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99页PPT
猪场生物安全ppt课件
![猪场生物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9055b3e009581b6ad9eb34.png)
28
中等距离(大约3公里) 猪肺炎支原体/猪气喘病 猪流感病毒/猪流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繁殖与呼吸
综合征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呼吸道疾病
54
5. 卫生消毒
猪场外周边环境及相通的道路定期消毒,每 周2次
猪场内环境定期清扫,及时清理垃圾与杂物 定期对猪场内的道路和环境进行消毒,一般
每周1-2次。在一些重大疫病发生和流行时 期,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55
猪场大门入口处设置消毒室或通道、 洗手消毒盆、消毒脚垫
场区入口处设置车辆消毒设施(消 毒池、喷雾消毒设施)
饲料可受到来自害虫和鸟类或其成分的沙门氏 菌的污染
通过饲料和饮水传播的病原包括大肠杆菌、猪 丹毒丝菌、梭菌、沙门菌、钩端螺旋体
19
体外寄生虫
螨、虱及蜱可成为一些传染性病原体的 携带者,起着机械传播或间接宿主的作 用。
非洲猪瘟病毒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附红细胞体
20
损伤皮肤的传播
口蹄疫的流行易发生于冬、春季)。
31
病原在猪场内的传播,鼠类、苍蝇、 设备、空气尘埃和气溶胶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32
二、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33
生物安全 BIOSECURITY 生物安全是一种理念或态度,一项以保 持并改善猪群健康水平为重点、防止引 入新病原的举措。这一理念最终需要落 实到具体的措施。
2011
华北
2014 华中 2012
西南
2013
华东
华南
4
PEDV流行新毒株
非洲猪瘟课件
![非洲猪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230a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4.png)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防疫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个人层面的防控策略
增强防疫意识
个人应增强对非洲猪瘟的防疫意识,了解非洲猪瘟的症状和传播途 径。
遵守防控规定
个人应遵守政府和企业的防控规定,如不购买和食用病死猪肉等。
做好个人防护
个人在接触生猪和相关产品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 套等。
案例二:某养殖场非洲猪瘟的发现与处理
1 2
发现疫情
某养殖场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病例,立即向有关部 门报告。
处理措施
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对病猪进行隔离和治疗 ,同时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
3
处理效果
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疫情得到控制,养殖场恢 复正常生产。
案例三:某地区非洲猪瘟疫苗接种的成功经验
疫苗接种
直接接触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直 接接触感染猪只或其分泌 物、排泄物等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污 染的水源、饲料、运输工 具等传播。
空气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空 气传播,特别是在密闭、 拥挤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 。
02
非洲猪瘟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疫苗接种方法
目前有几种非洲猪瘟疫苗可供选择, 包括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
通过检测猪只的血清抗体水平,判断是否感染非洲猪瘟。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以确定病毒的种类和数 量。
治疗方法
隔离与消毒
将病猪隔离,并对猪舍、用具、饲料、饮水等进 行全面消毒。
对症治疗
根据病猪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退烧 、消炎、补液等。
疫苗接种
对健康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饲料禁抗和非瘟下猪场生物安全措施_养猪技术PPT
![饲料禁抗和非瘟下猪场生物安全措施_养猪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792992be1e650e53ea9948.png)
武书庚等,2007,中国畜牧杂志 5
饲料的风险 Risk in feed
成分Ingredient
常规豆粕 Soybean meal-conventional 有机豆粕 Soybean meal-Organic 豆油粕 Soy oil cake
* Inoculation dose 起始接种量:4.5 logs
Trudeau et al., 2017, Plos One 7
TGEV 在饲料成分中的病毒滴度检测结果 Results of TGE(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titer in feed ingredients
strain, mode of infection, and dosage.
Howey et al., 2013 12
非瘟下饲料和饮水安全的解决方案
13
实验1:艾维酸DA®对饲料中非瘟病毒的灭活效果—国内 Exp.1: Inactivation of Activate DA on ASFv in feed- in China
实验设计 Experimental Design
Group
Content
负对照 NC
Feed only
正对照 PC (Positive Control)
非瘟污染的饲料 Feed contaminated with ASFV
DA 2
污染的饲料添加DA酸 2.0kg/T Feed treated with Activate DA at 2.0kg/T and contaminated with ASFV
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
![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e4e03330964bcf84b9d57bd3.png)
非洲猪瘟病毒
• • • • • • 被感染的猪肉及其制品仍有高风险(盐渍肉=182天;干肉=300天;熏肉 =30天;冷冻肉=1000天); • ASF对温度敏感(50℃存活3小时;56℃存活70分钟;60℃存活20分 钟); • ASF在粪便中存活11天;猪舍中存活30天 •在血液中长期存活(在4 C血液中可存活18个月;在木板上可存活70天; 在被污染的猪圈存活1个月); 污染饲料;水源存在风险: –ASFV在猪类成分中的存活和传播;;
外部生物安全--拉猪车
1拉猪车提前沟通,来猪场前,在距离猪场 2--3km 外彻底清洗干 净。有条件到指定洗车地点,对车辆再次监督清洗,并用消毒液 进行消毒,消毒 30 分钟后车辆方可靠近猪场。 2拉猪车辆的司机和装猪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靠近装猪台需要对 装猪人员和猪经济进行消毒,主要是鞋底和下半身,要求用消毒 水洗手。 3卖猪前需要对卖猪通道进行清扫消毒,卖猪后,立即对卖猪通道 进行清洗消毒生产区 进行消毒;
• 胃肠粘膜出血 • 心脏的心耳处有大量出血,心内膜见紫褐 色出血斑(图十二指肠、回肠、直肠出血, 肠内容物呈焦油色 • 膀胱内膜充血。
脾脏异常肿大
肺部支气管充满渗出液
腹腔充满深红色渗出液
肾脏及肾乳头部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下颌淋巴结肿大、出血紫红色似紫 葡萄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卫可(过硫酸氢钾)
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的短板
• 宿主相对单一; • 杀气太重,不够“温和”(与宿主“水火 不容”); • 传染性相对较慢、传播效率低; • 怕热、怕强碱及氧化剂。
流行病学
宿主
家猪、野猪、纯缘蜱
传染源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ppt课件.ppt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0baa5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59.png)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ppt课件.ppt1、非洲猪瘟防控学问主要内容01.非洲猪瘟病原02·起源和危害03·传播路径和途径04·国内外疫情05·猪源血粉传播分析一、非洲猪瘟病原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影响全部年龄的猪,主要引起出血热。
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不是人畜共患病,只感染猪和钝缘软蜱,是家猪、疣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出血性疾病。
〔一〕非洲猪瘟的生物学特点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arvirus〕的唯一成员2、兼具虹彩病毒和痘病毒的某些特性–唯一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23个基因型9个血清型特点之一:基因组大而冗杂蓝耳病病毒15kb12倍猪瘟病毒12kb15倍口蹄疫病毒8kb24倍特点之二:基因多变基因型多达23个基因组两端各有一个高变区特点之三:对环境抵抗力较强非洲猪瘟病毒〔ASFV〕口蹄疫病毒〔FMDV〕☆56℃70分钟,60℃20分钟灭活56℃30分钟灭活☆25-37℃数周22℃时存活8~10周;37℃时存活10天☆4℃1年4℃可存活1年☆pH:无血清4-11.5,有血清4—13.4☆pH低于6或高于9时很快失活☆粪便中至少存活11d,在环境中存活数天在干粪中病毒可存活14天,在粪浆中可存活63、个月,在尿水中存活39天在地外表,夏季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在死亡野猪尸体中可以存活长达1年室温放置15周的腐败血清☆4℃保存肉150天,骨髓188天,血液18个月至6年;冷藏〔4℃〕胴体产酸能在3天内杀死病毒☆冷冻〔-20℃〕肉中可存活数年冷冻〔-20℃〕在脾、肺、肾、肠内至少存活210天☆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在腌制干火腿中可存活5个月在未经烧煮或高温烟熏的火腿和香肠中能存活3-6个月食盐对其无杀灭作用,在腌肉中可以存活,但受PH值影响,肉品自然发酵产生乳酸PH下降到5.3-5.7时就将其杀灭〔二〕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点特点之一:宿主涉及家猪、野猪和软蜱1、贮存宿主:〔1〕非洲的野猪4、:疣猪、丛林猪、大森林猪〔2〕钝缘〔软〕蜱〔3〕疫区的其他吸血昆虫,如血虱、蚊子和苍蝇等2、终末宿主:〔1〕欧洲的野猪:野猪〔2〕美洲的野猪:后颈野猪、白唇野猪等〔3〕家猪:即猪科猪属家猪种的成员 A.家养猪/SusscrofadomesticusB.欧洲野猪/SusscrofaferusC.非洲灌丛野猪/PotamochoerusporcusD.疣猪/PotamochoerusporcusE.巨型森林猪/HylochoerusmeinertzhageniF.钝缘软蜱〔雄性和雌性〕特点之二: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和媒介蜱传播3种方式直接接触--亲密接触间接接触--5、污染物媒介传播--软蜱等叮咬感染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非洲猪瘟病毒的循环模式ASFV主要定值循环:森林〔丛林〕传播循环、家猪(家猪-家猪)循环、野猪循环〔野猪-野猪〕、野家循环〔野猪-家猪〕、蜱-猪循环森林〔丛林〕传播循环在非洲,软蜱感染ASFV后通过叮咬传染给野猪,野猪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以形成病毒血症并持续2-3周,未感染ASFV的软蜱通过叮咬获得病毒,病毒可长期在软蜱体内存活和繁殖,通过叮咬再感染其它野猪,从而形成“野猪-软蜱-野猪”之间的循环,称为“森林循环”,ASFV通过森林循环可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
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非洲猪瘟下的生物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3bff557e21af45b307a8bf.png)
病猪倒地抽搐
16
病猪不愿运动、扎堆
17
18
剖检病理变化
• 皮肤发绀,皮下有出血点,血液凝固不良; • 病死猪脾脏肿大,大小约为正常脾脏的4-5倍,呈紫褐色 • 肺部支气管有大量淡黄色渗出液 • 腹腔大量积液呈血红色 • 肾脏肿大,肾乳头肿大,见淡黄色胶冻样渗出 • 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肿胀、出血 •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褐色 • 淋巴结切面潮红,指压时有血液渗出
不得进入生产区;
• 来访人员离开后立即进行生活区消毒;
46
外部生物安全--人
• 人员安全流程 • 1、所有人员进入进入消毒间:洗澡--更衣--消毒
(10分钟) • 所有衣服、鞋子及其他个人用品严禁进入厂内。 • 进入办公区穿工作服。 • 进入生产区员工要隔离--洗澡--更衣--消毒
47
入场人员消毒间
81
合作伙伴与散养户生物安全
合作伙伴
添加标题
散养户
82
合作伙伴生物安全
1 店面 2 饲料库房 3 送料车
83
合作伙伴店面生物安全
• 1:店面门口设立消毒地毯(>1.6m*同门 宽);洗手池
• 2:店面每天早晚消毒液拖地面 • 3:每天消毒1--2次 • 4:安装紫外线灯(有条件)夜晚消毒
84
合作伙伴店面生物安全
• 能在多种饲料原料中存活超过30天,并且 能够通过饲料传染给猪
• 在自然环境中同样能够存活
6
非洲猪瘟病毒
有效消毒剂
2%~3%次氯酸钠 3%--5%戊二醛
1%~2%氢氧化钠 3%邻苯基酚
卫可(过硫酸氢钾)
用途
饮用水、污水
车辆用具
猪舍、场地、 车辆
《猪瘟防治》PPT课件
![《猪瘟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8e73cf705cc1754270909.png)
ppt课件
6
点颜色较暗。切面肾皮质和髓质均只有点状和绒状出血,肾乳 头、肾盂常见有严重出血。胃底部粘膜可见出血溃疡灶,大肠 和直肠粘膜随病程进度发展为淋巴滤泡溃疡,也常见有大量出 血点,小肠和大肠孤立和集合淋巴滤泡肿胀。喉和会厌软骨粘 膜常有出血点,扁桃体常见有出血或坏死。胸腔液增量,呈淡 黄红色。心包积液、心外膜、冠状沟和两侧沟及心内膜均见有 出血斑点,数量和分布不均。亚急性型:病程2~4周,主要 病变表现为淋巴结、肾和脾,与急性病变相同。在耳根、股内 侧有出血性坏死样病灶,断奶仔猪的胸壁肋骨和肋软骨结合处 的骨合线明显增宽。慢性型:败血症变化较轻微,主要特征性 病变为回盲口的纽扣状溃疡。断奶仔猪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部 位发生钙化,呈黄色骨化线。繁殖障碍型:母猪具有高水平抗 体,不发病,但子宫内胎儿却因来路不明确的猪瘟病毒感染而 发病或死亡,致使母 猪流产。
猪瘟防治
猪瘟,又称猪霍乱,在我国又叫烂肠瘟。这种猪瘟在欧洲 称为“古典猪瘟”,是为了区别非洲猪瘟而言的,因为两 者症状相同,病原体却不同(非洲猪瘟病毒是RNA病毒,古 典猪瘟病毒是DNA病毒)。
ppt课件
1
猪瘟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与牛粘膜病病 毒、马动脉炎病毒有共同抗原性。本病毒为单股 RNA型,病毒粒子呈球形,核衣壳为20面体立体 对称,直径38~44纳米,有囊膜。本病毒只有1个 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猪瘟 病毒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自然干燥情况下, 病毒易死亡,污染的环境如保持充分干燥和较高的 温度,经1~3周病毒即失去传染性。病毒加热 60~70℃ 1小时才可以被杀死,病毒在冻肉中可生 存数月。病尸体腐败2~3天,病毒即被灭活。2% 氢氧化钠、5%~10%漂白粉、3%来苏水能很快将
猪场生物安全控制要点PPT课件
![猪场生物安全控制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f2f7a781c758f5f61f6770.png)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染病发病和传播的三要素:传染 源、传播途径(媒介)、易感动物。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染源:
Pigs猪
发病猪; 与受感染猪直接接触:对一头猪最大的危险是另
一头猪!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播途径(媒介):
1、通过精液、粪便、尿、唾液或脱落的皮肤与感染 猪间接接触。 2.通过运输工具的机械性散播(运猪车、拉水车、 饲料车等)。 3.通过机器、设备、物品、衣物、靴子等散播。 4、猪场内人员(包括农场主、兽医、选种人员等)。
l田鼠可传播钩端螺旋体。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传播途径(媒介):
6、air and wind 空气和风 l短距离:放线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
鼻炎、副猪嗜血杆菌。 l中距离(达3公里):气喘病、猪繁殖与呼吸
综合征、猪流感。 l 长距离:伪狂犬病、口蹄疫。
猪场内的传播和猪场间的传播基本上采用同样途径。
3、装卸台应该能水洗能消毒,应有单独的供水系 统。
4、清洗装卸台的污水不能进入场区。
二、疾病传播的途径和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2):装卸台
内部装卸台
5、装卸台外部应该是单向通 行,一旦运出去的猪不许再 运回来。
6、装卸台内外部都应遮盖并 防止鸟着落。装卸台内部不 必是单向道。
7、使用装卸台时操作员应该 在an pathogens 人类病原体 – Parasites 寄生虫 – Bacteria 细菌 – Viruses 病毒 – Unknown diseases 未知的疾病 – Reportable diseases 须上报的疾病
To protect
our food supply and human health 保证食 品供应,保障人类健康
非洲猪瘟简介与防控ppt课件
![非洲猪瘟简介与防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0449f9bb4cf7ec4afed070.png)
2007年 东欧——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俄罗斯 2009年 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6个
俄罗斯、格鲁吉亚; 纳米比亚、毛里求斯、坦桑尼亚、赞比亚 2010年(截至2010年4月7日)发生ASF的国家 俄罗斯 2017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数起,逼近我国家门口。
非洲猪瘟简介 与防控措施
1
提
纲
背景 病原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防控
2
背景
3
非洲猪瘟全球分布图
4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
1921年东部非洲的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 2001年前曾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37个 非洲27、欧洲8、美洲2 2001年后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28个 非洲23、欧洲5
2.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了解野生动物有关信息。
41
非洲猪瘟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
1.动物种类:家猪、野猪。 2.动物群体:边境地区的动物群体,包括养殖场、用野猪改良的
饲养场、可能与野猪有接触史的家猪饲养户、野猪分布地区的野 猪。 3.省份:目前发生疫情的地区: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江 苏、内蒙等省区及未有疫情的省份均要加强监测。 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发现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的死亡 动物随机采集脾脏、淋巴结和肺脏等组织样品。及时检测。
35
非洲猪瘟诊断结果的判定
1.临床怀疑病例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和部分临床表现,并 且排除猪瘟。
2.疑似病例 临床怀疑病例,且血清学方法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病原学方法检测阳性。
36
防控
37
边境省份、重点省份监视 日常监测、流调
临床怀疑病例
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培训课件
![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9ae7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5.png)
应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提高防疫意识,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 并控制疫情。
针对非洲猪瘟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
根据当地疫情形势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防控措施和 责任分工。
应急物资储备
提前储备足够的消毒药品、防护用品、无害化处理设备等应急物资, 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控制非洲猪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的意识和 素质、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非洲猪瘟的防控技术
生物安全措施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监测和预警系统
包括猪场选址、布局、猪舍设计、人 员管理、车辆管理、饲料和水源控制 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死亡率很高。
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影响非常大 ,可以导致大量的猪只死亡和扑
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的流行还可能导致食品 供应短缺和食品安全的威胁。
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对于保障养猪业的发展、维护食品安全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 要意义。
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检疫和监测、提高养殖场的 生物安全水平、推广有效的防控技术等。
得了一定的成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仍面临挑战
02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疫情复杂多变、防控手段有限等。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非洲猪瘟是一种全球性的动物疫病,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挑战。
对未来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非洲猪瘟ppt课件
![非洲猪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225cee960590c69ec37666.png)
5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随ASFV的毒力、感染剂量和感染途径不 同而不同
急性病例表现为食欲减退,高温(40-41℃),内 脏器官出血,皮肤出血(尤其是耳部和腹肋部皮 肤),白细胞减少和高死亡率
6
亚急性病例表现为暂时性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并可见大量的出血灶
胸膜炎,胸膜粘连,干酪样肺炎和淋巴组织增生 纤维素性心包炎和坏死性皮肤病变也常见
14
肿大的脾脏(图上侧) 正常的脾脏(图下侧)
15
肾脏的严重出血斑点
16
膀胱粘膜严重出血
17
小肠的出血斑
18
诊断
ASFV检测: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和细胞吸附实验
DIF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利用脾、肺、肾或淋巴结的触片 或冰冻切片中的ASFV抗原与标记的抗ASFV免疫球蛋白进 行反应来确诊ASFV抗原
慢性病例表现为呼吸改变、流产和低死亡率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从4天到19天不等,实验室感染
潜伏期较短,一般2-5天
7
耳、背部严重瘀血
8
病猪精神沉郁,皮肤发绀,腹泻,粪便带血
9
鼻孔出血
10
发病机理
一般情况下,ASFV在家猪经口或鼻腔传播
也可通过蜱叮咬、皮肤划痕和注射感染ASFV
ASFV的感染从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的单核巨嗜细 胞开始,随淋巴液和血液达到靶器官
ASFV-DNA检测:PCR技术 抗体检测:感染ASFV后的6-8天能从血液中检测
到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G,IFA、ELISA和免疫印迹 技术(IB)最常用
20
预防
控制天பைடு நூலகம்宿主,如软蜱和疣猪,防止这些 传染源与家猪接触
非洲猪瘟防控讲座PPT
![非洲猪瘟防控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5a5fb8ba1aa8114531d941.png)
• 不会考虑使用疫苗(尤其是活疫苗) • MG的猪场大门几乎没有机会攻破
• 会竭尽全力在短期内净化
• MG的疫情应急体系十分迅疾高效
• 不敢贩卖B猪、私自打苗
• MG法律严峻,违法成本太高
8
非洲zw传播的主要风险
• 人员(返场)、售猪(车辆)、饮水、引种、配种(J液)、打针、 采血、饲料(猪血浆蛋白、泔水、晾晒玉米)、其他生物……
11
对未来猪肉行情的研判
疫情前,中国猪肉5400万吨/年 猪肉供应总体不足(缺口1500-2000万吨) 全球猪肉出口量:850万吨/年 主要进口国:中国、日本、墨西哥(>50%) 主要出口国:欧盟、MG、加拿大(>80%) 生猪价格近几年将徘徊于30~40元/kg
猪肉短缺期:3~5年
第一波:全面沦陷
截止2019年12月 32省、161 起疫情(野猪4起) 扑杀数百万头猪 数百亿直接经济损失 污染面广:屠宰场、填埋场、水系、肉制品、饲料等
第二、三波:局部地区
中南、西南、华东、东北? 水源污染?
6
非洲zw是如何传入我国的?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何种方式?是否会再次传入?(能传入MG吗?)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果出现 “欧洲zw” 、“美洲zw”咋办?) 需要重建防疫体系、监测体系、预警体系(如何应对可能的生物战?)
可能的传入途径:
非法走私猪肉及其制品 游客携带的猪肉制品 国际运输工具餐厨剩余物 野猪跨国迁徙 生物恐怖?……
7
MG是否会发生非洲zw?
我预测:
理由是:
• 病D迟早进入,但未必引发疫情 • 对外交流太频繁
• 一旦暴发,会全群扑杀
• MG的国门很难叩开
• 疫情不太可能大面积蔓延
猪瘟ppt课件
![猪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196d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d.png)
随着病情加重,病猪可能出现呼吸困 难、皮肤出血、腹泻便秘等症状。
猪瘟病毒会影响猪肉品质,感染猪只 的肉不能食用,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
02
猪瘟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01
02
03
疫苗种类
选择正规、质量可靠的疫 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等。
THANK YOU
猪瘟的传播方式
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等途径感染健康猪只。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随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水源、饲料等。
猪瘟病毒可在猪只体内繁殖,并随血液、淋巴液等传播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猪瘟的症状与影响
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感染后 猪只出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等症状。
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
环境控制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只抵抗 力。
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 减少应激反应。
饮水管理
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注意水源的 卫生条件。
定期检测与监测
检测频率
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了解 免疫效果和病毒传播情况。
监测范围
扩大监测范围,包括疑似病例、免 疫猪群和易感动物等。
未来展望
03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安全的新
型疫苗问世,为防控猪瘟提供更多选择。
防控策略的优化
综合防控措施
除了疫苗免疫,还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如加强 检疫、净化种猪、改善养殖环境等。
智能化监控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猪群健康 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防控效率。
区域化防控
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总结PPT
![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58c1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9.png)
的养殖模式。
03
防控措施及实施情况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 宣传非洲猪瘟的危害、防控知识和政 策措施,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
强化疫情监测
加强检疫监管
加强疫苗研发
加大投入,加快非洲猪 瘟疫苗的研发进程,提 高疫苗的保护率和安全 性。
完善诊断技术
建立快速、准确的非洲 猪瘟诊断方法,提高疫 情发现和处置能力。
推广生物安全技术
加强生物安全宣传教育 ,提高养殖人员的生物 安全意识,推广生物安 全技术和措施,降低病 毒传播风险。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1 2
维护社会稳定
非洲猪瘟疫情对养殖户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加强防控工作有 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
05
存在问题与挑战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监测与报告不足
部分地区疫情监测不严密,报告不及时,导致疫情发现和处置滞 后。
防控措施不到位
养殖模式多样化
我国养殖模式多样化,部分散 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 防护意识不强,增加了防控难 度。
社会经济影响
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造成 较大冲击,影响养殖户收益和望与建议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感谢观看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非洲猪瘟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 责任和义务,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