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知识要素第三章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详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82b862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7.png)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详解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详解规范内部审计具体业务的操作流程是完善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人员顺利完成审计任务的重要保证,根据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相关规定,内部审计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规范如下,审计人员应在审计工作中按规定遵照执行。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欢迎阅读。
步骤一:审计立项与授权一、审计立项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被审计的对象。
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审计对象的选择一般由以下三种方式决定:1、集团审计部通过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2、由集团总裁或董事会下达的计划外专项审计任务。
3、由被审计者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二、审计批准与授权对于已立项的审计项目,审计部应在审计实施前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集团总裁审核、批准与授权。
步骤二:审计准备在确定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
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
1、内部审计的总目标是审查和评价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协助集团组织的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针对已确定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以有助于拟定审计方案和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审计评价。
2、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
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
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资产的护卫情况。
5)对法律、法规及政策、计划的遵守、执行情况。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审计任务确定具体的审计范围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背景资料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
当审计对象为集团子公司、职能部门时,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其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情况、管理人员相关资料、定期的财务报告、有关的政策法规和预算资料等。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1101号)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1101号)](https://img.taocdn.com/s3/m/b2d4405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d.png)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1101号)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1101号),欢迎大家阅读。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110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准则第四条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条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应当在组织的内部审计章程中明确规定。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决策与执行。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通过后续教育加以保持和提高。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对于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中所获取的信息保密。
第三章作业准则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全面关注组织风险,以风险为基础组织实施内部审计业务。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运用重要性原则,考虑差异或者缺陷的性质、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组织的风险状况、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配置情况,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安徽2020年国际内审师考试科目及题型(最新)
![安徽2020年国际内审师考试科目及题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a91ac8d647d27284b7351c5.png)
安徽2020年国际内审师考试科目科目1:内部审计基础范围具体包括:内部审计强制性指南、内部控制与风险、审计工具与技术等。
科目2:内部审计实务范围具体包括:管理内部审计职能、管理单项审计业务、舞弊风险与控制等。
科目3:内部审计知识要素范围具体包括:治理与商业道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沟通、管理与领导规则、业务连续性、财务管理、全球化经营环境等。
安徽2020年考试题型、题量、时长和语种1.考试题型:三个科目考试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2.考试题量:科目1试题为125道,科目2、3试题各为100道。
3.考试时长:科目1考试为150分钟;科目2、3考试各为120分钟。
4.考试语种:考生可在预约考试时选择中文或英文。
江苏2020年国际内审师考试科目科目1:内部审计基础范围具体包括:内部审计强制性指南、内部控制与风险、审计工具与技术等。
科目2:内部审计实务范围具体包括:管理内部审计职能、管理单项审计业务、舞弊风险与控制等。
科目3:内部审计知识要素范围具体包括:治理与商业道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沟通、管理与领导规则、业务连续性、财务管理、全球化经营环境等。
江苏2020年考试题型、题量、时长和语种1.考试题型:三个科目考试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2.考试题量:科目1试题为125道,科目2、3试题各为100道。
3.考试时长:科目1考试为150分钟;科目2、3考试各为120分钟。
4.考试语种:考生可在预约考试时选择中文或英文。
江西2020年国际内审师考试科目科目1:内部审计基础范围具体包括:内部审计强制性指南、内部控制与风险、审计工具与技术等。
科目2:内部审计实务范围具体包括:管理内部审计职能、管理单项审计业务、舞弊风险与控制等。
科目3:内部审计知识要素范围具体包括:治理与商业道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沟通、管理与领导规则、业务连续性、财务管理、全球化经营环境等。
江西2020年考试题型、题量、时长和语种1.考试题型:三个科目考试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内部审计知识点总结
![内部审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6ec7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4.png)
内部审计知识点总结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特点1. 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为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对其运营过程和控制手段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旨在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和改善业务运作的一种独立性服务活动。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部审计是由组织内部的员工或外部委托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而外部审计是由独立于组织之外的审计机构或审计师进行。
2. 内部审计的特点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独立性:内部审计应当独立于组织的其他职能部门,不受被审计对象的影响,保持客观的立场。
(2)客观性:内部审计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被审计对象,不偏袒,不为被审计对象的利益服务。
(3)全面性:内部审计应当对被审计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4)综合性:内部审计应当结合组织的目标、战略和管理实践,对组织的风险、控制和治理进行综合性评估。
二、内部审计的意义和作用1. 内部审计的意义内部审计对组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管理效率:通过对组织运营过程和控制手段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组织改善管理效率。
(2)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的评估,发现存在的弱点和缺陷,帮助组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3)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对组织经营风险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帮助组织降低经营风险。
(4)支持决策和管理:通过提供客观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帮助组织决策和管理。
2. 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对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可以监督和评价组织的运营过程和控制手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降低经营风险。
(3)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确保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管理建议:内部审计可以提供客观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支持组织的决策和管理。
三、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保持客观的立场,不受被审计对象的影响。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大纲(第三部分)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大纲(第三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402beb6b8f67c1cfbd6b84d.png)
1. 信息安全 A 区分常见物理安全控制措施(卡、钥匙、生物识别等) B. 区分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控制的各类形式(密码、两级验证、生物识别、电子签名 等),并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 C. 阐释各类信息安全措施(数据加密、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的目的和作用
1
D. 了解数据隐私法规及其可能对数据安全政策和实务产生的影响 E. 了解新兴技术及其对安全问题的影响(自带办公设备 [BYOD]、智能设备、物联网[loT] 等) F. 了解现有的和新兴的网络安全风险(黑客攻击、盗版行为、篡改、勒索软件攻击、 网络钓鱼攻击等) G. 描述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政策 基础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大纲(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内部审计知识要素 I 经营才能 (35%)
1.组织目标、行为和绩效 A 描述战略规划程序和主要活动(设定目标、全球化和竞争、与组织使命和价值保持 一致等) B. 检查常见的绩效指标(包括财务、运营、定性与定量、生产率、质量、效率、效果 等) C. 阐述组织行为(组织内的个人、团体、组织的行为方式等)和不同的绩效管理技术 (能力特征、组织政治、组 织动力、岗位设计、奖励机制、工作安排等) D. 描述管理层领导、指导、引导员工;履行组织承诺;展示企业经营能力的效果 2. 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A 评估不同组织结构(集权与分权、扁平结构与传统结构等)对风险和控制的影响 B. 检查一般业务流程(人力资源、采购、产品开发、销售、市场营销、物流、外包业 务管理等)对风险和控制的影响 C. 确定项目管理技能(项目规划和范围、时间/团队/资源/ 成本管理、变革管理等) D. 了解合同的不同形式和要素(正式程度、相关考虑因素、单务合同、双务合同等) 3. 数据分析 A 描述内部审计业务中的数据分析、数据种类、数据管理以及运用数据分析的价值 B. 阐释数据分析程序(确定问题、获取相关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通报结果) C. 了解在内部审计中对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异常检测、诊断分析、预测分析、网络 分析、文本分析等)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攻略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089172d0eefdc8d377ee329c.png)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攻略一、ACCA+CIA 双重持证ACCA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与I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达成协议,自2015年11月起,ACCA会员可参加为其特别设计的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测试。
一旦ACCA会员通过此项测试,则可获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称号。
该测试包含了CIA资格考试的核心考纲以及学习目标。
ACCA与IIA都对此次携手合作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ACCA战略与发展执行董事Alan Hatfield表示,虽然ACCA会员在其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相当的有关风险、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的知识,但连篇累赘的有关低质量内审以及由此造成的投资者信心下降的报道,还是提醒我们应该加强有关内部审计的学习。
此次为ACCA会员提供CIA挑战测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CIA称号,也是一个提升他们内审专业知识的良机。
而IIA主席兼CEO Richard F. Chambers也表示与ACCA的协议达成创造了双方合作的'先河。
此外,ACCA还在其官方的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版块为IIA及ACCA会员提供有关内审的相关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了一些专业的指导以及有关内审的文章,为管理层以及审计委员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ACCA and IIA joinforces to boost internal audit industry with new exam and specialised resources,Internal auditexam offered to ACCA members alongside membership of the IIA。
This deal will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ACCA members to become CIA certified through acustomised exam, which will include key syllabu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CIA exam.“This i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allowexisting ACCA members to further develop their expertise in this specialisedfield in which, being qualified clearly matters. Offering the CIA ChallengeExam to our members is a value-add, where our members working in internalaudit, or those who are looking to develop a career in internal audit, canobtain the CIA designation and clearly demonstrate their expertise in thisarea.“ACCA has alsolaunched a new resource for IIA and ACCA members working in internal audit witha section on the ACCA website. Thisincludes useful guides and articlesincluding internal audit for managers and also for the audit committee.二、CIA考试指南信息一.时间: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为11月第3周的周六、周日。
内部审计知识汇总
![内部审计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c5692b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1.png)
内部审计知识汇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
它不仅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还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内部审计的相关知识。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标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
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供独立的保证,确认组织的运营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程序。
2、评估组织内部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3、发现潜在的欺诈、浪费和滥用资源的行为。
4、促进组织内部的治理过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内部审计的范围广泛,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和业务流程。
这包括财务审计、运营审计、合规审计、信息技术审计等。
财务审计主要关注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财务记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运营审计则侧重于评估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例如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绩效。
合规审计旨在确保组织的运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内部政策。
信息技术审计关注组织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包括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系统开发和维护等。
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是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和风险状况,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和项目。
然后进行审计证据的收集。
这可以通过查阅文件、记录,与相关人员访谈,观察业务操作等方式来实现。
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进行审计分析和评价。
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审计证据进行分析,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水平。
最后是审计报告的编制和沟通。
审计报告应清晰地阐述审计发现、结论和建议,并向管理层和相关利益者进行汇报。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2020年CIA考试大纲修订版本:《内部审计知识要素》
![2020年CIA考试大纲修订版本:《内部审计知识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8f46f7fb6bd97f192379e935.png)
2020年CIA考试大纲修订版本:《内部审计知识要素》cia考试第三部分大纲变动情况以下是对CIA考试第三部分大纲变动情况的概述。
例如,现行的CIA考试第三部分大纲中包含八个领域的内容,修订版大纲中只包含四个领域的内容。
考试题量和时长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100题和120分钟。
现行版本I.治理/商业道德(5-15%)II.风险管理(10-20%)III.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1525%)IV.沟通(5-10%)V.管理/领导规则(10-20%)VI.IT/业务连续性(15-25%)VII.财务管理(10-20%)VIII.世界化经营环境(0-10%)修订版本I.经营才能(35%)II.信息安全(25%)III.信息技术(20%)IV.财务管理(20%)对第一部分大纲的修订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特点:第三部分注重的内容集中到了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最为关键的核心领域;新增了数据分析这个子领域;提升了相关信息安全内容的占比,加入了网络安全风险和新兴技术实务等内容;大纲中占比的领域为“经营才能”(35%);考试中部分内容要求考生基本理解相关概念,还有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精通相关知识和技能。
对CIA考试三个部分大纲中涵盖的主要内容实行修订的目的是:更新考试内容,使其符合当前内部审计实务的要求;明确考生通过考试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善CIA考试各部分大纲之间(尤其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明确大纲与IIA《标准》的对应关系;将第三部分考试内容的注重点转移到内部审计人员从业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
![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af8d7cc580216fc710afd75.png)
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依据新制度经济学,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实施及其效果,会受到相关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每一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既要考虑该制度本身,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制度的支配(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
同时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性,还必需有一套强有力的制度实施机制。
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公司治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和有效程度的大小除打算于该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外,还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制度结构,即其他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以及该制度的实施机制。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基本目的是帮助组织完成其目标,为此要披露相关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为了达到这一制度的目标,需要供应一定的条件,即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人员的客观性,因此内部审计章程必需获得董事会的批准,以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和活动不受限制。
在此基础上,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设置也必需与其他制度支配相适应。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设置,关系到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
不同阶段、不同企业对内部审计功能的需求也不同,因此,依据企业规模、管理方式、企业目标等实际状况,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设置也有不同。
在公司治理框架内,常见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有以下几种:(一)财务总监领导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治理框架内层次较低,只能开展部分日常性的审计工作,不能直接为经营决策者服务,更多地是履行检查功能,并未涉及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活动,独立性较差。
一般多见于企业规模较小、股权结构简洁的企业。
(二)总经理领导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地位比财务总监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来得更高,更接近于经营管理层,能直接为日常经营决策服务,审计的范围主要是经营审计和总经理对董事会财务责任的审计。
这种结构有利于发挥内部审计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保持了审计的独立性和较高的组织地位,但难以对总经理的受托管理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
27050《内部审计》讲义(第三章)
![27050《内部审计》讲义(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7c795a39ed630b1c59eeb5a2.png)
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一、一个简要的分析框架内部审计诞生在传统企业,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逐渐走进组织治理结构,与董事会、高管层、外部审计一道,成为组织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基于受托责任的管理控制,它产生于组织的自我需求。
二、内部审计模式及主要类型(一)单一法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从单一法人组织(以企业为主)的角度看,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五种模式:1.隶属于高管层,2.隶属财务部门负责人,3.隶属于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4.隶属于董事会和高管层,5.隶属于监事会与高管层。
【案】【论】下面分述这五种具体模式的优点与不足:1.隶属于高管层高管层是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熟知企业的日常经营业务,对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负责。
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根据高管层的要求开展工作,并将审计结果直接向其报告,有利于及时、快捷地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建议,直接为日常经营决策服务,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更好地发挥确认与咨询职能,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审计结果采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内部审计机构是组织内的一个组成部分,总经理下属部门的很多活动是在其授意下进行的,内部审计机构对这些部门的检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内部审计机构只能从事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难于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业绩等进行独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对总经理的经济责任缺乏审计监督,在高度敏感的问题上,不能很好地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使得审计范围相对窄小,审计工作受到一定限制。
2.隶属于财务部门负责人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财务部门之中,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向财务部负责人报告内部审计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在内部审计的起步阶段,我国大多数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选择了这种组织模式,后来,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这种组织模式逐渐被其他模式所取代,理由是审计的主要对象是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之下会严重影响其独立性。
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科目考试大纲(part 3)
![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科目考试大纲(part 3)](https://img.taocdn.com/s3/m/fed554cabd64783e08122b5f.png)
2021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大纲〔Part3〕Part 3 – Internal Audit Knowledge Elements 内部审计知识要素I. Governance / Business Ethics (5-15%)治理/企业道德〔5-15%〕A. Corporate/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Principles – Proficiency Level (P)企业/组织的治理原那么——要求熟练掌握〔P〕B.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afeguards环境和社会保障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II. Risk Management (10-20%) - Proficiency Level (P)风险管理〔10-20%〕——要求熟练掌握〔P〕A.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风险管理技术B. Organizational Use of Risk Frameworks风险框架的组织运用III.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Business Processes and Risks (15-25%)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15-25%〕A. Risk/Control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不同组织结构中的风险/控制涵义B. Structure (e.g., centralized/decentralized)结构〔如:集中的/分散的〕C. Typical Schemes in Various Business Cycles (e.g., procurement, sales, knowledge, supply-chain management)各种商业周期的典型方案〔如:采购,销售,知识,供应链管理〕D. Business Process Analysis (e.g., workflow analysis and bottleneck management, theory of constraints)经营过程分析(如:工作流程分析和瓶颈管理,约束理论)E. Inventory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Concepts存货管理技术与概念F.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E-commerce电子资金转帐〔EFT〕/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务G. Business Development Life Cycles企业开展生命周期H.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Framework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框架I. Outsourcing Business Processes外包业务流程IV. Communication (5-10%)通讯〔(5-10%〕A. Communication (e.g., the proces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impact of computerization)通讯〔如:过程,组织动力学,电脑化的影响〕B. Stakeholder Relationships利益相关者的关系V. Management / Leadership Principles (10-20%)管理/领导原那么〔10-20%〕A. Strategic Management战略管理1. Global analytical techniques全球分析技术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industries产业结构分析b. Competitive strategies (e.g., Porter's model)竞争策略〔如:波特模型〕c. Competitive analysis竞争分析d. Market signals市场信号e. Industry evolution产业演进2. Industry environments行业环境a. Competitive strategies related to:竞争战略相关的:a1. Fragmented industries零散型产业a2. Emerging industries新兴产业a3. Declining industries夕阳产业b.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全球产业竞争b1. Sources/impediments来源/障碍仅供参考b2. Evolution of global markets全球市场的演变b3. Strategic alternatives战略选择b4. Trends affecting competition影响竞争的趋势3. Strategic decisions战略决策a.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strategies整合策略分析b. Capacity expansion容量扩展c. Entry into new businesses进入新的业务4. Forecasting预测5. Quality management (e.g., TQM, Six Sigma)质量管理〔如: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6. Decision analysis决策分析B.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组织行为1. Organizational theory (structures and configurations)组织理论〔结构和配置〕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g., motivation, impact of job design, rewards, schedules)组织行为〔如:动机,工作设计的影响,报酬,安排〕3. Group dynamics (e.g., traits, development stages,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effectiveness)群体动力学〔如:特点,开展阶段,组织政治,效果〕4. Knowledge of human resource processes (e.g., individu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upervision, personnel sourcing/staffing, staff development) 人力资源过程知识〔如:个人绩效管理,监督,人员招聘/配备,职工开展〕5. Risk/control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leadership styles不同领导风格下的风险/控制内容6. Performance (productivity, effectiveness, etc.)绩效〔生产率,效率等〕C. Management Skills/Leadership Styles管理技巧/领导风格1. Lead, inspire, mentor, and guide people,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领导,鼓励,指导,引导人们树立组织承诺,构建创业导向2. Create group synergy in pursuing collective goals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追求共同目标3. Team-building and assessing team performance团队建设与团队绩效评估D. Conflict Management冲突管理1. Conflict resolution (e.g., competitive, cooperative, and compromise)解决冲突〔如:竞争,合作,妥协〕2. Negotiation skills谈判技巧仅供参考3. Conflict management冲突管理4. Added-value negotiating增值谈判E. Project Management / Change Management工程管理/变革管理1. Change management变革管理2.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iques工程管理技术VI. IT / Business Continuity (15-25%)信息技术/业务持续性〔15-25%〕A. Security平安性1. Physical/system security (e.g., firewalls, access control) 实体/系统平安〔如:防火墙,访问控制〕2. Information protection (e.g., viruses, privacy)信息保护〔如:病毒,保密〕3. Application authentication应用软件认证4. Encryption加密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应用软件开发1. End-user computing终端用户计算2. Change control (Proficiency Level)变更控制〔要求熟练掌握〕3.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Proficiency Level)系统开发方法学〔要求熟练掌握〕4.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ficiency Level)应用软件开发〔要求熟练掌握〕5.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信息系统开发C. System Infrastructure系统根底设施1. Workstations工作站2. Databases数据库3. IT control frameworks (e.g., eSAC, COBIT)信息技术控制框架〔如:eSAC, COBIT〕4. Functional areas of IT operations (e.g., data center operations)信息技术系统运营的功能分类〔如:数据中心运营〕5. Enterprise-wid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oftware (e.g., SAP R/3)企业资源方案〔ERP〕软件〔如:SAP R/3〕6. Data, voice,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s/connections (e.g., LAN, VAN, and WAN)数据,语音和网络通讯/连接〔如:局域网,虚拟专用网和广域网〕7. Server效劳器仅供参考8. Software licensing软件许可9. Mainframe大型机10. Operating systems操作系统11. Web infrastructure网络根底设施D. Business Continuity业务持续性1. IT contingency planning信息技术系统应急方案VII. Financial Management (13-23%)财务管理〔13-23%〕高顿网校小编预祝所有学员考试顺利,金榜题名!A.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Finance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1. Basic concepts and underlying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e.g., statements, terminology, relationships)财务会计的根本概念与根本原那么〔如:报表,术语,关系〕2. Intermediate concep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e.g., bonds, leases, pensions, intangible assets, RandD)中级财务会计概念〔如:债券,租赁,退休金,无形资产,研发支出〕3. Advanced concep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e.g., consolidation, partnerships,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s)高级财务会计概念〔如:合并,合伙,外币业务〕4.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e.g., ratios)财务报表分析〔如:比率〕5. Types of debt and equity债务和权益的种类6. Financial instruments (e.g., derivatives)金融工具〔如:金融衍生品〕7. Cash management (e.g., treasury functions)现金管理〔如:出纳职能〕8. Valuation models估价模型9. Business valuation企业价值评估10. Inventory valuation存货估价11. Capital budgeting (e.g., cost of capital evaluation)资本预算〔如:资本本钱评估〕12. Taxation schemes (e.g., tax shelters, VAT)税收体制〔如:减免所得税合法手段,增值税〕B. Managerial Accounting管理会计1. General concepts根本概念2. Costing systems (e.g., activity-based, standard)本钱核算系统〔如:作业本钱系统,固定本钱系统〕3. Cost concepts (e.g., absorption, variable, fixed)仅供参考本钱的概念〔如:全部本钱,变动本钱,固定本钱〕4. Relevant cost相关本钱5.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本-量-利分析6. Transfer pricing转移定价7.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责任会计8. Operating budget运营预算VIII.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 (0-10%)全球商业环境〔0-10%〕A. Economic / Financial Environments经济/金融环境1. Global, multinational, international, and multi-local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全球的,跨国的,国际的,和多个地方的金融环境比较和对照2. Requirements for entering the global marketplace进入全球市场的要求3. Creating organizational adaptability形成组织的适应能力4. Manag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管理培训和开展B. Cultural / Political Environments文化的/政治的环境1. Balancing global requirements and local imperatives平衡全球的和地方的需求2. Global mindset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competencies)全球思维〔个人特征/能力〕3. Source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mplexities and contradictions管理的复杂性和矛盾的根源与方法4. Managing multicultural teams多元文化团队的管理C. Legal and Economics — General Concepts (e.g., contracts)法经济学——根本概念〔如:合同〕D. Impact of Government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on Business (e.g., trade legislation)政府立法与监管对经营的影响〔如:贸易立法〕仅供参考。
内部审计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说明
![内部审计流程、规范及注意事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2b741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f.png)
03 内部审计部门应与其他部门保持协作,共同推动 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改进。
关注风险和控制
内部审计部门应关注企业的风 险点和薄弱环节,评估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应关注企业的经营风 险、财务风险和合规风险等方 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
内部审计的目标
是帮助组织改善运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从而增加组织的价值和实 现组织目标。
03
内部审计的原则
独立性、客观性、系统性、规范性。
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
对组织的运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环节进 行检查、评价和反馈。
01
对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合规 、合法。
03
02
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其真实、 完整、合法。
对已实施的改进措施进行评估,了解其效果 和影响。
跟踪整改情况
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踪和监 督,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总结经验教训
对审计过程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为今 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借鉴。
03 内部审计规范
审计程序规范
01
审计计划
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和资源分配, 制定审计计划。
现场审计
收集证据、核实问题,保持与被审 计单位的沟通。
根据审计目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 计时间、人员、资源等安排。
确定审计重点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审计实施
收集审计证据
通过访谈、调查、检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与 审计目标相关的证据。
评估风险和控制
对企业的风险和控制进行评估,了解企业管 理和运营状况。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25f1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5.png)
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或相应部门对组织自身的财务状况、运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独立和客观的检查和评价,以提供有效的审计建议和改进意见,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增加其价值。
内部审计流程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活动和步骤组成的过程。
一、计划阶段: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部门沟通,了解被审计部门的运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2.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目标、方法、时间安排等。
二、实施阶段:1. 数据搜集: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包括财务报表、业务记录、合同协议等。
2. 风险识别和评估:审计人员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和评估组织内部存在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3.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人员对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包括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 业务流程分析: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了解业务流程是否合理、高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 核实和检查:审计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核实和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6. 风险响应:审计人员根据对风险的评估,提供相应的风险响应建议,包括提出改进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
三、报告阶段:1. 编写审计报告:审计人员根据实施阶段的工作成果,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目的、范围、方法、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2. 审核和确认:审计报告需要由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或相关主管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发送和沟通:完成审核和确认后,审计报告发送给被审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并与其沟通和讨论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
4. 跟踪和追踪:内部审计机构定期跟踪和追踪被审计部门对审计报告中问题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改进阶段:1. 管理措施:被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改进计划。
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86bd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5.png)
内部审计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内部审计也将更加注重国 际化发展,提高跨国审计 的能力和水平。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内部审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内部审计风险类型
01
固有风险
由于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本身的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审计风 险。
控制风险
02
03
检查风险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 陷或执行不力,导致财务报表出 现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未能 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或漏 报的可能性。
Part
02
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包括审计原则、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 法等,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明确内部审计职责
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审计工 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 监督等方面,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方式,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价 ,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对风 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建立内部审计人员激励机制
通过考核、奖励等方式,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 性和创新精神。
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流程
![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d0d6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f.png)
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流程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的合作对于企业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内部审计旨在评估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而风险管理部门则负责识别、评估和管理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本文将探讨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的流程,以及二者如何协同合作提升企业的整体风控能力。
一、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人员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独立的、系统的评估和改善。
内部审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审计目标:内部审计部门首先需要与风险管理部门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确定需要审计的重点领域。
2. 制定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审计目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地点、审计程序和责任人等。
3. 数据收集与分析: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相关文档、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对企业的各项风险管理和控制活动进行评估。
同时,对风险管理部门的报告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审查。
4. 发现问题与评估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评估这些问题可能对企业运营带来的风险。
5. 提出改进建议:基于发现的问题和评估的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向企业管理层提出改善建议,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
建议应具体、可行,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6. 监督改进措施:内部审计部门跟踪和监督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并评估其有效性。
在必要时,对整体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进行再次审计,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对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
一般而言,风险评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部门通过调研、采访、统计数据等方式,识别出企业内外部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规合规风险等。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持续性等方面的分析。
内审员考试简介
![内审员考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d2d23e9a21614791611280b.png)
内审员考试简介考试介绍:CIA是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ERTIFIED INTERNAL AUDITOR)的英文简称,它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唯一公认的职业资格。
CIA需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简称 IIA)组织的考试取得。
IIA是世界范围的内部审计师组织。
该协会1941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开发署享有顾问地位,是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常任观察员,是国际政府财政管理委员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协会现有196个分会,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1987年加入该协会,成为国家分会。
协会现有全球会员7万多人。
IIA自1974年起在全球指定地点举行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给考试合格者颁发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授予“注册内部审计师”称号。
1998年中国内审协会与IIA签定协议,将IIA在国际上举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引入中国,并取得成功。
至2002年国内通过CIA考试的大约为2200人,2002年考试报名8000人,通过率30%左右。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全国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负责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并向其报告考试工作情况。
设考点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负责本考点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报考条件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报名条件如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报名参加CIA考试:1.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2.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3.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或非执业注册会计师证书;4.全日制本科院校审计、会计及相关专业四年级学生。
报考资格的审查和确认由设立考点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及其下属机构负责,并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备案。
报考方法:机考模式下,考生需使用IIA开发的资格考试管理系统(Certification Candidat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CCMS)和Pearson VUE机考公司开发的考试预约系统。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cf0ab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5.png)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第一章内部审计概述 (2)1.1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 (2)1.2 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 (2)1.3 内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3)第二章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3)2.1 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分类 (3)2.2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4)2.3 风险评估与内部审计 (4)第三章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5)3.1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原则 (5)3.2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5)3.3 内部控制评价与改进 (6)第四章内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6)4.1 内部审计程序概述 (6)4.2 内部审计方法的分类与运用 (7)4.3 内部审计的技术与工具 (7)第五章内部审计报告与管理建议 (8)5.1 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 (8)5.2 管理建议的提出与采纳 (8)5.3 内部审计报告的跟踪与反馈 (9)第六章内部审计质量保证 (9)6.1 内部审计质量保证的含义与要求 (9)6.1.1 内部审计质量保证的含义 (9)6.1.2 内部审计质量保证的要求 (9)6.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10)6.2.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10)6.2.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 (10)6.3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与监督 (11)6.3.1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含义与作用 (11)6.3.2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11)6.3.3 内部审计质量监督 (11)第七章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 (11)7.1 合规管理的概念与要求 (11)7.2 内部审计在合规管理中的作用 (12)7.3 合规风险识别与内部审计 (12)第八章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13)8.1 公司治理概述 (13)8.2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3)8.3 内部审计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 (14)第九章内部审计与信息化 (14)9.1 信息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14)9.2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策略 (14)9.3 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15)第十章内部审计与人力资源 (15)10.1 人力资源管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15)10.2 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15)10.3 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16)第十一章内部审计与绩效评价 (17)11.1 绩效评价概述 (17)11.2 内部审计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17)11.3 内部审计与绩效改进 (17)第十二章内部审计与持续改进 (18)12.1 持续改进的概念与原则 (18)12.2 内部审计在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18)12.3 内部审计体系的优化与升级 (18)第一章内部审计概述1.1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其运营。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及大纲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及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d882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e.png)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及大纲
2017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及大纲
预计2017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大纲将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大纲我们会第一时间公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及大纲,欢迎阅读。
考试科目
第1科:内部审计基础
具体包括:内部审计强制性指南、内部控制与风险、审计工具与技术等。
第2科:内部审计实务
具体包括:管理内部审计职能、管理单项审计业务、舞弊风险与控制等。
第3科:内部审计知识要素
具体包括:治理与商业道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沟通、管理与领导规则、业务连续性、财务管理、全球化经营环境等。
考试范围在当年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大纲》中确定。
[
考试内容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考试科目共同4科,必须在2年内通过,每科80个单项选择题,75分为通过,即答对75%,考试时间为两天,上下午各考一科,一科考试时间为3.5个小时:
(1)内部审计过程(Internal Audit Process)
(2)内部审计技术(Internal audit skills)
(3)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Mangement control and informaion tenology)
(4)内部审计环境( Internal audit Enviroment)
题目数量、时间和语种
1.第一科试题为125道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二、三科试题各为100道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间各为120分钟。
2.考试语种分为中文、英文
【2017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及大纲】。
内部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内部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f77e69db84ae45c3a358c57.png)
真实、有效 D2
撰写 4 审计报告
5
对被审计单
位的整改情
况进行后续
审计
D3
结束
内部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内部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业务风险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阶段段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经理审计项目组组长被审计单位d1d2d3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如果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会产生重大差错或舞弊欺诈行为从而使企业遭受损失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内部审计方法滞后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可能会因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低下而造成内部审计成本增加如果不开展后续审计可能导致初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未得到及时整改开始拟订年度季度审计工作计划审批审批向被审计单位发送审计通知进驻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项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向相关部门通报审计结果拟定审计项目实施方案确认审计取证材料真实有效组建审计小组审核审批审核撰写审计报告审核审批审批结束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后续审计权限内1权限外2345
如果不开展后 续审计,可能导 致初次审计发 现的问题未得 到及时整改
开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审批
审批
拟订年度、季度 审计工作计划
1
组建
拟定审计项
D1
审计小组
目实施方案
审批
权限外
审批
审批
权限内
向相关部门 通报审计结果
审核
审核 审核
向被审计单位 发送审计通知
2 进驻被审计单位
实施审计项目
3 确认审计
形成审计
取证材料
工作底稿
内部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业务风险
内部审计流程与风险控制
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A.不同组织结构中的风险/控制含义B.结构(如:集中的/分散的)C.各种商业周期的典型方案(如:采购,销售,知识,供应链管理)D.业务流程分析E.存货管理技术与概念F.电子资金转账(EFT)/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务G.企业发展生命周期H.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框架I.外包业务流程A.不同组织结构中的风险/控制含义1.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职责与权限划分、责任机制、信息传递方式和相应的人员配备。
组织结构往往是决定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条件。
决定组织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内部分工、部门设置、管理层级与跨度和责任与权限。
关于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虑6个关键因素:1)工作专门化2)部门化3)命令链4)控制跨度5)集权与分权6)正规化组织的规模越庞大、越复杂,其所要面临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挑战也就越多。
相对于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并且控制活动较为稳定的组织而言,较大组织中的控制活动趋向多样化且要面临更多的问题要处理。
2.组织结构类型两种类型,一种附加结构。
(1)机械式(2)有机式(3)有机的附加结构2.1 机械式组织机械式组织(Mechanistic organization)又称官僚行政组织,是一种稳定的、僵硬的结构形式,它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稳定运行中的效率。
其适用条件为:环境相对稳定;任务明确且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按常规活动,以效率为主要目标;企业规模相对大。
机械式组织注重对任务进行高度的劳动分工和职能分工,以客观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方式挑选符合职务规范要求的合格的任职人员,并对分工以后的专业化工作进行严密的层次控制,同时制定出许多程序、规则和标准。
个性差异和人性判断被减少到最低限度,提倡以标准化来实现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规则、条例成为组织高效运行的润滑剂,组织结构特征是趋向刚性。
机械式组织优点:(主要体现在分工细化)(1)同一部门的同事彼此工作性质相近,可以相互观摩学习,进而对工作内容更为专精,能产生较佳的营运绩效;(2)直属员工的工作性质相近时,经理人较易于监督及评量其工作表现。
机械式组织结构类型1.直线型(简单结构)2.职能型3.直线职能结构4.事业部制2.1.1 直线型(简单结构)含义:指组织没有职能机构,从最高管层到最基层,实行直线垂直领导。
优点:垂直联系,责任明确;机构简单,沟通迅速;权力集中,指挥统一;机动灵活,管理成本低。
缺点:对最高领导要求高;组织规模扩大时,高层管理者管理幅度过宽,容易出现决策失误;权力过分集中,风险较大。
适应范围:适用于小型组织,发展初期,简单动态的环境。
2.1.2 职能型含义:在组织内是指若干职能部门,并都有权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向下级下达命令。
也就是各基层组织都接受各职能部门的领导。
优点:1)减轻了直线主管的负担;2)管理者实行职能分工,使对管理者的选用和培养变得容易;3)能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对下级工作的指导更细。
缺点:妨碍了组织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了多头领导,可能造成管理混乱;不利于明确划分直线人员与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容易造成权力争夺,推卸责任。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一业务企业。
2.1.3 直线职能结构含义:指在组织内部,既设置纵向的直线指挥系统,又设置横向的职能管理系统,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建立的两维的管理组织。
优点:把直线结构和职能结构的优点结合起来,既保证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又加强了专业化管理。
即:1)指挥权集中,决策迅速,容易贯彻到底;2)分工细密,职责清楚;3)各部门仅对自己应做的工作负责,既可减轻直线管理人员的负担,又可充分发挥专家的特长;4)组织稳定性高,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易发挥组织的集团效率。
缺点:1)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间目标不易统一,增加了协调的难度;2)难以培养多面手式的管理人才;3)由于分工细,规则多,导致反应慢,适应性差。
适用范围: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对中、小型组织比较适用。
但对于规模较大、决策时需要考虑较多因素的组织,则不太适用。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这种组织结构类型。
2.1.4 事业部制(分部型结构)含义:在直线职能制框架基础上,设置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事业部,在总公司领导下,统一政策,分散经营。
是一种分权化体制。
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独立的市场、独立的利益、独立的自主权。
M型结构 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实行事业部制的企业,可以按职能机构的设置层次和事业部取得职能部门支持性服务的方式划分为:(1)区域事业部制结构,按照地理结构划分。
(2)产品/品牌事业部制结构,适用于有若干生产线的企业。
(3)客户细分/市场细分事业部制结构。
特点:集中政策,分散经营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1)按企业的产出将业务活动组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部门,即事业部;2)在纵向关系上,按照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处理企业高层领导与事业部之间的关系;3)在横向关系上,各事业部均以利润为中心,实行独立核算;4)企业高层和事业部内部,仍按照职能制结构进行组织设计。
优点1)强调结果,事业部经理对一种产品或服务负完全的责任;2)高层管理者可摆脱日常行政事务,专注于战略决策;3)能充分发挥事业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市场;4)有利于培养管理人才。
缺点:1)机构重复,管理成本高;2)事业部之间互相支持和协调困难,限制了组织资源的共享,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部门主义倾向,从而导致组织总利益受损。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品种多样化、各有独立市场的大型组织。
2.2 有机式组织(弹性组织、适应性组织)特点: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分权化,不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和规则、条例,员工多是职业化的;保持低程度的集权。
有机式组织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
它因为不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和规则条例,所以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做出调整。
适用条件为:环境相对不稳定和不确定,企业必须充分对外开放;任务多样化且不断变化,使用探索式决策过程;技术复杂而多变;有许多非常规活动,需要较强的创造和革新能力;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有机式组织结构类型1.简单结构2.矩阵结构3.控股型结构4.网络型结构2.2.1 简单结构(simple structure)简单式结构是指分工和正式化程度低,但集权程度高的扁平组织(flat organization),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同一个人。
通常为小型组织和小企业所采用,随着规模的扩大,组织会倾向于专门化与制式化。
简单式结构特点1.结构简单、层级少(复杂性质低)2.无正式工作程序或规章(正式化低)3.主管集中控制,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集权度高)优点:组织运作具有弹性,可迅速反应,成本低,责任归属明确。
缺点:如组织扩大,业务增加,则无法维持,完全依赖一个人会有风险。
适用范围:规模小(人员10人以下),业务单纯,如经营销售业务。
2.2.2 矩阵结构特点:矩阵制是由按职能划分的纵向指挥系统与按项目组成的横向系统结合而成的组织。
矩阵结构创造了双重指挥链,这是对统一指挥原则的违背。
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中专门技术的结合,而普通的分级结构就难以实现这个目标。
矩阵结构是一种具有两个或多个命令通道的结构,包含两条预算权力线以及两个绩效和奖励来源。
优点:1)项目经理与项目的关系更紧密,能更直接参与到产品相关的战略,从而激发其积极性;2)能更有效的优先考虑关键项目,加强对产品和市场的关注,从而避免职能型结构对产品和市场的关注不足;3)与产品主管和区域主管的联系更加直接,从而做出更有质量的决策;4)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及各职能和技术间的交融;5)双重权利使得企业具有多重定位,这样职能专家就不会只关注自身业务范围。
缺点:1)可能导致权力划分不清晰(例如谁来负责预算),并在职能工作和项目工作间产生冲突;2)双重权力使管理者之间产生冲突,管理层可能难以接受混合型结构,且管理者会觉得权力可能被剥夺而产生危机感;应对措施:应当确保上级的权力不相互重叠,并清晰划分权力范围,下属必须知道其工作的具体方面对哪个上级负责。
3)协调会增加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从而导致决策时间过长。
适用范围:矩阵型就是一方面服从项目的管理,一方面服从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形成一种矩阵。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多用于项目管理,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企业。
2.2.3 控股型结构(H型结构/Holding company)成立控股企业,其下属子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控股企业可以是对某家企业进行永久投资的企业,主要负责购买和出售业务。
在极端形态下,控股企业实际上就是一家投资企业;或者,控股企业只是拥有各种单独的、无联系的企业的股份,并对这些企业实施较小的控制或不实施控制;再者,控股企业是一家自身拥有自主经营的业务单位组合的企业。
母公司的作用仅限于做出购买或出售这些企业的决策,而很少参与他们的产品或市场战略。
纯粹控股公司不直接从事某种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其目的只是掌握子公司的股份,控制其股权;混合控股公司除了利用控股权支配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从事自身的生产经营。
特点:1)不同于其他企业类型的一个关键特点就是其业务单元的自主性,尤其是业务单元对战略决策的自主性;2)企业无须负担高额的中央管理费,因为母企业的职员数量很可能非常少;3)业务单元能够自负盈亏并从母企业取得较便宜的投资成本;4)控股企业可以将风险分散到多个企业中,但是有时也很容易撤销对个别企业的投资;5)在某些国家如果将这些企业看成一个整体,业务单元还能够获得一定的节税收益。
适用范围:业务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甚至上升到全球化竞争层面上的企业。
提示:控股公司控制下的各个企业,在法律上都是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同控股公司在经济责任上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带责任。
因此,控股公司中各企业的风险责任不会相互转嫁。
子公司:受集团或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的法人企业。
特点: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董事会,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可以以自己名义从事业务和民事诉讼活动。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
特点:在法律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没有自己的独立名称和董事会,资产是母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母公司对其债务负责。
2.2.4 网络型结构(虚拟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
虚拟组织是产业合作网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经营形式,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设计、销售、市场、财务等的完整功能,但企业体内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
即,企业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取得竞争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虚拟化,目的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的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优势,进而创造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