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木构架体系: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由柱、梁、枋、檩等木构件组成木构架体系。
这种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墙体不承重,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而屋顶的重量主要由木梁和木柱承担。
2.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特殊构件,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用于支撑屋顶重量并兼具装饰作用。
斗拱的出现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3.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包括庑殿、歇山、悬山、硬山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象征意义。
屋顶的坡度、曲线和起翘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防止雨水侵蚀,又能增强建筑的美感。
4.木雕和彩绘:木雕和彩绘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段,用于增加建筑物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
木雕主要应用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上,而彩绘则是在完成建筑主体结构后,对墙面、屋顶等部位进行的装饰处理。
5.布局与空间层次:中国古建筑的布局强调对称和秩序,通过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形成严谨的构图。
同时,通过设置庭院、天井等空间元素,创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呼应。
6.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其轻质、高强度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而砖瓦则
主要用于墙体的砌筑和屋顶的铺设,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砖瓦形制各异,反映出不同的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要素包括木构架体系、斗拱、屋顶、木雕和彩绘、布局与空间层次以及建筑材料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主要由梁、柱、枋、榫卯等构件组成。
木梁是悬在柱上的木制水平构件,承担着屋顶和地板等重量。
木柱是垂直支撑梁和屋顶的主要构件。
木梁和木柱之间通过枋连接,使结构更加稳固。
榫卯则是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榫头榫眼的结构,使得构件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采用了木制榫卯结构,这也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一种结构形式。
榫卯结构有着很高的可塑性,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结构,例如大型木构建筑和小型的木构家居。
同时,榫卯结构还能够有效地分担负荷,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榫卯结构的特点是连接牢固、拆卸方便、结构简洁。
榫头和榫眼的设计非常巧妙,形状和尺寸经过精确计算和实践总结,使得构件可以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即使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也能够保持稳定。
同时,榫头和榫眼的设计也考虑了拆卸的需求,使得在需要维修或更换部分构件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和重建。
除了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采用了其他一些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
例如,通过使用斗栱、斗拱和斗额等构件,可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斗栱是木结构的桁梁,用于支撑梁的两端,增强梁的承载能力。
斗拱是一种将梁和柱连接在一起的结构,通过斗拱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斗额则是悬挑在屋檐下部的构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加固屋顶的结构。
此外,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注重平衡和对称的原则。
例如,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常常采用对称的设计,使得建筑在外观上显得平衡和谐。
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常常采用悬挑的设计,使得梁和柱之间的力能够平衡,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是一种巧妙而复杂的设计,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术水平。
这种结构形式通过采用榫卯连接和其他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使得建筑能够保持稳定和坚固,并且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不仅如此,木结构结构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平衡、对称和美的追求,为中国古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古建筑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中国古建筑都由哪些部分组成?中国古建筑可以说是凝聚了古人最优秀的建筑智慧,充分表现了古代的建筑艺术,中国古建筑讲究颇多,我想知道在构成上,古建筑都包括哪些部分。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一)台基1、也称基座。
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
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大致有四种。
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古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
“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
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
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
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古建筑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古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
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
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
古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
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古建筑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古建筑等级越高。
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四)大梁(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
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
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独特的构件。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
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
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
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
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
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
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
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
《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
这种做法在相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
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
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
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
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
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
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
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根据古建筑房屋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下分——基础、台基、地面二、中分——屋身墙体、木构架、斗栱三、上分——屋顶四、装饰装修本篇介绍古建筑中分——墙体和木构架。
古建筑中分概述古建筑屋身由墙体、木构架、斗栱(仅在高等级建筑中使用)等部分组成。
屋身构造按照受力方式有①梁柱造(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作用而不承受屋顶重量);②承重墙构造(屋架落在墙体上,墙体承受屋顶的全部重量);③混合构造(梁柱和墙体共同起承重作用,一般后檐为墙承重构造,前檐为梁柱构造)。
古建筑墙体作用(1)承载作用,主要应用于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中,常见做法为:后檐墙不设木柱,屋架荷载由前部木构架和后檐墙共同承担,或者整个建筑均不设木柱,屋盖和楼盖重量直接搁置在砖墙上。
(2)围护与分隔空间,主要应用于传统木构架结构的房屋中。
房屋主体结构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
外墙为围护结构。
内墙为分隔结构,通常将室内或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形成“一堂二内”的基本格局,也有少数建筑除了左右划分外,还进行前后划分,在建筑内部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
(3)防火作用,古建筑墙体材料多为砖、土坯、石等,其防火性能远高于木材,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尤其是沿着商业街道两侧,建筑相互毗邻建设,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常常将相邻两幢建筑的边墙高出屋顶设置,形成防火山墙。
另外在古代凡有藏书要求的建筑,也常常采用砖石结构来替代木结构,也是利用了砖石结构良好的防火性能。
还有一些大型的建筑群,如北京故宫,由于两侧的庑廊过长,在庑廊中部还设置了厚度达3米多的墙体专门用作防火墙。
(4)装饰作用,古建筑在墙体砌筑中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不同的墙面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古建筑的基本构件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梁
梁即大梁或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以形成屋脊,是最主要的一根木头。通常以榆 木、杉木或松木等制成,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要构件之一。
屋梁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承上启下的独特构件。
斗拱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开间与进深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
封火山墙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藻井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一般位于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 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
藻井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脊兽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角脊上常常排列着若干“仙人走兽”。
仙人走兽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建筑物的开间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彩画
在建筑物梁枋上饰以鲜明的色彩图案,以达到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并相应地表现 该建筑物主人的等级身份。
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屋顶
“飞檐翘角”的大屋顶是中国古建筑外形最显著的特征。常见的屋顶有:庑殿、 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基本形式。
小式建筑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山墙
山墙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
古建筑的基本构件
课件提纲
一、台基 三、梁 五、榫卯组合 七、彩画 九、山墙 十一、脊兽
二、木头圆柱 四、斗拱 六、开间与进深 八、屋顶 十、藻井
台基
即古代建筑高出地面的基座,用来承托建筑物。
普通条石台基中国古Fra bibliotek建筑概述木头圆柱
一般以松木或楠木制做而成,形状为圆柱形木头。常置于石头(或铜器) 为底的台上。通常采用多根木头圆柱来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中国传统民居之木结构名词解释
大木作为:柱、梁、枋、檩木结构古建筑中,承重的木构件及由这些构件组成的木构架,总称为大木。
宋代以来,手工行业多以作(zuō)为名,遂称设计、制做、安装大木的行业为大木作。
大木构件古建筑木构架主要是由柱、梁、枋、檩、椽、斗栱等大木构件组成的。
1.柱直立承压的构件。
根据其在木构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位于建筑外围屋檐下的檐柱,位与檐柱以内的金柱(宋称内柱),位于转角处的角檐柱和角金柱,位于正脊下的中柱和山柱。
此外,还有置于上下梁之间或梁与檩之间的矮柱,清称瓜柱、宋称蜀柱。
2.梁木构架中水平放置的受弯构件,宋称栿。
一般常由上下叠放的几根梁和瓜柱共同组成梁架,用作屋顶的承重结构。
梁架中,上面的梁短于下面的梁,最下一根较长的梁直接(或通过斗栱)搁置在前后檐柱或金柱上。
梁常按其上所支承的总檩数或椽数命名,如:上有5檩的称五架梁,宋称四椽栿;上有7檩的称七架梁,宋称六椽栿。
梁架最上面一根梁如上有3檩时,称三架梁,宋称平梁。
檐柱与金柱间如距离为2步架,则须置两根梁,上面一根长l步架,称为单步架,宋称劄牵;下面一根长2步架,称为双步架,宋称乳栿。
明清建筑中,檐柱与金柱间一般仅为1步架,只置一根梁,有斗栱时称桃尖梁,无斗栱时称抱头梁。
庑殿顶和歇山顶两侧端常置有垂直于梁架方向的顺梁或扒梁,宋称丁栿。
顺梁与梁架上最下一根深在同一高度上,扒梁外端则趴在檩上。
庑殿顶和歇山顶在屋檐转角处还置有沿分角线向外伸挑的角梁,宋称阳马。
角梁是由上下叠放在一起的两根木构件组成的,上面一根为仔角梁,宋称子角梁;下面一根为老角梁,宋称大角梁。
3.枋木构架中水平旋转的、矩形截面的连系构件。
连接檐柱柱头的构件,有斗栱时称为额枋,无斗栱时称为檐枋,宋统称阑额。
明清建筑中常用上下两重额枋,上面的称为大额枋,下面的称为小额枋,两额枋之间置一竖放的垫板,称为由额垫板。
柱头和额枋上面,承托斗栱的、扁放的木枋,称平板枋,宋称普拍方。
明清建筑常在前后金柱或檐柱间紧贴于梁下加置一根木枋,称为随梁枋。
18张图读懂木结构,古建筑木屋顶
18张图读懂木结构(一)。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木结构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期周元带大家重温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中木结构部分。
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椽、栿:四椽栿图1: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图2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脊槫、叉手、平梁:图3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
六椽栿:图4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图5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阑额、普拍方、栌枓:图6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铺作:图7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的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也无一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
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
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
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
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的称屋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
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如果您喜欢古建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请关注作者“古建筑设计师”,如果您有古建筑设计项目,寺庙施工图设计,寺院设计规划项目,祠堂项目设计及施工请关注并私信作者!唐宋建筑构架分件1、脊槫,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
明清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
2、襻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
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
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山西平顺王曲天台庵大殿(唐)殿内梁架结构殿的两缝梁架之间在各条檩下都加一条平行于檩的木枋,放在蜀柱上的大斗口内,与平梁相交。
这种枋在宋代叫“襻间”,用作梁架间的联系,以加强构架的纵向稳定性。
在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中,也仅此殿用了襻间,是研究唐代厅堂型构架特点和发展演变的重要例证。
3、丁华抹颏栱,脊部叉手上角内,横向出耍头的栱。
颏kē,脸的最下部分,下巴。
一般在平梁之上用蜀柱、叉手与丁华抹颏栱拖脊槫。
捧节令栱,跟丁华抹颏栱有点类似,位置也差不多,承槫下替木之令栱。
山西陵川礼义镇南吉祥寺前殿(宋)殿内梁架结构4、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称,又叫侏儒柱,意思为短柱。
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栱、矮木和驼峰。
蜀柱头也安斗,柱头间用襻间,柱角处装木㭼。
5、叉手,自平梁两端背上斜支向脊槫的枋木。
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实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
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渐改用蜀柱支撑脊槫,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
明清时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6、平槫,除脊槫和檐槫以外,跟脊槫平行的槫子。
7、合㭼(tà),置于平梁上与蜀柱交接处,可加固梁与柱的连接。
明清称角背,缴背或脚背。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一)台基一称基座。
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
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
“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
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
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
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二)木头圆柱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
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
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
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四)大梁,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
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
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
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六)彩画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
(建筑工程管理)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建筑工程管理)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和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壹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且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壹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见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壹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仍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
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
之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
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
壹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
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
中国古建筑基本构件——柱
中国古建筑基本构件——柱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古建筑构件——柱·古建筑承重的结构就是屋架。
柱作为竖向木结构构件,与横向的木结构构件梁、檩、枋等结合,组成了屋架。
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
中国古代的柱子多数为木造,属于大木作范围;间有石柱。
为防水、防潮,木柱下垫以石质柱础。
在中国建筑中,横梁直柱,柱阵列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他部分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与地基间,常建有柱础。
另外,亦有其他较小的柱,不置于地基之上,而是置于梁架上,以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透过梁架结构,把重量传至主柱之上。
例如脊瓜柱或蜀柱,是在梁架之上承托部分屋檐的重量。
柱子的种类依据所处位置、作用不同各自命名、形状构造也不同。
· 按截面形式划分·分别是:方柱、圆柱、管柱、矩形柱、工字形柱、H形柱等。
· 按所用材料划分·分别是:石柱、砖柱、砌块柱、木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等。
· 按功能划分·按柱的功能、所处位置等分类的,不胜枚举,下面选列几种常被提及的柱子:檐柱:位于建筑物最外围的柱子。
宋、辽建筑檐柱由当心间向两边逐柱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曲线,曰“生起”,该法未见汉、南北朝,清已不使用。
宋、辽建筑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一定量,山面亦向内倾斜,角柱则两方面都有倾斜,称之为“侧脚”,以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感。
元代建筑尚保留此种做法,明中叶已基本不用。
主要功能:为承载屋檐部分重量,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
檐柱制作程序举例金柱:位于檐柱以内的柱子。
金柱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围金柱之分。
相邻檐柱的是外围金柱,如无里围金柱时,则简称“金柱”,在小式建筑中又名“老檐柱”;外围金柱以内的金柱称为“里围金柱”。
主要功能:金柱承受屋檐部分以上的屋面重量,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
重檐金柱:金柱上端继续向上延伸,达于上层檐,并承载上层檐重量时,称为“重檐金柱”。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
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古建筑的木结构真的是一门绝妙的艺术。
咱们一提起古建筑,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些宏伟的宫殿、气派的庙宇,还有那一片片古色古香的庭院。
哎呀,那种感觉可真是让人陶醉啊!走进这样的建筑,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历史故事,而是聊聊那些木结构的构件,嘿,听起来简单,但可有讲究呢。
咱们得说说这个“柱子”。
没错,就是那种支撑整个建筑的重要角色。
柱子可不是随便什么木头拼拼凑凑就能成的,得经过严谨的挑选,质地好、纹理美,才能在上面负担起整个屋顶的重量。
想想看,那一根根柱子像士兵一样,站得笔直,守护着古建筑,真是让人心生敬意。
老祖宗的智慧就在于,柱子的设计还考虑了抗震,真是“防患未然”啊!接着说说“梁”。
这家伙可是柱子上面的好伙伴,梁的作用就像桥梁一样,把整个房屋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
古建筑的梁还特别讲究,通常用榫卯结构,不用钉子,轻轻松松就能搭得稳稳当当。
这样设计不仅结实,还能让建筑在遇到地震时有更好的灵活性。
想象一下,房子在晃动,梁就像舞者一样,轻盈地扭动,保持平衡,真是妙不可言!说到“檩”,这可是屋顶的秘密武器。
檩就像是屋顶的脊梁,帮助支撑屋顶的瓦片。
没有檩,瓦片就得“无根无据”,那可是天大的麻烦。
檩的材质也很讲究,得选那种硬度高、耐腐蚀的木材,才能抵挡住风雨的侵袭。
想想那样的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还有“斗拱”,这可是古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
斗拱不仅美观,还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它们就像小翅膀,既是美丽的装饰,也是实用的支撑。
每一个斗拱都是工匠心血的结晶,雕花、彩绘,无不体现了匠人的独特审美。
站在古建筑前,看到这些精致的斗拱,心中难免涌起一阵自豪感。
别忘了“檐”哦。
檐就是屋檐,带着独特的韵味,像是古建筑的眉毛,既能遮阳挡雨,又能为整体增添层次感。
檐的设计往往非常讲究,挑得高低适中,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排水,让雨水不至于顺着墙壁流下来,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再来聊聊“墙”。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丁加工, 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
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活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丁早期木结构建筑解释下四椽袱,袱(fu)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袱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樗(tu m),现在称为橡条,樗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m),两条樗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袱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袱。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袱。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樗:屋架最高处的樗,位丁正脊下义手:脊樗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乂称平袱,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义手承托脊樗(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袱的结构图,六椽袱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袱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问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袱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袱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袱上用四椽袱,四椽袱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丁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袱”。
普拍方安装丁柱头阑额之上,压丁桃科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 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丁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丁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问铺作,立丁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
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
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
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
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
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
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
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
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
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
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
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
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
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
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
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
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
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
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
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
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
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
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
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
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
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
《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
这种做法在相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
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
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
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
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
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
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
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
北京故宫养心殿就是用檐额的建筑,明间柱外移的实例则有天水市明代所建玉泉观前殿。
屋内额除一般做联系构件外,也有用长2间或3间的圆木的。
它架在内柱上,下面省去一至两根内柱,由它来承托被省去的柱上的梁架。
1137年所建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面阔7间,殿内用6道厅堂型“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的梁架,原应有12根内柱,但在殿内用了3根长3间的内额和两根长两间的内额(见图),省去8根内柱。
1309年所建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大殿内用了4根长3间的内额,省去6根内柱。
这种做法,减少了内柱数量,加大内柱柱距,可以满足室内布置上的特殊要求。
有些长2、3间的内额,往往在其下再加一道额,类似阑额之下的由额。
在内额、由额之间,用蜀柱和斜撑联系,形成近似平行弦桁架的组合内额,承担横向梁架。
这种组合内额,在近年研究著作中,有时称为“纵架”。
实物可在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弥陀殿中看到。
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
最下一梁置于柱头上或与铺作组合。
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一步架)称劄牵(单步梁),长两椽的称乳栿(双步梁),长四椽的称四椽栿(五架梁),乃至长八椽的称八椽栿(九架梁)。
最上一梁称平梁(三架梁),梁上立蜀柱(脊瓜柱)承脊(脊桁)。
显露的或在平棊(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栿。
明栿按外形分为直梁、月梁。
直梁四面平直;月梁经过艺术加工,形弯如弓。
隐蔽在平棊以上的梁,表面不必加工,称为草栿。
四阿(庑殿)屋顶和厦两头(歇山)屋顶两侧面所用垂直于主梁的梁称丁栿(顺梁或扒梁)。
在最下一梁之下安于两柱之间与梁平行的枋,称顺栿串(跨空随梁枋)。
明清时又有紧贴梁下的枋,称随梁枋。
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是各架梁之间的构件。
早期建筑,梁上安矮柱、驼峰或敦添,上安斗、襻间,承托上一梁首,又在梁首斜安托脚,斜托上架椽(檩)。
平梁上安蜀柱、叉手。
蜀柱头也安斗,用襻间,承脊椽,柱脚用合沓(角背)。
叉手原是立在平梁上,顶部相抵成人字形的一对斜撑,承托脊椽,通用于汉至唐。
晚唐五代起改用蜀柱承椽,叉手成为托在两侧加强稳定的构件,作用近于托脚。
明清官式建筑梁上均用短柱,按所在位置称上金瓜柱、下金瓜柱、脊瓜柱等。
柱下各用角背,并不用托脚、叉手。
当庑殿推山加长脊椽时,在椽头下另加一道平梁,称太平梁,梁上立一柱称雷公柱。
替木,起拉接作用的辅肋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檩子、枋子之下,与檩、枋平行,用于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连接的强度,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并产生缩短跨距的作用。
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官式建筑已不用。
椽和襻间,椽是承载椽子并连接横向梁架的纵向构件。
截面圆形的称椽(檩或桁),矩形的称承椽枋。
它的长度即是各间的间广(另加出榫),如遇出际(山面挑出),另增挑出长度。
至房角则于椽背上另加三角形生头木,使屋面纵向微呈曲线,与柱子生起相对应。
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
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替木、襻间。
又蜀柱柱头或内柱柱身间,用枋与椽平行,称顺脊串。
明清只用于金柱间,名为中槛。
阳马(角梁),用于四阿(庑殿)屋顶、厦两头(歇山)屋顶转角45°线上,安在各架椽正侧两面交点上。
最下用大角梁(老角梁)、子角梁承受翼角椽尾。
子角梁上,逐架用隐角梁(由戗)接续。
用于四阿(庑殿)的,至脊椽止;用于厦两头(歇山)的,至中平暗止。
飞子(飞檐椽),本义:承屋瓦的圆木椽子。
屋顶斜木中的一种,截面圆形,首尾钉在上下两椽上。
每一条水平长度即椽的间距,称为一椽或一架、一步架,如用飞檐,即在檐椽上钉截面矩形的飞子。
古代的椽子是以木刨成圆柱形装配于檐底。
使单调平淡的檐底增加立体和华实的视觉感。
屋顶形式屋顶又称屋盖,是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的最显著的标志。
各种各样的屋顶名称,往往也就是单体建筑的名称,如庑殿、卷棚等。
屋顶有两类:一类是平的或近乎平的,另一类则作成铺瓦的斜面。
前一类有两种形式:筑成稍有倾斜的平面,称为平顶;筑成中部略高的弧面,能向两面排水,称为囤顶。
后一类斜坡屋顶,其倾斜度一般为50~66%,坡面呈略向下弯的弧线,决定坡度及弧线的法则即是举折或举架。
斜坡屋顶的结构形式,主要有:①一面坡屋顶:全屋面向一侧倾斜排水。
②两面坡屋顶:用人字形的抬梁或穿斗架做屋顶构架,顶上垒屋脊,前后出檐排水。
硬山顶,左右两端均封砌于山墙内的两坡顶。
悬山顶,左右两端延伸出山墙外成两面坡。
卷棚顶,屋架四架梁上立两个瓜柱,并列两个脊檩,上加弧形罗锅椽,两坡相接处呈圆弧形;不用正脊,两山可以做成硬山顶、悬山顶或歇山顶。
③四面坡屋顶:庑殿顶,两山用丁伏(顺扒梁)做成斜坡屋顶,与前后屋面45°相交,上加角梁、隐角梁,直抵正脊,屋面四向排水。
前后两坡相接处,在脊椽上垒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接处,在角梁上顺斜坡垒垂脊。
这种屋顶因共有五条脊,又称为“五脊顶”。
歇山顶,在两山用丁伏(顺扒梁)承山面承椽枋(采步金),屋顶下部形成一至二椽深的四面斜坡屋顶。
屋顶上半为前后两坡,两坡相接处垒正脊,两坡左右各垒垂脊。
下半四角垒脊(戗脊),以其有九条脊,又称为九脊顶。
录顶,屋架平梁以上不用蜀柱和脊椽,屋顶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排水。
平顶四周与其下坡顶相接处垒屋脊。
庑殿顶、歇山顶、录顶四角均可做成翼角。
④攒尖顶:宋式用簇角梁,清式多用抹角梁,构成平面正圆或正多边形的屋顶构架,屋顶呈圆锥、方锥或多角锥体,顶上安宝顶或宝珠,多用于亭榭。
屋角也可做成翼角。
榫卯构造大木构造以用榫卯结合为原则,只有屋面椽子、连檐、望板、角梁等使用铁钉。
榫卯结合方式有六种。
①柱头、柱脚出榫。
下入础卯,上入栌斗底卯。
若叉柱造,柱脚开十字口。
②横向构件如额、伏、串之类,与竖向构件如柱之类结合,均在竖向构件上开卯口,横向构件出榫,或更加箫眼穿串(即用木销钉)。
③构件对接,均一头出榫,一头开卯口。
其榫卯有螳螂头口(银锭榫)、勾头搭掌(巴掌榫)等。
④纵、横向构件直角平接。
凡与房屋正面平行的构件上开口,与侧面平行的构件下开口,十字咬合。
转角有45°构件三向平接时,与正面平行的构件上开口,与侧面平行的构件上下均开口,斜向45°构件下开口,三件依次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