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合集下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背景和含义。

探讨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和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之间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探讨仁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引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书面作业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学习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2 教学内容探讨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引用成功案例,展示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和分享成功案例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第四章:培养学习兴趣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2 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互动练习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书面作业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程度和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了解程度。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高中语文《好仁不好学》教案

高中语文《好仁不好学》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两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第一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主要内容是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第二节《当仁,不让于师》,主要内容是孔子与弟子的关系。

第三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要内容是孔子的生存智慧。

第四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内容是孔子的“仁”的学说,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

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义”的持守。

第六节《有教无类》,主要内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第七节《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主要内容是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

本单元采用现在这种形式编排,是为了使学生对《论语》及孔子有一系列专题性的了解,也是为了把《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学生。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论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

初中学过《<论语>十则》和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导读”部分,把《论语》列为必读的内容。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把《论语》列为必考“三大文化经典”之一,学生从思想上极为重视。

所以,学习本单元,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有基础。

但是,《论语》内容言简意丰,博大精深,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有效地指导。

教学目标1、学生学习选文,在学习中涉及材料的思想、表达艺术及词汇等多方面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过程本节主要内容是了解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

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1—5则。

以下是内容: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1.2 教学内容:解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意思。

讨论仁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原则。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解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并讲解仁与学的关系。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仁不好学的原则,并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章:了解仁的定义与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仁的定义与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仁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2.2 教学内容:定义仁的概念。

讨论仁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仁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仁的定义与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仁的行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三章:探索不好学的弊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不好学的弊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不好学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分析不好学的弊端,如限制个人成长、影响人际关系等。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不好学的弊端,并提出克服的方法。

个人反思法: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改进计划。

第四章:学习与仁的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仁与学习之间保持平衡。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讨论仁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如何在实践中落实。

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仁与学习之间取得平衡。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仁与学习之间的平衡,并分享成功案例。

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处理仁与学习的关系,进行角色扮演。

第五章:实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原则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原则。

引导学生将仁与学习相结合,提高个人品质。

5.2 教学内容: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原则。

好仁不好学 教案

好仁不好学 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主备人:吴金花【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的内涵,以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学以致用,将孔子的思想作为立身处世的准则。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2.诵读感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3.总结归纳为什么要学(第1、2、3章)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什么是好学(第7、8章)学什么(第9、10、11章)3.完成《步步高》基础知识练习第二课时:文本研读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串讲字词句,温故知新。

一词多义贼:其蔽也贼(害)趋:鲤趋而过庭(快走)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趋向,奔向)几落贼手死(敌人)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刺客)就: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完成,达到)闻:子亦有异闻乎?(名词,教导)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即使)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动词,听说)偷: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刻薄,不厚道)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苟且,得过且过)楚有善为偷者(偷窃)通假字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好知不好学(“知”通“智”)今也则亡(“亡”通“无”)出则弟(“弟”通“悌”)词类活用①其蔽也贼:名词活用作动词,害人害己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使动用法,使……尽③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贤;第二个“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有才德的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篇1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 贤贤易色”观点。
《赏析1】: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当然, 这是客观事实。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
《原文2】 子曰:“我非文2】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 求知识的人。”
《原文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3】 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
《赏析2、3】: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 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 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可见孔子 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 生,那就是颜回。
一味的喜好“仁” 、“智” 、“信” 、“直” 、“勇” 、“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 现偏差。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学可去 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原因有三:1.、智力差异; 2.、充实自我; 3、学可去蔽。
1、语段4:其实孔子在此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 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 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重难点: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学情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

我们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

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学、博学,而且要活学。

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

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

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结合文中的语段)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

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补充资料:“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

”“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4)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分析并理解文中体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2、过程与方法:阅读、翻译、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学习第4、11则选文。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学法】阅读知识迁移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荀子《劝学》中“学不可以已”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同为一家的孔子又是怎样看待“学”的呢?二、文本研读1、学生读第四则选文,正音,释义。

2、再读第四则选文,理解“学”的作用。

一味的喜好“仁”、“智”、“信”、“直”、“勇”、“刚”,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完美而不出现偏差。

也就是说,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去掉偏好它们的弊端,补充其不足。

学可去蔽,完善自我。

学很重要。

(回答导入问题)3、三读第四则选文,理解“学”的含义。

六种德行,但如果偏执这些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

孔子认为好学可以防止这些弊端。

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

联系第5则可以确定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

4、四读第四则选文,理解“好学”的含义。

积极主动完善品德修养,努力培养好的德行。

具体怎么做——7、8则: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不迁怒、不贰过5、我们已经理解了“学”与“好学”的含义,那么具体学什么才能做到好学?读11则——学《诗》、《礼》三、问题探究先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孰重孰轻?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幸福生活?提示:先进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道德品质之间关系就是成才与做人之间的关系。

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

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第4、6、7、8、11那么的重要文言知识点,疏通文意,理解这些选文的含义;2.通过选文,理解孔子所说的“学〞根本内涵。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朗读并疏通第4、6、7、8、11那么的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合作探究,理解孔子所说的“学〞根本内涵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根本内涵,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根本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根本内涵,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启发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选文第4、6、7、8、11那么;第二课时,学习选文第1、2、3、5、9、10那么。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1.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时事新闻材料,导出课题;2.用多媒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检测;1.初读感知课文。

2.小组竞赛,看谁翻译得又好又快:〔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2〕其蔽也贼其蔽也绞其蔽也乱其蔽也狂〔3〕贤贤易色就有道而正焉不贰过〔4〕今也那么亡鲤趋而过庭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3.小组竞赛,看谁翻译得更准确:〔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4〕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5〕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三、问题导学:〔学习第4、6、7、8、10那么: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根本内涵。

〕问题一:在孔子看来,“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明确:明确:〔1〕道德修养〔修身〕贤贤易色——完善自身〔重才轻色〕侍奉父母——竭尽全力侍奉君上——不惜性命对待朋友——老实信用小结:学习,并不是读死书,讲学贵在实行。

〔知行合一〕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

这以修养养性为根本,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标准和文化知识。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是一篇关于儒家思想的教案,以孔子的一句名言为切入点,探讨仁与学的关系,分析仁爱之心与勤奋好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仁与学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仁爱之心与勤奋好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

第二章:仁与学的内涵2.1 仁的内涵介绍仁的概念,解释仁爱、仁慈、仁心等含义,阐述仁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学的内涵解释学的概念,阐述学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分析勤奋好学、求知若渴、谦虚好问等品质。

第三章:仁与学的相互关系3.1 仁与学的互动探讨仁爱之心与勤奋好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仁爱之心对学术追求的影响,以及学术成就对仁爱之心的促进作用。

3.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阐述仁与学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仁与学的重要性。

第四章:好仁不好学的弊端4.1 好仁不好学的表现分析现实生活中好仁不好学的行为表现,如过分关注人际关系,忽视学术追求等。

4.2 好仁不好学的弊端阐述好仁不好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视野狭窄、停滞不前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好仁不好学的危害。

第五章:如何做到好仁好学5.1 培养仁爱之心介绍培养仁爱之心的方法,如关爱他人、宽容待人等,强调仁爱之心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5.2 勤奋好学5.3 仁学结合分析如何将仁与学相结合,实现个人品质和学术成就的提升,引导学生追求仁学兼备的人生目标。

第六章:仁学的实践路径6.1 仁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学思想,如在与他人交往中展现关爱与尊重,以及在处理冲突时体现仁慈与宽容。

6.2 社会公益活动介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强调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仁学,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第七章:个人修养的提升7.1 道德修养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介绍提升道德修养的方法,如自我反省、遵循社会公德等。

《好仁不好学_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_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深入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学习重难点:1、学习选文第4则、第9则。

2、依据自身的时代特点,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审视自我、重塑自我,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青年。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由甲骨文“人”的形意导入,从形意上看它像一个人在作揖行礼,显然这是一种礼貌的表达,以此来定义我们人的身份可见修身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那么人是生来就知礼守礼的吗?显然不是,是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呢?(学习)听到这个词我们似乎感觉到压力山大,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我们还未读懂学习的内涵,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与我们这位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进行一次心灵对话。

二、教学过程针对导学案复习案的内容进行考核,目的为夯实基础,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

本节课按课文内容的重难点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对第四则六言六蔽探究结果展示,一是对第九则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的理解。

1、第四则探究结果展示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出示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1)、组长抽签决定本组探究性学习内容。

(2)、收集材料,确定选材。

(3)、将探究结果形成文字。

出示探究结果展示流程:(1)每小组派代表发言组织本小组组员展示成果(2)组长依据本组探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展示评价:当每个小组成果展示完毕之后,相对应的小组要对该小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

评价标准:(1)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员的参与程度。

(2)组员发言的积极性(3)探究内容的优缺点(可从事例的选取与观点的结合程度角度考虑)(4)表达时语言的规范性,声音的清晰度,语速的掌控度。

自我审视:你的身上也有六言六蔽的行为吗?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从六言六蔽中认识自身立身处世方面的不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和故事背景2. 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教学重点:1. 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句话的内涵2. 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教学难点:1. 将“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2.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故事或者图片引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句话,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1. 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句话的含义和故事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哲学思想。

2. 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对他们的启示和警示。

三、讨论1. 分组讨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每组呈现自己的讨论成果并展开交流。

2. 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四、拓展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或故事,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内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如何做一个“好仁”并且努力学习,避免成为“蔽也愚”。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对学生的启示和警示。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做一个“好仁”。

六、作业1.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启示和警示的作文,或者分享一个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句话的背景和含义。

讨论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及背景。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用“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话,引发学生思考。

1.4.2 讲解:详细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及背景。

1.4.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学习的重要性。

1.4.4 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二章: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深入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探讨仁与学的关系,分析不好学的原因。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深入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仁与学的关系。

2.4 教学步骤:2.4.1 复习: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理解。

2.4.2 讲解:深入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仁与学的关系。

2.4.3 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好学的原因,并进行小组讨论。

2.4.4 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成果。

第三章:学习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学习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成长、知识积累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分析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以及如何保持学习的热情。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用一些成功人士的名言,引发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思考。

3.4.2 讲解:讲解学习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成长、知识积累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

人教选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和论据。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1.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障碍的克服。

2.对文本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基本观点。

2.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那么请问什么是“好仁不好学”呢?二、文本解析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3.讨论文本中的论据:列举实例,分析为什么好仁不好学会导致愚昧。

4.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认为好仁不好学会导致愚昧?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讨论:a.好仁不好学的表现和危害。

b.如何避免好仁不好学的情况。

c.对文本观点的认同与批判。

四、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一个善良的人,因为缺乏学习,导致在处理问题时出现失误。

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教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课堂小结2.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六、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感悟文章。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文本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好仁不好学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文言文阅读和批判性思考方面加强训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分析文本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大家觉得这里的‘仁’指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做好事的意思呢?‘不好学’又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愚’又是指什么?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看,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地做好事,但是不学习,会出现什么问题?”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张同学,你刚刚说你认为好仁不好学并不会导致愚昧,你能具体说说你的理由吗?李同学,你对张同学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好仁不好学一定会导致愚昧吗?我们来讨论一下。

高中语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教学重点】1.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

2.引导学生鉴赏第11则选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2.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1.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1)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价值。

(2)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那些要素。

(3)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

(4)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古文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引导、朗读、讨论、点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1.请列举人格修养方面的名言答: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3)吾日三省吾身;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6)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一味喜欢仁义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

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

如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和“农夫与蛇”中的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

3.给下列生字正音葸( xǐ)悌( tì)笃( dǔ)贰(èr )4.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贼:其蔽也贼(害)趋:鲤趋而过庭(快走)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趋向,奔向)几落贼手死(敌人)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刺客)就: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是天下之大贼也(祸患,祸害)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完成,达到)闻:子亦有异闻乎?(名词,教导)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即使)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动词,听说)偷: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刻薄,不厚道)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苟且,得过且过)楚有善为偷者(偷窃)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好知不好学(“知”通“智”)今也则亡(“亡”通“无”)出则弟(“弟”通“悌”)6.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①其蔽也贼:名词活用作动词,害人害己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使动用法,使……尽③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贤;第二个“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有才德的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认识儒家思想中仁与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2. 儒家思想中仁与学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对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仁与学的关系。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分享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仁与学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仁与学的关系。

3. 翻译: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提出疑问。

5. 案例分析:举例分析仁与学的关系,如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事迹。

6.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仁与学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论语》等相关儒家经典文本。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 参考资料:关于儒家思想的论文、案例等。

七、教学内容1. 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仁与学的关系。

2. 翻译文言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3. 分享儒家思想的认识,进行分组讨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仁与学的关系。

3. 翻译: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提出疑问。

5. 案例分析:举例分析仁与学的关系,如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事迹。

6.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仁与学的重要性。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明白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尊敬师长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

2. 掌握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深层含义。

2.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儒家思想中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危害,以及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讲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含义,分析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

2. 第二节: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危害,以及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

3. 第三节:讲解仁爱的内涵,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4. 第四节:讲解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尊敬师长的意义。

5. 第五节: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和教育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仁爱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仁爱的内涵,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到仁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仁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1. 理解仁爱的内涵。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八、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仁爱的真正含义。

2. 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及思考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本章节的字词,疏通了文段内容。

我们了解到,孔老夫子,是多么地重视学习,乐于学习。

首先,作为“万世师表”,他本人就是一个博学之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如此教导我们,不仅要好学、博学,而且要活学。

那么,孔老夫子,又重视学习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二、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明确何为“好学”?
师引:孔子好学,更爱好学之人。

孔子三千弟子,独一个弟子受孔子的倍加称赞。

更称好学之人,独此一个!那就是颜回!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是好学之人呢?(结合文中的语段)
明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颜回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也就是说,好学之人,就应该不受限于外界环境,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勤做事慎言语,并随时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弥补不足。

做到这些,才能像颜回一样,不随便迁怒于他人,做事不犯同样的错误,成为真正的好学之人。

(补充资料:“不迁怒,不贰过”朱熹说:“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移于后。

”“不迁怒”常人十分难以做到,如在上级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迁转给下级,在父母那里受了气,在自己子女身上发泄,在外窝了火,对内发泄,在内蒙屈,对外发泄。

总之,怒于左者,移于右,怒于上者,泄于下,怒于强者,移于弱,怒于甲者,移于乙。

“己所不欲,强施于人”,这类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凡怒而欲发,思颜子“不迁怒”,三字,真可谓一剂良药。

“不贰过”,需经过三个阶段:①自知其过,“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程子语)。

②自改其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③自讼其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

”颜回之所以能“不贰过”,关键是做到了对待错误能“自知、自改、自讼”。

)3、理解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什么)
师引:有了好学的精神,我们该学什么呢?孔圣人又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根据文段,思考,孔圣人所说的学习,学的是什么?
明确:
(1)道德修养(修身)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分析:贤贤易色——尊重有才德的人而看轻女色(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而克制自己的私欲)
侍奉父母——竭尽全力
侍奉君上——不惜性命
对待朋友——诚实信用
小结:由此说明,学习,并不是读死书,讲学贵在实行。

(知行合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分析:此句提到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孝悌之义、谨慎诚实、爱众亲仁!而后还有力量,才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

这些修养,将体现在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躬身实践,方为检验的标准!以修养养性为根本,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规范和文化知识。

(2)学礼,以礼规范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学六言,去六蔽)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也就是六种德行。

请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两种说明。

明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分辨是非,不滥用仁爱之心。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区分道义,不固守愚信。

……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 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施行德行,适时适度,方为真君子!而它的衡量标准就是礼。

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动乱。

换句话说,我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

所以说,“修身”和“学礼”,两者是不可分的。

“修身”应有“礼”的规范,而“学礼”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身”。

三、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师引: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习,在于“修身”与“学礼”。

这个跟我们现代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

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治国,显然不够合适。

于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活。

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不受用了呢?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
明确:
结合实例:山西高考“高科技”作弊案内幕
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消除管理漏洞成关键
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苏州破网络犯罪大案黑客盗虚产50亿
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我们忽视的,正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们所追崇的修身养性。

现今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美好的德行。

从小学,就忽视思想品德课,重点学习主科目,这正是高科技生活下的矛盾。

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

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父母说:“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

”而老师又说:“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

问题是,知识长了,道德反而缺了。

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

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总结: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怎样寻找我们遗失的道德修养。

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们今天读论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拥有崇高道德的孔圣人形象。

尽管不能达到孔圣人的品行境界,但是我们内心向往,并以之共勉,不也就无憾了吗!
四、板书:
道德修养现代启示
好学之人修身养性
以礼规范立身处事,立足社会
文化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