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级(3)

合集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RA)功能分级标准通常采用的是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和功能状态评估指标。

其中,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疾病的活跃程度,而功能状态评估指标则用于评估患者的日常功能状态。

以下是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
1. 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
-疼痛评分(0-10分):评估患者关节疼痛的程度,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

-晨僵时间(分钟):评估患者早晨起床后关节的僵硬程度,长时间的晨僵可能表明疾病活跃性较高。

-关节肿胀评分(0-3分):评估关节的肿胀情况,0分表示无肿胀,3分表示严重肿胀。

-关节压痛评分(0-3分):评估关节的压痛情况,0分表示无压痛,3分表示剧烈压痛。

-血沉(mm/h):评估血沉的速度,增高的血沉可能反映炎症活性增高。

- CRP(C-反应蛋白,mg/L):评估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增高的CRP 水平也可能反映炎症活性增高。

2. 功能状态评估指标:
- HAQ评分(0-3分):HAQ(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是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常用问卷,0分表示无功能障碍,3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

- SF-36评分:SF-36是一种常用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可以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生活活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以上指标是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功能分级标准,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以确定疾病的活动性和功能状态,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功能锻炼分级

功能锻炼分级

功能锻炼分级
功能锻炼分级通常是指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康复需求,将锻炼活动分为不同的等级或阶段。

这种分级可以帮助患者或健身者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逐步提高身体功能。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功能锻炼分级示例。

1.初级(入门级)
适合初学者或康复初期患者。

主要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轻松的自行车骑行。

重点在于建立基本的运动习惯和耐力。

2.中级(进阶级)
适合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

包括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速步行、慢跑、游泳、有氧操。

开始增加力量训练,如哑铃举、阻力带训练。

3.高级(提高级)
适合身体健康、运动能力较强的个体。

包括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长跑、游泳、高强度的间歇训练(HIIT)。

进行全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可能包括复杂的重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

4.专业级(高级)
适合专业运动员或身体条件极好的人。

包括极高强度的有氧和力量训练,以及专业的技巧训练。

通常需要专业的教练指导,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功能锻炼分级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康复计划、体育训练或健身目标进行调整。

例如,在康复医学中,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逐步提高其身体功能。

在健身领域,教练可能会根据会员的目标和体能水平制定不同的训练课程。

第三章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章心肺功能评定
4. 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律失常 :如运动诱发或 加剧的心律失常则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应该避免运动或调整运 动量;如运动使心律失常减轻、甚至消失多提示为良性心律失常 ,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不必限制。
5. 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低水平运动试验中诱发心肌缺血、 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症状等,均提示患者进行运动 的危险性大。
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1.试验开始前
测基础心率和血压,并检查12导联心电图和3通道监测导联心电 图。
测量体位应与试验体位一致;测量血压时为了避免干扰,被测手 臂应暂时离开车把或扶手;为了减少运动时的干扰、避免伪差, 12导联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均移至胸部,并避开肌肉和关节活动部 位。放置电极之前,应仔用酒精擦拭局部皮肤以减少皮肤和电极 界面之间的电阻,改善4 5 6 7
速度 (mph)
3.2 3.2 3.2 3.2 3.2 3.2 3.2
坡度 (%)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持续时间 (min) 2 2 2 2 2 2 2
耗氧量 ml/(kg·min)
15.1 19.0 22.4 26.0 29.7 33.3 36.7
临床情况
持续-间歇活 动的能量消 耗(千卡/分)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 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4.0~6.0
功 能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感到舒适。一般 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分 级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感到舒适,较一 般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3.0~4.0 2.0~3.0

胰腺功能分级标准

胰腺功能分级标准

胰腺功能分级标准摘要:一、胰腺功能分级标准简介二、胰腺功能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1.胰腺功能一级:正常功能2.胰腺功能二级:轻度受损3.胰腺功能三级:中度受损4.胰腺功能四级:重度受损三、胰腺功能分级标准的应用1.临床诊断2.治疗方案制定3.病情监测四、注意事项1.胰腺功能分级标准并非绝对2.与其他评估指标结合使用3.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正文:胰腺功能分级标准是评估胰腺功能状况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病情监测。

根据胰腺功能的受损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一、胰腺功能一级:正常功能胰腺功能一级表示胰腺功能正常,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在此级别下,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二、胰腺功能二级:轻度受损胰腺功能二级表示胰腺功能轻度受损,可能出现以下症状: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2.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稳定,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

三、胰腺功能三级:中度受损胰腺功能三级表示胰腺功能中度受损,症状加重,可能伴有:1.脂肪泻:粪便中脂肪含量增高,呈泡沫状。

2.糖尿病:血糖控制较差,需加强胰岛素治疗。

3.反复感染:胰腺周围感染,如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四、胰腺功能四级:重度受损胰腺功能四级表示胰腺功能重度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出现:1.严重糖尿病:血糖控制困难,需长期胰岛素治疗。

2.胰腺萎缩:胰腺组织受损严重,功能丧失。

3.并发症: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在实际应用中,胰腺功能分级标准并非绝对,需与其他评估指标结合使用,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胰腺功能分级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评估胰腺功能受损程度的有力工具,有助于指导治疗和监测病情。

最新3肝功能不全分级

最新3肝功能不全分级

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失代偿期肝硬化与代偿期肝硬化仅是临床对肝硬化患者肝脏贮备功能的粗略估计,两期无截然界限;而且,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病情轻重仍有很大差异。

因此,有学者对肝硬化患者重要的临床指标和化验检查指标进行分层记分,以便临床判断患者病情轻重。

1、Child肝功能分级法(经典分级),即为Child于1964年根据肝硬化患者的3项临床指标(腹水、神经精神症状和营养状态)及2项肝功能指标测定(血清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分为三个层次(1,2, 3)进行计分,5个指标的最低分为5分,最高分为15分,根据计分的多少将肝功能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A、B、C三级,是临床上曾广泛应用的经典分级法。

〜〜〜Child分级的优缺点:它以血清胆红素、血浆白蛋白、腹水、肝性脑病和营养为指标,估计肝功能状况,具有经典、简单、实用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肝功能分级最常用的方法。

但是,在应用中,该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营养状况及腹水为非量化指标,评价较为困难,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2)将相关指标分别列出,独立对待,以一项指标确定整个肝功能分级不够全面。

白蛋白、腹水及营养状况是并存和相关的,不宜简单重复;(3)未能针对不同病因予以考虑,胆汁性肝硬变、肝炎后肝硬变及酒精性肝硬变在上述指标上有不同的反映,采用相同的标准不全面;(4)缺乏凝血酶原时间这一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⑸血浆白蛋白、血清胆红素不敏感,白蛋白半寿期为2~ 3周,不能及时反映肝功能变化,同时,血浆制品的广泛应用易造成临床上的假象,影响了肝功能的准确评价。

2、Child-Pugh改良分级:由于Child肝功能分级法中的一般状况常不易计分其后「口9八将肝性脑病的有无及其程度代替一般状况,并加入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程度一项,即Child-Pugh改良分级法。

其也分三级,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 分。

使其在临床上更易于掌握.在判定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上更趋于准确。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罗予平衡功能评定定义平衡是指人体不论处在某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时,只懂得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要姿势的过程.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都是从小就学会的,是一种自动反应,平衡所提供的稳定性对一切技巧活动都是必需的.平衡功能的正常反应平衡受中脑和大脑皮质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平衡反应是一种自动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随时变化.平衡反应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其控制要求具备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包括视觉,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有效的肌张力,肌力和耐力,关节的灵活性. 平衡的三种状态静态平衡人体在无外力的情况下维持某种姿势的过程.自我动态平衡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他人动态平衡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调整姿势的过程.平衡反应正常儿童形成平衡反应的时间是:俯卧,6个月;仰卧,7~8个月;坐,7~8个月;蹲起,9~12个月;站立,12~21个月.平衡反应的四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当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变化时,出现躯干向外力作用方向弯曲,同时肢体向外伸展.第二种方式: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位,由于身体的支撑点发生倾斜或移动面使重心移位,出现躯干向倾斜上方弯曲,同侧肢体向外伸展,对侧保护性伸展.第三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后推患者,出现足蚓状肌先收缩,随后足趾背屈,屈髋,躯干屈曲,上肢向前抬,最后头,肩向前.第四种方式: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此时向前推患者,出现足趾先屈曲,然后足跟抬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向后摆,最后肩后伸,头后仰.保护性伸展反应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上肢或下肢后伸并外展,以支持身体,防止摔倒.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上肢,4~6个月;下肢,6~9个月.保护性伸展反应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偏离原支撑点时,上肢和/或下肢后伸并外展,以支持身体,防止摔倒.正常儿童形成保护性伸展反应的时间是:上肢,4~6个月;下肢,6~9个月.跨步及跳跃反应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着被推方向快速跨出一步,改变支撑点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支撑点.正常儿童形成跨步及跳跃反应的时间是15~18个月.平衡功能的评定可根据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以下分级①能正确完成活动②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小的帮助以维持平衡③能完成活动但要较大的帮助以维持平衡④不能完成活动评定程序检测个人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在静止状态下1.能独自维持体位2.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变化发生反应并做出必要的知识调整.3.具备正常的平衡反应.评定程序平衡地完成某项运动1.能精确完成.2.能回到原位或维持新的体位.3.完成不同速度的运动,包括加速和减速\突然停下和开始.评定程序在一个动态支撑点保持平衡在用力时维持平衡在睁眼\闭眼时能控制姿势评定方法评定反应有许多种,如全部进行检查,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所以常引用其中的一部分.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佐直氏平衡试验Carr-Shepherd平衡评定计算机控制的评定姿势图上田氏平衡反应试验佐直氏平衡试验Carr-Shepherd平衡评定(1)坐位平衡0分:完全不能完成1分:在支持下保持坐位平衡(治疗者给予病人帮助).2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10秒(病人不抓握任何物体,膝足并拢,双足平放在地上).3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身体前倾,体重均匀分布(头部直立,挺胸,重心在髋关节前,体重分布在双侧下肢).4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并能向后转动头部及躯干(双足并拢平放在地上,手放在膝上,不接触身体)5分:无支撑下保持坐位平衡,并能身体向前,手摸地面,然后回到座位平衡(双足平放地上,手接触至少足前10厘米的地面)6分:无支撑坐在椅上,向侧方弯腰,手摸地面,然后回到座位平衡(双足平放在地上,不抓握任何物体,保持下肢不动,必要时可支撑患侧上肢).坐位→站立位0分:完全不能完成1分:在治疗者帮助下站起来2分:借助辅助具站起来,但体重分布不均匀,需要用手来支撑.3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不需要用手来支撑.4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并能保持髋,膝伸直5秒钟.5分:自己站起来,体重分布均匀,髋,膝完全伸直5秒钟.6分:10秒钟内,不需要任何帮助,自己站起来,坐下3次平衡姿势图测定与平衡相关的知识图的五种参数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平均摆速,前后摆速,左右摆速.协调功能评定定义指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不协调是形容运动紊乱的一般性术语,通常是笨拙的,不平衡和不准确的运动.协调障碍的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由三个领域控制协调运动的产生,它们是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脊髓后柱(后索). 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缺乏精细协调及对距离的判断力,这种距离可影响步态,姿势和运动方式.其步态常表现为两脚分开较宽,不规则,不稳定.1.辨距不良:对距离的判断力不好.2.意向性震颤:震颤发生于随意运动时.3.姿势性震颤: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4.轮替运动障碍:又称为快速运动不良,完成快速交替运动有困难.5.运动分律: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而是一连串运动成分.基底神经节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基底神经节病变,主要是运动不正常和肌张力的改变.具体表现1.静止性震颤:随着由目的的运动而减轻或消失.2.运动不能:不能启动一个运动.3.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4.偏身舞蹈症: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痉挛性的,有力的,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5.张力障碍:肌张力从高到低的变化无法预测.脊髓后索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后索病变,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的信息不能穿入大脑皮质,患者闭眼时,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具体表现为当闭上眼或反舰太暗示,由于视反馈的减弱,增加了平衡紊乱,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易跌倒.步态两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步距不等,高抬腿,落地有声,走路看脚.辨距不良不能准确摆放四肢位置或不能触及某一特定物体,患者不用眼看就不能说出检查者在他皮肤上所写的文字.协调功能的评定先计时测速确定基线水平,然后对患者的协调功能进行检测.功能分级为(1)正常完成;(2)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3)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拙,不稳非常明显;(4)中毒残损:仅能启动活动,不能完成;(5)不能活动.评定程序运动是否直接,精确,容易反向做.完成动作的时间是否正常.增加速度是否影响运动质量.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不看时是否影响活动质量.是否有身体的近侧,远侧或一侧更多地参与活动.病人是否很快感到疲劳.评定方法分为大肌群参与的粗大运动的活动和利用小肌群的精细运动的活动.着重评定五个方面的能力1.交替和交互运动:检测两组相反肌群的相对运动的能力.2.协调运动:有肌群的共同运动来获得运动的控制.3.精细运动:评定车辆和判断随意运动的距离和速度的能力.4.固定或维持肢体:检测为此单个肢体或肢体某部分的能力.5.维持平衡和姿势:评定保持平衡和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检测之前的观察每一项活动技能的水平,包括需要多大的帮助或是否需要辅助器.不稳定的发生,附加运动等.受累肢体的数目.不协调的分布,如远端或近端的肌肉.增加或减少不协调缺陷的情况或体位.完成铱星活动所需的时间.安全性水平.非平衡协调测验所有测验应先在睁眼后闭眼下分别测试.异常的反应包括在体位来评定不同运动切面的动作.(1)手指指鼻:让病人肩外展90度,肘伸展,用食指指尖指鼻尖.可以改变开始的体位来评定不同运动切面的动作.(2)受检查者手指指检查者的手指:病人和检查者相对而坐.检查者的食指举在病人面前,同时让病人用其食指去指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还可以变化其手指的位置来评定病人对改变方向,距离和速度而做出反应的能力.(3)手指指手指:两肩外展90度,两肘伸展.让病人将两食指在中线相触.(4)交替指鼻和手指:让病人用食指交替指鼻尖和检查者的手指尖.检查者可变换位置来测验其对变换距离的应变能力.(5)对指:让病人用拇指尖连续触及该手的其他指尖,可逐渐加快速度.(6)团抓:从完全屈曲到完全伸直的握拳和开拳之间的变换,可逐渐加快速度.(7)旋前/旋后:肘屈曲90度,并紧紧固定于身体,让病人手掌朝下和朝上交替翻转,可逐渐加快速度.(8)反弹测验:病人于屈肘位.检查者给予足够的徒手阻力产生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突然去掉阻力,正常时,相反的肌群(肱三头肌)将收缩和阻止肢体的运动.(9)用手拍打:屈肘,前臂旋前,让病人用手拍膝.(10)用足拍打:让病人用一足掌在地板上拍打,膝不能抬起,其足跟维持接触在地板上.(11)指和过指:检查者和病人相对而坐.他们都是水平屈肩90度,伴肘伸展,食指相触让病人完全屈肩(手指指向天花板),然后再回到水平位,使食指再次相触.正常反应是能准确回转到起始位.异常反应是"过指"或运动在目标以上.(12)足跟至膝,足跟至足趾交替:病人于仰卧位,让病人同时对侧足跟交替触膝和大拇趾.(13)足趾触检查者的手指:病人于仰卧位,让病人用大拇趾触检查者的手指,检查者可变换手指的位置以评定病人变换方向和判断距离的能力.(14)仰卧位,一侧的足跟沿对侧下肢胫骨上下滑动.(15)画一个圆圈:让病人用上肢或下肢在空中画一个想象的圆圈.难度更大的测验是使用八形图.非平衡协调测验所有测验应先在睁眼后闭眼下分别测试.异常的反应包括在体位来评定不同运动切面的动作.(1)手指指鼻:让病人肩外展90度,肘伸展,用食指指尖指鼻尖.可以改变开始的体位来评定不同运动切面的动作.(2)受检查者手指指检查者的手指:病人和检查者相对而坐.检查者的食指举在病人面前,同时让病人用其食指去指检查者的食指.检查者还可以变化其手指的位置来评定病人对改变方向,距离和速度而做出反应的能力.(3)手指指手指:两肩外展90度,两肘伸展.让病人将两食指在中线相触.(4)交替指鼻和手指:让病人用食指交替指鼻尖和检查者的手指尖.检查者可变换位置来测验其对变换距离的应变能力.(5)对指:让病人用拇指尖连续触及该手的其他指尖,可逐渐加快速度.(6)团抓:从完全屈曲到完全伸直的握拳和开拳之间的变换,可逐渐加快速度.(7)旋前/旋后:肘屈曲90度,并紧紧固定于身体,让病人手掌朝下和朝上交替翻转,可逐渐加快速度.(8)反弹测验:病人于屈肘位.检查者给予足够的徒手阻力产生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突然去掉阻力,正常时,相反的肌群(肱三头肌)将收缩和阻止肢体的运动.(9)用手拍打:屈肘,前臂旋前,让病人用手拍膝.(10)用足拍打:让病人用一足掌在地板上拍打,膝不能抬起,其足跟维持接触在地板上.(11)指和过指:检查者和病人相对而坐.他们都是水平屈肩90度,伴肘伸展,食指相触让病人完全屈肩(手指指向天花板),然后再回到水平位,使食指再次相触.正常反应是能准确回转到起始位.异常反应是"过指"或运动在目标以上.(12)足跟至膝,足跟至足趾交替:病人于仰卧位,让病人同时对侧足跟交替触膝和大拇趾.(13)足趾触检查者的手指:病人于仰卧位,让病人用大拇趾触检查者的手指,检查者可变换手指的位置以评定病人变换方向和判断距离的能力.(14)仰卧位,一侧的足跟沿对侧下肢胫骨上下滑动.(15)画一个圆圈:让病人用上肢或下肢在空中画一个想象的圆圈.难度更大的测验是使用八形图.2.平衡协调测验(1)在一个正常,舒适的姿势下站立.(2)两足并拢站(窄的支撑面)(3)一足在另一足前面站力(即一足的拇趾触另一足的足跟)(4)单足站立(5)上臂的位置在以上各种姿势下变换(如:上臂于体侧;举过头;置于腰部等).(6)突然地打破平衡(在保护病人的情况下)(7)站立位,躯干在前屈和还原到零位之间变换(8)站立位,躯干两侧侧屈(9)行走,将一侧足跟直接置于对侧足趾前(10)沿地板上所画的直线行走或行走时将足置于地板上的标记上(11)侧向走和退步走(12)原地踏步(13)变换步行活动的速度(增加速度将夸大协调缺陷)(14)步行时突然停下和突然起步(15)沿圆圈和变换方向步行(16)用足趾和足跟步行(17)正常站立姿势,先观察睁眼下平衡,然后闭眼.闭眼下平衡丧失,表明本体感觉缺乏,也就是常说的昂白氏(Romberg)阳性.2.平衡协调测验(1)在一个正常,舒适的姿势下站立.(2)两足并拢站(窄的支撑面)(3)一足在另一足前面站力(即一足的拇趾触另一足的足跟)(4)单足站立(5)上臂的位置在以上各种姿势下变换(如:上臂于体侧;举过头;置于腰部等).(6)突然地打破平衡(在保护病人的情况下)(7)站立位,躯干在前屈和还原到零位之间变换(8)站立位,躯干两侧侧屈(9)行走,将一侧足跟直接置于对侧足趾前(10)沿地板上所画的直线行走或行走时将足置于地板上的标记(11)侧向走和退步走(12)原地踏步(13)变换步行活动的速度(增加速度将夸大协调缺陷)(14)步行时突然停下和突然起步(15)沿圆圈和变换方向步行(16)用足趾和足跟步行(17)正常站立姿势,先观察睁眼下平衡,然后闭眼.闭眼下平衡丧失,表明本体感觉缺乏,也就是常说的昂白氏(Romberg)阳性.。

肌力及心功能分级MicrosoftWord文档(3)解读

肌力及心功能分级MicrosoftWord文档(3)解读

肌力的分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 )1928年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心脏功能的分级是指针对有心脏损害而言的正常人的心脏功能是正常的假如有心脏病的话,依照病人的感觉和活动能力,
我们可以分为四级,
一级,患者能够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不会感到胸闷、心悸等不适,
二级患者能够轻度活动,一般能生活自理,但稍微剧烈就会不适,如连爬2层的楼梯会胸闷心悸,
三级患者日常应是卧床休息,能在床边适量行走,
四级也就是最差的心功能了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在床上进行生活。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帮助。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汇总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 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 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XXX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别尺度:治愈:吞咽障碍消逝,饮水试验评定1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良,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匡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2级:3个条件均具有则误吸减少;3级:具有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如选择适当食物,则基本上无误吸;5级:如留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吞咽正常。

肾功能分级标准

肾功能分级标准

肾功能分级标准肾功能分级标准是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肾脏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它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来划分不同的肾功能等级。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是评估肾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糖尿病和肾脏病学会(KDIGO)的共同推荐,将肾功能分为五个等级:G1、G2、G3a、G3b和G4。

下面是每个等级的详细描述:1. G1(正常肾功能):GFR ≥ 90 mL/min/1.73m²。

这表示肾小球滤过率在正常范围内,肾脏功能良好。

2. G2(轻度肾功能损害):GFR 60-89 mL/min/1.73m²。

这表示肾小球滤过率稍低于正常范围,但仍然在正常范围内。

这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如高血压或糖尿病。

3. G3a(中度肾功能损害):GFR 45-59 mL/min/1.73m²。

这表示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已经达到中度损害的程度。

这可能是由于慢性肾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

4. G3b(中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GFR 30-44 mL/min/1.73m ²。

这表示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已经达到中度至重度损害的程度。

这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控。

5. G4(重度肾功能损害):GFR 15-29 mL/min/1.73m²。

这表示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已经达到重度损害的程度。

这时候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除了以上五个等级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等级,即G5(肾衰竭)。

G5表示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 mL/min/1.73m²,这意味着肾功能已经完全丧失,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分级标准只是一种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方法,并不代表具体的诊断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患者的肾脏健康状况。

此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肾功能分级标准,具体还需根据当地的医学指南和临床实践进行判断和诊断。

met的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

met的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

MET的心功能分级标准是指根据患者活动耐力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四个不同的类别。

这些类别通常称为NYHA功能分类,NYHA是纽约心脏病学会的缩写。

这一标准被广泛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便为他们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1. NYHA功能分类的四个级别:(1) Ⅰ级:无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他们的心脏功能没有明显的受损,并且在正常的日常活动中并不会感到气促或者疲劳。

(2) Ⅱ级:轻度活动受限。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他们在日常活动中会感到轻度的气促或者疲劳,但是在休息后这些症状会得到缓解。

(3) Ⅲ级:中度活动受限。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他们的日常活动受到了明显的限制,感到气促和疲劳的时间更长,甚至在轻度的活动中也会感到不适。

(4) Ⅳ级:严重活动受限。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他们的活动能力非常有限,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气促和疲劳。

这一级别的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

2. 根据NYHA功能分类的临床应用:(1) Ⅰ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他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预防病情的恶化。

(2) Ⅱ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需要持续的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同时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避免病情进展至更严重的程度。

(3) Ⅲ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干预,包括药物治疗、体力活动的限制和可能的手术治疗等。

(4) 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需要高度的医疗监测和治疗,甚至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等特殊干预措施,以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3. 总结MET的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是临床上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标准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然而,在使用这一标准时也应该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患者可能对症状的感知和表现有所不同,因此应该结合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以便为他们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主要功能障碍:二、运动功能评定1.肌力评定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容棉花或者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者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冷觉用装有5-10℃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45℃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的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者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作为分子记录(如4/5)。

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表

口部运动功能评估表
4级
唇在自然状态时的形态结构及位置
在自然放松状态下,静观1分钟。
双唇严重不对称,位置几乎不变化
上唇回缩或下唇回缩严重,上唇或下唇有抖动,但患者不知复位。
上唇或下唇有轻微抖动,但患者偶尔试图复位;或双唇不对称
上唇或下唇轻微回缩,或轻微不对称,不易观察。
唇自然地处于水平正中位,左右对称,微微闭合。
流涎
无法控制
没反应
努力圆唇却不能,用眼睛、头或肩代替或辅助。
双唇圆唇时需努力;圆唇幅度小;或圆唇时僵硬或无力。
双唇能充分紧紧地圆起来,但不能保持3秒。
双唇轻松紧紧地圆起来,并保持3秒。
唇闭合运动
用双唇把压舌板夹住,坚持到我数3下。
没反应
能做闭唇动作,努力夹但夹不住压舌板,用牙齿咬;
双唇紧闭时需努力,能夹住1秒就掉下来
无反应。
舌尖试图去舔,但未成功,用头、眼、下巴或肩膀运动来代替。
舌尖回缩或无力,用舌叶代替舌尖向左舔嘴角,能将舌体变成束状,有点抖动,松软。
舌尖能充分向左舔到嘴角,但不能保持3秒。
舌尖能充分向左舔到左唇角,并保持3秒。
舌尖右舔嘴角
治疗师示范,“舌尖用力向右舔嘴角,并保持3秒。”
无反应。
舌尖试图去舔,但未成功,用头、眼下巴或肩膀运动代替。
舌尖上舔齿龈
治疗师示范,“舌尖上舔齿龈,坚持到我数3下。”
无反应。
舌尖试图向上舔,但未成功,用头、眼、下巴或肩膀运动来代替。
用舌叶代替舌尖向上舔到齿龈,或舌尖卷在牙齿下,舌尖无力或抖动。
舌尖能轻松上舔齿龈,但不能保持3秒。
舌尖能轻松上舔齿龈,并保持3秒。
舌口部运动功能评估分级标准(续)
舌尖左舔嘴角
治疗师示范,“舌尖用力向左舔嘴角,并保持3秒。”

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表

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表

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表【实用版】目录1.心功能分级概述2.Killip 分级表的定义和作用3.Killip 分级表的具体分级标准4.Killip 分级表的应用和意义5.总结正文【心功能分级概述】心功能分级是评估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对于病情的判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心功能分级有多种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是 Killip 分级表。

【Killip 分级表的定义和作用】Killip 分级表是一种评估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Killip 分级表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Killip 分级表的具体分级标准】Killip 分级表共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1.Killip 分级 I 级(Killip I):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

2.Killip 分级 II 级(Killip II):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 1/2 肺野。

3.Killip 分级 III 级(Killip III):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 1/2 肺野,但小于 2/3 肺野。

4.Killip 分级 IV 级(Killip IV):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 2/3 肺野。

【Killip 分级表的应用和意义】Killip 分级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于 Killip 分级 I 级的患者,通常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对于 Killip 分级 II 级和 III 级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而对于 Killip 分级 IV 级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紧急救治。

此外,Killip 分级表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Killip 分级表是一种评估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心功能的分级.3ppt课件

心功能的分级.3ppt课件

KILLIP分级



临床上普通采用,简便易行。 I级是指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无心力衰竭; Ⅱ级指有轻度至中度的心力衰竭,肺罗音 听取范围小于两肺野之50%,出现第3心音, 静脉压升高; Ⅲ级指有重度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罗音 听取范围大于两肺野的50%; Ⅳ级为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左侧心脏将含氧的血液经动脉输送至脑部、四肢及全身其他器官。当身体消耗血 液中的之后,此缺氧之血液会经由静脉回流到右侧之心脏,再重复以上的过程
日常评判依据


轻于日常体力活动 指上一楼、室内步 行; 不能胜任任何体力 活动:指静息状态, 吃饭、说话穿衣均 出现症状
NYHA分级的优点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1982年用于临床, 199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修订,是根 据患者体力活动所出现的症状而定,其优 点是简易、无创、可重复。 这一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科研,作为自 身对照、病情分析、功能鉴定、疗教判定, 有实用价值。
肺毛细血管契压

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是利用Swan- Ganz气囊漂浮导管(又称肺动脉导管或漂 浮导管)测得的指标,可以反映肺静脉、 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状态。
心脏指数

为了更准确起见,免受身材大小的影响,临床
上多采用心脏指数(CI)来估价心脏的泵功能。
心脏指数=心排血量/体表面积。正常心脏指
肺毛细血管楔压与心脏指数

临床常采用肺毛细血管楔压与心脏指数的 相关图,做为病情评价和治疗依据。若测 得的血液动力学数据处在Ⅱ、Ⅳ项限内, 表明肺毛细血管扩张剂及心肌正性收缩药 物;若处在Ⅲ项限内,提示体内血容量不 足,不宜首先选用血管扩张剂,而应快速 扩容(包括采用胶体溶液)。

[精品]最新3免疫功能不全分级

[精品]最新3免疫功能不全分级

[精品]最新3免疫功能不全分级
免疫功能不全是一种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受损的疾病,可以导致机体易受感染和免疫调节紊乱。

为便于诊断和治疗,国际学术界普遍采用免疫功能不全分级系统。

最新的免疫功能不全分级包括以下三个级别:
1. 一级免疫功能不全
一级免疫功能不全指机体在免疫系统某些方面功能存在轻微异常,但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好,很少引发重大感染。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增强免疫力、改善生活方式、预防传染病等。

2. 二级免疫功能不全
二级免疫功能不全指机体在免疫系统某些方面存在明显异常,导致机体易受感染且感染后症状较重。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3. 三级免疫功能不全
三级免疫功能不全指机体在免疫系统大部分方面功能明显异常或丧失,机体极易受到严重感染的威胁。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抗感染治疗、免疫替代治疗等。

免疫功能不全分级系统的建立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

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保健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请注意,以上免疫功能不全分级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参考文献:
1. XXXX
2. XXXX
3. XXXX。

肝功能分级标准表

肝功能分级标准表

肝功能分级标准表肝功能分级标准表是根据肝脏损伤程度的不同,将肝功能分为不同的等级,用以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肝功能分级标准表——Child-Pugh分级标准:1. 肝功能分级标准表根据以下五个参数来进行评估:- 总胆红素水平(mg/dL或µmol/L)- 血清白蛋白水平(g/dL)- 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腹水(有无、轻微或中重度)- 神经系统症状(偏头痛、嗜睡或昏迷)2. 每个参数根据其数值和症状程度,分别被赋予0-3的分数。

3. 每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如下:- 总胆红素水平(mg/dL或µmol/L):分数0代表<2,分数1代表2-3,分数2代表3-6,分数3代表>6。

- 血清白蛋白水平(g/dL):分数0代表>3.5,分数1代表2.8-3.5,分数2代表2.3-2.8,分数3代表<2.3。

- 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数0代表<1.7,分数1代表1.7-2.3,分数2代表2.3-3.5,分数3代表>3.5。

- 腹水(有无、轻微或中重度):分数0代表无,分数1代表轻微,分数2代表中度,分数3代表重度。

-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昏睡或昏迷):分数0代表无,分数1代表嗜睡,分数2代表昏睡,分数3代表昏迷。

4. 将各个参数的分数加总,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帮助确定病人的肝功能分级:- 分数5-6:A级,表示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 分数7-9:B级,表示中度肝功能受损。

- 分数10-15:C级,表示重度肝功能受损。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常用的肝功能分级标准表,具体的评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和标准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腱反射: 0 (消失):不能引出肌肉收缩、无关节活动 1(减弱):可引出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正常):明显的关节活动 3(活跃):叩击肌腱附着处引出关节活动,不伴有阵挛 4(亢进):叩击干骨或肌肉引出肌肉收缩,伴有阵挛
瘫痪:
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瘫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元性瘫痪、硬瘫)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元性瘫痪、软瘫)
4 能站立,但不能行走 6 拄双拐或需人搀扶勉强行走 8 拄单拐或扶梯上下楼 10 能独立行走,跛行步态 12 基本正常 四 四肢感觉(上下肢分别评定,共4分) 0 有麻痛紧沉感,或痛觉减退 2 基本正常
0 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
3 大小便困难
6 基本正常 五 束带感觉(指躯干,共2分) 0 有束带感 2 基本正常
脊髓功能评定法(COA 40分法)
一 上肢功能(左右分别评定,每侧8分,共16分) 0 无使用功能 二 下肢功能(左右不分,共12分)
0 不能端坐、站立
2 勉强握食物进餐,不能系扣、写字
4 能持勺进餐,勉强系扣,写字扭曲 6 能持筷进餐,能系扣但不灵活 8 基本正常 三 括约肌功能(共6分)
2 能端坐,但不能站立
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评分法
(JOA 记分 共17分)
上肢运动 完全瘫 记分0 下肢运动 完全瘫 记分 0
不能自食(无功运动)
用勺进食(持轻物) 勉强用筷(持物无力) 正常 上、下肢、躯干感觉 完全消失 不全丧失 正常
1
2 3 4 记分(×3) 0 1 2
不能行走(无功运动) 1
扶持走平地 柱拐上下楼 正常 膀胱功能 完全潴留 排尿困难 排尿费时 正常 2 3 4 记分 0 1 2 3
小讲课(3) 08-8-22
脊髓功能分级
肌力分级:
0 无肌肉收缩 Ⅰ可见肌肉收缩,无关节运动 Ⅱ 关节可运动,不能抗地心引力 Ⅲ 不能抗阻力 Ⅳ- 抵抗轻度阻力 Ⅳ 抵抗中度阻力 Ⅳ+弱于正常 Ⅴ 正常
肌张力分级(Ashworth Ⅴ级分类):
Ⅰ 正常 Ⅱ 肌张力轻度增高,腱反射亢进 Ⅲ 肌张力中度增高,踝、膝阵挛+,折刀征+, 关节活动可 Ⅳ 肌张力重度增高,踝、膝阵挛+,折刀征+, 关节活动受限 Ⅴ 肌张力极度增高,关节完全僵直
脊髓手术效果评定
17分法计分: 改善率 = (术后分-术前分)/ ( 17-术前分) ×100 % 40分法计分: 改善率 =(术后分-术前分)/(40-术前分)×100 %
Nurick 伤残级: 提高两级为改善; 提高三级为优
over
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鉴别
病变部位 瘫痪范围 肌萎缩 肌纤维颤动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防御性反射 电变性反射 中枢性瘫痪 脑皮质、锥体束 较广泛 不明显,废用性萎缩 无 增强 亢进 有 有 无 周围性瘫痪 核团、脊髓前角、前根、神经支 较局限 明显,变性萎缩 有 降低 消失 无 无 有
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分:
分级 上肢 下肢 1级 正常 正常 2级 远端关节能活动 远端关节能活动 (包括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 (包括踝关节及脚趾各关节) 3级 臂可上举,肘可屈伸 腿可上举,膝可屈伸 4级 只能在床上屈伸 只能在床上屈伸 5级 完全不能活动 完全不能活动
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
A: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 B:不完全 - 仅保留感觉 C:不完全 - 仅保留运动 (无功能) D:不完全 - 保留运动 (有功能) E:所有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但可能有异常反射
脊髓伤残分级(Nurick‘s 分级):
Ⅰ: 轻微的神经根症状和体症,无脊髓牵连证据 Ⅱ: 脊髓受损体征,步态基本正常 Ⅲ: 轻度步态不稳,仍可行走 Ⅳ: 搀扶下行走 Ⅴ: 需轮椅或卧床
脊髓功能状态McCorMick分级
Ⅰ级: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但不影响受累肢体功能,轻度强直或反射异 常,步态正常。 Ⅱ级:有感觉运动障碍,影响受累肢体功能,轻至中度步态困难,严 重疼痛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但仍能生活自理和独立行走。 Ⅲ级: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行走需要拐杖或支架,明显的双上肢功能 受损,生活能勉强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 Ⅳ级: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需要轮椅、拐杖或支架,双上肢功能受损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