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修订稿
应急水池管理制度

应急水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应急水池的管理和使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公共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应急水池的所有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应急水池的管理,确保其使用安全、有效性和高效性。
第四条基本原则:本制度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科学管理的管理体系。
第五条管理目标:保障应急水池的安全运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章应急水池管理职责第六条单位领导:应急水池管理工作由单位领导负责,保证应急水池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应急水池的安全管理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并贯彻实施相关应急预案。
第八条运维人员:负责对应急水池设施的日常巡检、维护和保养。
第九条培训人员:负责组织应急水池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条监督部门:对应急水池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应急水池设施管理第十一条设施维护:保证应急水池的设施、设备完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施问题。
第十二条安全标识:在应急水池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指示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第十三条应急预案:制定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十四条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危机处置能力和应变反应。
第十五条库存管理:定期对应急水池的库存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库存充足、质量安全。
第四章应急水池使用管理第十六条使用程序:对应急水池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不得私自操作。
第十七条使用记录:对应急水池的使用情况必须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量等,确保使用过程可追溯。
第十八条库存监控:对应急水池的库存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库存量足够,质量合格。
第十九条使用监督:对应急水池的使用进行监督,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条应急水池管理的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应急水池管理制度的行为,将采取以下处理:1. 轻微违规:口头警告,要求整改。
联合站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联合站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联合站事故应急池的管理,保障其安全运行,保护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应急池的管理范围和对象1. 应急池的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联合站的所有应急池,包括原油应急池、化工品应急池等。
2. 管理对象:管理对象包括联合站安全管理部门、联合站应急管理部门、联合站操作人员等。
第三章应急池的建设1. 应急池的选址:应急池的选址需符合相关规定,选址时要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
2. 应急池的建设标准:应急池的建设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应急池的容量、防渗措施、防污染措施等。
3. 应急池的设施配备:应急池需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包括泵站、分离设备、泄漏监测设备等。
第四章应急池的日常管理1. 应急池的检查和维护:应急池需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防渗措施、泵站设备等。
2. 应急池的清理和维修:应急池的污泥、残渣等需要定期清理,设施设备有故障需要及时维修。
3. 应急池的安全培训:对于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应急池的应急响应1. 应急池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一旦发生应急情况,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 应急池事故后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事故结束后需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3. 应急池事故的污染治理:对于污染物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六章应急池的监督检查1. 应急池的监督机构:应急池的监督机构包括环保部门、安监部门、相关专业机构等。
2. 应急池的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内容包括应急池的建设、日常管理、应急响应等方面。
3. 应急池的监督检查频率:应急池的监督检查需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第七章罚则和奖励1. 对于因违反应急池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在应急池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奖励,激励其发扬正能量。
事故水池管理制度

事故水池管理制度事故水池是一种用于存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化学品的设施。
虽然事故水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但如果管理不善,反而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源头。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事故水池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企业的事故水池管理。
事故水池包括但不限于储罐、容器等各类容器设施。
三、管理职责1. 企业管理层要对事故水池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的事故水池管理工作。
2. 事故水池管理人员要负责事故水池的日常巡视、维护和检查工作,确保事故水池的正常运行。
3. 安全生产部门要负责监督事故水池管理情况,定期对事故水池进行安全检查,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安全评估报告。
四、管理制度1. 事故水池的建设1.1 事故水池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取得相应的许可证。
1.2 事故水池的建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承载能力、密封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等。
2. 事故水池的维护2.1 事故水池的维护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事故水池设施的完好性。
2.2 定期对事故水池进行清洗,清除杂物和沉淤,确保事故水池的容积和密封性。
2.3 定期检查事故水池的阀门、管道等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无损。
3. 事故水池的检查3.1 定期对事故水池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定期对事故水池的液位进行监测,确保事故水池的安全运行。
3.3 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使用事故水池,并进行紧急处理。
4. 事故水池的应急措施4.1 事故水池附近必须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包括安全装备、泄露源等。
4.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3 在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员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五、管理措施1. 建立事故水池档案,包括事故水池的设计图纸、使用手册、检查记录等。
2. 开展事故水池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加强事故水池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定期组织事故水池的技术改进,提高事故水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事故应急池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事故应急池的管理,确保其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发挥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事故应急池的日常管理,包括应急池的设立、维护、使用和监督等。
第三条事故应急池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应急池的完好、有效。
第二章应急池的设立与维护第四条应急池的设立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应急池的位置应便于事故发生时快速响应,便于物资的存放和取用。
2. 应急池的容量应满足应急物资储备的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应急池应设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应急池的功能和用途。
第五条应急池的维护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检查应急池的结构、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2. 定期清理应急池内的应急物资,确保其完好、有效。
3. 对应急池的标识进行维护,保持清晰、醒目。
第三章应急池的使用第六条应急池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规定:1. 事故发生时,应急池内的物资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调拨使用。
2. 使用应急池物资时,应当注意保护物资,避免损坏。
3.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补充应急池内的物资,确保应急池始终处于备用状态。
第七条事故应急池的使用监督:1. 事故应急池的使用情况应当有详细记录,包括物资使用时间、数量、用途等。
2. 应急池的使用情况应当定期上报,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
第四章应急池的监督与管理第八条应急池的监督与管理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池的日常监督与管理。
2. 应急池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3. 应急池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应急池进行巡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应急池的定期检查:1. 每季度至少对应急池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应急池的结构、设施、标识、物资等。
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应急池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条对在事故应急池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类事故频繁发生,对社会的正常运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类事故,减少损失,提高事故应急的效率和水平,各个单位和组织都设立了应急池,以便及时调配资源,组织应急处置。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事故应急池的定义及组成事故应急池是指一种由各类资源组成、用于应对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机制。
应急池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
事故应急池的组成包括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应急专家组和救援人员等。
三、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应急池管理制度应基于充分的科学研究和实证数据,确保应急池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统一性原则:应急池管理制度应统一协调各类资源,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管理机制,提高应急池的整体效率和应对能力。
3.依法原则:应急池管理制度必须依法依规制定和执行,确保应急活动的合法性和效果性。
4.综合性原则:应急池管理制度应具备综合性,包括预测预防、应急响应和事后救援等环节,确保各个环节有机衔接。
5.灵活性原则:应急池管理制度应具备较高的灵活性,能够依据不同事故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应急的需求变化。
四、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应急池资源的建立和管理在事故应急池里,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及时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资源的获取、储备、维护和更新等。
应急资源必须符合应急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检验,确保其可用性。
2.应急池的组织和管理必须设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部、专家组和救援人员等具体组织,并明确各组织的职责和权责。
应急小组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演练,熟悉应急流程和操作规范。
3.应急池的调度和保障应急池管理制度必须明确资源调度和配备的程序和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保障应急资源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办法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办法一、概述为确保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本文制定了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办法。
本规定适用于涉及化工、制药、石油、天然气、能源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
二、事故应急池的建设1. 建设地点事故应急池的建设地点应远离生产区、仓库区和办公区等人员密集区域,距离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区域较远。
2. 建设条件应急池的建设应符合以下条件:•要求地形平坦,土壤稳定;•要求周边区域无沉降、裂缝和特殊地质构造;•要求周边无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污染源。
3. 建设材料应急池的建设应使用防腐、耐老化、耐磨、耐腐蚀等性能优异的材料。
材料应按照要求进行挑选和测试。
三、事故应急池的管理1. 例行检查应急池应该进行每月例行检查,以确保应急池的运转和水量情况。
检查要求如下:•周边区域状况:无新的污染源和破坏环境的事故;•应急池状况:没有泄漏和渗漏;•放水系统状况:不得漏水和出现阻塞;•应急炮状况:应该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2. 定期演练为保证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演练应包括以下内容:•DUT系统(紧急切断阀)的使用方法;•放水系统的操作流程;•应急炮的操作流程;•现场应急处置流程。
3. 应急处置在在突发事故发生后,应急池要立即投入使用。
应急处置包括以下步骤:•马上切断DUT;•启动泵将污染物引入应急池;•启用放水系统将应急池里的污染物引入池外;•如有必要启用应急炮,尽快将池里和池外的污染物彻底清除。
四、法律责任如出现以下情况,责任人应负责:•未按照方法规定设置或管理应急池的;•应急池没有进行例行检查或执勤人员未制定检查报告的;•应急演练不到位或未安排演练计划的。
责任人应立即处理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如造成严重事故,还要负刑事责任。
五、结论有效规范的事故应急池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人身财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鼓励企业按照规定进行事故应急池的建设和管理,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
应急预案事故池要求

一、前言事故池作为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设施,对于防止事故废水扩散、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事故池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二、事故池建设要求1. 位置选择事故池应选择在便于事故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位置,避免影响周边环境。
具体要求如下:(1)位于生产区域下方,便于事故废水自流进入事故池;(2)与主要生产设施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影响生产;(3)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降低事故风险。
2. 规模设计事故池的规模应根据企业生产规模、污染物种类、事故风险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具体要求如下:(1)事故池容积应满足事故状态下收集泄漏物料、污染消防水和污染雨水的需求;(2)事故池有效容积应不小于最大泄漏量的2倍;(3)事故池内应设置溢流口,确保事故废水不会溢出池外。
3. 结构设计事故池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2)池壁应设置防渗层,确保事故废水不渗漏;(3)池底应设置排水系统,便于事故废水排放。
4. 设施配备事故池应配备以下设施:(1)水位计,实时监测事故池水位;(2)进出水管道,便于事故废水收集和排放;(3)防护栏,防止人员误入事故池;(4)警示标志,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安全。
三、事故池管理要求1. 定期检查企业应定期对事故池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具体要求如下:(1)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评估事故池运行状况。
2. 维护保养企业应定期对事故池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具体要求如下:(1)保持事故池内外清洁,防止污染;(2)定期清理事故池内的杂物,确保排水畅通;(3)对事故池进行防腐蚀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3. 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事故池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池在应急状态下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
具体要求如下:(1)明确事故池在应急状态下的使用条件;(2)制定事故池操作程序,确保事故废水得到及时处理;(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池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应急池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应急池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应急池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应急池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第二章应急池建设与设计第四条应急池的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其结构安全、功能完善。
第五条应急池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使用环境、功能需求、安全性能等因素,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六条应急池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三章应急池运行管理第七条应急池运行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第八条应急池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管理知识,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第九条应急池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池体、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条应急池运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水质、水位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第十一条应急池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应急池维护与保养第十二条应急池维护保养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执行,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第十三条应急池维护保养内容包括:池体检查、设备维护、水质监测、应急处置等。
第十四条应急池维护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护保养质量。
第五章应急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五条应急池安全教育与培训应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应急池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流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十七条应急池安全教育与培训应定期进行,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六章应急池事故处理与应急响应第十八条应急池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第十九条应急池事故处理应遵循“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突发事件应急池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池管理制度1. 介绍本文档旨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池的管理制度,以便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出现。
2. 定义2.1 突发事件:指在平常工作中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具有较大危害和影响的突发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突发疫情等。
2.2 应急池: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种资源储备机制,包括人力、物资、技术等资源。
3. 应急池管理制度3.1 应急池建设3.1.1 确定应急池的功能和范围,明确需要收纳的资源种类。
3.1.2 制定应急池建设计划,包括资源的储备和更新机制。
3.1.3 指定应急池负责人,负责应急池的日常管理和调度。
3.2 应急池资源3.2.1 人力资源:根据不同突发事件的需求,收纳并储备合适的人员,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等。
3.2.2 物资资源:收纳并储备各类突发事件应对所需的物资,如食品、水源、医疗器械等。
3.2.3 技术资源: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监测系统等,以支持突发事件的信息交流和监测。
3.3 应急池管理3.3.1 定期检查应急池的资源储备情况,确保资源的可用性和时效性。
3.3.2 更新应急池的资源库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整。
3.3.3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池成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3.4 建立与其他应急机构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应对。
4. 应急响应流程4.1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池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4.2 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资源调度、事故评估、指挥调度、社会宣传等环节。
4.3 应急响应流程应根据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具体制定。
5. 监督和评估5.1 建立应急池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其有效运行。
5.2 定期对应急池的管理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制度。
5.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充分借鉴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应急池管理经验。
6. 其他事项6.1 本管理制度的修订应根据实践情况进行,确保其始终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6.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突发事件应急池的管理工作。
事故应急池的环境管理要求

事故应急池的环境管理要求1.应急池地理位置的选择:事故应急池应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离居民区和水源地较远的位置,以减少事故泄漏的可能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2.应急池建筑设计与材料选择:应急池的设计应考虑到储存容量和设施内部的排放方式。
应选用耐腐蚀和密封性能好的材料,确保储存液体不会渗漏或泄漏。
3.排放和处理系统建设:应急池必须配备有效的排放和处理系统,以处理事故废液。
这些系统应包括废液收集管道、过滤装置、中和设备等,以确保废液不能影响周围环境。
4.废液监测和报警系统:应急池应安装废液监测的传感器和报警装置,以及实时监测废液的流量、浓度和温度等指标。
一旦超过设定的限制值,应急系统将自动启动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5.储存废液的容量和时间限制:应急池应有足够的储存能力,以容纳事故废液。
同时,需要周期性检查废液的质量和数量,并及时将其转移或处理掉,以避免过度积累和溢出。
6.废液处理措施和方法:事故废液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处理,如沉淀、中和、氧化等。
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废液的稳定性和处理产物的无害化。
7.应急演练和人员培训:事故应急池的环境管理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培训应包括事故废液的处理方法、应急措施和设施的操作,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故。
8.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应急池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以应对事故发生时所需的紧急处理措施。
这些方案应详细规定不同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反应和处置步骤。
9.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应急池周围的环境应进行定期监测,并对可能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这将帮助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0.环境保护法规的遵守:应急池的环境管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包括废液的排放标准、环境监测要求等。
同时,应争取获得相关的环境保护许可证和证书,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总之,事故应急池的环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对废液的储存、处理和处置,确保事故废液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应急水池 管理制度

应急水池管理制度一、引言应急水池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供应应急情况下的水源的设施。
在灾害、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急水池可以提供必要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
因此,建立和实施应急水池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应急水池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应急水池设施的完好性和可靠性,提供可靠的水源供应;2. 确保应急水池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 确保应急水池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以保证水池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起到应急救援的作用。
三、管理内容1. 应急水池的设计与建设(1)应急水池的选址应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地势较高、地质较稳定、水源较充足等条件;(2)应急水池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要求,材料应安全可靠,耐久性好;(3)应急水池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应急水池的运行管理(1)建立应急水池的日常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池水质量、水位等指标的稳定;(2)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保持应急水池的完好性和可靠性;(3)确保应急水池的配套设施(泵、管道等)的正常运行,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供水;(4)建立应急水池的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应急水池的安全管理(1)建立应急水池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2)加强应急水池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3)定期进行应急水池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四、管理责任1. 应急水池的所有者单位负有应急水池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2. 应急水池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水池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并配合所有者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管理工作;3. 相关监管部门负责对应急水池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五、管理措施1. 制定应急水池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责任人;2. 定期组织应急水池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3. 加强应急水池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4. 加强应急水池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警系统。
有关事故池设置的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07年11月第56条的有关规定2、《水污染防治法》14年11月版第六章的规定3、《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第6.6节。
4、工期估算:500—1000m3 地下式事故池常规施工工期为2个月(冰点以上气温条件)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 1190-2009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
GB50483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
其中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等有关规定执行;最大降雨量确定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等执行。
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和石油库。
2、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现有储存事故排水设施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
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须注意事故时进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与正常生产时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一是降雨历时不同,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刚下的雨水,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其设计参数计算必须按GB50014规定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确定;而事故时降水量应根据事故消防时间(参照GB50016、GB50160规定一般为2~6h,Q/SY 1190规定为6~10h)确定。
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水池设置指南

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水池设置指南一、总则。
1. 目的。
- 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水池的设置,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有效防控因事故废水排放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特制定本指南。
2. 适用范围。
- 本指南适用于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产生事故废水的工业企业,包括化工、石化、制药、印染、电镀等行业企业。
二、应急水池容量计算。
1. 通用计算方法。
- 应急水池容量应根据事故废水最大产生量和可能进入应急水池的降雨量等因素确定。
- 计算公式:V=(V_1 + V_2 - V_3)_max+V_4+V_5- 其中:- V_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
对于储存相同物料的多个设备(装置)或贮罐,应按其中最大一个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计算。
- V_3为事故发生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 V_4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应急水池的降雨量(m^3),V_4 = q× F× t,其中q为降雨强度(mm),可根据当地降雨统计资料确定;F为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m^2);t为降雨历时(h),一般取1 - 2h。
- V_5为应急水池的安全余量(m^3),一般取应急水池有效容积的10% - 20%。
2. 特殊情况考虑。
- 对于某些生产工艺复杂、物料种类多且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中间产物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V_1进行修正,考虑可能同时泄漏的多种物料的总量。
- 当企业存在多个防火分区且消防用水系统相互独立时,V_2应分别计算每个防火分区的消防用水量,并取最大值。
三、应急水池位置选择。
1. 靠近风险源。
- 应急水池应尽可能靠近可能产生事故废水的生产装置、贮罐区等风险源,以便于事故废水能够快速收集,减少废水在地面的流淌距离,降低污染扩散的风险。
2. 地势较低处。
- 选择地势相对较低的位置,利用重力流实现事故废水的自流收集。
但要注意防止周边雨水或地下水倒灌进入应急水池。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办法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办法---------------------------------------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办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工作,增强各类卫生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工作,增强各类卫生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发布、备案、修订、宣教培训和演练等相关管理工作。
本制度所称卫生应急预案,是指为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各类紧急应对活动预先制定的方案。
二、基本原则卫生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国家、省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体现“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业处置、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工作指导方针;保持与上级和同级卫生应急预案的紧密衔接,保持与相邻行政区域相关卫生应急预案的衔接;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状况和具备的应急能力;应对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内容完整,简洁规范;通俗易懂,好记管用。
三、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全镇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由澧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总体预案、专项卫生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卫生应急预案、重大活动保障卫生应急预案等4大类组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总体预案由镇人民政府制定;专项卫生应急预案卫生院组织制定;企事业单位卫生应急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重大活动保障卫生应急预案由参与活动的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村(居)委会等可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落实上一级总体卫生应急预案、专项卫生应急预案、部门卫生应急预案和其他类型卫生应急预案的行动方案。
事故应急池的管理规定

事故应急池的管理规定
为使生产系统发生突发事故时超标的氨氮液体及时收集入池,不致流入外排水沟,确保外排水达标排放特制订事故应急池的管理规定:
一、必须将超标的氨氮液体及时收集入池不得流入或扫入外排水沟、落地肥料清理后可装袋送入氨化渣肥库。
二、该收集入池的液体三天内应按要求送入氨化吸收塔循环池使用,以确保应急池空池,处于备用状态。
三、处罚:
1、废液入池三天内达不到无水要求,推迟一天处罚车间100元,罚安全员50元。
2、应急池内水位较高不及时关闭进池闸板导致应急池水溢流,处罚车间100元,罚当班工长或值班主任100元、罚安全员50元。
3、造粒层溢流物料严禁用水冲洗、应用石粉掺和装袋送入渣肥库,清洗造粒喷头的液体应及时收集入池不得溢流,地面应保持干净不得有积液,否则按《安全环保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4、废液未及时收集流入外排水沟按《安全、环保管理规定》进行处罚,造成环保事故的进行责任追究。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企事业单位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事故应急池是指由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一支由专门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用于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
第三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在建设和管理应急池过程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应急池的建设与组织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行业特点,开展事故应急池的建设工作。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明确事故应急池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合理划定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池的运作效率。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应急池组织与人员的培训方案,提高应急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应急池的应对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第三章应急池的装备和设施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行业特点,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并保证其完好可用。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维护应急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应急设施,包括应急通信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等,以提供应急场所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第四章应急池的管理与监督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应急池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应急池档案,记录池内人员的培训情况、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演练的结果等。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应急池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未按照本管理规定建设和管理应急池的,由有关部门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急池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和演练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管理规定自XXXX年XX月XX日起施行。
事故应急池的管理规定

事故应急池的管理规定事故应急池是指为应对各类突发事故而建立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其主要职责是储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应急物资,以备突发事故时迅速投放并保障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进行。
为了保障事故应急池的有效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的范例,供参考:一、应急池的设置与划定范围1.事故应急池的设置应在公司主要生产或办公场所附近,距离不得超过500米,以确保应急物资迅速运输到达现场。
2.应急池应划定明确的边界,标明周边相关重要设施、通道和消防栓位置,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3.应急池周边不得设置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储存任何与应急响应无关的杂物。
二、应急物资的储备与更新1.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风险评估结果和当地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合理划分。
2.应急物资的储备应由专门的负责人负责,做到分类存放、定期检查、有效保管。
3.应急物资的库存量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调整,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
4.应急物资的有效期应明确标识,到期前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三、应急物资的维护与保养1.应急物资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并定期清理和整理仓库内部。
2.应急物资的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破损、互相污染等情况,并定期检查包装的完整性。
3.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应按照厂商要求或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物资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
四、应急物资的申领与归还1.应急物资的申领应提前填写申请表格,经核准后方可领用,领用后应按照使用规范进行合理使用。
2.应急物资的归还应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原有位置,并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物资安全完好。
3.对于过期物资或损坏无法维修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并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五、应急演练与应急响应1.应急池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包括应急物资的迅速投放、使用和保管等过程,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应急池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员工对应急物资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物资的熟悉程度和正确使用方法。
事故水池、消防水池、初期雨水池相关规定

事故水池、消防水池、初期雨水池相关规定(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GB50483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
且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
对一般的小化工项目,是否需要设置消防水池应当依据消防水供给能力来确定;是否需要设计前期雨水池,应当根据前期雨水量\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可与事故池共用等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设置事故池,应当根据GB50483-2009有关规定确定,以上三者可能需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安全评价单位\环评单位等综合确定,环评只是复核责任,即保证前期雨水\事故废水的得到处理并不污染外环境.(2)前期雨水池确定的依据及应执行的标准主要有:《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SH3024-95。
(3)消防水池确定的依据主要有: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等有关规定执行。
工厂水源直接供给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水压和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总量要求时,应建消防水池(罐),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按GB50483的规定,如果罐区围堰足够容积并可用,可不建事故池,只需配事故水导排系统,提升至围堰内,然后再送污水处理设施.但一般考虑建设一个事故池,且事故水池宜采取地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使公司生产废水、事故及消防废水得到有效接纳、处置,避免各类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事故应急池及雨水监控池的管理。
3 职责
HSE部职责
负责制定公司级水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制度。
负责监督检查事故池、雨水监控池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运行记录。
负责组织公司级水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负责协调政府环保部门对事故池的监管。
各生产部门职责
负责所辖区域内各储罐,储槽、污水池等设施的日常管理与检查;负责所辖装置废水排放及生产运行中有关问题的处理。
负责生产异常排污、超标排放及事故排污时及时通知公司生产管理部、公用部、HSE部等部门,通知其做好异常排污的接纳、处理工作。
负责跑、冒、滴、漏、串污染事故及异常排污、污染物超标排放原因的排查、处理。
检验中心(环境监测站)职责
负责公司日常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计划的制定。
按照日常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计划完成相应监测任务。
负责满足监测任务的设备配备及正常运行。
负责监测数据的及时维护,并按规定及时上报HSE部等相关部门。
负责根据采样频率,定期到雨水监控池外排口进行采样分析。
负责在线监控仪表故障时,及时对雨水监控池外排污水进行人工采样分析,并保存分析记录。
公用部职责
公用部是雨水监控池和事故池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
负责事故应急池及雨水监控池设施设备完好及稳定运行、并做好运行记录和存档。
负责公司事故池的管理及事故状态下事故水的切换。
负责公司雨水总排口管理,并确保达标排放。
负责对事故池和雨水监控池进行巡检,监管。
设备部职责
负责雨水监控池和雨水外排口在线监测仪表的管理。
负责配合事故应急状态下应急处置。
4事故应急池管理
事故应急池日常管理
严禁随意往雨水系统排放、倾倒超标废水、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其它废弃物。
各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污水、油类等物料串入雨水系统。
各生产部门、储运部、公用部要加强对污水提升池的管理,要确保废水及时排往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避免冒池串入雨水系统。
生产装置停工检修或处理故障,应严格按停工检修环保制度执行,文明停车、吹扫、排放,避免冲击污水处理场。
严禁将高含硫、含氨、酸碱等污水及油品物料直排下水道。
正常状态下应保持事故应急池空池状态,并确保雨水闸门、事故闸门、厂内厂外事故池连通闸门、提升泵等相关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格栅井、雨水监控池、事故应急池应及时清理池内杂物及淤泥,以免对污水处理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公用部对事故池内的污水应及时用泵送到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确保事故池在正常状况下处于低液位。
设备部需对雨水监控池在线监控仪表进行日常巡检、维护、调校、比对等相关工作。
事故应急池异常管理
公用部应加强对雨水监控池和雨水外排口的管理和巡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按相关规程及时处理,以免污染外部水体。
异常处置
雨水监控池内的在线监测仪表数据超标:
(1)首先关闭雨水外排闸门,并检查格栅井内水质情况,有否异常如浮油水体发黑等。
(2)取样送检,若各项指标均正常可初步判断为仪表异常,通知仪表工进行维护排除故障,仪表故障期间应增加雨水采样频率确保外排雨水达标排放。
如果人工采样分析
合格,再开启雨水外排闸门恢复外排。
(3)若有水质指标超标,按下述雨水监控池来水水质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雨水监控池来水水质异常:
(1)巡检发现雨水监控池内有油品或其它污染,上游水沟仍不断有油品或受污染雨水注入监控池时立即报告生产管理部及HSE部,请其查明并控制污染源头。
(2)立即关闭雨水外排闸门,开启格栅井内集油槽排往事故池蝶阀,将浮油切往事故池,若为其它影响水质的污染物质或浮油量大可开启事故池闸门将受污染雨水排
入事故应急池。
(3)待雨水沟来水正常后方可关闭事故池闸门,待格栅井内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启雨水外排闸门恢复正常外排。
(4)开启事故池闸门前应通知仪表工关闭相关仪表以免抽空损坏,水沟来水正常后格栅井水位上来后应通知仪表工恢复在线监测仪正常投用。
当遇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开、停工、检修、蒸汽吹扫或者事故状态下,雨水监控池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并加强现场巡检,及时向生产管理部和HSE部报告现场处置情况。
根据
厂内事故池水位情况启动临时潜污泵将事故池污水抽至污水处理场、PTA事故池或厂外
事故池,必要时协调设备部增加安设临时潜污泵或其它措施以减轻事故池运行压力异常状态下收集的消防水、生产废水、物料水及前期雨水应尽快处理完毕,保持事故应急池处于低液位状态。
事故应急池相关附属设备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当排往事故池的废水量较大,需要向其他事故池转移废水时,设备部应配合增加临时泵安装及配管、沙袋围筑等
5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6本规定未尽事宜或与国家、地方政府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抵触时,按国家、地方政府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