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

合集下载

非洲猪瘟对环境的影响及潜在风险

非洲猪瘟对环境的影响及潜在风险

非洲猪瘟对环境的影响及潜在风险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致死性极强的猪病,对猪群产生严重的影响。

然而,除了对猪的危害外,ASF也对环境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非洲猪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潜在风险。

1. 非洲猪瘟对环境的直接影响非洲猪瘟的疫情爆发往往导致大量猪只感染甚至死亡,这对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除了经济层面的影响外,非洲猪瘟也对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大规模的猪群死亡会导致大量的动物尸体堆积。

这些尸体分解后会产生恶臭气味,对周围环境和空气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尸体的堆积还会吸引苍蝇、蛆虫等病媒生物,加速病原体的传播。

其次,非洲猪瘟的疫情也会导致大量猪粪的积聚。

猪粪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病原体,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进而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 非洲猪瘟对环境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的影响外,非洲猪瘟还可能对环境产生间接的影响。

一方面,为了控制疫情的传播,猪养殖场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消毒和清理工作,这可能会导致大量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猪瘟的传播,当地政府往往会采取限制交通、封锁疫区等措施,这也可能对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活动以及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3. 非洲猪瘟的潜在风险除了对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外,非洲猪瘟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非洲猪瘟的疫情爆发可能导致猪肉供应的紧缺。

由于ASF的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为了控制疫情,政府通常会采取大规模扑杀猪群的措施。

这将导致猪肉供应的短缺,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和市场紊乱,进而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风险。

其次,非洲猪瘟的病原体可能发生变异,产生新的菌株,带来新的风险。

目前疫苗的研发仍在进行中,但是病毒的变异能力可能使得疫苗对新的菌株失去有效性,难以控制疫情的传播。

最后,由于非洲猪瘟的高传染性,疫情的扩散可能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对全球范围内的猪养殖业造成威胁。

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一、实验室环境要求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传播,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需符合一定的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首先,实验室环境应具备较高的洁净度和消毒性能,确保实验材料不被外界细菌等污染物污染,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实验室内应设置相应的生物安全柜和生物废弃物处理设施,以保证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避免对环境和其他生物体造成潜在危害。

二、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需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范,避免病毒扩散和交叉污染。

首先,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实验物质,同时减少病毒扩散的可能性。

其次,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和实验步骤,避免由于失误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例如,在采集病毒样本时,应使用消毒酒精对实验器具进行处理,以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

三、实验数据管理为了确保非洲猪瘟检测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

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应及时将实验数据录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此外,实验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也至关重要。

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不会因为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而丢失,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为保障实验室内人员和实验物质的安全,实验室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应对措施。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同时,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

如发现安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实验室内安全无虞。

在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才能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传播,保障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全面规范的技术操作,为疫病的控制和防范提供有力的保障。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对猪类造成重大危害。

为了控制和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
1. 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包括严格的进出猪场管理和采取消毒措施,防止病毒通过污染的物品和装置进入猪场。

2. 早期发现和报告:加强兽医监测和病例报告制度,对于发现非洲猪瘟病例的养殖户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以便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

3. 隔离和扑杀患病猪只:将患病猪只隔离,并采取人工扑杀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

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变异性较大,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可用。

5. 关闭交易和运输:在疫情发生地区,暂停或限制猪的交易和运输,避免病毒通过交易和运输工具传播。

6. 正确处理病死猪:对于疑似或确诊的非洲猪瘟病例,应迅速处理病死猪,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避免病毒扩散。

7. 教育和培训:加强养殖户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8.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开展疾病监测和疫苗研发工作,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措施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措施
在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中,消毒管理工作具有重要
作者简介:韩伟(1985-),男,天津人,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疾病诊疗。
2022.07·
133
Copyright©博看网. Aຫໍສະໝຸດ l Rights Reserved.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
影响,这项工作可有效降低病毒出现和蔓延的概率。养 猪场应制定科学严谨的消毒管理程序,在猪场大门放置 消毒垫对鞋子消毒。在消毒通道处需要设置紫外线消毒 灯,并且为工作人员提供洗手台、冲洗房等设施[2]。猪 场应为工作人员配备统一的工作服和橡胶长靴,工作服 在使用前需要采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和晾晒。在进场前进 行全面的消毒处理。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其他功能区 前,及时更换消毒橡胶长靴。离开功能区之后也应使用 消毒剂洗手。定期对养猪场道路、工作台等重点区域进 行消毒,轮流使用不同种类消毒剂,以免病原微生物对 特定类型消毒剂产生耐药性。在日常猪舍清理过程中, 需要在彻底清扫和冲洗后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作业,重 复使用的工具应采取高温、高压方式进行消毒,避免病 菌微生物的残留。 1.4 饲养与引种管理
在养猪场日常饲养中,应采取封闭式管理措施,合 理控制养猪场生猪饲养密度。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生长需 求调控场区温度和湿度,给予舒适生存空间。在喂养猪 的时候需要了解生猪身体营养需求,科学配比饲料,保 证生猪能吸取充足均衡营养物质。加强水源管理,使水 源纯洁度能满足规定标准,减低应激反应。猪场的饲养 管理需要采取“全进全出制”,在非种猪区专群过程中 需要采取单向流动。生猪的引种需要到持有《种畜禽生 产经验许可证》的猪场,引种过程应根据动物检疫程序 有序推进,确保检疫合格才能进入。在引入种猪后,需 要将种猪进行45 d隔离观察,进行抽血检验,保证引进 种猪的身体健康。

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

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

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确保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成为养猪户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相关指导,本文将详细介绍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

1. 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限制人员进出养猪场:确保只有必要的员工进入养猪场,限制访客进入,并对进入人员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防护。

- 分区管理:将养猪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限制动物和人员的流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保持设备卫生:各种设备、车辆和器具必须经过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2. 严格的采购检疫制度-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从经过相关认证的养殖场或养猪企业采购生猪,确保供应源的健康和无病死动物。

- 严格检疫流程:进场前对采购的生猪进行必要的检疫,检查其体温、精神状态和呼吸状况,及时排除患有非洲猪瘟的动物。

3.加强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 培训员工:提供全面的非洲猪瘟防控知识,使员工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防控措施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 日常卫生管理:加强场内环境的清洁消毒,防止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并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4. 实施严格的疫苗接种计划- 预防疫苗接种:定期接种非洲猪瘟疫苗,确保猪只能够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根据养猪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疫苗品种和接种时间。

- 注射操作规范:注射疫苗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疫苗的有效接种。

5. 加强监测和报告- 疫情监测: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养猪场内的猪只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患有非洲猪瘟的猪只。

- 及时报告: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养猪场必须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遵循相关的处理和隔离措施。

6. 加强养猪场的病毒消杀工作- 全面消杀:对养猪场内的猪舍、场地、设备、运输工具等进行定期彻底的消毒,杀死可能存在的病毒。

- 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养猪场内的废弃物,必须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在处理过程中避免病毒的传播。

总结起来,养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实施严格的采购检疫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日常管理、实施疫苗接种计划、加强监测和报告以及加强病毒消杀工作等措施。

预防猪瘟,非洲猪瘟的预防措施

预防猪瘟,非洲猪瘟的预防措施

预防猪瘟,非洲猪瘟的预防措施引言概述: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猪类产业造成为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瘟的传播,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预防猪瘟的措施。

正文内容: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1.1 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包括建立猪瘟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提高防疫意识。

1.2 加强猪场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出猪场,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定期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

2. 加强疫苗接种2.1 研发有效疫苗:加大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力度,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 定期接种疫苗:制定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猪群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3. 严格动物交易和运输管理3.1 加强动物检疫:严格对进出口猪及猪产品进行检疫,禁止非法交易和运输。

3.2 加强运输管理:确保运输车辆和设备的卫生状况,避免交叉感染。

4. 加强兽医监管和技术支持4.1 加强兽医监管:加大对兽医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兽医的专业水平。

4.2 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供科学合理的防疫技术支持。

5. 健全疫情监测和处置机制5.1 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全国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5.2 健全疫情处置机制:建立疫情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果断措施,遏制疫情的扩散。

总结:预防猪瘟需要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建立防疫体系和加强猪场管理;加强疫苗接种,研发有效疫苗并定期接种;严格动物交易和运输管理,加强检疫和运输车辆的卫生状况;加强兽医监管和技术支持,提高兽医的专业水平并提供技术支持;健全疫情监测和处置机制,建立监测网络和快速反应机制。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保障猪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完整word版)非瘟防控:生物安全怎么做

(完整word版)非瘟防控:生物安全怎么做

非瘟防控:生物安全怎么做一、如何正确的看待非洲猪瘟非洲猪瘟自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报道,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1957年先后流传至西欧和拉美国家,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从此,养猪人们也开始了漫长的防瘟之路。

2018年,非瘟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生后,迅速蔓延至全国,目前国内所有省份均已爆发,让中国养猪业遭受重创,也让中国养猪人的信心遭受重创。

一时之间,非洲猪瘟似乎成为了中国养猪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非洲猪瘟在世界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全球也有众多国家爆发过非瘟,但却从没听说哪个国家因为非瘟而导致养猪业消失.虽然现在我国非瘟疫情较严峻,但从长远来看,非洲猪瘟更不可能催毁中国养猪业。

二、面对非洲猪瘟,我们能做些什么?2019年,非洲猪瘟全面爆发,面对非洲猪瘟这个“生猪杀手”,在没有可使用的有效疫苗的情况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预防疫病传入最直接和有力的手段.那些生物安全意识不强,消毒设备不完善的猪场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只有重视生物安全的猪场,才能在非瘟环境下存活下来。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生物安全防控的具体内容:首先观看下图中的生物安全三条路线,针对三条线路我们需要关注关键控制点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规定:1、人员行为规范;2、注意流动车辆消毒;3、物资流动管理;4、出入猪科学管理;5、场内外科学消毒防疫;减少人员流动,使人员流动降至最低,在猪场外面找到一个安全的存放点,进出必须进行消毒。

运输饲料的车,由于疫情严重,导致病毒病菌的各种交叉传播,风险很大;防止运输车兼拉猪车,风险巨大;买猪车风险系数最高,一方面这些车流动性大,拉不同猪场的猪,本身交叉感染概率就大;另一方面,屠宰场是高危地方,疫情严重,阳性率很高;因此要求我们做好消毒工作。

包括牧场设备、水质、人员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目前证明有效的能够杀灭ASFV病毒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消毒产品,主要优势:一、杀菌能力强:1、三效合一:超强氧化、氯化、酸化;水溶液中,发生链式反应,不断产生新生态氧(O)、次氯酸(HClO)、自由羟基(OH-)、过氧化氢(H2O2),三方面作用均可杀灭微生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协同杀菌作用。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6.紧急响应和灾害恢复: 提供紧急响应和灾害恢复的措施,包括疫区封锁、扑杀感染猪群、消毒措施等,以及灾后 恢复和重建的指导。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7.员工培训和宣传: 提供员工培训和宣传的内容,包括非洲猪瘟的认识、预防措施、症状识别等,以提高员工 的防控意识和应急能力。
8.监测和评估: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 改进。 以上是一个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手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和完善,以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合作,及时了 解最新的防控技术和政策,以提高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
4.疫苗接种: 介绍非洲猪瘟的疫苗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疫苗的选择、接种时间、接种程序等。同 时,提醒养殖场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5.动物检疫和监测: 介绍动物检疫和监测的重要性,包括疫情报告、病死猪的处理、病毒检测等,以及加强与 相关部门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对猪类养殖业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传播,制定一份生物安全手册是非常重要 的。以下是一个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的基本内容:
1.非洲猪瘟的介绍: 提供非洲猪瘟的基本概述,包括病原体特征、传播途径、病症表现等。
2.病毒传播的预防: 介绍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食物、水源、昆虫传播等,并提供 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隔离感染猪群、加强卫生管理、控制昆虫等。
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3.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 提供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场地选择、设施建设、人员管理、车辆消毒、物品 消毒等,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非洲猪瘟的诊治研究综述

非洲猪瘟的诊治研究综述

非洲猪瘟的诊治研究综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腹泻等。

该病病毒高度致病力,疫苗尚不存在,一旦发生疫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的防治和治疗非常重要。

1. 疫苗研究目前,尚未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但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研发疫苗。

研制疫苗的难点在于病毒高度变异性和致病力,因此需要选用具有高度对抗病毒能力的疫苗制剂和免疫手段,以提高保护效果。

目前,共同研制的疫苗制剂包括重组蛋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毒株毒素灭活疫苗等。

在中国,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进行疫苗研制,生产的重组疫苗在猪只免疫效果良好。

疫苗研究仍在继续。

2. 生物安全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传播,但通过食物传播的风险非常低,因为非洲猪瘟病毒无法在猪肉中存活。

对病毒的传播进行生物安全措施的完善,是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主要措施包括引起疫情的猪群进行隔离、清洗和消毒,隔离存在疫情的地区,关闭病例存在的场所等。

3. 治疗目前,非洲猪瘟的治疗方法尚未得到有效的验证。

由于病毒的危害性,治疗难度也很大。

病毒的直接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通常会导致非常快的疫情增长,因此,对于被确诊为非洲猪瘟的猪进行隔离与消毒,以控制病毒传播,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目前,全球医学领域仍在继续探索治理非洲猪瘟的有效方法。

4. 综合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应对。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养殖管理,采取消除交通风险、设立温度恒定限制区域、严肃饲养标准、加强定期控制以及早期预警等方法来防止疫情的发生。

同时,加强疫苗研发,加强各种直接和间接防止病毒的传播的革命,使得综合措施能够更好的拥有效果。

综合措施的成功实现,不仅可以排除非洲猪瘟的风险,还能够降低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染性。

非洲猪瘟的防治需要共同参与,政府、农业部门、当地居民等都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防控能力建设,控制非洲猪瘟的扩散,保障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从生物安全措施预防控制非洲猪瘟的方法

从生物安全措施预防控制非洲猪瘟的方法

从生物安全措施预防控制非洲猪瘟的方法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引起。

ASFV可以通过血液、组织、乳汁、粪便、尿液等途径传播,对猪群健康和养殖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生物安全措施。

1.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意识:饲养员和养殖场管理人员应接受非洲猪瘟的培训,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病猪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2.疫区隔离和交通管制:在疫区内设立临时隔离区和交通管制站,限制疫区猪只的出入,并对来自疫区的猪只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

3.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所有疑似或确诊的非洲猪瘟病死猪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埋葬或化学消毒等。

4.加强入场动物检疫:对新进场的猪只进行严格的检疫,如体温监测、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等,确保无疫区性能。

5.加强环境和设施的消毒:定期对养殖场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消毒,包括饲料槽、水槽、栏杆、地板、车辆等。

6.禁止野猪接触:野猪是非洲猪瘟的重要传播源,应禁止饲养场与野生猪接触,设置防护措施,如围墙、电网、陷阱等。

7.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采取应对措施。

8.做好猪只的屠宰和销售:确保非洲猪瘟病毒不通过猪肉的传播途径传播。

对疫区的猪只进行屠宰、加工和销售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疫和监管。

9.加强国际合作:非洲猪瘟是一种跨国传播的疾病,国际合作是控制非洲猪瘟传播的关键。

各国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支持和经验交流,共同应对非洲猪瘟的挑战。

10.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改善养殖场的生物安全设施和管理,如建立病毒检测实验室、完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监督等。

总之,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加强入场动物检疫、隔离和交通管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加强环境和设施的消毒、禁止野猪接触、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做好猪只的屠宰和销售、加强国际合作等。

非洲猪瘟下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

非洲猪瘟下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

2020.10作者简介:陈奎(1971-),男,四川省蓬安县人,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养殖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非洲猪瘟下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陈奎(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农业农村局616550)摘要:非洲猪瘟的传入对我国生猪养殖带来严重威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成为任何规模养猪场的首要任务。

目前,由于非洲猪瘟疫苗仍处于研发阶段,又缺乏有效的非洲猪瘟治疗药物,做好生物安全管理成为降低非洲猪瘟防控的有效途径,成为恢复生猪产能的关键所在。

笔者从生物安全隔离、养殖管理、卫生消毒等方面探讨非洲猪瘟形势下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技术。

关键词: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猪场投入。

4结语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虽然已小有成效,但各项体制和技术水平还不太成熟,有待继续加强。

所以,加快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积极创新改革技术、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培养和资金投入是实现我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长期稳定高效开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1]刘晓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11):41.[2]牛士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6):93.[3]郭洪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优化对策[J].农家科技,2017(7):77.由于非洲猪瘟的传入给养猪户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1],也影响居民生活水平[2]。

因此,全国各地养猪场都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控制疫病,而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目前动物疫病最有效的措施,主要通过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隔离、猪场管理、猪场卫生消毒等方面的工作来防止疫病入侵猪群及在猪群之间传播[3],有利于防止及控制猪群受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侵害,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障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促进养殖业健康良好发展。

1生物安全隔离猪场的生物隔离对非洲猪瘟防控非常重要,尤其要做好猪场科学选址和布局。

1.1猪场选址猪场选址需要考虑隔离条件、地势、土质及水源等多方面因素。

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
摘要:
一、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护
1.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出
2.做好猪场卫生清洁与消毒工作
3.定期进行疫病监测与排查
二、加强猪群饲养管理
1.科学配比饲料,提高猪群抵抗力
2.合理规划猪舍,降低猪群密度
3.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
三、规范猪场废弃物处理
1.设立废弃物专门收集、处理设施
2.猪舍废弃物及时清理,避免污染环境
四、制定应急预案
1.建立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猪场应对能力
正文: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生产的发展。

为了促进本地生猪生产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实习经验,对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策略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我国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非洲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因其感染范围广、死亡率高而备受人们关注。

该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但其它哺乳动物如狗、猫等也可能受到感染。

非洲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关注的病原体之一,因其具有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

为此,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1.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侵入猪体,首先侵入呼吸道粘膜,细胞病理损害后,病毒进入淋巴组织,进而侵入全身组织,导致淋巴病、消瘦、贫血等症状。

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不正常的呼吸、咳嗽、流涕、消瘦、猪皮变硬、病态黄色等。

病毒最短潜伏期为3至5天,最长为10至14天,潜伏期结束后,猪体出现症状并迅速蔓延。

该病毒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尤其是粪便)等途径传播。

(1)疫苗预防法:目前,研发出多种非洲猪瘟疫苗,可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传播。

但是,由于该病病原体变异频繁,且常常出现新的病毒亚型,因此疫苗的研发与生产仍存在诸多挑战。

(2)隔离控制法:一旦出现猪群中的疑似或确诊非洲猪瘟病例,应立即对疫区实行隔离措施,阻断疫情扩散。

此外,应尽可能减少交通运输,避免将不干净的物品、人员和动物运入疫区。

(3)焚烧消毒法:对于疑似或确诊非洲猪瘟死亡猪只、粪便、遗留物等,应立即加以焚烧消毒。

同时,对猪圈、仓库、运输工具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4)监测检疫法:加强对猪肉、猪产品的检疫与监测,防止携带病毒的商品流通于市场,并严格限制疫区内的猪肉、猪产品的流通。

由此可见,非洲猪瘟对猪产业的危害极大,疫情发生后往往需要大规模屠宰猪只,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压力。

因此,需要加强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实现人与畜、畜与畜的健康共存。

生物安全案例

生物安全案例

生物安全案例生物安全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和维护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当的生物技术应用和管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生命健康危害等问题。

以下是几起有代表性的生物安全案例。

案例一:非洲猪瘟2018年8月,中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一种高致死性、急性传染病。

非洲猪瘟的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或吸入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

这种疫情在很短时间内影响到全国多个地区,造成了很多农民的经济损失。

此次疫情的爆发原因是非法运输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没有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控制非法运输行为,是保障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

案例二:基因编辑婴儿2018年11月,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在香港召开的国际基因编辑峰会上,宣布进行了一项颠覆性的基因编辑实验:尝试编辑婴儿的基因,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这项实验的目的是创造抗艾滋病基因的婴儿。

但这样的实验涉及到种族歧视、伦理道德和生物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除了伦理道德问题,若实验操作不当,也很有可能给生物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案例三: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从问世以来,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够增加食品产量、提高食品品质、降低成本,反对者则担心这种技术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

2005年,中国曾发生过一起转基因稻米事件。

有厂商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销售了转基因稻米,导致一些人出现过敏反应等症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从此,国内的转基因研究和应用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监管。

这也提醒我们,应该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监管,确保安全使用。

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此,各国政府应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法规的制定,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

同时,科学家们也应该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和科学实验规范,确保研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治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止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封锁和隔离:在发现疫情后,立即封锁和隔离疫区,防止病毒传播到其他地区。

封锁和隔离区域的养猪场,限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

2. 提高养殖场的卫生水平: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包括定期清洁消毒猪舍、设备和周边环境。

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病毒彻底被杀死。

3.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对疫区内外的交通运输管控,防止病毒通过人员、车辆和物品的传播。

确保养殖场内外的生物安全措施到位,如设立洗车消毒点、消毒隧道等,提供严格的入场检疫和出场检疫。

4. 防止野生动物传播:野生动物可能是非洲猪瘟的潜在携带者,要采取措施阻止野猪和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区。

修建养殖场周边的围栏,设立监测点,及时发现并处理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

5. 加强养殖场员工的培训:在非洲猪瘟的防治过程中,员工是首要的传播者,他们需要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遵守卫生规定,减少疫情的发生。

6. 疫苗接种:疫苗是防治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情况,可以采取计划免疫或紧急疫苗接种措施。

通过疫苗接种,增强猪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7. 临床诊断和监测: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系统,定期对养殖场进行临床诊断和监测。

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控制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避免瘟疫扩散。

8. 废弃物处理:对疫区内的死猪、病死猪和各类排泄物进行正确的处理。

合理运输、堆肥或焚烧废弃物,避免将疫情扩散到其他地区。

9. 加强国际合作:非洲猪瘟是跨国传播的疾病,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防控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防治非洲猪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封锁隔离、提高卫生水平、加强生物安全、防止野生动物传播、员工培训、疫苗接种、临床诊断和监测、废弃物处理以及国际合作等。

非洲猪瘟生物安全评估表

非洲猪瘟生物安全评估表

非洲猪瘟生物安全评估表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一种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猪类动物,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评估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风险,下面是一份非洲猪瘟生物安全评估表。

一、疾病特性和传播途径:1. ASF病毒具有高致病性,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

2. 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感染动物、食用感染病毒的病死猪肉和病毒携带者、跳跃性传染等。

二、传播机制评估:1. 售卖和运输感染病毒的猪或猪肉制品;2. 不合规的屠宰行为和处理病猪尸体的方式;3. 无证无照的非法养殖场;4. 交易活猪的市场风险。

三、潜在传染源评估:1. 野生猪和疫区内感染病毒的猪类动物;2. 回收不合规死猪和病猪的污染环境。

四、风险因素评估:1. 养殖场和市场的卫生管理措施;2. 养殖户的守法意识和卫生习惯;3. 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

五、防控措施评估:1. 监测和报告相关疫情;2. 疫苗的研发和使用;3. 严格的养殖场和市场管理;4. 宣传和教育养殖户和相关工作人员。

六、风险评估:根据以上评估,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风险较高。

由于ASF病毒传播途径广泛并且易于感染,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疫苗,一旦疫情暴发,将对猪肉产业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应加强疾病监测、宣传教育、严格管理和科学防控措施的实施,以降低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风险。

总结:通过对非洲猪瘟的病理特性、传播途径、潜在传染源、风险因素和防控措施的评估分析,可得出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风险较高。

这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宣传教育、严格管理和科学防控措施的实施,以减少病毒传播并降低疫情对养殖业和经济的影响。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培训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培训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培训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是一种高度病原性病毒引起
的猪类传染病,已经成为猪肉业的重大威胁。

以下为非洲猪瘟的防控
知识培训:
一、了解非洲猪瘟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1. 症状:体温突然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出现呼吸困难、腹泻等。

患病猪体表出现紫黑色斑点、充血和出血等症状,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达90%以上。

2. 传播途径:非洲猪瘟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病猪
体液、排泄物、病死猪体、饲料、器具、人员等。

非规范性马路屠宰
和无序喂食餐厨垃圾等也可能是传播途径。

二、保持生物安全
1. 预防为主:要加强生物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猪场卫生习惯,及时检查发现病情。

2. 隔离防控:患病猪应该迅速隔离并进行淘汰。

同时,对发热
的猪要及时鉴别病情,确认后予以淘汰和补偿,避免病毒扩散。

3. 防疫措施:猪场内放置消毒液、防护鞋、衣服,严格按照规
定的程序消毒器械和场所。

合理使用疫苗并加强病毒监测,有病即查,确诊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三、保持环境卫生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清理场地、房间、设备,避免淤
积消毒场所,并保持场地通风透气。

2. 生物安全跟水源安全是密切相关的。

禁止猪粪流入水源或地
面水中,保持周边水环境的干净卫生,严禁在水源和地下水域以及水
质较差的河流中施用化肥和农药。

以上就是非洲猪瘟的防控知识培训,希望广大猪肉业人员加强自
身防疫意识,共同保护猪群生命安全。

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DB41/T 2064—2020 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养猪场防疫设施设备、投入品管理、日常管理、卫生消毒、饲养管理及无害化处理等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养猪场生物安全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防疫设施设备4.1入场车辆消毒站距离场区3 km~5 km地方设置独立的出入场车辆清洗消毒站。

在消毒站对出入猪场的运输车辆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

4.2车辆消毒设施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设置可覆盖全车的车辆消毒设施;根据所用消毒剂有效期和消毒液污染程度更换消毒液。

4.3喷雾消毒通道场区入口设人员喷雾消毒通道,地板铺设消毒垫,消毒效果应保证体表全覆盖。

物品消毒间4.4设置在生产区门口,采用紫外线、臭氧、熏蒸、擦拭等方法对进入生产区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

消毒时应保证物品相互之间独立。

4.5淋浴更衣室应配备仅供场内使用清洁消毒后的工作服、鞋和帽子等。

4.6消毒车及高压水枪DB41/T 2064—2020猪舍应配备消毒车和高压水枪,各功能区专用。

4.7淋浴、隔离、消毒池(盆、垫)场区入口配备完善的淋浴设施及隔离房间,每栋猪舍门口配备脚踏消毒池(盆、垫)。

5 投入品管理5.1饲料及饲料添加剂5.1.1 对采购的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进行查验并记录。

5.1.2 严禁购买和使用以猪源性蛋白和禁止使用的猪血为原料生产的猪用饲料;严禁泔水饲喂生猪。

5.2饮水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相关文件要求且水源充足。

6 日常管理人员管理6.16.1.1 外来人员制定外来人员进入场区的管理制度和隔离、消毒、洗浴、更衣程序。

严控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

非洲猪瘟背景下原种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非洲猪瘟背景下原种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32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9年36卷第8期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自2018年8月3日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暴发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该病蔓延较快,造成较大的影响。

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养猪行业以及与养猪相关的上下游行业来说都是一个灾难。

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只的死亡、一些养殖场/户的恐慌性抛售与退出以及限运政策和疫情防控不明确导致的补栏积极性受阻等影响,使生猪存栏量在持续地下降。

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从而导致猪周期提前到来,而且此轮周期预期将要长于以往周期。

但是对于猪场来说,猪周期虽然吸引人眼球,但是如何活下来才是自己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目前,由于限运政策以及疫情导致市场上种猪数量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但是眼前的生猪市场行情以及良好的预期促使部分企业和个人使用三元商品猪当种猪进行商品猪的生产。

这将使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后期肥猪的生长性能大打折扣。

原种猪场虽小,但是经过种猪场、商品场等逐级放大,对终端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所以非洲猪瘟背景下如何做好原种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快速保质保量的提供种猪对养猪行业的恢复至关重要。

如今依然记得传染病学中对于疫病的防控有这么一条总结: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这是对于疫病防控通用而且非常有效的综合措施。

但是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病原特性非洲猪瘟背景下原种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刘纪玉(环山集团养猪事业部,山东 威海 264400)及不同的易感动物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原种猪场也是猪场,所以原种猪场也需要做好相关的生物安全防控,另外由于原种猪场具有猪群小、生产精细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因此也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特殊防控措施。

下面将针对病原的防控、生物安全措施、猪群管理等方面谈谈我们对原种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建议。

1 针对病原的防控措施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属于双链DNA 病毒目,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该科仅有ASFV 一个属,也是目前唯一已知核酸为DNA 的虫媒病毒。

非瘟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非瘟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非瘟(非洲猪瘟)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疫情传播,保障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养猪场、养殖户、屠宰场、运输车辆等相关单位和个人。

三、生物安全管理措施1. 人员管理(1)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非瘟防控知识培训,了解非瘟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

(2)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必须穿戴专用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在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开,确保生物安全。

2. 场地管理(1)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应设立隔离区、缓冲区、生产区等区域,明确各区域功能,确保生物安全。

(2)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应定期对地面、墙壁、设备等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3)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应设立专门的消毒池,对进入场区的车辆、人员、物品等进行消毒。

3. 物品管理(1)禁止从疫区调入猪及其产品、饲料、粪便等物品。

(2)从非疫区调入猪及其产品、饲料、粪便等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检疫,确保无疫病。

(3)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应设立专门的物品存放区,对物品进行分类存放,确保生物安全。

4. 疫情报告(1)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发现疑似非瘟疫情,应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现场调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5. 应急处置(1)发生非瘟疫情时,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应立即封锁,隔离病猪,对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组织专家对疫情进行评估,制定防控方案,指导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进行防控。

四、监督检查1.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耐低温,不耐高温
非洲猪瘟病毒
• • • • • • 被感染的猪肉及其制品仍有高风险(盐渍肉=182天;干肉=300天;熏肉 =30天;冷冻肉=1000天); • ASF对温度敏感(50℃存活3小时;56℃存活70分钟;60℃存活20分 钟); • ASF在粪便中存活11天;猪舍中存活30天 •在血液中长期存活(在4 C血液中可存活18个月;在木板上可存活70天; 在被污染的猪圈存活1个月); 污染饲料;水源存在风险: –ASFV在猪类成分中的存活和传播;;
外部生物安全--拉猪车
1拉猪车提前沟通,来猪场前,在距离猪场 2--3km 外彻底清洗干 净。有条件到指定洗车地点,对车辆再次监督清洗,并用消毒液 进行消毒,消毒 30 分钟后车辆方可靠近猪场。 2拉猪车辆的司机和装猪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靠近装猪台需要对 装猪人员和猪经济进行消毒,主要是鞋底和下半身,要求用消毒 水洗手。 3卖猪前需要对卖猪通道进行清扫消毒,卖猪后,立即对卖猪通道 进行清洗消毒生产区 进行消毒;
• 胃肠粘膜出血 • 心脏的心耳处有大量出血,心内膜见紫褐 色出血斑(图十二指肠、回肠、直肠出血, 肠内容物呈焦油色 • 膀胱内膜充血。
脾脏异常肿大
肺部支气管充满渗出液
腹腔充满深红色渗出液
肾脏及肾乳头部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下颌淋巴结肿大、出血紫红色似紫 葡萄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卫可(过硫酸氢钾)
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的短板
• 宿主相对单一; • 杀气太重,不够“温和”(与宿主“水火 不容”); • 传染性相对较慢、传播效率低; • 怕热、怕强碱及氧化剂。
流行病学
宿主
家猪、野猪、纯缘蜱
传染源
感染ASFV的家猪、野猪、猪肉 制品、受污染的饲料、车辆、 用具、靴子等(一切-----)
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
武鹏程
1 2 3
正确认识非洲猪瘟
生物安全的要点与细节
合作伙伴生物安全方案
4
养殖户生物安全方案
非洲猪瘟
• 非洲猪瘟--养猪业头号杀手 • 各个年龄段的猪只均易感,毁灭性传染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 • (无药物可治,无疫苗可用)
非洲猪瘟病毒
• 独一无二的分类;
• 迄今唯一的虫媒DNA病毒;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 (野猪-蜱-家猪); • 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呈线性双链DNA,170~194kb, 编码150多种病毒蛋白,超过一半功能未知!
• 人员安全流程 • 1、所有人员进入进入消毒间:洗澡--更衣--消毒 (10分钟) • 所有衣服、鞋子及其他个人用品严禁进入厂内。 • 进入办公区穿工作服。 • 进入生产区员工要隔离--洗澡--更衣--消毒
入场人员消毒间
进入更衣室换衣服、鞋子。 所有衣服、鞋子厂外严禁 进入厂内
注意Leabharlann 毛巾需要在脏区?净区?外部生物安全--访客车
• 业务和其它靠近猪场的车辆,根据猪场条 件在靠近猪场最低 50米,不靠近或取得猪 场同意消毒后靠近;
内部生物安全管理
01
基础免疫、
02
03
疫病净化 内容
混群、
05
消毒
04
治疗
06
饲养管理
内部生物安全管理
• 所有进入生产区人员需洗澡,更衣消毒 • 场内通道:猪场内主干道路上撒上白灰(白灰 里混合 5-10%的火碱),覆盖整个路面,隔天撒 一次,保持长期; • 装猪装猪台周围 10 米范围内,撒白灰加火碱, 办法同上; • 生产区门口火碱水每周更换 3 次,生活区大门 口火碱池每周更换 1-2 次;
淋巴结纵切面严重出血
胃基底膜出血
心包出血点
肠道出血
• • • • •
亚急性疾病,中度毒性毒株: 症状较轻; 病程为3-30天; 怀孕母猪流产; 15-45天内死亡;死亡率较低(30%-70%)。
非洲猪瘟
• 无药物
• 无疫苗
生物安全
• 生物安全是指对疫病预防的步骤和过程, 即减少或消除疫病风险的过程 • 疫病----传染病(寄生虫病)
• 料车(饲料、豆粕、玉米、麸皮等)消毒 进场 • A:料车在猪场2--3km外清洗消毒:
外部生物安全--料车
• • 车辆清洗流程 第1步:车辆进入加油站清洗点 车辆从上往 下和驾驶室用清水清洗干净 • 第2步:用消毒水从上往下和驾驶室清洗; • • 第3步:一次清洗干净车辆到猪场门口,驾驶 员进入消毒(按外来人员入场方案):
养殖户
• 场外: • 1:门口设置简易消毒池和消毒通道 • 2:进出人,物,车辆消毒,(尤其是相关 从业人员)净脏要区分 • 3:不要相互串门,不要参加从业人员聚会 • 4:减少引种,外购仔猪,慎用外购精液
养殖户
• 5:尽可能不买猪肉。上走亲戚、上饭馆应 养成尽可能不吃或少吃猪肉的习惯
对内
• 1:做好基础免疫与保健,禁止使用劣质饲 料及原料,提高猪群免疫力。 • 2: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圈内2次/每周;场 内1次/每周
(5)
• 猪瘟病毒能在猪肉或尸体中存活150天,在 猪血中存活1.5年,在冻肉中永久存活 • 能在多种饲料原料中存活超过30天,并且 能够通过饲料传染给猪 • 在自然环境中同样能够存活
非洲猪瘟病毒
有效消毒剂
用途
饮用水、污水
2%~3%次氯酸钠 3%--5%戊二醛
车辆用具
1%~2%氢氧化钠 3%邻苯基酚
猪舍、场地、 车辆 广谱消毒剂
送料车
合作伙伴店面生物安全
• 1:店面门口设立消毒地毯(>1.6m*同门 宽);洗手池 • 2:店面每天早晚消毒液拖地面 • 3:每天消毒1--2次 • 4:安装紫外线灯(有条件)夜晚消毒
合作伙伴店面生物安全
合作伙伴仓库生物安全
• • • • • 1:门口建立车辆消毒池 2:门口建立人员消毒通道 3:入货紫外线消毒或烟雾消毒 4:送货车辆每日消毒1--2次 5:库房安装紫外线灯每夜消毒1次
内部生物安全管理
• 在赶猪通道的员工把猪赶到地泵前的缓冲 区/赶到地泵上;装猪人员不允许越过地泵, 赶猪人员不要到地泵上去,形成“单项” 流通,不得随意穿越,销售完后立即对卖 猪通道、肥猪舍、地泵处、卖猪台区域等 进行消毒、清扫、消毒,白灰火碱铺洒。
生物遏制
• 定期祛除体表寄生虫及环境中的寄生虫 (软蜱),定期除草(在环境中、草丛、 树林等喷洒溴氰菊酯等杀虫剂,猪场禁止 养猫;禽类和犬要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圈舍, 不能乱跑);
洗澡间也分脏净
外部生物安全--物
• 物品安全流程 • 1所有物品进入厂区去除外包装,进入消毒 间 • 2、物品不进入生产区,如生产需要,有专 门消毒间消毒24小时,专人运输,不许其 它人员接触进入生产区物品;
外部生物安全--料车
• • • • 外来车辆管理: 料车 拉猪车 访客车
外部生物安全--料车
• 外部生物安全:新的疫病或新的病原微生 物引入到动物群---以堵为主 • 人,物入口(大门);物猪出口(走猪台) • 内部生物安全:减轻或消除在动物群中已 经存在的疫病蔓延--- 净化和消除为主
外部生物安全
人;车;物;料;猪 • 盯住人 • 管住车 • 守住门 • 把住料 • 看住猪 • 关注邻
传播途径
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软蜱叮 咬等多种方式
流行病学
• 1.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或者精液传播 • 2.病毒污染的车辆(尤其是拉猪车辆)、衣 物、饲料、水源、垃圾以及器具 • 3.未经高温处理的猪肉食品(腊肉、熏肉、 火腿)或泔水 • 4.带毒的钝缘软蜱等媒介或昆虫叮咬
• • • • • •
非洲猪瘟是相继发病,一头一头出现临床症状,发生一头死亡一头,某 一圈猪死亡殆尽、紧挨的临圈猪可能还吃喝正常 非洲猪瘟一般先从母猪开始发病,突然发病,欲呕或吐出黄色胃内容物, (天然孔出血)体温40℃~41.5℃; 按日龄:母猪--育肥猪--保育猪(乳猪少发) 按生理阶段:妊娠前期--空怀期--妊娠后期--(哺乳少发) 个别猪肌注后针孔一直不凝血而血流不止,2~7天耳朵发红或发紫,体 温开始下降(若使用退热药物第二天体温即下降); 2~3天后开始拉血,2天内死亡
2个口: 1:人;物;料出入 口 2:猪;费物料出口
关键:控5流:人流;物流;猪流;车流;水流
外部生物安全--人
• 外来人员管理: • 所有外来人员未经洗澡,更衣、消毒前一 律不准进入生活区。 • 外来人员隔离42小时、洗澡,更衣消毒前 不得进入生产区; • 来访人员离开后立即进行生活区消毒;
外部生物安全--人
生物安全
• 回归基础--传染病是如何发生? 传 染 源
易感动物 传 播 途 径
生物安全
• 传染源:带毒动物,隐形带毒动物;中间 宿主 • 途径:病原体的媒介 1直接接触;2间接接 触(污染物,排泄物,饲料,工具,场地, ---• 易感:
生物安全
外部生物安全
• 生物安全
内部生物安全
生物遏制
生物安全
• • • • • • • •
急性,高毒性临床症状: 1:潜伏期(48-72小时) 2:高热(动物蜷缩在一起) 3:中度厌食;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4:四肢末梢红斑,紫绀皮肤斑点 5:可能腹泻(带血)流鼻血 6:流产;呕吐;眼分泌物; 7:死亡可接踵而至(家猪死亡率100%);幸存者终身带毒。
病猪倒地抽搐
病猪不愿运动、扎堆
剖检病理变化
• • • • • • • • 皮肤发绀,皮下有出血点,血液凝固不良; 病死猪脾脏肿大,大小约为正常脾脏的4-5倍,呈紫褐色 肺部支气管有大量淡黄色渗出液 腹腔大量积液呈血红色 肾脏肿大,肾乳头肿大,见淡黄色胶冻样渗出 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肿胀、出血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褐色 淋巴结切面潮红,指压时有血液渗出
生物遏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