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祖父的园子,培养学生对祖父的关爱之情。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文的基本内容,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2.培养学生对祖父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祖父的园子。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图片或图表展示祖父的园子3.讲解课文时所需的教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讲解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练习:分组或个别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讨论交流:让学生就祖父的园子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祖父的感情。

5.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学习过程,加深对祖父的园子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性、专注度等。

2.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3.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祖父的园子展开了教学活动,通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对长辈的尊重。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大情感因素的渗透,增加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为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爱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二、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他们对于生字的认识和理解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例如结合语境、读音辨析等。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朗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

三、研究目标1.掌握10个生字的认读和14个字的书写。

2.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园子中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

3.品读描写景物的句子,感受“我”的内心感受。

4.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研究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难点:品读描写景物的句子,感受“我”的内心感受。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点拨法、问题导读法。

学法: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六、教学过程1、预案预提纲:完成《同步指导》对应课文预作业。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10个生字的认读和14个字的书写。

2.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园子中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2、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导入。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回忆,快乐或者伤感,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记忆。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这篇文章是XXX回忆童年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她的童年生活吧。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祖父的园子)过渡:XXX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心中的那个园子,感受其中的美景。

3、认识新知的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要求准确读音,通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字词研究。

课件展示:第一组:蚂蚱、蜻蜓、蚂蚱、蚌壳第二组:樱桃、谷穗、倭瓜第三组:拔草、铲地、割草第四组: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1)指名分组朗读,教师纠正发音。

《祖父的园子》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祖父的园子》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祖父的园子》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祖父的园子》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空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童年生活有着自己的体验,但萧红笔下的这种独特的童年生活可能与他们既有认知存在差异。

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叙事内容,但对于文中那种对自由、对祖父深深怀念的情感以及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的体会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可能会对一些长句子和作者独特的描写手法感到困惑,需要逐步引导分析。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倭瓜”“谎花”等。

-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圈点批注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描写手法。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

-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祖父的形象以及祖父与“我”之间的情感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深切怀念之情。

- 激发学生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父的园子带给“我”的自由与快乐。

- 学习作者描写园子景物和童年趣事的方法,如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 例如,文中描写祖父的园子中的倭瓜、黄瓜等植物时,“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植物赋予人的思想和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园子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种描写手法既体现了园子的生机勃勃,也表现了“我”在园子里的自由之感。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

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__,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3、预习新课。

板书: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祖父的园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和变化。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想象和描述祖父的园子。

教学准备:
准备《祖父的园子》的故事书和相关的图片。

准备一些植物的种子和种植工具。

教学过程:
1. 植物生长观察: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他们仔细观察植物的种子、根、茎和叶子的特点和变化。

2. 故事阅读:
教师向幼儿讲述《祖父的园子》的故事,让他们想象和描述祖父的园子的样子和植物的种类。

3. 种植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自种植植物,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祖父的园子》教案,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培养观察力和提高想象力。

通过植物生长观察、故事阅读和种植活动的训练,幼儿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和变化,并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教课方案(教课方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课形式自主学习教师赵莉单位马鞍山和县姥桥镇中心小学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剖析剖析重点: 1.教师主观剖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剖析反应、问卷检查等; 2. 学生认知发展剖析:主要剖析学生此刻的认知基础(包含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当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 学生认知阻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阻碍点。

五年学生有了必定的阅读量,读起课文来已不费劲,但是乡村校生不敢说是上课“冷堂”的致命要素,因此我在讲堂伊始让学生谈谈“自己家的菜园”,没想到一下翻开了他们的话匣子,激发了他们说话、学文的兴趣。

教课目的剖析重点: 1. 知识目标; 2. 能力目标; 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目标:认识8 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倭瓜”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3、感情目标:感觉作者语言新鲜、自然、率直之美,点燃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美好童年的激情,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欲念。

教课环节的组织步骤 1、2、 3⋯⋯学习方式1、讲话:同学们,在开始我们今日的语文之旅从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近代文坛上的一位才女,她就是——萧红。

2、点击课件:我们一同来合作介绍萧红好吗?我不说的地方请同学们接上,好吗?萧红,现代有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第一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1935 年发布了成名作《存亡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内容落点 1年发布了有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走近作者,拉3、过渡:她在《呼兰河传》里写着自主学习,练谈谈话近距离)这样一句话——二、原著引入,揭露课题:1、出示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同样也不可缺乏的。

2、引出课题: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下的心声。

在《呼兰河传》中,她用好多的文字写下了自己的童年,特别重点描绘了自己家里后边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祖父的园子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2.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庭、自然、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对家人的珍惜之情;3. 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创作、自然观察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祖父的园子》诗歌的赏析和理解;2. 祖父的园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 通过诗歌创作、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祖父园子的感受和想象。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祖父的园子》这首诗歌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2. 难点: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描写,让学生产生共鸣,表达自己对祖父园子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初识祖父的园子教师向学生介绍《祖父的园子》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 诗歌赏析与体味学生分组朗读《祖父的园子》,并进行诗歌内容分析和情感体验,反复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情感。

3. 家访活动组织学生回家访问祖父或外祖父的园子,沉浸在家乡土地的气息中,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并整理思考自己对园子的感受。

4.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以祖父园子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园子和家人的感悟和情感。

5. 手工制作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与祖父园子相关的手工作品,展示对园子的理解和想象。

6. 总结交流班级展示学生的诗歌创作和手工作品,让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总结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诗歌创作和手工作品的完成情况,包括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2. 学生对《祖父的园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理解和感受诗歌,还培养了对家庭、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增加更多的感知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增强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部编版教材《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部编版教材《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课题为祖父的园子。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2、从老师的板书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隔开一些?3、〔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这是什么意思?〔要在学习之后填写两个词语〕[设计意图]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括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期待,在无形中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和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园子?为接下来的研读设置了强劲的“引力场〞。

二、整体感知园子的美丽,生机勃勃。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过渡: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祖父的园子里的昆虫可多了,有〔出示词语幻灯片〕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园子里还长着许多的农作物呢,有倭瓜,黄瓜,玉米,谷穗,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农活,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祖父的园子真是丰富多彩呀!1、感受园子的生机,及其美丽。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2〕园子美吗?从哪感觉到了?三、感受小女孩的快乐,自由的园子。

〔1〕过渡:在这座园子里,我特别喜欢这个小女孩,她的淘气,她的可爱,我都喜欢。

如果现在这个小女孩在我身边的话,我特别想在她的脸上揪上一下,那老师为什么想揪她一下呢?〔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小女孩淘气,淘气的句子,用序号标出来,并找出关键词,做上批注。

〔3〕交流,朗读:a〕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淘气?又是怎样的瞎闹?〕b〕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就是了。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生活。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物。

•能够通过导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祖父所表现出的品质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的意义。

•理解祖父的态度和情感。

难点:•理解较长篇幅的散文内容。

•提取人物的品质和情感特征。

三、教学准备•课文《祖父的园子》教材•教学PPT•单词卡片•情感图画•学生绘本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园艺音乐,营造园艺的氛围,引导学生关于园艺的思考。

第二步:课文呈现与理解(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导读: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大意。

第三步: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并能在课文中正确运用。

第四步:情感表达(15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理解的祖父的情感,用图画或表情来表达。

2.学生展示、描述并分享。

第五步:品质探究(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祖父的品质和态度,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第六步:课文赏析(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感悟和赏析。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绘本练习,让学生用绘本记录家庭中一位长辈的生活场景,并用文字配合图画描述。

五、教学反思这堂课主要围绕《祖父的园子》展开,通过情感表达和品质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引导,让学生在体验祖父快乐生活的同时,思考家庭中的长辈情感和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教案设计:李老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1.3学会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2.2教会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悟,懂得珍惜家人。

3.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亲情和自然美。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2.教学难点2.1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园子里的景物。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3.理解课文3.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3.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和自然美。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4.2学生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4.3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让学生组内交流,讲解生字的意思。

5.感悟亲情和自然美5.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亲情的理解,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5.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美,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6.小组讨论6.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7.作业布置7.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7.2家长协助孩子收集关于自然美的图片或资料,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亲情和自然美。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朗读时语气、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二篇)附作业设计(含答案) 人教部编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二篇)附作业设计(含答案) 人教部编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附作业设计(含答案)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①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

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表现了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②“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

“红的红”“绿的绿”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③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④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出示课件7】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0】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景。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

积累词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

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

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 ()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内容落点1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创景导课,激发兴趣
师: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就是萧红。
联系课后作家卡片,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师:《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
板书课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学习,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材料,理解相关语句,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环节的组织
现在,同学们脑海中一定产生了无数的问题,老师相信你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读作家卡片
读课题
自由读文
边读边想
读书写
指名说
质疑
内容落点2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走进文本
师:自由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勾画出描写我劳动情景的语句,认真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引导学生交流自探成果
师:快乐学习,展示自我!自信的你快和大家分享探究成果吧!(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读文、勾画
写体会
交流自探成果
内容落点3
步骤1、2、3……
学习方式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一)引导学生感受“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交流讨论。
(1)“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反而被我踢飞了。”

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篇)

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篇)

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篇)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篇)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难点: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多种形式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灵气的语言。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活泼、富有灵气的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蜂飞蝶舞,黄瓜倭瓜自由生长;有一个女孩,淘气顽皮,古怪精灵,她和祖父在这园子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段温馨的回忆深深地刻进了女孩的生命,终生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

2.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3.指导读题(1)如果这个园子是我和祖父共有的,怎么读?(2)如果这个园子只属于祖父,又该怎么读?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默写本课三组词语第一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第三组: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2.出示三组词语,互相批改。

3.再认真读读这三组词语,想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按照昆虫、农作物、农活划分的)4.根据这些词语,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5.小结:看来,以后我们在预习新课的时候,遇到生字词要画一画,会读会写了以后,如果有必要,再给它分分类,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6.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土窝:下种留下的土坑。

溜平:本课指用泥土将下过种子的土窝抹平。

倭瓜:南瓜的别称,北方人把长的圆圆的小南瓜叫做倭瓜。

谎花:指不结果实的花。

瞎闹:没有来由或没有效果地做;胡闹。

7.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检查朗读情况,小组读,个别读。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

Money can help the poor-thinking people solve food and clothing, but it can help the rich-thinking people createwealth.(页眉可删)部编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课文生字、词。

⑵、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__主旨。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先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再多媒体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

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

她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

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

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三、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1、掌握课文生字词。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__主旨。

四、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订正。

3、教师范读课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五、整体感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小学教案设计《祖父的园子》

小学教案设计《祖父的园子》

小学教案设计《祖父的园子》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蝴、蝶、蚂、蚱”等,理解“倭瓜、谎花”等词语的意思。

-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祖父的园子的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与快乐,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 学习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如对园子里的动植物描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父的园子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与快乐。

例如,课文中描写“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等语句,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在园子里可以自由地模仿祖父做各种事情,这是理解作者自由快乐的关键内容。

- 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一些特殊词语的用法,像“谎花”这种在特定地域或者生活语境下的词汇。

2.2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以及这种情感在文中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描写来体现的。

例如,作者在描写园子里的事物时,看似只是简单地描述园子里的昆虫、植物等,但其中蕴含着对童年时光的深深眷恋,这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 理解文中一些富有童趣的表达,如“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 在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乡村田园风光的图片或者视频,创设出与祖父的园子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种田园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讲解课文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的描述想象自己置身于祖父的园子中,感受园子里的各种景象和作者的心情。

3.2 朗读教学法-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祖父的园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祖父的园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祖父的园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对祖父辛勤劳作的尊重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

2.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祖父辛勤劳作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学生的孝顺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科书。

2.教具:挂图、PPT、教案、课件等。

3.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教材,并且听力能力基本正常。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祖父在园子里劳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祖父的关注和疑问,激发学生对祖父园子的好奇之情。

第二步:呈现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祖父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步:深入阅读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祖父在园子里的场景。

2.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理解和归纳,写出心得体会。

第四步:课文赏析1.充分展示课文中描写祖父辛勤劳作的语句和情节,让学生感受祖父的辛劳和伟大。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祖父,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第五步: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组,编写一份感恩祖父勤劳的小诗或散文,表达对祖父的感激之情。

2.学生进行朗读或表演,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祖父的辛劳和园子的感慨都非常深刻,他们在朗读课文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投入。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并不够深刻,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课文语言的分析和讲解。

另外,情感体验环节的设计可以更加具体,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祖父的辛苦和付出。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思辨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修改稿)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的基础上质疑: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课件出示)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起点
作业或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推荐读一读:《呼兰河传》
(设计意图:让学生背诵或抄写喜欢的段落,这项简单的作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自我评价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注重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去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是,这似乎又讲的太多,问题有点零碎。纠结之中。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由于课文较长,在时间的把握上有些偏差,主要是对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略读课文教学还没有深刻的理解,整堂课类似于精读课文的教学。在介绍作者,作品,在生字词教学,在句子讲解这些环节中都用去了较多的时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对于略读课文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去感悟,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所收获。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

《祖父的园子》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祖父的园子》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祖父的园子》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感受文中人物的特点,并关注文中描写的场景和细节描写。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深切怀念。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但对于萧红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但这篇课文中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自由散漫的叙事方式可能是学生需要适应的新挑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例如,文中描写祖父在园子里劳作,“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这里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我”在园子里模仿祖父的行为,表现出“我”在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祖父的深切怀念以及文中所蕴含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理解文中一些看似简单却富有深意的语句,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这种拟人化的描写背后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讲解课文时,通过语言描述创设出祖父园子的情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点
回归园子,体会快乐
——————
品读自由之园,快乐之源
——————
整体感知:自由快乐之园
——————
起点
作业或预习
必做:阅读《呼兰河传》第三章
选作:阅读《呼兰河传》其他章节
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朴实,不繁琐,切合学生理解实际。
(感受我的淘气、顽皮祖父的慈爱、宽容、爱笑)
4、出示作者原作中的句子:
“……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5、拓展延伸:
(1)有这样的祖父,有这样的园子,有这样的童年。猜想一下,萧红的一生应该是怎么样的?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学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
谢敏
单位
桥东中心小学
课题名称
祖父的园子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2)出示:
萧红的命运十分坎坷,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颠沛流离和生活窘迫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时间。1940年,萧红客居香港,一方面贫病缠身,另一方面祖国、家乡正处于战争的痛苦之中,在这样的境况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不久后,萧红在香港去世。可以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绝世之作。
(3)还有什么问题?相信你能在《呼兰河传》中找到答案。
2、交流,重点交流体会17段。
(读出自由、快乐的味道)
(1)指导朗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
1指名读:谁移练笔:
这个自由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写一写下面这些小动物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
小蚂蚁、蜘蛛、蚂蚱、青蛙、蜜蜂、麻雀……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迁移练笔
内容落点3
步骤1、2、3……
学习方式
回归园子,体会快乐
1、引导质疑过渡:作者为什么叫这个园子是“祖父的园子”呢?
2、朗读: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摘花,我就摘花;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默读梳理归纳,理清课文内容;
2、通过品读第17自然段,体会自由、快乐的情感,迁移作者写法,想象练笔。(重点)
3、由园子中的自由快乐生活出发,猜想、了解萧红以及其《呼兰河传》,引起孩子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
教学环节的组织
内容落点1
五上的学生是第一次阅读这种形散神聚的文本,之前只是较多的接触“写景抒情类”和“叙事抒情类”的文本。他们已具备的阅读基础有:1.学生对行文线索比较鲜明的文本能独立地理清脉络。能按“移步换景”、场景切换、时间变化等思路来梳理文脉的方法。2.学生对文本细节描写的感悟具有了敏感,这种敏感来自于阅读一般记叙文时对景物的姿态、色彩、品性的解读和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持续关注。3.对贴近自身生活经验的情感能引起共鸣。4、具备了初步的阅读体悟的方式和基本的表达习惯,能选用适切的方式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对作品中生动形象的认知和感受。而对于将“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典型的“散文”文本,显得有困难。其难点只要在于:1、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质导致学生体悟表达的散点,聚焦感不强。2、学生虽然对描绘性的修饰词已经有了阅读的关注,但是对看似叙述性的话语却读不出味道,难以用心体会,从看似质朴的语言中读出深挚的情感。3、学生对本文的背景缺乏整体认识,不能从更深层次领悟文本的“情”。如何能聚焦通俗平淡的语言,打通“园中景”、“园中事”、“园中情”的有机关联,使得每一个学生在体悟品味中得到思维、言语的发展也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难点所在。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3、明确:()拔草()种菜()铲地()浇水
出示齐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
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就没有了。
我所写的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
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自主学习
朗读感悟
课后延伸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步骤1、2、3……
学习方式
整体感知:自由快乐之园
默读课文:
1、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又在园子里做些什么?请你拿起笔圈出相关的词语。
2、交流明确: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为什么?
自主学习
内容落点2
步骤1、2、3……
学习方式
品读自由之园,快乐之源
1、自由读读课文,从哪些地方最能读出这个园子里那自由的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