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公文写作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考试大纲介绍

公文写作考试大纲介绍

公文写作考试大纲介绍公文写作考试大纲介绍一、考试目的和意义公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行政能力,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文写作考试通过一定的考试方式和内容,评估考生的公文写作能力,为培养和选拔具有优秀公文写作能力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二、考试形式公文写作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内容包括综合性的公文写作能力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文字材料处理能力等。

三、考试内容1.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与技巧(1) 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公文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书写要求等。

(2) 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正确使用公文写作格式、规范用词用句、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等。

2. 公文写作的结构和格式(1) 学习公文的常用结构和格式,包括标题、主题、正文、附件等。

(2) 掌握不同类别公文的写作结构和格式,如公告、通知、报告、请示等。

3. 公文写作的语言能力(1) 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语言规范,如语法、选词、标点等。

(2) 掌握公文写作的表达技巧,如逻辑清晰、语言简练、重点突出等。

4. 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1) 学习和掌握公文写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国家法律、行政规章等。

(2) 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知识,合理运用于公文写作中。

5. 文字材料的处理能力(1) 学习文字材料的处理技巧,包括理解、分析、提炼、归纳等。

(2) 掌握文字材料的整理和组织方法,使其能够呈现清晰、简洁的内容。

四、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1. 考试要求(1) 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公文写作的题意,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技巧。

(2) 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公文的写作任务,包括结构、格式、语言等方面。

(3) 能够通过文字材料的处理,提供清晰、简洁的表达内容。

(4) 能够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知识,在公文写作中体现法律法规的正确适用。

2. 评分标准(1) 结构和格式得分,主要从公文的标题、主题、正文、附件等方面进行评分。

(2) 语言得分,主要考察公文的语言准确性、简洁性和条理性等。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考试对象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项目中自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参加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

《应用写作》考试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专科学生。

命题依据依据《应用写作》教学大纲而订。

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考试内容1.应用文的含义2.应用文的基本特征3.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二、考试要求1.了解应用文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2.理解应用文的含义。

3.掌握应用文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行政公文一、考试内容(一)概 述 1.公文的概念及特点 2.公文的作用 3.公文的文种 4.公文的格式(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公文写作应遵循的原则2.行文的规则和关系(三)各式文种的定义、特点及写作要领 1. 命令(令) 2. 决定 3. 公告 4. 通告 5. 通知 6. 通报 7. 议案 8. 报告 9. 请示 10. 批复 11. 意见 12. 函13. 会议纪要二、考试要求1.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等基本知识;理解公文的写作原则和行文规则;掌握行政公文的分类、格式和语言要求。

2.理解公文各主要文种的含义、用法和写作结构;掌握公文主要文种的写作要求,能准确写作不同文种,格式规范的公文文本。

3.了解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它们的类型和写法;学会写作不同类型的命令、决定、公告、通知和通报。

4.理解决定和决议的区别;掌握公告、通告、通报、通知的区别。

5.了解报告、请示、批复、函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的报告、请示、批复、函的写法;学会写作不同类型的报告、请示、批复和函。

6.掌握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掌握批复与复函的区别。

7.了解意见、议案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的意见、议案的写作格式。

8.了解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会议纪要的写作格式;掌握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公文写作课程内容和考试目标

公文写作课程内容和考试目标

考试大纲说明第一章公文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文的含义、公文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公文的特点及其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公文分类的意义、方法以有我国现行的公文名称。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公文概述一、公文的含义公文的概念。

从公文形成的主体、公文形成的条件、公文的法定效力、规范格式与公文作为国家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等方面来理解公文的概念。

二、公文的产生与发展公文产生的社会条件。

阶级、国家、文字的出现与公文的关系。

我国古代公文的产生:结绳记事、书契、甲骨文书。

甲骨文书产生的时代及意义。

我国最早的公务书汇编本-《尚书》。

《尚书》的主要内容、文种。

秦汉以来封建社会公务文书的演变线索,近现代公务文书的演变线索。

公文演变与国家政权更迭的关系。

三、文书、文件与公文文书、文件与公文的基本含义。

文书、文件与公文三个概念在机关日常工作中互为通用和在不同情况、不同场合下分别使用的情况。

文书、文件与公文三个概念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产生和演变的过程。

第二节公文的特点与作用一、公文的特点公文作为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的现实效用,其主要特点:有法定的作者;有法定的权威;有特定的效用;有规范的体式;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法定作者与行文单位的概念。

法定作者与对外行文资格的关系。

公文法定权威的含义,公文法定权威与公文法定效力的关系。

公文规范体式的依据。

公文规定一定处理程序的意义。

二、公文的作用公文在机关日常公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领导与指导工作、规范行为传递信息、联系公务并作为公务活动的凭据记载等方面。

从公文的重要作用看公文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

第三节公文的分类与名称一、公文的分类公文分类的意义。

常见的公文分类的方法: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和内部文件;从公文的行文关系来划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从公文的阅读范围和秘密程度来划分:秘密(秘密、机密、绝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规章)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从公文的内容特征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等。

陈馨贤_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

陈馨贤_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

陈馨贤_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培训讲师】陈馨贤【培训时间】1-2天【考试大纲】:现代公文写作考试大纲培训课程课纲一、考核知识点(识记、领会、应用,分别用▲、●、◆注明)第一章公文的概念(一)公文的定义▲(二)公文的特点▲(三)公文的作用▲(四)公文的分类▲第二章公文的格式(一)公文的格式概述▲(二)公文的文面格式▲(三)公文的用纸与装订格式▲第三章公文的要素(一)公文的主旨◆(二)公文的依据◆(三)公文的分旨◆(四)公文的结构◆(五)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表达方式◆第四章法规性公文(一)条例◆1.条例的涵义、用途2.条例的性质、特点3.条例的分类、写法4.条例的写作要求(二)办法◆1.实施办法的涵义、用途2.实施办法的性质、特点3.实施办法的分类、写法4.实施办法的写作要求(三)实施办法、规则、规定◆1.规则的涵义、用途2.规则的性质、特点3.规则的分类、写法4.规则的写作要求(四)实施办法、规则、规定◆1.规定的涵义、用途2.规定的性质、特点3.规定的分类、写法4.规定的写作要求第五章指令性公文(一)命令(令)◆1.命令(令)的涵义、用途2.命令(令)的性质、特点3.命令(令)的分类、写法4.命令(令)的写作要求(二)指示◆1.指示的涵义、用途2.指示的性质、特点3.指示的分类、写法4.指示的写作要求(三)批复◆1.批复的涵义、用途2.批复的性质、特点3.批复的分类、写法4.批复的写作要求第六章议决性公文(一)决定◆1.决定的涵义、用途2.决定的性质、特点3.决定的分类、写法4.决定的写作要求(二)决议◆1.决议的涵义、用途2.决议的性质、特点3.决议示的分类、写法4.决议的写作要求(三)会议纪要◆1.会议纪要的涵义、用途2.会议纪要的性质、特点3.会议纪要的分类、写法4.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第七章公布性公文(一)公报◆1.公报的涵义、用途2.公报的性质、特点3.公报的分类、写法4.公报的写作要求(二)公告◆1.公告的涵义、用途2.公告的性质、特点3.公告的分类、写法4.公告的写作要求(三)通告◆1.通告的涵义、用途2.通告的性质、特点3.通告的分类、写法4.通告的写作要求第八章知照性公文(二)通知◆1.通知的涵义、用途2.通知的性质、特点3.通知示的分类、写法4.通知的写作要求(三)通报1.通报的涵义、用途2.通报的性质、特点3.通报的分类、写法4.通报的写作要求第九章报审性公文(一)报告◆1.报告的涵义、用途2.报告的性质、特点3.报告的分类、写法4.报告的写作要求(二)请示◆1.请示的涵义、用途2.请示的性质、特点3.请示的分类、写法4.请示的写作要求(三)议案◆1.议案的涵义、用途2.议案的性质、特点3.议案的分类、写法4.议案的写作要求第十章沟通性公文(一)函◆1.函的涵义、用途2.函的性质、特点3.函的分类、写法4.函的写作要求(二)意见、批评和建议◆1.意见、批评和建议的涵义2.意见、批评和建议的特点3.意见、批评和建议的写法4.意见、批评和建议的写作要求第十一章辅助性公文(一)调查报告◆1.调查报告的涵义、用途2.调查报告的性质、特点3.调查报告的分类、写法4.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二)工作计划◆1.工作计划的涵义、用途2.工作计划的性质、特点3.工作计划的分类、写法4.工作计划的写作要求(三)工作总结◆1.工作总结的涵义、用途2.工作总结的性质、特点3.工作总结的分类、写法4.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求(三)领导讲话稿◆1.领导讲话稿的涵义、用途2.领导讲话稿的性质、特点3.领导讲话稿的分类、写法4.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要求第十二章行文的规则(一)公文的行文方向◆(二)公文的行文关系◆(三)公文的行文规则◆第十三章公文的草拟(一)草拟的准备◆(二)公文的构思◆(三)公文的立纲◆(四)公文的起草◆(五)公文的统稿◆第十四章公文的校核(一)公文校核的原则◆(二)公文校核的内容◆(三)公文校核的方法◆(四)公文校核的步骤◆第十五章公文的签发(一)公文签发的涵义◆(二)公文的原则和要求◆(三)公文的会签◆相关文档:陈馨贤-公文写作内容大纲简介。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_110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_110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应在公文首页标注签发人的是 _____。

A: 上行文B: 平行文C: 下行文D: 所有公文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系统解析:签发人是指审阅核准并签发公文的机关负责人。

按规定,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故本题答案选A。

2、多选题整理归档文件要求做到_____A: 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B: 确定文件保存价值C: 编制归档文件目录D: 加工编纂文件信息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解析: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3、多选题下列批办意见不恰当的是_____。

A: 拟同意B: 同意,请XX科承办C: 请XX同志阅处D: 阅参考答案: A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D系统解析:批办不能只阅不批,或是只批“拟同意”或“阅”之类模棱两可的文字,必须提出具体可行的批办意见,提出如何具体组织解决公文中提到的问题。

所以答案选AD。

4、单选题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_____A: 请示B: 报告C: 议案D: 意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只有报告是陈述性的上行公文。

5、单选题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_____。

A: 参照执行B: 遵照执行C: 参酌执行D: 按照执行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系统解析:在下行文或规章条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或规章条文.应作遵照执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内容及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内容及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内容及重点一、考试内容及重点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教材共分12章,第1至第4章为总论部分,第5至第9章为公文写作部分,第10到第12章为公文处理部分。

总论部分对公文、公文写作、公文体式与行文规范作了系统阐述,是全书的总纲;公文写作部分对机关法定公文和机关其他常用公文文种的写作特点、要求并结合相关例文进行了详细讲解;公文处理部分则对机关的公文处理的原则、方法、办理程序以及整理(立卷)归档等作了深入阐述,理论性、操作性强。

各章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考生应在全面系统学习各章的基础上注意掌握重点章节。

次重点章节和一般章节的内容,注意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地学习。

课程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一节"公文概述",第二节"公文的特点与作用",第三节"公文的分类与文种"第二章,第二节"公文写作的特点与要求"第三章,第一节"公文的体式",第二节"公文的构成要素与文面格式"第四章,第二节"公文的行文方向与方式",第三节"公文的行文规则"第五章,第四节"指示、意见"第六章,第五节"公告、通告、公报",第六节"通知",第七节"通报"第七章,第八节"报告",第九节"请示",第十节"批复",第十一节"函",第十二节"会议纪要"第八章,第四节"调查报告"第九章,第七节"简报类文书"第十章,第三节"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与要求"第十一章,第二节"收文办理程序",第三节"发文办理程序"第十二章,第一节"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概述",第三节"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与要求",第四节"归档文件整理方法与归档"课程的次重点章节为:第二章,第一节"公文写作概述",第三节"公文写作的步骤与方法"第三章,第三节"公文的排版形式与装订要求"第四章,第一节"公文的行文关系"第五章,第一节"命令(令)",第二节"议案",第三节"决定、决议"第七章,第十三节"条例、规定"第八章,第一节"规章类文书",第二节"计划类文书",第三节"总结第九章,第五节"讲话类文书",第六节"记录类文书",第八节"建议类文书"第十章,第一节"公文处理工作概述"第十二章,第二节"归档文件整理(立卷)工作的组织"课程的一般章节为:第二章,第四节"公文写作人员的修养"第三章"公文的体式与稿本"的第四节"公文的稿本"第十章,第二节"公文处理工作的任务与组织"第十一章"公文办理程序"的第一节"公文办理程序概述"二、考试命题的原则(一)命题标准"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是秘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程。

公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含作文答案)

公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含作文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2.《关于××厂进口SD6型自动车床的请示》,作者是A.××厂 B.××厂的负责人C.起草文件的刘秘书 D.签发文件的董厂长3.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A.通报 B.通知 C.函 D.意见4.下列撰写公文常见的缺点,属于“语句表述不完整”的问题是A.滥用省略 B.篇幅冗长 C.交代不明 D.眉目不清5.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6.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7.一般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是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越级行文8.主送机关是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B.受理公文的机关C.收文机关 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9.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A.会议报告 B.条例 C.工作总结D.请示10.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A.直属上级机关 B.直属下级机关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 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11.“请示”可以直接交给领导者个人的是A.领导人直接交办的事项 B.与领导人直接相关的事项C.重要文件 D.机密文件12.下列哪个事由,根据《办法》,不可以使用“决定”A.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B.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C.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D.在太平洋×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13.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A.通报 B.请示C.报告 D.通知14.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A.通报 B.通知C.通告 D.决定15.《××广播局关于向××县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16.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A.档案室 B.业务处 C.收发室 D.办公厅室17.公文办理主要分为A.收文和发文 B.拟办与承办 C.登记与分发 D.整理与保管18.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

公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1)

公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1)

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B.机关党政负责人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D.作者的上级机关2.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B.生动C.突出D.简明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

A.规范性文件B.领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平件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7.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

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0%的奇迹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1 / 23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8.“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B.句子成分搭配不当C.语序安排欠妥当D.不合乎事理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啊”“呢”“吧”等,“吗”也展可能不用或少用10.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2023公基考试大纲

2023公基考试大纲

2023公基考试大纲2023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政治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2. 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 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国两制、科学发展观。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

5.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二、法律1. 法理学:法理学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历史发展。

2. 宪法:宪法的概念和原则、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行政法: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和行政救济。

4. 刑法:刑法的概念和原则、犯罪和刑事责任、刑罚的具体运用。

5. 民法:民法的概念和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物权法、合同法等。

三、经济1.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特点。

2. 微观经济学:需求和供给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

3.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

4.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政策、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政策等。

四、管理1. 管理学原理:管理的概念和性质、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方法。

2.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制定过程等。

3. 行政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组织的结构和管理体制、人事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等。

4. 领导科学:领导的概念和性质、领导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等。

五、公文写作与处理1. 公文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2. 公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公文的处理程序和规范。

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

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公共科目笔试考试旨在测试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有关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本考试大纲规定了公共科目笔试考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便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为选拔适合的人选提供依据。

二、考试科目本次考试共有以下科目: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知识、管理知识、公共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

三、考试内容(一)政治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毛泽东思想概论3.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 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法律基础知识1. 宪法及相关法律知识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3.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知识4.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知识5. 经济法知识6. 社会法知识(三)管理知识1. 管理学基本原理2. 组织行为学知识3.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4. 项目管理知识5. 质量管理知识(四)公共行政管理1. 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分析2. 公共财政与财政政策3. 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管理4. 公共危机管理与应对策略(五)公文写作与处理1. 公文格式与规范2. 公文写作技巧与方法3. 公文处理流程与要求4. 公文案例分析与模拟练习(六)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1. 职业道德基本原理与规范2. 职业责任与职业荣誉感教育3. 职业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4. 职业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四、考试要求(一)题型分布: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和主观题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二)考试难度:试题难度适中,旨在考察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时间分配: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生需合理分配时间,确保答题效率。

(四)答题技巧:考生应仔细阅读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注意语言简练、准确。

五、结语公共科目笔试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考生来说,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通过本考试大纲,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为成功通过选拔奠定基础。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是事业单位考试中重要的一门科目,考察了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的大纲考点:一、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公文的类型、种类2.公文的格式、用语、表达方法3.公文的基本规范和组织结构4.公文的撰写技巧和常见问题二、公文阅读分析能力1.能够准确理解公文中的要求、意图和内容2.能够分析公文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能够对公文中的要点进行概括、提炼和归纳三、公文写作实践能力1.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撰写各种类型的公文2.能够正确运用公文格式、用语、表达方法3.能够合理组织公文结构,清晰表达主题4.能够通过公文言简意赅地解决问题四、公文处理能力1.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公文中的问题2.能够迅速反应和处理各类公文事务3.能够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和工作流程4.能够灵活运用公文的撰写和处理技巧,处理各类常见问题五、公文审查能力1.能够对公文进行合理、全面、准确的审查2.能够把握公文审查的方法和步骤3.能够对公文中的格式、内容、用语等进行审核4.能够在公文审查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综上所述,公文写作与处理是事业单位考试的一项重要科目,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巧,提高公文写作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公文工作,为单位的发展和工作效率做出贡献。

六、实际工作应用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必须结合实际的工作场景进行应用。

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比如,在处理公文事务中,考生需要能够迅速处理各种类型的公文,了解不同类型公文的特点和要求,能够提炼公文中的核心要点,并针对不同的读者写出精准的公文。

七、公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公文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需要考生具备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好的公文必须使用简明易懂、明了准确的语言,不仅要能够传达信息,还要能够让读者很快明白内容。

公文写作笔试考试范围

公文写作笔试考试范围

公文写作笔试考试范围一、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概念与特点。

1. 概念。

-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管理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例如,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企业内部的通知通告等都是公文的具体形式。

这一概念明确了公文的使用主体广泛,涵盖了各类组织,并且强调了其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重要属性。

2. 特点。

- 法定性: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必须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例如,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其作者只能是国务院,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发布。

这是因为公文代表着特定组织的意志,具有权威性。

- 权威性:公文一旦发布,就具有强制执行力。

下级机关必须贯彻执行上级机关的公文要求。

如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关于税收调整的通知,下级部门必须按照规定执行,这是保证行政管理秩序的需要。

- 规范性:在格式上,公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等排版方面的规定,以及标题、正文、落款等内容结构的要求。

在语言上,要求准确、简洁、庄重、严谨。

例如,公文中不能使用口语化、随意性强的词汇,像“大概”“可能”等词在表达关键信息时应尽量避免,以确保公文的严肃性。

(二)公文的种类。

1. 按行文方向分类。

-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请示用于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批准,例如某基层单位资金不足,需要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就需要使用请示公文。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像年度工作报告等。

-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如命令(令)、决定、通知、批复等。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等,如国家主席发布的主席令。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如关于表彰先进单位的决定。

通知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公文类型。

自贡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自贡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第二部分公文写作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的含义及特点;②应用文的种类和作用;③应用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④应用文的定稿。

2.法定公文:①法定公文的特点和分类;②法定公文的构成要素及写作要求;③常用法定公文的撰写:命令、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通告、批复、函、会议纪要等。

3.事务文书:①事务文书的概念及特点;②事务文书的种类和作用;③事务文书的写作要求;④常用事务文书的撰写: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公民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建设概述:①道德与公民道德;②十个道德规范③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3.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③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4.社会主义荣辱观: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②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第四部分科技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2.生物技术3.新材料技术4.能源技术5.空间技术6.农业高科技技术测试内容包括上述高新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

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省情市情1.四川省省情:①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②四川省人文社会概况;③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概况。

2.自贡市市情:①自贡市的地理历史概况;②自贡市人文社会概况;③自贡市的政治经济概况;④自贡市近一年的重大事件。

第六部分事业单位常识1.事业单位概述:①事业单位的含义和特征;②事业单位的类型;③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

2.事业单位改革:①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②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和方向;③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和总体思路。

3.事业单位主要人事管理制度:①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②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度;④事业单位职称制度;⑤事业单位考核制度。

4.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①人事争议的概念和种类;②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③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方法。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_19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_19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单选题公文中无论是张贴或者登报的通告,落款处必须写明_____。

A: 发文单位和主送机关B: 发文单位和成文日期C: 特此通告和成文日期D: 发文单位和必须执行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公文中无论是张贴或者登报的通告,落款处必须写明发文单位和成文日期。

故本题答案选B。

2、单选题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一般是_____。

A: B4型B: A4型C: 8开型D: 32开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3、单选题公文中的_____总是针对下级机关、单位呈报的请求被动行文。

A: 答复B: 批复C: 复函D: 审批函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批复总是针对下级机关、单位呈报的请示被动行文。

上级决不会主动发出批复,总是下级有请示,上级才有批复。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4、单选题公文处理应当坚持的原则是_____。

A: 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准确规范、安全保密B: 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庄重朴实、严谨高效C: 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庄重朴实、安全保密D: 实事求是、严谨高效、准确规范、安全保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A[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5、多选题销毁公文的主要方式有_____A: 焚毁B: 重新制成纸浆C: 掩埋D: 清洗消磁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D系统解析:销毁公文的主要方式是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等)。

6、多选题财政部向国务院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次税收财务大检查,应用_____行文。

A: 报告B: 请示C: 意见D: 通报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系统解析: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基本要求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比较全面系统掌握行政公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写出内容充实、观点正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表达有力、语言通畅的常用公文,以及能正确理解和评析常用公文。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要求是:1、识记:能正确理解和解释有关定义和概念,并能准确表达;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把握行政公文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并能准确掌握行政公文基本理论、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准确运用行政公文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解决公文实践中的问题,能写出合格的、规范的、有质量的行政公文。

上编公文写作总论一、考核知识点(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2)公文写作特点;(3)公文作用;(4)公文分类。

(二)公文的格式1、何谓公文格式;2、公文格式的基本内容。

(三)行文规则1、什么叫行文规则;2、行文关系;3、行文方向;4、行文方式;5、行文总规则。

(四)公文的主旨1、何谓公文主旨;2、确立公文主旨的方法;3、公文主旨要求。

(五)公文的材料1、公文材料含义和材料范围;2、公文材料选择;3、公文材料的要求。

(六)公文的结构1、何谓公文结构;2、安排公文结构的原则和方法;3、公文中使用序数要注意的问题。

(七)公文的语言1、公文语言含义;2、公文语言要求。

二、考核要求(一)公文概述1、识记(1)公文的定义;(2)公文的特点。

2、领会(1)公文的写作特点;(2)公文作用和分类;(3)合格、规范、有质量的公文要符合三个方面要求。

(二)公文的格式1、识记(1)格式定义;(2)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印章、附注、抄送、主题词。

2、领会(1)发文字号组成部分;(2)公文标题构成;(3)如何确定公文的主题机关;(4)怎样确定公文的成文日期;(5)标引主题词要注意三大点。

(三)行文规则1、识记(1)行文规则概念;(2)行文关系;(3)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

2、领会(1)如何处理行文关系;(2)行文七大规则具体要求。

(四)公文的主旨1、识记(1)主旨定义;(2)主旨要求。

2、领会(1)确定公文主旨的基本方法;(2)公文主旨与公文材料的关系。

3、应用(1)正确提炼公文主旨;(2)准确表述公文主旨。

(五)公文的材料1、识记(1)公文材料的含义;(2)公文材料要求。

2、领会(1)理解公文材料在公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搜集和选择公文材料方法;(3)选择使用公文材料要注意的问题。

3、应用能正确使用材料写作不同的公文文种。

(六)公文的结构1、识记(1)公文结构概念;(2)公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2、领会(1)安排公文结构的方法;(2)安排公文层次和正确使用序数。

3、应用灵活运用不同的结构方法写作不同的公文文种。

(七)公文的语言1、识记(1)公文语言含义;(2)公文语言的要求。

2、领会(1)理解公文语言要明晰、准确、简朴和庄重;(2)公文专用语主要几种类型;(3)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语言运用上与公文语言的区别。

3、应用能准确运用公文语言写作公文。

中编行政公文写作一、考核知识点(一)命令(令)1、命令(令)概念和特点;2、命令(令)的类型;3、命令(令)的写作。

(二)决定1、决定的概念和特点;2、决定的类型;3、决定的写法和写作要求。

(三)公告1、公告的概念和特点;2、公告的写作。

(四)通告1、通告的概念和特点;2、通告的写作;3、写作通告要注意的问题。

(五)通知1、通知的概念和特点;2、通知的适用范围和分类;3、通知的写作。

(六)通报1、通报的概念和特点;2、通报与通知的区别;3、通报的写作;4、通报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七)议案1、议案的概念和特点;2、议案的类型;3、议案的写作。

(八)报告1、报告的概念和类型;2、报告的结构和写法;3、报告的写作要求。

(九)请示1、请示的概念和特点;2、请示的类型;3、请示的写法;4、请示的写作要求。

(十)批复1、批复的概念和特点;2、批复的结构和写法;3、批复的写作要求。

(十一)意见1、意见的概念和类型;2、意见的特点;3、意见的写作。

(十二)函1、函的概念和特点;2、函的类型;3、函的写法和写作要求。

(十三)会议纪要1、会议纪要的概念和特点;2、会议纪要的结构和写法;3、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二、考核要求(一)命令(令)1、识记命令(令)的概念。

2、领会(1)、命令(令)的特点;(2)命令(令)的类型;(3)命令(令)的发文字号与其他文种不同之点。

(二)决定1、识记决定的概念。

2、领会(1)决定的特点;(2)决定的类型;(3)决定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3、应用能写作常见的几种决定。

(三)公告1、识记公告的概念2、领会(1)公告的特点;(2)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四)通告1、识记通告的概念。

2、领会(1)通告的特点;(2)通告的写作和写作要求。

3、应用能根据写作要求写作通告。

(五)通知1、识记通知的概念。

2、领会(1)通知的特点;(2)通知的应用范围;(3)通知的分类。

3、应用(1)能写作不同类型的通知;(2)根据通知的写作要求评析“通知”例文。

(六)通报1、识记通报的概念。

2、领会(1)通报的特点;(2)通报与通知的区别;(3)通报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3、应用(1)能写作不同类型的通报;(2)能根据通报写作要求评析“通报”例文。

(七)议案1、识记议案的概念。

2、领会(1)议案的特点;(2)议案的类型;(3)议案的结构与写法。

(八)报告1、识记报告的概念。

2、领会(1)报告的特点;(2)报告的类型。

3、应用(1)能根据报告的结构方法写作报告;(2)能根据报告的写作要求评析“报告”例文。

(九)请示1、识记请示的概念。

1、领会(1)请示的特点;(2)请示的类型;(3)请示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请示的结构方法写作请示;(2)能根据请示的写作要求评析“请示”例文。

(十)批复1、识记批复的概念。

2、领会(1)批复的特点;(2)批复的类型;(3)批复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批复的结构方法写作批复;(2)能根据批复的写作要求评析“批复”例文。

(十一)意见1、识记意见的概念。

2、领会(1)意见的特点;(2)意见的类型;(3)意见的结构方法和写作注意事项。

(十二)函1、识记函的概念。

2、领会(1)函的特点;(2)函的类型;(3)函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函的结构方法写作函;(2)能根据函的写作要求评析“函”。

(十三)会议纪要1、识记会议纪要的概念。

2、领会(1)会议纪要的特点;(2)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联系和区别;(3)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3、应用能根据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评析“会议纪要”例文。

下编杂体公文写作一、考核知识点(一)计划1、计划的概念和特点;2、计划的种类;3、计划的结构方法;4、计划的写作要求。

(二)总结1、总结的概念和特点;2、总结的种类;3、总结的结构方法;4、总结的写作要求。

(三)调查报告1、调查报告的概念;2、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分类;3、调查报告的写作;4、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四)简报1、简报的概念;2、简报的特点和种类;3、简报的编写;4、简报的编写要求。

(五)大事记1、大事记的概念;2、大事记的特点和种类;3、大事记的结构方法;4、大事记的写作要求。

(六)讲话稿1、讲话稿的概念;2、讲话稿的特点和种类;3、讲话稿的写法和写作要求。

(七)条例1、条例的概念和特点;2、条例的适用范围;3、条例的结构方法;4、条例的写作要求。

(八)规定1、规定的概念和特点;2、规定的适用范围;3、规定的写作要求。

(九)办法1、办法的概念和特点;2、办法的适用范围;3、办法的结构方法;4、办法的写作要求。

(十)细则1、细则的概念和特点;2、细则的适用范围;3、细则的写法;4、细则的写作要求。

(十一)章程1、章程的概念和特点;2、章程的适用范围;3、章程的写作;4、章程的写作要求。

(十二)经济合同1、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特点;2、经济合同的种类;3、经济合同的结构与写法;4、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

二、考核要求(一)计划1、识记计划的概念。

2、领会(1)计划的特点和种类;(2)计划的写作要求。

3、应用(1)能根据计划的结构方法写作计划;(2)能根据计划的写作要求评析“计划”例文。

(二)总结1、识记总结的概念。

2、领会(1)总结的特点和类型;(2)总结与计划的联系。

3、应用(1)能根据计划的结构方法写作计划;(2)能根据计划的写作要求评析“计划”例文。

(二)总结1、识记总结的概念。

2、领会(1)总结的特点和类型;(2)总结与计划的联系。

3、应用能根据总结的结构方法写作总结;(三)调查报告1、识记调查报告的概念。

2、领会(1)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分类;(2)调查报告的写法;(3)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4)调查报告与总结、通讯等文体文种区别。

(四)简报1、识记简报的概念。

2、领会(1)简报的特点和分类;(3)编写简报应注意的问题。

(五)大事记1、识记大事记的概念。

2、领会(1)大事记的特点和种类;(2)大事记的结构与写法;(3)写好大事记应注意的问题。

3、应用能根据大事记的写作要求评析“大事记”例文。

(六)讲话稿1、识记讲话稿的概念。

2、领会(1)讲话稿的特点和类型;(2)讲话稿的结构与写法。

(七)条例1、识记条例的概念。

2、领会(1)条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条例的写作要求。

(八)规定1、识记规定的概念。

2、领会(1)规定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规定的结构方法;(3)规定的写作要求;(4)规定与条例在适用范围和文种特征上的异同。

(九)办法1、识记办法的概念。

2、领会(1)办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办法的结构与写法;(3)办法的写作要求;(4)实施办法与管理办法的异同。

(十)细则1、识记细则的概念。

2、领会(1)细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细则的结构与写法;(3)细则的写作要求;(4)细则与条例、规定的异同。

(十一)章程1、识记章程的概念。

2、领会(1)章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章程的结构与写法;(3)章程的写作要求;(4)章程与其他法规性公文的区别。

(十二)经济合同1、识记经济合同的概念。

2、领会(1)经济合同的特点和种类;(2)经济合同的结构与写法;(3)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4)经济合同包括的主要条款和如何确定“选择条款”。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