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用语用字要求规范化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规章制度1. 引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学校内部的语言文字使用,提升学校整体形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通过明确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要求和管理办法,促进学校师生遵守规则,做到文明用语、规范表达,共同打造和谐文化氛围。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体学校师生及与学校有直接关联的工作人员。
3. 规范内容3.1 语言文字的准确性1.使用语言文字时,应准确表达,避免模棱两可或歧义的说法。
2.遵循语法规则,用词准确合理,避免使用粗俗、低级或不文明的语言。
3.2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1.使用统一的标点符号和格式,遵守常规书写规范。
2.文章、报告等正式文件应符合学术写作规范,清晰、条理分明。
3.避免使用网络流行语和网络新词,保持语言文字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3.3 语言文字的文明用语1.尊重师长和同学,不使用侮辱性、歧视性的语言。
2.避免使用不文明、恶劣的骂人词汇以及攻击性的言辞。
3.在公共场合,遵循社交礼仪,言行举止文明得体。
3.4 语言文字的文化尊重1.尊重多种文化,避免涉及敏感话题或使用不恰当的形容词。
2.避免使用带有侮辱性或歧视性的称谓,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提倡使用亲切友好、尊重他人的语言文字。
4. 管理办法4.1 规范宣导1.学校将定期组织语言文字规范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2.设置学校内部语言文字规范宣导栏,发布相关资讯和活动。
4.2 监督检查1.学校将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团队,负责对学校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不定期组织语言文字规范化考核,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4.3 教育培训1.学校将加强对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培训,提升大家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
2.鼓励师生参加专业写作培训或语言文字规范相关的学习交流活动。
5. 处罚措施5.1 违规处罚1.对于违反语言文字规范的行为,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纪律处分等。
学校用语 用字管理制度

学校用语用字管理制度学校用语用字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学校的用字行为,提高用字规范性,增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用字原则1.准确性原则学校的用字必须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语病、错误或不当的字眼。
2.规范性原则学校的用字必须符合语法、标点符号、造词等规范,不得使用谐音、俚语或方言。
3.文明礼貌原则学校的用字必须文明、礼貌,不涉及人身攻击、侮辱或歧视他人。
4.适用性原则学校的用字必须适用于特定场景,不得使用违背学校价值观、不良的用字。
5.简洁性原则学校的用字必须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或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三、用字规范1.书面用字规范(1)书写字体:学校的各类文件、通知、公告等必须使用规范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不得使用奇形怪状、难辨认的字体。
(2)字号字形:学校的各类文件、通知、公告等必须使用统一的字号和字形,如五号、小四号等。
不得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字号,以免影响阅读。
(3)标点符号:学校的文档必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等,不得拼音、英文等不符合规范的符号。
(4)语法规范:学校的文档必须符合语法规范,包括主谓一致、时态一致、修辞等方面。
不得出现语病、歧义或错误的用字。
2.口头用字规范(1)授课用字:教师授课时必须用准确、规范的用字表达思想,不得使用方言、俚语或不当字眼。
(2)教育用字:学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必须使用得体的用字,不得侮辱、挖苦他人。
(3)学生用字:学生在上课、写作和交流时必须使用规范、正确的用字,避免出现错误或不当字眼。
四、用字管理1.教师培训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用字水平和规范性,传授正确的用字知识和技巧。
2.用字检查学校将定期开展用字检查,对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用字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规范的用字,学校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记录在案。
3.用字指导学校将加强对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用字指导,提供正确的用字范例和模板,引导大家正确使用语言文字。
2023年学校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现如今,用字,用语,管理制度,校内相关内容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拟定用字,用语,管理制度,校内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校内用语用字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学校校内用语用字管理制度学校校内用语用字管理制度一、用语要求1.要将一般话渗透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要求师生在校内内自觉使用一般话,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止说粗话、高声喧哗,使一般话成为校内用语。
2.坚持一般话教学,课堂上老师讲课、同学回答问题必需使用一般话,对外电话联络、与家长沟通等必需使用一般话。
3.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在*上必需使用一般话。
4.教研活动加强基本功训练,坚持使用一般话。
5.老师必需达到《老师资格条例实施方法》规定的一般话等级标准,教务处将定期进行老师一般话培训及测试、达标验收工作,发觉问题准时实行补救措施。
6.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不断提高同学的一般话水平。
二、用字要求1.校名、标语、名称牌、标志牌、颁发的奖状等各种标牌用字符合要求。
2.宣扬栏、宣扬材料、指示牌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用字规范。
3.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请柬等用字,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4.公文、讲义、教案、试卷、用字规范。
5.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符合要求。
6.板书用字符合要求。
7.同学能熟悉并正确书写规范字。
学校篇2:公文材料规范用字和格式要求公文材料规范用字和格式要求公文格式是公文的门面和形象,必需保持庄重、大方的形象和统一、规范的格式。
这不仅是公文法定的权威性、严厉性和特定的效用在形式上的重要体现,也是公文处理手段逐步信息化、规范化的客观需要。
现将常用公文材料用字及格式要求说明如下:一、公文纸型和字数公文用A4纸打印,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
二、公文字体和字号(一)标题字体和字号。
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三号加粗楷体字;三级标题用三号加粗仿宋体字。
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模版

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模版学校用字规范化是指对学校内各种文字材料的字体、字号、字距、排版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学校各类文书的统一、规范和美观。
通过规范化的用字,不仅可以提升学校形象,还可以提高文档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下面是一个关于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的模版,供参考。
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模版(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内各类文字材料的字体、字号、字距、排版等,提升学校形象,统一文档风格,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公告、通知、简报、报告、材料等。
第三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必须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排版,不得随意改变字体、字号、字距等。
第二章字体要求第四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必须使用宋体、黑体或微软雅黑字体。
第五条学校标志、学校名称、重要标题等必须使用学校指定的字体。
第六条正文内容可使用宋体或黑体字体,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第三章字号要求第七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的字号要求如下:(一)学校标志:字号为48号。
(二)学校名称:字号为36号。
(三)重要标题:字号在22号至30号之间。
(四)正文内容:字号在12号至18号之间。
第八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的标题与正文内容的字号要相对应、协调统一。
第四章字距要求第九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的字距要求如下:(一)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字距:1.5倍行距。
(二)段落之间的字距:1.5倍行距。
第十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的字距要保持适中,不得过于拥挤或过于稀疏。
第五章排版要求第十一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的排版要求如下:(一)页面布局:合理使用区域,留有足够的页边距。
(二)标题居中:重要标题要居中对齐。
(三)分段落:适当分段,使内容清晰。
(四)对齐方式:正文内容采用左对齐或两端对齐。
(五)页眉页脚: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学校名称、页码等信息。
第十二条学校内所有文字材料的排版要保持简洁、大方、美观,不得出现错位、挤压、重叠等现象。
中学校园用字用语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中学校园用字用语,提高师生文明素养,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及工作人员。
三、用字用语规范1. 严格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规范汉字。
2. 书面用语要准确、简洁、得体,避免使用生僻字、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3. 日常交流中,提倡使用普通话,鼓励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4. 不得使用侮辱性、歧视性、攻击性语言,禁止使用粗俗、低俗、恶俗用语。
5. 在网络交流中,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发布、传播不良信息。
四、监督检查1. 学校设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级教师、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本制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教育。
3. 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等部门要定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4. 学生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要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扣发奖金等处罚。
3. 对严重违反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七、具体实施措施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培训,提高教师语言文字素养。
2. 开展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
如:举办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站等渠道,宣传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营造良好氛围。
4.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教育。
将语言文字规范纳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
5. 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学校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用字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学生及校园内所有用字行为。
三、用字规范要求1. 坚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
2. 使用规范的汉字,避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
3. 避免使用错别字、不规范字、已淘汰字。
4. 遵循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5. 遵循正确的数字用法,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
6. 遵循正确的词语用法,使用规范的词语,避免使用口语化、方言化、网络化用语。
四、管理措施1. 学校设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2. 各部门、各班级要明确专人负责语言文字工作,确保用字规范。
3.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汉字、标点符号、数字等。
4. 学生在书写、发言、写作等活动中,要自觉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素养。
5. 学校定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6. 对违反语言文字规范的行为,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责令改正等处理。
五、宣传教育1. 学校通过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主题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会议等形式,宣传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
3. 邀请专家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讲座,提高师生语言文字素养。
4. 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教师培训内容,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水平。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政策为准。
学校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校园用语用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素养,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及来访人员。
第三条学校校园用语用字应当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用语规范第四条学校内部交流、教育教学、会议、宣传等活动中,应当使用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
第五条学校师生应当掌握并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遵循以下原则:(一)发音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清晰;(二)书写规范,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等不规范字;(三)避免使用方言、土语,以及可能引起误解或歧义的口语;(四)遵循礼貌用语,尊重他人,体现文明素养。
第六条学校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宣传报道等方面,应当注重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错误或不当用语。
第三章用字规范第七条学校校园内的标牌、指示牌、宣传栏、公告栏等,应当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等不规范字。
第八条学校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规范的汉字标识,方便师生识别和使用。
第九条学校在制作宣传材料、出版物、网络平台等,应当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确保用字准确、规范。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条学校设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园用语用字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一条学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责令改正等处理。
第十二条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用语用字的监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学校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管理制度(7篇)

学校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管理制度(7篇)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精神,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推动校园语言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素质修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XX学校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管理制度。
一、推广普通话工作制度1.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分管并具体组织落实,各班配备一名推普员,加强推普工作的监督。
2.全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积极推广普通话,自觉使用“四用语”(课堂用语、会议用语、宣传广播用语、校园交际用语)。
3.定期加强和开展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培训和督查。
4.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各种形式的推普活动,在校内形成讲普通话的良好风气。
二、语言制度1.普通话规范制度(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2)说标准普通话,不夹带方言,不转变语音、语调。
(3)学生在校园内说普通话,课堂发言,课下交流时使用普通话。
(4)提倡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要说普通话。
2.规范字使用制度(1)作业书写规范,减少错别字(不使用简化字、繁体字)。
(2)学习笔记中使用规范字。
(3)校报及宣传刊物中使用规范字(不使用简化字、繁体字)。
(4)自主检查家长在回条或签字中的用字,督促家长使用规范字(不使用简化字、繁体字)。
1.要求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标准,即:语文老师二级甲等87分,其他非语文老师二级乙等80分。
未达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争取尽快达标。
2.教师要积极参与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不断提高自身规范用语水平,使我校全体在岗教师普通话达国标率100%。
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3.对于违反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行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
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上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学校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师生素质修养和文化水平。
希望全体师生认真遵守执行,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保留了原文本的基本信息和含义,但在语言表达和组织上进行了重新构思和调整:首先,我们需要将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和教学基本功能力考核中。
校园用语用字管理规章制度

校园用语用字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总则为规范校园用语的使用,创造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校园治安,校园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以及来校参观、实习等活动的人员。
第三条:定义1.校园用语:指在校园内使用的语言文字,包括口头和书面。
2.违禁用字:指不文明、侮辱他人、传播虚假信息、违反法律法规的用字。
第四条:文明用字原则1.在校园内使用语言文字应当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不得使用侮辱、辱骂他人的用字;2.不得散布虚假信息,误导他人;3.不得传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4.不得使用违法违规的用字。
第五条:管理措施1.学校设立用字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校园用字管理规定,监督实施;2.学校定期举办宣传活动,普及文明用字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文明意识;3.学校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学生、教师对违规用字的举报。
第六条:违规处理1.发现违规用字的学生,将被批评教育,要求改正,并做出相应的处罚;2.对于严重违规用字的学生,学校将给予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3.对于教师、员工等工作人员使用违规用字,学校将进行调查处理,并做出相应处罚。
第七条:监督检查1.学校领导及时巡视校园,对用字管理情况进行检查;2.用字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班级、各部门进行检查,对违规用字情况进行整改。
第八条:奖惩制度1.学校设立文明用字奖励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师生员工给予奖励;2.对违规用字行为进行处罚,严重者可以取消奖励资格。
第九条:其他规定1.学生在校园内举办活动时,必须遵守校园用字管理规定;2.在校园内发生用字纠纷时,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附则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修改,将另行发布。
以上就是校园用语用字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遵守规定,共同维护校园环境的文明和谐。
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目的
本规范旨在规范学校内部的语言文字使用,提高学校形象和管
理水平,保证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学校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
规范要求
1. 使用规范的汉字和标点符号:所有文字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确保文字表达准确。
2. 严禁使用网络用语和俚语:在学校内部的正式场合,严禁使
用网络用语、俚语和不雅言辞,保持语言的正式性和端庄性。
3. 勤于核对和校对:在发布重要文件或通知前,务必进行核对
和校对,确保文档中没有错别字、语法错误或不合规语句。
4. 尊重他人和平等待人: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应尊重他人,避
免使用侮辱、歧视或冒犯性的语言,并保持友好和礼貌的态度。
5. 遵守机密和保密要求:在处理涉及机密信息的文件和通信时,必须遵守相关的保密要求,确保信息安全性。
6. 注意用词和措辞:在学术和专业领域的文件和报告中,应注意用词和措辞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确保文意清晰和表达准确。
7. 主动研究和提高:学校鼓励员工和学生主动研究和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培训和研究机会来提升自身水平。
附则
1. 对于违反本规范的行为,学校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并进行教育和指导,帮助相关人员改正错误。
2. 本规范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以上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内容,旨在提高学校内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保证学校形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希望全体学校成员共同遵守并扎实落实。
2024年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四篇)

2024年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及教学规范化文字的核心阵地,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推广普通话及用字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一、学校特设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亲自挂帅,配备专、兼职人员专项负责,强化制度建设,制定详尽工作计划,构建高效运行机制。
二、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践行使用规范字与普通话,并深入学习掌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
将推广普通话及用字规范化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议程,确保每学期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
三、全校师生需全面了解并遵守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规范标准,树立高度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学校与班级层面均设立推普活动小组,确保活动定人、定时、定点、定主题有序开展。
四、各学科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与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并将其纳入教学目标体系。
教师需严格使用规范字教学,熟练掌握《简化字总表》,遵循国家汉字规范化标准;学生则需在校内全程使用普通话,作业及试卷书写均需规范。
五、加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教师资格条例》相关规定,将普通话水平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资格认定及聘用、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具体标准为:全体教师需达到二级水平,其中语文教师需达到二级甲等。
六、在校园内所有教学及集体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均须使用普通话交流,并努力在校外场合也坚持使用普通话。
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汉字规范化要求,熟练掌握《简化字总表》,对学生书写的不规范字进行及时纠正。
八、将普通话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常态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各班级应结合日常教育,开展课外普通话及规范汉字学习活动,并定期组织全校性竞赛、评比活动,以提升师生使用规范化语言文字的能力与自觉性。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用语用字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包括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学校用语用字,促进师生员工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营造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章用语规范第四条学校用语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规范汉字;2. 表达准确、简洁、明了,避免歧义;3. 尊重他人,文明礼貌,体现学校形象;4.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第五条学校用语具体要求如下:1. 课堂教学:教师应使用规范普通话授课,使用规范汉字板书,避免使用方言、俚语、网络用语等不规范用语;2. 公共场合:师生员工在校园内交流应使用规范普通话,避免使用不文明用语;3. 文书写作:各类公文、通知、报告、总结等应使用规范汉字,遵循公文写作规范;4. 招生宣传:招生简章、宣传册等应使用规范汉字,语言表达准确、简洁、具有吸引力。
第三章用字规范第六条学校用字应遵循以下原则:1. 使用规范汉字,避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2. 遵循国家汉字书写规范,保持汉字书写的美观、规范;3. 重视汉字的读音、字形、字义,确保用字准确无误。
第七条学校用字具体要求如下:1. 公共设施:校园内标识牌、指示牌、宣传栏等应使用规范汉字,保持字体、字号、行距等规范;2. 教学资料:教科书、讲义、教案等应使用规范汉字,保持字体、字号、行距等规范;3. 建筑装饰:学校建筑物的名称、标语等应使用规范汉字,保持字体、字号、行距等规范;4. 办公用品:文件、报表、信函等应使用规范汉字,保持字体、字号、行距等规范。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八条学校设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全校用语用字的监督与管理。
第九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1. 组织开展全校用语用字培训;2. 检查、督促各部门用语用字规范情况;3. 对违反用语用字规范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4. 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

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1一、教师备课时书写用字要求:所有备课笔记、教学案例等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二、教师上课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板书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2、教学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三、教师进行课外辅导时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辅导板书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2、课后辅导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四、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求: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五、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工作用语和交流材料要求: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所有文字材料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说明:“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具体是指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专任教师须达到二级乙等。
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2一、校园用语要求1、师生在校园内自觉使用普通话,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使用文明礼用语,禁止说粗话、高声喧哗,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
2、坚持普通话教学,课堂上教师讲课、学生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普通话,对外电话联络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集会上必须使用普通话。
4、教研活动加强基本功训练,坚持使用普通话。
5、教师必须达到《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6、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校园用字要求1、校名、标语、名称牌、标志牌、颁发的奖状等各种标牌用字符合要求。
2、宣传栏、宣传材料、指示牌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用字规范。
3、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请柬等用字,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小学校园规范用语用字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规范用语用字管理制度一、引言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
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用语用字管理制度对于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小学校园规范用语用字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正确、文明地使用语言,规范用字,培养良好的交往礼仪和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2. 规范学生的用字行为,提高写作表达质量。
3. 培养和倡导正面价值观念。
4. 培养学生遵守校园秩序和规矩的意识。
三、管理办法1. 规范语言的使用(1)禁止使用粗俗、低级、侮辱性、歧视性等不文明的语言。
(2)禁止使用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3)鼓励使用友善、关爱、鼓励他人的语言。
(4)引导学生恰当使用各种语言形式,如正式语言、礼貌用语等。
2. 规范用字的要求(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字,避免错别字出现。
(2)鼓励学生使用规范简洁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太过复杂或模糊的词汇。
(3)指导学生注重段落结构和语言的连贯性,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
3. 倡导正面价值观念(1)鼓励学生尊重师长和同学,避免互相侮辱或攻击。
(2)倡导践行团结、友善、公正等正面价值观念。
(3)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拒绝违法、不良行为。
4. 遵守校园规章制度(1)学生应遵守学校制定的校园规章制度,不得擅自修改、破坏。
(2)学生应遵守学校的课间、放学时间等规定。
(3)如有违反校规行为,学生应接受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实施方法1. 课堂教育学校应组织专题教育讲座,介绍语言文明和用字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2. 校园宣传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横幅、标语,提醒学生遵守规范用语用字管理制度。
3. 班级活动班级可以组织一些语言表达的练习或比赛,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用字能力。
4.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庭应加强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文明用语和正面价值观念,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日常用语和写作表达,及时纠正错误。
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范本(2篇)

学校用字规范化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范本一、教师备课时书写用字要求:所有备课笔记、教学案例等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二、教师上课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板书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2、教学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三、教师课外辅导时板书及教学用语要求:1、辅导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2、课后辅导时必须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四、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求。
批改作业、书写评语时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五、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工作用语和交流材料要求: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室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所用文字材料用字符合要求,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
说明:“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具体是指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专任教师须达到二级乙等。
____年____月丽景学校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和教学规范化文字的重要基地。
为了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根据《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一、学校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二、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使用规范字和讲普通话,并学习、掌握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
把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每学期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三、师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学校和班级设立推普活动小组,做到定人、定时、定点、定主题地开展活动。
四、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把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制度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高学校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工作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争创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我校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一)校园内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
1.教学中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
2.各种集会上的发言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会议用语。
3.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
4.校园内的各种交流、交际活动必须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际用语。
5.教师要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必须达到《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6.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交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7.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定期检查和评价师生校园用语。
(二)校园用字要规范,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1.校名、标语、名称牌、标志牌、奖状、流动红旗等各种标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2.宣传栏、宣传材料、指示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3.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和通知等,用字必须规范。
4.公文、黑板报、教案、试卷等用字要规范。
5.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用字必须规范。
6.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
二、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监督检查制度(一)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监督检查,采取平时监督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二)语言文字办公室、教导处负责教师的语言文字监督检查,教导处、政教处、团委负责学生规范用语用字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各年级组长、各教研组长和各班主任对其所负责处室、年级、教研组和班级用语用字情况负有监督检查责任。
学校用语_用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用语用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及学校各部门、各单位。
第三条学校用语用字应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规范、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文字。
第二章用字规范第四条学校招牌、标识、标语、宣传栏等用字,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第五条学校公文、报告、通知、会议纪要等书面材料,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第六条学校师生员工在书写、打印、发送电子邮件等场合,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第七条学校教学、科研、出版等活动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第八条学校教学、科研、出版等活动中,如有必要使用专业术语、古文、诗词等,应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规范的汉字。
第三章语音规范第九条学校师生员工在口语交流中,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遵循语音规范。
第十条学校师生员工在口语交流中,应避免使用方言、俚语、网络用语等不规范的语言。
第十一条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等场合,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遵循语音规范。
第十二条学校师生员工在口语交流中,应遵循礼貌、尊重、文明的原则,使用文明用语。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三条学校成立用语用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用语用字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第十四条学校用语用字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用语用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五条学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处理。
第十六条学校将用语用字规范纳入教职工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学校用语用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用语用字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学校用语用字,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学生以及与我校有关联的其他人员。
三、用语用字规范1. 严格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 在教学、科研、管理、宣传、交流等活动中,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3. 教职工在授课、办公、会议、报告等场合,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4. 学生在学习、交流、写作等活动中,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5. 学校内部文件、公告、标语、标识等,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6. 学校对外宣传、出版、发行等,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四、用语用字管理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语言文字知识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2. 制定语言文字使用规范。
明确学校内部各类活动、场合的语言文字使用要求。
3. 设立语言文字监督员。
负责监督、检查学校内部用语用字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
4. 建立语言文字使用档案。
记录学校内部用语用字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和分析。
5. 开展语言文字专项检查。
定期对学校内部用语用字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五、奖惩措施1. 对在语言文字使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或集体,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具体实施要求1. 教职工应主动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素养。
2. 学生应自觉遵守语言文字规范,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
3. 学校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4. 学校应定期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学院用语、用字管理制度

学院用语、用字管理制度1. 引言学院用语、用字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学院内部的语言应用,提高学院的形象和专业素质。
本制度适用于学院内部所有成员,包括教职员工、学生等。
遵守本制度的要求是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 用语规范1. 正式场合应使用规范的中文书面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语言。
2. 尊重他人,避免使用侮辱性、歧视性或冒犯性的语言。
3. 讲究专业性,避免使用与学科无关的词汇或术语。
4. 尽量使用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避免复杂冗长的句子和废话。
5. 注意修辞的得体性,避免使用夸张、偏激或不恰当的修饰词。
6. 注意时态的使用,准确表达事实、观点和推理。
3. 用字规范1. 使用标准的汉字,并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
2. 注意正确使用字音、字义、词性和词序,避免用字错误和惯用法错误。
3. 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准确表达句子的意义和停顿。
4. 注意排版的整齐与美观,避免错别字、打字错误和格式混乱。
4. 使用工具1. 推荐使用文本编辑软件或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写,以提高文字质量和排版效果。
2. 在编辑过程中,可以使用语法检查工具或拼写检查工具辅助,但仍需注意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3. 长文本的编写建议进行分章节撰写,并使用层次化和列表等方式提高文档结构的清晰度。
5. 监督和反馈1. 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用语、用字的管理监督,并及时发现问题。
2. 学院成员对他人使用不当的用语、用字应及时提出批评或建议,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
3. 学院将定期组织查阅和修订学院用语、用字管理制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6. 处罚与奖励1. 对于违反用语、用字规范的行为,将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纪律处分等。
2. 学院将重视规范和优化用语、用字的积极表现,对于优秀者将进行表扬和奖励。
7. 结束语学院用语、用字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全院师生一起努力,遵守本制度提升自身质量,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一)校园内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
1.教学中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
2.各种集会上的发言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会议用语。
3.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
4.校园内的各种交流、交际活动必须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际用语。
5.教师要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必须达到《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6.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交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7.教导处、总务处定期检查和评价师生校园用语。
(二)校园用字要规范,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1.校名、标语、名称牌、标志牌、奖状、奖旗等各种标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2.宣传栏、宣传材料、指示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23.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海报和通知等,用字必须规范。
4.公文、黑板报、教案、试卷等用字要规范。
5.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用字必须规范。
6.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
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情况进行培训。
国务院国发〔1992〕63号文件要求:“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的一项必备条件,应当成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的一个内容。
”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确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向认定机构提交“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校实行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一、新进教师普通话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不予录用。
具体要求: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的教师均需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教学辅助人员达三级甲等及以上。
二、教师在校园内必须讲普通话,在课堂上不讲普通话者不准上岗。
三、实行普通话水平考核与教师聘用挂钩,教师中凡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并取得证书的,不得申报职称。
四、一线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推普活动,并将此作为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
本制度即日起生效。
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具体要求一、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合格教师一项必备的条件和职业素质。
对应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未获得相应等级证书的教师,视为业务不合格,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更不得评为优秀教师。
二、根据国家三部委的要求,对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要进行普通话等级测试,教师必须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水平。
根据我省教师测试工作试点的实际情况,实现要求拟分两步走。
现阶段的测试对象为: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和中、高等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教师。
1946年1月1日以后至195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的测试工作开始时间由各市(地)教委、语委决定,但最迟不得迟于2002年。
非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测试试点工作。
三、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1.师范院校、职业中学等教授普通话口语课或语音课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乙等及其以上。
2.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现阶段仅对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有此项要求)。
其他各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及其以上。
3.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
4.教学辅助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及其以上。
对194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人员不再做硬性等级规定,但他们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
校园用语用字规范要求一、学校用语用字规范1.会议用语:学校领导、师生在学校各类会议(或参加外单位会议)主持、发言时应使用普通话。
2.宣传用语:校园广播电视播音应使用普通话,学校领导、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应使用普通话。
3.活动用语:学校各类集会活动、教研活动主持、讲话、发言等应使用普通话。
4.校园用字:校园公共场所用字,如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橱窗、板报等,其中若有手书的繁体字、异体字且无法更正的,可以保留,但必须在醒目位置配放规范字幅牌。
5.宣传用字:如会标、标语、对联、电子屏幕、校园文件等印刷物使用规范汉字。
6.其他用字:如学校各类印章、自制匾牌、领导教师名片等用字使用规范汉字。
二、教师用语用字规范1.教学用语:教师在会议、集体活动和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汉语拼音使用必须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及1988年7月10日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
62.工作用语:师生交谈、接待家长、接打电话、因公对外接待等应使用普通话。
3.生活用语:提倡教师在校园日常生活及社会、家庭学习、使用和推广普通话。
4.教学用字:如教师板书、教案(讲义)、学生作业、试卷、评语等用字规范。
5.撰稿用字:教师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撰写论文、计划、总结等用字规范。
注:1.使用由国家标准的印刷体不得出现字形不规范的情况(目前,计算机软件中只有黑体、宋体、仿宋体、楷体等四种字体的字形是规范的,其他字体都有可能存在不规范现象)。
2.美术字、变体字不得增减笔画、改换部件或产生歧义。
3.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部门制定的规范。
三、学生用语用字规范1.课堂用语: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应使用普通话,汉语拼音使用必须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及1988年7月10日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
2.校园用语:师生交谈、生生交谈、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大型集会应使用普通话。
3.生活用语:提倡学生在社会、家庭学习、使用和推广普通话。
74.作业书写:如学生课堂、家庭作业、检测试卷、文字作品等用字。
5.辨认识字:能辨认识字范围内的不规范字,并能主动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汇报;能主动辨认影视屏幕图书报刊和商业活动中的不规范字;能在计算机上查找语言文字网站及用规范文字发送语言文字邮件。
教育教学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和评价指标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办法》,落实国家对学校语言文字的基础作用,奠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意识,提升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的社会影响,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山阳县教体局《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山政教体发﹝2011)486号),制定出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估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明确要求和评价指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工作贯彻执行。
一、目的意义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正确使用规范语言文字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学校承担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普及任务。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辅质以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语文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及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与习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新世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
学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纳入常规管理、学生培养目标9和课程标准、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并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
通过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对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的语言素质、文字应用能力和文明意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使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普遍增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三、基本要求1、学校领导班子对贯彻语言文字工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认识明确,宣传到位。
使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重视校园用字管理。
(1)教师的教学论文(设计)、教案、板书、学生的作业、校园内的标牌、标语等用字、标点符号都必须规范。
(2)公文、印章、自编教材讲义、教学设计以及标牌、橱窗、校办报刊、墙报、黑板报等用字规范。
3、重视校园用语管理(1)学校的会议、宣传及其他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
(2)教师与领导、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校园内必须讲普通话,让普通话不仅成为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成为教师的校园语言。
(3)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校园内统一说普通话,让普通话不仅成10为学生的课堂语言,更要成为学生的校园语言。
4、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教育经常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增强师生对文字的热爱,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校园文明形象。
5、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每年9月的第三周)等社会宣传活动,各班要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和氛围,把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具体措施(一)大力推广普通话1、健全网络,抓好组织管理。
①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以“领导为龙头,教师为轴心,学生为基幢的“三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组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政领导到班主任到学生”一条龙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②在各班设2名“推普员”。
2、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①要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栏、班会、板报、广播等形式和途径进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
②要重视“推普周”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③要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建立“双推”工作标语,增强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
④要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永久性标语11牌。
⑤学校的公文、印章、标牌、自编教材、讲义、试卷、网络和教学软件、橱窗、墙报等使用的汉字以及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以及书写评语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要成为文字规范的标本。
⑥要将“双推”活动渗透到每个班级,规范班级的宣传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
3、落实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①认真按照“三纳入一渗透”(把提高师生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之中,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本课程体系之中,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之中)的要求,将用语用字目标管理切实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②坚持把语言文字达标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级和学生评优的重要条件,把学生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班级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量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