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八章下
机械设计第八章带传动

一.传动的重要性:
机械传动
1.调整速度:减速箱、变速器 2.改变运动形式:回转、摆动、直线运动 3.传递动力、能量分配:一原动机带多个执行机构 4.安全、维护、尺寸、工作停歇等的需要(分离、制动)。
二.机械传动分类:
按传动 方式分
摩擦传动
机 械 传 动
啮合传动
直接接触 摩擦轮传动 靠中间件 带传动 直接接触 齿轮、蜗杆及螺 旋传动 靠中间件 链、同步带传动 有级变速传动 无级变速传动
四.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两轴平行且转向相同的场合。以 及对传动比无精确要求的中小功率传动。
一般: i 7
v 5 ~ 25m / s
a 10 m
P 50 kw
五. V带的类型与结构 V带的类型: 普通V带、窄V带、宽 V带、 大楔角V 带、汽车V带等。
1.普通V带: 1)组成:顶胶、底胶、抗拉体、包布
取主动轮一端的带为分离体, 其受力:F1、F2、N、Ff
TO1 0 : Ff
d p1 2
F2
d p1 2
F1
d p1 2
Ff
0
Ff F1 F2 Fe
1000 P 其中: Fe v
N O 1
有效拉力
Fe F1 F0 2 F2 F0 Fe 2
滑动率——从动轮对主动轮速度的相对降低率。
d d 2 n2 v1 v 2 1 v1 d d 1 n1
传动比
dd 2 n1 i n2 d d 1 (1 )
3.带传动的打滑: 1)正常工作时:Fe< Fec 弹性滑动只在带离开带轮前的 一部分接触弧上发生。 动弧B1C1、滑动角 静弧A1C1、静止角
机械设计基础-第八章平衡和调速

显然,动能变化量相同时,飞轮的转动惯量越大,角速度 波动越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措施:安装转动惯量较大的回转件——飞轮(转动惯量较大 的盘形零件)。 原理:盈功时飞轮储存能量,飞轮的动能增加,使主轴 角速度上升的幅度减小; 亏功时飞轮释放其能量,飞轮动能减少,使主轴 角速度下降的幅度减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机械设计基础
之
第八章 调速和平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机械设计基础第8章 带传动

第8章带传动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转矩和转速。
大部分带传动是依靠挠性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本章将对带传动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和计算方法。
着重讨论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同时对同步带传动作了简介。
8.1 概述如图8.1所示,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1、从动轮2、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3及机架4组成。
当原动机驱动带轮1(即主动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间摩擦力的作用,使从动轮2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图8.1 带传动8.1.1 带传动的类型1.按传动原理分(1)摩擦带传动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如V带传动、平带传动等;(2)啮合带传动靠带内侧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动,如同步带传动。
2.按用途分(1)传动带传递动力用;(2)输送带输送物品用。
本章仅讨论传动带。
3.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分(1)平带如图8.2 a)所示,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
常用的平带有胶带、编织带和强力锦纶带等。
(2)V带V带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表面,如图8.2 b)所示。
传动时,V带与轮槽两侧面接触,在同样压紧力F Q的作用下,V带的摩擦力比平带大,传递功率也较大,且结构紧凑。
(3)多楔带如图8.3所示,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
多楔带结构紧凑,可传递很大的功率。
(4)圆形带如图8.4所示,横截面为圆形,只适用于小功率传动。
(5)同步带带的截面为齿形,如图8.5所示。
同步带传动是靠传动带与带轮上的齿互相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除保持了摩擦带传动的优点外,还具有传递功率大,传动比准确等优点,多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精度较高的场合。
图8.2 平带和V带图8.3 多楔带图8.4 圆形带图8.5 同步带8.1.2 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带传动属于挠性传动,传动平稳,噪声小,可缓冲吸振。
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从而起到保护其他传动件免受损坏的作用。
机械设计8—滑动轴承

3. 许用油膜厚度[h]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载荷 F↑,动压润滑轴承的 ↑ hmin↓ ,轴承、轴颈表面的微观凸峰可能直接接触,而不能实现 轴承、轴颈表面的微观凸峰可能直接接触, 液体润滑。 液体润滑。 显然,要想实现液体润滑,应满足如下条件: 显然,要想实现液体润滑,应满足如下条件: hmin ≥ [h]= S ( Rz1 + Rz2 ) ] 式中: 式中: S — 安全因数 , S ≥2,一般可取 S=2 一般可取 RZ1,RZ2 —轴颈和轴承孔表面粗糙度,µm 轴颈和轴承孔表面粗糙度, 轴颈和轴承孔表面粗糙度
特点
应用
2.极大型的、极微型的、极简单的场合;如自动化办公设备等。 极大型的、极微型的、极简单的场合;如自动化办公设备等。 极大型的 3.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如曲轴用轴承。 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 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 如曲轴用轴承。 4.受冲击与振动的场合;如轧钢机。 受冲击与振动的场合;如轧钢机。 受冲击与振动的场合
ψ = δ /r → δ = ψ . r =0.001x60 = 0.06mm x χ = 1-[h]/δ = 1 -9.6x10-3/0.06 = 0.84 - ] x
查表12-7,B/d = 108/120=0.9 得到 , / 查表 /
χ
Cp
0.80 3.067
0.85 4.459
插值计算:Cp = 4.181
§8-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
一、整体式 结构简单,成本低, 间隙无法 结构简单,成本低,但间隙无法 补偿,且只能从轴端装入, 补偿,且只能从轴端装入,适用 低速、轻载或间歇工作的场合。 低速、轻载或间歇工作的场合。 无法用于曲轴。 无法用于曲轴。 二、对开式(剖分式) 对开式(剖分式)
机械设计第8章一般化链

第8章 一般化链在本书所介绍的机械装置创造性设计法中,在将机械装置转化为与其对应的一般化链之后,接下来的步骤是得到具有要求杆数和运动副数的全部可能的链。
在本章及下一章中,将分别提供一般化链和一般化运动链的各种图谱,作为生成全部可能设计概念的资料库。
8.1 一般化链一般化链由以一般化运动副联接的一般化连杆所组成。
一般化链是连通的、闭合的、无任何分离杆,且只含简单运动副的链:一个(N L ,N J )一般化链,是指具有N L 个一般化连杆和N J 个一般化运动副的一般化链。
一般化链的拓扑构造决定于杆的类型及数目、运动副的数目及杆与运动副之间的附随关系,并且可以用其拓扑构造矩阵M T 来表示(M T 的定义见第2章)。
一般化链中的每一个运动副均为一股化运动副,即未明确指定运动副的类型。
对于一个一般化链,若指定了其中所有运动副的类型,其自由度数是正的,并且此具有一个固定构件的链的运动是受约束的,则该一般化链成为一个运动链(Kinematic chain);而若其自由度数是非正的,则该一般化链成为一个刚性链(Rigid chain)。
一般化链、运动链及刚性链之间的关系如图8.1所示。
图8.1 一般化链、运动链以及刚性链对于图8.2a 所示的(3,3)一般化链,若运动副a 和b 是转动副,而运动副c 是凸轮副,如图8.2b 所示,则根据方程(2.1),有N L =3,C pR =2,N JR =2,C pA =l ,N JA =1,这个平面装置的自由度F p 为:1)1*12*2()13(*3)()1(3p p =+--=+--=A JA R JR L p C N C N N F它是一个单自由度的(3,3)运动链。
若三个运动副都是转动副,如图8.2c 所示,则根据方程(2.1),有N L =3,C pR =2,N JR =3,F p 为:0)2*3()13(*3)()1(3p =--=--=R JR L p C N N F它是一个零自由度的(3,3)刚性链。
最新机械设计课后参考答案第八章

6.带传动的主要失效有:带的疲劳破坏和打滑。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传动工作时不打滑,同时又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7.带传动经过一定时间运转后,由于塑性变形而松弛,使张紧力降低,为保证其传动能力,应有张紧装置。
常用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张紧轮张紧装置。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张紧装置。
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的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带轮,以免过分影响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
8.F1+F2= 2F0 ; Fe = F1-F2三、综合题:1. T1= 9550×P2/n1η Nm ;方向为:顺时针T2= 9550×P2/n2 Nm ;方向为:逆时针Fe = F1-F2; Fec = F1(1-1/e fα)2.Fec = 2F0×(еfνα-1)/(еfνα+1) = 478.4 NTmax = Fec×d d1/2 = 23.92 NmP出= Fec×ν×η/1000=3.45 KW ;3.Fe = P×1000/ν= 750 N , Fe = F1-F2 F1=2F2 F0 =(F1+F2)/2 = 1.5 F2 F1 = 1500 N F2= 750 N F0 = 1125 N4.i = n1/n2 = 3.625 d d2 = i×d d1 = 507.5mm 选:K A = 1.3 Kα= 0.96 Kι= 1.08 α1 = 1800-(d d2-d d1)/a×57.50= 166.790L’d = 2 a +π/2×(d d2+d d1) + (d d2-d d1)2/4 a = 4238 mm选:P0 = 4.91 △P0 = 0.59∴P ca = Z×(P0+△P0)×Kι×Kα= 11.4 KW,P= P ca/K A = 8.8 KW ;必修一期末测试1一.选择题(共25小题)1.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水溶液;②39%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可以收集到氯气数目为:。
《机械设计》第8章 轴承

四 向心角接触轴承轴向力的计算
1 派生轴向力
R S0
P0 N0
1 派生轴向力
向心角接触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圆锥滚子轴 承
角接触球轴承
C型
AC型
B型
(α=15°) (α=25°) (α=40°)
S=R/(2Y)
S=eR S=0.68R S=1.14R
2 轴向力A的计算
R1
R2
2 轴向力A的计算
假设Fa+S1>S2,
滑动轴承的特点、应用及分类
在以下场合,则主要使用滑动轴承: 1.工作转速很高,如汽轮发电机。 2.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如精密磨床。 3.承受巨大的冲击与振动载荷,如轧钢机。 4.特重型的载荷,如水轮发电机。 5.根据装配要求必须制成剖分式的轴承,如曲轴轴承。
6.径向尺寸受限制时,如多辊轧钢机。
S1
R1 1被放松
A1=S1
S2
ΔS
ΔS
R2
2被压紧
A2=S2+ΔS =S1+Fa
2 轴向力A的计算
假设Fa+S1<S2,
ΔS
S1
R1 1被压紧 A1=S1+ΔS =S2-Fa
S2 R2 2被放松
A2=S2
结论:——实际轴向力A的计算方法
1)分析轴上派生轴向力和外加轴向载荷,判定被 “压紧”和“放松”的轴承。
1.基本概念
⑴轴承寿命
⑵基本额定寿命L10 ——同一批轴承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工作,其中90%
的轴承在产生疲劳点蚀前所能运转的总转数L10(以106r 为单位)或一定转速下的工作时数 Lh ⑶基本额定动载荷C
L10=1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由试验得到
机械设计第八章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第八章习题答案8-1 V带传动的n1= 1450 r/min ,带与带轮的当量摩擦系数f v= 0.51 ,包角α1= 180°,初拉力F0= 360 N 。
试问:( 1 )该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为多少?( 2 )若d d1= 100 mm ,其传递的最大转矩为多少?( 3 )若传动效率为0.95 ,弹性滑动忽略不计,从动轮输出功率为多少?解:(1 )由p148式8-7得F ec= 2 F01− 1e f v α1 1+ 1e f v α1= 2 ×360 ×1− 1e0.51 π1+ 1e0.51 π= 478.4 N(2 )T = F ec d d12= 478.4 ×100 × 10− 32= 23.92 N·m(3 )由从动轮输出功率P = P主·η,其中P主=F ec V1000,故P = F ec V1000·η= F ec n1π d d11000 ×60 ×1000·η= 478.4 ×1450 ×3.14 ×1001000 ×60 ×1000×0.95 = 3.45 kW8-2 V带传动传递功率P = 7.5 kW ,带速v = 10 m/s ,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F1= 2 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拉力F e和初拉力F0。
解:∵P = F e v1000∴F e= 1000 Pv = 1000 ×7.510= 750 N∵F e= F1-F2且F1= 2 F2∴F1= 2 F e= 2 ×750 = 1500 N∵F1= F0+ F e2∴F0= F1-F e2= 1500 -7502= 1125 N8-4 有一带式输送装置,其异步电动机与齿轮减速器之间用普通V带传动,电动机功率P = 7 kW ,转速n1= 960r/min ,减速器输入轴的转速n2= 330 r/min ,允许误差为±5% ,运输装置工作时有轻度冲击,两班制工作,试设计此带传动。
机械设计08滚动轴承

两端单向固定
调整垫片
调整垫片
(a)
(b)
正装
图 13-16
L1
L2
b
b
(a)
(b)
图 13-17
正装 3、7类轴承在大端轴向固定
2、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
3、两端游动——人字齿轮高速主动轴
深沟球轴承旳游动
圆柱滚子轴承旳游动
低速齿轮轴必须两端固定
二、滚动轴承旳轴向固定 内圈与轴:
1)轴肩
2)轴用弹性挡圈
径向力 径向力(主要) 径向力
轴向力
轴向力
轴向力 (主要)
按滚动体形状: 球 轴承 ——承载能力低,极限转速高 滚子轴承——承载能力高,极限转速低
常用滚动轴承旳类型 表13—1
最常用几种 : ①深沟球轴承(向心球轴承)——6
表3-1图
②圆锥滚子轴承——3
③角接触球轴承——7
二、滚动轴承旳代号
4)常拆卸旳轴承或游动套圈应取较松旳配合 5)与空心轴配合旳轴承应取较紧旳密合。
六、滚动轴承旳预紧 预紧旳目旳 预紧原理 常用预紧措施: 1)用垫片和长短隔套预紧
(a)
(b)
l
l+ (a)
l+ l (b)
(a)
(b)
l
l+ (a)
l+ l (b)
2)夹紧一对磨窄了旳外圈(或内圈)旳角接触轴承
(a)
L2 b
措施:调整套杯端面与轴承座端面间垫片厚度
五、滚动轴孔旳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 基孔制: 松 ————→紧 js6,j6,k6,m6,n6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 基轴制: 松 ————→紧 G7,H7,JS7,J7
DH7 dk6
机械设计第8章

平带 Ff=N ·f=FN ·f V带 Ff=2Nf
=
FN f
sin( /
2) =
FN ·f′
当量摩擦系数 f′>f,
V带传动能力更大。 注意:V带楔角为40° 带轮槽角小于40°。
二、带传动的结构(阅读)
带传动概述
机构传动中应用最广的是普通V带传动。(窄V带、宽V带、大 楔角V带、汽车V带) 普通V带是标准件,制成无接头的环形,按剖面尺寸大小分为 Y、Z、A、B、C、D、E七种型号,剖面尺寸由小到大。注意: 节宽bp、节径dp和基准直径dd,基准长度Ld。
4)带传动在工__,其中在所有 横剖面上都相等的应力是_____ ,带中的最大应力将产生在_____。
5) _____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它是_____的,也是_____避免的,而 打滑是由于有效拉力F达到或超过_____时,带与带轮在整个接触弧上发生相 对滑动所产生的,这是_____避免的。
三、带传动的特点
带传动概述
优点: (1)传动平稳、噪声小。 (2)过载保护。 (3)适于中心距大场合。 (4)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
(1)传动比不恒定。 (2)效率低、寿命短。 (3)外廓尺寸大。 (4)支承带轮的轴和轴承受力较大。 (5)不宜用于高温、易燃场合。 带传动常用于第一级传动,功率p≤80kw,带速 V=5~25m/s,传动比=2-4,效率η=0.91~0.96。
引入滑动率ε来表达滑动的大小: = (v1 - v2 )/v1 注意:弹性滑动不可避免,打滑可以避免。
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及基本理论
五、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主要失效形式
(1)打滑。当传递的圆周力F超过了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 总和的极限时,发生过载打滑,使传动失效。
《机械设计基础》第8章 齿轮系

48 24 4 48 18 3
250 H 4 100 H 3
H 2
2
1
2‘ H
3
3H
3
1
H 1
H 50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小结:
定轴齿轮系
平面定轴齿轮系 空间定轴齿轮系
二.行星齿轮系
1. 定义
在齿轮系运转时,若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 绕另一齿轮固定几何轴线转动,则该齿轮系称为行星 齿轮系(如图8-3)。它主要由行星齿轮、行星架(系 杆)、和中心轮所组成。
2. 基本构件
行星齿轮系中由于一般都以中心轮和行星架作 为运动的输入或输出构件,故称它们为行星齿轮系 的基本构件
上角标 H
周转轮系
-w
H
正负号问题
转化机构:假想的定轴轮系
i1H n 1 n H i1n
计算转化机构的传动比 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
1H z 2 z n i H z1 z n1 n
H 1n
i1 n 1
n
例题8-2 :
一差动齿轮系如图 所示,已知个轮齿数为: z1 16, z 2 24, z3 64, 当轮1和轮3的转速为:
式中:G为主动轮,K为从动轮,中间各轮的主 从地位也应按此假定判定。m为齿轮G至K间外啮合 的次数。
求行星齿轮系传动比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nG , K ,nH 必须是轴线平行或重合的相应齿轮的 n 转速。 (2)将nG,nK,nH 的已知值代入公式时必须带正 号或负号。
H (3) i GK i GK。 i GK为转化机构中轮G与K的转速之 比,其大小与正负号应按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方法确定。
机械设计基础第08章 机器动力学初步

W d < Wr
出现亏功, 出现亏功,机械动能 减少,转速下降。 减少,转速下降。
8.1.3 机器的自调性
• 当外载荷发生变化时,机器的主轴能够在 当外载荷发生变化时, 新的速度下重新平稳运转的性能。 新的速度下重新平稳运转的性能。
∂M d ∂M r < ∂ϖ ∂ϖ
一段时间内总出现盈功, 一段时间内总出现盈功,速度越来 飞车; 越快,造成飞车 越快,造成飞车; 总出现亏功, 总出现亏功,速度会越来 越慢,甚至停车 停车。 越慢,甚至停车。
z
∵τ > 0
∴z ≥ 3
tm τ= t
第7章 总结
•*1、间歇运动机构?常用 、间歇运动机构? 的有哪些? 的有哪些? •*3、运动系数 τ :间歇运动 、 构件运动时间 tm 与连续运 之比。 动构件运动时间 t 之比。 •*4、万向联轴节角速比 、
ω3 cos(β ) = ω1 1 − sin2 (β )sin2 (ϕ1 )
冲床、 1/7~ 冲床、剪床 1/7~1/10 切削机床 轧压机
水泵、 1/30~ 1/10~ 1/10~1/20 水泵、风机 1/30~1/50 发电机
发电机的主轴速度波动范围太大, 发电机的主轴速度波动范围太大,势必影响输出电压的 稳定性,故这类机械的δ应取小些;反之,如冲床、 稳定性,故这类机械的δ应取小些;反之,如冲床、破碎机 等机械,速度波动大也不影响其工作性能, 等机械,速度波动大也不影响其工作性能,故可取大些
力、力矩、机构位置、构件质量、转动惯量
8.1.2 机器的运转过程
ω
三个阶段:启动、稳定运转、停车。 三个阶段:启动、稳定运转、停车。 稳定运转阶段的状况有: 稳定运转阶段的状况有: 匀速稳定运转: ①匀速稳定运转:ω=常数 启动 稳定运转 周期变速稳定运转 变速稳定运转: ②周期变速稳定运转:ω(t)=ω(t+Tp) ③非周期变速稳定运转 周期变速稳定运转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08回转件的平衡

求平衡质量的大小和向径的方法有三种:解析法、图解法和 试验法。解析法精确,图解法直观,试验法实用。下面由例题 简述解析法和图解法的具体求解方法。
式中P、Pb和Pi分别表示总离心力、平衡质量的离心力和原有质量离心力的 合力。代入离心力计算式,并消除ω后,可得
式中,m、e为回转件的总质量和总质心向径,mb、rb为平衡质量及其质心 的向径,mi、ri为原有各质量及其质心的向径。
由上式可知,当回转速度ω一定时,离心力的大小和方向只 与各个质量的大小和向径有关,我们把质量与向径的乘积称为 质径积。
为了使转子达到动平衡,通常采用动平衡试验法,即将回 转件在动平衡试验机上运转,然后在两个选定的平面内分别找 出所需的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通过逐步调整,最终使转子达 到动平衡。
显然动平衡条件中包含了静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动平衡的转子一定也是静平衡的,
但静平衡的转子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为了使转子达到动平衡,通常采用动平衡试验法,即将回转件在动平衡试验机 上运转,然后在两个选定的平面内分别找出所需的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通过逐步 调整,最终使转子达到动平衡。
上述动平衡机的结构和测试方法都比较简陋,因而灵敏度
和平衡精度都较低。目前已有大量的机电一体的动平衡机,关 于这些动平衡机的详细情况,请读者参阅有关的文献和资料。
导轨式静平衡加简单可靠,其精度也能满足一般机械生 产的需要。
8.2.2 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
对于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即称为轴类零件,如电动机的转子、机床 主轴等,其质量分布不能近似地认为是位于同一回转面内。这类回转件转 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不再是平面力系,而是空间力系。因此,单靠在某一回 转面内加一平衡质量的静平衡方法不能使这类回转件转动时达到平衡。
机械设计第八章 轴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 轴及轴毂联接8-1 答:Ⅰ轴为传动轴,Ⅱ轴、Ⅲ轴、Ⅳ轴为转轴,Ⅴ轴为心轴。
8-2 答:见表8-2。
8-3 答: 由左到右:1)键槽位置错误,2)动静件之间应有间隙,3)轴承盖处应设密封装置,4)应有调整垫片,5)轴承内圈定位过高,6)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短于轮毂长度,7)轴段过长,不利于轴承安装,应设计为阶梯轴,8)轴承内圈无定位。
改进后输出轴的结构如题8-3解图:题8-3解图8-4 解:1.作计算简图并求轴的支反力(图b )水平面的支反力垂直面的支反力2.计算弯矩并作弯矩图(图c )水平面弯矩图M H =R AH ×178=2124×178N·mm =378N·m垂直面弯矩图M V1=R A V ×178=-190×178N·mm=-33800N·mmM V2=R BV ×72=2910×72N·mm=210000N·mm合成弯矩图(图d ) 3.计算转矩并作转矩图(图e)T =F t d/2=7375×400/2=1475000N·mm计算截面C 的当量弯矩mmN 963133mm N )1475000(0.6380000)(22221d1⋅=⋅⨯+=+=T αM M N 901N 250272720/2004217125072/2r a AV=⨯-⨯=⋅-⋅=F d F R mmN 380000mm N 37800033800222H 2v11⋅=⋅+=+=M M M mm N 320004mm N 378000210000222H 2v22⋅=⋅+=+=M M M N 1242N 25027375725072t AH =⨯=⨯=F R N 5251N 2501783757250178t BH =⨯=⨯=F R N 2910N 2501782720/20042171250178/2r a BV =⨯+⨯=⋅+⋅=F d F RM d2=M 2=432000N·mm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根据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表8-2查得[σ-1]=60MPa 。
《机械设计基础》第八章 键联接和销联接

花键联接的许用挤压应力、许用压强(MPa)见下表
机械设计基础
许用挤压应力、许用压强 联接工作方式
使用和制造情况 不良
齿面未经热处理 30~50 60~100 80~120 15~20 20~30 25~40 ——
齿面经热处理 40~70 100~140 120~200 20~35 30~60 40~70 3~10 5~15 10~20
键用螺钉固定在轴槽中,键与毂槽为间隙配合,故轮毂件可 在键上作轴向滑动,此时键起导向作用。为了拆卸方便,键上制 有起键螺孔,拧入螺钉即可将键顶出。
导向平键用于轴上零件移动量不大的场合,如变速箱中的滑 移齿轮与轴的联接。
机械设计基础
(3)滑键联接 当零件滑移的距离较大时,因所需导向平键的长度过大,制 造困难,故宜采用滑键。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第八章 键联接和销联接
8.1 概 述 • 联接的组成 机械联接一般由被联接件和联接件组成,有些时候被联接件 之间进行直接联接,并无独立的联接件。 联接的类型 动联接 各种运动副 静联接 • 联接的目的 动联接: 实现机械运动 便于机械的制造、装配、运输、安装和维护,降低 静联接: 成本。 机械设计方头
单圆头
A型键轴向定位好,应用广泛,但轴上键槽端部的应力集 中较大。C型键只能用于轴端。A、C型键的轴上键槽用立铣 刀切制。B型键的轴上键槽用盘铣刀铣出。B型键避免了圆 头平键的缺点,单键在键槽中的固定不好,常用紧定螺钉进 行固定。 机械设计基础
(2)导向平键联接 导向平键与普通平键结构 相似,但比较长,其长度等于 轮毂宽度与轮毂轴向移动距离 之和。
滑键比较短,固定在轮毂上,而轴上的键槽比较长,键与轴 槽为间隙配合,轴上零件可带键在轴槽中滑动。 滑键主要用于轴上零件移动量较大的场合,如车床光杠与溜 板箱之间的联接。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第8章-轮系

构件
太阳轮1 行星轮2 太阳轮3 行星架H
行星齿轮系中的 转化齿轮系中的
转速
转速
n1
n1H n1 nH
n2
n2H n2 nH
n3
n3H n3 nH
nH
nHH nH nH 0
转化机构中1、3两轮的传动比可以根据定轴齿轮系传动的计算方法得出
i1H3
n1H n3H
n1 nH n3 nH
[解]
该齿轮系为一平面定轴齿轮系,齿轮 2和4为惰轮,齿轮系中有两对外啮合齿 轮,根据公式可得
i 15
n1 n5
(1)2
z3z5 z1 z3'
因齿轮1、2、3的模数相等,故它们之间
的中心距关系为
m 2
( z1
z2
)
m 2
(z3
z2
)
因此: z1 z2 z3 z2
同理:
z3 z1 2z2 20 2 20 60 z5 z3' 2z4 20 2 20 60
在机床、计算机构和补偿装置等得到广泛应用。
滚齿机中的差动齿轮系(下图)
如图所示为滚齿机中的差动
齿轮系。滚切斜齿轮时,由齿轮4
传递来的运动传给中心轮1,转速
为n1;由蜗轮5传递来的运动传给 H,使其转速为nH。这两个运动 经齿轮系合成后变成齿轮3的转速
n3输出。
因 Z1 Z3
则
i1H3
n1 nH n3 nH
i 12
z 1 2
2
z1
z 3' i 3'4
4;3
'
2 3
3
Z
' 2
i 45
z 4 5
5
机械设计基础第八章 机械挠性传动

二、带传动的类型
图8-4 各种类型的V带 a)窄V带 b)大楔角V带 c)齿形V带 d)联组V带
e、f)接头V带 g)双面V带
二、带传动的类型
如图8-5所示,普通V带的截面呈梯形,由包布层、顶胶层、底胶层和抗拉层(强力 层)组成。抗拉层又有帘布结构和线绳结构两种。前者由几层帘布(纬线较稀的织物), 后者由一层线绳组成。线绳结构的抗拉能力较高些,故适用于带轮直径较小、转速较高 的场合,且寿命较长。抗拉层的材料有棉质,也有尼龙、人造丝等化学纤维,后者强度 较高。
如图8-8所示,带中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绕入小带轮处,此处的最大应 力可近似地表示为
四、带的弹性滑动
因为带是弹性件,受拉后会产生弹性变形。而带工作时,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 同,因而带的弹性变形也不同。如图8-9所示,当带在紧边刚绕入小轮时,带与小带 轮在A(A′)处重合,转过α″1角时,虽然传动带拉力逐渐减小,带亦逐步回缩,但 不明显,故认为带轮上的B与带上的B′仍近似重合,α″max,带重新正常工作。
如图8-7所示,带传动的有效圆周力Ft由下式求得 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kW)为
图8-7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可以证明,带在出现打滑趋势而尚未打滑的临界状态时,带的紧边拉力F1与松边 拉力F2之间满足柔性体的欧拉公式
式中 e——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 f——摩擦因数,对V带,用当量摩擦因数fv代替f; α——工作时,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的圆心角,简称包角,单位为rad。
图8-5 V带截面结构 a)帘布结构 b)线绳结构 1—顶胶层 2—抗拉层 3—底胶层 4—包布层
第二节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能力分析
一、工作原理 二、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三、带的应力 四、带的弹性滑动
《机械设计基础》第8章 回转件的平衡

D
它们的质量可以视为分 布在垂直于轴线的同一回转 面内,如其质心不在回转轴 线上,则其偏心质量产生的 惯性力不平衡。这种不平衡 现象在回转件静态时就会表 现出来,故称为静不平衡。
F=me 2 m e
B
D
F=me 2 m e
B
回转件的静平衡,就是利用在回转件上增加或除去一 平衡质量的方法,使其质心回到回转轴线上,从而使回转 件的惯性力得到平衡(即∑F = 0)的一种平衡措施。 其平衡的原理:利用理论力学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理论。
2)分别把每个偏心质量
mi用两个平面上的质量
mi′和mi″来代替; 分解公式为: mi′= mi li″/l
图8-4 a)
mi″= mi li′/l
其中 li′为mi到平衡基面T′的距离, li″为mi到平衡基面
T″的距离, l=li′+li″为两平衡基面平面汇交力
质量不能再近似地认为是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而应该看 作是分布在垂直轴线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回转面内。
如图所示的发动机曲轴, 其不平衡质量m1、m2、m3是 分布在3个回转面内。
这类回转件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系不再是平面汇交 力系,而是空间力系。因此,单靠在某一回转面内加一平 衡质量并不能消除这类回转件转动时的不平衡。
图8-1
∴ ∑miω2ri+ mbω2rb=0 即∑miri+ mbrb=0——静平衡条件:质径积的向量和为0。
式中:miri称为质径积,是矢量。它相对地表达了各 质量在同一转速下的离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mbrb的大小和方向可根据图解法来求。
求解步骤如下:
1)写出质径积的矢量平衡方程式:
m1r1+ m2r2+ …+mbrb=0 2)计算各偏心质量的质径积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 m ≤[ pv ]
πd m n vm = 60 ×1 000
式中:z为轴环数; m为轴环的平均速度 其中dm为平均直径
[p], [p] 查表。
d1 + d 2 dm = 2
8.9 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
•获得液体润滑的主要方法:
1. 液体静压轴承
在滑动表面间用足以平衡外载的压力输入润滑油,人为 地将两表面分开,用这种方法来实现液体润滑的轴承称为液 体静压轴承。
2.胶合
当滑动轴承的载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膜破裂或润滑油 不足的情况下轴颈和轴瓦表面间的材料相互粘连,在强行 运动时材料发生迁移,从而造成轴承的失效的现象---胶合 (俗称烧瓦或抱轴)
3.疲劳剥落
滑动轴承在载荷的反复作用下轴瓦表面出现与运动方向垂 直的裂纹,随着裂纹扩展,当裂纹穿透轴承衬达到衬背面 结合处时,轴承衬材将发生剥落,从而造成轴承的失效。
• 轴瓦油沟开设原则
1、润滑油应从油膜压力最小处输入轴承 2、油槽开在非承载区,否则会降低油膜的承载能力 3、油槽轴向不能开通,以免油从油槽端部大量流失 4、水平安装轴承油槽开半周,不要延伸到承载区,全周油
槽应开在靠近轴承端部处。
王字油沟
螺旋槽式油沟
宽槽油沟
纵向油沟
2. 推力轴承的轴瓦结构
1) 推力轴承的固定轴瓦
• 优点:这种轴承装拆方便,且轴瓦磨损后可以用减少剖分
面处的垫片厚度来调整轴承间隙,同时,调整后应修刮轴承 内孔。
3. 调心轴承
为了弥补轴的位臵误差,适应轴的变形,常采用调心 滑动轴承。
8.5.2 推力滑动轴承
1. 固定式推力轴承
上轴采用推力头。支承 沿轴承止推面均匀分布着若 干个扇形块,并做成楔形, 楔形的倾斜角固定不变,在 楔形顶部留出平台,用来承 受停车后的轴向载荷。
中形成的压力油膜称为动压油膜。图c)还表明从截面a-a
由于边界油膜的强度和破裂的温度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十分复杂,其规律尚未完全被人们掌握。因此目前 只能采用间接的条件性的计算方法加以限制。 实验表明,若能限制p≤[p],可以防止润滑油从两 表面间挤出,造成过度磨损;限制p≤[p],可以限制
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功耗fp,即控制温升,防止边界油
膜的破裂,造成胶合;限制≤[],可以防止局部p 值过大,加速轴承磨损。
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工作能力 与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轴瓦 或轴承衬的材料。
根据滑动轴承的工作特点,轴瓦材料应该具有性能:
① ② ③ ④ ⑤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塑性; 减摩性(摩擦系数小); 耐磨、耐蚀、抗胶合能力强; 具有良好的跑合性和相容性(顺应性、嵌藏性); 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
• 磨合性就是材料消除表面不平度而使轴瓦表面和轴颈表面相 互吻合的性质;减摩性是材料具有较小摩擦阻力的性质;耐 磨性是指材料具有抵抗磨损的性质;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导热性、工艺性 、经济性。这些要求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在选择材料时应以解决主要矛盾为主,为了充分利用各种金 属的各自特点和节省贵重金属,通常把轴瓦作成复合结构, 即在强度比较大的材料制成的轴瓦内表面附上一层耐磨性、 减摩性、顺应性、嵌藏性、磨合性等比较好的轴承衬。常用 的轴瓦和轴承衬材料有以下几种:
4. 轴承的配合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为了保证轴具有一定的旋转精度, 必须合理的选择轴承的配合,以保证一定的间隙。常用的配 合有:H9/ d9 ,H8/f7,H7/f6。
8.8.2 推力滑动轴承
实心式:
空心式:
1. 轴承的压强P
p=
2. 轴承的p值
F π 2 (d 2 - d12 ) z 4
≤[ p]
≤[ pv ]
3. 轴承的滑动速度
综合应用:
≤[v ]
v
πdn
60 1 000
式中: [p], [p],[] 查书中表8.1。
•宽径比 B/d:——轴瓦宽度与轴颈直径之比。对于液体
润滑滑动轴承,常取B/d = 0.5~1;对于不完全液体润滑滑 动轴承,常取B/d = 0.8~1.5,有时可取更大些。
2) 推力轴承的可倾轴瓦
8.8 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计算
• 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润滑方式:
润滑油润滑,润滑脂润滑。
• 润滑原理:
靠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一层很薄的边界油膜保护金 属不发生粘着破坏,这种边界油膜大大改善了两金属表 面的摩擦状况。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磨损。
• 设计依据:
维持边界油膜不遭破破裂,是不完全液体滑动轴承 设计的依据。
用铁粉和石墨粉或铜粉和石墨粉调匀后,直接压制成轴瓦, 然后在高温下烧结,即成为多孔性的陶瓷结构形状的金属。 • 含油轴承——将其浸在润滑油中,使烧结微孔中充满润 滑油,便成了含油轴承。 粉末冶金韧性较小,只适用于平稳的无冲击载荷及中 小速度的情况下。
5.非金属材料
1)橡胶轴承衬 用硬化橡胶制成的,它具有较大的弹 性,能减轻振动使运转平稳,并可以用水润滑。 2)塑料轴承 具有摩擦系数低,可塑性、跑合性好, 耐磨、耐蚀,可以用水、油及化学溶液润滑等优点。但它的 导热性差,膨胀系数较大,容易变形。为改善此缺陷,可将 薄层塑料作为轴承衬材料粘附在金属轴瓦上使用。
1. 轴承合金(又称巴氏合金或白合金) 1)锡锑轴承合金
摩擦系数小,抗胶合能力强,耐蚀性好,对油的吸附
性强,易跑合,是优良的轴承材料。常用于高速、重载的
轴承中。但其价格较贵且机械强度较差,只能作为轴承衬 材料而浇铸在钢、铸铁或青铜轴瓦上。
为了较好的帖合,可在轴瓦上开出燕尾槽或螺旋槽。
2)铅锑轴承合金
板A上承受载荷F时,油向两侧挤出 (图b),于是板A逐渐
下沉,直到与板B接触。这说明两平行板之间不可能形成 压力油膜。
当两板相互倾斜,板间的间隙沿运动方向由大到小呈 收敛的楔形,如图c)所示。当板A运动时,两端的速度若 按照虚线所示的三角形分布,则必然进油多而出油少。由 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必将在间隙内“拥挤”而形成压力, 迫使进口端的速度曲线向内凹,出口端的速度曲线向外凸。 只要连续充分地提供一定粘度的润滑油,并且A,B两板 相对速度值足够大,间隙内形成的液体压力是能够稳定 存在并与外载F平衡的。这种借助相对运动而在轴承间隙
2. 液体动压轴承
利用轴颈本身回转时的泵油作用,把油带入摩擦面间, 建立压力油膜而把两表面分开,用这种方法来实现液体润滑
的轴承称为液体动压轴承。
8.9.1 动压油膜形成的机理
图a)所示A,B两板平行,板间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 润滑油,若板B静止不动,板A以速度沿χ向左运动,这 将造成其中的液体层层错动。由于润滑油的粘性及它与平 板间的吸附作用,与板B紧贴的流层与板B一致静止不动, 与板A紧贴的流层的流速等于板速,其他各流层的流速 则按直线规律分布。这时板A,B之间带进的油量等于带 出的油量,因此两板间油量保持不变,板A不会下沉。若
• 轴承的功能 :
轴承是支承轴的部件,它可以保持轴的 旋转精度,又可减少轴与支承之间的摩 擦和磨损。 向心轴承 滑动轴承 推力轴承
液体润滑轴承 不完全液 体润滑轴承 无润滑轴承
液体动力 润滑轴承 液体静压 润滑轴承
轴承
向心轴承
球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滚子轴承 滚动轴承 鼓形滚子轴承 滚针轴承
推力轴承
向心推力轴承
滑动轴承
计划学时:4h
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
轴承的分类 8.5 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
8.6滑动轴承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8.7滑动轴承轴瓦结构 8.8 不完全液体滑动轴承的计算 8.9 动压润滑的基本原理 8.10液体动力润滑径向轴承的计算 8.11 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作业:8-1;8-4;8-9
基本要求:
1)掌握摩擦的几种状态。 2)了解滑动轴承结构及轴承材料。 3)掌握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计算。 4)掌握动压油膜形成的原理。 5)了解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计算。
重点:
1)压油膜形成的原理。 2)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的计算。
难点:
1)压油膜形成的原理。 2)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计算。
作业: 习题与思考题:8.1;8.2;8.9 ;8.11
球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8.5 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
8.5. 1 向心滑动轴承
1. 整体式向心滑动轴承(动画)
1——轴承座;2——整体轴套; 3——油孔; 4——螺纹孔
• 优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 缺点: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时无法调整;另外,只
能从轴颈端部装拆,对于重量大的轴或具有中间轴颈的轴,装 拆很不方便,甚至在结构上无法实现。
3)碳-石墨 碳-石墨是由不同量的碳和石墨组成的材料, 石墨材料越多,材料越软,摩擦系数越小。是电机电刷的常用 材料,也是不良环境中的轴承材料。
v
8.7 滑动轴承轴瓦结构
1. 向心轴承的轴瓦结构 1) 整体式轴瓦
2) 剖分式轴瓦
为了使润滑油能更好的分布到轴瓦的整个工作表面,在轴 瓦的非承载区或压力较小的区域开设油沟和油孔,以利供油, 同时避免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
p ≤[ p ]
pv ≤[ pv ]
v
≤[v ]
8.8.1 向心滑动轴承
已知轴承所受径向载荷F (N)、轴颈转速n (rpm)及轴颈 直径d (mm) ,轴承有效宽度B(mm)。
1. 轴承的压强P
F p [ p] Bd
2. 轴承的p值
F πdn Fn pv B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0 1 000 19100 B
4.腐蚀
在滑动轴承的使用过程中,润滑剂不断氧化,所产生的酸 性物质对轴承材料产生腐蚀作用,特别是铸造铜铅合金中 的铅,受腐蚀后容易形成斑点状的脱落。锡基巴氏合金的 氧化会使轴承表面形成由SnO2和SnO组成的黑色硬质氧化层, 容易划伤轴颈表面。此外,空气、润滑油中的水分以及硫 等物质对轴承材料也有氧化和腐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