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论教案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孙子定理及其应用举例
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孙子定理内容及证明; 2、会用孙子定理求解一次同余方程式组. 教学重点:用孙子定理求解一次同余方程式组.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在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有: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有几何?
对于“物不知其数”问题,程大位在《直指算法统宗》(《算法统宗》1593年)一书中给出了如下的求解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卄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如果我们设所求的物为x 个,则“物不知其数”等价于求解下面的同余式组
⎪⎩
⎪
⎨⎧≡≡≡)7(mod 2)
5(mod 3)3(mod 2x x x .
将上面的同余式组推广,我们可得
⎪⎪⎩
⎪⎪⎨⎧≡≡≡)
(mod )(mod )(mod 2211k k m a x m a x m a x
(1)
本节主要讨论同余方程组(1)的解问题. 定理1(孙子定理) 设m 1, m 2, , m k 是正整数,
(m i , m j ) = 1,1 ≤ i , j ≤ k ,i ≠ j . (2)
记
m = m 1m 2 m k ,M i =
i
m m ,1 ≤ i ≤ k ,
则存在整数M i '(1 ≤ i ≤ k ),使得
M i M i ' ≡ 1 (mod m i ), (3)
M i M i ' ≡ 0 (mod m j ),1 ≤ j ≤ k ,i ≠ j , (4)
并且
i k
i i i M M a x '≡
∑=1
0(mod m ) (5)
是同余方程组(1)对模m 的唯一解,即若有任意的x 使方程组(1)成立,则
x ≡ x 0 (mod m ). (6)
继《孙子算经》之后,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则进一步开创了对一次同余式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广“物不知数”的问题. 德国数学家高斯﹝K.F. Gauss.公元1777-1855年﹞于公元1801年出版的《算术探究》中明确地写出了上述定理. 公元1852年,英国基督教士伟烈亚士﹝Alexander Wylie 公元1815-1887年﹞将《孙子
算经》“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到欧洲,公元1874年马蒂生﹝L.Mathiesen﹞指出孙子的解法符合高斯的定理,从而在西方的数学史里将这一个定理也称为“中国的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证明由式(2),有(M i, m i) = 1,因此利用辗转相除法可以求出M i'与y i ,使得
M i M i'+y i m i = 1,
即M i'满足式(3)和式(4). 由式(3)与式(4),对于1 ≤i≤k,有
x0≡a i M i M i'≡a i (mod m i),1 ≤i≤k.
若x也使式(1)成立,则
x≡x0(mod m i),1 ≤i≤k,
因此
x≡x0(mod [m1, m2, , m k]).
但是,由式(2)可知[m1, m2, , m k] = m,这就证明了式(6).证毕.
定理2在定理1的条件下,若式(1)中的a1, a2, , a k分别通过模m1, m2, , m k的完全剩余系,则式(5)中的x0通过模m1m2 m k的完全剩余系.
证明略.
定理3同余方程组(1)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a i≡a j (mod (m i, m j)),1 ≤i, j ≤n. (7)
证明必要性是显然的.下面证明充分性.
当n = 2时,由前一节例8可知充分性成立.
假设充分性当n = k 时成立.
假设式(7)当n = k + 1时成立.我们来考虑同余方程组
x ≡ a i (mod m i ),1 ≤ i ≤ k + 1.
由前一节例8,存在b k ,使得x ≡ b k (mod [m k ,m k +1])满足同余方程组
x ≡ a k (mod m k ),x ≡ a k + 1 (mod m k + 1).
在同余方程组
⎪⎪⎩
⎪⎪⎨⎧≡≡≡+--])
,[(mod )(mod )(mod 1k 1111k k k k m m b x m a x m a x
中,由式(7)有
a i ≡ a j (mod (m i , m j )),1 ≤ i , j ≤ k - 1,
因此,若能证明
a i ≡
b k (mod (m i , [m k , m k +1])),1 ≤ i ≤ k - 1. (8)
则由归纳假设就可以证明充分性. 由b k 的定义,有
a k ≡
b k (mod m k ),a k + 1 ≡ b k (mod m k + 1) (9)
而且,由于假设式(7)当n = k + 1时成立,所以,对于1 ≤ i ≤ k - 1有
a i ≡ a k (mod (m i , m k )),a i ≡ a k + 1 (mod (m i , m k + 1)),
由此及式(9)得到,对于1 ≤ i ≤ k - 1,有
a i ≡
b k (mod (m i , m k )),a i ≡ b k (mod (m i , m k + 1)).
因此
a i ≡
b k (mod [(m i , m k ), (m i , m k + 1)]).
由上式及第一章的例题,就得到式(8). 证毕.
定理4 设m = m 1m 2 m k ,其中m 1, m 2, , m k 是两两互素的正整数,f (x )是整系数多项式,以T 与T i (1 ≤ i ≤ k )分别表示同余方程
f (x ) ≡ 0 (mod m ) (10)
与
f (x ) ≡ 0 (mod m i ) (11)
的解的个数,则T = T 1T 2…T k .
证明 因为同余方程(10)等价于同余方程组
f (x ) ≡ 0 (mod m i ),1 ≤ i ≤ k . (12)
对于每i (1 ≤ i ≤ k ),设同余方程(11)的全部解是
)
()
(2)
(1,,,i T
i i i
x x x x ≡(mod m i ), (13)
则同余方程组(12)等价于下面的T 1T 2…T k 个方程组:
⎪⎪⎪⎩
⎪⎪⎪⎨⎧≡≡≡)
(mod )
(mod )
(mod )
(2)
2(1)
1(2
1
k k j j j m x x m x x m x x
k
, (14)
其中)(i j i
x 通过式(13)中的数值,即通过同余方程(11)的全部解.
由孙子定理,对于选定的每一组{)()2()1(,,,2
1
k j j j k
x x x },同余方程组(14)
对模m 有唯一解,而且,由定理2,当每个)(i j i
x 通过(13)式中的值时,
所得到的T 1T 2…T k 个同余方程组(14)的解对于模m 都是两两不同余的.证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