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P2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P3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P4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P7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P86.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P11绿叶7.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P118.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P129.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

P1310.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P1511.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P1712.我们发现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P1813.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P1814.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葡萄的茎是攀缘茎,红薯的茎是匍匐茎。

P20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P222.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

P253.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

P284.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P32 5.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与主要实验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与主要实验全册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科学概念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3.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5.(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6.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7.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8.(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二、实验实验一: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小球滚到终点,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每个小球重复三次。

实验结果:运动距离相同时,运动时间更长的小球,运动得更慢。

实验二: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3、5秒后停止,记录小球滚动的距离。

4、每个小球重复三次实验,选择中间的数据。

实验结果: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更长的小球,运动得更快。

实验三: 设计测试过山车实验材料: 秒表自制过山车模型小球实验方法:1、自制过山车模型。

2、以起点为中心,小球运动5秒后作上标记,利用指南针和软尺描述小球的位置。

3、记录小球在直线和曲线轨道上运动的形式。

4、比较不同轨道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结果: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小球坡度高的时候运动快,坡度低的时候运动慢。

“过山车”模型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知识要点一、描述物体的位置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

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北 ) (东北) (东)(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

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

(2)滚动: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

如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

5、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容易产生滚动的效果,而且速度越快。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5. 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位置和方向无关。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真叶)是不一样。

8. 凤仙花子叶与真叶的区别: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边缘光滑、无叶脉、厚。

真叶(以后长出的叶子,凤仙花真正的叶子)卵形、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薄。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能让叶子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10. 叶的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这些养料是由绿色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叶腋处(茎和叶柄之间)。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生活与科学
1.科学为什么重要
2.科学探究
3.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二、生物世界的探究
1.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和变异
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种植树木的意义
4.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三、物质与能源的探究
1.物质的性质:颜色、味道、形状、硬度、重量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变量
3.水的性质和用途
4.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和实验
四、力与运动的探究
1.力的观察和认识:推力、拉力、重力
2.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方向
3.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4.摩擦力的观察和认识
5.做力的探究:挠和拉
五、光与影的探究
2.光的属性:明暗、光源大小
3.光的方向传播规律:直线传播
4.影的形成和属性: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影
六、天地与人
1.行星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四季的变化:气温、天气、动植物的变化
3.自然资源的保护:节约用电、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科学与日常生活
1.安全用电:电器使用和电源安全
2.温度的观察和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读数
3.食品安全:食物的储存、清洗和烹饪
4.交通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整理,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整理与复习(含单..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整理与复习(含单..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梳理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相同。

判断物体运_"圭匚、1-位置的变化: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物体的运动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

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旋转、摆动「两种方式:滑动和滚动。

斜面上的运动一1-运动快慢:坡度高,运动快:坡度彳氐,运动慢。

影响速度的因素:距离、时间和方向。

运动的速度~1相同距离内,用时最短,速度最快。

相同时间内,距离最长,速度最快。

r运动形式: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1■■过山车运动-1-运动速度:有快有慢。

易混易错分析易混点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 照物可任意的选择,即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 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比如判断公交车是否运动,要以地面或路边静止 的建筑物、大树为参照物,如果以公交车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么公交车是静止的。

例:两辆并排行驶的汽车甲和乙,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 乙车是()的。

A 、向前运动B 、静止C 、向后运动解析:由于两辆车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可以把两辆车当作一个整体,如果以甲车为 参照物,那么乙车是静止的。

答案:B易错点一描述物体的位置通常我们用方向各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看所要描述的物 体在参照物的哪个方向,距离参照物有多远,用XX 在参照物的XX 方向XX 米处来描述。

例:结合图示,回答问题书店900米北A请以学校为参照物,描述书店和商场的位置。

解析:描述位置时,先确定参照物,本题中的参照物是学校。

其次确定方向,根据 图示,上方为北方,则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最后确定距离, 书店距离学校900米,商场距离学校1200米。

答: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900米处,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1200米处。

易错点二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方式。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生物1. 植物•植物的种类和特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苗裔生长、开花结果;•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植物的生活习性: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的要求。

2. 动物•动物的种类和特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动物的分类:按食性分类、按生活环境分类;•动物的器官和功能: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进食、睡觉、运动、繁殖等。

3. 人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感等;•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住所、衣物等;•人体的卫生保健: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人体的生长发育: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

二、物质1.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固体的性质:有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液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气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体积、有质量等。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变化:溶解、熔化、凝固、蒸发、沉淀等;•物质的化学变化:燃烧、发生氧化、酸碱反应等;•物质的循环利用:水循环、空气循环、光合作用等。

3. 声音与光线•声的来源和传播: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路径;•光的来源和传播:太阳光、灯光的产生、光的传播路径;•声与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三、力与能1. 力的作用•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动摩擦力;•重力的作用: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弹力的作用:弹簧的形变、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2. 能的转化和传递•机械能的转化: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热能的传递:热的传导、热的对流、热的辐射;•光能的转化:电能和光能之间的转化。

3. 节约能源•能源的种类和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的方法:合理使用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节约能源的意义: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概况•地球的特点:有陆地和海洋、大气层的存在等;•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的倾斜度;•地球的气候:热带、温带、寒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运动描述运动时需要参照物
描述位置时,可以参照周围的事物和坐标
平移如:汽车直行
旋转如:旋转木马
滚动如:滚铁环
摆动如:挂钟
直线运动
物体的运动运动的轨道
曲线运动
静止
斜面运动滑动
滚动
时间短的速度快
相同的距离
时间长的速度慢
运动快慢距离远的速度快
相同的时间
距离近的速度慢
卷尺、直尺
测量
软尺、细绳等
1、当我们描述运动时,需要有参照物。

2、当我们描述自己的位置时,可以参照周围的事物和坐标。

3、地图上的方向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指示,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移、旋转、滚动和摆动等。

4、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包含简单的运动。

5、秋千的运动形式是摆动,车轮的运动形式是滚动,行驶中汽车的运动形式是平移,钟表指针的运动形式是旋转。

6、按运动轨迹来划分运动形式,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7、抛出去的小球做的是曲线运动,上下运行的电梯做的是直线运动。

8、物体在斜坡上,可以静止(或不动)、滑动或滚动等。

9、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10、斜坡的倾斜度越大,小球滚动得越快。

11、我们可以通过减小斜坡的倾斜度来减缓小木块的滑动速度,甚至让其静止不动。

12、在相同的距离里,物体运动所花时间越短,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13、在相同的距离里,物体运动所花时间越长,物体运动速度越慢。

14、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运动距离越长。

15、甲和乙赛跑,甲在乙后面出发,10秒钟后甲赶上了乙,说明甲比乙跑得快。

孵化
幼虫(蚕宝宝)
卵生动物:母体产卵孵化形成吃桑叶 4次蜕皮大约56天
个体(鸟、鱼、蚕等)例:蚕茧(蚕蛹)
成虫(飞蛾)
卵的结构
婴儿期
幼儿期
个体(猫、狗、人)例:人青年期
成年期
1、蚕卵最开始是黄色,后来变成黑色;蚕宝宝最开始是黑色,长大后变成白色。

2、蚕宝宝以桑叶为食。

3、幼虫或幼崽从动物的卵中破壳而出叫做孵化。

4、蛇、鸡、鱼都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

5、鸡的卵最外层是壳,再往内就是卵白和卵黄,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蛋白和蛋黄。

6、卵需要孵化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7、蚕宝宝是蚕的幼虫,刚刚出生的蚕宝宝叫蚁蚕。

8、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9、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 4 次皮。

10、蚕茧的颜色有白色和黄色。

11、蚕会在蚕茧里变成蚕蛹,蚕蛹的颜色是深褐色的。

12、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会摆动。

蚕被蚕丝包裹着,蚕茧对蚕蛹能起到保护作用。

13、蚕被蚕丝包裹着,形成椭圆形的茧。

14、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15、据上推断,蚂蚁、蜻蜓、蝴蝶都是昆虫。

16、和蚕相比,蚕蛾退化了嘴,不再吃东西,交尾产卵后会很快死去。

17、蚕的幼虫期和成虫期的外部形态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完全变态。

1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或蚕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9、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 56 天。

20、蚕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所以蚕不会在秋冬季节出生。

21、像蚕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

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2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青蛙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23、像猫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所以又叫哺乳动物。

24、人是胎生动物。

(胎生卵生)
25、鸡的一生:由鸡卵孵化而来, 30天(或一个月)后长出羽毛,六个月后母鸡就可以产卵来繁殖后代。

26、狗的一生:母狗怀胎两个月左右生下小狗,二至三周后睁开眼睛,六个月后长出牙齿。

27、我们未出生时,在母体内叫做胎儿。

28、我们出生后会经历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五个阶段。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恒星(大约45亿岁):太阳系中心天体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
太阳长度:长—短—长
一天之内太阳光下影子变化应用:古代日晷
方向:西—北—东
影子的形成:光被不透明物体遮挡
地球唯一天然卫星(大约45亿岁)
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距离约38万千米)
潮汐影响
月球上有陨石砸出的环形山,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月相变化周期一个月: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
下弦月—残月—新月
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
1、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太阳目前年龄大约 45亿岁。

太阳黑子是一种太阳活动。

2、月来又叫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

3、月球离我们比太阳离我们近。

4、早上我们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5、一天之内影子的长度变化是长——短——长。

6、一天之内影子的方向变化是西——北——东。

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影子的产生是因为光受到了阻挡,所以不透明的物体才能产生影子。

9、改变影子的方法有: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10、月相变化是一个循环,周而复始,周期大约为一个月。

11、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
凸月——满月——凸月——月——新月
12、新月时,天空看不到月亮。

13、绕着恒星转的是行星,绕着行星转的是。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4、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表面被陨石撞出了环形山(陨石坑)。

15、月球不会发光,月球是反射的太阳光。

16、月球的年龄为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

17、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18、有一部分推测地球可能是球形。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19、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20、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

海水占了整个地球储水量的96.5%。

21、除去海水,剩下的淡水组成包括冰川、淡水湖泊、河流等。

22、地球上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23、水是生命之源,所以科学家在探索外星的时候,判断星球上是否有生命的标准是该星球上是否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