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毕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2013届铁工毕业设计
黄
晶
岭
三
号
隧
道
设
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2013-12-10
第一章 结构设计
1.1工程概况
本隧道按行车最高速度250km/h ,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
内轮廓执行《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通隧(2005)0201—5图。
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III 型轨枕及60㎏/m 钢轨。
设计轨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77㎝。
1.2洞口段设计
⒈本隧道进、出口进采用斜切式洞门 ⒉斜切式洞门的设计和明洞部分的施工
⑴本隧道在里程DIK186+226~DIK186+244为明洞部分,长度为18m 。
由于埋藏较浅,一般在10~20米之间。
故采用明挖扩大法施工。
由于地质条件较差,为V 围岩,在施工过程中要先作好防排地表水工作,开挖是要注意放坡和对边坡的防护。
施工时主要以机械开挖为主。
人工清底。
在部分地段辅助爆破开挖。
⑵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对围岩的保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⑶洞门形式详见“福厦施隧—2655
”。
1.3洞身衬砌
洞身衬砌详见“福厦施隧—2653”。
1.4支护及施工方法
⒈全隧各段施工方法、加强支护及超前支护参数具体见下表;暗洞段施工方法按“福厦隧参02”图办理;钢架按“福厦贰隧参(05)4001,4002”图办理。
⒉系统支护参数按采用纸参考图办理。
⒊为保证质量,改善工作面环境,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
⒋全隧施工时,仰拱混凝土应先施作,拱墙二次衬砌采用一次立模筑。
⒌暗洞段采用光面爆破、锚喷支护,按“福厦贰隧参(05)4001—19”和“福厦贰隧参(05)4002—16”图的要求对结构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并按仰拱超前的原则组织施工。
⒍洞身DIK186+900~DIK187+100线路左侧240m为紫坑水库,其坝底标高约为80m,顶标高96.8m,库容量22400m3高于线路约58m,据地质专业工程地质评价,隧道开挖不会引起水库大量渗水。
隧道施工中采取加深局部炮眼探水,并注意观察地下水渗漏情况,必要时可实施开挖后局部注浆。
1.5附属建筑物
⒈本隧共设综合洞室兼电缆余长腔9个,综合洞室内设简易的消防器具并设标示牌。
⒉为满足电力、通信、信号等要求,与隧道两侧各设两到电缆槽,沟槽技盖板布置图详见“福厦隧参(05)4001—14、福厦贰隧参(05)4002—12、福厦隧参01—15”。
(3)每个洞口均设置电力过轨钢管和通信、信号过轨钢管,其设计参见“福厦隧参01—17、18,福厦隧参03—16、17”。
(4)每个综合洞室设置通信、信号过轨钢管和通信、信号接地体,其设计详见“福厦隧参03—16、18”。
1.6防排水
1.6.1衬砌防水
1.6.1.1全隧二次衬砌拱部、边墙及仰拱(底板)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8。
1.6.1.2全隧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部位铺设防水板加无纺布防水。
1.6.1.3全隧纵、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同时纵向施工缝涂抹混凝土界面剂,环向施工缝内缘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
环向数量按10m一道计列,纵向数量按2道计列。
1.6.1.4变形缝宽度2㎝,变形缝填充聚苯板并加设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变形缝外缘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变形缝内缘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
明暗分界处及抗震设防衬砌与普通衬砌连接处均设置变形缝一道,抗震设防衬砌段每隔50m设置变形缝一道。
1.6.1.5二衬拱部每隔3~3.5m预留回填注浆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应进行填充注浆,详见“福厦隧参03—10”图。
1.6.2衬砌排水
1.6.
2.1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沟加中心沟的方式。
衬砌背后的积水沟通过环向和纵向盲沟的汇集后引入侧沟,在经侧沟的汇集和沉淀后通过横向导水管将侧沟中的水引入检查井,再由中心沟派出洞外。
侧沟主要用于汇集地下水,同时起到沉淀和兼顾部分排水的作用,中心沟用于排水。
中心沟采用暗埋中心水管加检查井的方式设置,中心水管采用内径500㎜的C25耐腐蚀钢筋混凝土预制管。
1.6.
2.2隧道中间设置检查井,检查井纵向间距不大于30m,井壁外边缘距衬砌变化处不小于1m,也不应设置与施工缝、沉降缝等处,隧道道床内的积水通过隧道中部的引水槽汇集后排入检查井,检查井设计详见“福厦隧参(05)4001—15、福厦贰隧参(05)4002—13、福厦隧参01—16”。
1.6.
2.3全隧二次衬砌背后设环向盲沟,纵向每8~10m及集中出水处设置一环;两侧边墙脚设
纵向盲沟,并每隔8~12m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
纵向偷税盲沟
1.6.
2.4抗腐蚀要求:本隧道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酸性侵蚀,初期支护盆混凝土及二衬圬工除仰拱填充外均采用掺外加剂(耐腐蚀剂)之耐腐蚀混凝土。
系统支护锚杆采用耐腐蚀砂浆,混凝土耐腐蚀系数应不小于0.8。
二衬圬工中水泥用量按330㎏/3
m计例。
喷混凝土水泥用量按400 ㎏/
3
m计例。
耐腐蚀技数量按水泥用量的8%计例,施工中耐腐蚀混
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取水化验结果,胶混材料,骨料特性。
所采用耐腐蚀剂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配置,并应取样试验。
1.6.
2.5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控制最大水胶笔。
1.6.
2.6浇注在混凝土中并部分暴露在外的吊环,紧固件,连接件等铁杆应与混凝土中的钢筋隔离,并应采取对该杆件进行除锈及防锈等相应的措施,以消除其锈蚀可能对杆件承载力的影响。
1.6.
2.7初期支护之拱墙喷混凝土中掺加合成纤维,每方喷混凝土掺量为1.2㎏。
1.6.3锚杆
1.6.3.1II级围岩拱部采用Ф22砂浆锚杆,其它地段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Ф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全长粘结性Ф22砂浆锚杆
1.6.3.2临时支护锚杆采用Ф22砂浆锚杆除临时支护锚杆外其余所有锚杆均应设置钢垫板,垫板尺寸150mm×50mm×6mm。
1.6.4主要防排水及掺加材料
1.6.4.1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5mm;拉伸强度≥12Mpa;断裂延伸率≥200﹪;断裂强度≥60KN/m;低温弯折性为-20℃无裂纹;不透水性为0.2Mpa,24h不透水;热处理时变化率≤
2.5﹪。
1.6.4.2无纺布:重量纵横≥400g/㎡;厚度≥3mm;拉断力(500mm)≥450N;伸长率≥80﹪;纵横强度比<1.5;梯形断裂≥250N;渗透系数≥5×102 ;裂隙率>80﹪。
1.6.4.3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硬度(邵氏A度)为60±5;拉伸强度≥15Mpa;断裂延伸率≥38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23℃168h)≤20﹪;撕裂强度≥25KN/m;
脆性强度≤-40℃。
1.6.4.4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 ,硬度(邵氏A 度)为60±5;拉伸强度≥15Mpa ;断裂延伸率≥380﹪;压缩永久变形(70℃×24h )≤35﹪,(23℃168h )≤20﹪;撕裂强度≥30KN/m ;脆性强度≤-45℃。
1.6.4.5钢边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240mm ,硬度(邵氏A 度)为60±5;拉伸强度≥18Mpa ;断裂延伸率≥400﹪;压缩永久变形(70℃×24h )≤35﹪;撕裂强度≥35KN/m 。
1.6.4.6环、竖向盲沟:Ф50透水管(外裹无纺布);纵向盲沟:Ф80透水管(外裹无纺布);横向导水管:Ф100PVC 管。
1.6.4.7镶嵌材料:双组份聚硫密封膏、灰色,渗水性指数≤4,低温柔性-30℃,最大延伸率≥300﹪,恢复率≥80﹪,加热失重≤10﹪,最大拉伸强度部应小于0.2Mpa ,且拉、压循环性能为80℃时拉伸—压缩率不小于±20﹪。
1.6.4.8混凝土界面剂:粘结抗折强度≥3.5Mpa ,渗透系数<0.5×10
10
cm/s ,厚度约2mm 。
1.6.4.9合成纤维(改性聚脂纤维):100﹪改性聚脂,单丝长度7~18mm ,直径约40~50um ,抗拉强度≥400Mpa ,比重1.3~1.4,弹性模量≥1.4×104
Mpa ,极限强度≥16﹪。
1.6.4.10其余按采用的参考图及相关参考等要求办理。
1.7耐久性设计
⒈本隧道陈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⒉本隧道主要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环境作用等级为H1。
⒊隧道结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以及耐久性指标要求,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执行。
⒋衬砌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拱墙、仰拱不小于50mm ,底板不小于40mm 。
⒌施工控制要求详见《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相关条款。
⒍监测、养护、维修也应该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 混凝土工程施
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相关要求办理。
1.8隧道照明
⒈本隧根据相关要求设置固定式照明设备和应急照明设备,应急照明灯具安装间隔不大于50m,且必须在供电中断时能自动接通并能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
⒉洞内综合洞室处设置固定和应急照明设备。
⒊救援通道每隔200m设图象文字标记,指示两个方向到洞口的整百米数,并使应急照明的灯光能显示其方向。
1.9.弃碴及环保
⒈本隧道弃碴量约35.0万方,弃碴全部选定的弃碴场内。
结合隧道进、出口周围的状况,本着隧道弃碴尽量少占用良田的要求,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弃碴后碴顶有条件时予以复耕,其余均进行绿化,弃碴坡脚设置浆砌片石挡碴墙,并做碴场排水系统,防止弃碴流失,污染环境。
⒉碴场坡面及顶面均予以绿化。
⒊施工中产生的废碴、废液应按有关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弃置、排放。
⒋隧道洞口施工场地布置中,须在洞口外合适位置设置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池按“福厦隧参01—24”图施作,施工废水去污达标后方可排放。
1.10.施工注意事项
⒈客运专线隧道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施工难度大,在开工前应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认真研讨每道工序的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和作业细则,确保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⒉由于隧道开挖断面大,初期支护和围岩为暗挖隧道主要受力结构,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办理,确保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并加强施工地质工作,若发现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及时提出,避免盲目施工,以确保安全。
⒊初期支护的参数和采用的施工工法密切相关,在施工中根据揭示地址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工法,必要时适当调整支护参数。
⒋进、出口位于土层或全风化,宜旱季施工,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组织。
⒌应先作好同口的防排水设施,再进行洞口开挖,并及时做好洞口边仰坡防护,近早修建洞口
及洞口段衬砌,洞口有危岩.落石的应先行清除,以确保施工与运营安全。
⒍施工中应诼段核实围岩级别,取样化验地下水,并加强监测,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提出,以便处理。
⒎仰拱施工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并分段整体灌注,严禁半幅施工,确保仰拱及底部施工质量。
⒏为更好地知道现场施工,在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册工作。
⒐本隧道按耐久性设计,施工时应严格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等相关要求执行。
⒑隧道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应尽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衬砌表面裂纹。
⒒本隧道施工前应对隧洞顶各建筑物进行详细的调查,施工中设置必要的观测点。
⒓全线隧道通过岩性均为火成岩,深孔取样测试起放射性对人体无害。
但由于取样数量有限,本隧道施工是应加强通风及监测。
⒔说明未详尽处,按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参考图、设计图办理。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
2.1工程概况
黄晶岭二号隧道是新建铁路福州至厦门客运专线隧道工程,隧道全长2424m里程DIK186+226~DIK188+650,最大埋深170m。
本隧道分一个工作面,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分别从主洞进出口一个方向施工。
隧道为直线;隧道单面坡坡度为5‰上坡。
本隧按行车最高速度V=250Km/h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内轮廓执行《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通隧(2005)0201-5图。
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Ⅲ型轨枕及60kg/m 钢轨。
设计轨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77 cm,线间距4.6-5.0m。
隧道设双侧救援通道,宽度1.5m ,救援通道通行面高出内轨顶面30cm。
2.2编制依据
⒈工程招标文件及补充规定
⒉铁四院设计的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⒊施工承发包合同文本
2.3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及隧道工程概况见附表2-3-1、2-3-2、2-3-3.附表2-3-1:洞身工程数量表
表2-3-2:洞口工程
表2-3-3:弃渣及环保工程
2.4施工总体安排
2.4.1施工方案
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进出口段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洞身Ⅴ级围岩断层破碎带采用CRD法施工,进口Ⅳ级围岩地段采用CD法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施工。
隧道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
2.4.2施工目标
2.4.2.1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2007年9月3日;
竣工日期:2010年01月20日,线下主体完工,使铺轨顺利通过。
2.4.2.2质量目标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对已完工的工序(开挖、支护、衬砌、仰拱、附属工程)等工程的质量自检检测率必须达到100%。
黄晶岭隧道保部优,争创国优。
认真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计划和创优规划,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大力开展“打造精品工程”的活动,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目标实现。
2.4.2.3环保、安全工作目标
三标一体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文明施工;杜绝伤亡,杜绝机械大事故;严防隧道塌方;特别注重防汛、施工用电、交通安全工作。
2.4.3施工组织机构
2.4.
3.1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黄晶岭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项目工区负责人(副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副总工)1人、隧道工程师3人、桥梁工程师1人、技术员2人、质检员2人、测量工6人,安全兼调度2人。
2.4.
3.2施工队任务划分及劳动力配置
根据本隧道工期要求、工程规模、特点和分布等情况,在一个作业面安排一个隧道施工队。
完全满足要求。
承担隧道出口段2424m主洞施工。
同时在进口各设立1个砼拌和站。
任务划分及劳动力配置见附表2-4-1。
表2-4-1 ;工程任务划分及劳动力配置表
2.4.4劳动力组织
本隧道由1个隧道工程施工队施工,隧道工程施工队包含掘进工班,初期支护工班,出碴工班,衬砌工班,砼生产工班,后勤保障工班。
施工技术人员以本单位现有在编人员确定,技工及劳动力人员以本单位现有人员为主,由当地人员补充。
施工人员由各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及力工组成,所有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均为正式职工,力工不足部分招民工补充。
人员配备情况及进场计划,详见“隧道所需劳动力人员安排”。
本隧道施工所需劳动力人员安排如下:
⒈隧道劳动力人员共计200人,具体安排见附表2-4-2和附表2-4-3
⒉其它后勤工、养路工、卫生清洁工、杂工等人员约20人。
本次投入施工劳动力人员共计240人,预计高峰期达300人。
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上场计划。
表2-4-2 隧道进口开挖劳动力组织及其分工
表2-4-3 隧道进口模板台车及仰拱施工人员配备表
注:洞外砼供料人员采取三班作业,人员配置设在拌和站。
所在隧道施工工作人员正式施工前应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
施工中各工种及工作内容应相应固定,以使其熟练程度达到最佳。
交接班在现场,接班者应提前到现场,准备接班。
2.4.5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配置
隧道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见附表2-4-4、隧道主要检测设备仪器见附表2-4-5。
表2-4-4 隧道施工设备配置明细表
表2-4-5主要检测试验仪器表(1)
表2-4-5主要检测试验仪器表(2)
2.4.6风水电供应方案
2.4.6.1施工通风设置
采用混合式通风。
在黄晶岭隧道进口各安装两台2×110kw轴流式风机和三台射流风机。
为储存风量,缓解风压损失,在黄晶岭隧道主管线上隔段增设储气缸。
另外在供风管线最低和末端处
加设油水分离器,经常排放高压风管和风包中的积水、油污,保证供风质量。
2.4.6.2施工排水措施
施工排水布置:隧道进口部分逆坡段掘进,自然流水形式排水,水量增大时加设水泵辅助排水;隧道出口顺坡段地方采用分级倒流形式抽水排放,对逆坡段掘进部分,自然流水形式排水。
顺坡段根据岩体条件在适当地段设置水泵辅助排水,初步确定为隧道出口逆坡段1268m范围内每隔300m设置一处积水坑,通过分级倒流的方式排放到洞外污水处理池。
洞内排水沟尺寸设计为:宽度为0.5m,深度为0.3m,沿隧道掘进两侧布置。
2.4.6.3施工、生活用水
进口施工用水主要来自附近河水,出口施工用水采用山脚下冲沟内的溪水,分别在进、出洞口附近建150m3水池一座,采用变频水泵供水至洞内,供水管路采用Φ150mm无缝钢管;
2.4.6.4施工、生活用电
隧道施工用电以从永久临时相结合接入供电为主,以自备发电机为辅。
变压器设置见附表2-4-6。
表2-4-6 变压器设置一览表
2.4.7 施工场地布置
2.4.7.1施工现场规划原则
满足施工、节省投资、减少占地、因地制宜、尽量利用既有设施。
施工平面规划主要内容:驻地、生活生产房屋、施工便道、临时便桥、供电系统、供水系统、隧道供风、通风系统、临时
排水系统、拌和站、加工厂、火工品库、料场、取弃土场等。
临时设施主要布置在隧道洞口。
2.4.7.2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及规划
⒈生产及生活设施
采用租用和自建相结合的原则解决生产、生活房屋。
根据本工程上场人数及施工需要,计划修建生产房屋800m2,生活房屋1600m2,租民房400m2。
洞口附近设钢构件加工间,集中加工各种钢结构件,实现工厂化管理,保证加工、生产的质量。
在洞口附近设置设备维修间,进行各种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各种机械的正常运转,保障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⒉施工便道
有乡间小道作为施工便道,通至隧道各洞口及弃碴场、施工便道满足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通行要求,晴雨畅通。
施工便道技术标准: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每150m设一处会车道,会车道宽7.5m,长度不少于15m,便道采用C20混凝土硬化, 混凝土厚度26cm。
隧道洞口临时布置范围内全部采用C20混凝土硬化, 混凝土厚度20cm。
场外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拓宽,新建便道结合地形选线,进入隧道洞口的便道依山势展线修筑,跨越沟渠及冲沟的地段设置过水涵洞。
共需新修便道约1.4km。
⒊施工便桥
在黄晶岭隧道进口需新建便桥80m,在黄晶岭隧道出口需新建两座便桥各35m(含跨河弃碴便道),便桥采用多跨涵管过水路堤方式。
2.4.7.3混凝土拌和站
计划在隧道进出各设置一座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料场和小型混凝土预制生产厂设在各拌和站旁,场地全部采用20cm厚混凝土硬化。
具体设置见表2-4-7。
表2-4-7 混凝土集中拌和站设置一览表
2.4.7.4隧道弃碴处理
本隧道弃碴量约35.0万方,弃碴全部选定的弃碴场内。
结合隧道进、出口周围的状况,本着隧道弃碴尽量少占用良田的要求,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弃碴后碴顶有条件时予以复耕,其余均进行绿化,弃碴坡脚设置浆砌片石挡碴墙,并做碴场排水系统,防止弃碴流失,污染环境。
⒈进口弃碴于进口右侧深谷中,运距0.5km,弃碴量约为35.0万方。
⒉弃碴场顶向外作3%的排水坡;碴面底部每隔20m铺设一根塑料排水盲沟排水。
⒊坡脚设置M7.5挡碴墙。
⒋在弃碴场顶外缘设一道截水沟,沟宽40cm,高60cm,M5 浆砌片石铺砌。
⒌挡墙尺寸根据地形按直线变化过渡,埋置深度不小于 1.5m,且挡碴墙基底承载力不小于
0.25MPa。
⒍弃碴场完毕后,弃碴顶部及边坡填土恢复植被。
2.5施工进度安排
隧道进度计划详见附图2-5-1。
图2-5-1 黄晶岭隧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5.1进度安排的原则
隧道接触网、电缆槽、通风及照明等设施与隧道同步修建完成。
根据施工条件安排以下原则:
⒈根据现场自然条件、工程特点及工程总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科学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工期要求。
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单位的优势,采取先进、成熟的技术、工艺、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⒊运用网络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期,组织均衡生产,提高设备、器材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分项工程及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2.5.2施工进度安排及进度指标
2.5.2.1施工进度安排
黄晶岭隧道工程为本标段重点工程,直接控制施工作业工期。
隧道开挖支护是关键工序,对工程质量和行车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在施工安排时已考虑了地材转运、季节施工及交叉施工作业等因素的影响。
招标文件要求工程总工期36个月(2007年09月03日~2010年09月03日)。
结合我单位施工实际情况,本隧道工程计划于2007年09月03日开工,2010年01月20日完工,总工期28个月,比业主要求铺轨到达时间2010年09月03日工期提前6个月。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业主要求对工期做出适度调整。
隧道掘进施工预留不可预见因素半个月时间,主要是围岩变化过破碎带等不良地段,机械故障,停电等因素影响。
隧道采用2台台车,每台长度为10.5m。
1.施工准备:2007年9月3日~2007年10月1日。
2.黄晶岭隧道主要分项工程时间安排见附表2-5-2。
表2-5-2 黄土岭隧道主要分项工程工期安排表
2.5.2.2进度指标
⒈开挖进度指标分析
Ⅲ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图见附图2-5-3,Ⅳ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图见附图2-5-4,Ⅴ级围岩施工循环时间图见附图2-5-5。
隧道进度指标表见附表2-5-6,隧道掘进时间计算表见附表2-5-7,拱、墙衬砌循环施工进度分析表见附表2-5-8。
⒉衬砌施工进度指标分析
隧道洞身衬砌施工在开挖后适当时候开始施工。
仰拱超前施工(不占用施工时间)。
拱、墙衬砌台车月进度指标分析:衬砌施工各工序作业循环时间及月进度指标见附表2-5-9。
附图2-5-3 Ⅲ级围岩全断面法掘进循环时间图
附图2-5-4 Ⅳ级围岩CD法掘进循环时间
附图2-5-5 Ⅴ级围岩CRD法掘进循环时间图
附表2-5-6 隧道进度指标表
附表2-5-9隧道工程进度安排表
2.6施工技术方案
2.6.1开挖
2.6.1.1明洞和洞门施工
1.明洞和洞门施工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考虑预留沉降),确保衬砌不侵入设计轮廓线。
2.监控量测仪器齐备,测点布置合理,信息反馈准确及时。
3.混凝土的拌和设备、运输设备、衬砌模板台车以及洞门施工所需的提升设备、小型土石方
压实机械等机械设备应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要。
4.钢筋拱圈砼用的水泥、砂、碎石、钢筋以及洞门砌筑所用(片)块石、料石等各项原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到位。
5.劳力组织合理,对圬工工程等主要项目安排专业化班组进行施工。
风、水、电、道路等作业条件满足施工需要。
6.一般要求:
⑴洞口明洞与洞门施工应根据洞口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设计文件,将其和洞口排水、洞口土石方开挖以及暗洞浅埋段等各项有关工程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
⑵明洞与洞门工程应在雨季前施工完成。
明洞开挖前应做好截排水系统;明洞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坡体稳定监测,宜随挖随护,防止雨水下渗影响开挖面稳定。
⑶明洞及洞门施工现场布置合理有序,各项标志明显。
和隧道洞内施工平行、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安排,减免干扰。
⑷明洞及洞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严防对拱圈带来冲击或其他不利影响。
⑸明洞及洞门搭架子施工时,应遵守脚手架及高空作业有关规定,严防坠物伤人。
7.明洞的防排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盲管,保证排水畅通。
⑵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的出水口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考虑,即明洞施工完成后,洞内的排水应形成顺畅的出水口,洞顶排水系统达到完善、畅通。
⑶明洞施工应注意和暗洞衔接良好。
洞口明洞还应和洞门拱圈衔接良好。
⑷在仰坡地质较好的情况下,宜先进暗洞、再由内向外施工明洞。
⑸在仰坡易坍塌的情况下,应先做明洞直抵坡脚。
⑹洞门和隧道洞身等部位的施工先后安排以既要早出形象,保证洞口安全,还要尽量减少和隧道洞身施工问的相互干扰为原则。
一般情况下,洞门施工宜在隧道浅埋段衬砌完成后及时进行施工。
8.明洞施工:
⑴明洞施工按设计要求,对地层进行预加固,然后分层开挖和支护,边仰坡分层施做喷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