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卜算子·咏梅》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感悟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同志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以咏梅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革命者的激励。

1.2.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2.3 创作背景:介绍毛泽东同志的生平和革命事业,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阅读理解:通过朗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1.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1.3 写作练习:仿写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手段,展示梅花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梅花的文化和诗词。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3.1.1 导入新课: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1.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等,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1.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1.5 写作练习:仿写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2 时间安排3.2.1 导入新课:5分钟3.2.2 阅读理解:10分钟3.2.3 诗歌解析:15分钟3.2.4 讨论交流:10分钟3.2.5 写作练习:1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卜算子咏梅》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卜算子咏梅》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点,以及课文中所描绘的梅花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诗词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习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意象。

(3)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手法和梅花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特点。

(2)欣赏诗词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词,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诗的理解和感悟。

5. 巩固拓展:(1)进行诗词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如朗诵、绘画等。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卜算子咏梅》。

2. 写一篇关于梅花的小作文,描绘梅花的神态、气质和寓意。

3. 收集其他描写梅花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作文质量和诗词欣赏分析的能力。

3. 知识掌握: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和意象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语文教案《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和坚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中象征意义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卜算子咏梅》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梅花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梅花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梅花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记忆力训练。

3. 词语解析:(1)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如“卜算子”、“咏梅”等。

(2)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的象征意义,如梅花象征坚强、纯洁等。

4. 意境感悟:(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中的意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5. 结构与韵律分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如诗句的排列、段落的划分等。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6. 拓展活动:(1)邀请学生创作自己的咏梅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7.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环节。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表达清晰、逻辑性强等。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与反思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与反思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一、预习指导:
1.需要搜集整理的材料:
A.了解梅花的有关内容;
B.搜集有关梅花的诗词、图片;
C.了解诗词作者及写作背景。
2.根据诗歌赏析的要求试着赏析诗歌。
二、预习要求:
1.根据预习的内容有效搜集材料,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有效整理,合理归类。
查找资料归纳内容
了解《卜算子咏梅》基本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四、总结:
1、全词的内容;
2、诗歌赏析的方法。
“现在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梅能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原因(梅的品质)
教师总结: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忍不拔人格的象征。
希望我们同学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学习梅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勇敢的面对。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
以问题结束课堂
总结这课所学内容
首尾呼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在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时用语言、眼神、手势予以肯定;
2、通过达标检测,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通过学生填写“分组评价表”来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分组评价表
组员姓名
搜集材料最多者
搜集材料最有效者
课堂活动最积极者
综合评分
我推荐:
本节课积极之星:
课题:《卜算子咏梅》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时: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卜算子 咏梅》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毛泽东词二首》中的第二首。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诗歌拔萃”单元,通过此单元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所写的。毛泽东主席在词中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赞扬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品质来表现自己和共产党人不会向任何敌人和困难屈服低头的决心,能够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的信心。通过对比阅读,更突出毛泽东为人谦虚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优秀)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优秀)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设计:《卜算子咏梅》一、教学目标:1.了解《卜算子咏梅》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活动(10分钟)教师给学生放一张梅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课文导读(10分钟)4.朗读诗歌(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卜算子咏梅》,重点表达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5.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7.诗歌创作(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与梅花相关的诗歌。

8.诗歌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诗歌读给全班听,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9.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多欣赏和创作诗歌。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卜算子咏梅》的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讨论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不过,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创作时间较短,可能影响了他们的作品质量。

以后可以考虑增加创作时间或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创作和分享。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册中已经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

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

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三、交流讨论,激趣导学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

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词中的深层含义。

1、“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课题:《卜算子咏梅》诗歌的赏析和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陆游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了解《卜算子咏梅》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和理解能力。

3.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根据诗歌文本,分析诗歌的意象、结构和表达手法。

2. 理解诗人抒发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 融入艺术表演形式,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表演和课件展示相结合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陆游的相关图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对于陆游和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卜算子咏梅》(10分钟)让学生阅读《卜算子咏梅》原文,可以请几个学生朗读,然后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10分钟)使用课件展示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如鲜明的形象、对比的修辞、音韵等等。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

4. 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情感(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诗歌,如对生命的热爱、对困苦命运的抱怨等。

5. 表演诗歌的内容和情感(15分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选择形式多样的表演方式,如朗诵、歌唱、舞蹈等等。

可以选择其中几个小组进行展示。

6. 学习诗人的创作背景和人生感悟(10分钟)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和他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陆游的人生感悟,引发学生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7. 小结与延伸(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于《卜算子咏梅》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地创作和表达,可以写自己的诗歌或是进行更多的表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卜算子咏梅》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2)理解《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及意境;(3)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卜算子咏梅》;(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傲骨凌寒、孤芳自赏的品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象征手法;(3)掌握文学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情感表达的深刻内涵;(3)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意境;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3. 案例分析法:以《卜算子咏梅》为例,讲解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4.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卜算子咏梅》的相关资料、PPT等;2. 学生准备:预习《卜算子咏梅》,了解作者背景及诗歌内容;3. 教室准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梅花诗,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歌的创作背景;(2)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梅花的傲骨、冰肌玉骨等;(3)讲解诗歌情感表达,如孤芳自赏、傲霜斗雪等。

4. 互动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梅花在诗歌中的意象;(2)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自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2)选取代表性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卜算子·咏梅》这首诗;(2)了解诗人陆游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相关参考资料。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卜算子·咏梅》,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和翻译;(2)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诗人情感。

7. 作业布置(1)背诵《卜算子·咏梅》;(2)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感悟文章。

1. 比较学习(1)让学生收集其他诗人咏梅的诗作,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2)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咏梅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2. 艺术实践(1)邀请书法爱好者,让学生欣赏并学习书写咏梅诗词;(2)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以梅花为主题,感受诗中意境。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卜算子咏梅》。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意象的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 采用欣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和语气。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内共同解决诗中遇到的难题。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中的意象:让学生结合诗句,分析诗中的梅花形象,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2)解读诗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5. 欣赏与感悟让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首诗的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毛泽东的诗词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毛泽东的诗词风格,感受其艺术魅力。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傲骨和坚强,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韧精神。

(2)理解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崇高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音频材料。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咏梅》,引发学生对梅花的好奇心。

2. 诗歌朗读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随模仿。

3. 诗歌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 诗歌结构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

(2)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变化。

5. 诗歌韵律特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特点,如押韵、节奏等。

(2)学生提出自己对诗歌的疑问或拓展思考,教师给予解答和引导。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诗歌。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卜算子·咏梅》教案(精选14篇)

《卜算子·咏梅》教案(精选14篇)

《卜算子·咏梅》教案(精选14篇)《卜算子·咏梅》篇1卜算子咏梅教案教学目的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卜算子、咏梅、悬崖、山花烂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词的大意,体会毛泽东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4.从梅花的高贵品格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弄懂词意,体会梅花凌寒独放、不畏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报春而不居功的谦虚态度。

教学准备1.《红梅赞》乐曲及多媒体。

2.资料收集。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毛泽东的《咏梅》词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二、由疑而入、理解研读(比较陆游词和毛泽东词,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自由朗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1)大家知道吗,这首词是毛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后写下的。

就是课文附的这一首。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词,(2)谁来读读陆游的这首词?(3)同桌说说词的意思。

2.看看和读毛主席这首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提供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参考。

有不懂之处,教师稍作指点。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

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

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

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

(2)教师介绍:毛泽东主席在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反其意而用之”。

一改陆游词中沉闷压抑的形象,以激昂欢快的笔调赋予了梅花乐观主义精神。

郭沫若在读二人的词后,也欣然和词,写道“裴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

同样的梅花,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使其各具风姿,同样令人品读不已,欣赏不已。

(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习衬托的手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3教学难点:教学目的1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请大家试着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或词。

(如《梅花》、《墨梅》、《早梅》、《红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梅花的词——毛泽东主席在1961年12月写的《卜算子·咏梅》。

2、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两首词吗?谁能背给大家听?3、(学生背诵《渔歌子》、《忆江南》这两首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比较长,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叫上阙,后一部分叫下阙。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意1、自由读毛主席写的这首词《卜算子·咏梅》,(1)自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词?2、再来读这首词,边读边把词中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

(1)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2)我们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

(可以交流词语的意思,如:咏梅、犹有、俏、烂漫。

也可以交流句意。

)(3)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4)与同桌相互交流。

3 。

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一一梅的特点及梅的品格;教师相机点拨,生对毛主席词中所写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

”“归”是返回的意思。

这句诗是说风雨把春天送回来了,漫天的飞雪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卜算子 咏梅》教案设计与说明 教案教学设计

《卜算子 咏梅》教案设计与说明 教案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与说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诗句的含义以及诗歌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卜算子咏梅》。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句的含义以及诗歌的表达技巧。

(2)如何理解诗中的寓意,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诗人的乐观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美。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卜算子咏梅》的教学内容,掌握诗句的含义及诗歌的表达技巧。

(2)收集与梅花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卜算子咏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搜集与梅花有关的诗词,以便课堂上分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简要介绍《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含义,联系现实生活,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美好意象,如梅花、冬雪等。

(2)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的感悟。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案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案

陆游《卜算子·咏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3)了解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寄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咏梅诗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3)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高洁、坚强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理解诗人在困境中保持坚定信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释义和翻译。

(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手法。

(3)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陆游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

(2)收集相关的咏梅诗歌,进行对比分析。

(3)准备诗歌的字词释义和翻译。

2. 学生准备:(1)预习《卜算子·咏梅》,了解诗歌的大意。

(2)搜集有关梅花的图片或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特点。

(2)简介陆游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

2. 朗读诗歌(1)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讲解诗歌(1)解释诗歌中的生僻字词。

(2)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手法。

(3)对比分析其他咏梅诗歌,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

4. 品读诗歌(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选取代表性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背诵《卜算子·咏梅》。

2. 写一篇关于梅花的短文,可以是对诗中意象的描绘,也可以是对诗人情感的体会。

3. 搜集其他咏梅诗歌,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2)理解《卜算子咏梅》的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3)分析诗词中运用的一些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卜算子咏梅》;(2)学会欣赏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2)理解《卜算子咏梅》的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难点:(1)分析诗词中运用的一些写作技巧;(2)学会欣赏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毛泽东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词的韵律美;(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运用的一些写作技巧;(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赏析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交流。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乐观心态;(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互相启发。

6.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卜算子咏梅》。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卜算子咏梅》;2. 写一篇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分析梅花的象征意义。

(3)了解词的格律特点,认识词的平仄、韵脚等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2)运用比较法,了解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

(3)借助多媒体手段,欣赏梅花的图片,增强对诗中意象的感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分析梅花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词的平仄、韵脚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2. 梅花意象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卜算子·咏梅》的课件和梅花图片。

2. 学生预习《卜算子·咏梅》,了解诗的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提问:你们对梅花有什么了解?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梅花、冬雪等。

(2)讨论梅花的象征意义,如坚强、纯洁等。

4. 词的知识讲解(1)介绍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讲解词的平仄、韵脚等基本知识。

5. 对比学习(1)引导学生比较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

(2)举例分析,加深理解。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梅花意象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梅花的感悟。

8. 板书设计卜算子·咏梅意象:梅花、冬雪等寓意:坚强、纯洁、乐观向上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梅花为题材,运用所学的词的知识,创作一首小令。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词中的生僻字词,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咏物词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对于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词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词中生僻字词的解释。

(2)对词人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相关资料和图片。

(3)PPT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美妙。

(2)引导学生关注词的题目《卜算子·咏梅》,提问:“咏梅”的意思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让学生圈出生僻字词,查找字典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词人对于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卜算子·咏梅》。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

3. 推荐一首咏物词,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朗读、背诵、短文写作和推荐咏物词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初中语文_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2.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3.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三、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里的梅花图片,感受梅花的清新脱俗之美。

师: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描写对象,无论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芳香四溢还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铮铮傲骨,古人都写出了梅花的气质和神韵。

课下同学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描写梅花的古诗句,哪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一下。

学生背诵自己搜集到的与梅花相关的诗句师:古人笔下的梅花体现了梅的神韵和气质,那么一代伟人毛泽东又是以怎样的胸襟和激扬文字来赞颂他心中的梅花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卜算子咏梅》(二)走近作者,了解创作背景;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文学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

1.出示生字词,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悬崖 yá花枝俏 qiào驿外 yì寂寞 mò更著 zhuó碾作尘niǎn2、听范读,正字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
都安县高岭镇三联小学韦凤球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解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了。

词是由古代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起来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一般分上阕和下阕。

词有不同的词牌,词牌是调子的名称。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伟人写的词。

他是谁?(毛泽东)你们了解他吗?你是怎么了解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词是卜算子·咏梅(齐读),“卜”是多音字,读音是:bŭbo
2、介绍背景
题目中的“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词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读了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大家陆游的咏梅词以后写的,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写下这首词,这首词写于哪一年?(1961年12月)那时候是怎样的情况呢?老师来告诉大家。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竣青写的《第一场雪》吗?竣青也是在1961年写的。

当时是
(1959年、1960怎么样的?当时正是我国遭受了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

年、1961年),全国上下一片悲惨的景象。

在这三年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冷淡。

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

与此同时,国际上反共反华势力企图颠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大厦。

在困难前面,毛泽东审时度势,泰然自若,以举重若轻的气度写下这首词。

因为他坚信:严冬即将过去,繁花似锦的春天就会到来。

二、初读这首词,做到读通。

(注意重音和停顿)
1、学生自由读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2、请几个学生站起来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

三、了解诗意。

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词光会读不行啊,还要会理解词的意思。

这首词你喜欢哪一句,并说说从这句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哪些词你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第一句: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谁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归:回来,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写?风、雨、雪花。

第二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已:已经。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百丈冰:冰凌很厚很长。

犹:还、尚且
第三句: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俏:俏丽。

报:报到、报告。

第四句: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它将感到无比欣慰。

灿烂:颜色鲜明而美丽。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谁能把整首词串联起来吗?
四、细读这首词,领会情感。

1、再细读这首词(再把这首词认认真真细读一遍),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2、同桌互相讨论后交流,你从词的哪一句体会出来。

3、概括小结
4、同学们能把这首词背下来吗?试背一下,我们怎样才能把这首词记得更牢?(边读边想象画面,做到身临其境)
五、拓展想象,延伸思维。

1、我们又回过头来看一看词的第二句,这一句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
(雪、悬崖、百丈冰、梅花)
2、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已是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一幅什么样的景物?把这幅图描绘出来给大家听。

3、请几个同学站起来描述这个画面,其他同学评议。

(他说得好吗?怎么好法?你能比他说得更好吗?)
3、既然大家都把这幅图描绘得这么好,那么,让我们也动手把这幅图用简笔画画出来,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如不愿意,那就画给同桌看,让同桌互相欣赏吧)画完后,同桌互相欣赏。

六、揭示中心,思想升华。

1、同学们画的这俏丽的梅花真惹人喜欢,你们喜欢梅花吗?毛主席也非常喜欢梅花,一首词就是一幅画,那毛主席想借着这梅花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借梅花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对胜利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词这么美,我们应该怎么读?(激昂、高涨、热情),请大家美美的读一遍。

3、你们读得这么好,有什么方法背下来吗?
(变读边想象画面,做到身临其境)好,我们一起来背吧,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4、此时,我们都陶醉了,陶醉在梅花这种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之中,看到这俏丽的梅花在凌寒中独自傲然开放,你也来赞一赞梅花吧。

七、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我们不仅领略到词中语言文字的美,而且也领略到我们敬爱的毛主席这位伟人的风格,从他那洋洋洒洒的文字中,知道这位伟人才华横溢,雄才大略,心胸宽广,面对困难,仍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就是梅花的化
身。

同学们,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一翻伟大的事业。

八、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下节课,我们开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会,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我所上的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的第一篇课文《卜算子·咏梅》,这是一首词,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这首词是作者借梅花来表达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对胜利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赞一赞,从中穿插有学生的质疑。

1、读一读。

在这节课中,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多读,表现在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以读代讲。

让学生自读、自悟,还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2、说一说。

在学习词句时,让学生说一说,你读懂哪一句?你还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养成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勇于探究的习惯,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张扬。

3、画一画、演一演。

给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营造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

同时,教师要走下讲台,在学生中流
动、参与,学生也走上讲台,把他的见解说出来给同学听。

这是新课程向我们提出的在语文课堂中要体现出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让师生相互亲近。

所以,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词的意境,让学生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并且画一画,让他们合作、交流,生生互教互学,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

4、赞一赞。

这是揭示本篇课文的中心、知识的拓展,思想得到升华。

让学生大胆想象,感悟文本,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就容易显现,学生就更容易感悟。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我只当引路人、指导者。

课堂呈现的不是“教”而“学”的课堂场景。

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教互学的氛围,让学生由主动学习,让他们愿学、乐学。

还有,在语言训练的教学中,我尽量尊重学生的思维,达到人文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