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聚谈

合集下载

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教育公平和效率一直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机会接受教育,而教育效率则是指教育系统的效率和教育质量之间的平衡。

虽然这两个问题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首先,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效率的前提。

在一个公平的教育系统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估和适当的支持。

这样,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质量更高、更具挑战性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绩。

相反,如果教育系统存在不公平,即一些学生在教育机会上处于劣势地位,那么这些学生往往会在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学生,并导致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差异扩大。

其次,教育效率与公平相互支持。

一方面,教育效率的提高可以帮助解决教育的不平等问题。

例如,在贫困地区,由于学校的资源和条件相对较差,学生常常面临着无法获得优质教育的困境。

但是,提高教育效率可以使学校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

因此,教育效率的提高可以缩小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差距。

另一方面,教育公平也可以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

一个公平的教育系统可以鼓励所有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不受社会或经济背景的约束。

这样能够诱导更多学生进入学校,并且以更积极的态度学习。

最终,这将产生更高的学习成果和更高的总体教育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注意到一些风险。

一方面,过于追求教育效率可能会削弱教育公平,导致一些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教育体验很大程度受到限制。

与此同时,过于强调公平可能会降低教育效率,因为某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总之,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

一个健康的教育系统必须同时关注教育的效率和公平,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方法,达到平衡和增进教育质量的目标。

论述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论述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论述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1)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首先,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其分配有别于商品,如果分配不同平将会造成政府形象和作用的扭曲,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其次,经研究,教育具有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和改变收入分配,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居于弱势的社会群体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教育不公平将阻塞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第三,教育具有复制和放大现有社会秩序的作用,教育的不公平能使现有的社会不公平加剧并使其范围扩大,不公平的教育将大规模地再生产社会不公平;第四,教育凝结着社会对未来的期望,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发展的起点。

因此,教育不公平既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公平的反映,又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公平,会损害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

(2)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育机会公平。

它的一个极端是教育机会均等,但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谁能享受这些教育资源要有相应的选择机制。

选择标准是什么?是经济实力还是考试成绩?另一个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该存在由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

(3)当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从表面上看,主要集中反映于某些“点”上。

例如农村初中生辍学、中学阶段的择校、不同省区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城市打工者子女入学及某些教育腐败等。

这些问题是显性的,直接与某些人群的利益相关,对社会心理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反映的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

如果从系统、全面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和阶层差异明显。

(4)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一种观点主张,从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出发,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公平为最高原则。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应当把受教育者看成是社会成员的权利,全体学龄儿童必须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公平是指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而效率则是指资源的最优分配,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是保障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的重要目标。

在传统的资源分配中,学校通常将资源主要集中在重点班级或者重点学科上,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因为这意味着其他班级或学科的学生将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为了实现公平,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提供公共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供所有学生共同使用;推行综合评价制度,减少对学科成绩的过度依赖,确保每个学生的发展机会。

其次,学校教育资源的效率性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证。

高效的资源配置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环境,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并不总是高效的。

一方面,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往往出现一些矛盾和浪费。

比如,某些班级人数过多,而另一些班级人数较少,资源配置不均衡;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资源闲置严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提高效率,学校可以进行资源评估和调整,在资源配置中注重灵活性和差异化,根据不同学生和学科的需求进行合理划分。

同时,学校可以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来补充学校内部的不足。

另外,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还需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和个体需求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有所不同,这会造成一些地区的学生享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而其他地区的学生却面临缺乏资源的局面。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资源分配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以平衡地区之间的资源差距。

此外,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有特别的兴趣和潜力。

有关高等教育公平还是效率问题

有关高等教育公平还是效率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市场机制是以效益为导向的,它并不考虑公平的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效益和公平是矛盾的:市场可以调节效益,但是公平的实现必须人为干预。

市场在追求效益目标的同时,只能兼顾公平,公平只能相对地达到和实现。

效率和公平的矛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为了获取效益,高校在生源方面的自由竞争可能会损害入学机会的公平性。

从效率的角度分析,最好的高校选择最好的学生,同时也被最好的学生所选择,这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但是应该看到,学生的社会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学术水平,因此,上最好高校的学生也许并不是生来优秀,而是他们的生存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向优秀发展,那么,对于出身于社会低层家庭的学生来说,这种竞争就带有不公平性。

第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资金竞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办学效率,但是,也同样会引发一系列不公平问题。

因为竞争性财政体系更有利于那些拥有合适的组织模式及称职的教职员工的学校,它们可以开展高质量科研活动,因此容易获得更多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反过来会给学校带来办学条件的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这就使得那些科研水平比较差的学校与这些好大学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因为前者的科研水平较低,经费较少,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教学质量也只会逐步降低。

第三,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教育机会,虽然以实现公平为目标,但在很多时候是效率低下的。

一般来说,由于很多原因,弱势群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学习障碍问题。

为了实现公平,许多国家都在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实际上,这些人能够顺利毕业、得到学位的较少。

从市场的角度看,这是资源的浪费,是效率低下的投资。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

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思考

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思考

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思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探讨也愈加频繁。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入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再思考。

首先,高等教育公平是指所有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而高等教育效率则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质量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将投入的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对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传统看法认为二者是互相矛盾的,追求公平会牺牲效率,反之亦然。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

首先,推动公平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一样,都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优质教育和公平机会的实现互为支撑。

只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才能让更多有能力的学生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则能够保证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公平和效率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公平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整体学习效率;而高效的教学和学习程序也能够让更多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效能。

最后,公平与效率的实现需要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公平教育的覆盖率和质量水平;同时,学校和教育机构应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效率。

总之,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重新思考,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

只有在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教育公平,从根本上讲它是受社会公平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面对着社会公平的状况,它必然要影响到教育公平的程度,而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它和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现实是有直接的关系。

当然,教育的公平,反过来讲它也会影响社会公平,它可能会起缩小社会差距的这种作用但是它可能也会教育上的一些决策问题,它也会拉大社会差距。

所以,我想分析,中国现在社会公平的状况,中国是一个二元结构的社会,从历史上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差距的。

这种差距和发达国家,有一点不一样的它是跨越历史阶段的差距,在东部一些沿海城市,正在讨论向知识经济,向知识社会发展的时候,在西部的很多农村地区,它还没有开始工业化它还处在前工业社会,所以它这个落差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历史现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认为地去拉平这种差距。

现在一个新的情况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率优先在整个的经济发展中间,已经占了主导地位,那么在这样情况下,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这种差距是不拉大的。

我想不举这个具体数字,我只讲一点,就是说,按照世界衡量贫富差距的一个指标,经济系数,这个经济系数在中国,现在,梁定邦先生说的是40,我看到的材料是46。

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是处在世界中上水平,也就是说是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教育现在面对的社会的一个公平的实际。

这样一个实际。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目前这样一种贫富状况,或者说,社会分层的这种现实的影响。

同时,中国教育在公平和效率上,还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中国在现阶段,它存在着教育供求的一种明显的不平衡。

就是,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尤其是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和供求矛盾是十分尖锐的。

而且,在短期内,我们还不可能完全缓解这种矛盾,等谈不上从根本上马上解决这个矛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教育,如何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呢?我觉得,中国要解决教育上公平和效率这样一对矛盾,它首先要建筑在加快教育发展,这样一个基点上,因为,没有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就没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和效率的矛盾。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

个 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包 括效率水平 的不断提高和
公平状况的不断改善 。 如何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做 出适 当的处理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公 平与效率 关系 的理解 。因此 , 对公平与效率相互关系的探 讨既有理 论意 义, 又是指导高等教育决策所必需 。 二者存在如下 的关 系:
( ) 平与 效 率 的 矛盾 性 一 公
育的收效。 另一方面 , 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 , 反过来又有利
于促进公平的建设与完善。 高等教育效率 的提高不仅有助 于扩大教育资源 , 从而为追求进一步的高等教育公 平奠定 物质基础 , 同样也有利于奠定高等教育公平提升的精神 基
础。
高等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社会 服务 。 目前 , 任何国家
的 目的 ,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 实现效率 目标。 高等教育
的公平与效率 的矛盾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 , 把资源适当集中 , 必然要减少入学机会 , 这从根 本上不符合公平 的精神 。在谁应受教育上 , 目前最常用 的 选拔方法是文化知识考试 , 考试 成绩优异 者则优先享受高 等教育的权利 , 但这种方法却忽略了 由于地域差异 等因素 造成的学生能力之 间的差异。 这种选拔方式及随后的教育 进一步复制和扩大了不平等 。
的合作是实现理想效率 的关键 , 而且人类之间的竞争是 由
人类所特有的 自觉性来 支配 、 并通过理性的协调与合作来 完成 的。 综上所述 ,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一 对范畴。 没有毫无公平的效率 , 也没有毫无效率的公平 , 效
监控力度等措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 资源 的有效配置 , 提高 高等教育运营的公平 与效率。 关键词 : 高等教育 ; 公平 ; 效率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一、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效率的内涵首先公平不能同平等划上等号塞卡达认为公平、平等两个概念至少是不相同的。

公平、平等的根本差异为公平表达为Qualitative property即质的特性而平等表达为Quantitative property即量的特性。

所以教育公平并不是数量意义上的绝对公平而是本质上的相对公平。

在如今的社会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涉及到公民能够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

在我国最主要实现教育公平形式莫过于保证每一个条件符合的公民能够公平地参与高考的权利最后凭借高考的分数拥有公平享有步入高等教育学校学习的机会。

高等教育中的效率主要包括社会效率和学生个人的效率。

其中社会效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则为那些获得高等教育的人为整个社会创造的财富比没有进入高等教育学校学习的人要多而广义则为高等教育不但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了不可缺少的社会人才还可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和谐发展。

在学生自身效率方面教育效率主要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综合成绩以及提升个人能力将来能够较好地参加工作获得与之学历相匹配的工资收入等。

二、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效率的关系首先谈及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关系比如在一个国家由于资源有限经济发展水平缓慢等国家就往往先发展一些地区将教育资源优先分配给先要发展的地方。

就算在同一区域顾及高等教育的效率也会存在高等教育公平失衡的现象教育资源、教育资金等被优先运用到重点大学上比如985、211学校等。

在同一学校也通常将教育资源先分配给重点学科及专业。

综上可以看出我们往往面临着难以取舍的抉择是先将大部分教育资源分配给重点发展的地区的学校、学科还是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公平地分给每一个高校因此面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我们须正面对待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另外在看待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性。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言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互动作用。

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在讨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关系之前,有必要明确这两个概念。

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实现最大化产出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效率可以理解为学校、学生和社会所投入的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公平是指在资源分配和机会获取过程中,各方面享有公正和平等待遇。

在高等教育领域,公平可以理解为每个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都能够获得相应机会,并且不受个人背景、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效率对于公平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效率对公平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高等教育系统能够高效运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将会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这样一来,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更加均等,公平性将得到提升。

如果一个学校能够有效管理和利用其教学资源,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那么就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前来就读。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也增加了他们未来就业的机会。

这种高效运行的学校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社会公平。

公平对于效率的影响公平也对高等教育的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果高等教育系统缺乏公平性,即某些个体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在一个没有公平制度保障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个人背景、贫困或其他原因无法获得高等教育机会。

这将导致这部分人才的浪费,社会资源的浪费,并且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

公平对于高等教育的效率至关重要。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之间需要保持一个平衡。

过于追求效率可能导致资源集中在少数优势学校和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其他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在高等教育中,效率通常指的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

这包括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等方面。

而公平则指的是高等教育机会在分配过程中不存在不合理差异,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冲突在实际操作中,追求效率和追求公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

为了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可能会导致资源集中在部分优质高校或专业上,从而造成其他学校或专业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追求效率可能会牺牲公平。

另外,高等教育的公平也面临着来自社会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地域差异等原因而无法享受到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这时,追求公平可能会对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效率与公平的互补关系尽管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冲突,但它们并非完全对立。

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效率与公平是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效率可以提高公平。

通过提升高校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使更多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在线教学可以让更多地区和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的公平也可以促进效率。

当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时,社会人力资源将得到更好的配置和利用。

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实践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各国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践案例:1. 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行弹性学制、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制度等方式,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

一些国家鼓励学生选择跨学科的专业,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

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高等教育领域的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也是社会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一个方面,二者表现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只有部分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才能使整体发挥最大作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发展必然会促进整个社会公平与效率和谐发展的进步。

关键字:高等教育教育公平教育效率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公平与效率追求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不同区域人群的不同教育负担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城乡二元分化、通货膨胀、货币升值等因素,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分化日趋明显,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使社会公众贫富差距逐渐增大。

一些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弱势家庭无力通过金钱、权力和社会关系择校,甚至其子女有可能缘于最直接的经济原因而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之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公平,最终表现为劳动收入差异,并有可能导致下一代失去或缺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下一代就业和收入的不公平。

这种恶性循环很可能成为社会阶层“遗传”的强劲推手。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奖、贷、助学等措施,但还是难以满足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入学的需要。

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承受高等教育的能力相对较低,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产生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在经济问题面前不仅仅是考生面临机会的取舍,对高等院校自身而言,也同样如此。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部分有入学资格的考生无经济承担能力,部分有经济承担能力的考生不够分数线。

“分数”和“金钱”如何取舍?不同地区及不同经济境遇下的不同高校所选择的也不尽相同。

这也是高等教育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坚持什么取向的问题。

2.高考招生制度的地区差异目前,虽然我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试行自主招生制度,但总体来说大部分高等院校仍处于国家招生制度之中。

国家高招制度采取的是主要依据各地高教资源和地域经济状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而不是依据考生数量和考试水平分配录取名额。

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原因探讨

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原因探讨

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原因探讨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原因探讨常瑾摘要!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属于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这个关系范畴,应当遵循效率服务于公平的原则。

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下,效率与公平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损害了效率服务于公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在入学录取时、接受教育中、完成学业后这些阶段。

经由分析,教育资源短缺、高校财政制约、收入分配不均、招生政策倾斜是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矛盾;原因作者简介!常瑾(1986~),女,新疆昌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和谐社会与区域发展为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和广大青年升学的需求,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国家采取了迅速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加快了普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步伐,计划到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15%,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同年,我国有关部门开始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招收新生159万人,比上年增加47%。

此后,经过连续四年扩大招生,截止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达到1,60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为1,000万人,研究生6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提前达到大众化的数量标准。

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报考高校由于受经济短缺制约,有着严格的名额限制,由有关部门计划安排,无论是考试还是推荐,都只是社会群体中少部分?精英#的事情。

因此,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当时并不会引起关注。

然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化教育进程的加剧,高校教育机制的改革,以及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变化,才使得高等教育的效率公平问题凸显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可忽略的历史背景。

一、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及要义(一)概念理解。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平衡探讨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平衡探讨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平衡探讨近年来,教育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教育既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关键环节。

然而,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的平衡却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教育公平是一个根本原则。

教育公平的实现意味着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而不会因为其背景、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从国家层面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手段。

但是,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均衡,而忽视了教育效率的重要性。

其次,教育效率是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

教育效率是指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果。

教育效率的提高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教育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潜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竞争激烈,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填鸭式的传授知识上,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高效的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竞争力。

然而,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的平衡并非易事。

一方面,过度追求教育效率可能导致教育公平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时代,教育资源越来越被商品化,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另一方面,过于注重教育公平可能令教育效率受到限制。

一些制度或政策可能会削弱学校的竞争力和师生的积极性,并且忽视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个别差异。

为了平衡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提高教育资源的投入和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并且采取措施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

其次,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从过分注重分数和排名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评价。

这样可以增加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包容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

教育改革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性

教育改革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性

教育改革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着重要使命。

然而,当前的高等教育系统仍然存在着效率低下和公平性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教育改革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我们需要倡导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侧重于知识灌输,缺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和实践教学等新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运用能力。

其次,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和学校资源匮乏,学生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我们可以建立统一的招生考试体系,确保学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录取机会。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学校的投入力度,确保他们能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此外,高等教育的管理和评估也需要进行改革。

传统的管理方式过于僵化和繁琐,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效率。

我们可以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等,来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效能。

同时,对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评估,鼓励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此外,要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际能力的不满。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最后,要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也应该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留学项目,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世界影响力。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言在当前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备受关注。

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公平是其中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的相互影响和平衡。

效率与公平的概念首先,让我们明确效率和公平的概念。

效率高等教育中的效率通常指的是资源的合理利用。

它反映了教育机构和个体在达成学习目标、完成任务和生产知识方面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中,效率的提高可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果。

公平公平则是指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个人有机会接受和利用高等教育。

公平的追求是为了使教育机会能够平等地分配给每个人,不论其背景、性别或社会地位。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高等教育中,效率与公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常常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关系。

资源配置与公平高等教育中,资源的分配是一项关键任务。

如果资源的分配过于趋向于效率,可能会导致某些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降低了教育的公平性。

相反,如果资源的分配过于趋向于公平,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为了平衡效率与公平,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制定公正的入学政策、建立多元的奖学金体系等措施,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透明的资源分配机制、有序的资源调度和监测系统也是保障教育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教学质量与效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提高效率和保障公平的基础。

优质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如果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受到限制,效率也将下降。

教育机构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也是保证高等教育效率的重要措施。

就业与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支持。

就业机会的均等是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体现。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地区差异等因素可能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析

一、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一)高等教育公平有待增进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的影响。

改革开放伊始,党和政府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路来发展经济。

沿用这一思路,教育界的一些研究者提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然而,这种观点颠倒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事实上公平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而效率只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手段;二是高等教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者的主张如果被政府部门采纳,就会片面追求效率,忽视公平,从而无法制定出合理、健全的高等教育政策。

后果是:不仅无助不公平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加重不公平程度的可能,这无疑制约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增进。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明显。

根据教育部、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的有关数据测算得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之比,1990年为1∶0.63∶0.55;2003—2006年,基本维持在1∶0.45∶0.60,呈现中部地区“塌陷”局面。

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是长期以来我国采取向重点大学倾斜的政策。

重点大学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财政投资和挑选生源的优先权。

这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

(二)高等教育效率有待提高1.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高校是知识、人才和资源密集型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必要资源。

在国际上,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近10年来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4.4%,发达国家一般为5%,欧洲国家超过5%,最不发达国家一般为3%以下。

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投入远远不足,即使在教育投入最多的2002年,我国教育投入占CDP的比例也只有3.32%,这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

2.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滞后。

正因为如此,政府职能与高校职能的责任边界不明确,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晰,那么,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探讨摘要:高等教育资源是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它的合理配置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规范制约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价值取向。

本文从分析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且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公平问题与效率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经济资源, 如何优化配置越来越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既定的情况下, 高等教育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处理得是否合理。

同时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对教育资源提出的新挑战,研究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乃是当务之急,也是适应国家建设节约型高校,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含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中央政府、地区和地方的社会部门、工矿企业、私人赞助者教育的受益者或其家庭、海外资助等)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1]。

其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政府宏观配置;二是市场自发调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是指对高等教育资源 (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实现均等的、无差别的分配。

关于公平,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层次出发,有不同的视角,但无论哪个视角都必须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评判[2]。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讨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从起点来看,高等教育施教者(高等学校)和受教者(完成高中教育或同等学力者)高等教育资源使用上机会均等,即标准、规则(条件)相同。

从过程来看,主要指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程序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化和例外的受体。

从结果来看是分配的公平。

分配的公平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这在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在初次分配中,按劳分配或按要素贡献分配被认为是公平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的公平性在不同的分配领域评定标准是不同的。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与效率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财政的公平和效率有利于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及对成因的分析,从中选择出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道路。

[标签]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公平效率实现公平和效率就是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进行有效选择和适时调整,在不断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财政的公平分配。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公平与效率的科学内涵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是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对财政资源的公平分配。

其基本含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权利;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补偿性,这意味着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尤其是对学生的资助不能够均等分配,公共资源要更多用于对处境不利者所拥有的教育条件的补偿,以帮助贫困者克服由于经济原因而造成的入学和学业上的困难;成本收益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每一个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都要为其所享受的高等教育支付必要的成本,公共财政资金只能作为对弱者的补偿而不是为所有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支付学费。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效率是指高等教育财政资源在现行体制下的有效配置。

主要是政府如何在对教育资源的不同配置方案中进行选择,以减少资源闲置和滥用的状况,使投入的资源更加符合社会的利益。

衡量教育财政效率的高低,主要看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也就是说要以最小的教育财政资源投入换取最大的教育效益。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

一方面,公平可能会因分配没有差别而使各高校缺乏应有的办学积极性,如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高校之间缺乏竞争机制,高教资源浪费;讲效率则以贡献来决定分配,这必然使各高校经费投入差距越拉越大,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又相伴而生、相互依存,这就使公平和效率结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家茶座——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聚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一个由一大批教育学家和非教育学家回答了好几年都没有说清楚的问题,它既是一个难以回答的理论难题,更是一个难以操作的实践难题。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过渡,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愈发凸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高等教育领域内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过程中出现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许多方面,大多数难以完全避免,至少在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未能避免,使得这一问题又具有高度的普适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在新世纪的洪钟大吕敲响过后,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和讨论都显得十分必要又极具意义。

2002年9月26—28日,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中国台湾、香港及国内的专家学者150余人汇聚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就“公平与效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开研讨,话语的力量,思想的声音,前所未有地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语境中蔓延开来,怒放如花。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潘懋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平与效率,就其抽象性说,是永恒的命题。

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观念。

但在特定的时代就特定的事物来说,则是一个适时性的问题。

人们需要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具体的实际问题,从理论层次上进行审视,作出比较准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中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大学生收费问题、统一高考问题、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重点大学与重点学科的设置问题等等,都要根据公平与效率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判断与选择。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从逻辑上说,不是一对矛盾概念,而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在一定的情况、一定的条件下往往产生矛盾。

从现实出发,人们往往把它们视为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而并非所谓“认识的混淆、失误”。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协调得当,相得益彰,可以双赢;处理失当,矛盾激化,可能两败。

为实现公平原则而置效率于不顾,或为追求效率达标而置公平于不顾,都是不足取的。

理论研究者、政策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它的平衡点,也就是公平与效率间的最佳区域。

冷余生(湖北大学教科所教授):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质上属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由不公到公、由低效率到高效率,是公平与效率演化的逻辑。

公平与效率是辨证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有互动性、又有矛盾性,不应看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问题在于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胡建华(南京大学高教所副教授):经济领域的公平与效率一般被认为是一对有着矛盾关系的概念。

然而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的效率从本质上来讲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有效配置,主要是在经济学层面上加以讨论,高等教育的公平说到底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主要是在社会学层面上的讨论;影响高等教育效率的因素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内部,诸如资源的有效配置、学校的师生比、校舍设备的利用率等,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则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外部,如家庭背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住环境等。

因此,与经济领域内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有别,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似乎不存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直接的矛盾关系。

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潘懋元:公平与效率,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

公平,体现平等、正义、人权等基本理念,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理想与信念;效率,是现实的利益、效果,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的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的提高实现最高层次的公平。

例如,在经济政策上,东部发展了,能够较好地帮助西部的发展,达到一定的进程,就要向西部倾斜;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是为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同样的道理,在高教政策上,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全国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术水平的提高。

具体到对现实问题的决策,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其进程,权衡利弊而定。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决策,一般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受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和切身利益所制约,不同主体对于同一事件可能有不同的主观认识,尽管如此,在公平与效率的选取上仍有一个相对的客观标准,那就是对绝大多数人公平,对国家、对社会有长远利益。

由于客观标准是相对的,在对公平与效率进行选取时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平衡点。

公平是社会的基本理念,学者多关心于这一理念的实现;效率,是现实的利益,务实的公务人员,更加关注的是效率的高低。

对于现实问题的讨论,学者们在关注公平的同时,不要忽视效率的重要性。

杨德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根本上来说,效率和公平是统一的、一致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效率和公平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先抉择。

追求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

在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的情况下,教育政策的选择要倾向于实现多数人利益的公平。

在教育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这也是符合邓小平同志效率优先的公平观的。

当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教育公平。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刘海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高考中的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两难问题,典型地反映出公平与效率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冲突;另外,我国高考改革的许多方面,如科目、内容和录取模式改革等等,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与在许多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所不同,在考试选才方面,通常的情况是,选拔性考试最初虽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是在长期实行之后,往往会演变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然而这种公平只是程序公平而非实质公平,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很难做到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无论在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中考察,高考都不能够达到理想的公平,然而在没有其他更公平且能够操作的制度可以取代它时,高考便是最可行的相对公平的制度。

总的看来,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优先,继而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平衡。

杨德广:每种不公平都是由客观现实造成的,高等教育公平也不例外。

目前,由于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在我国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高等教育领域也表现出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1.不同地域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2.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3.不同学校之间竞争不公平。

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所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愈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一,大规模扩招意味着就学机会的扩大,但同时也必然带来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和办学条件的相对不足,教学管理和课程内容也必须相应地变革以适应新的需求,这是否意味着剥夺了在精英教育阶段少数人受高水平学术性教育的权利?因此,“这种平等很可能为才智平庸者提供超出其能力所能利用的太多的机会,或给才华出众者提供的机会则不能满足它们的需要——这两者都是不平等的。

”其二,教育资源有限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面临的主要困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开展了向学生收取部分培养费、实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的探索,但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保障低收入或因交不起学费的家庭子女接受与其分数和能力相适应的教育权利,这越来越成为涉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

其三,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一些间接因素的制约,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直接地带来高等教育公平。

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对策取向陈昌贵(中山大学教科所教授):在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我提出三点建议:其一,若把植物栽培学中注重效率的“花盆”方案和注重公平的“大地”方案引入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那么目前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应该采取有效地将“花盆”方案和“大地”方案相结合的“阳光普照”方案。

首先制定一种真正能够产生作用的面向全体的“大地”方案,提供一种平等的竞争基础,以充分调动学校、学科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公平竞争。

然后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地形成一些“倾斜对象”,再运用“花盆”方案的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创造一种让拔尖学校、学科和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

我们应该让全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所有学科和广大教师生活在一个“阳光普照”的环境里,公平竞争,讲求效率,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二,在高等教育布局上,加强中心和边缘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优质高等教育的覆盖面,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打造出一批位于边缘的高水平大学。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中心和边缘的高等学校合作共建,开展师资、信息和资料交流,鼓励高水平大学为位于边缘的高校教师进行培训,鼓励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教师到位于边缘的高校任教和讲学,也可以通过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让位于边缘的高校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水平教师的直接指导和教育熏陶。

让优质教育延伸到边缘,不断提高边缘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高等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平等。

其三,要适度淡化“重点高校”的情结。

既要重视重点高校,也要重视非重点高校,注意提高整体高等教育的效率与水平;要淡化重点高校的概念,强化重点学科建设;要改变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一定终身”的传统思维方式。

杨德广:虽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公平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更不应该加剧这种不公平的状况。

“大多数收入和财富上的不平等所反映的机会不均等,可以在现行制度结构中加以有效的纠正”,因此,完善助学保障制度、建立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制度、建立对民办高校的资助制度,是扩大高等教育公平的可行对策。

张应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就是高等教育制度需求与供给的严重失衡。

这里我们所理解的教育制度不是一般教育学所指称的概念,而是具有更为宽泛内涵的概念,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各有关利益主体所应遵循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既包括正式制度如教育法规、政策、管理机制、教育结构、考试制度,又包括非正式制度如社会意识形态、高等教育价值观念和习俗等等。

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效率为主”的原则,即承认差别教育的合理性,但社会对这种差别的“容忍度”也是有限的,高等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功能,就在于通过平衡和协调机制将差别教育控制在社会各阶层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

现实中的关键问题是要转变政府调节社会公平职能的机制,通过政策和制度规范高等教育公平运行,而不是直接插手和直接管理高等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