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家还是阴谋家——试析郑庄公人物性格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以前看过《左传》的一些文章,对郑庄公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阴险毒辣、虚伪狡诈、为了权势宁可骨肉相残,但是,通过对《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对郑庄公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我认为,文中的郑庄公扮演着双重的社会角色:一方面,作为国君,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具有政治家的谋略和素质,有远见、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另一方面,作为儿子和兄长,对母亲意见的尊重以及对弟弟的一再忍让,说明他对母亲姜氏和弟弟共叔段是有感情的,体现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重义、重情。
而人们对郑庄公的批评主要有两点:其一,郑庄公明知段图谋叛乱,却故意纵容他,让他的罪行发展下去。
等他举兵谋叛时,再一瑟将他铲除。
这反映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
其二,郑庄公对母亲姜氏假仁假义。
他把姜氏赶出宫外,还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反映了他的冷酷无情,等到颖考叔来谏,他又假惺惺地“阔地及泉”迎回姜氏,说明了他的虚伪。
这些意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在全面了解了郑庄公的性格特点后,仔细分析全文,它们似乎又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庄公是很可怜的。
姜氏因为生他时难产而讨厌他,对庄公和共叔段的待遇简直天上地下,致使庄公几乎是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但是,难产又不是他的错。
而母亲的偏心却必然会给庄公造成很深的心理影响。
等到庄公即了位,姜氏就出面为段请求制这个地势险要的地方作封邑,庄公没有答应。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而京作封邑超出了先王规定的法度,“非制也”。
庄公是知道的。
所以当有大臣来谏,庄公道:“姜氏欲之,焉辟害?”母亲要这样,我又能怎么办?所以就这点看,一做错事的首先是姜氏,而不是庄公。
因为姜氏是庄公的生母,段是母亲最宠爱的儿子。
母亲的请求可以一次不听,却不能次次回绝。
等到段一步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庄公也只作不知,直到段图谋袭郑,姜氏欲为内应,才命师伐之。
所以说,这些事情反映了庄公的性格好坏分明,也因为成长环境这以客观条件,不能绝对的认定庄公的人品好坏。
残忍阴险还是雄才大度——从《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形象自认浅谈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残忍阴险还是雄才大度——从《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形象自认浅谈徐学婧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摘 要:《郑伯克段于鄢》深刻阐释了郑庄公及其母、弟共叔段为争夺权力而互相残杀的现象,明确的体现出作者对宗法制度的厌恶和道德沦丧的悲叹。
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郑庄公残忍、阴险、无道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一直受争议的郑庄公加以一定分析。
关键词:郑庄公;政治评价;社会背景作者简介:徐学婧(1999.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95-01郑庄公,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任国君。
但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所刻画出来的郑庄公形象,一直受后人争议,传统观念认为郑庄公是残忍阴险的反面人物。
目前对郑庄公的形象分析论述也很多。
一、褒贬不一:残忍阴险与雄才大度作为春秋三小霸之首,《左传》中对郑庄公的记载有许多,《郑伯克段于鄢》是记述事情经过、人物性格塑造最为成功的一篇,也是一直饱受争议的一篇。
文章记述了郑庄公与弟弟共叔段间的为政治权力互相残杀,作者把这场争夺的原因从母亲姜氏生郑庄公开始追溯,因姜氏在生郑庄公时遭遇难产而十分害怕,郑庄公差些害自己死亡,所以姜氏就十分讨厌郑庄公而偏爱共叔段,于是建议武公违背宗法制,废长立幼,又为段请求重要的封地。
后段到了其他封地后因为姜氏的偏爱而目无王法,不尊重当时制度,竟然与姜氏合谋兵变,结果被郑庄公看穿,仓皇逃到共国,姜氏被软禁,但从小没有获得过母爱的郑庄公没过多久就后悔了,后来在颖考叔的委婉提醒和帮助下母子相见和好如初。
而郑庄公的此等行为却引起后人无限的争议:《公羊传》有“克之者何?杀之也……大郑伯之恶也。
”宋代吕祖谦认为:“庄公之心天下致险也。
”在清代吴调侯、吴楚材点评的《古文观止》中,对郑庄公的言行连用九个“毒”字。
春秋初年的悲剧英雄_郑庄公形象分析
2010年3月第26卷 第3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J iangsu I nstitute of Educati on(Social Science)Mar.,2010Vol,26 No.3春秋初年的悲剧英雄3———郑庄公形象分析桂 军(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28) [摘 要] 郑庄公的矛盾评价,在其性格解剖下是可以统一的。
其霸业之“小”缘于他的诸多先天缺陷。
他拉开了春秋变革的大幕,但未能站到应有的历史高度上,是古希腊式的历史悲剧英雄。
[关键词] 《左传》; 郑庄公; 悲剧英雄[中图分类号] I0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96(2010)03-0123-03 传统研究上郑庄公形象大多是负面的,《春秋》开篇写他出场第一件事就是“(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传文中道“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讥难二字代表了传统上对他的评价的定调。
历来有虚伪、阴险狡诈的评语,童书业先生也说他“处心积虑”,“计划何等的严密”,“手段何等的毒辣”[1](P.140)。
在对外上,他又长期与宋卫争衡,与鲁亦有争执,鲁隐公十一年还联合齐、鲁灭了许国,可以说是东周初年的一个不安定分子,最为人诟病的是在鲁桓公五年还与周桓王发生繻葛之战,射王中肩,被责为“周纲解纽”的罪魁。
但他行事又颇节制,在“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时代,在王位的争夺中,他最终与弟段没有闹出人命,与母姜没有反目,与周王没有决裂,总之没有“乱人伦,坏大教”,就颇令人玩味了。
所以也就有人指出段和姜的不弟不慈,周王的无信,为之抱不平,对他的一系列的退让叫好,说“不管庄公是否出于真心‘仁厚’,但他时时处处在‘礼’的约束下限制着自己的行为”[2]。
更有人注意了他在乱世中的成就,说他是“是春秋初年这一王室衰微、列国争霸时期的杰出人物,是一位‘量力而行,相时而动’的图霸之君。
悲剧英雄vs奸佞小人,郑庄公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悲剧英雄vs奸佞小人,郑庄公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郑庄公是春秋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国君,也是《左传》刻画的第一个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政治家。
其在位42年,以卓越的政治才干,使郑国以新封小国身份而在春秋初期的政治格局中率先崛起,成就「”小霸”伟业。
于周,则初践王纲,不朝天子,败桓王于繻葛;对外则多谋善断,相时而动,结好大国,威服小国,终其一生每战必克,可以说郑庄公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政治家之一。
但是对于郑庄公的形象,史书及历代评论家却多以「”奸诈”、「”狠毒”等词语加之。
清高士奇说郑庄公「”阴谋忮忍”,应该代表了多数论者的观点。
郑庄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一:从母子之情、手足之义看郑庄公世人对郑庄公的批评多是针对其在克段于鄢中对待弟弟共叔段和母亲姜氏的行为,但庄公是否真的像古人所说的那样阴谋忮忍,虚伪狠毒,不仁不义呢?郑庄公纵恶导叛而逐弟,恶偏私而囚母的原因又是如何,翻阅史籍不难得知。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国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兄弟相争、母子交恶的根源在于武姜对共叔段的偏爱和共叔段的屡屡违礼逾制,武姜和共叔段才是郑国内乱的始作俑者。
按照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只有作为嫡长子的郑庄公方可父死子继,立为郑国国君,作为幼弟的段自然没有资格立为君主,只能由国君封为一邑之主。
武姜因为庄公寤生之故而偏爱共叔段,欲废长子庄公而立段,显然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 ... 裸的破坏,也是对强调长幼有别的周礼的僭越。
《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性格分析及表现人物所用手法?
《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性格分析及表现人物所用手法?《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性格分析及表现人物所用手法?人物性格分析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
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
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
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已到,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
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后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为自己摆脱不孝之名找了个台阶。
表现他的虚伪。
表现人物所用手法: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本文主要人物是郑庄公。
以共叔段贪婪狂妄,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
以姜氏的昏愦,衬托庄公的精明。
以蔡仲,公子吕为国除害的急迫心情,衬托了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
《左传郑伯克段于焉》中庄公的人物分析庄公阴险狡诈可谓权谋家,要不怎在母亲恶他且极力让段做世子(而且武姜也不是个普通的妇女)等各方面不利的条件下依然即位。
聪明的庄公,就像历代的皇帝即位后都要处理掉他的威胁者,他深知段的威胁最大,但作为权谋家他不会武断的除之。
他阅人很深,他很了解身边的这些人,他知道段的能力他带点狂妄和暴戾性格,这种人肯定得不到民心和拥护,所以不给制邑而且还给了个比都城还大的城,使段和他母亲看出庄公没有想除掉他们的想法且还是个爱兄弟的好哥哥。
这样段和他的母亲就更加骄傲肆无忌惮(看来庄公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
我们还能从文中看出子封这个人,忠诚勇谋。
他这人城府不深,且忠诚,且英勇善战。
文中前段和庄公对话的都是他,打仗也是主帅,可见庄公很重用此人,可看出庄公的城府极深善于用人。
实际这些都是庄公一手设计的,武姜和段,子封等都是他的棋子,文中庄公沉稳低调,其实胸有成竹霸气外漏,实在是深藏不漏的权谋战略家。
古人是很讲究孝道的,与其说庄公爱母亲不如说他渴望得到母爱。
如果不是母亲这方原因他收拾段用不着这么麻烦,所以他深思熟虑的设计了这么个计划,它不仅可以最终轻松赢得胜利,而且也能给天下给母亲一个借口除了段。
【课外阅读】由《郑伯克段于鄢》看郑庄公
【课外阅读】由《郑伯克段于鄢》看郑庄公《左传》上有一篇文章,叫《郑伯克段于鄢》,写的十分精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学文选里都有节选。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的生动细腻,人物也相当出彩,揭示了社会、政治、道德、伦理、亲情等诸多尖锐问题,发人深省,颇具现实意义。
文中通过人物言行重点刻画了三个人物:郑庄公、其母姜氏、其弟共叔段。
我看过几个版本,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三个人评价为:阴险毒辣、虚伪残忍、骨肉相残、六亲不认。
其中庄公是众罪毕备,姜氏重在任性偏执、其弟是贪得无厌。
说实话,对庄公的评价我有些不敢苟同,觉得编者是在人云亦云,可能是涉及阶级立场的问题吧,这样说比较安全。
我无意质疑编者的论调,只是想从人性化的角度做一番现实分析,试图求得某处共鸣,也算学习心得。
首先我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引言:如果你是庄公,你会如何?此文有这么几个情节,有必要简述一下。
起初,“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这是姜氏不喜庄公和日后纵容老二谋反的原因。
而后就开始蓄谋以久的谋划和筹备。
先是“请制”,不成则求“京”。
而后不断做大,“收北鄙、西鄙贰于己”,直至“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及至被击败,段逃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颖”;这是故事的高潮。
最后,“遂而相见”,母子和好是结尾。
内容大概如此,下面咱们分析一下。
首先,作为母亲的姜氏,因为生孩子难产,就厌恶,继而要夺取亲生儿子的王位,这在当时可绝对是最恶毒的举措了——如果成功,庄公能保住命吗?所以,骨肉相残应是指姜氏才合乎情理。
姜氏不配为人母,其行为有悖天伦,残忍绝伦,依法定罪亦合情理,何况只是“遂而相见”,不久又母子和好呢?庄公有人君的风度,明知和好也只是面上的文章,也还是违心去做,给足了姜氏面子。
起码秦始皇对其母赵氏就做不到这样,而且赵氏也只不过是给他生了几个皇弟而已,并未设计要他的命。
此外,还能怎样呢?若以二十四孝来论,当然应该引颈就戮,满足她的心愿,但这样除了成就姜氏和段的罪恶,又于事何补呢?再说,我们也绝不赞同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孝。
_阴险狠毒还是雄才大略
第12卷第4期2008年12月岱宗学刊J O U R N A L O F D A I Z O N GV o l .12 N O .4D e c . 2008阴险狠毒还是雄才大略———关于郑庄公的两种评价曹丙燕(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山东青岛 266510)[摘 要]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成功刻画了郑庄公这一人物形象,传统观点认为郑庄公是一个阴险狠毒的反面人物,而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认为郑庄公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文章分析了造成两种不同评价的原因:传统观点是从伦理角度对郑庄公做出的道德评价;而新观点是从历史高度对郑庄公做出的政治和历史评价。
[关键词] 郑庄公;道德评价;政治历史评价[中图分类号] I 20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122(2008)04-0005-02 [收稿日期]2008—09—10 [作者简介]曹丙燕(1977-),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左传·伯克段于鄢》无论是史学上还是文学上都有很高价值,所以它被历代传诵,在今天它几乎成了所有古代文选和大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对郑庄公的成功刻画,但是如何评价这一人物形象,古今观点分歧颇大,传统观点认为郑庄公是一个阴险狠毒、老谋深算的反面人物,但是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为郑庄公翻案,认为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对同一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评价呢,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两种评价呢,本文不揣浅陋,试做粗略分析。
一、褒贬不一的郑庄公:阴险狠毒与雄才大略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也是春秋初期政治上最为活跃的君主之一,《左传》对他的记载有:鲁隐公元年“克段于鄢”、鲁隐公二年“周郑交质”、鲁隐公六年“朝王”、“胜陈”,鲁隐公十一年“伐许而戒饬守臣”,鲁桓公五年“败周王之师”。
其中,《郑伯克段于鄢》是叙事最详细、人物刻画最成功的一篇,对郑庄公的反面评价也由此而来。
《郑庄公性格分析》
郑庄公性格分析21 号胡少杰2012-10-2116:39一、导语:《郑伯克段于鄢》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这是个战火纷飞、礼乐制度逐步瓦解的时代。
文中讲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本文刻画了鲜明的人物特征,故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
细致地描绘了君臣、亲子、兄弟之间的复杂关系。
无可非议的是,《郑伯克段于鄢》是以褒扬郑庄公为主,武姜氏,共叔段的所为更突出郑庄公的韬光养晦,雄才大略,足智多谋。
分析人物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据客观事实。
那么,我们就来公正、客观的的分析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二、分析:1.忍辱负重。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文中首先以“寤生”“遂恶之”为后文发展作了铺垫,因为这个先天原因,与其胞弟共叔段相比,可推测出郑庄公成长过程中,必是缺乏母爱,饱受打压的。
但郑庄公没有为此难倒,忍辱负重。
2.老谋深算。
从姜氏的“ ...为之请制。
”到“请京,使居之。
”,郑庄公采取的是欲擒故纵的态度。
并非郑庄公软弱可欺,而是老谋深算的表现,武姜请名于军事险要地区邑地,庄公立即回绝,而答应给京。
可以看出庄公一来减少了段的威胁,二来表现了对共叔段的照顾,三来不会完全弃母亲的要求于不义。
3.洞悉于未然。
再来看看共叔段的一系列作为,“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到“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再到“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
面对共叔段的变本加厉,郑庄公并没有急于发难;面对大臣“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以及“若弗与,则请除之。
”,郑庄公淡定自如,表面仅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回应。
其实,郑庄公早已洞察于未然。
4.后发制人。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共叔段认为庄公软弱可欺,觉得军事上已做好完善准备,内有武姜氏接应,本该万无一失。
简单的一句“公闻其期”,实则写出了郑庄公的充分备战。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
简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人物形象。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是一位有德有才的诚信之士,他的思想、行为、品行都充分体现出卓越的气质和高尚的人格,他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首先,郑庄公是一位彬彬有礼、有担当、忠诚勇敢的人,他敢于担当重任,坚决履行职责,毫不犹豫地保护自己的国家,坚持正义,做到“行行出状元”,彰显了他的诚实和勇气。
其次,郑庄公也是一位思想独立、神智犀利的人,他能够推理思考,不受他人干扰,因此可以聪明地处理各种问题。
他不断学习,并能敏锐地察觉外界的变化,从而及早采取正确的行动;而且,他有着长远的远见,勇于面对挑战,决定性地影响了他自己乃至这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自授英雄才名,获人尊敬。
此外,郑庄公还是一位感恩戴德、能虚怀若谷的人,审慎行事,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善于调解好多口,勤俭节约,讲一石二鸟,实现共赢与和谐,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引导同胞们走上正轨,做出了慈爱的贡献,受到世人的爱戴和尊敬。
总之,郑庄公以其崇高的操守和贤能,成为《郑伯克段于鄢》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以其谦逊、勤勉、正义、平等、宽容、公正等品质,引领着古人探索真理、实现美好生活的生活方式。
“很厉害”的郑庄公
接到郑庄公的书信,卫桓公立即遣使招回本国兵马。没想到公孙滑为父报仇心切,还没等卫桓公使者到军营,就已经先行攻下了郑国癝延。郑庄公闻讯大怒,命大夫高渠弥出车二百乘出击癝延,公孙滑见卫国大军已经撤离,自己势单力薄,只好奔回卫国,直到老死。
郑庄公一封书信化干戈为玉帛的原因:
第一,郑庄公能及时澄清事实,揭穿了公子滑的谎言,使卫国师出无名。
1雷霆一击扫内乱
郑庄公姓姬,是郑国郑武公和夫人武姜的长子,出生时因为脚先出来造成武姜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寤生。武姜也因此不喜欢他,而溺爱他的胞弟共叔段。武姜曾多次要求郑武公废除寤生的世子地位转立共叔段为世子,但郑武公没有答应。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郑庄公继位。
武姜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郑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京邑,郑庄公答应了。大夫祭仲极力劝阻,郑庄公没有听从。于是共叔段分封京城,被称为京城太叔。
郑庄公回国后,竭力扩充领地,侵伐诸侯,进一步增强郑国的实力。在军事外交上,拉拢齐、鲁两国,打击和削弱卫、宋、陈、蔡四国,并灭亡了许国。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郑庄公从此不再朝觐周桓王。
周桓王不能容忍郑庄公的犯上,公元前707年秋天,亲自率领周朝的军队和征调来的陈、蔡、卫等诸侯军,大举讨伐郑国。
郑庄公闻报,发全国军力,亲自统率迎击,两军相遇于繻葛。郑国军队在郑庄公的指挥下。“旗动而鼓,击鼓而进”。结果周朝联军大败后撤,周桓王本人也身负箭伤,被迫下令脱离战斗。郑国将领祝聃等人建议穷追猛打,但郑庄公拒绝了,他说:“周天子地位虽然今非昔比,但威望犹在,过分冒犯,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敌视和作对,这样反而不利于于郑国。”当晚,他还委派祭足去周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以缓和两国间的尖锐矛盾。
郑庄公为人及政治智慧
郑庄公为人及政治智慧前言在春秋初期的历史舞台上,郑庄公同时兼具是一个有才干的政治人物,又是一个雄鸷阴险、虚伪狠毒的统治者。
冯李骅说是「春秋初年,郑庄公枭雄,为诸侯之冠。
」在〈郑伯克段于鄢〉一事中,便可见一斑,他明知道其弟的计谋,却不加劝阻,反而故意放纵,让共叔段掉入其设好之陷阱,借机消灭其势力。
但这却无法让我们忽略他在政治上的表现,其表现在人前的与内心的世界,常常是南猿北彻的,可说是一位极具争议性及值得讨论的人物。
郑庄公简介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是春秋初年的郑国国君,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
他曾平定其弟共叔段的叛乱,继武公之后,为周平王的卿士。
后来,周平王为了削弱郑的力量,分政于虢,任虢公忌父为右卿士,由郑庄公为左卿士,于是周、郑之间发生了矛盾,双方互派人质。
不久,周平王死去,继之者周桓王打算让虢公单独执政,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了郑庄公左卿士之职,郑庄公进行报复,不去朝见周王。
于是桓王率领蔡、卫、陈三国之师伐郑,战于繻葛,被郑军打得大败。
到了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居然召齐、卫、宋会盟于恶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几乎当上的春秋初年的霸主。
一《左传》中对〈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载首先是《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浅谈《左传》中的郑庄公
作者: 曹迎春
作者机构: 河北衡水学院法政系河北衡水274000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18-20页
主题词: 左传;郑庄公;郑伯克段于鄢
摘要:郑庄公是春秋初年历史舞台上极活跃的人物.他有其人格上的弱点,但是他的政治行为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在国内,他平定内乱,巩固统一;在外交上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态度,取得明显效果.庄公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不仅对自己国家强盛做出了贡献,而且对春秋初期割据形成和稳定影响极大.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应该看他的大节,看他对历史的贡献,看他是否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道德评判不能改变其历史地位.。
语文
一、郑伯克段于鄢:人物形象、艺术成就。
人物形象:1、郑庄公:阴险毒辣,老谋深算,工于心计。
2、公叔段:少年骄纵,野心勃勃,贪婪狂妄,愚昧无知,浮躁。
3、颖考叔:纯孝聪明机敏4、姜氏:自私,偏执昏庸、以私情于政艺术成就:1、善于剪裁史料,适当的详略安排。
作者详写郑庄公和母亲、弟弟的矛盾发展的始末。
而对克段于鄢的经过略写。
2、巧妙的衬托手法。
1.用共叔段的贪婪狂妄,愚昧无知来反衬郑庄公的阴险毒辣。
2.以祭仲和公子吕等人的多次规劝来衬托郑庄公的虚伪做作。
3、生动的细节描写。
1.“庄公寤生”这一细节突出了姜氏的自私,并揭示了庄公与姜氏之间的矛盾冲突;2.颖考叔“食舍肉”的细节描写和“隧而相见”、“姜出而赋”讽刺庄公母子的虚伪。
4、巧妙的衬托手法。
1.用共叔公的贪婪狂妄、愚昧无知来反衬庄公的阴险狠毒。
2.以祭仲、子封等人的多次规劝来烘托庄公的阴险性格。
5.本文通过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斗并获胜,与其母亲反目而后和好过程的生动记叙,表现了郑国王室内部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勾心斗角,而兵戎相见。
4、寓褒贬于冷静的叙事之中。
本文从头至尾,几乎都是冷静、客观的叙述,作者的态度藏而不露,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在绝大部分篇幅中读者只有分析、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摸到作者的倾向。
《左传》内容:1.表明了鲜明的民本思想。
A.在天人关系上比较强调人的作用。
B.在君民关系上重视民的作用。
2.记录了许多英雄人物,多有远见卓识,于国于民有贡献的人物。
3.记录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荒淫史。
艺术成就:1.长于叙事。
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善于通过顺叙、倒叙和插叙、预叙、补叙等不同的叙述收发。
2.善于描写战争。
1每一次战争的来龙去脉,战争性质、胜负原因、善后处理等逐一记叙。
交代清楚,详略得当。
2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
常常着眼于政治的问题,把军事和战争结合起来。
战略和战术结合起来,这样写就更能展现战争所包含的深广的内容,揭示战争的本质。
春秋第一谋略大师——郑庄公
春秋第一谋略大师——郑庄公1.强敌环伺,形势险恶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废大立小,30年后,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重,妻子武姜在武公面前说小儿子段贤明,想让武公改立段为太子,武公没有答应。
前743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是为郑庄公。
郑庄公隐忍弟弟21年之后,公元前722年,弟弟叔段果然袭击了郑都,郑庄公派军攻打叔段,京城的人们都背叛了叔段,叔段无奈逃到鄢(今河南省鄢陵县),鄢邑的百姓溃逃了,可见段的不得人心。
共叔段和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国很高心,决心直接插手郑国叛乱,出兵进攻郑国,攻取了廪延(重要渡口——延津),可见卫国人眼光很准,先占交通要道。
因为郑庄公担任周王的左卿士,主持周国的国政,卫国入侵郑国,郑庄公直接发动周王和西虢公的军队进行回击,并要求鲁国的附庸小国邾国一同出兵,邾国私下征求鲁国大夫公子翚的意见,公子翚在鲁国是个重要人物,之后弑杀鲁隐公的也正是此人。
公子翚想出兵助战,但是鲁隐公不同意,鲁、卫也是世代交好的盟国,可公子翚不听鲁隐公的命令,直接就和邾国出兵了。
郑国连续两年进攻卫国,夺回了廪延。
但是这只是灾难的开始,郑国周边现在基本都是敌国(卫国、宋国、蔡国、息国、周天子、陈国、北戎、燕国等等),又处于四战之地,几乎无险可守,局势异常险恶!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驾崩,桓王即位。
桓王责令郑庄公“致政归田”,起用虢公忌父取代庄公在朝之职。
周郑交恶,郑庄公抢走了周王的麦子,当年“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郑庄公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天子的支持。
形式继续恶化,第二年,卫国的公子州吁刺杀了卫桓公完,州吁上位后,一方面要急于获取国内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争取国际认可,州吁的办法是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因为卫国之前在与郑国的战争中屡次挫败,国民怀有较强的仇郑情绪,所以州吁想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取国民的支持。
很快,卫国就拉上了与自己交好的陈国、蔡国,伙同宋国一起攻打郑国,国际战争正式打响。
公元前719年夏,宋国纠集了包括卫、陈、蔡、燕、鲁在内的多国联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到郑国都城的东门外。
【课外阅读】郑庄公3
【课外阅读】郑庄公3人物性格分析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
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
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
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已到,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
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后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为自己摆脱不孝之名找了个台阶。
表现他的虚伪。
表现人物所用手法: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本文主要人物是郑庄公。
以共叔段贪婪狂妄,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
以姜氏的昏愦,衬托庄公的精明。
以蔡仲,公子吕为国除害的急迫心情,衬托了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人物性格分析,人们自然会想到《郑伯克段于鄢》。
而几乎所有评论者都一致认为,《郑伯克段于鄢》深刻揭露了郑庄公及其母、弟极端自私、残忍、为权力而骨肉相残的阶级本质,客观_创乏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及伦理道德的沦丧。
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他阴险、虚伪、狡诈。
然而,看过《左传》全文,尤其是仔细分析了其中有关郑庄公的描写,又使人不得不认为,如此给郑庄公下断语,长见太片面,也太武断了些I郑庄公在位招年,《左传》从鲁隐公元年记起到鲁桓公n年庄公去世,22年中,他的事迹在《左传》中是有许多记载的。
他是这段时间内《左传主公善于纳谏。
鲁隐公9年对北戎之战和鲁桓公5年的对周之战,都是由于采纳了公子突的建议而大获全胜的;郑庄公还善于用兵。
《左传》是一部善写战争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全过程。
在郑庄公活跃的这22年中,((左传》也记载了大小战争无数,其中有郑国参战的就有十多次。
除了其他诸侯国攻打郑国的几筑战役没写结果,《左传》中记载的有郑庄公参加的战役几乎都是郑国取得了胜利。
如鲁隐公5年,伐燕大败之,伐宋,攻进了宋的外城,石年,“郑伯侵陈,大获”,9年,大败一北戎,10年,大败宋师;11年伐许,齐、鲁、郑联合用兵,也是郑兵率先登城萝同年,“郑、息有违言(口舌之争),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竞,息师大败而还”,鲁桓公5年又大败王师。
ClassThree
京超度—鄙贰于己—收为己邑—修治城 郭—聚集百姓—修缮甲兵—具备卒乘—将 要袭郑 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人物分析
武姜:偏狭昏愦,以私情干政。 祭仲:老成持重 公子吕:直率急躁 颖考叔:聪明机敏
内容和主题
本文记叙了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 斗争,通过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为争权夺 利而勾心斗角,以至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 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卑 鄙。
(二)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虚伪应对, 实怀杀机。(矛盾的激化)
1.公叔段得到京地作封邑。 2.公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 定的规格。 3.公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 己有。
(三)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矛盾的解决)
(四)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
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 2.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 3.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
左传长于记事,
国语长于记言
《左传》简介
着重记叙当时诸候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 内容相当丰富 .记叙线索分明,详略得当, 尤其擅长描写战争,作者将许多重大战役 的起因、过程、双方的谋划、战场内外的 斗争和战役的结果叙写得异常清楚,笔法 又多变化。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人物的 言行及内心活动,往往有比较生动的描述。 这些对后来《史记》等书的写作有很大影 响。
人物分析:郑庄公
阴险狠毒、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伪善伪孝 。
庄公设下陷井,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 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郑庄公竭力 容忍共叔段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被动地位, 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可见其深藏不露, 工于心计。
人物分析:共叔段
一系列的举动:请求岩邑—居于京地—修
对郑庄公应该如何评价
作者: 刘夏塘
出版物刊名: 当代财经
主题词: 郑庄公 吕祖谦 姜氏 评价 语文教材 教学 提出异议 左传 母亲 统治阶级
摘要: <正> 《左传·郑伯段于鄢》。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但在教学中,怎样向学生介绍郑庄公其人,自从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在《东莱博议》中把他说成是“雄猜阴很(狠)”的人物以后,一直没有人提出异议。
最近看到一份大学语文教材,仍然因袭这种说法,把郑庄公说成是一个“阴险毒辣”、“伪善伪孝”的伪君子,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郑庄公从他呱呱坠地那一天起,他的母亲姜氏就因为他是倒着生下来的而嫌恶他,并且。
郑庄公性格另说
郑庄公性格另说
邓璞;邰丽
【期刊名称】《云南电大学报》
【年(卷),期】2006(8)2
【摘要】郑庄公的性格,历来被视为奸诈、狠毒、虚伪,而笔者以为郑庄公的性格除了奸诈、狠毒、虚伪外,还有多谋善断、宽容忍让、自省孝母的一面.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邓璞;邰丽
【作者单位】个旧电大分校,云南,个旧,661000;个旧教师进修学校,云南,个
旧,6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性格决定命运命运表现性格——说《聊斋·青梅》 [J], 周先慎
2.谋略家还是阴谋家——试析郑庄公人物性格 [J], 李瑞
3.从与李小二的交往中看林冲的性格——兼析小说人物性格的挖掘法 [J], 吴小丽
4.从与李小二的交往中看林冲的性格——兼析小说人物性格的挖掘法 [J], 吴小丽
5.郑庄公形象辩──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说起 [J], 孙继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郑庄公并非阴险狡诈
郑庄公并非阴险狡诈
郭社鸣
【期刊名称】《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8(000)002
【摘要】<正> 《左传》的开篇之作《郑伯克段于鄢》记叙了郑庄公镇压姜氏、共叔段阴谋夺国的经过。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郑庄公、姜氏和共叔段。
对于郑庄公,众多的参考资料都认为他是一个阴险狡诈的统治者。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对于兄弟间发生的矛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郭社鸣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阴险的黑衣人 [J], 梁晓鹏;
2."番茄花园案":一个阴险的法律陷阱 [J], 魏雅华
3.江湖阴险——《天龙八部》暗器系统揭秘 [J], 蛋定者
4.飞来的性病搅碎鸳鸯梦离婚女人的报复多阴险 [J], 无
5.阴险狠毒还是雄才大略——关于郑庄公的两种评价 [J], 曹丙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包头职大学报2009年第3期谋略家还是阴谋家——试析郑庄公人物性格李瑞(个旧市成教中心。
云南省个1日市661000)摘要:春秋初年的郑国国君郑庄公,周平王卿士,几乎成为春秋初年的霸主。
但其人性格有阴暗一面,在内,对弟弟纵恶导叛,克段予鄢,把母亲囚禁城颖;在外,取温之麦,成周之禾,不朝天子。
又与齐鲁之师攻占许国,戒饬守臣。
关键词:郑庄公;阴谋;性格中图分类号:126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440(2009)03一郑庄公,何许人也?郑武公长子,公元前744年继郑武公为郑国国君,周平王的卿上,公元前757年生,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
史书卜记载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在《左传》中有很多对这f i z图君的记载,如“克段于鄢”,“戒饬守臣”等,而研究左传的人对郑庄公此人有两种认识,一些人认为他足一位深谋远虑,卓有见识,能识大体顾大局的政治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此人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是一个阴险狠毒的阴谋家。
人物的性格是人物最复杂,最难以研究的部分,现在,我们就《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周郑交质》和《郑庄公戒饬守臣》三篇文章来分析一下,郑庄公到底是一位卓越的谋略家还是一个恶毒的阴谋家。
首先看《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内容大概为:庄公寤生(难产),被母亲所厌,即位后,弟弟共叔段与母亲姜氏合谋欲作乱夺君位,被庄公平定的历史事件。
那么,在这一事件中.郑庄公的所作所为是什么呢?从整体卜看.庄公仪因为寤生而被母亲姜氏所厌恶,而弟弟共叔段仗着母亲的宠爱,不断扩张领土,并企I冬I叛乱,庄公一忍再忍后起兵讨伐,是正义之师。
再来从细节上看:第一个小细节,姜氏为共叔段清制,庄公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为命。
’清京,使居之”,u,庄公认为。
制是一个非常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里,不能让弟弟共叔段去住,其他的地方都听母亲的,然后在姜氏义请求京这个地方的时候答应了。
这里的庄公为弟弟着想,听母亲的话,真真是贤兄孝子;细节之二,祭仲为庄公鸣不平.庄公说“姜氏欲之,焉辟害?”但,姜氏想要如此,我怎么能躲避祸害呢?表现的是宽厚,无可奈何的模样,看来,郑庄公真的是一fi z仁人肘子了。
真的如此吗?其实在第二个细节里.我们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作为孝子的庄公为何直称母亲为“姜氏”,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再往下看,庄公说了这样三句话:(1)“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o,(2)“无庸,将自及。
”“’(3)“不义不呢,厚将崩。
”o,这几句话意思相近,总体来说,都是指共叔段做多了不义的事情,即使土地再广大,人民再众多,最终也是要自取灭亡的。
可是,这应该是一个作为兄长的人对弟弟说的话吗?不是,这是充满了恶意的预言,是对敌人充满恨意的诅咒。
,此时庄公的真面目已经初露端倪了。
再往下看,共叔段觉得时机成熟,招兵买马将袭郑,在这里,庠公只说r2个字“可矣”{6,。
别小看这2个字,它的内涵可是很深刻的,既有庄公通过长期等待而即将得笋J n,t的喜悦,又有压抑已久而行将喷发的愤怒,是庄公这二十二年来处心积虑费尽心机等待的时刻终于来临时兴奋激动心情的最佳体现。
这么激越的感情,却能控制得如此自如,此人心机之深,令人胆寒。
之后,庄公立刻命人讨伐京地,“克段于鄢”,令共叔段在郑围无立足之地而出逃到共国。
战争到此结束,我们的细节分析也告一段落。
下面,我们再就刚才的细节,来剖析一下郑庄公这个人。
郑庄公从一开始就对母亲姜氏、弟弟共叔段怀恨在心,他采取“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放长线钓大鱼,对共叔段的不断扩张领土,不闻不问,把自己制造成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使姜氏和共叔段麻痹大意。
肆无忌惮。
庄公小断诱发它们的野心,让他们多行不义,自己则在一旁伺机而动,一旦时机成熟,他就出兵镇压,名正言顺地把眼中钉肉中刺拔去.还能让人认为他足无辜之人,是受害者,是正义之师。
庄公欲擒故纵,把共叔段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他能够准确地掌握共叔段袭郑的日期,能轻易地使共叔段经营‘r--十二年的京“叛太叔段”,可想而知,他早已在共叔段的军中,在京城里安下r 自己的眼线、内应,由此町见庄公的老谋深算,工于心计。
表面上,共叔段遭到镇压是咎由自取,但从我们前面分析的细节中庄公的那儿次讲话,即让共叔段“自毙”、“自及”、“自崩”,在这样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里面,却暗藏杀机,无不显露收稿日期:2009—06一18作者简介:李瑞(1979一)。
女,云南省个旧市成人教育中心教师。
研究向:汉语言文学。
53出庄公的险恶用心。
可以想见,在共叔段的野心彻底暴露之前,如果郑庄公过早地采取军事行动,郑庄公就捞小到“孝悌”的好名声;反过来,如果郑庄公及早采取行动,警戒r共叔段,共叔段未必会谋反,而他也就不可能把眼中钉——自己的亲弟弟至于绝境,这些都充分表露出郑庄公的费尽心机与残酷。
宋朝的吕祖谦在《东莱博议卷一》中曾对庄公的阴险,共叔段的冥顽贪婪作过中肯的比较分析:“庄公的雄猜阴狠,视同气如冠雠,而欲必致之死;故匿其机而使之狎,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之成,甲兵之强,卒乘之富,庄公之钓饵也;百雉之城,两鄙之地,庄公之陷阱也,彼叔之冥顽不灵,鱼尔,兽尔,岂有见钓饵不吞,过陷阱而小投者哉?导之以逆而反诛其逆,教之以叛『『}i反讨其叛,庄公之用心亦险矣。
”(7,这一段文字言简意赅,指出r庄公的阴险狠毒,他把弟弟共叔段视如仇人,想要置之死地,把这种心机隐藏起来,而放纵共叔段的野心,让他多行不义之事。
京城,西、北鄙都是庄公为共叔段投下的诱饵,设下的陷阱,而共叔段就如鱼、兽一样,见饵就吞,见陷阱就跳,自投罗网.郑庄公就是这样纵恶导叛,再起兵镇压,表现r庄公的险恶用心。
下面我们再看看庄公是如何报复其母亲姜氏的。
姜氏厌恶郑序公,而郑庄公也未将姜氏看作母亲,这样一个对自己毫无亲情,还企【冬l夺走自己王权的女人,他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之前的孝顺、遵从,只不过是在制造孝子的假面具,是为了麻痹敌人以助长其野心的发展。
在除掉共叔段后,他就毫不犹豫地把姜氏凶禁于城颖,并咬牙切齿地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侣’,这是庄公对姜氏长久怨恨的大爆发,是他长久以来的夙愿,也体现,序公冷酷,可怕的内心世界。
既然愿望已实现,那为什么又会“既而悔之”呢?郑庄公是一个报复心极强之人,在《周郑交质》一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帅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一惆平王逝世,周王室的人打算把执政权交给虢公。
四月,郑固的祭足(也就是《郑伯克段于鄢》单出现过的大夫祭仲)领兵夺走周王朝属地温邑的麦子;秋天,又割掉成周的稻子。
于是周、郑互相怀恨在心。
在此之前,周郑已经因为分权之事不合,以互相交换典押人质以平纷争,但后来周人企图反悔,郑庄公就立即派人去夺取周地的粮食以示报复。
由此事不难看出,郑庄公除-『不遵礼法,不守臣道外,还是一个野心勃勃,有仇必报,容不得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心胸狭隘之人。
而这样一个人,会对让自己从来没感受过母爱,偏心狠毒,甚至密谋要夺取自己权位的姜氏心软,后悔?郑庄公的后悔并小是发自内心地对冈禁母亲这件事感到后悔,而是冈为他之前抟心制造的孝子的面具被自己的这_举动给打破了,他追悔莫及。
众所周知,“忠义孝悌”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共叔段可说就是违反了“忠义”二字,对君不忠,对兄不义,才会不得民心,众叛亲离。
郑庄公冈禁母亲这一行为,不管理由为何,都有悖一个“孝”字,作为一个国君,为了不落人口实,为54了不让自己担上不孝的恶名,他只好装出后悔的样子,依靠颖考叔的建议,“隧而相见”,并在隧道中赋出“大遂之中,其乐也融融”“m这样表示欢欣的诗句,与之前决绝的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形成r鲜明的对比,起到一种叮笑、荒谬的效果,更能反映出店公的伪孝和工于心计。
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是如此,那么对外义是如何呢?前面也提到,郑庄公是一个老谋深算的野心家。
他借周平于东迁之机,相继灭掉对他有恩的虢国和桧幽后.就把许国当成了下一块肥肉。
公元前712年7月,郑庄公以许国不听周天子号令为由,约齐罔、鲁国联合攻打许国,相约谁先攻陷许国成都,谁就有权分割许国土地。
一心想得到许国土地的郑庄公亲率雄兵伐许,直抵许园都城。
许国都城被攻破后,郑庄公虽然想霸占许因,fH|又怕各诸侯下涉,就假惺惺地让齐鲁两周困君看怎么处置,齐鲁二君认为许国没有犯灭国之罪,应酌情发落。
郑庄公只好命许国大夫百里“奉许叔(许庄公弟)居许东偏”…’,并让郑国大夫公孙获率兵居许两偏,把许围君臣完令置于监视之下。
《左传郑庄公戒饬守臣》详细地记录r这一历史事件,在这篇文章里记载了郑庄公大段的言词,其中有对他派去侍奉许庄公弟弟的许围大夫白|里一段训词,他说“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
”“2’上天降祸给许国,鬼神确实对许君不满,于是借助于我的手来讨伐许国。
明明是自己想耍吞并许凼,却把战争原因完全归罪于许庄公的“违天背神”;明明已经攻占了人家都城,却还要假装自己也是逼于尤奈,实在虚伪阴险。
接F去义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天许,无宁兹许公复其社稷”“”,意思是只有我(郑庄公)死了,上天或许会依礼撤销降给许国的灾祸,宁愿让许公重新t持他的国家。
说穿了,也就是只要他郑庄公不死,许国的原旧君就没有复职的机会。
又说:“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4,(不要放任其他围家逼近居处这里,和我f『J郑围争夺这块±地)。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一15(我让您住在这里,不但为了许国,也姑H借此巩周我的边境)。
”这砦话,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所谓“天神降罪论”,把他要吞并许【目,并以此为自己郑国的边境加防的目的完全暴铭。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郑庄公/2/口声声打着周天子旗号,时时处处显示为许国着想,冠冕堂皇,言词振振,却相反地更显出他的贪婪和阴险。
他用当时虚伪的“礼”说,来掩盖为了自身国家而控制它国的目的,让人不禁联想到现在的某哆霸权主义凼家的所作所为,不寒而栗。
郑庄公一生可谓功业辉煌,战绩显赫,在春秋列国纷争中,他的郑冈可算是小霸中原。
作为一个囤君,他是合格的,所以有人赞他为澡略家,政治家。
但单单作为人,他的不择手段,阴谋用尽,却也是令人胆寒的,但,或许这也是时代需要吧。
l注释】(1)(2)(3)(4)(5)(6)(8)(9)(I O)(1I)(12)(13)(14)(15)邓树英等.《古文观止译注?左传?郑庄公戒饬守臣》.巴蜀书社出版社,1997(7)【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岳麓书出版.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