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4_理解隧道设计
隧道建设资料
![隧道建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955ee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7.png)
隧道建设隧道建设一直是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隧道可以通过山脉、江河、城市等地形,连接起不同地区,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便利。
隧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施工技术等。
本文将介绍隧道建设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地质勘察在进行隧道建设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了解隧道所经过地层的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等。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为隧道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2. 隧道设计隧道设计是整个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考虑隧道的长度、断面、坡度、支护结构等因素,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施工准备在进行隧道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选址、清理施工场地、搭建施工设施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隧道开挖隧道开挖是隧道建设的核心环节。
根据设计方案,施工人员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逐步开挖出隧道的地下空间。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地质变化、地下水情况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5. 隧道支护隧道支护是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工作。
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在隧道周围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锚杆、钢架、混凝土喷射等,以加固隧道结构,防止塌方和坍塌。
6. 隧道通风隧道通风是确保隧道内部空气清新的重要措施。
通过设置通风设备和系统,将新鲜空气引入隧道内部,排出废气和尘埃。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提高隧道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7. 隧道完工隧道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检测工作。
相关部门对隧道的结构、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进行检查,确保隧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隧道完工后,可以投入使用,为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提供便利。
隧道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任务,需要经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和精细施工。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严谨执行,才能建设出安全、稳定的隧道,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
隧道设计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隧道设计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55599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f.png)
隧道设计书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隧道设计书籍是指专门介绍隧道设计原理和方法的书籍。
隧道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隧道的结构、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
隧道在交通、水利、地下工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因此深入了解和掌握隧道设计原理和方法对于工程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概述部分将介绍隧道设计书籍的一般内容和特点。
首先,隧道设计书籍会对隧道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如隧道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等。
其次,隧道设计书籍会对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包括土力学、结构力学等相关知识,为读者理解隧道设计提供基础。
此外,隧道设计书籍还会详细阐述隧道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勘察设计、结构计算、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重要的是,书籍中通常会配有实例、计算公式和图表等辅助材料,方便读者理解和应用。
隧道设计书籍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适合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者和相关学生参考和学习。
同时,随着科技发展和工程实践的进步,隧道设计书籍也会随之更新和完善,以满足工程领域的需求。
因此,隧道设计书籍应作为学习和实践中的重要参考资料,为隧道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学习隧道设计书籍,读者可以充分了解隧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实践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这有助于提高隧道设计的质量与效率,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同时,隧道设计书籍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规范和标准,为隧道设计提供规范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之,隧道设计书籍是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向读者介绍了隧道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经验,为提高隧道设计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和应用隧道设计书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隧道设计的全过程,从而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隧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用来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包含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100km隧道课程设计
![100km隧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ddc1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5.png)
100km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100km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设计的主要参数和施工技术。
2. 学生能够了解隧道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隧道建设中涉及的岩土工程知识。
3. 学生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了解隧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100km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分析等方法,评估隧道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隧道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隧道工程产生兴趣,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隧道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地理、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以实际隧道工程为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隧道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
2. 隧道设计参数:学习隧道的设计原理,掌握隧道的主要设计参数,如隧道断面、长度、曲率等。
3. 隧道施工技术:学习隧道施工方法,包括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等,了解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 岩土工程知识:介绍隧道工程中涉及的岩土工程知识,如地质勘探、围岩分类、支护结构等。
5. 隧道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隧道工程对周边地形、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隧道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学习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防护知识,包括通风、排水、供电、通信等。
7. 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塌方、涌水、岩爆等,并探讨解决方法。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学习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学习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1c021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8.png)
•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桥梁结构形式不断创新 • 隧道施工技术逐渐成熟,如隧道掘进机等设备的发明和应用
20世纪以来,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高速铁路的兴起,对桥梁与隧道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发展
02
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提高隧道 施工质量 • 严格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 设计要求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隧道施工管理 水平
04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铁路桥梁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速铁路桥梁工程
• 工程概况:桥梁位于某高速铁路线上,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结构 • 施工难点:桥梁跨越某河流,施工环 境复杂,需要进行水上作业 • 施工技术:采用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政策创新:如政府加大对铁路桥梁与 隧道工程的投资和政策支持
管理创新:如采用项目 管理、工程总承包等现 代管理模式,提高工程
管理水平
制度创新:如推动铁路 桥梁与隧道工程领域的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
完善和创新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理念 的推广:如桥 梁与隧道工程 的设计、施工、 运营等环节的
05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未来发展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技术创新
01 新材料的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新材料的应用 02 新工艺的研发:如预制构件施工工艺、3D打印施工工艺等新工艺的研发 03 新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桥梁与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的政策与管理创新
案例二:某城市立交桥桥梁工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知识点学习(6)(隧道工程)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知识点学习(6)(隧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08ac3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7.png)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知识点学习(6)(隧道工程)本文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中与隧道工程相关的知识点,包括一般规定、洞口与明洞、开挖、装渣与运输、支护、衬砌、辅助坑道、防水和排水、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风水电供应、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盾构施工、水下隧道、特殊地段、小净距及连拱隧道、附属设施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逃生与救援等十八部分内容。
在第一部分一般规定中,要求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对隧道工程实施动态风险控制和跟踪处理。
此外,隧道施工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施工方法制订施工方案,并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设计变更。
施工现场布设安全要求包括避开高边坡、陡峭山体下方、深沟、河流、池塘边缘等区域设置临时设施,弃渣场地应设置在不易溃塌、不产生滑坡的安全地段,隧道内供风、供水、供气管线与供电线路应分别架设,供电线路架设应遵循一定原则。
在隧道洞口管理安全要求中,要设专人负责进出人员登记,建立洞内外通信联络系统,并在长、特长及高风险隧道施工中设置稳定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和人员识别定位系统。
在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共同制定现场安全措施。
需要设置警示标志的危险区域包括隧道洞口、开关箱、配电箱、台车、台架、仰拱开挖等危险区域,洞内施工设备均应设反光标识。
此外,应根据危险源辨识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并应配备相应的应急资源。
最后,在高压富水隧道钻孔作业中,需注意一些事项。
第三部分:隧道开挖1.隧道开挖爆破作业安全要求在隧道开挖中,爆破作业是必要的一步。
然而,为了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需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对于长度小于300米的隧道,起爆站应设在洞口侧面50米以外,对于长度大于300米的隧道,洞内起爆站距爆破位置不得小于300米。
2)装药、起爆、通风、盲残炮处置等应符合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的有关规定。
3)爆破后应按先机械后人工的顺序找顶,并应进行安全确认。
《隧道工程》作业完整版讲解学习
![《隧道工程》作业完整版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875d9d067ec102de3bd890a.png)
绪论思考题1. 什么是隧道?2. 隧道的种类有哪些?3. 隧道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哪些?4. 和地面结构相比,隧道工程有哪些特点?5. 试从隧道的广泛用途上论述学习、研究与发展隧道技术的重要意义。
6. 你认为隧道工程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哪些?第二章思考题1、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的内容有哪些?2、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有哪些?3、简述岩石与岩体的区别。
4、岩体的工程性质有哪些?5、围岩的定义,围岩分级的目的?6、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有哪些?7、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简述我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围岩分级方法。
第三章思考题:1、影响隧道位置选择的因素有哪些?2、越岭隧道与河谷隧道有何区别?它们在位置的选择上采取什么原则?3、地质条件对隧道位置选择有哪些影响?4、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遵循哪些原则?确定洞口位置考虑哪些因素?5、什么是隧道净空?6、铁路隧道的横断面是根据什么设计的?7、简述曲线铁路隧道加宽的原因和方法。
8、曲线铁路隧道和直线隧道衔接的方法是什么?向直线方向延长13m和22m的理由是什么?9、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包含哪些内容?10、隧道衬砌断面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计算题1、某隧道位于半径R=800m的圆曲线上,通过三级围岩地段,设计为直墙式衬砌,曲线加宽40cm,中线偏移值d=12.5cm,外轨超高值E=9.5cm,隧道竣工后,测得DK23+15 DK23+20 DK23+25各起拱线处内外侧宽值如表1所示,试按隧限一2A计算各点侵限情况。
表12、某单线铁路隧道位于圆曲线半径R=1000m缓和曲线长Lc=100m的曲线上,曲线全长L=309.44m,隧道进口桩号DK27+844,出口DK28+344, ZH点桩号DK27+958,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120km/h。
试计算隧道加宽值W中线偏移值d,并绘图说明隧道断面的变化位置、线路中线和隧道中线的关系。
1. 解:E = 9.5cm :: 15cm,d _W2)/2 =12.5cm,曲线加宽W3W2=40cm 则:内侧加宽W)=32.5cm,外侧加宽W2=7.5cm。
中学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中学隧道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19aa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f.png)
中学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结构及其功能;2. 学习隧道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理解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3. 掌握隧道工程的安全监测方法,了解隧道运营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隧道选址及规划;2.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3. 能够针对隧道工程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隧道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中学隧道工程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针对学生的特点,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包括隧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隧道工程概述2. 隧道地质与选址:学习地质对隧道工程的影响,掌握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隧道地质与选址3. 隧道结构设计:介绍隧道主体结构、辅助结构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隧道结构设计4. 隧道施工技术:学习隧道施工的常见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组织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隧道施工技术5. 隧道安全监测:掌握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监测方法,了解监测数据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隧道安全监测6. 隧道运营与维护:学习隧道运营管理、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六章 隧道运营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隧道工程基本概念第二周:隧道地质与选址第三周:隧道结构设计第四周:隧道施工技术第五周:隧道安全监测第六周:隧道运营与维护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隧道工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_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_隧道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5d3eab50e2524de5187eb0.png)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工程的特点 地下作业环境差 地质条件多变 不确定因素多(如溶洞、塌方、断层、变形、岩爆等) 工作面狭小,各施工工序相互影响大 工序循环周期性强,利于专业化流水作业
地下工程施工不受气候影响,施工安排相对稳定等: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 施工计划及主要施工方法(正常施工、特殊施工) 施工设备工作计划: 施工总进度和季(月)计划 资源需求计划: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包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质量、安全、工期保证技术措施 技术经济指标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3.劳动安排 ①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
②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③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建筑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 •技术责任制度 •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 •技术交底制度 •工地及班组经济核算制度 •材料出入库登记制度 •安全操作制度 •劳动制度和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
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决定其最适宜的机械类型。
为充分发挥主导施工机械的效益,在选择配套机械时, 应使它们的生产么能力相互协调一致,并且能够保证有 效地利用主导施工机械。如在隧道出碴过程中,汽车应 保证装碴机械连续工作等。 应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现有机械,在同一工地实现一 机多用,提高机械化程度,尽量减少手工操作。
编制依据:合同书要求条款、设计文件、业主和施
工会议确定的有关文件要求。 对结构复杂、条件差、施工难度大或采用新工艺、新
技术的项目,要进行专业性研究,通过专家审定,报 业主审批后采用。
学习资料二_认识隧道构造-西南交通大学
![学习资料二_认识隧道构造-西南交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5490c2c77da26924c5b014.png)
➢ 端墙的作用:
支护洞口仰坡,并将仰坡水流汇集排出。
➢ 构造要求:
◆ 端墙高度应使洞身衬砌上方尚有1m以上回填层; ◆ 洞顶水沟深度应不小于0.4m; ◆ 应设置挡碴防护墙,高度从仰坡坡脚算起应不小于0.5m,
水平方向不宜小于1.5m; ◆ 端墙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其深度视地质条件、
冻害程度而定,一般应在0.6~1.0m左右; ◆ 墙厚按挡土墙计算 ,宽度与路堑横断面相适应。
2.3 洞门结构类型 ◆ 洞口环框式洞门 ◆ 端墙式洞门 ◆ 翼墙式洞门 ◆ 柱式洞门 ◆ 台阶式洞门 ◆ 斜交洞门 ◆ 削竹式洞门
◆ 洞口环框式洞门
适用于Ⅵ类或Ⅰ级围岩,地形陡峻而又无排水要求 作用:不承载,加固洞口
减少雨后洞口滴水 简单装饰
◆ 端墙式洞门
适于地形开阔,岩质基本稳定的Ⅰ ~ Ⅲ级围岩。 结构特点:能有效抵抗山体纵向推力。
一般待初期支护与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再施作内 衬。为了防止地下水流入或渗入隧道内,可以在外衬 和内衬之间设防水层,其材料可采用软聚氯乙烯薄膜、 聚乙丁烯片、聚乙烯等防水卷材,或用喷涂防水涂料 等。
隧道衬砌构造
(二) 复合式衬砌
复合式衬砌可以满足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刚度小、 易变形的要求,且与围岩密贴,从而能保护和加固围 岩,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
这种衬砌的特点是:拼装成环后立即受力,便于 机械化施工,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劳力。
目前多在使用盾构法施工的城市地下铁道和水底 隧道中采用。在铁路、公路隧道中由于装配式衬砌要 求有一定的机械化设备,施工工艺复杂,衬砌的整体 性及抗渗性差而未能推广使用。
隧道支护
开挖后的隧道,为了保持围岩的稳定性,一般需 要进行支护和衬砌。
实际应用中,应遵循“早进晚出”的设计原则,根据 洞口范围地表原始形态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洞门形式。
探索隧道小班教案反思
![探索隧道小班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d45c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2.png)
探索隧道小班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探索隧道小班教案反思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隧道的主题,帮助小班学生培养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和互动学习,学生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教案的反思将重点关注教案的设计、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对未来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教案设计:1. 目标设定:- 帮助学生了解隧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 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活动:- 观看隧道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隧道的兴趣和好奇心。
- 利用教具或模型展示隧道的结构,让学生触摸和探索。
- 分组活动:学生合作设计和建造小型隧道模型。
- 探索活动:在户外环境中寻找真实的隧道,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 小组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模型和观察结果,并互相交流。
二、教案实施:1.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实践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分享想法和解决问题。
- 多元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成果展示等,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2. 教学资源:- 隧道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 隧道模型和教具。
- 记录观察结果的工具,如相机、笔记本等。
三、学生学习成果:1. 知识与理解:- 学生能够解释隧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隧道的特征。
2. 技能与能力:- 学生能够合作设计和建造小型隧道模型。
- 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户外环境中的隧道。
3. 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性。
- 学生展示出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1. 教案设计方面:- 加入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
- 提供更多的挑战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实施方面:- 更好地组织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贡献的机会。
- 提供更多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幻灯片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f7c090430029bd64783e2cf1.png)
3 设计参考图
建筑限界
隧道内轮廓
隧道洞口平面图
隧道洞门结构设计图
隧道开挖方法设计图
开挖方法图〕 设计说明书
2 设计说明书提纲(建议)
第一章 设计资料和任务 第一节 设计资料 第二节 设计任务和要求
第二章 隧道洞门设计 第一节 隧道建筑限界 第二节 隧道内轮廓确定 第三节 隧道进出口位置确定 第四节隧道洞门构造设计
第三章 隧道总体设计 第四章 隧道支护构造及施工方法设计
第一节 支护构造设计 第二节 施工方法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幻 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 任务、要求及应提交的文件
确定隧道进、出口洞门位置,绘制隧道进、 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线;〔隧道洞口平面图〕
隧道洞门设计;〔洞门立面图和剖面图〕 隧道总体设计;〔隧道纵断面图〕 隧道支护构造和施工方法设计〔支护构造图,
地铁隧道施工课程设计
![地铁隧道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d339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02.png)
地铁隧道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地铁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地铁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施工方法、支护结构及其作用;3. 了解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工程质量要求。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地铁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进行简单的模拟和分析;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地铁隧道施工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隧道施工相关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增进学生对我国地铁建设事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国家自豪感和荣誉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地铁隧道施工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对地铁建设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地铁隧道施工基本概念:隧道工程概述、地铁隧道施工特点及分类;2. 地铁隧道施工原理:地质条件分析、隧道施工力学原理;3. 地铁隧道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隧道开挖、支护结构施工、衬砌施工;4. 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盾构法、浅埋暗挖法、明挖法等施工方法及其适用条件;5. 施工安全管理: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防控措施;6. 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地铁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工程质量控制要点;7.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模拟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分析实际案例。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安排,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如下:1. 基本概念和原理(1课时);2. 施工工艺流程(2课时);3. 关键技术(2课时);4. 施工安全管理(1课时);5. 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1课时);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2课时)。
高速隧道课程设计
![高速隧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9e6c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5.png)
高速隧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速隧道的相关知识,包括隧道的起源、分类、结构、设计原理以及施工技术等。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他们对高速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认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高速隧道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了解高速隧道的分类及其特点。
3.理解高速隧道的主要结构部件及其功能。
4.掌握高速隧道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5.了解高速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高速隧道工程实际问题。
2.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CAD等,进行高速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模拟。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高速隧道工程中进行有效协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高速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重视。
2.培养学生对高速隧道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速隧道的起源、分类、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以及安全环保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高速隧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高速隧道的起源,分析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高速隧道的分类及其特点:详细讲解高速隧道的分类,分析各类高速隧道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高速隧道的结构部件及其功能:讲解高速隧道的主要结构部件,阐述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4.高速隧道的设计原理:阐述高速隧道的设计原理,包括选线、断面设计、结构设计等。
5.高速隧道的施工技术:介绍高速隧道的施工技术,包括开挖、支护、衬砌、排水等。
6.高速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强调高速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分析如何在实际工程中落实这些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高速隧道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高速隧道知识体系。
学习资料四理解隧道设计
![学习资料四理解隧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694524b90d6c85ec3ac688.png)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横断面组成最小宽度(单位:m)
1.各级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以下
规定:
1)建筑限界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取5.0m;三、四级公路取4.5m。 2)当设置检修道或人行道时,不设余宽;当不设 置检修道或人行道时,应设不小于25cm的余宽。 3)隧道路面横坡,当隧道为单向交通时,应取单 面坡;当隧道为双向交通时,应取双面坡。坡度应根 据隧道长度,平、纵线形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 可采用1.5%~2.0%。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2.3 普遍。
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的主要区别:
① ②
铁路隧道建筑限界是固定统一的,而公路隧道的 建筑限界则不定。 公路隧道的附属设施比铁路隧道多且要求高,且 每一座隧道均会因交通流量和长度不同而要求不 同。
单心圆衬砌内轮廓线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2.2 铁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第2节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衬砌断面几何关系有:
上式含b、f、φ1、a、r1、r2、φ2共7个参数 先给定b、f、φ1及a值后,再解出r1、r2及φ2。 曲线地段需要加宽时,保持r2及φ2不变,φ1仍取 45º , b值根据加宽要求也是已知,故未知参数f、a、 r1仍可求解。
图4-8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平面示意图
(2) 由于曲线外轨超高,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 使车辆限界上的控制点在水平方向上向内移动了 一个距离 d内2 。
图4-9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断面示意图
据此,曲线隧道净空的加宽值为 内侧加宽
W 1 = d 内1 + d 内2 外侧加宽 W 2 = d 外 总加宽 W= W 1 + W 2 = d 内1 + d 内2 + d 外 2.加宽值的计算(略看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监控设计法又称信息设计法,它是以现场量测为手 段、以量测信息为设计依据,来确定支护参数、支护时机、 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方法。(围岩动态判断的准确度 难以把握,工程量大,耗资多,对施工有一定扰动)
3、理论计算设计法
理论计算设计法是在测得岩体和支护力学参数的前 提下,根据围岩和支护的力学特性及共同工作的关系, 应用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单元分析法,建立力学模型,通 过计算确定支护参数的设计方法。(结合围岩位移特性 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寻找最佳共同作用点)。
2.1.3 设计注意事项
★ 隧道内轮廓必须符合隧道建筑净空限界。 ★ 内轮廓线应尽量减小洞室的体积 。 ★ 结构轴线应尽可能地符合压力线。 ★ 采用的施工方法能确保断面形状及尺寸有利于隧道的稳定。
2.1.4 设计目的
★ 满足限界要求 ★ 满足受力要求 ★ 圬工最省 “大小够用为度,形状受力合理,施工简单方便”。
一、支护的作用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支护的作用
基于对围岩“三位一体”特性的认识,隧道工作者进一 步认识到围岩与支护的基本关系: 围岩是工程加固的对象,支护是加固的手段; 围岩是隧道结构体系的基本承载部分,支护是隧道结构体系 的辅助承载部分; 围岩是不可替代的天然的结构主体,支护是可以选择的人工 的结构部分; “支护”——是用来“帮助”围岩获得稳定的人工结构。
图4-8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平面示意图
+ (2) 由于曲线外轨超高,车辆向曲线内侧倾斜, 使车辆限界上的控制点在水平方向上向内移动了 一个距离 d内2 。
图4-9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断面示意图
+ 据此,曲线隧道净空的加宽值为 + 内侧加宽 W 1 = d 内1 + d 内2 + 外侧加宽 W 2 = d 外 + 总加宽 W= W 1 + W 2 = d 内1 + d 内2 + d 外 + 2.加宽值计算
蒸汽及内燃牵引的单线、双线铁路隧道限界图
电力牵引的单线、双线铁路隧道限界图
4.直线隧道净空
“直线隧道净空”要比“隧道建筑限界”稍大一些, 除了满足限界要求外,考虑避让、救援通道,还考虑了 在不同的围岩压力作用下,衬砌结构的合理受力形状 (拱部采用三心圆,边墙采用直墙式或曲墙式)以及施 工方便等因素。图4-4及图4-5为时速120km单线及双线 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衬砌内轮廓。图4-6为时速200km单线 及双线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衬砌内轮廓。图4-7为武广客 运专线设计时速350km双线铁路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 轮廓。
图4-9 单线隧道曲线加宽示意图
3.曲线隧道中线与线路中线偏移距离
从以上可知,曲线隧道内外侧加宽值不同(内 侧加宽大于外侧加宽),断面加宽后,隧道中线应 向内侧偏移一个 d 值。
单线隧道偏移值为 d= 1/2 ( W 1 − W 2)
4.时速200km以上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最高时速200km的新建铁路单、双线隧道内净
“限界”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 内的空间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建筑 限界”是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机车车辆或超限货物车辆的接近限界 铁路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净空
1.机车车辆限界
它是指机车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要求正在运行的 各种型号机车和车辆都必须容纳在此限界范围内而不得超越。
(二)锚喷支护的作用效果
2.3 衬砌截面厚度
单线铁路隧道拱顶厚度一般为30~60㎝ 双线铁路隧道衬砌拱顶厚度为40~80㎝。 仰拱厚度一般稍小于拱顶的厚度。 衬砌可以等厚,也可将拱脚和边墙较拱顶加厚20%~50%。
本节主要内容:
➢支护的作用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支护的结构组成 ➢初期支护的选择原则及组合形式 ➢锚喷支护工程特点、作用和效果
理解隧道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
➢隧道净空与限界的概念 ➢隧道建筑限界的确定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1.1 铁路隧道限界
直线隧道净空与限界的概念
隧道净空是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 间。铁路隧道净空是根据“隧道建筑限界”确定 的,而“隧道建筑限界”是根据“建筑接近限界” 制定的,“建筑接近限界”又是根据“机车车辆 限界”制定的。
圆弧、尖拱、平拱的选取)。 ★ 最小厚度/设计值。 “大小够用为度,形状受力合理,施工简单方便”。
2.2 铁路(公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
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的主要区别:
① 铁路隧道建筑限界是固定统一的,而公路隧道的建 筑限界则不定。
② 公路隧道的附属设施比铁路隧道多且要求高,且每 一座隧道均会因交通流量和长度不同而要求不同。
直线隧道净空D=C+结构受力合理+形状便于施工
图4-4为时速120km单线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衬砌内轮廓。
图4-4 单线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衬砌内轮廓图
图4-5为时速120km双线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衬砌内轮廓。
图4-5 双线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衬砌内轮廓图
图4-6 时速200km新建铁路隧道衬砌内轮廓图
图4-7 时速350km双线铁路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
2.1.5 隧道衬砌结构和断面尺寸的确定(工程类比法)
★ 选定衬砌断面的大小,即确定所需净空尺寸大小,保证车辆 安全通过。
★ 选定衬砌断面计算轴线的形状,调整并保证衬砌受力合理, 形状尽量简单。
★ 选定衬砌厚度,验算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1.6 具体原则
★ 减少挖方,不侵入限界,形状尽量圆顺。 ★ 尽量符合自然成拱条件,轴线、压力线尽可能重合(圆形、
这正是现代隧道围岩承载理论解决隧道工程问题的思路。
2、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于对“围岩与支护的基本关系”的认识,人们针 对围岩稳定能力不足的工程实际,提出了利用“支护” 来“帮助”围岩获得稳定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和隧道施工的工程措施:
围岩不稳,支护帮助; 遇强则弱,遇弱则强; 按需提供,先柔后刚; 量测监控,动态调整。
三)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衬砌的衔接方法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
位于曲线地段隧道,断面加宽除圆曲线 部分按上述计算值予以加宽外,缓和曲线部分 可分两段加宽,即自圆曲线至缓和曲线中点, 并向直线方向延长13m(13=26÷2),采用圆 曲线加宽断面(按W值加宽);其余缓和曲线, 自直缓分界点向直线段延长22m(22=18+4), 采用缓和曲线中点加宽断面,其加宽值取圆曲 线之半(即按W/2加宽)。
空面积采用52㎡和80㎡断面形式也是经过优化比 选的,既充分满足了空气动力学效应标准的要求, 又完全满足建筑物接近限界及其他工程使用空间 的需要,且留有富余量,考虑道最高时速200km新 建铁路隧道线路采用最小圆曲线半径2200m,推荐 圆曲线半径为3500—6000m,按《铁路隧道设计规 范》曲线隧道的加宽也是较小的,完全在富余量 以内,可以不考虑内轮廓加宽。
二、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
1、工程类比法
工程类比设计法主要是在编制围岩分级表的基础上,比 照已建类似工程的锚喷支护参数、内层衬砌参数,以及施工 方法和工艺流程等经验,结合拟建工程的围岩等级与工程尺 寸等条件,直接确定拟建工程的初期支护参数、内层衬砌参 数,并同时提出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的建议的设计方法。
本节主要内容:
➢隧道衬砌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铁路与公路隧道衬砌断面设计比较
2.1 隧道衬砌横断面设计 2.1.1 设计基本内容 ★ 内轮廓线 (横断面净空) ★ 结构轴线(横断面形状) ★ 截面厚度(截面强度)
2.1.2 设计步骤 ★ 确定隧道类型相应建筑限界 ★ 根据围岩初步拟定截面厚度 ★ 断面优化、强度检算并评价内轮廓线
图4-12 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衔接方法平面示意图
当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车辆前面的转向架进到 缓和曲线起点后,由于缓和曲线外轨设有超高,故车 辆开始向内侧倾斜,车辆的后端点亦已偏离线路中心, 所以从车辆的前转向架到车辆后端点的范围内应按圆 曲线加宽值的一半加宽,此段长度为两转向架间距离 18m加转向架中心到车辆后端点距离4m共22m。当车辆 的一半进入缓和曲线中点时,其车辆后端偏离中线值 应根据前面的转向架所在曲线的半径及超高值决定。 此时,前面转向架已接近圆曲线,故车辆后段(按切 线支距法原来推算,近似取车长之半26/2=13m)应按 圆曲线加宽值加宽。(详见教材P68)
+ 1.2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组成部分:
行车道宽度(W) 路缘带(S) 侧向宽度(L) 人行道(R)或检修道(J)
当设置人行道时,含余宽(C) 车道数
+ 1.3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 1.加宽原因
(1)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中心点沿线路运 行,而车辆本身却不能随线路弯曲,仍保持其矩形 形状,故其两端向曲线外侧偏移( d 外 ),中间 向曲线内侧偏移( d 内1 )。
四、锚喷支护工程特点、作用和效果
(一)锚喷支护的工程特点
1、灵活性
锚喷支护是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支护部件进行 适当组合的支护形式,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及时性
锚喷支护能在施做后迅速发挥其对围岩的支护作用。
3、密贴性
喷射混凝土能与坑道周边的围岩全面、紧密地黏结,使锚 杆和钢筋网的点约束作用得以分配和改善,使其发挥协同作用。
1、初期支护(外层衬砌)
初期支护的作用主要是承受 “早期围岩压力”,帮助围岩达成 “基本稳定”,以便安全、顺利地 挖除坑道内岩体,保证隧道在施工 期间的稳定和安全。(喷锚支护、 超前支护、地层改良)
2、二次衬砌(内层衬砌)
内层衬砌的作用主要是承受后期围岩压力,并提供“安全储 备”,以及满足构造、美观、降阻和耐久等方面的要求,保证隧道 在服务期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位于曲线车站上的隧道,断面加宽应根据站 场线路具体要求计算确定。
当隧道位于反向曲线上且其间夹直线长度小 于44m时,重叠部分按两端不同的曲线半径分别计 算内外侧加宽值,取其中较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