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

合集下载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全球竞争力报告出炉中国的高科技应用处于劣势晨报讯:(记者袁满)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世界瞩目。

日前,国际权威机构世界经济论坛首次用英文以外的语言--中文公布了2002至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

而在该年度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升至第33位,竞争力跃升了6位。

全球竞争力报告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角度对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

在参与调查的80多个国家中,中国的总体成长竞争力(GCI)上升了6位,从第39位上升到第33位;而微观经济的竞争力(MICI)上升了5位,从第43位上升到第38位。

在主要的经济指数中,中国的投资率、国民储蓄率以及人均GDP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位列第一、二、三位。

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彼得K·康纳利斯指出,“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已超过其他大部分国家……中国的综合排名上升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报告中,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数的排名高居第8位。

报告认为,中国的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国民储蓄率、政府对经济的推动以及公司创新能力、工资和生产率等方面。

但在高科技应用、公司营销深度、股票融资以及银行稳健性方面处于劣势。

其中,在影响成长竞争力的三个成分指数中,技术指数仅排名第63位。

总体成长竞争力(GCI)排行榜微观经济的竞争力(MICI)排名* Using 2002 formula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名单中的上榜网站,在中国的商业领域确立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并在为其自身、所属行业、背后的企业创造着价值,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商业机器上的重要一环。

他们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探索历程以及商业成就并不逊色于以往的任何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融入经济主流之后,变革中的商业正因此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2003“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分类列表——2003“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说明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并非是《互联网周刊》在这一领域内的第一次调查活动,《互联网周刊》对于中国网站的梳理和推荐最早开始于2000年,“一点百网舞龙年—百家优秀网站推荐”的结果至今依然被众多网站视为其在当时取得成功的标志。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由美国一极向美、欧、亚三极方向发展,其中亚洲的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尤为令人瞩目。

国内一些媒体乐观地将21世纪称为“中国世纪”,而西方一些人士则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威胁,认为中国的生产与消费造成世界能源的短缺、价格的上扬、它国就业机会的丧失、世界粮食紧张、环境恶化……如何看待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一、中国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毫无疑问,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逐步提高。

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人均GDP从181美元提高到1090美元,2003年GDP达到3.4万亿美元;出口从世界第33位上升到第4位,进口从第24位上升到第3位(见表1)。

2004年1-9月中国进出口贸易达到8285亿美元,全年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此外,年中外汇储备达到4700亿美元。

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地。

2003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2.2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

由于拥有13亿人口,进入小康水平的中国呈现出巨大的消费能力:世界第一大铁、钢、铜消费国,第一大手机销售市场,第二大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第五大白金消费国……旺盛的需求吸引跨国公司纷至沓来。

2003年中国成为外资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达到530亿美元。

显然,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增长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进口的激增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增长的引擎。

不过,应该看到:中国正在走向富裕,正在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和某些产品的生产大国,但她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或世界强国。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比重不到696。

2004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发展竞争力指数排名第44位,企业竞争力指数位居第46位;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24位。

欧莱雅产品品牌策略研究

欧莱雅产品品牌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化妆品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众多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纷纷进入中国。

与此同时国内化妆品企业也迅速崛起,使得化妆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欧莱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对中国市场的摸索,一直坚持稳健而坚定的发展策略,截至目前平均市场增长率更高达50%。

目前,欧莱雅在国内已拥有14个品牌,形成了高、中、低端三个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形产品结构,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其对美丽的追求。

欧莱雅是一个织结构为核心,推广代表不同美的模式的多品牌战略。

在营销策略定位于营销美丽的公司,她以多元文化并存的企业文化和灵活的组中,通过全方位的渠道策略,差异化的促销策略和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推动其各个品牌的市场发展。

本文通过对欧莱雅的品牌、价格、公共关系、广告传播、,渠道等方面策略分析,力争找出欧莱雅在中国营销策略的成功之处,同时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上,也分析了将面临的巨大挑战。

对其市场策略的进一步执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化妆品,竞争策略,内部改善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ic growth, the cosme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many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cosmetics brand into China.At the same time the domestic cosmetics enterprises also rise rapidly, making cosmetics market competition is fierce.L 'oreal since the late 1970 s to the Chinese market, always adhere to the healthy and steady development strategy, so far the market growth rate of 50% higher on average.At present, in domestic has 14 l 'oreal brand, and formed a high, medium and low-end three distinct image of "pyramid" structure of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different consumers, provide different products to meet the pursuit of beauty.L 'oreal is a woven structure as the core, the promotion represent different patterns of multi-brand strategy of beauty.In the marketing strategy aimed at the beauty of the company, she to the corporate culture of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 and flexible group,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channel strategy, promotion strategy of differentiation and flexible pricing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f each brand.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l 'oreal brand, price, public relations,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 and channel strategy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l 'oreal success of marketing strategy in China, 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also analyzed the will face huge challenges.To fur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market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KEYWORDS:Cosmetics, competitive strategy, internal improvement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动机 (1)2 企业背景 (2)3 企业状况 (3)3.1 产品市场状况 (3)3.2 市场竞争状况 (3)4 欧莱雅集团的竞争策略 (5)4.1市场定位策略 (5)4.2 细分市场策略 (5)4.3 品牌策略 (5)4.4 广告策略 (6)4.5 公共沟通策略 (6)5 欧莱雅集团竞争策略的分析 (8)5.1 产品策略 (8)5.2 渠道策略 (9)5.3价格策略 (10)5.4促销策略 (11)6 欧莱雅如何进行改善 (13)6.1 制定针对国际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 (13)6.2 全面进军二线市场 (14)6.3 加强企业内部改善 (15)7 总结 (17)参考文献 (18)后记 (19)1 绪论1.1研究背景中国“多子多福”的传统在企业界、经济界也被广泛运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便由一个品牌向多个品牌发展,即实施多品牌战略。

营销价格案例分析

营销价格案例分析

营销案例分析"奥克斯一场彻头彻尾的价格战" 奥克斯一场彻头彻尾的价格战在《成功营销•新生代2002年—2003年度品牌竞争力排行榜》上,在空调行业正式发力才2、3年时间的奥克斯,市场保有率已经上升到第6位,与在空调行业浸泡10多年的第一名仅有7个百分点之差,并以140%多的成长指数,位居空调业最具成长力品牌第二名。

企业介绍:奥克斯的母公司——浙江宁波三星集团成立于1986年,靠做电能表起家,1994年进入空调业,当时他们的市场定位是国内市场缺乏的高档空调,然而,由于此类产品的市场尚未成熟,奥克斯迟迟未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00年后,奥克斯以优质平价的“急先锋”面孔在空调市场频频亮相。

根据奥克斯方面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年,奥克斯空调总出货量250万台,销售额近50亿元,进入行业三甲之列。

也许是进军高档空调的失利使奥克斯大彻大悟,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树立平价形象;公布空调“技术白皮书”,粉碎竞争对手技术突围的企图;提供用户每年的免费检查,将空调业的服务战也拖入价格战围栏。

凭借资金实力,奥克斯打了一场血淋淋、彻底的价格战,令人心惊胆颤,也不免有些疑问——奥克斯价格战的底线是什么?奥克斯吸引住了什么样的消费者?在低价格的笼罩下,消费者脑海中的奥克斯能否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奥克斯能否将已盘踞多年的空调巨头拖垮,从而实现对空调业的洗牌?如果中国的空调业果真被奥克斯困囿于价格战,行业的未来又会怎样?迎合市场点燃价格战火2001 年前,空调在国内的普及率相当低,不是不存在需求,而是高昂的价格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奥克斯迎合市场对平价优质空调的需求,扛起降价的大旗,取得了三年三大跨越的业绩。

当年 2 月,刚进入中国质检总局首批20 家空调免检产品行列的奥克斯打出“免检是爹、平价是娘”的降价宣言。

3 月,借三星奥克斯智能工业城落成典礼,抛出“舍江山夺美人”计划。

纳爱斯介绍

纳爱斯介绍

纳爱斯读懂中国人价值观在《成功营销新生代2002年—2003年度品牌竞争力排行榜》洗衣粉产品类别中,纳爱斯以22.32%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比第二名奥妙与第三名碧浪的总和还多,并以86.05%占据品牌忠诚度第一位,在综合竞争力指数中以108.67名列第一位,第二位奥妙的品牌综合竞争力指数仅为26.74。

在无人注意的洗衣皂市场打造强势品牌,掘到第一桶金;在跨国品牌空虚的中低端洗衣粉市场,提供高质低价、具有品牌含量的产品,借助委托加工,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在短时间内实现生产规模、销量的飞跃;在中低端市场积蓄力量后,以独特卖点的产品寻求高端市场突围。

纳爱斯走的是一条非常清晰的品牌发展道路。

以本土公司对中国人传统情感、价值观的深入了解,纳爱斯与消费者进行了感情上的深层次沟通;同样凭借着对中国新生代消费主力生活态度变化的把握,纳爱斯又引领了中国的时尚生活。

在提供了具有高质低价的比较优势的产品后,纳爱斯高擎起民族品牌的大旗。

2003年的央视广告招标前,曾有传闻,宝洁要挟1.8个亿风风火火闯一次央视。

很多人对此传闻不屑一顾,“宝洁是跨国公司国际成熟品牌,怎会参与这种活动”。

没想到,宝洁果然以1.76亿元中标,首开跨国公司竞标黄金段位的先河,并且一出手就排在日化企业头位。

以宝洁一贯的高端定位,它以往的投放只集中在一些强购买力地区的地方台,此次出手央视,实际上是对本土日化品牌有预谋的反扑——这是“射雕行动”的一部分,因为在宝洁看来,只有雕牌纳爱斯才是中国本土日化中最有威胁的品牌。

雕牌纳爱斯的崛起,可以说是为正在中国征程上的跨国公司上了一课。

雕牌洗衣皂:到没有第一的地方制造第一1993年,纳爱斯将突破点锁定在洗衣皂上。

当时的洗衣皂可以说是一块品牌的处女地,地方货各自为营,根本没有全国性品牌。

主要是因为价格低廉,大家的产品品质都维持在低水平上:块大,粗糙,外观蜡黄,赤裸无包装,有股怪味。

但肥皂却是人们洗衣必须的东西,虽然香皂味道好,但去污却比不上洗衣皂。

CIO的职位分析及CIO机制

CIO的职位分析及CIO机制
信息化内涵的启示
• 是什么?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 应用范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
域中。 • 做什么?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实现
高度共享。 • 为什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时间范围?动态发展过程。
8
CIO的职位分析及CIO机制
2000年7月世界八国首脑会议在 日本冲绳召开,曾发表过称之谓 “全球信息社会宪章”。其中称: “信息技术驱动经济变革的本质是 知识和新思想的社会共享”。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中国的组 织一定要抓住机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4
二. CIO的由来和发展
从世界经济论坛2003年2月19日公布的IT 竞争力排行榜数据看:2002年排在前十 位的国家和地区是:芬兰、美国、新加 坡、瑞典、冰岛、加拿大、英国、丹麦、 台湾、德国。韩国在14位,日本20位, 中国第43位。
22
二. CIO的由来和发展
➢ 信息化程度体现了综合竞争力
❖ 信息化的程度需要经济发展、人员素质、法制 建设、管理水平等各种基础,它伴随着上述条 件的改善而加速信息化的进程;
❖ 信息化又能加快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员素质和 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加速法制建设的完善;
❖ 因此信息化的程度必定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 地区、一个组织的综合竞争力。
❖ 国际的经济结构框架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具有 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国、核心部件的生产国 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龙头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出卖劳动力和资源的国家将会失去更多的利润。
19
二. CIO的由来和发展
➢ 信息化的过程必将推动经济变革、提高效 率、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 ❖各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 ❖缩短科研开发和生产环节间的时间,提高

美宝莲营销战略分析

美宝莲营销战略分析

市场营销学期末论文班级:2010级金融三班姓名:***学号:***********美宝莲——彩妆王者的隐忧闫锦摘要:目前,美宝莲已经成为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上最为知名、畅销的彩妆品牌之一。

她的成功离不开其切合本土女性需求的产品,亲民的价格,全渠道密集的分销策略,和时尚的大品牌形象。

然而,中国彩妆有限的市场空间让美宝莲的发展陷入瓶颈,过低的定价已开始让一些高收入的主流消费群体转移,相对单调的品牌面貌越来越让一些时尚女性厌倦,错失新兴销售渠道更是制约了其未来发展。

美宝莲的成功与潜在隐忧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企业在行动前要将进行充分的调研以了解市场需求;其次,要有创新精神,另辟蹊径,发掘潜在客户,并让客户了解、相信自己产品的优势,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于客户;再次,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企业要以机会成本来权衡利弊;最后,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与时俱进才能适者生存。

关键字:美宝莲;营销策略;启示目录一、独特营销策略缔造彩妆王者 (4)1.1 立足打造专业化的彩妆品牌、推出切合本土女性需求的产品 (4)1.2 坚持大众化的产品价格定位 (5)1.3 全渠道密集分销策略 (6)1.4 为品牌持续注入时尚价值 (6)1.4.1 品牌背书 (6)1.4.2 专柜形象 (6)1.4.3 密集广告 (7)1.4.4 明星代言 (7)1.5 坚持不懈的消费者教育 (7)二、王者背后的隐忧——增长乏力 (7)2.1 彩妆有限的市场空间成为领导品牌壮大的最大瓶颈 (7)2.2 过低的品牌定价成为品牌进一步提升的致命硬伤 (8)2.3 相对单调的品牌面貌成为品牌吸引时尚女性的关键软肋 (8)2.4 错失化妆品店等新兴渠道的崛起的重要机遇 (9)三、彩妆王者给我们的启示 (9)3.1 研究市场环境、发现市场需求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9)3.2 另辟蹊径,发掘潜在客户 (10)3.3 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 (10)3.4 以人为中心,服务于人 (10)4.5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10)4.6 没有完美的好战略,要以机会成本做衡量 (11)4.7 流水不腐,腐水不流,企业要与时俱进 (11)1913年,美国一位化学家发明了全球第一支睫毛膏,1920年,他以自己妹妹的名字美宝莲(Maybelline)注册了公司。

白加黑电视广告赏析

白加黑电视广告赏析

白加黑电视广告赏析2010级广告学专业2班潘冬冬在《成功营销·新生代2002—2003年度品牌竞争力排行榜》感冒药品类排行中,白加黑感冒药的市场份额是8.45%,排名第三,但与第一名仅有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差距;它的品牌成长指数为116.88%,排名第二;竞争力综合指数为42.49%,位居第二名。

2000年11月14日,国家药监局发出通告,要求全国各地暂停使用和销售含有PPA的感冒药品。

这使全国感冒药市场进入了新一轮的洗牌,因为仅当时退市的国内第一感冒药品牌康泰克一家就留下了四五亿元的市场份额,这就为白加黑感冒药拓展市场份额提供了新的机遇。

因此,白加黑取得了上述的市场业绩,但这与它准确的广告定位和和合理的诉求方式等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广告定位定位是一项产品在市场立足并获得市场地位的前提,它是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简言之,就是在消费者心中确立一个独一无二、其他产品无可替代的地位。

它有利于确立鲜明的产品和企业形象,开拓新市场,巩固市场地位。

准确的产品定位有利于商品的识别,是说服消费者的关键。

白加黑就是凭借独特的广告定位,在有限的市场上和强大的对手康泰克、泰诺等品牌进行竞争,并获得了一席之地。

康泰克1989年进入中国,凭借独有的缓释胶囊技术,第一个建立了全国性强势品牌。

其广告是“早一粒晚一粒,远离感冒困扰”,在当时普遍6小时吃一次的感冒药中,确立了“长效”定位。

1993年随后进入中国的泰诺,则依赖“30分钟缓解感冒症状”诉求成功,其定位于“快效”,与康泰克针锋相对。

白加黑推出时,已值1994年末,市场又有国外双强盘踞,怎么办?白加黑没有跟进康泰克或泰诺,而是在长效、快效之外,提出“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将两位领先者重新定义为黑白不分的感冒药,自己则是“日夜分服”。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对立式定位,之后白加黑凭此定位进入了三强品牌之列。

日夜分服就是白加黑的品质定位,它清晰地说明了产品的功效: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一天24小时针对消费者特定的需求进行全天候的呵护。

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P53

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P53

目录✧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方便面行业分析报告✧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果汁饮料市场分析报告✧彩电行业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家庭潜在电视需求调查报告✧2000年3月打印机市场调查报告✧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肠胃药市场分析报告✧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护肤品行业分析报告✧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洗衣粉市场分析报告✧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牙膏市场分析报告✧手机行业调查报告✧中国Linux应用现状市场调查报告✧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2003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方便面行业分析报告一、方便面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方便面于 1958 年在日本第一投放市场,其产量在亚洲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在东亚和东南亚。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年产方便面191.5 亿包,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40% 左右,销售总额达 200 亿元。

中国第一袋方便面 1970 年“诞生”在上海益民食品四厂。

至今,我国方便面市场品牌竞争格局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0-1992 年)品牌虽多低档次竞争1990 年前后,光北京、广州两地就有 100 多条方便面生产线,品牌众多,但普遍品质低下、包装简陋,不注重品牌宣传,产品在低档次中徘徊。

虽也有一些进口产品,但因为价格过高,在中国市场少有发展空间。

第二阶段( 1992-1997 年)康师傅时代1992 年,在台湾名不见经传的顶新集团推出“康师傅”,以适当的价格、精美的包装、独特的口味、积极的营销策略,抓住了难得的市场机遇,进入市场不久,就盘踞大陆方便面市场的龙头位置,甚至一度成为方便面的代名词。

第三阶段( 1998 年至今)众多品牌不懈挑战康师傅虽然台湾食品第一品牌统一几乎是与康师傅同步在国内市场推出方便面,但在较长的时间内,统一基本上找不到挑战康师傅的途径,统一虽然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但仍难与康师傅平起平坐。

与此同时,众多大陆本土品牌或合资品牌逐渐成长,开始瓜分由康师傅独罢的市场。

从主要数据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从主要数据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从主要数据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过去10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飞速提升的10年,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科技资源投入、科研绩效以及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发展实现了重要跃升。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既要抓住重大的发展机遇,也要应对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挑战,贯彻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项任务。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建设进入攻坚阶段,科技投入产出质量有待提升运用指数评价方法对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测度和排位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由2001年的世界第61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9位。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从2007年起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也显示,2011年中国的排名是第29位。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2011》报告显示,在占世界研发经费支出98%的40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已经从2000年的第38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0位。

上述研究虽结果有所差异,但基本结论一致,即过去10年间,中国的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迅速增强,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但是,《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2009年的第28位下降至2010年的第29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测算的国家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在2009年也下降了1位。

这种波动说明国家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更不能松懈。

从创新投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R&D/GDP年均提高0.07个百分点,远低于0.13的预期增速;从国际上看,欧盟(15国)用了28年的时间才从1.6%提高到2%。

可见,我国迈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仍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四大智囊团

中国四大智囊团

中国四大智囊团中国政府四大智囊团在中国政府幕后,有一批默默无闻,尽心尽职奉献着自己的慧心和才华的"智囊",他们用才识和专法为中国构筑了一道"智慧长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高校及各部委下属研究机构,构成了中国庞大的智囊团.而这当中,最为外界所耳熟能详的当数经济方面的智囊人物.比如:"洗尽铅华走市场"的吴敬琏,"人民币守护神"易纲,"北大经济第一人"林毅夫,"国有股减持专家"王国刚,"国情智囊"胡鞍钢……还有更多的不为世人熟知的经济学家和学者,从事着许多重大的研究课题."不经意间,这些学者正在研究的课题, 就有可能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述.国研中心:直属国务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官方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之一,1981年正式成立,直属国务院.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为国务院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下设10余个研究部和研究所.国研中心诞生了许多中国最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王梦奎,樊纲,卢中原等都出自此门.可以肯定,国家许多重大的政策都出自这里,而像吴敬琏,刘世锦,卢中原等经济学家,本身就是国务院的座上宾.卢中原,宏观经济部部长.在过去一年间,他在国家核心刊物如《经济研究》发表7篇研究论文,这甚至超过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一生的成果.他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仅在国研室内部刊物登载的调研报告中,便有7篇得到了国务院领导批示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卢还参与了许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起草,尤其是财政税收金融等体制改革方案的讨论,调研或设计.张军扩,市垢经济研究所所长.熟悉张的人都表示其卑时甚为低调,不喜欢张扬.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共完成了四项研究,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打破地方垄断统一市场,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为政策和立法提供决策支持.他的课题报告--《关于怎样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建议》和《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构成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权威之作.他的《现代市场经济重新认识》更是为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分提供了背景支持.而其正在研究的"关于直销立法"的课题,很可能为即将诞生的直销方面的法律构建基本的框架.张立群,宏观经济部研究员.他的每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都被送到国办会议之上.这位从1986年就在国家计委研究宏观经济的年轻经济学家,直接参与了国家"九五"和"十五"计划的制定.他一直关注着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他提出的有关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财政应转向社会如农村,教育和低收入人群,宏观经济应依靠货币政策进行适度微调正被经济运行形势所验证. 而他们,不过是国研中心上百名研究人员的缩影.社科院:每年参与政府工作报告1977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承担许多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任务.在几十个研究所中,经济研究所,财贸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都是影响巨大的国务院和其他政策部门的智囊.而董辅扔,刘国光,张曙光,刘树成则是其中的代表. 张卓元,一个外界并不陌生的名字,正是这位经济所资深的经济学家参与起草了十六大的报告.据悉,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社科院人士参与.李扬,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由其执笔撰写的《2002-2003年度中国金融运行分析》,成了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参考.在这篇文章中,李扬对2002年货币供应量及结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货币政策在传导机制方面正面临挑战,而对汇率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克服通货紧缩","亚洲地区债券市场发展与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用5-10年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体系:历史,结构及未来改革"等观点也正影响着中国目前的金融政策.作者:succeed7772004-8-16 20:25 回复此发言2 中国政府四大智囊团袁纲明,社科院经济所宏观部主任.这位平易和蔼的经济学家朴素而又善言,他执著于自己的学术观点."我一直认为财政政策效应是不可持续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压抑了消费和市场性投资的需求",即使在投资是主要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主流观念的时期,他仍坚持自己的见解.而早在1999年6月,这位经济学家的一份报告被送到了朱镕基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当时认为,刺激消费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之举,而不是投资."而就在下半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如增加工资,延长假期等.每年,他都将和同事们撰写"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变化分析",还牵头组织"中国宏观经济变化与政策选择"等课题作为建议送往相关的政策部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典范易纲1994年,归国后的林教夫和易纲等留美著名学者,留在了北京大学,他们进行了''项开创性的尝试--动员国内外资金,成立一个研究机构,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当年8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诞生了.中心成立接受了许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委托,对中国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数年的发展,这个机构聚集了如林毅夫,易纲,宋国膏和陈平等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这位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博学多.产,兴建广蔓.他在中国农业问题上的研究在国内相当权威,曾担任发改委"十五"计划咨询审议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成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他的"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对国家农村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3年6月,林毅夫,陈平和宋国青等牵头组织的"走出通货紧缩与人民币汇率"课题组,对中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可能与前景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进行研究,完成了一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其中"再论启动存量需求和通货紧缩治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对策建议"等思想也都为决策层所采纳.易纲,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中心副主任,现在身兼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重任.这位学者型的官员,一直致力于用金融理论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在货币,银秆和金融市场方面颇有造诣.在出任央行官员之前,他做过"金融改革与其他改革铀哭寡","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和中国的:货币供给机制问题"等大量金融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他以后出任货币政策司司长打下了深厚基础.而今,易纲已成为智囊向施政者转化的典范.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为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颇为类似,1996年正式组建,一开始便定位于政策研究和学术机构.与其他研究机构不同的是,它是由海内外优秀研究人员组成的网络性的组织,大部分都是兼职的研究人员,包括国内外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金融与产业部门及学术部门的优秀学者.在这个研究团体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央行,证监会,发改委等决策者的身影,他们并不能称之为严格的智囊人士,然而研究人员与决策者思想和观念的碰撞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在众多研究人员中,魏杰,胡祖六和宁向东无疑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胡祖六,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其研究成果之一《全球竞争力报告》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2003年4月他发表的《通货紧缩,中国制造吗?》论文,广受世界关注,6月他的《中国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改革》为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建议.宁向东,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8月提出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等许多建议,在国资委颇有影响.。

2003年世界500强排行榜

2003年世界500强排行榜

19,802. 300,000 0 25,181. 254,199 8 24,500
14,353.4 1,528.5 70,710.0 61,976.4 72,719.3
36,262. 141,000 0 15,249. 127,625 6 14,690. 284,182 8
日 56,040. 4,063.7 本 8 法 54,977. -22,029 国 1 .6 美 54,069. 国 0 意 53,598. 大 9 利 492.0
166,837. 47,542. 207,400 1 4 751,715. 19,154. 115,000 7 7 37,834.3 3,594.4 39,109
美 83,132. 3,579.0 国 0 德 82,203. 2,443.0 国 7 德 77,205. 2,386.5 国 2 日 75,745. 本 2 日 72,164. 本 8 232.1 248.8
57 AVIVA 58 METRO 59 SAMSUNG ELECTRONICS
24,054.0 4,345.3 191,512 54,765.5 20,498. 9 80,000 66,667 71,000
韩 47,605. 5,636.4 国 6 英 46,987. -15,189 国 0 .0 美 46,727. -13,082 0 .2 国 日 46,415. 本 8 151.9
502.6
509,733. 11,407. 1 3
65,989
74 SUEZ 75 76 J.P. MORGAN CHASE&CO. SBC COMMUNICATIONS
-815.4
88,303.3
11,099. 198,750 4 94,335

金砖四国国家竞争力比较

金砖四国国家竞争力比较

金砖四国:国家竞争力比较张聪明近年来,国际上一些知名机构依据其对国家竞争力涵义的理解,有所侧重地发展出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竞争力的多种方法。

从主要内容来看,大体上有整体国家竞争力的评比、经济自由度的评比、投资利润风险的评比及国家风险的评比等。

其中,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ManagementDevelopmen,t简称IMD)和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Forum,简称WEF)是国际上最知名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机构。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编纂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于1989年开始出版,之后每年一册,未有间断。

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观念里,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创造和维护支撑企业竞争力之环境的能力。

构成国家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几经调整[1],目前分为四部分: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

每个部分又分为五个要素,每个要素强调本部分的一个方面, 20个要素包括300多个指标。

2008年的年鉴使用330多个指标,它们的分布是:经济表现80个指标,政府效率73个指标,企业效率70个指标,基础设施108个指标。

整合四部分20个要素的测评结果,得到的就是《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简称WCY)中的国家综合竞争力排名。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其前身是1971年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

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很早就关心国家竞争力问题,但200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论坛的框架内开始使用两个略有差异但又有相当程度内在联系的“全球竞争力”概念。

第一个“全球竞争力”概念是“一套在中期内支持高经济增长率的制度和经济政策”,由此引入了“增长竞争力指数”(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简称GCI)。

2005年以后,该指数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历年世界500强之国家(地区)排行

历年世界500强之国家(地区)排行

历年世界500强之国家(地区)排行![ 2009-07-09 13:47:04 | 作者: nalanrongruo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地区-------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美国--------151家-------162家--------184家--------179家---------185家---------197家--------192家———日本--------149家-------126家--------100家--------107家---------104家----------88家----------88家———中国-----------3家-----------6家-----------8家----------11家-----------11家----------13家----------12家——(台湾)--------0家----------1家------------0家------------1家------------0家------------2家------------1家———法国---------44家---------42家----------40家----------37家------------7家----------37家-----------40家———德国---------44家---------41家----------42家----------37家----------34家----------35家-------------5家———英国---------29家---------34家----------38家----------39家----------34家----------33家-----------34家———韩国----------8家----------13家----------10家----------12家----------11家----------12家-----------13家———瑞士---------不详----------14家----------11家----------11家----------11家----------12家-----------11家———荷兰---------不详-----------9家------------8家------------9家----------10家----------11家-----------11家——意大利---------不详----------13家----------11家----------10家-----------8家------------8家-------------9家——西班牙---------不详-----------5家------------5家------------5家-----------6家------------5家-------------5家——加拿大----------5家-----------6家-----------12家----------12家---------15家----------16家------------14家—澳大利亚----------3家-----------5家------------7家------------7家-----------7家------------6家-------------6家———瑞典---------不详-----------4家------------4家------------4家-----------5家------------4家-------------6家———印度---------不详-----------1家------------1家------------1家-----------1家------------1家-------------1家——俄罗斯---------不详-----------1家------------1家------------2家-----------2家------------2家-------------3家———巴西---------不详-----------5家------------4家------------3家-----------3家------------4家-------------4家——墨西哥---------不详-----------1家------------1家------------2家-----------2家------------2家-------------2家****************************************************************************———地区-----------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美国------------189家----------175家----------170家----------162家-----------153家------------140家———日本-------------82家------------81家------------70家------------67家------------64家--------------68家———中国-------------16家------------18家------------23家------------30家------------35家--------------43家——(台湾)-----------1家--------------2家--------------3家--------------6家-------------6家----------------6家———法国------------37家------------39家-------------38家--------------8家------------39家--------------40家———德国------------34家------------37家-------------35家------------37家------------37家----------------9家———英国------------35家------------35家-------------38家------------33家------------34家--------------26家———瑞士------------12家------------11家-------------12家------------13家------------14家--------------15家———韩国------------10家------------11家-------------12家------------14家------------15家--------------14家——加拿大------------13家------------13家-------------14家--------------6家------------14家--------------14家———荷兰------------12家------------14家-------------14家------------14家------------13家--------------12家——西班牙-------------7家--------------8家---------------9家--------------9家------------11家--------------12家——意大利-------------8家--------------8家--------------10家------------10家-----------10家--------------10家—澳大利亚-------------7家--------------9家---------------8家--------------8家-------------8家----------------9家——俄罗斯-------------3家--------------3家---------------5家--------------4家-------------5家----------------8家———印度-------------4家--------------5家---------------6家--------------6家-------------7家----------------7家———巴西-------------3家--------------3家---------------4家--------------5家-------------5家----------------6家———瑞典-------------6家--------------7家---------------6家--------------6家-------------6家----------------6家——墨西哥-------------1家--------------2家---------------5家--------------5家-------------5家----------------4家注:1,图表中的年份为《财富》杂志发表报告的年份,实际表示的世界500强排行自然为之前的一年。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根据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以下是全球各国的竞争力排行榜。

这份报告使用多个指标来评估各国的经济发展能力、创新水平、商业环境和政府效率等关键因素,以确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程度。

1. 瑞士瑞士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创新能力,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竞争力排行榜榜首。

瑞士的政府效率和商业环境也被认为是最佳的。

2. 美国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其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使其在全球竞争力中占据重要地位。

3. 瑞典瑞典在知识产权保护、教育系统和创新投资方面表现出色,因此获得了较高的全球竞争力排名。

4. 丹麦丹麦在商业环境、劳动力市场弹性和人才吸引力方面表现突出。

5. 荷兰荷兰以其高度开放的经济和自由化政策在全球竞争力中获得了较高的排名。

6. 芬兰芬兰的教育水平、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发展使其在全球竞争力中处于领先地位。

7. 新加坡新加坡的政府效率和商业环境被认为是全球最佳之一。

8. 加拿大加拿大的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得分较高。

9. 挪威挪威在自然资源和创新投资方面表现出色,被认为是全球竞争力排行榜的重要成员。

10.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商业环境和政府效率方面表现出色,因此在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排名较高。

此外,中国在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排名第二十一。

虽然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增强,但在政府效率和商业环境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

总的来说,全球竞争力排行榜的前十名国家在经济发展、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等方面都表现出色,这些因素在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程度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因此持续提高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继续全球竞争力排行榜的相关内容,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第11名至第20名的国家以及一些趋势和挑战。

11.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之一,德国在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2002年全球500强竞争力

2002年全球500强竞争力
美国
金融
186
关西电力
日本
电力
180
106
Prudential
保诚保险
英国
保险
181
251
Fuji Photo Film
富士胶卷
日本
胶卷
182
147
Nokia
诺基亚
芬兰
通讯设备
183
366
Bank of Nova Scotia
丰业银行
加拿大
银行
184
161
Ito-Yokado
伊藤洋华堂
日本
零售
185
359
Household International
能源
81
93
Procter & Gamble
宝洁
美国
家用化学
82
80
Tokyo Electric Power
东京电力
日本
电力
83
37
Sony
索尼
日本
电子、娱乐
84
86
Sinopec
中国石化
中国
炼油
85
143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皇家飞利浦电子
荷兰
电子
86
39
Duke Energy
西班牙
电信
54
26
Verizon Communications
弗莱森电讯
美国
电信
55
121
Johnson & Johnson
强生
美国
制药
56
107
Crédit Agricol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作者:博客中国 2003-8-15 9:52:42出处:博客中国()全球竞争力报告出炉中国的高科技应用处于劣势晨报讯:(记者袁满)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世界瞩目。

日前,国际权威机构世界经济论坛首次用英文以外的语言--中文公布了2002至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

而在该年度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升至第33位,竞争力跃升了6位。

全球竞争力报告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角度对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

在参与调查的80多个国家中,中国的总体成长竞争力(GCI)上升了6位,从第39位上升到第33位;而微观经济的竞争力(MICI)上升了5位,从第43位上升到第38位。

在主要的经济指数中,中国的投资率、国民储蓄率以及人均GDP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位列第一、二、三位。

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彼得K·康纳利斯指出,“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已超过其他大部分国家……中国的综合排名上升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报告中,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数的排名高居第8位。

报告认为,中国的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国民储蓄率、政府对经济的推动以及公司创新能力、工资和生产率等方面。

但在高科技应用、公司营销深度、股票融资以及银行稳健性方面处于劣势。

其中,在影响成长竞争力的三个成分指数中,技术指数仅排名第63位。

总体成长竞争力(GCI)排行榜微观经济的竞争力(MICI)排名* Using 2002 formula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名单中的上榜网站,在中国的商业领域确立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并在为其自身、所属行业、背后的企业创造着价值,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商业机器上的重要一环。

他们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探索历程以及商业成就并不逊色于以往的任何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融入经济主流之后,变革中的商业正因此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2003“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分类列表【互联网周刊专稿】以网站的名义——2003“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说明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并非是《互联网周刊》在这一领域内的第一次调查活动,《互联网周刊》对于中国网站的梳理和推荐最早开始于2000年,“一点百网舞龙年—百家优秀网站推荐”的结果至今依然被众多网站视为其在当时取得成功的标志。

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在其后的3年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各个商业网站围绕生存和发展的主题做出了不同选择,除却风险投资,更多的产业资本开始进入这一新兴领域,网站也开始提供更为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与2000年的那个时期相比,“优秀”这个积极而正面的词汇因为难以定义、概念模糊,对于中国互联网站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评判标准。

3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以及众多网站都在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以为自己在这个商业社会确立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们一方面还在提升点击率和浏览量,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探索与商业和众多国民经济行业的融合之路,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挖掘自身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化潜力。

与2000年以前的那个“概念制胜”阶段相比,3年来,中国网站在埋头苦干,探寻商业热点并且抓住了诸多机会。

这是中国网站寻求传统商业、企业以及用户承认其价值的3年,也是逐步受到认可的3年。

一方面,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超越了“信息”这一单一层次,客户指向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传统商业领域的众多企业正在通过网站出售产品、拓展合作伙伴、加强产业联盟,甚至网站已经成为实施企业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以网站和传统商业企业为代表的这两种势力正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汇集于一点,进入本次调查候选名单的很多网站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为了全面展现这个趋势,2003年《互联网周刊》在8月5日正式推出了“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活动,在综合考虑第三方网站流量排行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共有225个网站进入候选名单。

从8月5日至17日,在网上调查过程中,候选网站共获得了513388张选票。

在结果统计过程中,各网站流量高低和网上调查得票数多少是影响其最终能否入选的因素之一,除此以外,我们还着重考虑了如下因素:该网站的商业模式、成长性和战略价值。

我们认为一个网站所采用的商业模式是其在市场获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营收状况则是评价其商业模式的直接指标之一;成长性是衡量一个网站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一些网站由于所处行业或者具有独特背景,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或者企业的战略具有重大影响,他们在这方面的价值依然要得到体现。

为此,《互联网周刊》与众多企业战略专家、电信专家一起,综合考虑上述评价方向,评定出2003年《互联网周刊》“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

由于这100个入选网站分属不同的领域,知名度、影响力、商业成就不尽相同,客观的、可量化的财务指标也不能全面体现他们的商业价值,很难基于这些数据对他们进行排名,因此,我们仅按照他们域名的字母顺序公布这100个入选网站,并按照: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网络服务、行业、企业、IT、教育、娱乐的类别进行划分,但无疑,这100个网站代表了当今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

由于时间因素和各公司对于信息的公开程度不同,一些优秀网站未能入选,我们希望这些具有商业价值的网站能够进入下一年度上榜名单。

从1998年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一网通”领跑网上银行业以来,四大商业银行迅速跟进,网上银行业务呈蒸蒸日上的态势。

AC Nielsen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网上银行用户已由2000年下半年的90万人增加到目前250万,到200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亿。

目前已经触及基本网上银行业务(包括浏览银行网站)的人占频繁上网人数的23%。

Media Metrix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07 年,搜索引擎市场将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整个搜索引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

这个数据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巨大的商机,然而商机的捕捉取决于如何协调搜索引擎的产业链。

曾经百度和新浪的费用之争还让人记忆犹新,它反映了技术提供商向门户收钱,门户却不知该向谁收钱的产业链断裂。

搜索排名的出现有效地衔接起了这种断裂,企业只要交纳较少的费用,其网站就可以在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搜索结果中优先显示,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技术提供商与门户、门户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用户,以及技术提供商与企业和个人用户,都开始建立起立体的联系。

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187.6%。

网络游戏近10亿元的市场规模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根据IDC的研究,2002年电信业务由网络游戏产生的直接收入高达68.3亿元,是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7.5倍;IT行业由网络游戏产生的直接收入达32.8亿元,是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3.6倍。

据预测,2003年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0亿元左右,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将会呈现井喷式增长。

(互联网周刊)博客中国最新专题:一份改写全球知识产权发展历史的报告作者:博客中国 2003-8-26 15:41:51出处:博客中国()查看专题全貌,请点击进入:最新专题——《整合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每一个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每一个关心知识产权问题的人,每一个对知识产权问题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认真读一读这份报告,因为一份少有的有着发达国家良志和智慧的报告。

这仅仅是一份研究报告的发布会,但是来到会场发表演讲的阵容却格外庞大:包括2002年9月1日刚刚上任的WTO总干事素帕差博士(Supachai Panitchpakdi),英国国际发展部部长Clare Short MP,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Dr Kamil Idris。

这份报告就是由“知识产权委员会”(CIPR)完成的《整合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Integra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evelopment Policy)。

这是第一份站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角度,而由发达国家赞助和完成的知识产权报告。

我们相信,历史将会记住这一时刻,记住这一份报告。

因为,它将是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将从此大大改变人们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帮助纠正不合理的知识产权舆论导向和政策制定。

2002年9月12日出版的《经济学家》,对此作了相关报道,文章写道:委员会主席、斯坦福法学院教授John Barton希望无论是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都把知识产权看作发展的工具,而重新纠正“知识产权保护越严自然就越好”的观念。

这份报告就是集中了律师、政策制订者、学者、产业领袖和生物伦理学家,重点关注知识产权怎样才能为世界贫穷国家带来好处。

核心的观点非常明确:发展中国家要避免照搬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除非这些措施对自己真正有益,真正能够促进自身发展。

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是由英国政府帮助创建的独立机构。

成员包括斯坦福法学院教授John Barton,Royal Society副总裁John Enderby教授,知识产权法律师Daniel Alexander,阿根廷Buenos Aries大学教授Carlos Correa,印度科学与产业研究委员会主任Ramesh Mashelkar博士。

写作这个报告是为了研究“如何能让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包括TRIPS在内的国际协议文本范围内,最好地被设计来有益于发展中国家”。

论文考察和论证的主要是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和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

报告分为八章,分别是:1、知识产权与发展;2、健康;3、农业与基因资源;4、传统知识、共享的途径和好处、地理标识;5、版权、软件和互联网;6、专利改革;7、制度能力;8、国际架构。

报告作者认为:“太长时间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被视为富国的粮食和穷国的毒药。

我希望这份报告的论证不要这样简单。

”报告明确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就是一种经济和商业权利。

“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就如同评估税收政策一样。

没有人能够宣称,税收收得越多越好。

但是,现在却有一种趋势,认为知识产权保护越严越好,而且是不言而喻的”。

“发达国家里,存在中一支强大的院外游说力量,宣称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是对商业有益的,使公众受益最大,也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

他们相信并争辩说,既然知识产权是好的,那么保护得越多就越好。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相信并争辩说,如果知识产权保护是坏的,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得越少越好”。

“记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集团的科技差距,对于评估这种对立的观点是重要的。

中低收入国家大约占世界GDP的21%,而研发支出还不到世界的10%”。

“发明创造者的私人利益源自消费者的花费,特别是当消费者是穷人时,这可能与基本人权,例如生存权,相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