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讲课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2.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XX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感悟运算本质。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看到屏幕里的图片,有什么感觉?(出示各种美丽的花朵)(非常漂亮,感觉很香……)2.是的,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
荷花代表着纯洁,牡丹则代表着高贵。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承前启后1、出示主题图。
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2℃ 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学习引领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加、减、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括号三个部分组成,是整数四则运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前面所学的的加减法、乘除法计算的巩固和扩展,又是对整数四则运算的归纳和总结,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材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先教学加法,然后以加法及加法的意义为基础,弄清楚叫减法的已知条件,最后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括号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体会中括号的意义及括号的运算顺序。
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有关于0的运算。
3.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4.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5.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能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利用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6课时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1课时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1课时4.括号………………………………………………………………1课时5.解决问题…………………………………………………………1课时6.练习课……………………………………………………………1课时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 )-64=100 87-( )=18 124-( )=99 *( )-94=94 (*注意部分学生会做减法得到0)师:在计算时,你的依据是什么?
四、综合练习
1、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3043-2468= 3043-575=你是根据什么,填出横线上数的?
重点难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120=170-50 50=170-120
【通过学生交流准备的信息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两道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归纳出加减法的意义。】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加数用减法)
(2)试一试:利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括号中的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2.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大家经过了一个开心的寒假,相信大家都有充足的精力来投入今天的学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节有关加法和减法的知识。板书:加法与减法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2、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
2014-2015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先学后教教案Word版
第 2 页签阅人:签阅时间:
学习单元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学习题目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总( 5)课时
学习日期
课型
新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学习难点: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具准备:小黑板
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积=因数×因数的运算
学习重点: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学习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 + 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 、引入新课
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揭示课题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五 、 后教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下学期 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以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这些内容,新版教材在本册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本单元的《四则运算》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运算顺序。
4.解决问题。
二、重、难点设置: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通过线段图的展示、算式的比较,直接、明了地揭示了加、减法之间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其中“逆运算”概念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清楚,“逆”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感悟、体会和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体会假设法的优越性,形成基本的解决租船问题的解题思路。
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的,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采用根据线段图列算式,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概括加、减、乘、除的意义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四年级数学(下)全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到第3页的例1学习目标:1、掌握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白板课件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学习目标:1、掌握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齐读)过渡: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自学、看书。
二.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3页的例1内容。
重点看蓝色、红色字部分。
思考:1、什么是加法?加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2、什么是减法?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3、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识记: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相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一)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二)做一做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课件上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一)更正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1.第1题: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2.第2题: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3.评正确率和板书。
五、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1——5七.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800=450+350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1、教材第三页做一做。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2、根据上面每个小组合作便出四道题,试算结果,集体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3、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三、有关0的运算:100+0= 0+568= 0×78= 0÷23=128-128= 0÷76= 235+0=99-0= 49-49= 0+319= 0×29=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教案
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教科书分3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减法、除法的意义及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和运算经验,需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但不太容易理解减法和除法的意义,同时,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1.注重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学生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来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出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二、三班数学,二班共有学生人,上期期末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三班共有学生人,上期期末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
总体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仅小部分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较浓厚,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另外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惰性强,这二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导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整数四则运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加减法、乘除法计算的巩固和扩展,又是对整数四则运算的归纳和总结,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而在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代数运算及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对四则运算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4.经历解决租船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优化思想。
单元重难剖析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1.理解减法、除法的意义。
2.正确地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结构导图课时教学设计2.看图写算式。
493+418=911(人)的意义,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5)介绍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2.减法算式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1)结合例1(1),引导学生根据814+1142=1956中的三个数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1第(2)、(3)题)(2)组织学生独立解答。
(3)引导学生对比观察:第(1)、(2)和(3)题的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5)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人教四下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以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这些内容,新版教材在本册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本单元的《四则运算》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运算顺序。
4.解决问题。
二、重、难点设置: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通过线段图的展示、算式的比较,直接、明了地揭示了加、减法之间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其中“逆运算”概念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清楚,“逆”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感悟、体会和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体会假设法的优越性,形成基本的解决租船问题的解题思路。
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的,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采用根据线段图列算式,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概括加、减、乘、除的意义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算式题,初步了解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内容包括同级运算、含两级运算、含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关键: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课时安排:
6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2012-2013 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设计者单位(学校)铜陵师范附属小学授课班级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陈智伟仁和镇中心学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二、三班数学,二班共有学生人,上期期末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三班共有学生人,上期期末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
总体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仅小部分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较浓厚,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另外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惰性强,这二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改进方法措施: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以前学习过得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这些内容,新版教材在本册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本单元的《四则运算》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数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运算顺序。
4、解决问题。
二、重、难点设置: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通过线段图的展示、算式的比较,直接、明了地揭示了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其中“逆运算”概念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清楚,“逆”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感悟、体会和理解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体会假设方法的优越性,形成基本的解决租船问题的解题思路。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的。
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而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
学生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采用根据线段图例算式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概括加、减、乘、除得意义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同时,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要求:1、理解加、减、乘、除得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与0有关的运算,知道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还是0。
3、认识中括号,知道四则运算的含义,会计算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4、解答租船问题时,学会先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实际人数再进行选择和确定最佳方案。
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
学习目标:1、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学习重、难点:1、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明确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1、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二、自学展示(20分钟)(一)自学指导1、认真看书第2、第3 页的内容和例题1。
2、思考:①、加法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②、减法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③、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3、思考:减法是加法的(),验算加法可以用()法,验算减法可以用()法。
(二)学生自学1、生看书自学第2、3 页的内容和例题1;师观察督促学生自学。
2、师指思考题,请生(后进生)回答。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三)检测练习:第3页做一做(1)指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更正讨论(1)更正师: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发现有错的可以上来更正,如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前补充。
(2)讨论(议一议)①、看第一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②、看第二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三、当堂训练(10分钟)1、第4页练习一第2、3题(必做)2、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四:总结反馈(5分钟)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
学习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学习重、难点:1、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2、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明确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二、自学展示(20分钟)(一)自学指导1、认真看书第5、6 页的内容和例题2。
2、思考:①、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②、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③、自己总结乘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思考:除法是乘法的(),验算乘法可以用()法,验算除法可以用()法。
(二)学生自学1、生认真看书第5、6 页的内容和例题2;师观察督促学生自学。
3、师指思考题,请生(后进生)说答案。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三)、检测练习:第6页做一做(1)指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更正讨论(1)更正师: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发现有错的可以上来更正,如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前补充。
(2)讨论(议一议)①、看第一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②、看第二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小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三、当堂训练(10分钟)1、填空题。
(1)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2)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他们的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