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遗传:指亲代与子代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指亲代和子代,子代和子代间具有差异的现象。
3,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学科。
简答:
1,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1)遗传学的萌芽:
①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推动“泛生说”的形成
②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状遗传”
③魏斯曼的“种质连续论”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进化论
(2)遗传学诞生:
①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并提出孟德尔遗传定律
②狄·弗里斯,柯伦斯和冯·切尔迈克三人都证实了孟德尔遗传定律。
(3)细胞遗传学时期:
①1903年萨顿发现染色体行为与与遗传因子一致,提出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促进了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结合。
②1906年贝特逊等在香豌豆杂交试验中发现性状连锁现象。
③1909年约翰逊发表了“纯系学说”,并最先提出“基因”一词
④1910年摩尔根通过对果蝇进行遗传研究,提出连锁基因遗传定律。
(4)从细胞向分子水平过渡时期:
①1944年埃弗里等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
②1952年赫尔歇和蔡斯等用同位素示踪法于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中,再次确证了DNA是遗传物质。
(5)现代分子遗传学时期:
①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遗传学以及整个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的新时代。
②1961年克里克等证明了他于1958年提出的关于遗传三联密码的推测。
③1992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并出现第一只克隆动物,克隆羊“多莉”。
2,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对基因的不同认识?
经典遗传学基因的概念:
基因具有下列共性:(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重要特征(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能自我复制,相对稳定,在有私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规律地进行分配;
(2)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即位点),并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割的单位
(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是一个突变单位;
(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如白花、红花等。总之,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不能分割,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揭示了遗传密码的秘密,使基因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上,即基因在DNA分子上,一个基因相当于DNA分子上的一定区段,它携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类遗传信息或被转录为RNA,包括信使RNA、转移RNA、核糖体RNA;或者信使RNA被翻译成多肽链。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生物同一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互称为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指形成包含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杂种时,各对相对性状之间各自独立地发生自由组合。
简答题:
1,分离比出现的条件是:
(1)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
(2)F1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并且两种配子的生活力是一样的;受精时各雌雄配子都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组合。
(3)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有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体相同的存活率。
(4)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显形表现是完全的。
(5)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群体比较大。
测交:杂种一代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
回交: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的杂交
自交:同株花朵间或同一朵花内雌雄配子的受精结合
多因一效:多个基因影响同一性状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同时影响多个性状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细胞膜:包被着细胞内原生质的一层薄膜。
随体:在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会有一个圆形或者略呈长形的突出体,这个突出体就称为随体。
无性生殖:指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后代个体的方式,又叫营养体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亲本的雌雄配子受精成为合子,随后进一步分裂,分化和发育而产生后代的方式。
双受精:两个精核分别与胚囊中的卵核和极核结合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细胞质里主要细胞器有:线粒体、质体(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
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着丝粒、染色体两个臂、主溢痕、次溢痕、随体。
4.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
答: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
花粉粒:10×4=40个;精核:40×2=80个;管核:40×1=40个。
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胚囊:10×1=10个;卵细胞:10×1=10个;极核:10×2=20个;助细胞:10×2=20个;反足细胞:10×3=30个。
6.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面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答:⑴. 叶:2n=20
(10对)⑵. 根:2n=20(10对)⑶. 胚乳:3n=30⑷. 胚囊母细胞:2n=20(10对)⑸. 胚:2n=20(10对)⑹. 卵细胞:n=10 ⑺. 反足细胞n=10⑻. 花药壁:2n=20(10对)⑼. 花粉管核(营养核):n=10
第四章
1,名词解释:
反应规范:指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所显示出的表性变化范围,即基因型决定着个体对这种或那种环境条件的反应。
表现度:指杂合子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外显率:指一定基因型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表型模写:指环境改变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会类似于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
不完全显性(半显性):指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的现象。
镶嵌显性:指后代的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上分别表现出双亲的表型。
并显性:指在后代个体的同一组织同一空间表现了双亲各自的特点。
致死基因:指能使携带者个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指一个群体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基因座上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互补作用:指两对独立地等位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
积加作用:指有几个非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着某一性状的表现,并且每一个基因都只有部分的作用,其单独存在时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
重叠作用:指多对非等位基因的显性基因只要存在任何一个,都能变现出同样的表型。
修饰基因:有些基因本身并不控制生物性状的表型,但它可以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应,这些基因称为修饰基因。
上位效应:指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作用于一对形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遮羞作用,随着后者的不同而不同的现象。
起遮羞作用的如果是受显性基因的控制,则称为显性上位
起遮羞作用的如果是受隐形基因的控制,则称为隐形上位
2,简答题
1,为什么显隐性关系会有相对性?
①显隐性可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
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中,我们是把子一代表现出和亲代之一相同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另一个没有显现的亲本性状称为隐形性状。但是依据不同的观察和分析水平,子一代性状所显现出来的显隐性关系会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事实证明,所谓的显隐性关系是依所依据的标准而定的,标准变了,相应的显隐性关系也会改变。
②显性性状与环境的关系
显隐性关系还受到环境的影响或者其他生理因素影响。事实证明,杂合体基因型在其体内不同的生理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基因型并不决定着某一性状的必然实现,而是决定一系列发育的可能性。可见,环境改变,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也相应发生改变
③综上所述,显隐性关系具有相对性。
第五章
1,名词解释
性反转:生物从一种性别变为另一种性别的现象。
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