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以西宁市南川东路第二小学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生计不得不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社会问题之一,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理弱势和心理弱势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法适从,而教育则成为他们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建立正常人际关系,加快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面对频繁变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转变,小学生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会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人际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最为重要的是影响整个学习的状态和效率。因此,学校教育问题的出现就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的介入来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无法适应学校环境的学困生的问题。然而,学困生的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所导致,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来分析和解决学困生问题。学校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在学校领域的应用,是在学校中提供的社会福利及社会服务,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在学校领域所实施的一种专业助人活动。
【关键字】:学校学困生学习动力学校社会工作
西宁市南川东路第二小学背景
南川东路第二小学前身为青海第二机床厂子弟学校,始建校于1965年7月,多年由企业管理。2002年由企业办学向社会办学转型,交中区教育局管理。由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以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贫困生为主。(就目前学生情况看,农村学生占29%、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41%、城市贫困生占21。2%、其他占8%左右),从以上数据看,城乡结合部生源特点,第一,呈现为流动性大。第二,主要以社会困难家庭居多。这样生源结构的家庭特点是:一、生活普遍较为困难,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二、这类家庭且子女多,甚至一个家庭有四、五个孩子。三、这些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甚至为文盲。这种家庭状况,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设计不高或不清楚。面对生源流动性大,(不断面对新面孔、遇着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的自信心也是不足的。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看: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在课堂听课的状况也不尽相同,程度好些的能按着老师的思路走,程度差点的同学听不懂(这样的同学还不在少数)就坐不住,分心做小动作的事情就常发生,维持纪律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不强,这种情况学习的效率是可想而之的。教师的教学总体呈现出髙耗低效的状况。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以及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技巧运用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中,致力于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协助预防和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与未来生活的一种专业服务。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专业社会工作。工作与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同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密切相关。
(二)、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还处于扩荒时期。思想认识上,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必要性和意义;服务内容上,许多人分不清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学生工作的区别,往往把他们混为一谈。学校社会工作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急需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来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等领域的资源来处理学生问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不仅仅是生活在家庭、学校或社区的单一环境下,只有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有机联系,协调一致,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目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在学校开展社会工作显得很迫切、很重要,这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意义很深。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个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是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帮助他人的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的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已达到助人的有效性。从社会工作概念我们知道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要分析在学校开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那么就要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和学校教育现状两个角度分析一下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学生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自身处于发展期,自我保护能力非常弱,对事物好与不好的区别能力较低,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的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在这个年龄段学生主要表现出的问题为贪玩、自我约束力不强,对陌生事物好奇,不管这个事物是好是坏。因此,学校教育在学生一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学校教育的现状依旧是:重视教学硬质量,把升学率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把学生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看的很重,学生考的不好就经常让学生写检讨或者找家长谈话。这样的教育现状必然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向学生间仅仅为一些很小的事大打出手,甚至出现人命案。太多的社会问题反映出我们学校教育在学生情感、做人处事方面关注的不够,教的太少。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在学校开展社会工作显得很迫切、很重要。这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意义很深。
三、理论背景
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时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性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的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对成功的期望取决于三种因素: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在没有特定经验的情况下,先前的相关经验也会发生影响;人们对特定任务特征的知觉。
四、影响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因素
(一)、学校方面
因为处于城乡结合部,南川东路第二小学招收的学生主要以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