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阶段及特点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阶段及特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阶段及特点第一次经济结构调整:1979—1984年由于从1958年起到1978年,中国经济建设除了1961—1965年的调整时期以外,许多年份都犯了盲目追求“生产高速度、建设大规模”的错误。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重工业的建设上,片面强调“以钢为纲”,忽视能源和交通运输业,在重工业内部,则片面强调自给自足,忽视协作配套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如此日久天长就形成了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某些重工业部门过分突出,而农业、轻工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相当落后。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投资成本大而效益低成为这种畸形经济结构的特征。
此外,城镇大量失业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水平长期未能得到改善。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于1979年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价格、财政等政策,调整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加快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开始明确,轻工业及重工业之间比例得到调整,能源供应得到较好的改善。
但是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加工业发展过快的新问题。
由于基础设施、原材料工业跟不上加工工业的发展速度,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加上农副产品的供应增速跟不上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增长,通货膨胀开始出现并越发严重,为此,自198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了第二次结构调整。
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1988—1991年1988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了治理整顿、全面深入改革的方针,在大力治理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此次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和贷款结构,在消除经济过热的同时,实行向部分产业和企业“倾斜”的政策,把其他方面压缩下来的资金、原材料、能源和运力集中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使得农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增加了有效供给。
这次调整尽管有效地增加了短缺商品的供给,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只是缓和了部分经济结构方面的突出矛盾,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区域产业结构
不仅如此,这三大部门各自内部也会发生显 著的结构性变动,其变动趋势是:制造业上升幅 度最大,大约占工业部门份额上升的2/3;在制造 业内部,与现代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部门增长得 最快,其在整个制造业总产值和劳动力中占的相 对份额都是上升的,相反,一些传统生产部门的 产值和劳动力的比重则是下降的;在服务部门内 部,教育、科研和政府部门的相对份额趋于上升。
二、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 库兹涅茨法则 钱纳里标准结构 霍夫曼系数
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早在17世纪,他在《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 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 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 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1、从与发达地区比较看,落 后地区产业结构水平低。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产 业结构较为落后,第二、三产业 比重较低,特别是西藏、贵州等 地,其产业结构层次低。2000年, 第 一 产 业 占 GDP 的 比 重 , 全 国 为 15.9%,东部为11.9%,西部在20% 以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全 国为50.9%,东部为51.4%,西部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 占GDP的比重,全国为33.6%,东 部为40.2%,西部为31.1%。
而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可以 使各区域都获得比较利益,从而使 大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得以健康、 快速发展。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就 是合理的。
产业关联标准
区域内部各产业关联度越大,区域经济凝聚力越强, 则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也越大,这样相互配合、相互衔接、 比例适当的产业布局在一个区域内能获得聚集经济效益。 各产业之间彼此提供获取正外部经济的利益,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尤其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 之间是否协调显得特别重要。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方向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方向当前通过对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来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为能否提升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首先指出目前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新型化程度进行剖析,并分析其特点,最后对如何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演进方向。
标签: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1 中国产业结构的问题1.1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中国的产业发展总的态势为: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
产业结构演进趋于良性循环,主要反映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水平趋于优化。
工业结构正逐渐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
我国的重化工业正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己具备相当规模,尤其是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农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牧渔业产值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门类越来越全,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值结构的波动较大,而其从业人员的结构的波动较小。
1.2 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滞后,第二产业超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
突出体现在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供给能力相当有限,多数行业产品的差别化率低,集中在单一品种和档次上,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升级化的趋势,并致使不少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格局。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物耗高、能源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ppt
4、3 企业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指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 企业更为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并 能够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综合素质。
更有效——更低的价格、更满意的质量——市场占有率 自身发展能力——良性循环、良好业绩——企业赢利率
• •
(低成本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 (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六、以“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方式,投资构建基础结构组织(Infras tructure); 七、通过获取知识产权,提高地方的科学技术水平; 八、通过终生学习,培育地方人力资源; 九、扩充保健、卫生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十、发扬重视家族的东方文化传统,增进区域社会的 凝聚力。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三、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力? 四、什么是竞争力或竞争优势?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始终坚持创新, 不断引领中国潮流; 珠江三角洲:得改革开放之先气及地缘之便 利,最早引进外资; 苏州: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始终掌握着发 展和竞争的主动权; 温州:为生存而不懈努力,开拓进取求发展;
国家竞争力的内涵
《中国国际竞争力报告(2001)》课题组认为:国际竞 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 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因素的 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 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取利润的能力。简单地说,即是一 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反映出来的生产 力。(金碚,1997)
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规律
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规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规律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演化趋势,分析产业聚集、经济区域格局、城市网络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 基本特征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体,中部地区为支撑,西部地区为辅助。
这种地理格局形成的历史根源在于近代中国的列强侵略和对外贸易的历史,沿海地区受到了外部经济刺激,形成了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部地区则主要发展了农业和轻工业,而西部地区则因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原因发展滞后。
2. 演化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中国经济地理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
首先,中部地区逐渐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中部地区,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的崛起,特别是中部城市群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中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了中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
其次,西部地区也开始崛起,成为重要的发展区域。
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如重庆、成都、贵阳等城市的发展,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
而沿海地区则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成本上升等因素,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
3. 产业聚集产业聚集是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特征。
中国的产业聚集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以及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份。
其中,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产业聚集区。
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了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 经济区域格局中国的经济区域格局主要由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经济区域组成。
这些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较为成熟,而西部地区则呈现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推进了“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界定、特征与功能定位
图 1 中国基于地(市州盟)级单元的欠发达地区 分布(资料来源:文献[6])
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underdevelopment regions
图 2 中国基于地(市州盟)级单元的资源富集区 分布(资料来源:文献[6])
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rich regions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北京 10001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4.新疆区委党校,乌鲁木齐 8300025;5.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9; 6.云南财经大学,昆明 650221;7.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120)
个特定区域内,往往不是只存在一种资源,而是同 时存在着多种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伴生现象十 分常见,难以系统计算。而区位商可以衡量某一区 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采掘业的区位 商反映矿产资源的富集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Lq=(Ni/A)i (/ N/A) 式中 Lq为区位商;Ni为研究区域采掘业从业人员;Ai 为研究区域所有部门从业人员;N 为背景区域采掘 业的从业人员;A 为背景区域的从业人员。
收稿日期:2010-08-12;修订日期:2010-12-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1253 和 70873119)。 作者简介:谷树忠,男,河北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 E-mail: gushuzhong@
由此,可以看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有别于贫 困地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是 一类特殊的地区。
2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分布及其规律
区域经济学思考题
第一章1.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地互动性。
2.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简答题)(一)界定范围,明确任务(二)搜集资料,初步整理(三)现场调查,实地考察(四)分析资料,提出设想(五)专家咨询,科学鉴定(六)跟踪研究,反馈调整第二章1.区域经济条件有哪些内容?区域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区域历史基础、区域技术条件、区域市场条件、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和区域政策。
2.区域优势的类型有哪些?(材料分析题)区域优势的类型有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竞争优势与合作优势、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和时间优势与空间优势。
第三章1.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特征:条件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2.三次产业是如何划分的?以社会发展阶段为依据,以资本流向为主要标准,把初级生产阶段称为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把第二阶段的生产称为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电力和煤气业等;把第三阶段的生产称为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业、饮食业以及科学、卫生、文化教育、政府等公共行政事务等。
3.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论述题)(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生产服务竞争力(2)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3)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二) 以技术改造与集群化发展为重点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1 )规模化建设和培育主体产业(2 )确立若干主体产业集群区域(3 )通过特色与优势产业空间集聚,强化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三) 以调整产业政策为重点培育与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 以产业组织集团化为重点形成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
(五) 以产业空间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相结合为重点形成产业园区体系科学发展。
(六) 以产业集群创新为重点实现区域产业链形成与发展。
东_中_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转移趋向
收稿日期:2007-05-02作者简介:彭连清(1975-),男,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转移趋向彭连清(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本文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对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特征;产业转移趋向;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7)06-0029-03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持续集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趋加剧。
近年来,先后出现 民工荒 、 电荒 、 油荒 、 地荒 ,环境资源承载压力加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压力显著加大。
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其资源优势、劳动力要素优势和市场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陆地区迁移,开始出现明显的产业区域转移趋向。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人均GDP 看,1991年以来,除一些特殊年份外,每年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只占东部的40%多一点,而西部只占东部30%多一点。
1985年,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1.96%、29.69%、18.35%,到2005年,差距进一步扩大,比重分别为59.52%、23.49%、16.99%。
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联系,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产业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
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地的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这个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愈发显著。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分析这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并从多个角度对比其各自的优缺点。
一、从种类上对比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种类相对较为丰富,一般可以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类。
其中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金融业等。
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则相对简单。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不高,很多设施和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因此仍然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
因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欠发达地区的比例较高,第三产业则比较薄弱。
二、从收入上对比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所以其收入来源也更加丰富。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农产品、林产品和海产品等;第二产业则主要来自于生产和销售各种各样的制造品;第三产业的收入则来自于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例如旅游、娱乐和金融等。
而在欠发达地区,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很多人的收入来源只是来自于农业和手工业。
虽然服务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发展,但是其比重还非常小,远远不能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
三、从人口分布上对比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更为多样化,所以其人口分布也更加均衡。
例如,很多人可以选择在城市中寻找各种就业机会,也可以选择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和养殖等。
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分布就比较不平衡。
由于大部分的就业机会都来自于农业和手工业,因此很多人只能选择留在农村从事种田和养殖。
四、从国际贸易上对比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更为多样化,所以其对外贸易也更加活跃和多样化。
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出口各种制造品和服务来获得额外收入。
而欠发达地区的国际贸易相对来说稍显单一。
由于其产业集中在农业和手工业,因此很难像经济发达地区那样通过出口各种各样的制品和服务来获得额外收入。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区域分布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一些学者将这两者联系起来,考察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结构改革和要素重置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Young,1995;Calderon et al.,2007)。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断的结构改革和要素重置密切相关(张军等,2009)。
此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其在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对当地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已被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并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
回顾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变迁,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紧紧围绕这一点,理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已有的文献和相关数据构建描述产业结构地区分布状况的指标,以此判断地区间产业分布是否合理,为接下来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形成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并发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配合这一战略的实施,如低利率、低汇率、低工资、低农产品价格等政策,逐渐形成了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并造成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林毅夫等,1994)。
相关数据显示,1952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所占份额高达83.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所占份额分别仅为7.4%和9.1%。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经济部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量利用外资,以增量性改革为特征的非国有部门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都为当时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微观基础。
在以上种种因素的推动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如图1所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快速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9年的38.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则大幅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从1978年的12.2%上升至2009年的34.1%。
浅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演进趋势
浅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演进趋势.)[摘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的动态特点。
虽然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产业结构演变的非均衡性特征较为突出,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内部升级较为缓慢、地区产业结构不平衡、地区间产业同构化突出等不足之处。
由当前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大势所趋;第二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相对稳定;高技术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资源环境问题仍是“约束条件”,国际产业转移将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进趋势[中图分类号]F121.3[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0)11-0035-0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所占比重上升,但增长幅度逐渐趋缓;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但有反复。
这一变化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的演进规律,与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相适应。
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因素,当前的产业结构仍然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首先,从收入结构变动趋势看,第一产业比重在不断降低,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在不断增加;从各产业收入增长的速度看,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看,第一产业比重在不断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由此可见,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尤其是2001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律。
自2001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新一轮的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看,各次产业比例偏差较显著;从内部看,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等进行优化调整。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及特点(一)总体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
第二产业尤其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当有限。
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波动,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二)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下降到2009的10.6%,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80年代中期以后才转为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比较平缓,可见,第一产业的比重比较稳定,未来的变动趋势将会很小。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总体上看,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
第二产业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下降到1990年的41.3%,到2007年达到峰值50.3%。
从2007年起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回落。
从整体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到80年代前期,第三产业GDP比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
但2002年以来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07年达到波谷。
从2007年起,由于第二产业的增速放缓并且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还将有一个明显的上升。
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化进程2、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一、二产业制约相当突出(一)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一、是农产品总量供给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同时,农业结构(特别是品种、品质结构)尚待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相比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解释中国近代的历史现象有很重要的帮助,本文简要论述一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中国还是完整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虽然受商品经济的影响,自然经济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有某种解体的迹象,但是就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基础而言,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和清政府当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取得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我们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大大加快。
其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低下。
他们在发展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之下显得束手无力,这可以说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原因。
2.近代工业的出现。
在中国近代存在的近代工业有: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家开始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华开办的工厂越来越多,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样我们中国出现了近代的官办企业。
之后,在外国在华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我们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高一地理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试题答案及解析1.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回答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答案】B【解析】截取相关有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回答。
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传统农业产值比重最高,共有尚在起步,其比重最低,工业化起源多以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环境问题及人地矛盾不突出。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 B.B—C—A C.C—A—B D.B—A—C【答案】C【解析】考查正三角形产业统计图表(上右图)信息的提取和分析,C 产业结构为一三二(或一二三)格局,A为二一三(或二三一)格局,B为三二一格局。
再结合上左图区域的发展过程排序:C A B。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近三十年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A.英国一德国B.德国一美国C.东亚一拉美D.美国一日本【答案】C【解析】现代世界产业转移升级一般沿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东部地区、拉美现在开始向东南亚等落后地区转移。
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准确把握世界产业转移的路线、过程即可。
17世纪90年代,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世界产业中心开始了首次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18世纪30年代,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
上世纪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活动中各个产业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优劣将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对中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第一产业(农业)占比逐渐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从上世纪50年代占比超过60%下降到目前的约9%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导致农业产业的萎缩。
同时,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降低了农业对经济的依赖程度。
二是第二产业(工业)占比较高。
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约占40%。
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能够提供大量的低技术含量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然而,中国的工业结构仍然存在着缺乏创新能力和技术升级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难以提高整体产业链的附加值。
三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不断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约占50%。
特别是金融、航空、旅游、教育等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服务业的繁荣。
服务业的增长对于提高就业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品质不高、效率不高等问题,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产业结构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平衡。
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依赖于传统的重工业和重化工业,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仍然占据一定比重。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而轻工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是产业链不完整。
中国的产业链缺乏完整性,很多企业只能从事生产的低附加值环节,对于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高端市场的依赖性较高。
这限制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产业结构与地区差异
产业结构与地区差异随着时代的变迁,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产业结构与地区差异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的定义及特点产业结构,指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某一时间点上固定的产业类型组合和产业规模结构。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的组成和竞争力。
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结构、资源禀赋等等。
产业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发达地区,通常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等产业;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生产制造业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产业链条较短。
2、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某些产业会逐渐式微,而新兴产业则随之兴起,产业的种类和产业链也会发生变化。
3、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产业禀赋和市场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产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适合农业等产业的发展;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更加适合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地区差异的原因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不同地区的天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都不同。
例如,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因此更适合工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也是地区差异的因素之一。
地处沿海的城市更容易与外界交流和互动,因此更适合生产制造业等出口型产业的发展;而内陆城市则更多地侧重于本地区的市场需求。
3、经济政策不同地区的经济政策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对某些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同,就会导致某些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1、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在未来,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由此可看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重大。
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不仅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也有助于促进经济整体的稳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自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表现为:第二产业在国家扶持下迅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也在不断增长,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阶段及特征(一)一九七八年至今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一九七八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计划体制逐步退出舞台,市场作为“无形的手”开始配置资源,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开始变小,三次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的方向趋近。
这一阶段中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是:1. 工业内部结构更为合理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产业结构在政府行政干预下,重工业被优先发展。
一九七八年之后,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轻工业占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
2. 区域间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从第一产业占全国比重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是三大地区最低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大致相近,且其变动趋势也比较相似;而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到10%以内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到20%以内的时间拐点都是在二零零五年前后。
此外,就第三产业而言,其中东部地区在基数最高的基础之上,增幅也是最大的;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又呈现了和第一产业相似的变动趋势,即基数相同且增幅相近;东部地区在二零零零年前后第三产业比重突破40%,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升到30%以上。
二、三次产业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但这个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众多,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要推行一系列的政策,而推行这些政策就需要厘清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从低级向高度化演进的过程。
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同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更替流转密切相关,此外还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一)产业之间结构演进自建国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从最初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到改革开放前后强调工业化,再到当前强调以高新技术为主、高附加值企业为主,以及高工业化为主,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不断提高。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四)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
贫富差距巨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 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甚至没有人身自由。
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沿海殖民地的现代工业场景与广大内陆地 区原始经济场景并存。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的大城市,如重工 业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南部;上海以轻工业为主;天津、青岛轻 重工业皆有;广州的丝织与手工业工艺制造。内地工业基本集 中于武汉、重庆、太原、昆明等少数城市。农业东部以种植业
(二)农业结构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 展转变
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了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农业种植技术提升,使农业生产
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粮食供给短缺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从 单一的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开始向提高食物结构和品质转变。 中国农业向优质、高效、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结构模式转变。农业生产 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具体表现为:种植业在大农业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种植业、林业、畜禽水产养殖业内部结 构调整进展明显;农产品品质结构大为改善。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目 前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 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
环太平洋经济圈——亚太
第一节 中国地理区位及国土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民族经济异常落后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小,农业占绝对重
要地位。种植业中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不发达;工业主要是 采掘业与原材料初步加工业。
(三)产业经济的高度对外依赖性
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操纵了中国的财政 和经济命脉。外资几乎垄断了旧中国的所有工业部门;帝国主 义国家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充斥中国市场;中国成为了帝国 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其次,传统产业占比高也是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如轻工业、纺织业、冶金产业等,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外,技术含量低是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由于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落后地区产业往往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部分产品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的状态。
这导致国内替代品市场较少,依赖进口产品比例较高,对外贸易结构并不平衡。
最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也是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在落后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占比较小。
这导致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较高,不足以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潜力。
总结起来,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主导、传统产业占比高、技术含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特征限制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动服务业发展等措施来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 改革开放近30年来,虽有时缩小,但近年 来又出现反弹,且呈现出不断扩大 不断扩大的趋势。 不断扩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 就是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不论 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这里我们主要 就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学习。 从总体上看,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 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22.2 15.4 14.6 9.4 9.0 6.5 16.7 13.4 13.0 18.2 13.4 27.7 30.0 26.6 24.2 17.4 21.7 27.6 27.2 27.0 25.2 29.9ຫໍສະໝຸດ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从工业结 )、从工业结 从工 构来看, 构来看,落后地 重工业过重, 区重工业过重,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进入本节内容之前,先请同学 回顾前面第二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 “ 展”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下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第三个内容即“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所介绍的关于“落后地区”的界 “ 定是有必要的。我们请一个同学来回 答这个问题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从与发达 )、从与发 从与 地区比较 地区比较看,落 后地区产业结
构水平低。 构水平低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2000年中国三大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年中国三大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单位: ) 年中国三大地带产业结构比较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地区 15.9 50.9 33.2 全国 11.9 51.4 40.2 东部 19.4 48.9 31.6 中部 21.1 43.7 31.1 西部
轻工业比重 相对较小。 相对较小。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数据资料整理计算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二)、从三次产 )、从三次产 从三次 业比较看,落后 地区产业结
构极不协调。
中国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2001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单位:%) 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单位: ) 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就业构成
资料来 源:国 家统计 局: 《中国 统计年 鉴》, 北京, 中国统 计出版 社, 2002年。
产业 地区 全国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第一产业
50.0 54.7 58.8 66.4 73.6 71.8 55.7 59.4 60.0 56.5 56.6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