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危废处理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编号:XXXX-ZP-XZ-201X-0XX
XXXX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十二月
XXXX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过程中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承担法律责任。

评价机构名称:XXXX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第一章总论 (1)
1.1 评价目的 (1)
1.2 评价依据 (1)
1.2.1 法律、法规、规章 (1)
1.2.2 评价标准、规范 (2)
1.2.3 基础依据 (4)
1.3 评价范围 (4)
1.4 评价内容 (5)
1.5 评价单元 (5)
1.6 评价方法 (6)
1.6.1 检查表法 (6)
1.6.2 职业卫生调查法 (6)
1.6.3 检测检验法 (7)
1.7 评价程序 (7)
1.7.1 评价准备阶段 (7)
1.7.2 评价实施阶段 (7)
1.7.3 报告书编制及审查阶段 (8)
1.8 质量控制 (10)
1.8.1 质量体系 (10)
1.8.2 质量控制措施 (10)
第二章用人单位概况 (12)
2.1 用人单位概况 (12)
2.2 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述 (12)
2.2.1 自然环境 (13)
2.2.2 地理特征 (15)
2.2.3水文地质条件 (16)
2.3 原、辅料及产品 (16)
2.4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19)
第三章总体布局 (21)
3.1 总体布局描述 (21)
3.2 总体布局评价 (21)
3.3 竖向布置调查 (23)
3.4 竖向布局评价 (24)
第四章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25)
4.1 生产工艺调查与描述 (25)
4.1.1 危废处置工艺流程简述 (25)
4.1.2 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27)
4.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8)
4.2 生产设备调查与描述 (29)
4.3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 (31)
第五章建筑卫生学 (34)
5.1 主要建筑结构 (34)
5.2 通风与采暖 (34)
5.2.1 通风 (34)
5.2.2 采暖 (35)
5.3 采光照明 (35)
5.4 建筑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35)
第六章职业病危害因素 (37)
6.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37)
6.1.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7)
6.1.2 劳动过程及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9)
6.1.3 劳动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39)
6.1.4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筛选 (42)
6.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2)
6.2.1 生产性粉尘 (42)
6.2.2 生产性毒物 (43)
6.2.3 物理因素 (48)
6.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50)
6.3.1 检测项目 (50)
6.3.2 检测点设置 (50)
6.3.3 检测方法 (51)
6.3.4 现场检测频次与结果判定依据 (52)
6.3.5 现场检测采样时的气象条件 (54)
6.3.6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分级方法 (55)
6.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59)
6.4.1 粉尘检测结果分析 (59)
6.4.2 噪声检测结果分析 (61)
6.4.3 化学毒物检测结果分析 (62)
6.5 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情况与分析 (67)
第七章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 (68)
7.1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情况 (68)
7.1.1 尘、毒防护设施调查 (68)
7.1.2 噪声防护设施调查 (68)
7.1.3 高温防护设施调查 (69)
7.1.5 应急救援设施调查 (69)
7.2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情况 (69)
7.3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69)
7.3.1 职业病防护设施符合性评价 (69)
7.3.2 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71)
7.3.3 应急救援设施符合性、有效性评价 (71)
8.3.1 (72)
第八章职业健康监护 (73)
8.2.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73)
8.2.2 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与评价 (73)
8.2.3 职业健康监护检查表分析与评价 (73)
第九章个人防护用品 (78)
9.1 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78)
9.2 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79)
9.3 防护用品评价 (79)
第十章辅助用室 (81)
10.1 辅助用室调查 (81)
10.1.1 辅助卫生用室设置情况 (81)
10.1.2 辅助卫生用室评价 (82)
第十一章职业卫生管理 (85)
11.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 (85)
11.2 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及其执行情况 (85)
11.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86)
11.4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情况 (86)
11.4.1 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86)
11.4.2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 (87)
11.5 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87)
11.6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情况 (88)
11.7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情况 (88)
11.8 职业卫生“三同时”开展情况 (88)
11.9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88)
11.10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 (88)
11.11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88)
11.12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89)
第十二章结论 (90)
12.1 分项结论 (90)
12.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91)
第十三章建议 (92)
13.1 整改性措施 (92)
13.2 持续改进性建议 (95)
13.3 预防性告知 (104)
附表 (107)
附件 (111)
第一章总论
1.1 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实施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3)为该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4)为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1.2 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81号,2017年修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第28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5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 105号);
(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3号);
(8)《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 149号);
(9)《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
(1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
(1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
(1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90号);
(13)《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64号);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
(15)《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2]第619号);
(16)《省安监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鄂安监发[2012] 222号);
(17)《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2]第25号);
(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 192号);
(1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 73号);
(20)《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 89号);
(2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 171号);
(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 111号)(2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 号);
(24)《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 48号);
1.2.2 评价标准、规范
(1)《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4-2010);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l-2010);
(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10-2015;
(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2013);
(6)《机械工业职业卫生安全设计规范》(JBJ18-2000);
(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2008);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10)《采暧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1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 160.29-2004);
(12)《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
(13)《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
(1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15)《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16)《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17)《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
(18)《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06);
(19)《安全标识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2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2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
(2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 160.18-2004)
(2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 160.33-
2004)
(2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
(2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2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2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1-2010);
(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
(3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 160.37-2004)
(3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2-2004)
(32)《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 160.55-2007)
1.2.3 基础依据
(1)XX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
(2)XX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

1.3 评价范围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规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范围是以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场所以及过程等为准)和用人单位的委托,本次评价范围为该企业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作业场所以及配套的公辅设施。

(1)生产过程包括:卸车、蒸煮、出料、脱泥、破乳、焚烧、维修等工序。

(2)作业场所包括:医疗废弃物高温蒸煮线、危险废物焚烧线等场所。

(3)公辅设施包括:供、配电系统、污水处理站、危废品库以及相关的卫生辅助用室(包括:办公室、厂区道路、厕所以及食堂等)。

本次评价范围不包括实验室部分、固化区域、维修间以及厂区其他指定报废、停用区域等。

1.4 评价内容
依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0-2015)的相关要求,此次现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总体布局;
----设备布局;
----建筑卫生学;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
----职业健康监护;
----个人防护用品;
----辅助用室;
----职业卫生管理。

1.5 评价单元
(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评价单元是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将建设项目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

(2)评价单元的划分
本报告在工程分析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该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特点、设备布局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根据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将评价对象划分为2个评价单元以及若干子单元,见表1.5-1:
1.6 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人员现场考察及系统工程分析,结合该用人单位实际情况,选用检查表法、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进行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6.1 检查表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修订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岗位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结合对该用人单位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该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缺陷和潜在职业病危害。

1.6.2 职业卫生调查法
是指运用现场观察、文件资料收集与分析、人员沟通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相关卫生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概况及运行情况调查;
(2)用人单位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情况调查;
(3)用人单位生产使用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种类和用量调查;
(4)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接触时间及水平、作业方式、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情况调查;
(5)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和整改落实情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与防护设施设计及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调查。

1.6.3 检测检验法
是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通风条件参数等进行检测分析,并依据职业卫生标准、规范等,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效果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1.7 评价程序
依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0-2015)的要求,现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评价准备、评价实施、报告书编制及审查三个阶段。

现状评价程序见图1-1。

1.7.1 评价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用人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合同;开展现场调查、收集用人单位相关基本情况、技术、设计资料以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等材料;编制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

1.7.2 评价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为依据评价方案在工作场所开展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
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核实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1.7.3 报告书编制及审查阶段
主要工作为按照现状评价报告编写基本要求,汇总、分析所得的资料、数据,科学确定风险类别,得出评价结论,并有针对地提出需要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现状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由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要求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按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注:质控审查由评价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专家审查由用人单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程序和内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图1.7-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
1.8 质量控制
1.8.1 质量体系
依据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和XXXX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编制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8.2 质量控制措施
(1)合同评审
在签订评价合同之前,对评价范围及评价能力进行确认,以确保评价机构的资质业务范围以及现有评价技术人员构成能够满足评价项目的需要,并确定是否聘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等。

(2)评价方案审核
对制定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案进行审核,以确保评价组专业人员构成、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及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等内容符合评价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标准要求。

(3)评价报告审核
在评价过程中严格遵照评价工作程序,落实《质量管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即评价人员报告自审、项目负责人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合格后,报最高管理者批准签发。

(4)现状评价小组
针对该用人单位现状评价工作,我公司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由项目负责人、评价人员、职业卫生检测人员、实验室分析人员、技术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组成。

实行项目责任制,制定书面工作程序,包括目的、范围、职责、工作程序、引用文件、采用的评价方法和使用的质量记录表格等。

现状评价质量控制流程见图1-8-1。

图1.8-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质量控制流程
第二章用人单位概况
2.1 用人单位概况
XX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XX环保)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公司主营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业务,在国内同类公司中是从事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子公司分布于河北、江苏、山东、贵州等7个省,拥有子公司17家,有5家子公司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9家子公司取得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有4家子公司从事托管运营业务,处置危废品种多达26大类,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XX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未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设计阶段未进行职业病危害设施设计,在试运行阶段也没有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未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未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2.2 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述
该用人单位位于高速发展的襄阳市高新区清河店,毗邻团山大道,交通十分便利。

地理位置图如下:
用人单位所在地
2.2.1 自然环境
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处于南北分界线上,气候优兼南北,四季分明,降水适中,雨热同季。

XXXX-ZP-XZ-2017-0XX 气象参数资料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5.3℃
冬季极端最低温度-14.8℃
夏季极端最高温度42.5℃
(2)雪、霜
年平均降雪13 天
积雪11 天
最大降雪量21cm
冻土深度9cm
最大冻土深度11cm
基本雪压0.30kN/m2
(3)风象
年平均风速2.8m/s
最大风速19m/s
主导风向及频率S 和N、NW
最小频率风向EEN
夏季C 24% N 8% NW 8%
冬季C 18% SE 7% NW 10%
(4)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5%
(5)气压
大气压力:冬季101.7kPa 夏季99.6kPa
(6)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881.8mm
年最大降雨量1251.1mm
日最大降水量143.7mm〈1967 年〉;
年最大降水天数:114 天
(7)日照
年平均日照1951 小时,平均日照率44%;
年平均霜日45 天;
年平均雾日11.8 天;
蒸发量1388.9mm。

区域内未发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项目区不在自然保护区内,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项目区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区、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区等社会关注敏感区;项目不属于自然疫源地和地方病区。

2.2.2 地理特征
襄阳市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

区内经过多次构造运动,至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今日宏观地貌轮廓。

其间武当山、桐柏山、荆山、大洪山地区发生剧烈褶皱、断裂,上升为陆,并形成许多山间盆地,如南阳断陷盆地、洪山断陷盆地、桐柏山南断陷盆地、汉江地堑盆地、南漳地堑盆地和马良地堑盆地等,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南漳以东、以北各盆地中心下沉,边缘地区相对上升。

第四纪下更新世山区继续上升,盆地则先下降后上升,气候转冷,盆地内堆积冰水沉积物。

中更新世山区上升,汉水已形成,河水荡涤盆地冰水堆积物,泛溢相粘土堆积扩展到拗陷盆地边缘,即今日岗地分布范围。

全新世山区继续上升,平原地区出现多次升降运动,形成依附现代河流的河谷平原。

全境呈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的特点。

在襄阳市总面积中,山地占31.4%,丘陵岗地占57.3%,平原占11.3%。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可分为西部山地、中部岗地平原及东部低山丘陵三个地形区。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该用人单位所在地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据现场调查,该区域内无
山体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地裂、地面沉降等自然地质灾害发生记录
2.2.3水文地质条件
襄阳市地处汉江中游,水资源丰富,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91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0亿m3,两者重复计算为175亿m3。

水资源总量为606亿m3。

其中过境客水量450亿m3,本地水资源156亿m3。

按水资源总量计襄阳市人均占有量为10602m3。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实施后,每年从汉江丹江水库调水150亿m3,汉江年径流量将减少三分之一。

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对调控其下游洪水,防范洪水对襄阳市区的威胁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汉江襄阳水文站设防水位为65.5m。

襄阳市地下水按含不同水层划分为孔隙水、承压水与裂隙水三种类型。

其中以孔隙水、承压水储量最为丰富。

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沿河流滩地及级阶地,承压水主要分布于沿河二级阶地及岗坡地,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山区、山前近岗地带,分布零散,多有泉水出露。

地下水资源总量190亿m3。

评价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孔隙承压水,地下水埋深7m左右,流向为西东,水质较好,可直接利用,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地面降水。

2.3 原、辅料及产品
该用人单位使用的原辅材料见下表2.3-1;
表2.3-1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及原、辅材料使用一览表
2.4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根据现场调查,该用人单位生产现场现有生产工人40人(不包括后勤和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焚烧车间、蒸煮车间、污水站等。

主要生产岗位的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见表2.4-1
表2.4-1生产岗位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
第三章总体布局
3.1 总体布局描述
经现场调查,该用人单位厂区主要划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非生产区,功能分区明确。

生产区:生产车间厂房布置在厂区中部,由东向西依次布置,包括:蒸煮车间、焚烧车间。

辅助生产区:污水处理中心布置在厂区东南角,2#危废品库房布置在厂区南侧,固化废物存放区布置在厂区西侧,1#危废存放区布置在回转窑北侧。

非生产区:办公楼位于厂区东北侧;食堂和宿舍位于厂区东南角。

用人单位平面布局见附件。

3.2 总体布局评价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的相关要求,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编制检查表对该用人单位总体布局进行符合性评价,见表3.2-1。

上述检查表共列出12项检查内容,其中符合项10项,不符合项2项。

3.3 竖向布置调查
主生产车间及辅助用房均为单层建筑,办公室和科研楼为2层建筑。

3.4 竖向布局评价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相关要求,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编制检查表对该用人单位竖向布置进行符合性评价,见表3.4-1。

上述检查表共列出3项检查内容,其中符合项3项。

第四章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4.1 生产工艺调查与描述
4.1.1 危废处置工艺流程简述
(1)预处理
根据危废分析结果以及各来源单位的危废性质,制定长期的焚烧计划,从热值、相容性、物理状态方面考虑。

危险废物入炉前需根据其成分、热值等参数进行搭配,使入炉危废达到一定热值,以保障焚烧炉稳定运行,降低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

根据危险废物的相容性进行搭配,避免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混合后产生不良后果(预处理详细工艺见附件废乳化液处置方案)。

(2)焚烧
回转窑系统主要由进料系统、一燃室、出渣系统、二燃室、换热系统、喷淋式急冷塔、尾气处理系统、助燃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其工艺流程为:
进料系统:将待焚烧的物料放入提升料斗内,然后启动提升机,将提升斗升到顶部料进口,顶部电动密封门自动打开,物料倒入料口后自动关闭,关闭后底部螺旋给料机自动启动,将物料推入窑内,完成一次进料过程,整个过程从启动提升后全部自动完成。

回转窑主体:回转窑主体为钢制筒体,内衬为耐高温、抗腐蚀、抗剥落的耐火材料,两端采用特殊密封方式与头罩尾罩相连。

回转窑安装坡度为1/50,头高尾低,窑体转速可调范围在0.5~3r/min。

在窑体高端设有进料口和出烟口,在头部设有一台助燃燃烧器和一台废液喷枪及出灰口和供风口。

窑体内部采用并流方式,固体物料从窑头进入窑内,随着窑体的转动缓慢的向窑尾移动,物料在窑中停留时间1小时,在移动过程中同头部进入的助燃空气充分接触,完成干燥、燃烧和燃烬的全过程。

尾部出灰系统将燃烬的灰渣排出,燃烧生成的烟气由窑尾进入二燃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