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异号两数相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法异号两数相加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与合作,探索异号两数相加的规律。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案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异号两数相加运算规则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希望大家在完成作业后,能够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巧妙融入
本教学案例的一大亮点是将异号两数相加这一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生活情境的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素养。
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毅力,使他们形成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来看这个数轴,如果我从0点向右走3步,表示加3,那么从0点向左走2步,表示减2。现在我要求这两个动作的和,实际上就是从0点向右走1步,也就是1。这就是异号两数相加的规则,我们可以总结为: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有理数的加法数学七年级教案(精选17篇)

有理数的加法数学七年级教案(精选17篇)

有理数的加法数学七年级教案(精选1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有理数的加法数学七年级教案(精选17篇)教学工作计划的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密切相关。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第1篇《有理数加法法则》是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第一课时内容,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探究、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它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实数运算的基础,也就是一切运算的基础。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问题串,诱导学生探究、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自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重点突出异号两数相加,明确有理数的加法,名义上是加,但实际上同号是加,异号则要转化成减法。

最后将巩固法则融入游戏中,并将法则编成顺口溜,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

学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分类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通过将法则巩固融入游戏、顺口溜中,让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的意义。

2、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通过法则的探索,向学生渗透分类、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法则的探索与应用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教学准备:预习教材,填上相应的空白,思考并举出运用有理数加法的实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一个不为零的有理数可以看做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2、比较下列各组数绝对值哪个大?①-22与30;②-与;③-4.5和63、小学里学过哪类数的加法?引入负数后又该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复习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

)二、新知探究1、打开教材,请一位学生将他通过预习得到的加法算式说出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该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

2、你还能举出类似用加法运算的实例吗?3、观察这些算式,从加数上看你可以将它们分成几类?每一类和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有何关系?和的绝对值与加数的绝对值有何关系?4、总结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突破难点:异号相加好比正数和负数进行拔河比赛,谁的力量(绝对值)大,谁胜(用谁的符号),结果考察力量悬殊有多大(较大绝对值减较小绝对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4.理解加法运算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如温度变化、收入与支出等。
5.通过有理数加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通过有理数加法的学习,增强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的素养。
2.激发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提高对有理数概念及其加法法则的理解,培养数学抽象和模型构建的核心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有理数的定义,了解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
2.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与任何有理数相加的情况。
3.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值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加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数学应用和问题解决的素养。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训练,提高数据处理和推理的素养。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中,增强合作交流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有理数加法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法则的理解整体上是积极的。他们对于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的分类能够较快掌握,但在异号相加的规则上,尤其是绝对值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更加细致和具体。
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法,如温度变化、收支情况等,学生们对这些例子很感兴趣,能够更好地将数学与实际联系起来。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在将问题抽象为数学运算这一步骤上,学生们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案、教学设计
3.例题讲解:结合上述法则,讲解一些典型(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有理数加法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何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计算;
-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
2.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发现的问题。
4.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5.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路,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运算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2.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形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注意解题步骤,规范运算过程;
3.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
4.按时提交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效提升。
3.感知运算规律:通过数轴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中感知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引导他们从特殊到一般,逐步归纳总结出加法法则。
4.知识内化与应用: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法则,特别是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难点: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规律。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1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学过正数的加法,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加法情况,此时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二、探究新知一个小球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师:根据题意列出对应的式子:(1)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右运动5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运动结果是什么?(2)如果小球先向左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加数加数和(+3)+(+5)=+8,(-5)+(-3)=-8)师:你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3)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4)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5米,两次运动后小球从起点向__左__运动了__2__米.加数加数和(+5)+(-3)=+2,(+3)+(-5)=-2)师:你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归纳: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5)小球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5米,小球从起点向__左(右)__运动了__0__米.师: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归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总结归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课堂练习试一试身手: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1)(+4)+(+3);(2)(-6)+(-5);(3)(+3)+(-7);(4)(+9)+(-4);(5)(+8)+(-8);(6)(-3)+0;(7)0+(+2);(8)0+0.【答案】(1)7(2)-11(3)-4(4)5(5)0(6)-3(7)2(8)0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方法总结:1.先判断类型(同号、异号等);2.再确定和的符号;3.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规范写出解答,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12.(2)(-4.7)+3.9(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4.7-3.9)(和取负号,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0.8.教师点评法则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材第28页练习.(1)(-0.9)+(+1.5);(2)(+2.7)+(-3);(3)(-1.1)+(-2.9).学生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本节课教师可根据时间的情况,多安排一些练习,以求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教材P28练习第1,2,3,4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辩析、归纳、化归等).如在探究加法法则时,有意识地把各种情况先分为三类(同号、异号、一个数同0相加);在运用法则时,当和的符号确定以后,有理数的加法就转化为算术的加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悉地进行加法运算.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运用.难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来简化加法运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二、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1.计算(口算):(1)39+15=__54__,15+39=__54__;(2)(-98)+(-12)=__-110__,(-12)+(-98)=__-110__;(3)(-24)+(+24)=__0__,(+24)+(-24)=__0__;(4)(-23)+(+17)=__-6__,(+17)+(-23)=__-6__.问题3:通过以上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a+b=b+a.探究活动(二)2.填空:(1)(-15)+(+26)+(+9)=[__(-15)__+__(+26)__]+(+9)=(-15)+[__(+26)__+__(+9)__]=__20__.(2)(-2)+(-12)+(+12)=[__(-2)__+__(-12)__]+(+12)=(-2)+[__(-12)__+__(+12)__]问题4:请你们猜想一下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仍然成立么?使用这些运算律有什么好处呢?请小组开始讨论.归纳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的结合律:(a +b )+c =a +(b +c ).师生共同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出规范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从中体会认识运算律的作用.例1 计算:16+(-25)+24+(-35). 【答案】-20 例2 灵活运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简便运算 (1)(-25)+(+56)+(-39)+(+28); (2)(-1.9)+3.6+(-10.1)+1.4;(3)13 +(-34 )+(-13 )+(-14 )+1819 ; (4)(-337 )+12.5+(-1647 )+(-2.5).【答案】(1)20 (2)-7 (3)-119(4)-10问题:回顾以上各题的解答,思考: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总结归纳:1.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师投影展示教材例3.学生独立解决.(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不会想到第二种解法,在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和是不是最终结果呢?学生讨论后解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这种解法,学生在计算中能否自觉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根据情况可对这一题和这种解法进行板书或讲解.三、课堂练习 1.计算:(1)23+(-17)+6+(-22);(2)(-2)+3+1+(-3)+2+(-4).2.上周五股民新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答案】1.(1)-10 (2)-3 2.34元 四、课堂小结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例3中解法2解决问题的数学现象,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五、课后作业教材P30练习第1,2,3题.本节课在开始时先复习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接着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验证.尤其是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数来验证,其意义首先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片面认识,以为从几个例子就可以得出普遍结论;其次也让学生了解结论的重要性.2.1.2有理数的减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一、导入新课师:出示温度计,提出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5℃比-5℃高多少度吗?2.你能列式求这个结果吗?学生观察后先回答问题1得出结果,然后再列出算式5-(-5)=10.二、探究新知1.探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师:这里的计算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5-(-5)=10,而我们还知道5+(+5)=10.即5-(-5)=5+(+5).观察这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必急于归纳.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计算:9-8,9+(-8).15-7,15+(-7).观察比较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符号表示:a-b=a+(-b).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2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①减号变加号;②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三、课堂练习师:出示教材P32例4. (1)(-3)-(-5); (2)0-7;(3)7.2-(-4.8); (4)(-312 )-514.【答案】(1)2 (2)-7 (3)12 (4)-834计算(口答): (1)6-9;(2)(+4)-(-7); (3)(-5)-(-8); (4)(-2.5)-5.9; (5)1.9-(-0.6); (6)-25 -(45 );(7)0-(-5); (8)0-5.【答案】(1)-3 (2)11 (3)3 (4)-8.4 (5)2.5 (6)-65(7)5 (8)-5师生共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示范前两题,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过程,同时结合法则讲解法则的运用,剩下两题学生尝试完成,体验法则的运用.练习:教材32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思考:以前我们只能做被减数大于减数的减法运算,现在你能做被减数小于减数的减法运算吗?这时的差是一个什么数?五、课后作业教材P32练习第1,2题.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2.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省略括号的形式并读出来.难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读出来.一、导入新课一口深3.5米的深井,一只青蛙从井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了0.7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1.25米又下滑了0.2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65米.问题:小青蛙爬出井了吗?学生回答.二、探究新知师:投影展示教材例5.计算(-20)+(+3)-(-5)-(+7).学生完成.说明:学生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去进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本身也需要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可以先让学生感受这一方法.师:提出新的问题,可否将其先统一成加法,然后再进行运算?学生讨论后回答.师:让学生尝试新的思路,然后与刚才的方法相比较.师:进一步提出,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了加法运算律的应用.让学生再重新尝试做一做.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方法: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探索统一成加法以后的省略括号的书写形式及读法.师:出示例子(-20)+(+3)+(+5)+(-7)并指出,这个式子是否可看作-20,3,5,-7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便,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20+3+5-7.可以读作(1)负20,正3,正5,负7的和.(2)负20加3加5减7.注意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读法,尤其是第一种,学生可能不习惯,但在后面讲到多项式时还会涉及类似的问题.例6计算:14-25+12-17.解:14-25+12-17=14+12-25-17=26-42=-16.探究: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对于下列各组数a=2,b=6;a=0,b=6;a=2:b=-6;a=-2,b=-6.(1)观察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2)利用有理数的运算,你能用含有a,b的算式表示上述各组点A,B之间的距离吗?一般地,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三、课堂小结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四、课后作业教材P34练习第1,2题.在学生的合作交流、探求新知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考虑运算顺序的问题,这是所有混合运算必需首先解决好的问题,然后再从引例的角度遵循减法法则,让学生尝试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通过运算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必要性,而在整个探索活动中都充满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中去发现与探究.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渗透了转化的思想.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2.1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重点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及对法则的理解.一、导入新课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水位下降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位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位多少米?生:26米师:能写出算式吗?生:……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a.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3=9,3×2=6,3×1=3,3×0=0.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__积逐次递减3__.b.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3×(-1)=-3,3×(-2)=__-6__,3×(-3)=__-9__.c.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3×3=9,2×3=6,1×3=3,0×3=0.规律:__左右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为3,若另一个因数逐次减少1,乘积也相应减少3__.d.要使c中的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1)×3=__-3__,(-2)×3=__-6__,(-3)×3=__-9__.(2)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进行观察总结归纳,得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的规律.(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3)×3=__-9__,(-3)×2=__-6__,(-3)×1=__-3__,(-3)×0=__0__.规律:__随着后一乘数逐次减1,积逐次加3__.(4)按照(3)中的规律,填空,并总结归纳.(-3)×(-1)=__3__,(-3)×(-2)=__6__,(-3)×(-3)=__9__.结论:__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__.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用文字叙述.(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讨论:(1)若a<0,b>0,则ab<0;(2)若a<0,b<0,则ab>0;(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依据.教师出示例2,引导学生完成.4.倒数计算并观察结果有何特点?(1)12×2; (2)(-0.25)×(-4). 【答案】(1)1 (2)1要点:有理数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思考:数a (a ≠0)的倒数是什么?(a ≠0时,a 的倒数是1a)巩固:口答,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13 ,-13 ,5,-5,0.75,-213 .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解:(-6)×3=-18. 答:气温下降18℃. 三、课堂练习 计算: (1)4×(-9); (2)-11×5; (3)(-0.3)×(-0.6);(4)(-12 )×23 ;(5)-98×0; (6)(-0.2)×(-13).【答案】(1)-36 (2)-55 (3)0.18 (4)-13 (5)0 (6)115四、课堂小结1.有理数乘法法则;2.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五、课后作业教材P40练习第1,2,3题.本节课在引入时采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先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步开展探究.在引例中把表示具有相反意义量的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求积的问题,与小学算术乘法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与多媒体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得出法则.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多个有理数相乘1.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3.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重点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以及乘法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问题.难点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一、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2.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计算(-5)×89.2×(-2)的过程能否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数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2.导入运算律:(1)通过计算①5×(-6),②(-6)×5,比较结果得出5×(-6)=(-6)×5.(2)用文字语言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3)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ba.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讲解“a×b→a·b→ab”的过程.(4)分组计算,比较[3×(-4)]×(-5)与3×[(-4)×(-5)]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结合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c).(5)全班交流,规范结合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6)分组计算、比较,5×[3+(-7)])与5×3+5×(-7)的结果,讨论归纳出分配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ac.(7)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d)=ab+ac+ad.3.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确定下列积的符号,试分析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规律?2×3×(-0.5)×(-7),2×(-2)×(-0.5)×(-7),(-2)×(-3)×(-0.5)×(-7).当负因数个数为奇数时,积为__负__;当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__正__.结论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负因数的个数__决定;结论2:有一个乘数为0,则积为__0__;三、课堂练习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1.(-4)×8=8×(-4).乘法交换律:a×b=b×a.2.[(-8)+5]+(-4)=(-8)+[5+(-4)].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例3 用两种方法计算 (14 +16 -12)×12.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计算:-47 ×3.59-47 ×2.41+47×(-3).师:这道题直接进行计算显然比较麻烦,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简便方法呢?生:同学相互讨论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乘法的运算律;2.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规律. 五、课后作业教材P43练习第1,2题.新课引入设计,期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环境中.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和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始终处于主动愉悦的学习状态,对探究新知具有新鲜感和满腔热情,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生动直观地分析问题.2.2.2 有理数的除法(2课时)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化简分数.重点正确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一、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倒数的意义.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师提出问题: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 (-4)×(-2)=8 → 8÷(-4)=____; 6×(-6)=-36 → -36÷6=____; (-35 )×(45 )=-1225 → -1225 ÷(-35)=____; -8×9=-72 → -72÷9=____.问题: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与小学学过的除法法则一样,对于有理数除法,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用字母表示为a ÷b =a ·1b(b ≠0).师指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教师点评:法则(1)所揭示的内容告诉我们,有理数除法与小学时学的除法一样,它是乘法的逆运算,是借助“倒数”为媒介,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进行(强调,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除数不能为0);法则(2)揭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第一步,确定商的符号;第二步,求出商的绝对值.(二)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 教师出示教材例4. 计算: (1)(-36)÷9;(2)(-1225 )÷(-35). 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注意强调法则:两数相除,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 教师出示教材例5. 化简下列分数: (1)-123 ;(2)-45-12. 教师点拨:(1)符号法则;(2)一般来说,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的后一种形式,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三、课堂练习 计算: (1)24÷(-6);(2)(-4)÷12 ;(3)0÷34 ;(4)(-78 )÷(-47).【答案】(1)-4 (2)-8 (3)0 (4)4932教师分析,学生口述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五、课后作业教材P45练习第1,2题,P48习题第6,8题.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应该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二)计算;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 2.能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问题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 二、探究新知教师投影出示教材P45页例6 (1)(-12557 )÷(-5);(2)-2.5÷58 ×(-14).你能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然后交流,师生再共同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问题1: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归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三、课堂练习教师投影展示教材P46例7.教师先示范(1),然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2).过程中注意联系讲解法则的运用.教师出示例8.例8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提示,可记盈利为正数,亏损为负数.本例题教师可让学生上黑板板演,以便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讲解和纠正.教师布置学生练习:教材47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交流,教师安排学生板演.布置自学任务,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师布置学生互相交流,然后完成教材47页练习3.四、课堂小结小结: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五、课后作业教材P47习题2.2第4,9,10题.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比较多,一是运算顺序出现问题;二是符号出现问题,尤其是两个负数相加经常和乘法中的负负得正混淆,异号两数相加也往往弄错符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完全熟练掌握,形成能力.因此,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的同时,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不断加强训练,才能确保计算准确无误.2.3有理数的乘方2.3.1乘方(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3.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方的有关规律的过程.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一、导入新课师: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2=4(cm2);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体积为2×2×2=8(cm3).2×2,2×2×2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生思考回答,为了简便,我们可以将它们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同样:(-2)×(-2)×(-2)×(-2)记作什么?读作什么?(-25)×(-25)×(-25)×(-25)×(-25)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一步提出:师:怎么表示a·a·…·a,\s\do4(几个a)) (n为正整数)呢?生归纳总结:可以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师:对于a n中的a,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a可以取任意有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有理数的乘方(板书).二、探索新知师: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相同的因数叫作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作指数.一般地,在a 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a n看做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一个数可以看做是它本身的1次方.师:出示教材例1.提出问题:怎样进行乘方的运算,你能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上面这个例题的运算吗?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尝试解决.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例1.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以上运算的结果,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2.1.1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1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1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教案,新教材)【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2.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体会有理数与实际生活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问题1.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气温为33o C问题2.李明同学经常对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并卖出积攒的可回收物.下表是他某个月零花钱的部分收支表这里,“结余12.0”和“结余-3.2”是怎么得到的?--,18.5+(-6.5),12.0+(-15.2).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就要计算3(3)从本节课开始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今天开始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加法法则(板书课时)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有理数的相加有几种情况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小学加法运算有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0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有哪些情况?学生活动:讨论归纳,有负数与负数,负数与正数,正数与负数,负数与0,0与负数相加.活动二:两个同号有理数加法借助具体情境和数轴来讨论有理数加.问题3.一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左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8教师活动:指出如何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观察它们是符号相同(“+”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它们和的符号及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8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两个符号相同(“-”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和的符号及和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师生活动:共同总结法则,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相加,和的符号不变,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绝对值的和.活动三:两个异号有理数加法(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异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和的符号及和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4)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异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和的符号及和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师生活动:共同总结法则,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相加,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绝对值较大的数与较小数的差.问题4.把上面(3)(4)中的5、3换成其它数据,试一试上面结论是否成立.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检查结果(让学生体会上述结论对任何有理数都适合).活动四: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一个数与0相加学生利用数轴容易归纳结果.活动五: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师生共同归纳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一个有理数. 活动六:有理数加法法则应用例1.计算:()()39++-;()80-+; ()128+-;()4.7 3.9-+;1122⎛⎫⎛⎫-++ ⎪ ⎪⎝⎭⎝⎭. 师生共同活动:确定一个数先要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按照法则进行计算.例2.请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一下“()()321++-=”的意义.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畅言,体验生活中实际意义.例3. 股民张大爷上周交易截止前以收盘价每股50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弄清题意,体会有理数加法实际应用.(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50+(+4)+(+4.5)+(-1)=57.5(元).(2)星期一:50+4=54(元),星期二:54+4.5=58.5(元),星期三:58.5+(-1)=57.5(元),星期四:57.5+(-2.5)=55(元),星期五:55+(-6)=49(元).∴本周内每股最高价为57.5元,最低价49元.教师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股票每天的涨跌都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理解为每天都是在50元的基础上涨跌,体验有理数与生活相关联.三、强化巩固 1.练习1、2、3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2.计算:(1)(-0.9)+(-0.87); (2)⎝ ⎛⎭⎪⎫+456+⎝ ⎛⎭⎪⎫-312;(3)(-5.25)+514; (4)(-89)+0.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答案:(1)(-0.9)+(-0.87)=-1.77;(2)⎝ ⎛⎭⎪⎫+456+⎝ ⎛⎭⎪⎫-312=113;(3)(-5.25)+514=0;(4)(-89)+0=-89.) 教师订正并强调: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3.已知|a |=3,b 的相反数为2,则a +b =________.学生交流完成,教师订正,并强调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漏解. 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一个有理数.学生小组合作对数学思想方法总结:体会到了有理数与实际生活的广泛应用,体验分类、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的应用.五、作业布置必做作业:1.课本练习第4题2. 课本习题2.1第1题的(1)(3)(5)(7)(9) 选做作业:1.课本习题2.1第1题的(2)(4)(6)(8)2.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加满油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 地出发,晚上到达B 地,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的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4+,9-,8+,7-,13+,6-,12+,5-,2+.(1)请你帮忙确定B 地位于A 地的什么方向,距离A 地有多少千米? (2)救灾过程中,冲锋舟离出发点A 最远处有_____千米.(3)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30升,求冲锋舟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1.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1.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2.1.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一)复习:1.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747-4-74-7-4.2.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3.已知a=-5,b=+3,|a|+|b|=.4.已知a=-5,b=+3,|a|-|b|=.(二)导入新课: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在有理数范围内怎样加法运算呢?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会遇到与负数有关的加法运算,例如:李明同学经常对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并卖出积攒的可回收物.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零花钱.如表是他某个月零花钱的部分收支情况.收支情况表日期收入(+)或支出(-)/元结余/元备注2日3.518.5卖可回收物8日-6.512.0买中性笔、记号笔12日-15.2-3.2买科普书,同学代付你知道结余如何求吗?怎样列式子计算8日及12日的结余呢?这样的算式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只可爱的小企鹅,在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公路上行走,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问题1:如果小企鹅先向东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1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一共向东行走了米,写成算式为:(+2)+(+1)=+()(米)问题2: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西行走1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两次行走后,小企鹅向西走了米.用算式表示:(-2)+(-1)=-()(米).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一: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问题3:(1)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3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两次一共向西走了米.用算式表示为:(-3)+(+2)=-()(米)(2)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3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两次一共向东走了()米.用算式表示为:-2+(+3)=+()(米).(3)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一共行走了米.写成算式为:(-2)+(+2)=(米).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二: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想一想: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3米,然后在原地休息,则小企鹅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向西行走了米.写成算式为:(-3)+0=(米).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三: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显然,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一个有理数.【典例剖析】例1:教材P27【例1】【解题反思】一、法则挖掘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师生活动:学生逐题作答后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归纳总结【方法技巧】1.先判断加数的类型(同号、异号);2.再确定和的符号:同号取相同的符号;异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3.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二、和与加数的关系借助数轴,思考以下问题:1.以任何一个点为起点(任意数),往正方向移动任意距离(加上一个正数),终点的位置(所表示的数是两个数的和)在起点的哪边?2.以任何一个点为起点(任意数),往负方向移动任意距离(加上一个负数),终点的位置(所表示的数是两个数的和)在起点的哪边?3.根据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验证你的结论吗?【归纳总结】任何一个数加上一个正数,和比这个数大,任何一个数加上一个负数,和比这个数小.【设计意图】1.通过对法则的深度挖掘,帮助学生熟悉法则,使学生明晰做有理数加法运算时的常用方法和步骤,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同时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学习过的数的加减运算,渗透了化归思想.2.借助数轴,研究和与加数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引入负数之后,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小学阶段得到的认知(和大于等于任意一个加数)是不同的.例2: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4-2)=2;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4-2)=;蓝队共进球,失球,净胜球数为=.要点归纳:在解与有理数加法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时,先利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再列式计算.三、检测反馈1.如果规定存款为正,取款为负,请根据李明同学的存取款情况填空:①一月份先存入10元,后又存入30元,两次合计存入 元,就是(+10)+(+30)= .②三月份先存入25元,后取出10元,两次合计存入 元,就是(+25)+(-10)= .2.计算:(1)(-2.2)+(-3.8).(2)413+(-516). (3)(-516)+0. (4)(+215)+(-2.2). 3.解决问题: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61米,然后又上升32米,这时潜水员处在什么位置?【拓展提高】4.若|x |=3,|y |=2,且x >y ,则x +y 的值为 ( )A.1B.-5C.-5或-1D.5或1 5.(1)a +|a |=0,a 是什么数?(2)若|a +1|=2,那么a 的取值为多少?四、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五、布置作业P28练习,P34T1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整个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基本上由5个问题统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探究.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部分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多样化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问题为主线,能减少教师占用课堂时间,把主要时间交给学生去探索新知识,避免教师“讲得太多”.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3.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4.经历对有理数的运算过程,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2.计算:(1)6.18+(-9.18).(2)(+5)+(-12).(3)(-12)+(+5).(4)3.75+2.5+(-2.5).(5)12+(-23)+(-12)+(-13). 3.有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还要研究加法运算律,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有理数的加法它们还成立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加法运算律问题1:观察下面的算式,你们能再举一些数字也符合这样的结论吗?试试看!(1)(-8)+(-9)(-9)+(-8)(2)4+(-7)(-7)+4(3)6+(-2)(-2)+6(4)[2+(-3)]+(-8)2+[(-3)+(-8)](5)10+[(-10)+(-5)][10+(-10)]+(-5)问题2:通过上面的计算和对比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要点归纳: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思考】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吗?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后,能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吗?【归纳总结】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典例剖析】例1:教材P29【例2】思考:怎样使计算简化?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解:(1)8+(-6)+(-8)=[8+(-8)]+(-6)=0+(-6)=-6.(2)16+(-25)+24+(-35)=(16+24)+[(-25)+(-35)]=40+(-60)=-20.要点归纳: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加法交换律又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例2:计算:(1)(+66)+(-12)+(+11.3)+(-7.4)+(+8.1)+(-2.5).(2)(+325)+(-278)+(-3512)+(-118)+(+535)+(+5512). (3)(+614)+(+12)+(-6.25)+(+13)+(-79)+(-56). 思考: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要点归纳:(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将带分数拆开,计算比较简便.一定要注意不要遗漏括号;相加的若干个数中出现了相反数时,先将相反数结合起来抵消掉,或通过拆数、部分结合凑成相反数抵消掉,计算比较简便.(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探究点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例3:教材P29【例3】【解题引导】1.求10袋小麦的总重,可以使用什么方法?2.根据相反意义的量,在给定质量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表示这10袋小麦的重量?3.计算10袋小麦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时,使用哪种表示重量的方法更简便,为什么?【解题反思】对比两种解法,哪种方法更简便?解法2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解法1中能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吗?为什么?三、检测反馈1.P30练习T12.P36T93.计算:(+1)+(-2)+(+3)+(-4)+…+(+99)+(-100).四、本课小结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简化运算.常见技巧有:(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2)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五、布置作业P30练习T2,3;P34T2;P35T8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过去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推理训练是几何教学的目的,代数可以不讲理由.其实,计算本身就是推理.计算法则、运算性质都是进行计算的根据.学生要知道每进行一步运算都要有理有据.这样通过运算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教学时,要求学生明确每一步变形或计算的依据,鼓励学生提供多种计算方法.2.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本节课中有理数运算律的探究、例题的讲解、习题的完成、知识的总结尽可能全部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点拨、评价和指导,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理数加法》教案优秀11篇

《有理数加法》教案优秀11篇

《有理数加法》教案优秀11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定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定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定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增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

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较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等等)。

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例,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

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11篇

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11篇

七年级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11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索,能归纳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难点:异号两数如何相加的法则。

【学习过程】一、预习自学:1.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2.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3.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4.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5.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5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6.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0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请你列式计算,并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小组讨论展示)二、教师点拨知识点一: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同号两数相加:(+5)+(+3)= ______.(-5)+(-3)= ______异号两数相加:(+5)+(-3)= ______;(-5)+(+3)= ______;(+5)+(-5)=______一数与零相加:(-5)+0=______;知识点二: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结论: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例题精讲;例1(学生自学,教师示范。

注意解题步骤)四、课堂练习;36页随堂练习与习题(小组展示交流)五、当堂检测;1.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下列算是的意义,并计算出结果:(-2)+(-3);(-3)+22.有理数加法法则: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案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案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 1 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主要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其著作《九章算术注》中用不同颜色的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作)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 你能写出下列算筹表示的数和最终结果吗?请思考有负数的加法如何计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算式.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探究一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向右运动5m 记作5m ,向左运动5m 记作-5m.1.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师:引导学生注意在确定结果时必须确定其位置的“方向”和“距离”,从而认识到有理数加法必须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为以下几种情形的探索作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两次运动结果的累积,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 m,写成算式就是:(+3) + (+5) = +8.2.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 m,写成算式是:-3 + (-5) = -8.师生活动: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的探究,初步体会同号的两个数加法的规律:同号两数相加,符号不变.典例精析:例1 填表:师生活动:通过例1的探究,进一步归纳同号的两个数加法的规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3.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3 m,再向右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小球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用算式表示:(-3 )+ 5 = +2.4.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3 m,再向左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共同归纳:写成算式就是:3 + (-5) = -2.师:引导学生类比上述探究在确定结果时必须确定其位置的“方向”和“距离”.5.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右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么样的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共同归纳:写成算式就是:5+(-5)=06. 如果物体第1s 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s 原地不动,那么2s 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多少,请列出算式.师生活动:共同归纳: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5师生活动:师:从上述算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 绝对值怎么算? )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观察和的正负号和绝对值的关系入手,发现规律.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相互交流、补充,概括法则,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则: 例2 计算: (1) (-3)+(-9); (2) (-8)+0; (3) 12+(-8); (4) (-4.7)+3.9; (5) (−12) + (+12)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规范写出解答过程,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教师点评法则 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想一想 任何一个数加上一个正数,和与原来的数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加上一个负数呢?请你先借助数轴直观地得出结论,再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说明. 师生活动: 教师在黑板画数轴,可以先用具体的数字来解释: 提问:“如果给数字 3 加上正数 2,在数轴上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会向右移动 2 个单位长度,到 5 的位置。

2024有理数的加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有理数的加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有理数的加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应用,混合运算中的有理数加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分类和性质。

(2)提出问题:有理数的加法与自然数加法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1)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将有理数的加法与自然数加法联系起来?(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分析有理数加法的规律。

3.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具体内容。

(2)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知识点讲解(1)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加。

(2)通过例题演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

5.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掌握程度。

(2)全班交流,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旅行等。

(2)教师点评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的有理数加法实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点讲解、练习巩固、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和运算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和拓展,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指导。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4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4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4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2. 过程与方法:经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运算律在运算中的应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用转化的思想看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依据法则简化运算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3、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运算律?具体内容是什么?4、计算下列各题(1)(-5)+(-8) (2)(-5)-(-8) (3)(-5)-8 (4)3-12二、自主探索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例1、计算(1)14-(-12)+(-25)-17 (2)2+5-8 (3)7-(-4)+(-5) (4)-7.2+4.7-(-8.9)+(-6) (5) - +(- )-(- )-(+ )解: (1) 14-(-12)+(-25)-17 =14+12+(-25)+(-17)____统一为加法= 26+(-42)____运用运算律=-16 (2) (3)(4) (5)算式(-6)-(-13)+(-5)-(+3)+(+6)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我们还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解:(-6)-(-13)+(-5)-(+3)+(+6)=(-6)+(+13)+(-5)+(-3)+(+6)__统一加号=-6+13-5-3+6____省略加号=-6-5-3+13+6____-运用运算律=-14+19=5 说明: 省略加号的形式-6+13-5-3+6 表示-6,+13,-5 ,-3,+6这五个数的和。

例2.计算:(1) -3-5+4 (2)-26+43-24+13-46解:(1) (2)例4、若a=-2,b=3,c=-4,求值(1)a+b-c (2)-a+b-|c| (3)a-b+c (4)-a-b-c解:(1)a+b-c=-2+3-(-4)=-2+3+4=5 __ [ 数据代入时,注意括号的运用](2) (3)(4)例5、在伊拉克的战争中,谋生化小组沿东西方向路进行检查,约定向东为正,某天从A地到B地结束时行走记录为(单位:km)+15,-2,+5,-3,+8,-3,-1,+11,+4,-5,-2,+7,-3,+5 问:(1)B地在A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2)这小组这一天共走了多少千米三、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几种运算?四、随堂练习A类1、计算:(1)(-30)-(+24)-(-20)+(-32)-(-32)(2) (-2.1)+(-3.2)-(-2.4)-(-4.3)(3)(+ )-(- )+(- )-(+ )(4) -7.52+ -1.48(5)21-12+33+12-67 (6)-3.2+5.8-8.6+122 计算(1) 1+2-3-4+5+6-7-8++97+98-99-100(2) 66-12+11.3-7.4+8.1-2.5(6)-2.7-[3-(-0.6+1.3)]B类3. 计算(1) + + ++ (2) + +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正确计算两个有理数的和。

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技巧。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策略选择。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有理数知识。

2.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哪些运算呢?二、新课1.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引导学生观察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示例讲解(1)教师选取几个有理数加法的例子,演示如何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2)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加深对加法法则的理解。

3.练习巩固(1)布置一些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给予评价。

(1)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加法中,可以先将同号的数相加,再将异号的数相减。

(2)教师讲解运算技巧,如:拆分、合并等。

5.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法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代表上台分享解题过程。

三、课堂小结2.强调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布置一些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反思:一、导入1.复习有理数的概念(1)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有理数,谁能告诉我有理数是什么?(2)学生回答: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2.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哪些运算呢?二、新课1.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引导学生观察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示例讲解(1)教师选取几个有理数加法的例子,演示如何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优秀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优秀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优秀教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法则熟练进行运算。

难点是法则的理解。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

(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

(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知识结构(三)教法建议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

2.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更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加法的运算律以及加法运算的优先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加法的运算律和优先级规则可能存在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2.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和优先级规则。

3.能够运用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和优先级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有理数加法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案例和习题。

3.的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加法实例,如购物时物品的总价、烹饪时食材的配比等,引导学生关注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加法有什么运算规律吗?”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有理数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讲解加法的运算律和优先级规则。

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加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运算律和优先级规则,并加以运用。

4.巩固(5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一些有关有理数加法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

2. 正确理解数轴上有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数轴上有理数加减法的方法。

3. 通过有理数加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黑板、粉笔、教学PPT、学生练习题及电子媒体等。

2.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多种教学方式,如组织小组活动,进行展示及分析等。

3.教师需要具有高度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内容1.引入向学生阐明有理数的概念,解释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和在数轴上的位置。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并解释有理数加法的操作步骤。

2. 正式学习(1) 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规律:同号相加,异号相减;例如:+2+3=+5;-5-7=-12;+3-4=-1;+7-10=-3。

(2) 数轴上有理数加法的方法:在数轴上表示加数和被加数,计算得出结果的位置。

比如:+10+5,表示+10在数轴上的位置,向右移动五个单位,就可以找到+15的位置。

(3) 有理数的加法练习:教师通过PPT和黑板画出各种加法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向学生提供挑战性的题目。

例如:-2+8=?5+(-3)=?-4+6=?1/2+3/4=?(4) 拓展练习: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自行实践和探究。

例如:一个球从离地面10米的位置上落下,第一秒落下5米,第二秒落下3米,请问第二秒球在几米高度。

4.总结教师总结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律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是整数加减法的扩展。

并提醒学生练习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并简单分享优秀学员的思考和实践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PPT课件、黑板、讲解、讨论、小组讨论、练习等多种形式。

2.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拓展知识。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选篇1)师:在小学里,同学们已经学过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这些数是正整数、正分数、和零,也就是说,这些运算是在非负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

自从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就扩大到整个有理数。

那么,在有理数范围内,怎样进行四则运算呢?今天,我们来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师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个有理数进行加法运算时,这两个加数的符号可能有哪些情况。

生1:加数都是正数或都是负数。

(教师板书:同号两数相加)加数一正一负(教师板书:异号两数相加)师:还有其他情况吗?生2: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或者两个都是零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具体问题:某人从一点出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①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怎样?生3:向东走了8米师: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生4:表示为(+5)+(+3)=+8(教师板书)师: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

(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1)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如何?生5:向西走了8米。

可以表示为:(-5)+(-3)=-8[教师板书](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2)③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呢?生6:向东走了2米。

可以表示为:(+5)+(-3)=+2[教师板(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3)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结果呢?生7:向西走了2米。

可以表示为:(-5)+(+3)=-2(教师板)(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4)⑤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结果呢?生8:回到原地位置。

可以表示为:(+5)+(-5)=0(教师板书)(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5)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结果呢?生9:仍回到原地位置。

可以表示为:(-5)+(+5)=0[教师板书](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图6)师:同学们开动脑筋,完成上面这组问题完成得非常好,我非常高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一组有理数加法的具体问题,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6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6篇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优秀6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及关键: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关键:通过实例引入,循序渐进,加强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发现法、归纳法、与师生轰动紧密结合。

四、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五、教学过程(一)问题与情境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

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

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

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

也就是(+3)+(+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
的加法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其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把生活数学转化为应用数学。

(2)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把学校数学回归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的分类和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比较下列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
(1)20与30
(2)—20与—30
(3)—20与30
(4)20与—30
二、情境引入
(一)师: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正数与负数的例子,如:收入与支出、温度的上升与下降,足球比赛中的输和赢。

出示足球比赛图片,引出净胜球:赢球数(+)+输球输(—)=净胜球数
引出课题:有理数的加法
(二)师:请同学们用算式表示下列比赛中的净胜球数
(1)在一场比赛中,红队上半场赢3个球,下半场输2个球.
红队全场的净胜球数为 .
(2)蓝队上半场赢1个球,下半场输1个球.
蓝队全场的净胜球数为 .
(三)合作探究,情境中引出所有有理数的加法情况
引导学生对这些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分类。

引出有理数的加法分为: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0相加。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这些有理数加法中的哪一些
引导学生发现“正数+正数”、“0+正数”、“正数+0”、“0+0”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

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余下的5种类型
三、探究法则
(一)由易入手,探究“0与负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出示(—5)+0=
教师演示,帮助理解算理。

对比练习
(—2)+0
0+(—100)
0+(—200)
引导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探究“负数+负数”
出示(—2)+(—3)=
课件演示,帮助理解算理。

对比练习:
(—20)+(—30)=
(+2)+(+3)=
(+20)+(+100)=
学生讨论:
1.这些式子的加数有怎样的特点
2.结果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
3.结果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引导得出计算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三)探究“异号两数相加的计算法则”
出示(-2)+(+2)
教师演示,帮助理解算理。

对比练习:
(+3)+(—3)=
(—10)+(﹢10)=
引导学生发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师强调: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是异号两数相加的特殊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3)+(+2)=
(—2)+(+3)=
学生上台演示,讲解探究过程。

教师引导得出法则: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生齐读法则。

四、练习巩固
1.判断题(用手势判断正确或者错误)
(-3)+(+7)=-10
(-8)+(-5)=-3
0+(-1)=0
(-3)+3=0
2.先判断下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属类型和结果的符号,再说出结果(1)(+4)+(+3);
(2)(-4)+(-3);
(3)(+4)+(-3);
(4)(+3)+(-4);
(5)100 + 50;
(6)(-100)+(-50)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得出
运算步骤:
1.判断类型;
2.确定和的符号;
3.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五、例题
(—3)+(—9)
(—)+
教师板演,强调法则以及书写格式
六、练习
计算:
(-10)+(+6)
()+()=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七、全课小结:
我的表现……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