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平面控制测量分析

平面控制测量分析

平面控制测量分析研究摘要:文章阐述了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结合工程实例对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无论是城市控制网还是为测绘工程专用图所建立的控制网,往往是从测图方面考虑的,一般不适应施工测设的需要,且常有相当数量的控制点,在场地布置和平整中被毁掉,或因建筑物的修建成为互不通视的废点。

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一般在建筑场需要在原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作为工程在施工和运行管理过程中测量的依据。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控制误差的积累;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控制测量分类按照内容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

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名词如控制点:对整个测区起控制作用的测量标志点;控制网:由按一定规范布设,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控制点所构成的网状几何图形;图根控制网: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图根点:图根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平面控制测量即是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

它的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布置形式:三角锁、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交会定点、gps测量等。

本文仅对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分析研究。

二、施工控制网的形式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建立平面控制网。

由于工程性质、场地的大小和地形情况不同,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也有不同形式。

在面积不大的居住建筑小区中,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基准线组成的简单图形,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称为建筑轴线或建筑基线;在一般大中型民用或工业建筑场地中,多采用方格网形式的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矩形网;在一些大型工业场地中,由于地形条件、工期紧迫或分期施工等原因,不便于一次建立整个场地的建筑方格网时,可先在整个场区内建立“一”字形或“+”字形的中轴线系统,作为以后建立各局部方格网的依据;在沿江河或受地形限制的建筑场地中,则可建立多边形导线作为施工控制;对于山区建筑场地,一般多依山傍谷分散建筑,则可充分利用原有测图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建筑测量复习题集》word版

《建筑测量复习题集》word版

建筑工程测量复习必备1.略2.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4.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5.1:500地形图的编号为30—20表示的含义是图幅西南点坐标。

4、安置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与测站点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9、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fβ= ∑β测-∑β理;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fβ= ∑β测-α始+α终-n*180°。

4、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有图纸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及检校仪器。

5.等高线平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的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预定值应为90°.8.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9.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B、C、D 4个标志,用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以B 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B、C、D、A、B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相互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西方向为Y轴。

3.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4.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5.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6.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1.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360°。

7.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8.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9.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10.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11.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建筑工程测量6.1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建筑工程测量6.1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1)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 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小测区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 统。
(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任务6 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保 证必要的测量精度。所以不论传统的技术和现代测 量技术,控制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 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或测设。
控制测量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在工程勘测的 测图阶段,需要进行控制测量;在工程施工阶段, 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工程竣工后的营运阶段, 为建筑物变形观测而需要进行的专用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 三、四等。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 线测量法。国家平面控制网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 设的基本控制,也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提供精确的点位坐 标、距离、方位资料,并为研究地球大小和形状、足大比例尺测图和城市建设 施工的需要,布设城市平面控制网。城市平 面控制网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布设,按城 市范围大小布设不同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分 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 一、二、三级导线网和图根导线网。
6.1.3小地区控制网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测定图根 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在小于15 km2的范围内 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是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 程建设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包括首级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

平面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实施方案引言:平面控制测量是现代工程测量中的重要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

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准确、稳定的坐标系,用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本文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实施方案,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目标: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之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还是对现有的坐标系进行修正和更新。

2. 确定控制点的位置:根据测量目标,确定需要建立的控制点的位置。

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其在测区内的分布均匀性、可观测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测量目标,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

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选择、测量顺序等。

二、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法、经纬仪测量法和水准测量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3. 地理信息系统(GIS)测量:GIS技术可以将平面控制测量的结果与地理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支持。

三、测量实施与数据处理1. 测量实施:按照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实施工作。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平差处理、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

3. 建立平面控制网络:根据测量结果,建立平面控制网络。

平面控制网络应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并能够满足后续测量工作的需要。

四、质量控制与验证1. 质量控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包括对仪器的定期校准和维护、对测量数据的质量评估等。

2. 验证:对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络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其他测量手段对控制点进行重测,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的差异。

建筑测量中的平面控制点设置和平差处理方法

建筑测量中的平面控制点设置和平差处理方法

建筑测量中的平面控制点设置和平差处理方法在建筑测量过程中,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和平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平面控制点的准确设置和合理处理,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本文将探讨建筑测量中平面控制点设置和平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平面控制点的设置是建筑测量中最基础的环节之一,它确定了测量网络的框架,是实际测量的基准。

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应当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测量任务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形式和特点,合理选择控制点的数量和布局。

2. 控制点的设置应尽量避免误差的积累,尽可能选择较为稳定的地形或建筑物作为控制点。

3. 控制点的设置应分散布置,以确保整个测量区域都有足够的控制点支持。

4. 控制点的设置应与建筑物相关,可以与其它测量项目相配合,提高工作的综合效益。

平面控制点的设置影响了整个建筑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要充分考虑控制点的数量、精度和分布,以满足具体项目的需求,并避免误差的积累与成倍增加。

二、平差处理方法平差处理是建筑测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用于处理测量数据的平差和改正,使得数据更加精确和可靠。

下面我们将介绍常用的平差处理方法。

1. 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方法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方法是建筑测量中最常用的平差方法之一。

它通过最小化测量残差的平方和,来估计未知数的值。

最小二乘法平差处理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测量项目中。

2. 导线平差处理方法导线平差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建筑测量中的距离测量。

它通过考虑导线的伸缩性和缓倾性,来进行距离测量数据的平差和改正。

导线平差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距离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3. 角度平差处理方法角度平差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建筑测量中的角度测量。

它通过考虑观测角度的误差和仪器误差等因素,来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平差和改正。

角度平差处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角度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7.1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

7.1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整体设计的工程建筑物能分区施工放样。

控制测量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在工程勘测的测图阶段,需要进行测图控制测量;在工程施工阶段,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工程竣工后的营运阶段,为建筑物变形观测而需要进行的专用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本单元先介绍平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1)概述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常规的布设方法有三角网、三边网和导线网。

三角网是测定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以及少量边,通过计算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

三边网则是测定三角形的所有边长,各内角是通过计算求得。

导线网是把控制点连成折线多边形,测定各边长和相邻边夹角,计算它们的相对平面位置。

1)国家平面控制测量网在全国范围内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国家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

国家平面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和一、二等精密导线测量及A、B、C、D、E级GPS控制测量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网。

它是用精密测量仪器依照施测精度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线测量法。

如图7-1-1所示,一等三角锁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0~250公里,构成许多锁环。

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公里。

二等三角测量有两种布网形式,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

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称全面布网方案。

二等基本锁的边长为20~25公里,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公里。

一等锁的两端和二等网的中间,都要测定起算边长、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

所以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

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全部结束,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

6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6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点 名
观测角 方位角 真方位角 边长
160 35 42
i
yi
M A 1
2 3 B N fβ = -10″
+ 02 80 04 52
60 40 34
60 40 36
281.457 269.974 315.345 392.121
+ 02 247 27 32 128 08 06 128 08 10 + 02 91 12 43 39 20 49 39 20 55 + 02 255 03 51 114 24 40 114 24 48 + 02 219 58 55 154 23 45
2. 计算坐标方位角的通用公式
AB
M o d e r n
X AB 180 90 sgn(YAB ) arctan Y AB
S u r v e y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6-4
aAB = a Δ YAB > 0 Δ XAB >0 a a A AB B
单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
二、双定向附(闭)合导线计算 1.方位角闭合差及其配赋
M o d e r n
S u r v e y
现 代 测 量 技 术 室
土木工程测量学
§6-5 单导线的近似平差计算
β
n
M β A
β
2
Pn P2
1
N
Sn β n+1
S1
S2 P 3
B
1 MA 1 180
2 1 2 180
x B
αBA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控制测量

787.导线点位选择应满足的要求有()。

A.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点B.相邻点通视良好,视线与障碍物保持一定距离C.相邻两点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D.采用电磁波测距,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等发热体及强磁场E.原有控制点尽量避免使用788.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内业计算的不同点是()。

A.方位角推算方法不同B.角度闭合差的计算方法不同C.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D.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E.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方法不同789.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与()。

A.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B.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E.导线的起始方位角有关790.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有()。

A.卫星定位测量B.导线测量C.三角测量D.直角坐标法E.交会法791.需进行改正数调整的闭合差有()。

A.角度闭合差B.纵坐标增量闭合差C.横坐标增量闭合差D.导线全长闭合差E.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792.图根控制测量包括()。

A.图根平面控制测量B.图根高程控制测量C.闭合导线测量D.附合导线测量E.支导线测量793.导线内业计算项目有()。

A.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B.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C.导线全长闭合差与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计算D.坐标计算E.坐标反算794.导线内业计算中,按闭合差反符号分配的有()。

A.高差闭合差B.坐标增量闭合差C.导线全长闭合差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E.角度闭合差795.导线观测数据有()。

A.左角B.右角C.水平角D.倾斜距离E.水平距离796.导线内业计算检核有()。

A.角度改正数之和等于角度闭合差的相反数B.角度改正数之和等于角度闭合差C.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相反数D.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坐标增量闭合差E.起点坐标推算至终点坐标,必须一致797.图根导线的成果包括()。

A.导线外业观测手簿B.导线平差成果C.控制点点之记D.水准测量外业手簿E.水准测量平差成果798.下列关于平面控制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土木工程测量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讲解

土木工程测量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讲解
于研究地球大小、海洋平均海水变化等 三、四等水准网:进一步加密,为地形测图和工
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是以国家水准网为基础建 立的,其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以此为二、 三、四、五等。
各等均可采用水准测量法,四等以下可采用电磁 波测距和三角高程法,五等还可采用GPS拟合高程 测量法。
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 导
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 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 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 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 电磁波测距导线。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 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根据测区 的不同情况和要求, 导线可布设成下列三种形式: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三种。
对于独立地区周围无高级控制点时,可假定某点坐标,用罗盘仪 测定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回顾)
前 后 左 180 或: 前 后 右 180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测量 最传统,它是将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一系列三角形,这些三 角形构成的控制网称为三角锁,是三角网的一种类型。所有三角 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测量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全部三角形内角, 根据起算点的坐标与起算边的方位角,推算全部边长与方位角, 从而计算出各点的坐标,这项工作称为三角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这种图形构成的 控制网称为导线网,也称导线,转折点(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与导线边长,根据起算点的平面坐 标和起算边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坐标,这项工作称为导线测量。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第7章施工测量7.1 一般规定第7.1.1条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

第7.1.2条施工的控制,可利用原区域内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作为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依据。

当原区域内的控制网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时,应另测设施工的控制网。

第7.1.3条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二、当利用原有的平面控制网时,其精度应满足需要;投影所引起的长度变形,不应超过1/40000;当超过时,应进行换算;三、当原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个别点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和方位的起算数据。

第7.1.4条控制网点,应根据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布置图设计。

7.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等级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Ⅰ级100~300 5 ≤1/30000Ⅱ级100~300 8 ≤1/20000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4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建筑工程测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建筑工程测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通常认为,代表整个地球的形状是()所包围的形体。

A: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似大地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答案:D2.地面上某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是该点的()。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C:正常高 D:大地高答案:B3.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A:X轴,向北为正B:X轴,向东为正C:Y轴,向东为正 D:Y轴,向北为正答案:A4.某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xm=366 712.48 m,ym=21 331 229.75 m,则该点位于()。

A: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B: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C: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D: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答案:C5.地理坐标分为()。

A: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B: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 C: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 D: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答案:A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和()。

A:测图与放样并行 B:控制与碎部并行C:从控制到碎部D:从碎部到控制答案:C7.测定点的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

A: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B:测量水平距离C:测量水平角 D:测量竖直角答案:A8.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

A:用图B:测图C:识图 D:测设答案:D9.A、B两点,HA为115.032m,HB为114.729m,则hAB为()。

A:29.761B:-29.761 C:0.303D:-0.303答案:D10.建筑施工图中标注的某部位标高,一般都是指()。

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高程D:高差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

A:则A点与B点可能同高 B:则A点比B点低C:则A点比B点高 D:则A点和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答案:B2.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的符号为准。

A: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B:往返测高差 C:往测高差 D:返测高差答案:C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工程测量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工程测量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工程测量基础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第一章测试1.在进行一般地形测量时,测量范围的半径为()公里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参考答案:102.大地水准面有()个。

参考答案:1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参考答案:X轴和Y轴指向均不同4.以下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是( )。

参考答案:高差测量;水平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5.建筑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包括( )。

参考答案: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和监测;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建筑物进行施工放样6.确定地面点的坐标系有( )。

参考答案:高斯坐标系;独立坐标系;地理坐标系7.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工程建设测量放线。

参考答案:错8.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确定地面特征点的点位。

参考答案:对9.平均海水面延伸穿过大陆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参考答案:对10.水平面就是水准面。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测量地面两点高差时,尺垫安置在()上。

参考答案:转点2.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到达另一个已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是()参考答案:附合水准路线3.使水准仪的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应旋转()。

参考答案:脚螺旋4.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时,其读数值( )。

参考答案: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总是增大5.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 )成比例分配。

参考答案:测站数;水准路线角度6.水准测量中,常用的测站校核方法有( )。

参考答案:变动仪器高法;双面尺法7.水准测量就是根据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直接测定出地面上两点的高程。

参考答案:错8.在水准测量中,最主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一条水平视线,这是水准测量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对9.水准仪一般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对10.水准盒又称圆水准器,在水准仪上用于精确地调平望远镜视线。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是望远镜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工程测量——精选推荐

工程测量——精选推荐

第七章施工控制测量1、什么叫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工作,其作用各是什么?答:施工测量,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的标定到目的是要将工程设计图纸中各项设计元素准确无误地标定到实地上,按照规定要求指导施工。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和施工放样。

施工控制网的作用在于限制施工放样时测量误差的积累,使整个建筑区的建筑物能够在平面及竖向方向正确衔接,以便对工程的总体布置和施工定位起到宏观控制作用,同时便于不同作业区同时施工。

2、能否用测图控制网代替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布设有何必要性?答:一般来说,不行①从点位分布和密度来看,测图控制网不能代替施工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主要目的是为测图服务的,其点位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网形要求和地形情况而定。

施工控制网则是以满足施工放样为目的,根据设计工程建筑物地结构特点来选择控制点位。

②从控制网的精度来看,测图控制网也代不能代替施工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的作用在于使测量误差的累积得到控制,以保证图纸上所测绘的内容精度均匀,使相邻图幅之间正确拼接。

精度较低。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决定的,一般应根据设计对建筑限差的要求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一般来说,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高于测图控制网。

③从控制点的保存来看,即使测图控制点的点位和精度可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也会使原来布置的控制点破坏严重。

因此,除了小型工程或放样精度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可以利用。

复杂的大中型工程要先建立测图控制网,施工阶段再建立专用的施工控制网。

3、施工控制网的特点有哪些?答:①控制网点位设置应考虑到施工放样的方便。

②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非均匀性。

③常采用施工坐标系统。

④投影面地选择应满足“按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长度与两点间实地长度之差应尽可能小”原则。

4、如何理解施工控制网的方向性和非均匀性?答:施工控制网不像测图控制网要求精度均匀,而是常常要求保证某一方向或某几个点相对位置的高精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2、安置经纬仪于A点,瞄 y AP x p x A
准B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

y
,定出E点。
AP
3、在E点安置经纬仪,照准A
顺时针方向测设90°得方向线
EP,以E为起点沿EP方向测设
距离
x
得设计点P。
AP
二、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1、计算测设数据
x
B
求,将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在施工现场测设(放样)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1) 建立施工控制网、进行场地平整, 2) 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测设出各个建(构)筑物
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及其各个细部点。
3) 构件与设备的安装,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中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 各部位的实际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
5) 对一些大型、高层或特殊建(构)筑物进行变形 观测,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 是否合理的依据。
6) 编绘竣工图和资料,作为验收时鉴定工程质量和 工程交付后管理、维修、扩建、改建的依据。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 1、 施工测量是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其工作直接影响工程 质量及施工进度,它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测量人员 应了解设计内容、性质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熟悉有关图纸, 了解施工的全过程,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的变动,与设 计、施工人员密切联系,使测设精度和速度满足施工的需求。 2、施工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与用 途、性质、材料、施工程序与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例如, 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装配式建筑与非装配式;连续性自动 设备厂房与独立厂房;钢结构建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 结构。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平面控制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测区内的点位和地物进行准确定位和测量,以便为工程施工、设计和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的一种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在各个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土木工程、矿山工程、建筑工程等。

其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地面三角测量法地面三角测量法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关系以及勾股定理,测量被测点的坐标。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测量三边:首先在被测点附近选择一个已知点,通过量角器等工具测量出被测点、已知点和标志点之间的夹角,再用测距仪等测量工具测得被测点和已知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被测点和标志点之间的距离、标志点和已知点之间的距离。

2. 求解坐标:利用三角函数等算法,通过已知点、被测点和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来计算出被测点的坐标。

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定位被测点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规划等工作。

二、导线测量法导线测量法是指通过导线、测距仪等测量工具,在地面上建立一系列用于定位和测量的导线,并据此测量被测点的位置。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建立基线:通过测距仪等工具,在被测区域内选定一条较长的基线,平整其表面,为后续测量工作打基础。

2. 建立导线:从基线的两端引出两条辅助线,将其平行并相交于被测点附近,形成一个测量网。

3. 测量角度:在每个交点处使用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角度,并记录下来。

三、电子全站仪测量法电子全站仪测量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地进行定位和测量。

它仅需要一个测量员,且测量结果可以直接输出为数字文件,方便数据分析和处理。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架设全站仪:将全站仪依托在三角架上,并将其平整设置。

2. 朝向被测点:将全站仪射线对准被测点,利用水平仪调整激光线的高度和角度,以确保被测点在全站仪的视线范围内。

综上所述,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和电子全站仪测量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7控制测量(导线)

7控制测量(导线)

3.导线角度测量
——观测导线各转折角、连接角。
DJ6一个测回(图根导线)。 左 右 40
边长较短时,采用光学对点。
全部测左角,或全部测右角;闭合导线测内角。
4.导线连接测量
2 1
—导线定向
B
(包括连接角
5
3
和连接边测量)
A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
28
4
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土木工程系
20
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二.导线测 量的外业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
1.踏勘选点(选点) 2.导线边长测量(测边) 3.导线角度测量(测角) 4.导线连接测量(连测)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
21
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导线测量外业的准备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准备工作:
收集资料:测区旧地形图、已知点(平面和程控制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边长D,计算坐标
增量ΔX 、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
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
30
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1、坐标计算公式:
(1) 坐标正算(由α、D,求 X、Y)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
13
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城市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
城市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公里高 差中误差
(mm)
附合路线 长度 (km)
水准仪 级别
测段往返 附合路线 测高差不 或环线闭 符值(mm) 合差(mm)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概述

建筑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概述
建筑工程测量
控制网的分类及分级
(1)国家控制网 :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2)城市控制网:城市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3)小地区控制网:面积小于10km2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
小地区控制网
大比例尺测图控制网 工程建设施工控制网
图根控制网
控制网的分类及分级
控制网等级
平面控制网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
以便获取起算数据和方位。无条件联测时,可建立测区独立控制网。
小地区控制网分类
大比例尺测图控制网 工程建设施工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 图根控制网
(3)小地区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
小地区控制网
大比例尺测图控制网 工程建设施工控制网
图根控制网
分级:首级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一、二、三级导线,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
立图根控制网。
精度由高

高程控制网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五等 也称等外或普通高程测量)
(1)国家控制网 ——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由国家测绘部门测定完成。
作用: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网,为确定地球形 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
分级: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按一、二、 三、四等4个等级建立的,一等精度最高,精度逐级降低。
国家控制网之平面控制网
图1 三角网的布设
图2 导线网的布设
国家控制网之高程控制网
图3 水准网的布设
(2)城市控制网——城市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由测绘部门测定完成。
作用: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之下而建立的,为测绘大比例尺 地形图、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的放样提供依据。
平面控制:施测精度按二、 三、四等和一级、二级小三角 网布设。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1. 概述平面控制测量是建筑、土木工程和其他相关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建筑物或土地上各个点的平面位置。

本文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步骤2.1 确定测量目标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之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和需求。

确定需要测量的建筑物外轮廓、道路线路或土地边界等。

2.2 设计控制网根据测量目标,设计合适的控制网。

控制网是由一系列基准点和临时点组成的网络,用于提供准确的坐标参考。

在设计控制网时,需要考虑基准点的选择、布设密度以及临时点的数量和位置等因素。

2.3 布设基准点根据设计好的控制网,在实地进行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通常采用金属桩、混凝土桩或其他固定结构物来确保其稳定性和长期性能。

在布设基准点时,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技术,以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

2.4 观测基准点在布设好基准点后,使用全站仪或其他合适的测量设备观测这些基准点的坐标。

观测时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操作方法,并进行多次观测以提高结果的精度。

2.5 计算控制点坐标根据观测到的基准点数据,进行计算以确定控制点的坐标。

计算可以采用传统的平差法或现代的数学模型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2.6 布设临时点在控制网中布设一定数量和位置的临时点,用于后续具体测量任务的执行。

布设临时点时需要考虑控制网的覆盖范围和密度,以及具体测量任务的需求。

2.7 进行具体测量根据实际需求,在临时点上进行具体测量任务。

可以使用全站仪对建筑物外轮廓进行测量,或使用经纬仪对道路线路进行测量。

在具体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操作方法,并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结果的精度。

2.8 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具体测量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坐标转换、平差计算和误差分析等步骤,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或编程语言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9 绘制成果图根据测量结果,使用CAD软件或其他绘图工具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平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建筑控制测量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在选定区域内,确定数量较少且分布大致均匀的一系列对整体有控制作用的点作为控制点,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构成网状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

并用合适的测量仪器精确的测定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图测绘或工程测量需要而建立的控制网并按相关规范
要求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第一节平面控制测量
一、控制测量的分类
测量控制网按其控制的范围分为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小地区控制网三类。

1.国家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又称为基本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提供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控制,同时也为空间科学、军事等提供点的坐标、距离及方位资料,也可用于地震预报和研究地球形状大小。

并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

如图2-1所示为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和逐级加密情况示意图。

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按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布设成三角网,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

布设原则是从高级到低级,逐级加密布网。

一等三角网,沿经纬线方向布设,一般称为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等、四等三角网是二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以满足测图和施工的需要,如图2-1左图所示。

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成水准网,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如图2-1右图所示。

2.城市控制网。

在城市地区,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放样,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城市控制网。

城市控制网的一般要求:
(1)城市平面控制网一般布设为导线网。

(2)城市高程控制网一般布设为二、三、四等水准网。

(3)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

(4)分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5)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包括高级控制点),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形的复杂程度。

3.小地区控制测量。

在面积小于15km2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

建立小地区控制网时,应尽量与国家(或城市)的高级控制网连测,将高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小地区控制网的起算和校核数据。

如果不便连测时,可以建立独立控制网。

在全测区范围内建立的精度最高的控制网,称为首级控制网;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也应根据测区面积大小和工程要求采用分级的方法建立。

测区范围内建立最高一级控制网,称为首级控制网;最低一级的即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首级控制与图根控制的关系见下表。

二、导线测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根据测区的不同情况和要求,
(一)导线可布设成下列三种形式
1.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3.支导线。

由一己知点和一已知边的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

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通常分为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三级导
线和图根导线等几个等级。

(二)导线的等级
除国家精密导线外,在公路工程测量中,限据测区范围和精度要求,导线测量可分为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和三级导线五个等级。

各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列。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表6-1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勘探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测,兹分述如下。

1.勘探选点及建立标志。

选点前,应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的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把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的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和建立标志。

如果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