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合集下载

《桥涵水文》离线作业

《桥涵水文》离线作业

网络教育学院《桥涵水文》离线作业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年级: 2012 年秋季学号:学生:辅导教师:杨颖完成日期: 2014 年 3 月 1 日大工13秋《桥涵水文》大作业及要求题目二:计算题某水文站有22年的年最大流量观测资料,并已知其统计参数0.37V C =,0.17S C =,计算Q 、V C 、S C 和1%Q 的抽样误差,以及第一项的经验频率1P 的抽样误差。

(1%=1.91K ,B =2.9)(1)Q 的抽样误差根据经验频率分析方法:由实测系列外特大值经验频率:P =M/(N+1);实测系列内其它项经验频率:Pm=P + (1-P)× (m-L)/(n-L+1) 得出经验频率计算表,经验频率点群点绘于海森几率格纸上,目估通过点群分布中心,并兼顾到特大值作曲线,得到经验频率曲线。

查表得,当CS =0.17时,P1=5%,Ф1=1.88 P2=50%, Ф2=-0.16, P3=95%, Ф3=-1.32公式:Q -=(Q3× Ф1 -Q1× Ф3)/( Ф1 - Ф3) =[970×1.88-3120×(-1.32)]/[1.88-(-.32)] =1857 m ³/sQ的抽样误差计算公式为:Qσ--==0.36(2)1%Q 的抽样误差要求1%Q 的抽样误差,必须先计算1%1(1)v Q Q C φ-=+中的1φ, 根据公式:1%11 1.9112.460.37v K C φ--===; 1%1(1)v Q Q C φ-=+=3863 m ³/s 由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1%Q B σ==0.024P的抽样误差为0.05.根据上面的计算,通过查表的经验频率1题目五:结合工程实例,谈谈桥下河床的冲刷现象和过程怎样?它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桥梁冲刷计算时采用了哪些处理方法?(建议必要处附图片和表格说明。

)(一)河床的冲刷现象和过程桥下河床冲刷计算,是确定墩台基础埋深的重要依据。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浙江建设职业建设学院奥鹏学习中心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1 基本知识1.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思路:先从实测资料中选取一场典型洪水过程,然后按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进行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资料完整精度较高且洪峰流量和洪量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选择对工程防洪不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1.2 放大方法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峰控制)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

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量控制)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 )造成的。

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反之如按KW 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设计洪峰值。

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

华南理工网络教育-工程水文学作业2答案

华南理工网络教育-工程水文学作业2答案

《工程水文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c ;4、a ;5、b ;6、a ;7、c ;8、d ;9、abcd ;10、c二、填空题1、确定性与随机性;相似性与特殊性。

2、2%,20;3、+=;4、年降水量,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5、流域前期蓄水量,枯水期降雨量;6、快于7、进行相关分析以拓展延长资料系列;8、等值线法、水文比拟法‘9、均值,Cv ,Cs10、表现在流域蓄水能力上,通过对降水和蒸发等气候条件的改变间接地影响年径流。

三、问答题:1、答:水文比拟法是无资料流域移置(经过修正)水文相似区内相似流域的实测水文特征的常用方法,特别适用于年径流的分析估算。

常用年径流移置的公式形式如下:c K K 21=式中,Q 、c Q --分别为设计流域和参证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m 3/s ;K 1、K 2 ——分别为流域面积和年降水量的修正系数,c A A K =1、c P P K =2; A 、Ac ——分别为设计流域和参证流域的流域面积,km 2;P 、c P ——分别为设计流域和参证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mm 。

年径流的Cv 值可以直接采用,一般无须进行修正,并取用Cs =2~3Cv 。

如果参证站已有年径流分析成果,也可以用下列公式,将参证站的设计年径流直接移用于设计流域。

PC P Q K K Q 21=下标P 代表频率,其他符号的意义同前。

2、答:绝大多数情况下,设计洪水就是某一频率的洪水。

故推求设计洪水一般就是推求符合设计频率的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

因掌握资料的情况和工程规划设计要求不同,推求设计洪水有不同途径。

当设计流域具有较长期的实测洪水资料,且具有历史洪水调查和考证资料时,可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当流域具有较长期实测暴雨资料,而且有多次暴雨洪水对应观测资料,可以分析产流和汇流规律时,可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小流域往往既缺乏洪水资料,又缺乏暴雨资料,此时可采用推理公式法和地区经验公式等方法推求设计洪水。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1.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思路:先从实测资料中选取一场典型洪水过程,然后按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进行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资料完整精度较高且洪峰流量和洪量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选择对工程防洪不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1.2 放大方法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峰控制)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

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量控制)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 )造成的。

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反之如按KW 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设计洪峰值。

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思路:先从实测资料中选取一场典型洪水过程,然后按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进行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资料完整精度较高且洪峰流量和洪量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选择对工程防洪不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放大方法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峰控制)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

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量控制)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 )造成的。

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反之如按KW 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设计洪峰值。

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doc

工程水文学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doc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思路:先从实测资料中选取一场典型洪水过程,然后按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进行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资料完整精度较高且洪峰流量和洪量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选择对工程防洪不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放大方法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 以峰控制 )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

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 以量控制 )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 (KQm KW )造成的。

如按 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反之如按 KW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设计洪峰值。

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

大工2022年《桥涵水文》离线作业及答案

大工2022年《桥涵水文》离线作业及答案

大工2022年《桥涵水文》离线作业及答案大工2022年《桥涵水文》离线作业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年级:学号:学生:辅导教师:完成日期:大工2022年《桥涵水文》大作业及要求题目一:计算题对某水文站22年不连续的年最大流量进行插补和延长后,获得n=32年的连续年最大流量系列(如表1所示)。

采用耿贝尔曲线作为理论频率曲线,试计算和。

表1 年最大流量表序号年份流量(m3/s)序号年份流量(m3/s)1 1951 767 17 1967 34082 1952 1781 18 1968 20883 1953 1284 19 1969 600 4 1954 1507 20 1970 15305 1955 2000 21 1971 21706 1956 2380 22 1972 16507 1957 2100 23 1973 8408 1958 2600 24 1974 2854 9 1959 2950 25 1975 1300 10 1960 3145 26 1976 1850 11 1961 2500 27 1977 900 12 1962 1000 28 1978 3770 13 1963 1100 29 1979 1900 14 1964 1360 30 1980 1080 15 1965 1480 31 1981 1010 16 1966 2250 32 1982 1700 解:(1)计算平均流量(2)计算均方差样本的均方差式中资料见表1,n=32,=1839(m³/s),得=795(m³/s)(3)查表3-6-5,得系数:P=1%,=3.631 P=2%,=3.007 (4) (5)以上计算结果较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作为理论频率曲线,应用适线法的结果稍小,小2.4%,小1.9%。

题目五:请分析潮汐、潮流是怎样形成的?简述我国海域潮汐和风暴潮情况如何?(建议必要处附图片说明。

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线大作业及要求

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线大作业及要求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 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 学 学1 计算内容1.1 计算资料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

已求得某站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和1天、3天、7天洪量分别为:Q m ,p =10245m 3/s 、W 1d ,p =114000()[]h s m ⋅/3、W 3d ,p =226800()[]h s m ⋅/3、W 7d ,p =348720()[]h s m ⋅/3。

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表1.1。

试按同频率放大法计算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表1.1 典型设计洪水过程线1.2 求1、3、7d 洪量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1.3 确定洪峰放大倍比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洪峰放大倍比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1.4 确定洪量放大倍比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调节系数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1.5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按照上述计算,完成表1.2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表1.2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课程学习要求一、课程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有在线作业。

“离线作业及要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要求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线大作业及要求”,观看课程视频课件,根据课件中的知识和理论、认真填写“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线大作业及要求,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学生提交的离线作业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 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 2019年3月11日。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离线作业,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四、离线作业批阅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学习中心: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1 计算内容
1.1 计算资料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

已求得某站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和1天、3天、7天洪量分别为:Q m ,p =10245m 3
/s 、
W 1d ,p =114000()[]h s m ⋅/3、W 3d ,p =226800()[]h s m ⋅/3、W 7d ,p =348720()[]
h s m ⋅/3。

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表1.1。

试按同频率放大法计算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
表1.1 典型设计洪水过程线
1.2 求1、3、7d 洪量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解:典型洪水洪峰 Q m =4900 m 3
/s
1d 洪量:6日2时至7日2时 W 1d =74718 ()[]h s m ⋅/3
3d 洪量:5日8时至8日8时 W 3d =121545 (
)[]
h s m ⋅/3
7d 洪量:4日8时至11日8时 W 7d =159255 (
)[]
h s m ⋅/3
1.3 确定洪峰放大倍比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洪峰放大倍比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洪峰的放大倍比09.24900
10245,===Qm Q K p m Q
1.4 确定洪量放大倍比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调节系数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1天洪量的放大倍比53.174718
114000
1,11==
=
d
P d W W W K 3天之内,1天之外的洪量放大倍比41
.274718121545114000
22680013,1,313=--=
--=
-d
d P d P d W W W W W K
7天之内,3天之外的洪量放大倍比
1.5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按照上述计算,完成表1.2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表1.2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月 日 时 典型洪水
Q (m 3/s ) 放大倍比
设计洪水过程线 Q P (m 3/s ) 修匀后的设计洪水
过程线Q P (m 3
/s )
8 4 8 268 2.23 866 866 20 375 3.23 1211 1211 5 8 510 3.23/2.41 1647/1229 1440 20 915 2.41 2205 2205 6 2 1780 2.41/1.53 4290/2723 7010 8 4900 2.09/1.53 10245/7497 10245 14 3150 1.53 4820 4820 20 2583 1.53 3952 3952 8 7 2 1860 1.53/2.41 2846/4483 3660 8 7 8 1070 2.41 2579 2579 20 885 2.41 2133 2133 8 8 727 2.41/3.23 1752/2348 2050 20 576 3.23 1860 1860 9 8 411 3.23 1328 1328 20 365 3.23 1179 1179 10 8 312 3.23 1008 1008 20
236
3.23
762
762
《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课程学习要求
一、课程考核形式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有在线作业。

“离线作业及要
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要求
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
线大作业及要求”,观看课程视频课件,根据课件中的知识和理论、
认真填写“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线大作业及要求,并提交至
课程平台,学生提交的离线作业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
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9年3月11日。

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离
线作业,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四、离线作业批阅
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
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离线作业,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成
绩以零分计!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8年11月
上传离线作业时
请删除该页全部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