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
校园安全三化建设方案
校园安全三化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办公室的角落,我开始构思这个“校园安全三化建设方案”。
这个方案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旋了许久,现在终于要把它变成文字了。
一、安全意识普及化1.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每个月至少举办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2.建立安全宣传栏。
在校园显眼位置设立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宣传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校园安全案例。
3.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
充分利用学校官方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安全知识、安全提示等内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4.开展教职工安全培训。
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安全设施标准化1.完善安全设施。
对校园内的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紧急疏散通道等设施齐全、完好。
2.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3.加强安全巡逻。
建立校园安全巡逻队,加强对校园的巡逻,确保校园安全。
4.提高安全防护技术。
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如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等,提高校园安全防护水平。
三、安全管理制度化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确保校园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2.强化责任追究。
对校园安全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校园安全。
3.加强安全检查。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校园安全。
4.建立安全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安全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反映校园安全隐患,及时解决问题。
1.成立校园安全三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和推进。
2.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4.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调整方案。
5.定期对校园安全三化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方案落地生根。
学校建设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建设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树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内外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全员管理的原则,确保学校内外安全。
第三条学校安全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
第四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
第二章学校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第五条学校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担任主任,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班主任、保卫人员等组成,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学校应当设立安全保卫部门,专门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安全员和保卫人员。
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消防管理、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等各方面。
第八条学校应当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并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学校安全管理措施第九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控,确保校园安全,设置警戒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园巡查制度,定期进行巡查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校园内人员和车辆的管控,制定停车管理规定,设立出入口检查点。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安全,检查食材来源和加工过程。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开展消防演练、防犯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第四章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第十四条学校领导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带头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十五条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一岗双责”制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第十六条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积极配合各部门协调处理。
浅谈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及措施
渐增 多。本文主要 对 目前校 园安全管理 问题进行分析 ,从 而找 到解决校 园安全 管理 的措施 。 关 键 词 :高校 校 园安 全 管 理 措 施
1 .引言
2 5大学 生 心 理 问题 .
高校的安全 问题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确保 高校的安全稳定 对于 保证社会 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改革 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高等 教育 飞速发展 ,大学校园也随之发生 了巨大变 化。学生数量成 数倍 增 长 ,校 园面 积 在 不 断 扩 大 ,原 来 相 对 安 静 的 象 牙 塔 而 今 已 热 闹 非 凡 。 随着大学开放程度 的不断提高 ,除去全 日制在 校生外 ,周末 的校园涌 进 了许 多参加各类培训 、学习 、考试 的校外学 生 ,各类商家 、学 校周 边 的居 民也成 了大学校园的常客。生活水平 的提高 ,使原来 的 自行 车 变成 了私家车 ,学生 的日用品从 电话磁卡 、随身听变成 了手机 、笔记 本 电脑 。校 园整体环境的变 化 ,对 大学校 园安全管 理提 出 了新要 求 , 安全管理理念 、服务方法等也需要与时俱进 ,主动适应这一变化 。 2 校 校 园 安 全 管 理 存 在 的 问题 .高 2 1消 防 安 全 管 理 方 面存 在 的 问题 .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对消防安全工作都 比较 重视 ,学校有专 门负 责消 防安全工作的部 门,学校的消防设施设备也 比较完备 ,但 高校 还 时不 时 会 出现 一 些 火 灾 事 故 ,甚 至 出现 人 员 伤 亡 。 分 析 原 因 , 主要 表 现为 :高校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高校对 消防安全重视程 度 参差不齐 ,消防设施 、安全通道及标 识等都不 同程度 地存在配备不 到
大学生正处于青 春期 ,其心理正在迅速 走向成熟 ,但他们 大部 分 人的心理起伏较大 ,易冲动 、自我控制 能力差 、做事欠 考虑 。同时 , 由于学习压力加 大 ,对新环境适应性 不强 ,以及缺乏对人 际关 系 、恋 爱等问题的处 理能力等原 因,造成 了一些大 学生不同程度地存 在心理 障碍 ,从而使 大学生 因心理 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 。 3 .高校 安 全 管 理 措 施 31 . 提高高校领导安全管理责任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法规 高校领导应该始终坚持把高校安全工作作 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 要 方面 ,把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摆上重要 的议 事 日程 ,要经常研究 ,切 实 抓好。要 继续加 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建 立健全涉及校 园管 理、公 寓管理 、公共设 施管 理 、实 验室 及危 险 品安全 管理 、学生 管 理、大 型活动管理 、交通安全 、消防安 全 、食 品安全 等一 系列全 面、 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能够规范校 园的 日常安全管理 ,使行政 管 理程序化 。学生管理 、教学 、后勤等各部 门要按照各 自的分工各负其 责 ,辅 导员队伍 、物业管 理 队伍应直 接 面对学生 做好 服务 和 管理工 作 。真 正使安全管理横 向到边 ,纵 向到底 ,不 留安 全管理死角 。不论
大学学校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大学学校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一、引言如今,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多变,大学校园作为青年人的重要净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大学学校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
二、重视安全教育大学校园应当加强安全教育,使教职员工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演练等活动,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校园安防设施为了加强校园的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应当建设一套完善的安防设施体系,包括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
这些设施应当在校园各个重要部位进行布设,以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四、校园巡逻队伍校园安全巡逻队伍是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力量。
学校应当组织并加强巡逻队伍的建设,提高队员的培训水平和工作质量。
巡逻队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操作技能,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五、校园监控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是大学学校安全防范的有效手段。
学校应当合理规划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涵盖重要区域和重要通道,以便及时监测和记录校园的各类活动。
监控系统的录像资料应当妥善保存,并定期进行回放和分析。
六、设立安全报警装置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报警装置,包括紧急呼叫按钮、报警器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报警并求助。
同时,学校应当设立报警通道,以便外界人员能够及时报警并得到帮助。
七、加强社会安全宣传学校应当加强与社会公安部门的联系,及时宣传社会安全信息,提醒教职员工和学生注意防范各类犯罪行为。
通过举办宣讲会、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广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八、建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学校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各级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问题,确保安全防范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九、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学校应当与公安机关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公安机关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学校制定和改进安全防范措施。
高校规章制度建设方案
高校规章制度建设方案一、前言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
为了规范高校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要求的规章制度,以引导和规范高校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因此,制定本规章制度建设方案。
二、规章制度建设目的本规章制度建设方案旨在建立健全高校的规章制度体系,明确各类规章制度的内容、形式和适用范围,规范高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高校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总体要求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发展。
2. 突出规章制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 突出规章制度的实施与改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监督评估机制。
4. 建立权责清晰、责任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五、规章制度建设内容1.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学生违纪违规处理机制。
(3)完善学生奖助助学金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2. 教师管理规章制度(1)严格规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建立教师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
(3)完善教师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 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2)改进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完善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管理服务规章制度(1)完善学生工作、后勤服务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师生身心健康。
(2)提高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满足师生学习和科研需求。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5.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和资金使用规范化管理机制,保障高校资金安全。
学校教务方面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教务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学校教务工作正常运行和确保学生及教职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一系列明确的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为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教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师生安全和教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些制度和规章制度应当包括教务系统的安全管理、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的安全管理、学生考试的安全管理、教师工作的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加强学校的安全设施建设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加强对学校的安全设施建设。
学校应当确保教学楼、实验室等教学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善,如安装监控设备、紧急报警装置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制度,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培养。
学校应当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防范能力。
通过组织安全演练、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自护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置举报渠道,鼓励师生及时报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共同参与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
学校可以成立教务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教务处主任和相关教务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教务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
该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教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务工作的安全进行。
五、加强与社会单位的合作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单位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大学学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大学学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近年来,大学生涯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各种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校园的安全环境。
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学学校纷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第一,突出安全意识。
大学学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首先要求全体师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安全演练等活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安全风险,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大学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的安全职责。
学校领导要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各级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建立长效机制。
第三,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学校应全面检查和维修校园内各类安全设施,确保设施的有效性。
同时,要对安全设施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局,提高校园的安全性。
第四,优化安全管理流程。
大学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职责。
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报告和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校园安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五,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大学学校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应急响应的迅速和有效。
第六,强化师生安全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七,加强校园安全巡查。
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巡查,确保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巡查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巡查效果和风险识别能力。
第八,完善警示教育措施。
大学学校应设立警示标识和警示牌,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并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过失事故进行警示,引导师生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第九,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学校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橱窗展示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构建安全共识。
第十,推行安全管理标准。
大学学校应制定和推行安全管理标准,明确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并及时修订和完善。
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的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1. 制定校园安全管理政策,明确校园安全的目标、原则和责任。
2. 设立专门的校园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4. 加强校园门禁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
5. 建立校园安全信息报告制度,鼓励师生员工积极报告安全事故隐患和异常情况。
6. 加强对实验室、图书馆等重点场所的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
7. 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
9. 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10. 对违反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形成有力的震慑。
11. 定期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和优化。
12.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生命、关爱安全的良好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应注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制度建设、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多种手段,确保校园的安全和谐稳定。
学校建筑工程管理安全制度
学校建筑工程管理安全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加强学校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员安全与工程质量。
2. 所有参与学校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安全制度。
3.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执行安全制度,处理安全事故。
二、安全责任1. 施工单位须明确指定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 设计单位应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
3. 监理单位应严格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安全规范得到执行。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1. 施工单位必须对所有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工人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2. 定期组织安全演习,提高现场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防护1.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划定危险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施工设备和机械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3. 工人在作业时必须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五、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及时清理建筑垃圾,防止堆积过多造成安全隐患。
2. 施工材料应妥善存放,防止倒塌伤人。
3. 施工期间应有专人负责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六、应急管理1.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结构坍塌等各种可能的紧急情况。
2.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3.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七、监督检查1. 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措施。
八、附则1. 本安全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将及时通知各相关单位和个人。
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规范与管理制度
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规范与管理制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都逐渐实现了网络化。
然而,学校网络系统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运行,制定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规范与管理制度成为必要的措施。
一、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网络安全问题往往由于师生的不慎而引发,因此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学校网络安全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包括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等。
同时,为师生提供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二、制定网络使用规范学校应制定明确的网络使用规范,明确师生在使用网络时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规范内容包括使用权限的分配、禁止访问的网站和应用程序、禁止发布的内容等。
通过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约束师生的网络行为,确保学校网络系统的安全。
三、建立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止安全威胁的发生。
监管机制应涵盖网络设备的维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网络应用的审计等方面,以确保学校网络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是学校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管理。
学校应建立网络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型号、配置信息、使用情况等。
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设备故障,以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加密网络通信在学校网络通信中,保障敏感信息的传输安全十分重要。
学校应采用加密技术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如教务系统中的学生成绩、考试试卷等敏感信息。
同时,网络通信应采用合法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以避免被黑客非法窃取或篡改。
六、保护学校网络系统账号与密码学校网络系统账号与密码是关乎网络安全的重要信息。
学校应加强对账号与密码的保护,教职员工应定期更换密码,并避免使用弱密码。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账号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账号的权限范围和使用规定,以防止账号滥用和泄露。
大学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大学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校园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大学学校开始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二、安全教育目标大学校园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通过提供全面的安全知识,使学生能够主动防范各类安全风险,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三、安全宣传教育学校应制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包括组织安全演讲、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此外,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途径,向全校师生传递安全知识。
四、安全教育课程大学校园安全教育课程应该纳入学生的课程体系,开设相关的安全教育课程或模块。
这些课程应包括自然灾害防范、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五、应急演练和模拟教学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学生亲身参与。
同时,可以采用模拟教学的方式,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场景中,让他们亲自体验并掌握安全应对技能。
六、安全巡逻和监控系统学校应建立安全巡逻和监控系统,设立专门的安保部门,加强校园巡逻和安全监控工作。
通过加强值守、设立监控摄像头等措施,保障校园的安全。
七、校园周边环境管理学校应与周边社区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共同管理校园周边环境。
加强对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学生在校园周边的出行安全。
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九、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食堂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学生就餐的食品安全,监测食品质量,加强从供应到餐饮的全过程管理。
十、交通安全管理大学校园内的交通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学校应制定校园交通安全规章制度,规范车辆和行人的通行秩序,设立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十一、学生社团安全管理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建立学生社团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安全要求,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监督和指导。
高校安全 工作方案
高校安全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高校安全事故频发,如火灾、食物中毒、校园暴力等,严重威胁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加强高校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一套全面、细致的安全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二、工作目标1.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3.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4.提升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工作内容1.安全宣传教育(1)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等渠道,宣传安全知识。
(3)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2.安全管理制度建设(1)制定和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
(2)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加强安全监管。
(3)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3.安全防范措施(1)加强校园巡逻,提高见警率。
(2)安装监控设备,实现校园无死角监控。
(3)加强门禁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4.应急处置能力提升(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需要。
四、工作步骤1.调查分析阶段(1)收集高校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
(2)了解高校安全现状,找出安全隐患。
2.制定方案阶段(1)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安全工作方案。
(2)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步骤和责任主体。
3.实施阶段(1)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建设、防范措施等工作。
(2)定期检查工作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对安全方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加大投入,完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4.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实验室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实验室中频繁出现的事故和行为不当导致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成为制约实验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科学合理地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实验室安全法制落后。
现行法律法规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定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监管的需要。
2.实验室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对于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一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
3.实验室安全责任不明。
实验室内涵盖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的实验室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管理混乱。
4.实验器材管理不规范。
实验器材的检查、维修、更新的管理程序和制度不够严格,导致很多器材过时、损坏,安全系数不高。
5.实验室文化建设不良。
一些实验室因为成就和实验技术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进而影响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成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全面,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法制建设。
正式颁布期刊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的立法工作,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验室安全法制。
2.安全培训。
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强制性的安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3.责任分工。
对于实验室合理划分责任区域,对实验室内部的分工职责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确保实验室管理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管理工作。
4.器材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体系,制定器材采购、检查、维护、淘汰等程序和制度,确保实验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实验室的长期持续发展。
5.文化建设。
实验室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团队的凝聚力、配合力、技能素质以及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学校工程建设安全制度
学校工程建设安全制度学校工程建设的安全制度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基础。
任何工程活动都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这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和地方性的安全条例等。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也是保障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从项目负责人到普通工人,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形成一套完整的责任链。
安全教育培训不可或缺。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特别是对于新进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在上岗前充分理解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到位。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安全带等。
并且,对于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同时,鼓励师生和家长参与安全监督,共同维护校园建设的安全。
安全事故的处理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有明确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流程。
对于事故原因要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学校工程建设安全制度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法律法规的遵守、安全管理组织的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现场安全防护的落实、监督检查的执行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将这些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保障学校工程建设的安全,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高校校园安全体系构建与管理机制优化
高校校园安全体系构建与管理机制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给教育教学秩序、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高校校园安全体系的构建和管理机制的优化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校园安全体系构建(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校园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管理。
这个机构应当具备在安全预防、应急处理、安全培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高校需要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
在校园的出入口设置人脸识别设备、安装摄像头,提高安全监控能力。
此外,还需要在需要关注的地方设置报警装置、灭火器等,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措施。
(三)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学生、教职工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同时,应该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
二、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优化(一)加强安全队伍建设高校应重视校园安全力量的建设,招聘专业的保安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此外,还可以建立安全巡逻队伍,加强校园巡逻管理,提高安全巡逻的效率和质量。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高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安全事件的监控、处置和追踪,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三)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协作高校需要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机制,共同制定校园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案和预案。
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共同保障校园安全。
三、高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校园安全教育不到位高校校园安全体系构建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校园安全教育不到位。
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安全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增强学生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和认识。
(二)应急预案不完善高校在应急预案的编制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对现有的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修订和完善现有的预案,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大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大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校园的人数日益增多,校园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学校作为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安全问题的解决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健全大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应急演练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学校应投资建设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以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装监控设备,对校园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掌握异常情况。
同时,加强对监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门禁管理学校应对校园的门禁管理进行加强,确保校园的安全。
通过刷卡、指纹或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限制人员进出校园的权限,提高校园的安全防护能力。
同时,建立严格的访客登记制度,对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核实。
五、加强宿舍管理宿舍作为学生的居住场所,安全问题关系到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学校应加强对宿舍的管理,确保宿舍的安全。
加强宿舍楼道的照明设施,定期检查宿舍电器安全,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并制定紧急疏散预案。
六、加强食堂管理食堂是学校师生的重要生活场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学校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
加强食品供应链的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七、开展安全演练和紧急救援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演练和紧急救援演练,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
通过模拟各种灾害情景,检验安全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八、建立安全投诉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投诉反馈机制,鼓励师生积极投诉与举报校园的安全问题。
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并向投诉人给予详细的反馈,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学校校安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校安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学校校安工程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和完善校安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校园内各种设施设备能够得到安全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的安全。
2. 原则: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预防为主、全员参与。
三、制度建设1. 建立技术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校安工程的技术标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设立责任制度:明确校安工程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每个相关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
3. 组织培训:针对校安工程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 设立监督机制:建立校安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定期对校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四、责任人员的职责1. 学校校长:负责整个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各部门负责人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2. 校安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校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确保校园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活动。
4. 教职员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协助学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5. 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不从事危险行为,自觉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五、安全管理措施1. 设立安全标志:在校园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引导师生正确使用和管理校内设施设备。
2. 定期检查维护:对校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加强巡查监控:增加校园内的巡查人员和监控设备,加强对校园的安全监控和管理。
4. 教育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方式,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高等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形成学校、学生、教职工、家长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
第三条高等学校安全管理应当坚持科学性、依法性、公平性、主动性的原则。
第四条高等学校安全管理应当加强与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第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章校园安全第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卫系统,确保校园的安全。
第八条校园安全保卫系统应当建立有效的出入校园的管理制度,对进出人员进行身份确认和登记。
第九条校园安全保卫系统应当建立健全视频监控设备,加强对校园重要区域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校园的安全。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周边的安全。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演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教育教学安全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安全工作体系,确保教学的安全。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明确教师的教学责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安全教育能力。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防范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制定和完善各类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实验室、实习场所等特殊教学环境的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第四章宿舍安全第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宿舍的安全。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应当对宿舍的用电设施、用火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宿舍的用电安全和防火安全。
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建设方案
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建设方案1. 引言学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地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一套规范的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学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学校环境安全。
包括完善消防设施,确保灭火器材的有效性;加强校园周界的安防设施,安装监控摄像头,提高监控覆盖率。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教室、实验室等特定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学生在实际学习环境中的安全。
3. 开展安全教育宣传第二,学校要开展全员的安全教育宣传。
通过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周、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学校要与家长密切合作,组织学生家长会和安全讲座,告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设立学生安全管理岗位为了有效管理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应设立学生安全管理岗位,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这些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
5. 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
学校应明确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准则,包括礼貌待人、不欺负同学、不携带危险物品等。
同时,针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学校应建立违纪处分制度,及时进行处理。
6.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安全问题。
通过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减少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抵触情绪,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7. 建立学生安全事件处理机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安全事件处理机制,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有针对性。
8. 倡导学生参与安全管理学生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安全的主体。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安全委员会,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安全委员,负责校园安全事务的宣传和管理。
通过学生的参与,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高校 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高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提高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学校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体系(一)安全管理委员会1.高校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全校的安全工作,负责组织安全培训、演练和考核工作。
2.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由副校长、保卫处负责人、后勤处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安排当前时期的安全工作。
(二)安全管理机构1.高校设立保卫处,直接向校领导负责,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执行机构,承担学校的保卫、治安、消防、校园交通等安全工作。
2.保卫处设立安全管理分管领导,分别负责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保卫安全等具体工作。
3.保卫处下设班组、中队等基层单位,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基层单位的安全工作。
(三)安全岗位人员1.高校安全工作设有保卫员、巡逻员、消防员等安全岗位人员,他们是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力量。
2.安全岗位人员要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相关安全操作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安全教育(一)安全培训1.高校每年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包括消防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内容,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安全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当下热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讲座、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
1.高校在校园内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海报,通过校园广播、网站等媒介进行安全宣传。
2.开展安全主题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消防演练等,吸引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
(三)安全考核1.高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考核,包括消防设备检查、校园环境评估等内容,对有问题的部门和班级进行整改。
2.安全考核结果纳入全校师生员工档案,对安全考核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
四、安全预案(一)综合应急预案1.高校制定安全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各类安全事件的处置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高校大学生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加速了对高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反思,囿于我国高校不同的情况,当前高效安全管理还存在的不足,在制度的落实和实施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以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为主线系统的构建符合高校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大学生犯罪;制度化建设一、高效安全管理现状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各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在校学生总规模达2700万人,学生规模居世界第一[1]。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 Trow)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已初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
高校扩招,一方面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毋庸置疑,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也会趁机侵蚀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造成部分在校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据调查,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2]。
与此同时,伴随着在校大学生犯罪数量的增加,在校大学生犯罪社会危害性增加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
在校大学生犯罪不仅极大地影响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国在高速发展时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的要求,当然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然而面对日趋严重的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当前高校安全管理还存在的不足,在制度的落实和实施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囿于各个高校的情况不同,在构建的安保机制上也有差异。
本文系统的构建高校安全管理制度。
二、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原则和特点分析(一)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实践中各个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有着不同的处理办法。
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依法处置原则现代社会无论是对犯罪的打击还是对犯罪的防控都必须坚持依法处置。
同样作为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构建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也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
首先,依法治理原则强调了制度的规范性及预设性,防止了防控工作的随意性,维护了防控机制的正当性。
其次,依法处置原则使防控机制成为成熟的、技术化的、普遍适应的制度。
这对促进和保持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得正当性、合理性,为今后有效、合理地应对同类问题的处置可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案。
最后,坚持依法处置原则可以防止因犯罪受到侵害的受害人和加害人对处置工作的不满和对其公正性的怀疑,避免在处置过程中损害政府和高校的形象。
2.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原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要有适当的比例。
比例原则着眼于法益的均衡性,以维护和发展公民权为最终归宿,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一项重要原则。
法学上比例原则是贯穿立法、执法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司法机关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公正、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原则。
构建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我们也必须坚持比例原则。
它既是实现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立法目的的有力保障,又是监督高校和相关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在校大学生权益的不容忽视的、积极有效的手段。
高校和相关部门在防控的行为、目的及手段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防控目标的实现和在校大学生权益的保障,避免无谓的侵害,使犯罪防控工作具有监督性、节制性和针对性。
3.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的原则新时期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工作要制定正确的处置策略,即做到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因此,在防控机制的制度构建上应坚持以下三点:首先是常规预防。
所谓常规预防是指通过常规力量、常规渠道的预防[3]。
一般是指在应对在校大学生犯罪时必须坚持由学校宏观牵头,学院全力配合,保卫部门主要处置的原则。
其次是技术预防。
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高校在应对在校大学生犯罪时需要技术化的处置和技术条件的支持,使其能够有效运转。
如情报信息系统应当健全,以便能够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最后是分层预防。
分层预防是指高校在应对在校大学生犯罪时,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预防主体的职责。
各预防主体应按照职责分工要求积极开展犯罪防控工作。
将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其他人员的矛盾或者各种可能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诱因解决在基层、控制在局部。
(二)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特点分析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特点就是系统性,这一特征表现为体系内的各构成要素分层次排列组合,互为联动,整体运作,并不断完善,促使整个体系持续、稳定、有效地发展。
它又包含整体性、协同性、层次性与开放性四大系统性特征。
1.整体性。
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防范工程,高校在建立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更应该强调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优势。
构建防控体系的目的是要将学校的保卫力量和教师力量以及学生骨干力量,按照系统优化原则组建成一个经济(少内耗)、合理(能够互补)的高校防控力量体系,以极大地提高高校各机关、各部门的整体效能。
2.协同性。
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分工的多样性。
近年来,受变化多端、纷繁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在校大学生犯罪现象,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地方政府机关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政府各部门与高校相互协作,高校内部保卫干部、校卫队员、教师和学生骨干等多群体配合联动的工作格局。
在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这一基本价值目标的统领下,各部门、群体应统一起来,加强横向联系,促进相互配合、协作,确保信息畅通,充分体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当而且必须具有的协同性。
3.层次性。
根据系统学原理,系统是否有效以及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地划分层次。
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体系是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加强系统的层次化建设,实现职责和权力的平衡与统一,形成合理、高效的职责分工与权力分配。
因此,高校在构建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机制时既要保证信息、指令的迅速传递,又要科学、合理地考虑管理的幅度和效果。
三、高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一)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工作目前,关于高校校园安全保障和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方面相关的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些地方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根据本区域特点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如《浙江省学校安全条例》、《宁波市学校安全工作条例》、《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制定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对促进在校大学生犯罪防控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已制定的法律法规在适用的对象上来讲相对较为狭窄,大多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所制定的又多是一些程式性的规定,内容上缺乏实体规范的支持,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弊端。
当前,校园安全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明确校园安全主体,建立健全校园各类安全机构,确认他们在校园安全管理活动中的职责与职权。
实践中上海和江苏等省份已有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二)构建犯罪防控预警机制目前高校涉及在校大学生之间的信息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一方面,对于犯罪的在校大学生的犯罪动机在没有外化为行为之前根本就不容易觉察,只能是外露些许痕迹,且这些痕迹也只能是少部分身边的同学才可能发现;另一方面,高校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缺少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信息处理不明确,收集的渠道和体系也有待扩展和完善。
因此,高校要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高校和高校后勤服务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络机制,搭建由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学生骨干等组成的统一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协调平台,通过开展学生身心普查、学生状况调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生活中的现实表现。
促使此类学生改变一些不良的倾向,防微杜渐,将他们的犯意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健全犯罪防控疏导机制现实生活中,一般在校大学生自尊心较强,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但由于个体性格、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他们中的部分人可能会在大学生活适应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如果这些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疏导,他们的人格就可能会慢慢发生扭曲,一旦遇见不顺心的事情,他们就会莫名地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在别人的身上,引发各类案件。
因此,高校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挫折教育等形式,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增强他们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促使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四)加强和改进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是培养人的机构,它不仅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场所,更是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境所在。
高校要积极探索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自身素养。
首先是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了解学生思想动机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这支队伍应是专兼职结合、有技术保障、师生共同参与的队伍。
一方面需要他们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行为的引导和监控,另一方面需要他们能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掌握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相关信息,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有针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创建新型的高校安保机制高校的安保机制是预防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关键制度,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安保的预防机制:第一,重视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保卫工作队伍。
加强对高校保卫干部在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校卫队在岗位执勤和校园巡查中的生力军作用,做好校园动态治安巡检工作;通过校园“110”建设,科学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明确高校各职能部门安全管理的职责与处置程序,及时掌握各类事件、案件的苗头,使各类矛盾和纠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先期处置,预防和控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第二,加大投入,增添设备,提高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作为防范措施的“三铁一器”,即“铁门、铁窗、铁柜、报警器”,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治安防范形势的需要,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