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七下科学第一章至第四章基础知识.
新浙江版初中科学目录 (1)

[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近科学实验室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第5节科学探究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细胞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节常见的动物第5节常见的植物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5节泥石流第6节地球表面的版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质量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4节物质的比热第5节熔化与凝固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7节升华与凝华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研究性学习课题1、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2、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3、调查当地主要岩石类型4、蒸馏法海水淡化[七下]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走向成熟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第4节植物的一生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三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第2节力的存在第3节重力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6节摩擦力第7节压强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第2节地球的自传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月相第5节日食和月食第6节太阳系第7节探索宇宙研究性学习课题1、青春期的心理及保健2、噪音污染及其控制3、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4、观测当地的星空[八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第2节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风和降水第5节天气预报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四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课题1、测定本地区的水质污染情况及分析原因2、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区降水的关系3、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4、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八下]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3节化学方程式第4节二氧化碳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研究性学习课题1、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3、研究植物的呼吸4、当地水土状况调查[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第3节常见的酸第4节常见的碱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第二章材料及其利用第1节金属材料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第4节物质的分类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第2节机械能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4节简单机械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第7节核能第8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营养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九下]第一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第3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第4节生物的进化第5节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2节种群第3节生物群落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三章人的健康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第6节健康生活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及其利用第3节低碳生活第4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包含多种基本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除此之外,动物细胞中还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植物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叶绿体、核仁、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部分组成。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结构,细胞壁一般由纤维素构成,不仅可以保护细胞,还可以维持细胞的形状。
2. 素材的通性和多样性素材是指科学研究中用来证明某个理论、假设或现象的事实、数据和材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材既具有通性,又具有多样性。
通性指的是素材在研究的不同领域都具有相似的作用和价值,而多样性则指的是素材的种类和来源在不同领域之间存在差异。
3. 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合理的休息和放松都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是非常关键的。
4. 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分为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验证假设五个步骤。
观察是科学研究得以启动的第一步,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现象,科学家可以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在得到问题之后,要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则可以验证假设;反之,则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并进行新的实验。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202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篇)

202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
它涉及了地球的物理特征、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____年七年级地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和归纳。
第一章: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物理特征、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的一天分为24小时,公转使得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分为四季。
第二章:地理工具和技术1. 地图的使用:地图是用来描述地球表面的平面工具。
地图上的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方向是指地图上的朝向,经纬度是用来定位地点的坐标系统。
2. 大地测量:大地测量是测定地球上的点的位置和海拔高度的方法。
它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卫星测量等技术。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
它可以获取大量的地理数据,例如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等。
第三章:地球的水资源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和迁移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环节。
2.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不均匀分布,人们利用水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地球上有许多地区面临缺水问题。
3. 水污染和保护:水污染是指水体被废水、工业废料等物质污染的现象。
保护水资源可以通过减少污染源、提高治理技术和实施水资源合理利用等途径。
第四章:地球的气候1. 气候因素: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层、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等。
2. 不同气候带的特征:地球表面存在着不同的气候带,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温度和降水上。
3.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长期发生的变化。
全球变暖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气候问题,人类活动的影响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中七下科学知识点

期中七下科学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 纯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力及其作用
- 力的定义与单位
- 物体的平衡条件
-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的作用和应用
-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
三、声与光
- 声的传播与性质
- 光的传播与性质
- 声音的产生和接收
- 光的反射、折射、色散
四、电流电压
- 电流的定义与单位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电阻与电阻率
- 电压的定义与计算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五、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 节能减排的方法与意义
- 环境污染与保护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六、地球与地图
-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 地球的形状和自转、公转运动
- 地球的物理地理特征
- 地图的使用与图解技巧
七、物种和进化
- 物种的起源和形成
- 进化论与自然选择
-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保护
- 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
以上是期中七下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生物1.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膜的半透性、细胞器的特殊功能和细胞的自我复制等。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受到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从二氧化碳和水中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4. 动物的呼吸:动物的呼吸包括皮肤呼吸和肺呼吸。
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也不同,例如鱼类有鳃呼吸,昆虫有气管呼吸等。
5. 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包括花部、授粉、受精和种子的形成;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等。
6.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基因的传递,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基因随着染色体的传递被遗传给子代。
变异是基因组中的不同基因在表现上的差异,是物种多样性的来源。
7. 生物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生物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
物理1. 运动和力:力使物体发生变化或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过程。
运动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和滑轮原理等。
2. 颗粒模型:颗粒模型是把物质看作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模型,颗粒之间有间隙,颗粒运动规律包括分子运动理论和布朗运动等。
3. 声音和光线: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光线是由电磁波组成的波动现象,它们有自己的传播规律和特性。
4. 电和磁:电是由电荷的流动形成的现象,它有自己的电路和电磁场理论,磁是由磁性物质产生的现象,有磁场和磁感应等。
5.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内能与热能的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包括传热、热力学和热能转化等。
6. 能量和功率: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所需要的潜能,功率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的速率,它们有自己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7. 气体压强和浮力:气体压强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面的撞击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撑托力,它们都有自己的压强定律和浮力定律。
科学七年级下章知识点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1.力和运动:串联法则,离析法则,平衡法则,引力和重力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特性,声音的利用
3.光和光的传播:光的三要素,光的传播路径,光的反射和折射
4.光的照射: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白色光的颜色分解
5.电能的使用:电接线的规范,电能的传导和转化,电器的使用安全
6.电的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安全使用电一席电路的搭建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离和组成,物质的三个状态
3.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4.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预防酸雨的方法
5.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概念,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其他知识点总结:
1.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步骤,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
2.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科学伦理
3.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问题的解决,科学常识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学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的内容,涵盖了力和运动、声音的传播、光和光的传播、电能的使用、电的简单电路以及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石油和煤的利用、酸和碱、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同时还包括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增加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4.1物质的构成1.定义: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气体空隙最大,液体次之,气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4.2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 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0000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成人:50Kg —60Kg,大象 6t;一只公鸡 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 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③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 g)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五四学制七下生物知识点总结

五四学制七下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探究生命的科学,通过对生物现象、生物体结构和生物体功能等方面的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规律。
下面是五四学制七下生物学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工授精和助孕技术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精子注入女性体内,从而达到受孕的目标。
助孕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援助无法自然受孕的夫妇实现生育的目标。
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不孕不育的夫妇有了实现生育的期望。
第二章:基因工程技术和转基因基因工程技术是通过人工手段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生物体遗传特征的改变。
转基因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细胞中,从而改变生物体的特征。
基因工程技术和转基因在农业、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和生物体组织的活性物质来进行试验和工程操作的一门技术。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环境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卫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保卫是人类对自然界生物资源的保卫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实行措施保卫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还能保卫人类自身的生存和进步。
第五章: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出与原始个体基因完全相同或极为相似的个体。
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生物医学探究以及动物繁殖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克隆技术的进步为科学探究和医学进步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第六章: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疾病是指机体内发生的异常状态,是机体对某种内外刺激做出的生理或生化反应。
了解疾病的产生机理以及预防的方法对于保卫人们的健康分外重要。
第七章:人体生殖与发育人体生殖与发育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过程,涉及到生殖系统、性发育、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人体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对于保卫健康、防止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具有深遥的影响。
通过进修上述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规律和多样性,为将来的科学探究和生活实践提供基础和方向综合上述所述,生物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整式多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整式的加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二、多项式1、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项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法:整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五、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a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a m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n 都是正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a m ÷a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a ≠0) ;六、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1、零指数幂:a 0=1(a ≠0);2、负整数指数幂:p 是正整数。
七、整式的乘除法:1(0)p p a a a -=≠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p是正整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式多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整式的加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二、多项式1、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项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五、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a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a m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n 都是正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a m ÷a n =a m-n (m,n 都是正整数,a≠0) ;六、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1、零指数幂:a 0=1(a≠0);2、负整数指数幂:1(0)ppa aa -=≠p 是正整数。
七、整式的乘除法: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p 是正整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七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外表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1.5亿千米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光球层〔肉眼可见〕〔太阳黑子〕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4、太阳活动①太阳黑子:太阳外表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755年为第1周,2021年为第24 国.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5、太阳活动的影响: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防止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 ,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③地月距离约38.44 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7、月球外表明亮相―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外表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 “嫦娥〞卫星。
初中科学各册大纲

七上第一章 科学入门(物理)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第二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三节 科学观察第四节 科学测量第五节 科学探究第二章 观察生物(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节 细胞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四节常见的动物第五节 常见的植物第六节 物种的多样性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理)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第三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第四节 地理变动和火山地震第五节 泥石流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化学)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第二节 质量的测量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第五节 熔化与凝固第四节 物质的比热第六节 汽化与液化第七节 升华与凝华第八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七下第一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生物)第1节 新生命的诞生第2节 走向成熟第3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第4节 植物的一生第5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 感觉世界第2节 声音的产生第3节 耳和听觉第4节 光和颜色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三章 运动和力(物理)第1节 机械运动第2节 力的存在第3节 重力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第6节 摩擦力第7节 压强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第1节 太阳和地球第2节 地球的自转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 月相第5节 日食和月食第6节 太阳系第7节 探索宇宙八上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物理)第1节 水在哪里第2节 水的组成第3节 水的密度第4节 水的压强第5节 水的浮力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 大气层第2节 天气和气温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 风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四章 电路探秘(物理)第1节 电路图第2节 电流的测量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5节 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 电压的测量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8节 电路的连接八下第1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化学)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第二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四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第五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第六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第七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2章 空气与生命(化学与生物)第一节 空气第二节 氧气和氧化第三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四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五节 光合作用第六节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第七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 植物与土壤(生物)第一节 土壤中有什么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第三节 植物与土壤第四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五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六节 保护土壤第4章 电和磁(物理)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二节 电生磁第三节 电磁铁的应用第四节 电动机第五节 磁生电第六节 家庭用电第七节 电的安全使用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化学)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第二节 探索酸的性质第三节 探索碱的性质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盐第五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第六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化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第四节 材料的发展第3章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物理)第一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第二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三节 认识简单机械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第五节 物体的内能第六节 电能的利用第七节 电热器第八节 核能的利用第九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 代谢与平衡(生物)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九下第1章 演化的自然第一节 宇宙的起源第二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第三节 恒星的一生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第五节 生物的进化第六节 进化与遗传第2章 生物与环境(生物)第一节 种群与生物群落第二节 生态系统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生物)第一节 健康第二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第四节 非传染性疾病第五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1. 引言本章讲述了关于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2.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通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活动来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的方法。
它有助于我们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或推翻这些假设。
下面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首先要明确需要解答的问题或目的。
2.设计实验: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包括实验的步骤、材料和设备。
3.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步骤执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4.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
5.确认结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或推翻结论。
3. 观察观察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特征和现象变化的信息。
下面是观察的一些要点:•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特征或变化。
•观察要准确、客观,不加主观解释。
•观察要仔细、细致,不错过任何细节。
•观察要有条理,可以按时间、空间或其他方式组织。
4. 实验和观察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和观察时,安全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进行实验和观察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穿戴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实验室或观察场所的环境安全和通风良好。
•熟悉实验和观察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遵循实验或观察的操作步骤,不擅自改动或替代。
•注意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如酸、碱等,避免直接接触。
•在实验或观察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和不适当行为。
5. 实验示例:水的沸腾温度本章还提供了一个关于水的沸腾温度的实验示例。
下面是该实验的步骤和过程:实验目的:探究海拔对水的沸腾温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高度不同的容器•温度计•打火机或炉灶实验步骤:1.准备水和不同高度的容器。
2.将水倒入容器中,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3.利用打火机或炉灶将水加热。
4.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当水开始冒泡时,记录此时的温度。
科学 上海牛津 六上六下七上七下 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

精品归纳《科学》知识整理学习重点及总结SkyZH2013-5-11《科学》学习重点及总结目录《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科学入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认识科学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简单的实验技巧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生物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生物的多样性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分类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濒临灭绝的生物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细胞与生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单位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生命的诞生与成长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青春期与生育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性传染病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物态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粒子模型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热胀冷缩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能与能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能及能的形式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能的转化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能的转移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能源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水与人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水与生命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水的净化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水的循环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保护水资源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空气与生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空气的组成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氧气与燃烧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下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下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乘法中的倍数和因数一、倍数1. 定义:一个数乘以整数n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个数的n倍,这个结果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2. 性质:(1)0的任何数都是0。
(2)任何数的0倍都是0。
3. 性质:(1)一个数的所有倍数是无限的。
(2)一个数的全部倍数的个数是无穷多个。
二、因数1. 定义:两个数a和b,如果a能整除b即b/a,那么a就叫做b的因数。
2. 性质:(1)任何数都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一个数的因数还有许多。
(3)除了0之外,没有数既是奇数又是偶数。
三、素数和合数1. 定义:(1)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的数叫素数。
(2)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
2. 区别:0和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第二章:自然数的乘法一、正数的乘法1. 定义:两个正数a和b的乘积是两个数相乘的结果,记作a×b。
2. 性质:(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
(4)除0以外,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二、负数的乘法1. 定义:两个负数a和b相乘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正数。
2. 性质:(1)负数相乘得正:负数a与负数b相乘得到正数-ab。
(2)两个负数相乘还是得正数。
(3)一个正数与一负数相乘,得负数。
(4)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是因为负数代表相反的方向,相乘后相反的方向变成了正数。
第三章:有理数的乘法一、有理数的乘法1. 定义:两个有理数a和b的乘积是两个数相乘的结果,记作a×b。
2. 性质:(1)有理数相乘的性质和正数相乘的性质相似。
(2)乘法交换律成立:a×b=b×a。
(3)乘法结合律成立:a×(b×c)=(a×b)×c。
七下工业笔记知识点总结

七下工业笔记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工业的产生和发展1. 工业的定义:指利用机器、设备和技术对原材料加工、生产商品的活动。
2. 工业的产生:工业的产生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从18世纪中叶开始兴起,标志着时代的变迁。
3. 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受到技术、市场、劳动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4. 工业的分类:按照产出产品的不同,工业可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现代服务业等。
第二章:工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1. 工业的进步与环境问题: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生态平衡等问题。
2. 工业的绿色发展: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工业需要进行绿色改造,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 工业的资源利用: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4. 工业的生态平衡:工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需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工业的地域分布和布局1. 工业的地域影响:地理条件、人口分布、交通运输、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工业地域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企业的设立需要考虑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度、原材料资源、市场条件等因素,通过科学的区位选择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的扩大。
3. 工业的区域布局:国家对工业生产经济布局进行规划,着重考虑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交通条件等,发挥不同地区的特色优势,实现产业布局协调发展。
4. 工业的集聚效应:工业企业的集中生产会带动周边的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
第四章:工业的现代化与未来发展1. 工业的现代化:现代工业是在科技进步、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
2. 工业的未来趋势:未来工业发展将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等方面,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和品质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 (2)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一、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之一,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
植物的繁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两个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生殖。
在植物中,有性生殖通常涉及到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产生花粉和卵细胞的器官分别称为雄蕊和雌蕊。
有性生殖在植物中的过程如下: - 雄蕊产生花粉,花粉落在雌蕊上; - 花粉管从花粉中延伸出来,穿过花蕊,在雌蕊中找到卵细胞; - 花粉管将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 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种子长出新的植物。
2.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由一个生物个体产生的繁殖。
在植物中,无性生殖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接触生殖、出芽和分株等。
•接触生殖:植物的茎或叶子接触到地面后会产生新的根和茎,形成新的植物。
•出芽:植物的茎、根或叶子上产生新的小植物,然后从原植物上分离出来,独立成长。
•分株:植物的根茎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可以分离出新的植物。
二、植物的繁殖适应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是根据它们所处的环境和特定的生存需求而发展的。
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使植物能够生存和繁衍后代。
1. 风媒传播有些植物,如杨树和小麦,通过风媒传播进行繁殖。
它们产生大量的花粉,花粉随风飘散,并随着风的方向传播到其他地方。
一旦花粉落在其他植物的雌蕊上,就会进行受精,产生新的种子。
2. 动物传播一些植物依赖于动物进行传播,如葡萄和黄秧。
这些植物的花朵通常鲜艳且香气浓郁,吸引了昆虫、鸟类等动物前来取食花蜜或果实,同时也会带走花粉,这种方式被称为动物传播。
3. 水传播水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适用于以水生长的植物。
这些植物通常在水中产生花粉和卵细胞,并与水相联系。
当水体流动时,花粉和卵细胞会被带到其他地方进行受精,形成新的种子。
4. 无性繁殖在某些情况下,植物无法依赖有性生殖进行繁殖,而采用无性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是指从一个个体中分离出一个或多个新个体的过程,如接触生殖、出芽和分株等。
初中科学各学期重难点分析(学管版)

初中科学各学期重难点分析(学管版)七年级上: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学科入门②内容上比较难的是第一章的“测量”,第二章的观察生物,里面对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生物的分类方面讲的很细,中考考到时的候容易错。
③学习方法思维上,七上对整个初中的学习至关重要,它阐述了整个初中会用到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学科思维。
七上的学习好差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度,影响到后面学习的流畅性,甚至中考成绩。
④学习建议:培养出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完成是基础、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归纳总结、严格学习并遵循答题规范,学有余力的话可以一些科普类节目、书籍,保持足够的好奇心。
谈单建议:从培养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形成科学学科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入手,强调七上对后续学习的基础作用;对一些目前成绩还行的学生可以从让学生多方面学习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引导。
七年级下:①内容上相对于七上,在具体内容的难度上开始较大的提升。
第一章生物生物的繁殖记忆的内容比较多;第二章物理光学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难度中等,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总结规律的能力;第三章物理力学七下最难的一章,是整个初中力学的奠基,受力分析的基础,难度大,且必须掌握,不然后续的力学内容几乎无法下手。
第四章地理地球、月球,中考里面会涉及,但分数不多。
②学习建议:及时疏导因难度增大而带来的解题正确率下降的失落情绪。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一定的题目量但不能盲目的刷题,遇到问题多找比自己的成绩好的同学或老师请教,埋头苦干一日,不如名师指点一刻!学会自行归纳总结和举一反三,掌握学习上的主动权。
谈单建议:可以重点从第二章和第三章比较难入手,强调这两章内容不仅现在难学,作为后面知识的基础,还会影响到初二初三一些内容的学习,强调这个阶段孩子心理上的蜕变,已经从小学生心理完全适应了初中的生活,也有些学生开始“皮”了,要在这个阶段保持好对科学的喜爱,认真的遵守科学学科的规范性、严谨性。
科学:目录 教案(浙教版七下)

七年级下册课时教案目录第一章对环境的观察(14课时)第1课时1、1 感觉世界(一)第2课时1、1 感觉世界(二)第3课时1、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4课时1、3 耳和听觉(一)第5课时1、3 耳和听觉(二)第6课时1、4 光和颜色(一)第7课时1、4 光和颜色(二)第8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第9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二)平面镜和球面镜第10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三)光的折射现象第11课时1、6 眼和视觉(一)第12课时1、6 眼和视觉(二)第13课时1、7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14课时本章复习第二章运动和力(12课时)第1课时2、1 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课时2、2 机械运动(二)第3课时2、2 机械运动(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和平均速度第4课时2、3 力的存在(一)第5课时2、3 力的存在(二)第6课时2、4 力的图示第7课时2、5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8课时2、6 摩擦的利和弊第9课时2、7 牛顿第一定律第10课时2、8二力平衡的条件第11课时本章复习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5课时)第1课时3、1 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课时3、2 新生命的诞生(一)第3课时3、2 新生命的诞生(二)第4课时3、3 走向成熟(一)第5课时3、3 走向成熟(二)第6课时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一)第7课时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二)第8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一)第9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二)第10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三)第11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第12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二)第13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三)第14课时学生实验——嫁接第15课时本章复习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16课时)第1课时4、1 地球的自转(一)第2课时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第3课时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二)第4课时4、3 地球的绕日运动(一)第5课时4、3 地球的绕日运动(二)第6课时4、4 日历上的科学(一)第7课时4、4 日历上的科学(二)第8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第9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二)第10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三)第11课时4、6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12课时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一)第13课时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二)第14课时本章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规律的学科,通过实践和观察,人类逐渐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科学的定义、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
下面将以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为线索,逐个介绍各个知识点。
一、科学的定义科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理论推理和验证等一系列科学方法来研究、解释和改造自然界的学科。
它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追求真理和普遍性原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科学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和验证。
1. 观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仔细观察,收集、整理和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事实,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2. 提出问题基于观察得到的数据和现象,科学家会提出问题,形成研究的初衷。
问题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究和实验。
3. 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初步解释或猜测,是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工具之一。
科学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可能的假设,用于指导后续的实验和研究。
4. 实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或反驳假设。
实验要求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 数据分析在实验或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会收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和推理。
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等方法进行科学性的判断和评估。
6. 结论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推理,科学家将得出结论,回答研究问题并解释研究现象。
结论应该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普遍性,为科学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和应用提供基础。
7. 验证科学研究不仅要得出结论,还需要通过其他科学家的验证和复现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科学家可以通过发表文章、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与其他科学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接受同行的评审和批评。
三、科学方法的应用科学方法是指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套处理问题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科学基础知识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一、动物的生命周期(一)动物的生命周期1.人的生命周期。
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2.家蚕的发育:受精卵→→→。
家蚕生长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个期。
蛹不吃不动,体内却在剧烈变化。
家蚕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3.蝗虫的发育:受精卵→→。
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与成虫相似的幼虫。
4.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等生长时期构成。
(二)变态发育。
1.像青蛙那样,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和上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三)寿命1.动物的寿命是指动物的的时间。
2.影响动物寿命的较大的因素有、、等。
3.动物通过的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二、新生命的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1)精子和卵细胞是人体中的细胞。
(2)精子和卵细胞的比较。
2.人的生殖系统(1)人的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繁衍后代。
(2)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
其中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等器官组成。
其中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
3.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中结合形成的过程。
受精的场所是。
卵巢产生的卵子沿输卵管往下输送,若在此处遇到沿输卵管向上游动的精子,就会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受精时一个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膜内,精子核与卵子的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2)一般情况下,一个卵子只能接受个精子。
(1)是胚胎主要的、最终的发育场所。
胚胎发育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卵细胞质中的,以后胚胎通过和从吸取营养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排入母体血液。
三、走向成熟1.青春期是逐渐成为的过渡时期,是指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岁到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左右。
2. 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3.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4、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体变化最明显的时期。
(1)人体的外表变化青春期人体的外表男女共同变化有:、、等。
男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长、声调较和突出等。
女性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是、声调较和发育等。
(2)的发育和成熟——这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特征。
进入青春期,女孩的发育成熟后,大约每一个月有个成熟的卵从中排出。
如果卵没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这种现象叫。
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
5、青春期要有全面、丰富的营养,要注意,,。
6.从课本P84图3-21人类的生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人一生中有两个迅速生长的时期,即和,生长的速度快。
四、动物新老个体更替1、动物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动物新老个体间的更替。
新个体是通过动物的产生的,而成年个体在死亡之前,能产生,以保证种族的。
2、通过和结合,形成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不需要和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3、动物生殖的多样性(1)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②体内受精(2)胚胎发育方式①卵生的动物有昆虫、、、和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体外,营养来源是卵中的。
②胎生的动物有,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内,营养来源由通过胎盘供给。
③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发育,但营养来源与母体,而是来自。
4、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变形虫的生殖方式为。
即一个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变成子细胞。
水螅进行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即母体发育到一定时候能产生一些,这些从母体上脱落下来,就可以长成。
5、新生命诞生后,经过生长发育,最终都要和。
(1)衰老的实质是:的过程。
(2)衰老的最终结果是,它是生命的。
它的主要特征是、、停止活动,其中停止活动是死亡的主要标志,即判断人死亡的标准是。
五、植物的一生1、菜豆种子由和构成;其中胚由、、、(两片)组成。
2、玉米种子由与、和构成;胚也由四部分组成,但只有片子叶;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能看到,说明种子内的主要成分是。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和,这是植物种子的。
其中胚又是由、、、四部分组成;是新植物的。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有或无)胚乳,有片子叶;玉米种子(有或无)胚乳,有片子叶。
4、(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分为:①有胚乳种子,如小麦、水稻、高粱、蓖麻、柿子等。
②无胚乳种子,如南瓜、菜豆、大豆、花生、黄瓜、慈姑等。
(2)根据种子里子叶数目分为:①单子叶植物种子,如、、、、慈姑等。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如、、、黄瓜、柿子、蓖麻等。
一般地,单子叶植物种子中胚乳,双子叶植物中胚乳。
5、种子里含有丰富的、、、等营养物质。
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主要贮存在里,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重要贮存在里。
6、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胚必须是活的,它是将来发育成的结构基础,或中的是胚发育需要的的来源。
7、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可能有: 、、、、、等。
这些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叫。
(2)影响种子萌发的变量很多,但这些变量并不都是同等重要的。
如有关种子自身的变量,如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就是。
(3)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除了次要变量需保持相同外,其它的同样应保证相同。
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法。
如果要探究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则应控制的环境因素是、应相同。
(4)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是:、(氧气)、。
上述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8、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开始分裂和生长。
首先,发育成根,同时胚芽逐渐长成和,就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
9、芽是未发育的、或。
按芽的分为和两类。
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的生长则会使植物体形成侧枝。
一般顶芽生长好的话,侧芽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有时为了需要,目的是为了促使侧芽发育,多长。
10、芽的结构有、、、和等部分。
在、和充足的条件下,芽顶端的细胞会不断分裂,芽轴就逐渐伸长,芽轴上的叶原基也会发育成幼叶,并逐渐长大。
11、花是被子植物的器官。
花由和组成,其中花萼和花瓣构成了花被,花蕊则有和构成。
雄蕊则是由(内有花粉)和组成,而、和(内有胚珠)三部分组成了雌蕊。
但花的重要结构是和。
12、植物的一生也跟动物一样,具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成熟的植物六、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当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发育成熟,花被展开,和显露出来,叫开花。
2、植物开花以后,雄蕊中的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上,这个过程叫做 .3、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花粉落在一朵花的上的传粉方式。
如是进行自花传粉的;异花传粉:花粉落到一朵花的上的传粉方式,如是进行异化传粉的。
其中,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4、异花传粉的途径:(1)虫媒花靠传粉,动力来自于;特点是:、有的花被、芳香的、甜美的。
像、、、等植物的花。
(2)风媒花靠传粉,动力来自于;特点是:花粉、柱头或、并且伸出。
像水稻、、榆等植物的花。
(3)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这就是。
5、完成传粉后,花粉受到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穿过柱头伸入子房,一直到达。
同时花粉管内形成个精子。
6、精子到达后,一个精子与胚珠内的融合形成,另一个精子与胚内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是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7、受精后,花萼、、、雌蕊的和一般都凋落。
(也有少数花萼不凋落,如草莓)。
8、子房发育成,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
子房内如果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只有粒种子,如桃子等。
子房内如果有多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可以形成粒种子,如西瓜等。
9、像、胎生狗脊、、葫芦藓等植物都,也不产生,而是用进行繁殖。
10、营养繁殖是指许多被子植物还可以用器官,即、、进行繁殖的生殖方式。
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四种:、、、。
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的对齐。
营养繁殖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保持,不易变种,而且繁殖速度。
被广泛地应用于和的栽培中。
11、组织培养也是一种植物繁殖的方法。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一、感觉世界1.人类的任何一种感觉都是在形成。
2.皮肤有觉、觉、觉、觉等功能,其中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
在“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觉来感知象的形状的。
3.人体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因为这个部位的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因为其上对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4.嗅觉特点:(1)嗅觉的性,是指一种气味持续地作用于嗅觉器官之后,嗅觉感受性会出现降低的现象,即大脑的疲劳的缘故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它里面有许多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尤其对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6.人具有四种最基本的味觉是、、、,另、、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舌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的部位分别是:、、、。
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正在发生的物体叫。
2.声音需要依赖、和作为介质才能进行传播。
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3.声音是以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
4.声音与介质的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还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在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
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米/秒5.声速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会产生现象叫回声。
三、耳和听觉1.耳是人的器官,耳的结构分外耳(、)、中耳(、、)、内耳(、、),其中,是起到振动并放大作用的,是听觉感受器,是形成听觉的器官。
2.乐音的3个特征:、和。
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音调的高低由决定,频率越,音调越;响度与和跟人离声源的有关。
音色是声音的音质。
跟发声物体以及发生的方法有关。
3.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5.噪声、噪声等级及噪声的防护:声音的大小的单位用表示,噪声的防止一要在.减弱,二要在中减弱,三要在处减弱。
四、光和颜色1.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叫:、、等。
2.光在中的传播最快,每秒达米(千米)。
3.光年是指,因此它一个时间单位(填“是”或“不是”)。
1光年=千米。
4.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它可在中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最快,为米/秒。
光在其它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慢些。
5.光线是用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符号。
6.白光射到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称为。
不能在分解的光叫,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
7.和都属于不可见光。
红外线常用于上,紫外线杀死常被人们用来。
还能使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
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