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资源特点

合集下载

煤层气概述

煤层气概述

煤层气的开采方式

3.即是现有的垂直井,也存在井斜严重、全角 变化率大的情况,也需要无杆泵排采。 综合上述原因,利用目前常规的抽油机设备越 来越受到限制,有时考虑到一次性投资少,勉 强使用,会加大维修成本。螺杆泵有一定的长 处,比抽油机贵很多,也存在加大维修成本的 问题。每年作业2-4次,作业费用10万左右,不 断更换磨损的油管和抽油杆,一年维护正常生 产费用应是10-20万元。一是造成排采经济效益 低,二是在排采过程频繁的停抽、修井,最易 造成储层伤害。

煤层气特征及用途
井下抽采的煤层气(瓦斯)目前一般将甲 烷(CH4)含量调整到40.8%后利用,此时 瓦斯的热值为:(在0℃, 101.325kPa下) 低热值:14.63MJ/m3(约3494 kcal/ Nm3) 高热值:16.24 MJ/m3(约3878 kcal/ Nm3)

煤层气特征及用途

煤层气储量
煤层气是煤层本身自生自储式的非常规天 然气,世界上有74个国家蕴藏着煤层气资 源,全球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 约为240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探明 储量的两倍多,中国煤层气资源量达36.8 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中国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约10万亿立 方米,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023亿 立方米,可采储量约470亿立方米。


(5)根据个井出煤粉和砂的情况,定期和不定期进行 不间断的稀释工作。 (6)液晶显示屏显示主页面:电压、电流、频率、井 下液面、井下温度、井口温度、液体排量、总排液量、 产气量、管线阀门开度、平衡阀门开度。 (7) 根据用户要求,配置无线数据远程传输及监控系统。 煤层气井智能排采设备是一种全自动的电潜泵排采系统, 隶属无杆泵,可实现一年以上不检泵、不修井。是丛式 井和井身质量差的垂直井排采的最佳设备。特别是针对 水平分支井,采用该设备可直接利用目前的工程井进行 排采,无需施工生产井。

我国煤层气储层特点及主控地质因素

我国煤层气储层特点及主控地质因素
印 度 和 太 平 洋板 块 多 次 挤 压 、 撞 , 多 地 区地 壳 升 降 频 碰 许
繁. 褶皱 断裂构造发育 , 岩浆活动性强 , 造成我国煤 田构造 复杂 , 山岩侵入频繁 , 火 煤变质程度差别大等现象 , 对煤层 气储层地质因素影 响关 系复杂 , 为煤层 气资源地质评价和 开发选区研 究带来 了困难。
3 煤 储 层 普遍 欠压 、
方 面给环境带来了巨大 的压力。 再者不合理 的开采还会
煤储层压力指储层 裂缝 中流 体的压力 , 一般将煤层气 井 中地下水静液面到达井 口的煤层称 为正常压力储层 ; 高 出井 口的称为超压储层 ; 在井 口以下的称为欠压储层 。煤 伴层压力不仅对于煤层 的含 气量 、 气体赋存状态有着重要
煤层气资源量为 1 . 43 4万亿 m ; 。埋深 10 m 以浅的煤层气 50
资源量为 92 . 6万亿 m’ ;埋藏深 度介于 10 — 0 0 的煤 50 20 m 层气 资源量为 5 8万亿 m 。 . 0 区域上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受含煤地 区的制约 , 使我 国
煤层 气资源表现 出富集 高产的特征 。在 中国六大聚煤 区
我国煤层气储层特点及主控地质因素
郗 宝华
( 山西 煤 炭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山西 太 原 0 0 3 ) 3 0 1
渗透性 较好 的储 层 ;三级 渗透率 介 于 5 0 s 1 . X1 — . 0 0× 1 m 之间 ,属于 中等渗透性 的储层 ;四级渗透率 介于 0 1 . 0 L O1 0。 。 间, 0×1 _ . X1 。 之 属于渗透性差 的储层 ; 五级 渗透率小于 01 01 :是渗透I .×1-m , 5 生极差的储层 。据不 完全
统计 ,中国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等级在二级以上 的占 1%, 4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

作者简介:李景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本刊第六届编委会委员;长期从事天然气(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总地质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

地址:(100013)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2号。

电话:(010)51278798。

E 2mail :lijim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李景明1 巢海燕2 李小军1 刘洪林21.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李景明等.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天然气工业,2009,29(4):9213. 摘 要 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在2000m 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012m 3,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赋存在低、中、高煤阶中的煤层气资源各占30%左右。

分别以国内高、中、低煤阶代表性的盆地———沁水、鄂尔多斯和准噶尔3个盆地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基本地质条件、资源丰度及勘探开发状况,认为煤层气资源规模开发要立足大型含煤盆地和构造相对稳定的含煤盆地展开。

高煤阶煤层开发应以斜坡带的承压水区、滞留水区及相对构造高部位为目标区;中煤阶煤层生、储条件好,部署应避开甲烷风化带和断层带;低煤阶煤层开发应考虑具多种气源条件和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块。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资源丰度 低煤阶 中煤阶 高煤阶 开发对策 DOI :10.3787/j.issn.100020976.2009.04.0021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基本特点 最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42个主要含煤盆地埋深2000m 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012m 3,1500m 以浅的可采煤层气资源量为10.9×1012m 3;2000m 以深的煤层气资源随着未来技术的进步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截至2008年底,相关公司已登记煤层气区块56个,总面积6.58×104km 2,其中,国家储委认定的探明面积为691km 2,探明储量为1181×108m 3。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字号:[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08-03-10 来源:中国能源网据中联公司最新一轮的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显示(2002年),中国陆上烟煤煤田和无烟煤煤田中(未包括褐煤煤田),在埋深300~20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1012m3,世界位居第三(俄罗斯17~113×1012m3、加拿大6~76×1012m3、中国31.46×101212m3、美国11~19×1012m3)。

研究表明,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不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时域性和地域富集特点。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略图中国煤层气资源的时域分布特征从赋存地层分析,中国的煤层气资源主要赋存于南方早石炭世(C1)、北方石炭二叠纪(C-P)、南方晚二叠世(P2)、晚三叠世(T3)、早-中侏罗世(J1-2)、东北早白垩世(K1)、晚第三纪(R3)等含煤地层(图2-2),表现出突出的时域分布特征。

早中侏罗世煤系和石炭二叠纪煤系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14.51×1012m3、13.69×1012m3,分别占总资源量的46.13%、43.52%;其次是晚二叠世煤系,资源量为2.87×1012m3,占资源总量的9.14%;其余煤系仅为0.38×1012m3,占1.20%(早石炭世煤系0.039×1012m3、晚三叠世煤系0.068×1012m3、早白垩世煤系0.267×1012m3和晚第三纪煤系0.004×1012m3)。

中国主要含煤地层及其煤层气资源量分布直方图(单位:108m3)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地域富集特征从地域分布角度看,中国的煤层气资源虽然广泛分布于新、晋、陕、冀、豫、皖、辽、吉、黑、蒙、云、贵、川、渝、湘、赣、鄂、甘、宁、青、苏、浙、鲁、桂等24个省、市、自治区,但却表现出显著的区带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带特征。

煤层气

煤层气

可采储量(108m3) 447.07 218.38 38.65 75.06 71.45 1.80 85.45 937.86
三、 煤层气开发
3.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阶段
沁水、阜新盆地 开发试验 优选有利目标 技术储备 资源评价 技术探索 前期研究 1987-1993 勘探选区 1994-2000 开发试验 沁水、鄂尔多斯 煤层气田规模开发 规模开发
三、 煤层气开发
3.2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单位
煤炭 系统
山 西 晋 煤 、 阳 煤 、 潞 煤 集 团 : 沁 水 开 发
中石油
中石化
大专 院校
国外 公司
矿 大
廊 坊 分 院 : 综 合 研 究 、 勘 探 、 开 发 前 期
华 北 油 田 : 沁 水 勘 探 开 发
长 城 公 司 : 阜 新 开 发 、 对 外 技 术 服 务
2015-2-24
四 煤层气开采技术
B、煤层气行业常用压裂液
1、活性水压裂液:洁净水+助排剂+盐(氯化钾) 2、清洁压裂液:表面活性剂+胶束促进剂+盐(氯化钾) 3、冻胶压裂液:HPG+盐(氯化钾)+助排剂+交联剂+防腐剂+破胶剂等 4、线性胶压裂液:HPG+盐(氯化钾)+助排剂+活化剂+破胶剂 5、泡沫压裂液:二氧化碳与氮气泡沫压裂液
2015-2-24
四 煤层气开采技术
钻井液概念 ——对用于钻井作业过程中循环流体的总称。其主要作用:净化井眼、稳定井壁、 冷却钻头、平衡地层压力、润滑钻柱和钻头。 煤层气井常用钻井液 ——水基钻井液,多相分散体系:膨润土+盐水+各 种处理剂+加重材料+钻屑; ——油基钻井液,乳状液体系水为分散相+油为连

走近煤层气

走近煤层气

组分:一般均由CH4组成,还包括C2H6、C3H8、C4H10
等及部分CO、CO2、N2、H2、H2S等。
Your company slogan
煤层气的特点
Your company slogan
煤层气的特点
资源禀赋决定中国煤层气开采前 景远大。中国埋深2000 米以浅 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36.8 万亿 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相当,位 居世界第三。 更重要的是,中国8 个储气量达 1 万亿立方米的盆地资源量占比 达76%,尤其是鄂尔多斯盆地 和沁水盆地分别占全国27%和 11%。因此,储量丰富且分布 集中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煤层气具 备商业化开采前景。
Your company slogan
煤层气的勘探方法与原理
5.钻井法 :
钻井是煤层气勘探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通过钻 井手段才能最终确定煤层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具有工
业煤层气流。钻井法发展起了地质录井技术、测试技 术等。
钻井法与其它勘探方法关系密切。钻井法必须在地质、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综合勘探的基础上进行。 钻井法又为各种勘探方法提供了条件,像地质录井技 术、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等必须依靠钻井提供的井眼来 进行。
Your company slogan
煤层气的勘探方法与原理
地震反射示意图
Your company slogan
煤层气的勘探方法与原理
地震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方法按照维的不同,可分为一维地震、二维 地震、三维地震、四维地震等四种勘探方法。目前主 要采用二维和三维地震的勘探方法。
1. 二维地震是研究沿地面的一条直线上方向和地下深度方向两 者构成的平面内的构造情况,有深度和水平距离两个坐标, 所以叫二维地震。 2. 三维地震是在地面两个方向上研究地下深度方向上的地下构 造情况,即观测地下三维空间内每一个点的反射。

煤层气

煤层气

煤层气是一种由煤层生成并主要以吸附状态储集于煤层中的以甲烷(CH4)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通用煤气的2倍至5倍,燃烧后很少产生污染物,属于优质洁净气体能源。

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超过31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位居世界第三,分布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尤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煤层气资源量大,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一半以上。

开发利用煤层气,对于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以及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2001年中国煤层气产量约为10亿立方米,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规模进行地面煤层气勘探的国家。

在资源分布上,我国煤层气资源与天然气资源有很好的互补性,即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天然气缺乏的中东部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占总资源量的62%。

资源的丰富,加上地理上的优势,这些为我国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煤层气产业创造了条件。

此外,煤层气的开发可改变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的现象,直接减少煤矿甲烷的排放量,有效地缓解大量燃煤造成的环境压力,极大地提高煤矿经济效益。

煤层气是烃源岩,又是储集层。

作为储集层,它与常规天然气储层有明显的不同的特征。

主要区别在于煤储层具有双孔隙结构——基质孔隙和裂缝网络。

基质孔隙和裂缝网络的大小、形状、孔隙度和连通性等决定着煤层气的储集、运移和产出。

水力压裂煤层是完井、增产措施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针对煤层气压裂液,国内外经历了使用水(包括清水、减阻水)、线性胶、交联冻胶、泡沫压裂液、滑溜水之间的反反复复的试验研究和比较,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不同的压裂液都将对煤层的渗透性(通过吸附或膨胀引起堵塞)产生影响。

由于煤层储层具有松软、裂隙网络发育、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压力低等与油藏储层不同的特征,使得它与常规油气藏储层在选择和使用压裂液时应注意如下差别,主要表现在:(1)由于煤岩的基质孔隙细小,表面积非常巨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要求压裂液及煤层流体完全配伍,不发生不良的吸附和反应;(2)煤层裂隙网络发育,要求压裂液本身清洁,除配液用水应符合低渗层注入水水质要求外,压裂液破胶残渣也应该比较低以避免对煤层孔隙的堵塞;(3)压裂液应满足没岩层防膨、降滤、返排、降阻、携砂等要求。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分布特点及控气因素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分布特点及控气因素

l 3 0 4 . 3 2 3 6 8 . 5 8

山西 省煤 层气 资源 分布 特点
合计 2 8 8 1 9 3 7 0 9 0 7 . 3 5 1 0 1 9 2 . 5 3 3 0 4 5 . 1 5 3 9 0 l 1 . 8 l 0 3 9 5 2 . 5 0
2 0 1 4年 5月
山西煤 炭管理 干 部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C o a l - Mi n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Co l l e g e
Ma y . , 2 01 4 V0 1 . 2 7 No . 2
第2 7卷
第 2期

煤 电技 术 研 究 ・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分布特点及控气因素
龚 杰 立
(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 摘
要 】山西省煤层 气资源丰富, 主要 形成 于晚 古生代石炭 一二叠纪 , 主要 分布于高、 中煤阶沁水盆地和鄂 尔
多斯 盆地 东缘 , 从 煤层 厚 度 、 变质 、 埋深、 构造背景、 水 文 地 质 条件 、 岩 浆 火 山作 用等 方 面 对 煤 层 气 生储 、 赋存 、 运 移进
【 中图分类号 】 T D 8 4 5
山西 省是我 国煤炭 资源大省 , 煤层气 资源亦十分 丰富, 全省埋 深 2 0 0 0 m 以浅 资源量 约 l 0 . 3 9万 亿 m , 约 占全 国总量 近 1 / 3 , 资源量 、 探 明储量均位列 全 国第

煤 阶煤 层气 ( 鄂尔 多斯 盆地东 缘 ) 中。
行 了论述和评 价 , 认 为沁水、 鄂 尔多斯盆地 东缘是煤层气资源赋 存有i f , 4 区和勘 查工作 重点, 对后续煤层气勘 查选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012-8-11
14
煤层气资源开发方式
煤 矿 区 煤 层 气 开 发
(E)
(A) (B) (C) (D)
煤 层 气 地 面 开 发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5
煤层气地面开发
随着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为煤层气开发提供了更
煤层气资源特点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
一、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天然气
煤 成 气
煤 型 气
煤矿 瓦 斯 煤 层 气 CBM 油 型 气
CMM
煤层气与天然气、煤成气、煤矿瓦斯关系示意图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
一、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煤层气
煤层气是指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与煤炭共伴生的
统筹规划,煤、气共采
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同源同体 的煤炭资源和煤层气资源,必须 坚持统筹规划,煤炭资源和煤层 气资源共采的原则。切实做到以 煤炭开采为中心,建立采煤采气 一体化开发模式。
煤炭 开采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4
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
先采气,后采煤,协调发展 为实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综合开发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之 目的,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先采气、后采煤的基本开发原则,建 设先进的高效开采的绿色矿山。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八部委提出的 “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气共采”的原则,2006年3月17日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了《煤矿安 全规程》第68条修订稿,明确规定“高瓦斯矿井的易自燃煤层, 应采取以预抽方式为主的综合抽放瓦斯措施和综合防灭火措施。 使本煤层瓦斯含量不大于6 m3/t或工作面最高风速不大于 3 .5m/s。”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1
采煤采气一体化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采煤采气一体化不仅是“安全—资源—环境”商业理念的全面体现,而且 更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资源综合开发的新模式。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实施,从 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煤层气开发和煤炭开采的传统做法。煤炭工业不再将 瓦斯抽采作为专项措施,煤层气地面开发也不再作为单纯的可燃烃类气体 资源的开发,而是将瓦斯抽采和煤层气开发视为煤矿安全生产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美国1 5 澳大利亚1 0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0
三、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陆上烟煤和无 烟煤煤田中,在埋 深300~2000m范围 内煤层气资源总量 为31.46×1012m3。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1
三、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各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分布图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2
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
从产业层面,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内涵应体现以下几方面: 统筹规划,煤、气共采 先采气,后采煤,协调发展 井下抽采与地面开发并举,分区实施。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3
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6
一、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煤层气的成因
① 原生生物气 ② 热成因气 ③ 次生生物气。
煤层气生成过程示意图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7
一、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煤层气的成因
煤的热模拟生烃实验
成果图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4
一、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的关系与差异
组分 (体积含量) 甲烷 乙烷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异戊烷 正戊烷 二氧化碳 氮 氧 相对密度
2012-8-11
常规天然气 93.2~97.5 1.1~1.3 0.32~0.43 0.025~0.077 0.021~0.073 0.018~0.029 0.009~0.0184 0.012~0.019 0.25~0.4460 0.071~0.092 0.57~0.59
5
一、煤层气的基本概念
煤层气与煤矿瓦斯的关系与差异
在煤炭工业界通常将涌入煤矿巷道内的煤层气称之为煤矿瓦斯(Gassy), 其气体组分除煤层气组分外,还有煤矿巷道内气体的成分,如氮气(N2)、二 氧化碳(CO2)等空气组分以及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等采矿活 动所产生的气体组分。 在煤层气概念引进初期,有些学者为便于业外人士了解煤层气,通常在煤层 气一词后加注“俗称煤矿瓦斯”。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为区分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将通过煤矿井下抽放 (Gas Drainage in-mine)、采动区(GOB)抽放或废弃矿井(Abandoned Mines)抽排等方式获得的煤层气称为Coal Mine Methane(缩写为CMM)。
废弃矿 井抽采 煤矿井下抽 采 水平井或直井 地面预抽 煤层气 地面开发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8
采煤采气一体化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煤层气与煤炭属于典型的同源同体的共伴生矿产,因此煤层气开 发与煤炭开采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然而,在采煤采气一体化理念 被工业界认可之前,尽管煤炭工业界一直在开展 煤矿 瓦斯 抽放,但煤 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一直被视为两个独立的“产业”。
随其后,形成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商业开发基地。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0
采煤采气一体化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抽采事业的发展,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的关系 愈来愈被煤炭工业界和煤层气产业界广泛关注。一方面,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
增加,煤矿瓦斯灾害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彻底 解决煤矿瓦斯灾害,保障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有关 部委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2005年国家八部委联合颁布了《煤矿瓦斯治理与利 用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可保尽保、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气共采” 的原则和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2006年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 见》,进一步明确了坚持采气采煤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煤层气开发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煤集 团)在国内率先在晋城矿区寺河煤矿完成了煤层气开发的商业化过程,从勘探、 开发试验、大规模开发到集输和利用。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紧 随其后,形成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商业开发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6
煤层气地面开发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7
采煤采气一体化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煤炭是一次能源的主体。煤炭工业承载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历史重任。煤炭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三分之二以上能源,有 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虽然近年来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快速 增长,但煤炭在能源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煤炭工业以采煤为主的产业理念根深蒂固,尽管煤矿瓦斯抽放已有 半个多世纪悠久历史,但煤炭工业总是习惯地将瓦斯抽采作为煤矿 瓦斯治理的一项专项措施,没有将瓦斯抽采纳入煤矿生产体系。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25
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
井下抽采与地面开发并举,分区实施 从煤气共采的角度,可根据煤矿开采规划的区划,可分为采空区、煤矿生产 区、近期煤炭开采区和煤矿规划区。由于不同区域的煤层气资源条件和开发条件 差异较大,因此煤层气开发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技术。
3479 ×108m3 68763 ×108m3
11139 ×108m3
172490 ×108m3
28895 ×108m3
28286 ×108m3
1561 ×108m3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2
三、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各成煤时代煤层气资源分布图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3
煤层气开发的根本目的无外乎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最
大限度地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瓦斯)、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 生存的大气环境等几个方面。 对投资者而言,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基于投资目的和开 发技术条件,在煤层气资源开发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两类截然不同的 开发方式: 煤矿业主:从煤矿开采需要出发,对煤矿区煤层气进行采煤采气 一体化的开采模式 石油公司:为获取商业利润,借鉴常规油气开采技术,对原始储 层煤层气地面直井或水平井开发模式
8
二、煤层气资源/储量的界定
已 开 发
累 计 产 量
待开发
煤层气资源:是指以地下煤层为储集层
剩余经济 可采储量 经济可采储量 原始可采储量
且具有经济意义的煤层气富集体。其数
量表述分为资源量和储量。
地质储量
总资源量
资源量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9
三、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70 60 50 加拿大4 0 40 中国3 1 30 20 10 德国3 0 俄罗斯6 5
2012-8-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19
采煤采气一体化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抽采事业的发展,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的关系 愈来愈被煤炭工业界和煤层气产业界广泛关注。一方面,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 增加,煤矿瓦斯灾害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彻底 解决煤矿瓦斯灾害,保障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有关 部委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2005年国家八部委联合颁布了《煤矿瓦斯治理与利 用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可保尽保、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气共采” 的原则和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2006年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 见》,进一步明确了坚持采气采煤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煤层气开发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煤集 团)在国内率先在晋城矿区寺河煤矿完成了煤层气开发的商业化过程,从勘探、 开发试验、大规模开发到集输和利用。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