. 火灾现场的自救互救方法;3. 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食品安全教育1.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如食品卫生、食品添加剂等;2. 食品中毒的预防与处理;3. 食品购买、储存、烹饪等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
六、心理健康教育1.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自信心;2.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3. 预防心理问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第三章安全教育实施第五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劳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劳动安全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年级和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劳动安全教育计划,确保安全教育内容全面、系统。
第七条学校应将劳动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安排专门课时进行教学。
第八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劳动安全教育活动,如讲座、演练、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九条学校应加强对实习、实训等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范文(三篇)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司员工劳动安全意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全体员工均应接受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劳动,遵守劳动安全制度。
第三条公司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公司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等方面。
第五条公司经营管理层应重视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落实到位,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章培训内容第六条公司员工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讲解国家、地方有关劳动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解析常见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方法;(三)阐述员工在办公环境中相关职业病的防控知识;(四)介绍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五)普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知识。
第七条公司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根据员工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进行针对性培训,确保培训实效。
第八条公司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如课堂讲解、安全培训视频、安全知识问卷等。
第三章培训时间和方式第九条公司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应根据员工的具体工作年限和工作需要进行分类培训,包括全员培训和重点人群培训。
第十条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入职培训,其中必须包括劳动安全教育内容。
入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劳动安全培训,具体培训频次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公司可以通过员工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将培训资源放在公司内部网络或员工手册中,由员工自行学习。
第十三条公司还可以委托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培训的专业水平。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四条公司应建立员工劳动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结果反馈员工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第十五条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知识测试,测试结果直接影响员工的个人奖惩和晋升机会。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制度范文(二篇)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制度范文劳动安全教育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而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下面是一份劳动安全制度的范文,总字数不足____字,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总则为切实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保护环境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和教育1.新员工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要接受一定的劳动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电气、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南。
(2)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环境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紧急疏散和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危险品的处理和储存等。
(3)新员工培训由专门的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后需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培训(1)公司定期开展劳动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预防、消防安全、机械设备操作、紧急救援等。
(3)培训方式有讲座、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等形式,培训周期为一年。
3.岗前教育(1)对接受新岗位任职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岗前教育,包括岗位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
(2)岗前教育需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安全责任1.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1)公司设立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实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2)负责人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负责人需定期对公司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部门负责人(1)各部门设立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工作。
(2)负责人需定期检查和评估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1)员工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遵守公司的安全制度和规定。
(2)员工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应及时上报,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四、安全设施和装备1.安全设施的建设(1)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2)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通道等。
学校劳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劳动安全教育管理,保障师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师生安全意识,确保师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三、组织领导1. 学校成立劳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劳动安全教育工作。
2. 各部门、各班级要明确责任,加强劳动安全教育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学校要定期开展劳动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防触电、防高空坠落等。
2. 新生入学时,学校要组织新生进行劳动安全教育,使新生了解劳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学校要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劳动安全教育,提高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劳动安全措施1. 交通安全(1)师生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翻越护栏。
(2)乘坐交通工具时,要遵守乘车秩序,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2. 消防安全(1)严禁在校园内吸烟、使用明火。
(2)电器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3)发现火情,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
3. 用电安全(1)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2)电器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3)发现电器设备损坏,要及时报修。
4. 食品卫生安全(1)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2)食堂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食品加工,确保食品卫生。
5. 防溺水(1)严禁在校园内、周边水域游泳、嬉戏。
(2)发现有人溺水,要及时呼救,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助。
六、劳动安全检查与整改1. 学校要定期开展劳动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师生安全。
3. 对因劳动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劳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
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使职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必须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生产教育的意义
1、安全生产教育可以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做好劳动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订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法令,认真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得安全。
2、安全技术知识得普及和提高,使广大职工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掌握检测技术、控制技术的有关知识,了解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基本要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力安全生产的开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包括对新工人“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对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制度。
四、新工人“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根据国家劳动部公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四十学时的规定”对三级安全教育规定如下:(一)一级(段级)安全生产教育。
由段主管领导负责,安全科会
第 2 页共 6 页
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新工人到单位报道后,有劳动人事及教育部门、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到车间.教育内容包括:
1、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劳动安全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定、条例、标准等。
2、介绍本单位的性质、有关设备的特点和各种规制度。
3、有关应知应会的安全内容。
4、学习安全注意事项及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
(二)二级(车间)安全生产教育。
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到班组。
教育内容包括:
1、本车间概况、生产工作的特点。
2、本车间生产、工作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本车间的机械设备和安全设施、生产工具、个人防护用品,电器器材、消防器材、安全保险装置等性能,以及使用、维修保养方法和预防处理故障的基本知识。
4、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5、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三)三级(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
由班组长组织实施,采用讲解师范相结合和指定老师包教包会的方式,进行实际的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教育。
应知应会合格后,再指定师傅带班上岗操作。
教育内容包括:
1、班组安全生产情况,各岗位的生产工作任务和特点,生产流程,工作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
2、本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
第 3 页共 6 页
3、本岗位(工种)的机械、设备、电器、工具性能和保险、安全防护装置作用及使用方法等。
4、岗位事故案例和判断、预防、处理事故的安全保护知识。
5、岗位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
6、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
五、三级教育卡片存档规定
段、车间、班组对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的情况和考核成绩,要逐级填写在“三级”安全教育卡片上,安保科存档,确保“三级”安全教育卡片保存准确完整。
第11条:提职、改职、助勤、停职留薪人员上岗规定
提职、改职工人或长时间脱离本岗位助勤、停职留薪后返回原岗位的工人,必须重新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任职。
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
按照国家经贸委《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山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办法》及《济南铁路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规定进行安全教育。
七、各级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规定
国家《企业职工劳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中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作如下规定。
1、企业法定负责人的厂长、经理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2、企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120学时。
第 4 页共 6 页
3、段其他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由单位安全卫生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由劳动安全专职组织实施。
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八、段第一管理者对本单位安全教育的责任
段第一管理者对本单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各单位安全、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工作应纳入本单位培训教育年度计划,所需人员、资金和物资应予保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安全员安全教育。
2、建立健全班前教育、事故教育、安全活动(周、月)等项安全教育制度。
3、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档案。
安全教育档案由单位安全部门负责,教育部门管理或实行分级管理。
九、劳动安全知识考试的规定
每年会同教育、劳资部门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劳动安全技术知识考试(95分以上为合格)并对试卷保管登记。
十、引进新设备的规定
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必须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术培训、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准操作。
第 5 页共 6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