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美洲专项练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试卷(51份) 人教课标版14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试卷(51份) 人教课标版14

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讲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02401911.造成①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洋流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南海域,该处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低。

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南北温差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两条等温线相差10°C,等温线较稀疏的乙区域,单位距离之间的温差较小。

(2015·贵阳模拟)下图示意太平洋东部某海域洋流流向。

读下图,完成3~5题。

导学号202401923.关于a、b两处洋流的流向,叙述正确的是()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答案:C解析:由经纬度可知,该处为南美洲西海岸地区,由此可判断出a洋流为秘鲁寒流,b 为上升流。

4.M地沿岸海域渔场的成因主要是()A.寒暖流交汇B.b洋流上升影响C.a洋流性质影响D.河流带来营养物质答案:B解析:M地沿岸海域为秘鲁渔场,是洋流上升,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而形成的。

5.下列关于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西风影响B.热带草原——南赤道暖流的影响C.热带沙漠——秘鲁寒流影响D.热带季风——地势南高北低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S~30°S大陆的西岸受副高和信风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使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

读下图,回答6~7题。

导学号202401936.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等温线分布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半球,然后根据“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即可判断出该洋流自北向南流,即自低纬流向高纬,A处水温明显高于其两侧,所以A处有暖流经过。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61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61

[学生用书P75](2016·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考试)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A.①——东北信风B.②——盛行西风C.③——西南季风D.④——极地东风2.图中Q、P、K、M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D.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为北大西洋暖流,受西风影响;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与风带无关;③为北印度洋夏季季风洋流,与西南季风有关;④为日本暖流,与极地东风无关。

第2题,Q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P地受千岛寒流影响;K地受寒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M处寒暖流交汇多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答案:1.C 2.D(2016·潍坊市期中考试)下图示意某海域洋流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对图中②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A.北半球信风带B.南半球信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D.南半球西风带4.关于图中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气候类型东西跨度宽广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和大洋环流的方向,可知该地位于南太平洋的中低纬度海域,可以排除A、C;根据纬度位置来判读②地位于东南信风带,故选择B。

第4题,①洋流是秘鲁寒流,使得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跨纬度范围扩大;②是南赤道暖流,沿岸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③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但由于大分水岭的阻挡,东岸气候类型范围东西狭窄;④是南半球西风漂流,北海渔场位于北半球。

答案:3.B 4.A(2016·湖南怀化一模)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图甲)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图乙),完成5~6题。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60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60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赣州市期中考试)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图1)和甲地月平均径流量线、降水量柱状示意图(图2)。

读图,完成1~2题。

图1图21.图中洋流是()A.北半球的寒流B.南半球的暖流C.南半球的寒流D.北半球的暖流2.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湿地调蓄B.地势起伏小C.水位季节变化大D.蒸发旺盛解析:第1题,从图1中30°纬线、洋流向北流并且位于大陆西岸,可知该洋流是分布在南半球的寒流。

第2题,从图1中可知甲地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沼泽具有调蓄洪峰的作用,故选A。

答案:1.C 2.A(2016·哈三中二模)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

读图,完成3~4题。

3.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A.雨水B.冰川融水C.湖泊水D.地下水4.该流域位于()A.温带季风气候风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解析:第3题,图中径流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该河流应该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第4题,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带。

图示河流气温季节差异大,应为温带区域。

答案:3.B 4.B(2016·河北衡水三模)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年降水量()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6.马更些河()A.以雨水补给为主B.有明显的凌汛C.结冰期短D.含沙量大解析:第5题,依据图中经纬线可确定方位,图示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其垂直方向就是年降水量分布递变方向。

根据年等降水量线上数值可判断,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第6题,图中河流上游有多座3 000 m以上的高山,且流域纬度高,年降水量基本在400 mm以下,应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故结冰期长;流域内以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主,植被覆盖率高,故含沙量小;河流总体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同时结冰期长,故有明显的凌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11南美洲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11南美洲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南美洲1.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数字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正确的是( )A.②热带草原带B.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影响⑥自然带出现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受南美洲西部山脉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B.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向南伸展到30°S附近C.受所跨纬度影响,向西直通海岸D.受西风带的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2.中国牛肉进口来源主要是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

阿根廷的牛肉出口地位曾经严重下滑,由于近年来阿根廷取消了限制牛肉出口禁令导致出栏量增长、生产力改善及本国工业升级,阿根廷将重回牛肉出口大国地位。

下图为阿根廷的牧牛带分布图。

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牧牛业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气候湿润,草类茂盛③铁路海运连通,交通便利④历史悠久,面向国内市场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阿根廷一度牛肉出口严重下滑的主要因素是( )A.全球变暖,草场退化B.政府相关政策C.工业发展缓慢,技术落后D.人口增多,国内市场需求旺盛3.如图示意南美洲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主要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B.对流雨C.地形雨D.气旋雨(2)丙、丁两地降水少,其共同的原因是( )A.常年受高压控制B.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C.受沿岸洋流影响D.受离岸风影响(3)戊地等降水量线密集,直接反映了该地区( )A.山脉高大陡峻B.植被随高度变C.气温差异显著D.山脉星南北走4.读“南美洲局部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2)图示地区冬季多雨的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B.受赤道低压控制C.受盛行西风影响D.受东南信风影响(3)图示地区火山喷发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有( )①降水量大增,气候趋于暖湿②山顶冰川大量融化,可能引发洪涝灾害③大量岩浆喷出,山地平均海拔升高④大量火山灰沉降,土壤肥力提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14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14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河北唐山一模)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旁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如图所示),即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

它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时可通过输电线路送电。

据此完成1~2题。

1.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踊跃。

对此解释欠合理的是()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2.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一般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的倾角随纬度而定,但朝向应定为()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解析:第1题,风能与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与投入使用利于节能减排,前景很广阔,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但风能资源与太阳能资源的丰歉受地域差异影响大,受自然变化影响大。

故C项解释欠合理。

第2题,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终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正午太阳位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南方,为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应朝向正南(太阳所在方位)。

答案:1.C 2.C二战后日本本土的重工业策略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致使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到20世纪60年代该区已成为全日本污染最严重的“七色烟城”。

到80年代后,受无法再从中国大陆进口铁矿石(被迫进口澳大利亚等国铁矿石)和日本石油能源政策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开始衰落。

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二战后促进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的主要因素是()①基础设施先进,劳动力素质高②战争对钢铁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③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惠政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除了“双重打击”,北九州工业区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A.人口大量迁出,劳动力短缺B.原料成本上升,污染严重C.产业发展,单位产值能耗增大D.产业结构过于复杂,煤炭能源地位下降解析:第3题,二战后的日本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日本以山地为主;朝鲜战争引发的“特需经济”,促进了北九州工业区率先复苏。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24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24

[学生用书P231](2016·广东六校联考)“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

读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D.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干线不经过第一级阶梯、阴山山脉和寒带地区,经过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D正确。

第2题,该工程是从中亚国家输入天然气,可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A错误,D正确;该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排除B;该工程不经过沪、浙,排除C。

答案:1.D 2.D(2016·潍坊期末考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

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

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B.华北地区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北移D.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4.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其影响是()A.减轻汉江下游泥沙淤积B.增大华北地区江河泄洪压力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用水紧张问题D.为沿线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解析:第3题,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分布和需求不匹配。

第4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使汉江下游径流量减小,冲刷作用减弱,泥沙淤积加重,A错;主要是在枯水期调水,B错;调水量有限,能缓解北京用水紧张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C错;沿线大中城市和生活用水来源增加,D对。

答案:3.B 4.D(2016·武汉调研)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1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1

[学生用书P167]1.(2016·浙江温州二模)下图是2012年海南省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亿吨/千米)和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统计图。

读图,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正确的是()A.①—公路B.②—航空C.③—海运D.④—铁路解析:选C。

图中显示③货物周转量很大,而旅客周转量很小,结合海南四面临海的位置特点,可判断③为海运。

(2016·江西八校模拟)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

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汉江全长1 532千米,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

读图回答2~4题。

2.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D.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3.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4.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千米的防护措施,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

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A.防沙尘暴B.防泥石流C.防动物穿行D.防大风解析:第2题,高铁站是客运的中转站,把高铁站建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主要是考虑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

第3题,河运与现代运输的公路、铁路等相比,速度慢是其劣势,故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是汉江航运萎缩的原因之一;另外,图中显示汉江上有多座水库、水电站,这些工程建设也会使河流航运受到一定阻碍。

故C项正确。

注意近代以来,汉江航运萎缩与河流落差无关,因为河流落差条件一直存在,不会在近代以来发生大的变化。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7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7

专题一光照图的判读与晨昏线应用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②地日落时刻是()A.16时B.18时C.20时D.22时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为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第2题,把全球经度平分为12份,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30°。

先找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为6时,它与②点相隔30°,由此推断出②点的日出时间为4时,进而推断出②点的日落时刻为20时。

答案 1.B 2.C下图为“局部日照图”,图中O为南极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OP为本初子午线,∠POQ=60°,∠POM=30°。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A.20.5°S,60°WB.23°26′S,60°WC.20.5°N,60°ED.23°26′N,120°E4.图示时刻,M点物体的日影朝向为()A.正东B.正西C.东北D.西南解析本题图可转化为如图。

第3题,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因此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M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OP为本初子午线,∠POM=30°,则30°E的地方时为18时,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60°W;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昏线与极圈没有相切,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为20.5°S。

第4题,由图可知,南极地区发生极昼,则南半球为夏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区以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因此M地日落西南,物体的日影朝向为东北。

答案 3.A 4.C(2016·合肥高三一检)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海口B.拉萨C.合肥D.北京6.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3时20分B.15时20分C.2时D.14时解析第5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56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56

[学生用书P54](2016·浙江绍兴模拟)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

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压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是()A.a>b>c B.a<b<cC.c>a>b D.a<c<b2.该次暴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主要原因是()A.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B.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C.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D.中部地形平坦利于冷空气运行解析:第1题,结合锋面出现在低压槽,并依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递变,可以判断等压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

第2题,图中显示有三次冷锋过境,故A项正确。

出现暴雪说明冷气团势力强,不可能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地形因素一直存在,并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1.B 2.A(2016·吉林模拟)下图中A、B、C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条锋面,其中B、C为准静止锋。

读图,完成3~4题。

3.从出现的时间看,冬半年常出现的天气系统是()A.A、B B.B、C C.A、C D.A、B、C4.当B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解析:第3题,A为冷锋,多发生在冬半年;B为江淮准静止锋,多发生在6月份前后;C 为昆明准静止锋,多发生在冬半年,故选C。

第4题,当B锋出现时,多阴雨连绵天气,此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答案:3.C 4.B(2016·河南豫南九校二联)下图为某地高空水平方向的气流运动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气流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为南半球,为反气旋,多阴雨天气B.若为北半球,为反气旋,多晴朗天气C.若为北半球,为气旋,多阴雨天气D.若为南半球,为气旋,多晴朗天气6.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图中气流对应近地面天气系统强烈发展时()A.北京的居民看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B.自西向东航行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时逆流航行C.海南的蔬菜是向外销售的繁忙季节D.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正是忙于收麦子的季节解析:第5题,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示天气系统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如果是北半球,则是高压,近地面为低压,气旋,多阴雨天气;若是南半球,则是低压,近地面为高压,反气旋,多晴朗天气,C正确。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试卷(51份) 人教课标版17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试卷(51份) 人教课标版17

必修一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02402421.M坡最有可能是()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答案:D解析:该山脉位于90°E附近且基带为温带荒漠带,则必然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该山海拔达5000米以上,可能为天山。

干旱区山地森林带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坡,M坡有云杉林、而N坡无森林带,说明M坡水分条件较好,则M坡为迎风坡和阴坡(即北坡)。

2.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答案:C解析:依上题分析,N坡处于背风坡而水分条件较差,故无森林带分布。

(2015·福建漳州七校联考)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202402433.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苔原答案:C解析:本题组考查自然带的分布知识。

由图可知在低海拔地区有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可判断缺失了落叶阔叶林,C选项正确。

4.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答案:D解析: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三个条件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原有植被不可能消失,D选项正确。

下图为“北半球由赤道到极点景观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导学号202402445.该图所示内容体现了()A.植被高度变化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C解析:图中景观在水平方向上由雨林最终变为冰盖,这主要是由热量条件变化造成的,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6.关于图中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植被代表常绿硬叶林B.热带雨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C.①至②景观的变化完全由热量决定D.南半球缺少①自然带答案:D解析:①为针叶林;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养分淋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小;①至②景观的变化主要由热量决定,但也受水分条件变化的影响;南半球在相对应的纬度缺少陆地,没有针叶林分布。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17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17

考情概览·备考定向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知识整合]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深度解读]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命题角度一地理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2012·广东文综,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有人称海洋浮游植物为“生物泵”,意思是这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

从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对大气中臭氧含量没有调节作用,因此B项错误。

酸雨污染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有关,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C项错误。

洋流流速与大气水平运动及海水密度有关,与海洋浮游植物无关,D项错误。

答案 A命题角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2.(2016·太原一模)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体现的地理要素问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①循环功能②转化功能③生产功能④平衡功能A.③B.④C.③④D.①②③④(2)图中地理要素产生的新功能,一起参与作用的圈层是()①生物圈②水圈③岩石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该图反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30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30

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2012·四川文综,8~9)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四个区域的降水特征,主要根据四个区域陆地西海岸的范围及各自的降水量来确定。

北美最低纬度应在9°N附近,故③曲线为北美;澳大利亚西海岸范围在10°S~40°S之间,故④曲线为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最低纬度都到赤道附近,但南美洲西岸靠近赤道附近的降水比非洲少,因此①曲线是南美洲,②曲线是非洲。

第2题,根据①曲线是南美洲,其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范围大,降水少,主要是因其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答案 1.C 2.D(2011·山东文综,6)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第3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②处风平浪静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④地森林密布解析轮船向西驶往大西洋,在①处有向南流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故为顺水航行;②处盛行西风,风大浪急;③处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为南半球冬季,降水多,故③处河流正值丰水期;④地为热带沙漠。

答案 C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甲所在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5.乙大陆的环境特征与纬度位置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A.暴雪B.烈风C.酷寒D.冰原6.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41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41

1.(2015·浙江自选,12,10分)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右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

完成(1)~(3)题。

(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单选,3分)()①改变地貌类型②影响降水量③破坏自然植被④松动地表土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单选,3分)()①地形坡度大②植被稀疏③降水量大④全年风大⑤土质疏松⑥冻融作用强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4分)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陡坡开垦,坡地地形不会改变,对降水影响不大;但是会破坏自然植被,土体缺少植被保护,地表土体松动。

③和④正确,选择D项。

第(2)题,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地形坡度大,植被稀疏,土质疏松,该地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是主要自然原因。

全年风力的大小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冻融作用不明显,故A项正确。

第(3)题,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列举即可,主要有退耕还草(林)、植树种草、修筑梯田等。

答案(1) D(2)A(3)退耕还草(林);种草植树;修筑梯田。

2.(2015·福建文综,40C,15分)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解析本题以我国东北湿地的保护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判断、表达能力。

第(1)题,仅需要描述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不需要指出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原因分析要从人口数量、耕地需求、城镇化等方面分析。

第(2)题,湿地保护措施要从改变产业结构、政策措施、教育措施、城镇规划建设等方面考虑。

答案(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试卷(51份) 人教课标版10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习试卷(51份) 人教课标版10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讲一、单项选择题(2015·江苏百校联考)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来回迁徙。

下图是2015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

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202401051.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答案:D解析: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此时是湿季,由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A.12月~次年5月B.7月底~8月中下旬C.10月底~11月底D.1月中上旬~3月底答案:B解析:动物迁徙是追逐水源和青草,每年北半球夏季,东非高原北部降水较多,野生动物大批迁往此处,而到9月后就开始往南移,要在来年1月份前赶到南方赛伦盖蒂高原。

故在②处的时间是7至8月份。

(2015·浙江宁波调研)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风力统计曲线图”,其中两条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202401063.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②C.甲-②、乙-③D.甲-②、乙-①答案:D解析:两地都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冬季风力最大,但乙地临海且无地形阻挡,风力较甲地大,故D项正确。

4.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甲、乙两地主要受西风影响,风力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与其所处的海陆位置有关,也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下图示意某区域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

读图,回答5~6题。

导学号202401075.从大气环流方面分析,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甲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属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属热带草原气候;丙、丁、戊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属热带沙漠气候。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20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20

考情概览·备考定向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考点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与影响[知识整合]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分析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具体分析如下: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对此类问题的考查一直是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考查点。

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开源”和“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美国西海岸“北水南调”背景分析1.(2012·安徽文综,28~29)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1)~(2)题。

(1)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审题突破】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B(2)D命题角度二能源生产、消费重心移动轨迹分析2.(2011·安徽文综,31~32)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6

【高中地理】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42份) 人教课标版6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2014·福建文综,9~10)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解析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图中横坐标为纬度,纵坐标为海拔,横坐标以0°为界,左侧为7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右侧为1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读取某纬度某海拔某点的风向(实线或虚线)及风速。

第1题,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有1月和7月风向相同就可以排除。

根据上述分析,①(约60°N,海拔约7 km)和④(约49°N,海拔约7 km)两点的1月、7月均为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 km)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17°N,海拔约8 km)7月为东风,风速5,1月为西风,风速10,变化最大,故选B。

第2题,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也与风速、风向分布规律相类似。

答案 1.B 2.D(创新题)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3~4题。

3.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①B.②C.④D.⑤4.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解析第3题,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12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试卷(105份) 人教课标版12

[学生用书P200](2016·福建漳州等四地六校三联)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A.大连B.青岛C.深圳D.上海2.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故排除A、B;深圳纬度低于上海,热量比上海充足,更适合红树林生长,故选C。

第2题,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红树林不是用材林。

答案:1.C 2.B(2016·东北三校联考)下面图2为图1中甲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①洪涝灾害频率增加②气候由干暖变为湿热③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④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①扩大开垦面积,充分挖掘林地的生产潜力②退耕还林,恢复自然生态环境③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④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3题,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应,对其掠夺式的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森林遭受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河湖淤积,洪涝灾害频率增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第4题,现有林地面积已经很少,生态环境已经恶化,所以不能扩大开垦面积;要注意退耕还林,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南美洲第一轮复习试题(最新整理)

南美洲第一轮复习试题(最新整理)

南 美 洲一、选择题:读图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1--3题。

1.O 地和P 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B .洋流 C .大气环流D .植被、土壤2.关于图中R 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B .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C .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D .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3.Q 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A .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B .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C .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D .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读图,回答4--6题。

4. 甲国的首都原位于沿海平原,后来迁到内陆 高原,原因是①促进内地的开发和发展②加强对内地的管理③分散原首都的城市职能④平原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居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关于乙处农业区位优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气候温暖,是优良的天然草场 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 .人口稠密,接近消费市场D .靠近海港,便于牧场的商品经营6. 地球表面与P 点相对应(地心为对称点)的点所在地区的典型自然带是A .热带荒漠带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某大洲沿60°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①②为海岸、③④为河流。

完成7~9题。

7.关于图示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B .地形单一,平均海拔高C .地势起伏大,山地丘陵为主 D .中间高两边低,河流呈放射状8.关于①、②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处位于大西洋,②处位于墨西哥湾B .①、②均不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较稳定C .①处有西风漂流,②处有赤道暖流D .①处位于印度洋,②处位于地中海9.③④地的地理环境叙述正确是A .③地所在国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④地所在国家有种植园农业B .③地属地中海气候;④地属热带雨林气候C .③地所在国家城市人口分布很不均衡;④地所在国家人口主要沿大河分布D .③处河流水能蕴藏丰富;④处河流航运繁忙读某国略图,回答10-11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洲
读右图,回答1-2题。

1. a区域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 b区域所属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②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
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⑤沿岸有暖流流经⑥位于低纬地区,终年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③⑤
D.⑤⑥
读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3-5题。

3.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原
因是
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
降水多
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
风带,降水少
C.甲沿岸有寒流通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
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4.中美洲是世界上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农业技术水平高 B.以香蕉为主要食物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临近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墨西哥城是因开采矿产资源而兴起的 B.新奥尔良是美国著名的航天中心C.今年初海地发生强烈地震时导致首都太子港丙城成为一片废墟
D.丁所在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读图,回答6-7题。

6.形成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D.洋流7.在右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中与图中甲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8. 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B.①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陆冷却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右图是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主要受寒流的影响
B.①附近世界著名大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C.②自然带与⑤自然带形成原因基本一致
D.⑤→⑥→③→④四自然带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异规律
10.关于⑤自然带所在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
B.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C.降水主要类型为地形雨和锋面雨 D.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2010年11月29日上午10时(当地时间)备受
瞩目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于墨西哥坎昆盛大开幕。


图为坎昆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坎昆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盛行西北风
B.此时正值坎昆的雨季
C.常年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
D.属于亚热带气候
1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中国政府与委内瑞拉政府于2010年7月29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签署信贷合作项目协议,这是落实两国先前达成的信贷协议的第一阶段项目。

读图回答13-15题。

13.中委之间重点合作的项目应是
A .电子工业
B .化学工业
C .石油工业
D .飞机制造业 14.哥伦比亚的主要工业部门有
①采矿业 ②冶金工业 ③机器制造业 ④水泥工业 ⑤计算机 ⑥航空航天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15.哥伦比亚东部地区人口集中,主要原因是
A .东邻委内瑞拉发达地区,吸引人口东迁
B .东部地区工矿业发达,人口多
C .农业发达,人口集中
D . 海运便利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16-18题。

16.下列关于②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 B.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C.1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7月受西北风控制
D.位于地形迎风坡全年降水丰富 17.①、②、③三地自然环境
A.主要受地形影响植被出现东西差异
B.主要受洋流影响自然景观出现狭长分布
C.主要受热量影响自然景观出现南北差异
D.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自然景观出现东西差异 18.④地自然景观为
A.温带荒漠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① ② ③

达喀尔拉力赛是世界上最严酷和最富有冒险精神
的赛车运动。

第34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2年1月1日
在南美三国举行。

读图回答19-20题。

19.选手沿途遇到的最多“险境”,可能是
A.繁密雨林 B.干热荒漠
C.泥泞沼泽 D.冰天雪地
20.关于图中西海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向由低纬到高纬
B.增加了沿海湿、冷程度
C.该洋流属于寒流性质
D.加剧了沿岸地区水循环
学号:姓名: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小题。

(26分)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29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9日2时54分,甲附近海域(南纬14.5度、西经76.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千米。

材料二:图6中甲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国从其进口大量的矿产资源。

图5是2001—2010年甲国对中国矿产出口额变化统计图。

甲国对中国出口额单位(美元)
图5
材料三: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和丙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图6
(1)这里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4分)
(2)甲国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其分布特点是。

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现象。

(6分)
(3)从材料二可知:甲国对中国出口额呈趋势,其中年份之间增长速度最快。

(4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丙地城市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
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8分)
(5)图6中甲、乙是本地区重要的工业国,中国积极投资该地区的工业,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
21.(28分)
(1)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写出具体板块名称的得2分,否则只给1分)(2分)
(2)热带荒漠带(2分)南北延伸或狭长分布(2分)非地带性(2分)
(3)上升;(2分)2009—2010(2分)
(4)原因:①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②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下水补给量)减
少。

(每点2分共4分)
措施: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③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

(任答对2点得4分)
(5)①石油、铜等资源丰富;②海运(水运)便利;③市场潜力较大;④国家之间协作较好(或国家政策优惠)。

(前两点为必答,每点2分,后两点任答一点得2分,共6分)
22.(26分)人口、能源、环境是人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和巴西人口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2007年全球生物乙醇生产统计示意图和2005年巴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构成示意图。

(1)美国的人口迁移特点是;巴西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4分)(2)与美国相比较,巴西东南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除造成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面积减少外,还容易引起和等问题,出现的特殊城市功能区现象。

(6分)
(3)美国(玉米乙醇)和巴西(甘蔗乙醇)约占全球生物乙醇90%,分析两国大力开发生
物燃料的主要原因。

(8分)
(4)巴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构成独特,分析其原因及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8分)
21.(26分)
(1)①向西、向南阳光地带②集中在东部(东南)沿海(每空2分,共4分)
(2)①礼会治安②就业压力(失业人口多)③贫民区(每空2分,共6分)
(3)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玉米和甘蔗大规模生产;玉米和甘蔗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玉米和甘蔗原料廉价;生物乙醇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世界石油、天然气价格高企;国内能源需求量大,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每点2分,答对其中4点,则可给分,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原因:亚马逊平原有着非常丰富的热带雨林;巴西热带雨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的20%,是世界最重要的碳源;毁林开荒、破坏森林等土地使用变更,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巴西属于发展中经济国家,工业和交通等总排放量较少。

(每点2分,答对其中2点,共4分)
全球环境:毁坏雨林,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二氧化碳总量增加,气候变暖;破坏森林,改变世界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格局;破坏森林,世界物种多样性减少(每点2分,答对其巾2点,共4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