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生平简介
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
![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https://img.taocdn.com/s3/m/32054a2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8.png)
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OM,FRS(英语:Joseph Lister, 1st Baron Lister约瑟夫·李斯特简介,1827年4月5日-1912年2月10日),英国外科医生,外科手术消毒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广者。
李斯特生于厄普敦,父亲约翰·杰克森·利斯特(英语:Joseph Jackson Lister)(英语:Joseph Jackson Lister)是成功的商人,研制过消色差透镜,并因对红血球的研究而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他在托特纳姆接受基础教育,并于1844年进入伦敦大学学习,1853年毕业后去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
1856年4月23日,他与导师Syme之女Agnes Syme结婚。
婚后,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约瑟夫·李斯特简介,兼任外科医师。
1860年-1869年,李斯特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外科教授。
后来又成为爱丁堡大学及伦敦国王学院医学教授 .在李斯特的年代,医学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识,使得当时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不高,无法普遍实行。
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设想,即感染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的。
1864年4月7日,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为李斯特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1861年,李斯特成为格拉斯哥皇家医院(英语:Glasgow Royal Infirmary)的 *** 外科医生。
1865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作为医学外科教授时,李斯特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当年8月12日,他为一位断腿病人实施手术,选用石炭酸作为消毒剂,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医生应穿白大褂、手术器具要高温处理、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必须洗手、病人的伤口要在消毒后绑上绷带等等,这位病人很快痊愈。
1867年,他又将消毒手段应用到输血和输液中,降低了败血症的发病率。
这一系列措施立即降低了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术后死亡率自45%下降到15%,使得外科手术成为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音乐家李斯特的简介
![音乐家李斯特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b7a09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4.png)
音乐家李斯特的简介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就跟随店铺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音乐家李斯特的介绍吧!音乐家李斯特的人物生平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
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
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
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
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
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
最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
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
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
李斯特简介
![李斯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1e013743323968011c92ea.png)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匈牙 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6岁跟父亲 学习钢琴,9岁能演奏难度很大的作品。1821年 在维也纳从萨里奇和车尔尼学习。1823年到巴黎 结交各界名流,获得炫技大师盛极一时的名声, 紧随帕格尼尼之后在巴黎掀起狂潮。1848年任魏 玛乐正,10年中使魏玛成为显赫的音乐中心,在 创作、音乐评论、指挥和教学上成绩突出。1865 年成为神父,辗转在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之间, 1886年巡演中在拜罗伊特去世。是浪漫主义怪杰, 主要作有钢琴曲、标题管弦乐及宗教音乐。
创作风格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另一位在钢琴创作上做出较 大贡献的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以其抒情性的诗情画 意、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交响性的宏伟气派而著称。李 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受到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钢琴 家肖邦及作曲家贝里尼、威尔第的歌剧,贝多芬、柏辽 兹的交响曲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强烈影响。1831年,李 斯特在听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音乐会后,深为其华丽的 演奏风格、高难度的技巧所激动。自此后发誓要把钢琴 的演奏技巧提高到相同的表现程度。而肖邦在音乐中大 跨度的表现手法、歌唱性的旋律风格、丰富细腻的情感 表现也被融化到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李斯特在 其旅行演出的年代,曾将贝里尼、威尔第的歌剧、贝多 芬、柏辽兹的交响曲改编成钢琴曲进行演奏,这种在钢 琴音乐中追求丰富的声乐与器乐各自特色的做法,无疑 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这19首《匈牙利 狂想曲》中较为著名的一部,虽然也是由“拉苏 舞”和活跃的“弗利士舞”两部分组成,但他前 面有一个庄严而强有力地八小节的引子,在两个 庄严的和弦后,带有装饰音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风 格,浓郁的旋律即把我们带到了一种民间舞曲生 活的气氛中。这段音乐在节奏上较为自由,以缓 慢的速度展开。这是一部炫技性钢琴作品,比较 注重外在的演奏效果,给人以无比的快乐之感。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e285400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0.png)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李斯特作品开创了音乐演奏形式的先河,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期代表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弗兰兹·李斯特(或李斯特·费伦茨)(德语:Franz Liszt,匈牙利语:Liszt Ferenc,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曲家李斯特的生平李斯特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叫莱丁的村庄,当时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两种拼法,他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文写作。
匈牙利人自诩为欧洲唯一的有色人种,他们的姓名排列也和其他欧洲人不同:姓在前,名在后。
李斯特的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5岁时由父亲教会弹奏钢琴,8岁时开始作曲,9岁登台表演,获得匈牙利贵族资助赴维也纳学习,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他曾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
”贝多芬曾听其演奏,并亲吻其额头。
1823年全家迁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获得成功。
1835年他和达尔古特伯爵夫人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后来嫁给瓦格纳。
1843年担任魏玛大公的宫廷乐长,1848年他又和俄国亲王王妃莎茵-维特根斯坦同居,并成为贵族,改名为弗兰兹·冯·李斯特。
1861年赴罗马,为了不和王妃结婚,1865年李斯特出家成为天主教神职人员,但仍然身着神甫的黑袍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各处奔走授课,并分文不取,扶助了许多年轻音乐家,如葛利格、德布西、鲍罗丁等,为普及音乐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匈牙利人为了争取独立,将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请他回匈牙利,都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1886年他在德国的拜罗伊特(巴伐利亚州靠近捷克边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于当地。
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是哪国人
![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是哪国人](https://img.taocdn.com/s3/m/128ca39426fff705cc170af6.png)
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是哪国人李斯特,十九世纪前叶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那么李斯特是哪国人?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斯特是哪国人,希望对你有帮助!音乐家李斯特是哪国人李斯特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叫做莱丁的小村庄里,在当时匈牙利是属于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李斯特的父亲是匈牙利人,而母亲则是奥匈帝国的日耳曼人,所以在李斯特的名字中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的拼写。
他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德语,直到晚年的时候,李斯特才会简单的使用匈牙利文进行创作。
李斯特很小的时候就在匈牙利被人们所熟知,人们惊叹于这位天才少年的精彩演奏,李斯特也受到当时很多音乐大师的指点和教育,并且获得了匈牙利贵族的资助去维也纳学习音乐。
李斯特也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
1923年李斯特全家迁居巴黎,第二年李斯特首次公演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美妙绝伦的演奏也赢得了贵族们的喜爱。
随后李斯特在感情和事业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音乐人开始怀疑指责他音乐创造的形式,森严的等级制度也让他感情上受到挫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和创新。
所以李斯特是哪国人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他对欧洲甚至可以说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李斯特的重要作品李斯特六岁受到父亲的影响开始学习音乐,受到家庭的影响和依靠自身天赋,李斯特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供人们进行赏鉴。
李斯特作品同时也开创了音乐演奏形式的先河,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期代表之一。
李斯特的主要作品涵盖了很多音乐范围,其中歌剧代表作有: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山间所闻,塔所的悲欢与胜利,英雄哀歌,匈牙利,匈牙利之战,理想,从摇篮到坟墓。
管弦乐有:致敬进行曲,三首丧歌以及六首匈牙利狂想曲。
这些艺术作品都敲响了浪漫主义的钟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时代。
李斯特虽然对音乐有着全面的涉猎和研究,但是最要的音乐形式还是以钢琴演奏为主,他为后来人铺垫了很多演奏借鉴经验。
他的钢琴曲主要代表作有:12段练习形式的练习曲,24首大练习曲,12首超级练习曲,巡礼之年,诗与宗教的和谐,诙谐曲与进行曲,大独奏协奏曲,致敬进行曲。
李斯特生平简介资料
![李斯特生平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c69d69fd4d8d15abe234e8f.png)
返回
2018/10/23
世界钢琴曲难度排名 排名第四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鬼火》 排名第六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马捷帕》 排名第七李斯特超技练习曲《f小调热情》 排名第八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狩猎》 排名第十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追雪》 排名第十二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夜之和谐》 排名第十四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
2018/10/23
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 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
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
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
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年的李斯特,开始收敛了他的炫目的
技巧,尤其在他的晚年小品中,看似简单的
音符,内中却暗藏了深不可测的玄机。
艺术生涯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 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 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 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 (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
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
返回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2018/10/23
1826年,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 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 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 习曲。自己的创作风格洒下第一颗种子,作品最后 由李斯特献给车尔尼(Czerney),以感念师恩,但 乐曲中惊人的技巧,大概只有李斯特本人来演奏才 会发挥它的效果。
李斯特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曲《爱之梦》 《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李斯特 钢琴曲
![李斯特 钢琴曲](https://img.taocdn.com/s3/m/6d685d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3.png)
李斯特钢琴曲摘要:一、李斯特的生平简介1.弗朗茨·李斯特的生平经历2.李斯特在音乐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二、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概述1.李斯特的钢琴曲创作特点2.代表作品的简介和赏析1) 匈牙利狂想曲2) 钟3) 安慰曲4)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李斯特钢琴曲的艺术价值与影响1.对后世作曲家的启示和影响2.在钢琴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正文: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一位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在音乐领域的贡献和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斯特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
他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匈牙利裔家庭,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他曾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同时,他还致力于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作品以技巧高超、表现力强烈著称,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特的代表作品包括:1.匈牙利狂想曲:这是李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浓厚的匈牙利民族风格为特点,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形象和激情四溢的情感。
2.钟:这部作品以精湛的技巧和宏大的音乐氛围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钢琴音乐的珠穆朗玛峰”。
3.安慰曲:这部作品情感深沉,以柔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展现出李斯特细腻的情感世界。
4.帕格尼尼大练习曲:这是李斯特根据尼科洛·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改编的钢琴曲,充满了技巧挑战和音乐创意。
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对后世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被许多作曲家所借鉴,推动了音乐创作的发展。
同时,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也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
总之,李斯特作为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的钢琴曲作品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技巧,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
李斯特生平介绍
![李斯特生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ff190fe65ce0508763213d4.png)
李斯特生平介绍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
1820年拜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为师学习钢琴演奏。
1826-1851年创作了《十二首超技练习曲》1828年在巴黎定居,在住处教授音乐。
1831年帕格尼尼来到巴黎,他极大地启发了李斯特的想像世界和音乐世界。
1830年出席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
1833年在肖邦的巴黎寓所中邂逅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
俩人去日内瓦同居。
1837年创作《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玛丽在意大利科摩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科西玛。
1840年结识罗伯特·舒曼和理查德·瓦格纳。
1842年与玛丽的关系终止。
1847年到基辅演出时,邂逅卡洛琳·冯·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
1848年创作《前奏曲》。
1851年创作《玛捷帕》。
1852年创作b小调钢琴奏鸣曲。
1855年创作《但丁》交响曲。
1865年加入圣方济修会,并取得了神父的头衔。
1869年他的学生奥尔加成为他的新情人,这段恋情很快便结束。
1875年匈牙利李斯特学院创立。
1886年7月31日深夜在拜罗伊特去世。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
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
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
李斯特及其著作
![李斯特及其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e336c9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0.png)
人物简介李斯特,全名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称F·李斯特,1789年8月6日生于德国符腾堡鲁特林根市,其父是制革匠,同时担任多个公职,虽不富裕但深受尊重。
李斯特从小反感父亲的职业,决心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年轻时十分得志,在德国多地的书记员办公室供过职,尔后进入符腾堡政府市民服务部工作,1817年就升任到了大臣副秘书长职位,当时有位大臣很欣赏他,在这位大臣的促使下,李斯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首次向官僚主义和官僚作风公开宣战。
并由于这本小册子,被任命为大学教授。
1819年,由于组织旨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
1822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
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
两年后回国,随即被关押。
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
1825年李斯特一家到了美国。
他开始经营农场,还担任过报社编辑,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是李斯特达到了富足的程度。
1832年,李斯特回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统一。
1834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
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
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
其间,李斯特一直受到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
尽管他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在他的祖国找到一份固定职业。
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
法国梯也尔政府曾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但由于法国对德国的侵略性态度,李斯特拒绝了,主要靠给报社撰稿牟取微薄的收入。
李斯特
![李斯特](https://img.taocdn.com/s3/m/ea062feb4afe04a1b071de57.png)
3.提出了生产力平衡或协调的理论
工业间的联合
工业与农业间的划分与协作, 要发展本国农业,就必须发展
本国工业,而不能依赖对外贸易
Page 9
4.提出了一套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为了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个 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他从生产力理论出发,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 认为经济发展的阶段为:
三· 理论内容
1.主张建立国家经济学
2.提出生产力理论及反对古典学派的价 值理论
3.提出了生产力平衡或协调的理论
4.提出了一套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Page 6
2.提出生产力理论及反对古典学派的价值理论
生产力称为财富的原因,价值称为 财富本身 认为财富的原因比财富本身重要很 多倍
富一代与富二代
Page 8
李斯特 F.GeorgFriedrich List(1789~1846)
Page 3
二· 历史背景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获得了世 界工厂的地位。
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代表了英国产业资本的 利益,而德国还处在封建割据的农业国阶段,为 了发展德国本国的工业,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品, 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并在意识形态上对抗英 国的斯密理论。
李斯特时代
四 影 响 力 与 落 后 性
三 理 论 内 容
二 历 史 背 景
一 生 平
李 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 代
Page 2
一· 生平
出身于罗伊特林根一 1840年重返德国,完成了他 个制革匠家庭。1817 1832年作为美国政 1837年迁居巴黎。 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 年曾任蒂宾根大学行 应法国伦理学和 民体系》(1841)。 府驻莱比锡领事返 政学教授,曾被选为 1842年发表《农业制度、小 政治学院的征文, 符腾堡议会议员。他 回德国,参加了 农经济和国外移民》。 写了《政治经济 主张自由主义的政治 1834年成立德意志 晚年倡议英德同盟,写了 改革,屡遭封建势力 学的自然体系》 关税同盟的活动 《德国人的政治经济的民族 迫害。1825年被迫亡 (1837)。 统一》(1846)。 命美国,1827年发表 1846年在去奥地利、匈牙利 了《美国政治经济学 的旅行途中,因贫病交迫而 大纲》。 自杀。
钢琴之王--李斯特
![钢琴之王--李斯特](https://img.taocdn.com/s3/m/9cb28d057cd184254b3535b4.png)
李斯特与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肖邦
1831年,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李斯 特已是名声沸扬的音乐家,而肖邦则只是个默默无 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深为赞赏。 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那时候,在 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 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 前面,当灯一熄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 演奏。观众被琴声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观 众看到舞台上坐着肖邦,大为惊愕。人们既为出现 了一颗灿烂的钢琴演奏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 荐艺术新秀的行为表示钦佩。
主要作品: 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 曲》、《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和《19首匈牙利狂 想曲》 简介:《梅菲斯特圆舞曲》 此曲也常被译为《魔鬼圆舞曲》,因为梅菲斯 特就是歌德剧作《浮士德》中的魔鬼。李斯特的这 部作品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将 它改编成约10分钟长的管弦乐交响诗,而后又将其 发展成共约70分钟长的三乐章交响曲《浮士德》中 的终乐章。钢琴版的《梅菲斯特圆舞曲》堪称是李 斯特炫技作品的代表。
“爱之梦”的背后的故事
作曲家在年轻的时候深深的爱上了一位漂亮的贵族小姐 , 可是由于地位的悬殊没有能当面表 达,一直埋藏在内心深处,直到某一天,他看到了一首诗, 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和他的心情非 • 常切合,于是他就给这首诗谱曲,后来又根据这首诗歌改 编成一首同名的钢琴曲,就是我们 • 听到的这个作品,它叫“爱之梦”。 • • 乐曲富于诗意的音乐氛围,音乐优美动听、情绪舒缓, • 梦幻般的、甜美的爱情主题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 • • •
李 斯 特 的 成就----钢 琴 音 乐
1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 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2 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 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 3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 --获得 “钢琴之王” 美称。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简介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a4608580740be1e650e9aa4.png)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简介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GeorgFriedrichList,1789~1846),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保护贸易论倡导者。
他首创了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841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问世,数月之内发行3版。
1846年在去奥地利、匈牙利的旅行途中,因贫病交迫而自杀。
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
1820年拜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为师学习钢琴演奏。
1826-1851年创作了《十二首超技练习曲》1828年在巴黎定居,在住处教授音乐。
1831年帕格尼尼来到巴黎,他极大地启发了李斯特的想像世界和音乐世界。
1830年出席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
1833年在肖邦的巴黎寓所中邂逅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
俩人去日内瓦同居。
1837年创作《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玛丽在意大利科摩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科西玛。
1840年结识罗伯特·舒曼和理查德·瓦格纳。
1842年与玛丽的关系终止。
1847年到基辅演出时,邂逅卡洛琳·冯·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
1848年创作《前奏曲》。
1851年创作《玛捷帕》。
1852年创作b小调钢琴奏鸣曲。
1855年创作《但丁》交响曲。
1865年加入圣方济修会,并取得了神父的头衔。
1869年他的学生奥尔加成为他的新情人,这段恋情很快便结束。
1875年匈牙利李斯特学院创立。
1886年7月31日深夜,在拜罗伊特去世。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
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李斯特简介
![李斯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4661fd5b14e852458fb57b0.png)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四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钢琴曲中最难的一首当属《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最值得收藏的唱片版本为: 1. 卡拉扬(Karajan)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交响诗,包括《前奏曲》、《马捷帕》、《塔索的悲伤与胜利》和《第二号梅菲斯特圆舞曲》、《匈牙利民歌幻想曲》、第二号和第五号《匈牙利狂想曲》, DG, CD编号415 967-2(两张)或447 415-2,包括《前奏曲》、《马捷帕》、《第四号匈牙利狂想曲》和斯梅塔那的《沃尔塔瓦》,企鹅评价三星。 2. 伯恩斯坦(Bernstein)指挥坦莱沃德(Tanglewood)节日合唱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演唱的《浮士德交响曲》, DG, CD编号447449-20企鹅评价三星。 3. 里赫特(Richter)演奏,康德拉辛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两首钢琴协奏曲,Philips, CD编号446 200-2,企鹅评价三星。 4.贝尔曼(Berman)、演奏的《旅行岁月》全集, DG,CD编号437 206-2(3张)。 5. 博列特(Bolet)演奏的《12首超技练习曲》,Decca, CD编号414 601-2。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一星。 6. 齐夫拉(Cziffra)演奏的15首《匈牙利狂想曲》和《西班牙狂想》,EMI, CZSS 69003-2(两张),企鹅评价三星。 7. 普列特涅夫演奏的《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由》、《艾斯特庄园水的嬉戏》、《沉思的人》、《第十五号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Melodiya,CD编号MCD172o 8. 齐伯尔斯坦(Zilberstein)演奏的《两首叙事曲》、《两首传奇》、《6首安慰曲》、改编自巴赫的《幻想曲与赋格》、《即兴曲》与《国舞曲》,DG, CD编号447 755-2。 9. 格斯特指挥约翰学院合唱团(Atkinson, Tinkler,Royall, Kendall, Suart演唱,Cleobury管风琴)的《合唱弥撒》,Decca, CD编号430 364 - 2(与德沃夏克的《D大调弥撒》同为一张)。 10. 菲舍尔·迪斯考演唱,巴伦博伊姆伴奏的歌曲集,DG, CD编号447 508-2(3张)。 李斯特部分著名作品简介: 爱之梦 《爱之梦》,S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 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Fut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编曲。共三首:1.据乌兰的《高贵的爱情》(Hohe Liede)而谱曲,富于表情的小行板,降A大调。2.据乌兰的《神圣的死亡》(Seligen Tod)谱曲,极似慢板,E大调。3.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据符利拉德的《尽其所能爱德去爱》(Olied,so land du lieder kannst)谱曲。 音乐会练习曲之一:森林的细语 李斯特从青年时代开始受肖邦、帕格尼尼等人的影响,苦练钢琴技巧,成为首屈一指的钢琴演奏家。此后他也作了一些肖邦式的练习曲。《森林的细语》(Waldesrauschen )是李斯特呈现给其弟子普鲁克纳的《两首演奏会用练习曲》之一,这两首乐曲作于1862-1863年。热爱大自然,崇拜大自然本是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一大特征,而写作此曲时作曲家已洞悉人世荣则极盛、逆则难逾的真谛,他于罗萨利奥圣母修道院所在的马里奥山冈俯瞰俗世,写出这富于哲理的名曲有其个人的感受。李斯特把音乐从近乎耳语的声(pp,极弱),发展到飓风般地撼天气势(fff,最强),表现了鬼斧神工的浪漫主义大家手笔。 《汤豪舍序曲》 《汤豪舍》(Tannhauser)原是瓦格纳创作的三幕歌剧。作于1842-1845年完整标题为《汤豪舍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音乐以小号的号角式演奏揭开了典礼的序幕,音乐进入舒展高雅的“高雅主题”,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潇洒的绅士和端庄的贵妇人的进行队列。而《汤豪舍》的序曲可以说是整个故事情节的缩影。整首作品不但技巧繁复且气势磅礴。有三个部分构成,中间部分表现肉预感的维纳斯堡的世界,前后两个部分是虔诚的朝圣者的音乐。而且这是一首结构宏大的歌剧改编曲,从各种快速音阶、琶音、双音到左右手跳跃的八度、和弦,是典型的李斯特笔下的炫技式作品。 《梅菲斯托圆舞曲》 李斯特的这首曲子也常被意为《魔鬼圆舞曲》,因为梅菲斯托就是歌德剧作《浮士德》中的魔鬼。李斯特的这部作品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将它改编成约10分钟长的一首管弦乐交响诗,而后又将其发展成为总共约70分钟长度的三乐章交响曲《浮士德》中的终乐章,钢琴版的《梅菲斯托圆舞曲》则堪称是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代表之作。
李斯特的生平是怎样
![李斯特的生平是怎样](https://img.taocdn.com/s3/m/37b0b0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1.png)
李斯特的生平是怎样李斯特是十九世纪前叶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对世界音乐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音乐巨匠。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斯特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斯特的生平简介李斯特生于匈牙利,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六岁开始学钢琴,从师于多名钢琴大师的门下。
李斯特将钢琴技艺发挥到了极致,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因为他在钢琴演奏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李斯特被称为钢琴之王。
李斯特的作品表现了唯美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是李斯特生平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生活极其动荡,经历了早年丧妻的悲痛,也经历着跟相爱相知但是却无法结婚的精神上的折磨,即使最喜欢的卡罗琳,到最后也没有被承认。
社会动荡也严重影响着李斯特的生活状态,由于他的创作严重不同于当时盛行的音乐形式,他也遭到很多反对派的打击和反对,但是李斯特依旧没有放弃自己对新的音乐形式的创新和追求。
李斯特生平充满了各种艰难和不如意,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新的形式的探索和追寻,即使在抨击最激烈的时候,甚至他的有些朋友都背叛了他,他还是在坚持着自己的理念。
他相信终究会有一天他的作品和音乐会带给人们生活的信心。
他作品中更多的是表现抒发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将自己现实生活的不满化成希望写进了音符里,李斯特的一生是美好的,至少在他心里是相信美好的事情会发生的。
1823年,李斯特一家迁居到巴黎,李斯特开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开始了自己的奔波。
从1935年起,李斯特不断奔波在欧洲十多个国家进行巡演,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当他回到自己国家的时候让他最为感动,匈牙利把让当作英雄一般对待,出生在匈牙利的李斯特对自己的祖国也有深厚的感情,他很多后来的创作都跟自己的祖国有关,透露出对祖国炙热的感情。
李斯特音乐风格是怎样早期李斯特创作的比较成熟的作品中,很大一部都在表现自己特立独行的音乐思想,在极其华丽的和声掩饰下,他极其大胆的采用新的音乐形式,融合了多种声乐的结合,这种华丽抒情而又大胆的音乐,效果都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的惊心安排,看似不经心的插曲都是刻意的去安排点缀,但是这些确实是李斯特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巨大突破,从他的作品出可以看到情感的发生,栩栩如生,立意也跟传统的创作出发点有所不同。
李斯特及其著作
![李斯特及其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7dfbec156edb6f1aff001fd5.png)
人物简介李斯特,全名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称F·李斯特,1789年8月6日生于德国符腾堡鲁特林根市,其父是制革匠,同时担任多个公职,虽不富裕但深受尊重。
李斯特从小反感父亲的职业,决心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年轻时十分得志,在德国多地的书记员办公室供过职,尔后进入符腾堡政府市民服务部工作,1817年就升任到了大臣副秘书长职位,当时有位大臣很欣赏他,在这位大臣的促使下,李斯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首次向官僚主义和官僚作风公开宣战。
并由于这本小册子,被任命为大学教授。
1819年,由于组织旨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
1822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
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
两年后回国,随即被关押。
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
1825年李斯特一家到了美国。
他开始经营农场,还担任过报社编辑,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是李斯特达到了富足的程度。
1832年,李斯特回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统一。
1834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
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
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
其间,李斯特一直受到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
尽管他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在他的祖国找到一份固定职业。
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
法国梯也尔政府曾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但由于法国对德国的侵略性态度,李斯特拒绝了,主要靠给报社撰稿牟取微薄的收入。
俄国财政部长曾经聘请他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以推行他的“国民体系”,李斯特因为俄国实行专制的沙皇制度而拒绝了。
1841年,李斯特曾经被委任为《莱茵报》主编,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成行(不久后马克思担任了这一职务)。
李斯特 钢琴曲
![李斯特 钢琴曲](https://img.taocdn.com/s3/m/f40b7e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8.png)
李斯特钢琴曲【原创实用版】目录1.李斯特简介2.李斯特的钢琴曲创作特点3.李斯特的代表钢琴曲及其特点4.李斯特钢琴曲在我国的影响正文1.李斯特简介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全名弗朗茨·泽诺·莱奥波尔·冯·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是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斯特在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还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在钢琴音乐领域,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李斯特的钢琴曲创作特点李斯特的钢琴曲具有以下创作特点:(1)技巧高超:李斯特作为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对钢琴技巧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的钢琴曲中充满了高难度的技巧,如快速音阶、琶音、双音等,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2)富有诗意:李斯特的钢琴曲充满诗意,他善于将文学、诗歌等艺术形式与音乐相结合,为作品赋予深刻的内涵。
(3)表现力强烈:李斯特的钢琴曲具有强烈的表现力,他擅长运用音乐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描绘自然景色,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李斯特的代表钢琴曲及其特点李斯特的代表钢琴曲有:(1)《匈牙利狂想曲》:该曲为李斯特创作的一系列以匈牙利民间音乐为基础的钢琴曲。
作品以独特的民族风格、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泛赞誉。
(2)《夜曲》: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钢琴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独特的表现力为特点。
(3)《爱之梦》: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钢琴曲,以柔美的旋律、华丽的技巧和浪漫的情感为特点。
4.李斯特钢琴曲在我国的影响李斯特的钢琴曲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影响。
自 20 世纪初,随着西方古典音乐的传入,李斯特的钢琴曲逐渐为我国听众所接受和喜爱。
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
![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f63470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d.png)
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弗朗茨·李斯特是 19 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他的钢琴作品对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以及他的音乐风格和技巧。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篇1一、李斯特的生平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 19 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
他出生于匈牙利,成长于维也纳,并在巴黎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李斯特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通过他的演奏、创作和教学,对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1. 创作李斯特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其中包括《匈牙利狂想曲》、《西班牙狂想曲》、《梅菲斯特圆舞曲》、《超技练习曲》等。
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技巧性和音乐性,成为了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
2. 演奏李斯特的演奏风格非常独特,他具有出色的技巧和表现力。
他的演奏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激情,同时也注重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李斯特的演奏风格对后世的钢琴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教学李斯特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在魏玛创立了李斯特音乐学院,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
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同时也强调技巧和音乐性的结合。
三、李斯特的音乐风格和技巧1. 音乐风格李斯特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激情,他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色彩。
他善于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音乐风格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2. 技巧李斯特的钢琴技巧非常出色,他具有出色的手指和手腕技巧,能够演奏出非常复杂的音乐作品。
他的演奏风格注重技巧和音乐性的结合,他的钢琴技巧对后世的钢琴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论李斯特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对钢琴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特对钢琴作品的贡献》篇2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是 19 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生涯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 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 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 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 (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
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
Franz Liszt
弗朗茨•李斯特
2016/5/15
李斯特生平简介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
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 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 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
格纳家中去世。
个人风格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
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 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 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 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 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2016/5/15
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 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
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
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
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年的李斯特,开始收敛了他的炫目的
技巧,尤其在他的晚年小品中,看似简单的
音符,内中却暗藏了深不可测的玄机。
6、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 纳等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 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 争,掀起了新的艺术潮流。
2016/5/15
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
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 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中文名:弗朗茨•李斯特 外文名:Franz Liszt 别 名:钢琴之王 国 籍:匈牙利 出生地:匈牙利 出生日期:1811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1886年7月31日 职 业: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信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被誉为“钢琴之王”、首创交响诗体裁 代表作品:交响曲《浮士德》、《但丁》;钢琴曲 《匈牙利狂想曲》 《钟》 师 从:车尔尼,萨列里,雷哈
突出贡献
1、他首创了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 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 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 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
牙利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为后来
的民族乐派的先声;
返回
评价 《牛津音乐大词典》评说 根据所有可靠记载,李斯特即使不是唯一最伟大 的、也堪称是顶尖的钢琴家之一。其创作当时未受 人赏识。然而今天已被公认为上乘之作,不仅因作 品本身的价值,也因它们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 斯以及后世作曲家们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钢琴曲 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交 响曲光彩逼人、想像丰富,宗教作品动人心弦且具 前瞻性,歌曲也格调甚高。李斯特一直是音乐界一 位浪漫的谜一样人物,是天才而不乏狡黠机智,是 炫技家同时也具表演天份。为人慷慨,提携同僚兴 后进。魏玛时期对瓦格纳的支持,以及后来对勃拉 姆斯和舒曼的大力提倡,导致十九世纪音乐的派系 分裂,对艺术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返回
2016/5/15
世界钢琴曲难度排名 排名第四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鬼火》 排名第六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马捷帕》 排名第七李斯特超技练习曲《f小调热情》 排名第八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狩猎》 排名第十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追雪》 排名第十二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夜之和谐》 排名第十四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
返回
帕格尼尼大练习共六首,作于1838年,呈现 给舒曼的夫人克拉拉。除最有名的《钟》取自小提 琴协奏曲外,其余五首均取材自帕格尼尼的《24首 随想曲》。
返回
《钟》
2016/5/15
升G小调 ,小快板(Allegretto),改编自帕格尼尼 《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模仿钟声的回 旋曲》中的中庸快板。此曲极负盛名,李斯特“炫 技之王”的称号也大多出于此。曲子开头左右手奏 出类似钟声的八度,接着在左手轻柔的和弦伴奏之 下,右手弹出主旋律。其后在主旋律的多次变奏以 及右手大范围跑动下,全曲达到高潮,最后在激烈 的和弦中结束。
返回
马捷帕
2016/5/15
刚开始浓厚的气氛,后期的辉煌的双音富有几句的 表现力,也被誉为“辉煌的双音练习曲”开始有标 准的李斯特风格,演奏者也必须开始炫技,因为难 度加大。有大量的装饰音。一共有七分多钟中段旋 律有些高雅的伤感,平静而又忧伤。最后复转入激 烈。
返回
夜之和谐
2016/5/15
超技练习曲11号,又名“黄昏的和谐”。李斯特超 技练习曲中最有名的一首。 一开始比较慢,象要诉说一件事。然后却突然沉默 不语,只是用最激烈最高级的音乐来倾诉。这是整 个超级练习曲的最高潮,是听觉上的最高享受。一 层层的推进,又一层层的返回,不同的感受接踵而 来,让人不忍离开这一段音乐。 这首练习曲是李斯特音乐的极致。
返回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2016/5/15
1826年,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 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 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 习曲。自己的创作风格洒下第一颗种子,作品最后 由李斯特献给车尔尼(Czerney),以感念师恩,但 乐曲中惊人的技巧,大概只有李斯特本人来演奏才 会发挥它的效果。
返回
鬼火
2016/5/15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 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 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 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 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 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 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 方能服人。
李斯特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曲《爱之梦》 《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2016/5/15
next
爱之梦
2016/5/15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 《爱之梦》(Liebestraum,S541)。原来的歌词,分 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 人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 爱》(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 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 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 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 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返回
匈牙利狂想曲
2016/5/15
《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语:Hungarian Rhapsody)是一组由弗兰兹李斯特所写的钢琴曲目。 全组19首曲目都是以当时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 并于1846-1853年、1882年以及1885年期间所编写。 其中第2、5、6、9、12及14首其后由奥地利音乐家 法兰兹· 达普勒(Franz Doppler)改编以交响乐方式来 演奏。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最为著名,它的旋律要么 缓慢庄严,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 控诉,要么富有速度感,展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 观、热情的民族性格。
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 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
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 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 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这十年也是李斯 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 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
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 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
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
《基督》。
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
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最
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
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
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
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 彪西的“印象主义”。
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
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
3、他的超技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
技巧,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4、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
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
宏伟气势;
5、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 用全音音阶、五音音阶等,和声常用不准备和不解 决的九和弦增三和弦,调性扩张到极限,这些探索 对瓦格纳和印象派式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