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黍离课件

合集下载

黍离PPT课件

黍离PPT课件

黍在植物形态上与其它谷 物(麦子、粟、高粱、水 稻等)的最大区别是谷穗 不是密实成粗厚棒状,而 散穗是向四周分开下垂。 因此在这里用于比兴人的 离散。
黍 图 与实去皮后叫黄米, 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2.彼:那个地方,指西周宗庙宫室所在之地。《毛 传》:“彼,彼宗庙宫室。” 3.离离:繁茂的样子。 4.稷 :谷子,一说高粱。黍的一个变种,散穗,子 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 5.行迈:行的复合词,即行。《毛传》:“迈,行 也”。 6.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指行走缓慢。 《毛 传》:“靡靡,犹迟迟也。” 7.中心:内心。 8.摇摇:忧苦不安。《毛传》:“摇摇,忧无所愬 (诉)。” 9.悠悠:遥远的样子。《毛传》:“悠悠,远意。 10.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 成的呢?此句中“人”字,历史上有解为“仁”的解 法,指苍天不仁,对周朝竟不作庇佑,所以后来的诗 人都将“黍离”引用为“去过怀乡”的语意。 11.实:籽粒。 12.醉:心中忧愁犹如醉酒一样。 《毛传》:“醉于 忧也。” 13.噎 :咽喉闭塞,不能喘息。这里指哽咽。
难舍家园说
程俊英 《诗经译注》: 这是诗人抒写自己在迁都 时难舍家园的诗。《毛诗序》 是周大夫慨叹西周沦亡之作, 但诗中并无凭吊故国之意,似 不可信。
理解《王风·黍离》的关键, 我认为是诗中一再咏叹的“知我
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为何“心忧”?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曹植《情诗》;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向秀 《思旧赋并序》;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 阳故城》;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 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 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 也”——姜夔的《扬州慢》; “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文及翁《贺新凉》;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 之感”——张炎《月下笛》; “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曾赋‘黍离离’”— —查德卿《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

黍离课件ppt

黍离课件ppt
黍离的背景
黍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 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黍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历史意义
黍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 之一。从《诗经》开始,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以黍离为主题创 作诗歌,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我们了 解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黍离的艺术价值在于其跨越时空的审 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能够引发观众对 历史和文化的共鸣和思考。
黍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黍离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提 醒人们珍惜文化遗产,反思历史事件,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
黍离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文学和艺术领域,还渗透到社会、 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话 题。
黍离与中华文化的比较
哲学思想
黍离文化与中华文化都深受儒家思想影 响,但在具体理解和实践上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更强调“仁、义、礼、智、信 ”等传统美德,而黍离文化则更注重禅 宗的“无我、无念、无执”等哲学思想 。
VS
文学风格
黍离文学与中华文学在风格和主题上也有 所不同。黍离文学更注重对自然和心灵的 描绘,追求空灵之美,而中华文学则更强 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文化意义
黍离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代表着丰收、希望和感恩。 它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对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传承黍离文化,人们可以更好 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黍离的应用和影响
应用领域
黍离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许多 艺术家以黍离为主题创作音乐和绘画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对自然和生活 的感悟。

《王风·黍离》PPT课件

《王风·黍离》PPT课件
王风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 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 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 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 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 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 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 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心。
h
4
商颂 ·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 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 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 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 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h
5
玄鸟,黑鸟,即燕子。宅,居住。芒芒,同茫茫。古帝,即上帝。武汤,即商汤, 自称“吾甚武,号曰武王”。正,通征。方,通旁,“方命”即“遍令”的意思。奄 有,囊括。九有,九域,即九州。龙旂,中原诸侯之旗,大糦,即黍稷,诸侯奉黍稷 以助祭。肇,兆,疆域。假,音格,朝见。祈祈,众多貌。景员维河,景山周围皆大 河。何,即荷。
h
6
h
2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不及兮,来者吾不闻。——屈原《远游》
h
3
杨慎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 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扬州慢》(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扬州慢》(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用杜牧诗句既能表现扬州昔日之盛,又反衬今日之衰!今 日扬州之衰的句子有哪些?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手法:移情于景,拟人,动静结合
●曾经的扬州月: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是扬州(可爱调皮的)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欢闹喜 庆的) ●如今的扬州月:冷而无声。桥仍在,但游桥人不在一一物是人非
芍药甲天下,春天来临,看到的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盎然生机,不是万紫千红 总是春的姹紫嫣红,而是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尖鸣的愁苦;春风春雨愁 杀人的凄凉。
●花开的越红越艳——突显扬州城的悲凉和破败——作者内心的痛感越强越浓。 (黍离之悲)
小结
姜夔的词,是由凄清的境界和幽冷的色调及作者” 少年情事老来悲"的惆怅心情所形成的"清冷"风格。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郁愤,表达出 一片爱国深情。
作者简介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 “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 的乐谱。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 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背景简介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 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 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 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
介绍二十四桥:一种认为是24座桥,一种认为是一座桥(特殊: 二十四米长、二十四个台阶和石柱,二点四米宽等)一一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唐.苏味道);清明上河图。

必修三课件: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PPT课程

必修三课件: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PPT课程
代表作:《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楚辞的魅力
楚辞的产生: 楚辞与诗经的不同特点:创作手法;句式;
流行地域。 屈原:称谓;主要贡献。 屈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屈原作品,
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 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 美统一。体现了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志 洁行忠、坚持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
8、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取得 了哪些成就?
诗的经典
诗经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 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
内容:《风》、《雅》、《颂》三类, 分类标准是乐调。句式以四言为主。
地位:第一部;现实主义;儒家经典 名人谈诗经: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
屈原和《离骚》
第一,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 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第二,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 了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 骚体 ”。
第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把深厚真挚 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祖国人 民的忠诚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68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68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对话时空悟诗魂
钱穆先生说“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 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时间已经过去千载,今 天我们再读陶渊明,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了?给大家设计一道人生选择题, 你会做出什么选择?请利用对陶渊明的理解来说一说你的原因。
人生选择题:A、汲汲官场大丈夫 B、偏居田野一农夫
赏斑斓之色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
不敢熟视。”请同学们勾画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我从 (某字)读出

。”的句式分享你的阅读体会。
我从“黑”字,读出了大敌兵临城下,紧张压抑的气氛。 我从“金”字,读出了士兵迎敌作战时的昂扬士气。 我从“紫”字,读出了战场上浸满了将士们的鲜血,读出了战争的惨烈。 我从“红”字,读出了将士们昂扬的斗志。
课外阅读延伸 1、摘抄陶渊明其它诗歌,比较诗歌不同。 2、积累古代隐士的相关材料,储备写作素材。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甫是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余首,这 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 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 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 “诗史”,杜甫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 称为“诗圣”。他创作了《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
第一层:品味“心远地自偏”的超然物外 (1)车马喧仅仅是指车马的喧闹吗?
车马喧代表的是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联系此时归田十余年与归田前 “不为五斗米折腰”,可知车马喧是指官场的交往,追逐名利的喧嚣。
陶渊明做官经历: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从此归隐田园。

黍离课件

黍离课件
1.为什么撮取“黍稷”这一意象? 2.“彼黍离离”中的“彼”能否换“此”?
稷—— 周之始祖。长于稼 穑,即名“后稷”, 意为“小米”,并 因此而为部族首领, 享受后代祭祀。
根据《周礼· 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 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 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
物象解读
《诗经· 王风· 黍离》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 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 蒹葭》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 木瓜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 桃夭》
“黍稷”——“后稷”——“社稷”
(“黍稷”特殊的文化意蕴及在周人心目中的地 位)
诗意解读
“此黍”——心中的王朝社稷 “彼黍”——眼前之离离黍稷
祖宗安魂之地,君臣立命之所
黍离之悲
(一黍一摇,摇落亡国之痛; 一黍一悲,悲诉故国之思 )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教学目标
1. 解读“黍稷”这一典型意象 2. 培养质疑、探究、创新等阅读技能 3. 掌握“黍离之悲”的内涵,培养忧 国忧民的人文情怀
意象——
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言志、言情、言心声。
质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 采薇》
《王风· 黍离》
王风·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朗读课件

诗经【王风-黍离】朗读课件

解读续1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 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 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 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 低回无限” 。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 所见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 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黍稷 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 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 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 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 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 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 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王风【黍离】
王风【黍离】
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 )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 )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 )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y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周朝的衰微,《诗 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 去,而作是诗也。” 《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 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 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 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 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 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这样的情和 这样的景化而为诗是可以有多种作法的,诗人选取的 是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路子,于是这 首诗具有了更为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语文精华课件:姜夔词《扬州慢》

语文精华课件:姜夔词《扬州慢》

比较阅读
《扬州慢》《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 思考:两首词皆吊古抚 今、吟咏古人、即景抒 怀,所写内容和所抒发 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特点?
姜 夔
辛弃疾
缘景明情
景 情
条之景 一个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和报国无门的 悲愤
一个对侵略战争的痛恨和繁华尽去的 感伤
艺术特色
1. 对比、反衬手法,写景抒情 2. 用典 3、移情 • 4、清空
• 本词即是“清空”的代表作,它的胜人之处在 于:词的情感蕴藉含蓄,少有豪壮激烈的情怀; 词的语言、意象,不是色彩鲜丽或雍容华贵的, 而是偏向于淡雅素净;词的意境,避免过于狭 小逼仄或密集拥挤,而是疏朗开阔。
再读诗歌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 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 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整体探究 扬州慢 小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黍离之悲:指
国破家亡之 • 淳熙丙申至日
• 写作时间 所见所闻 写作缘由 其他人的评价
痛四顾萧条,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 感慨今昔 有《黍离》之悲
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提示】 交代写作背景 ( 扬州残破 ) ,点明题旨
( 黍离之悲 ) ,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 ( 悲 ) 的感情基凋。 对全词的内容起到了概括作用。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 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当时杜牧应牛 僧孺之召,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 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 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从这些诗句的表层意 思看,它表现了当时文士狎妓的轻薄行为。妓女,在 我们看来是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但在唐宋文人心目中, 则是都市繁华的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 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 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 突出,当然说它带有自况的意味也未尝不可。衬托, 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乱,更为含蓄有致。

《悯农》PPT课件2 (共11张PPT)

《悯农》PPT课件2 (共11张PPT)

读一读,悟一悟,议一议
• 诗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 情?
反映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 不满社会现状的思想感情。
议一议,说一说
• 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抒发自 己的思想感情的?试加以分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采用夸张 手法极言粮食大丰收。
“ “
四海无闲田”同前两句一起反衬农民 命运的悲惨(农夫犹饿死)。
我会读
悯农 • • •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抛砖引玉
•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粟:泛指粮食,这里指种子。 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犹:仍然,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春天种下很少的种子,秋天 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全国各地已经没有了荒芜的田 地了,可是老农饿死的事件还 是经常发生。
作者简介
• 李绅 • 李绅(772--846) 唐诗人。字公垂,无锡 (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曾因触 怒权 贵下狱。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度使。 与元稹、白居易交游很密,参与新乐府运 动。所作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失传。 《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 诗》一卷。其中《悯农》诗二首,较为有 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1黍离 课件

1黍离 课件

8、地位和影响。
① 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 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推动了后世作家关心政治、反映现实。
② 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温柔敦厚的抒情传统。
③ 奠立了文人向民间文学学习的优良传统。
⑤ 为后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范本。
[ 早在中世纪,就已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18世纪开始,便有了法、德、英、俄等译本。]
宋代学者郑樵《六经奥论》:
“风土之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为诗歌的分类,后三者为诗歌
宗庙之音曰颂。”
所普遍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6、内容丰富:真实、生动而较全面地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①商周民族史诗(建国史):《生民》、 《公刘》、《皇矣》、《大明》、《绵》; ②反映人民生产劳动:《七月》、《芣 苢》、《甫田》、《大田》等;

摽,biào,落下。
7、艺术成就。
①现实主义精神。 ②赋、比、兴手法。 A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B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C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③语言艺术:朴素优美,形象生动。 句式、句法、章法(重章、叠句、双声、叠 韵、叠字);
词汇、修辞、押韵。
诗三百。”
《墨子· 公孟》:“(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
《史记· 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5、体系完整: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三大类。
①风(160篇)—— 风土之音( 十五国风 )
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 桧、曹、豳等15个地区(国)的民歌;地方色彩浓厚。 ②雅(105篇)—— 朝廷之乐(大雅、小雅) 周王都附近;诸侯朝会、贵族大夫们宴会乐歌。 ③颂( 40篇)—— 宗庙之曲(周颂、鲁颂、商颂) 宗庙祭祀、典礼舞曲。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

国学经典《诗经》PPT课件

其他艺术修辞手法 夸张 对比 映衬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三、《诗经》的艺术创作和周文化精神
1
添加标题
《诗经》中的物象抽取和周文化精神
2
添加标题
思维方式、审美心理与作品的内在结构
四、《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名词动词的丰富多彩与具象化特征 重章复唱的章法形式与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锤炼
二、语言形式
《诗 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诗经》的编订
编订的方法 献诗说 删诗说 采诗说
2、编订的目的
01
宗教祭祀
02
政治外交
03
道德伦理
04
教育文化
05
娱乐宴飨
《诗经》的体例 风:十五国风,160篇 二南:周南、召南,25篇 十三国风: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35篇 “风土之音曰风”(郑樵《通志序》)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毛诗序》) “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朱熹《诗集传序》)
(2)叠句
1
2
3
4
5
A、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
B、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
《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形容词摹声摹形 (1)叠字(重言)
01
颂:三颂,40篇 其中周颂31篇 鲁颂4篇 商颂5篇 “宗庙之音曰颂”(郑樵《通志序》)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诗序》)

诗歌常见意象及对应情感ppt课件

诗歌常见意象及对应情感ppt课件
诗歌常见意象分类
及对应情感
1
(一、)送别类 (或表达依依不 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 1. 杨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
• 2. 长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3. 南浦。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4. 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故人”,
2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 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
(二、)思乡类意象:
•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

“客从远方来,遗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6、 芳草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4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 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 1. 梧桐。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2、芭蕉。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 风各自愁”。尤其是“雨打芭蕉”最是愁苦。
•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 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 伤与哀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 去也,天上人间。”
• 4. 猿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
• 3. 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具
有耐寒的品质,歌颂坚贞不屈、高洁、正直坚
强的人格。
7
抒怀类意象:
• 4. 竹。谦虚忠贞、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 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 5. 冰雪、草木。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 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 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
最后
• 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意 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沙漠、古 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 规鸟)芭蕉等,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 独惆怅的感情。冰雪、松、菊、梅、竹、多 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杨柳、 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多用于 挥写离别之苦。春日、清风、明月、泉溪、 花草等,多借此抒发闲情雅致。

古典诗歌的意象分析课件(22张ppt)

古典诗歌的意象分析课件(22张ppt)

• (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 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等。
• (3)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 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等。
• (4)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 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 《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 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
(5)杜鹃鸟。(也叫“子规”)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 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 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 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3、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 染凄冷、悲凉气氛)
• (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 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2)芭蕉。
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 绪相联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 股脑儿倾吐出来。
古典诗歌的意象
•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 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 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 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 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 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 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 帮助。
•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 别后思念)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乌鹊”比喻尚在徘徊选择的贤才, “何枝可依”表现了贤才彷徨的处境与心情,也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2024年可用课件
4
活动一 链接教材,归纳设误类型(怎么考?)
艺术手法赏析有误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判断错误,张冠李戴,如把“虚写”说成“实写”, 把“设问”的说成“反问”,典故内容解释有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6
选项设误类型:
1.词句内容理解有误(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内容的理解) 2.情感主旨分析错误(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3.艺术手法赏析有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故理解) 4.形象意境分析不当(形象特点或意境氛围概括不当) 5.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6.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体裁、题材、文化常识或背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9
活动二 转换角色,命制试题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A.
设误角度: 命题解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题设误诗角岁度:晏 离 鸿 断 , 望 阙 天 遥 病 鹤 孤 。
命题解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C.
莫设误谩角拘度:牵 雨 花 社 , 青 云 依 旧 是 前 途 。
4.下列对《扬州慢》(选必下)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渲染了扬州城的勃勃生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含蓄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扬州慢》ppt课件17张

《扬州慢》ppt课件17张
扬州慢
〔宋〕姜夔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 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 而作是诗也。”《黍离》之悲成为重要 典故,用以指亡国之痛。
富贵之地 温柔之乡
【探究4】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 宋髙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 年(1129)企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窆。 绍兴三十一年(1161)企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洲再度遭受 浩劫。而南宋朝廷却苟安半壁,朝纲废弛,不思抗金。 1176年,22岁的姜夔路过扬州,发现这现仍是满目 痍,“荞麦青青”,作者追杯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 作。
山起兵叛唐,攻陷潼关。杜甫只身一人投 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 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身处沦陷区 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 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感时伤怀、忧国忧民、思念家人、期盼和平
表现《黍离》之悲的诗你还能想到哪些?
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伟大的祖国永远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谢谢!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宋〕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课后作业
1、体味《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所表达的《黍离》之悲; 2、赏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课堂小结
一首《扬州慢》,凄怆悲凉,声声泣泪,昔日 的扬州越美,诗人心中的伤痛就越深。战争带来的, 只有死亡和伤痛。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携 起手来,以青春之我,续写时代华章!

黍离ppt课件免费

黍离ppt课件免费

动画效果适度
1 2
动画效果
合理使用动画效果,增强视觉效果和动态感。
动画速度
控制动画速度,确保动画效果流畅、自然。
3
动画效果适度
避免过度使用动画效果,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或产生视觉疲劳。
黍离PPT的未来发展
05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PPT将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 现智能化的内容生成、语音识别等功 能,提高制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如何提高黍离PPT的
04
质量
内容要有价值
内容选择
选择有价值的主题和内容,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信息准确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导观众或传递错误信息。
内容深度
提供深入、有深度的内容,满足观众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设计要简洁明了
布局合理
01
采用简洁、清晰的布局,使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信息。
黍离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黍离简介 • 黍离PPT制作技巧 • 黍离PPT案例分析 • 如何提高黍离PPT的质量 • 黍离PPT的未来发展
黍离简介
01
黍离的背景和历史
01
02
03
黍离的起源
黍离最早出现在《诗经》 中,是一首描绘黍子生长 过程的诗歌。
历史演变
黍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 变,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 象,被广泛应用于文学、 艺术等领域。
未来的PPT将更加注重交互性的设计,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与演示内容进行 互动。
移动设备支持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PPT将更好地支持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演示,提供更加便捷 的演示方式。
THANKS.
色彩搭配
02

“盛世之歌”与“黍离之悲”:—联读《望海潮》与《扬州慢》(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盛世之歌”与“黍离之悲”:—联读《望海潮》与《扬州慢》(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2)第2题使用了两则材料,实质是关于该词艺术手法 的探讨
• (3)第3题注意先梳理出所用典故(此处皆为语典), 再阐释自己的观点与理由。注意思考两个问题:从艺术 角度看,词人为什么要用典?为什么专用杜牧一人的典 故?
展示与分享
• 小组探究:注意结合预习 任务中搜集的资料
• 形成小组探究成果,做好 展示分享准备,可以制作 PPT
• (2)先填好表格,再进行2-4小题的探究,特别是3小题。
• (3)第2小题的研讨一定要注意:词牌是词的音乐形式, 一般与词的表达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初创词调 时,词牌往往就是词题,能涵盖词的内容。而本课两首 词均是词人自度曲。
• 探究2:一人一城,体悟情感
• 一个人,一座城,一种记忆,一种 情感,阅读两首词,体悟其中的情感。
• 小组展示,分享,共同补 充、完善
• 形成最佳成果,贴入班级 文化角
• 此部分仅 作参考,
以供师生 们探讨
三、部分参考提示
词作 所写城市 判断依据 城市特点 历史背景
主要意象
意境特点
探究1:第1题
《望海潮》
《扬州慢》
杭州
扬州
钱塘、怒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杜郎俊赏、二十四桥
形胜、繁华、清嘉
萧条、空
探究1:第3题
• 《望海潮(东南形胜)》将描写自然景色的意象和描写 人文风情的意象进行交叉组合。如罗列“画桥”“风帘” 等人文风情意象后,转而呈现“云树”“怒涛”等自然 景色意象,随后又转列“珠玑”“罗绮”等人文意象, 再转接下阕的“重湖”“桂子”等自然意象,最后以 “菱歌”“萧鼓”等人文意象收束。这样的意象组合方 式,使全词描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平铺直叙、呆板黏滞 的缺陷。多变的场景,很好地表现了杭州风景优美、市 井繁华、人民生活安乐的特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的主旨:
《毛诗序》云 :“ 黍离 , 闵宗 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 故宗庙宫室 , 尽为禾黍。闵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也”。
作品的主旨(当代部分学者的观点):

郭沫若 : 是旧家族悲伤自己的破产。 (《中国古代社会研 究》) 余冠英、金启华、雒江生等 : 是流浪者陈述他的哀思。 (依次:《诗经选》、《诗经全译》、《诗经通诂》) 蓝菊荪: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 国风今译》) 程俊英:家园难舍说。(《诗经译注》) 陈子展:诗人过宗周故都,看见小米高梁都很茂盛,引起了 无限的感慨,无限的忧思的诗。(《国风选译》) 高亨 : 西周之后 , 东周王朝的大夫 , 因事要到镐京 , 看见原 来宗庙宫殿所在的地方变成田野 ,长了庄稼,他悲悼西周灭亡, 因此作诗。(《诗经今注》)
板书设计:
苗 穗 靡 靡 摇摇 如醉 忧 愁 哀 伤
爱 国 情 怀

如噎
黍离之悲
研读诗歌,分析文章
问题1: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忧伤苦闷、悲悼故国 问题2: 通过诗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这种情感?
“摇摇”、“心忧”、“如醉”、“如噎”、“悠 悠天”。
《黍 离》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 人公形象?
刻画了一位因痛失故园,看到满目黍稷青青而 心生深切哀伤、忧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据说,这首《黍离》是西周灭亡 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 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满地 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
五谷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稻:水稻
黍:小米 稷:高粱 麦:小麦 菽:大豆
王风·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是谷子(粟)
4.行:道;迈:行;行迈:道上走。 5.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一说同”愮(y áo)愮“,心里烦闷的样子。 悠悠:遥远,高远。

此二句互文见义,指黍稷之苗,成行成列,繁茂昌盛。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 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愮愮”的假借字,心神不宁的样子。 8.谓:说。 9.求:寻找。 10.悠悠:遥远的样子。 11.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 噎(y ē):食物塞住喉咙,此处指心中忧闷如有物在喉梗 住,透不过起来。
那黍稷之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 心中忧戚。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 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 怀?

赏析: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 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 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 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 无限”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 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 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 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 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 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那黍稷之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 心如醉酒。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 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 怀?
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 呜咽难言。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 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 怀?
黍 离 之 悲 (哀痛亡国战乱、表达故国之思 )
由于本诗的流传,“黍离之悲”在中国文化 中成了一种深沉的民族心理沉淀,成为亡国遗民 借以抒发爱国情愫的一种典型意象。在中国文 学中,抒发“黍离之悲”的诗、文、词、赋绵绵 不绝。如著名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杜甫《春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 青”(姜夔《扬州慢》),就是其中突出的两例。
思考:这首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1、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本诗以三章为基本的结构形式,三章共换六字, 稷由“苗”而至“穗”再至“实”,不仅起到分 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通过稷的三种生长状态的变 化,表达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心中由“摇摇” 到“如醉”,再到“如噎”的越来越深的忧伤之 情。运用重章叠句手法的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 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把一种深沉、绵长的忧思 表现的淋漓尽致,突出主题。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 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 天,此何人哉!



1.黍 :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粘性 可以酿酒、做糕等。 2.离离:茂盛的样子。(1)果实累累的样子; (2)庄稼 一行行长得茂盛的样子 3.稷 :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
黍离
一、教学要求
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领悟诗歌的内在意蕴和诗 歌中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朗诵、领会、鉴赏。
二、学习要点
《黍离》中的主题以及历代对 这一主题的发挥与引申。 2.《黍离》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特 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
《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王风》,“王”指王 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 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 歌便称为“王风”。原本高高在上 的周王室沦落到与诸侯平起平坐的 地位,王室日趋衰微,因此,“王 风”中多乱离之作!
这首诗共分三段,每段通过部分“等位词”的变换, 使诗之意境递进深化,这在《国风》中是一种最具代表 性的章法结构。这三段绝大部分语词完全相同,只以 “苗,穗,实”,“摇摇,如醉,如噎”两组等位词加以递 进。从“苗”到“穗”到“实”,时间跨度几乎是整整 一个季节。这犹如三个场景不变而贯之以黍稷成长结 籽的特技镜头,代表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流逝,这一较长 时间中,主人公仍在彷徨凭吊!诗不必严格遵守物理上 的时空逻辑,这是艺术的特权。运用了这一特权,才将 主人公从“摇摇”之“心在颤抖”,到“如醉”之痴迷 欲狂,到“如噎”之哽咽窒息,这一系列的故国之痛层 层揭示出来。
2、用叠字来抒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 染力
(1)本诗大量运用叠字,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
非常适合表现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如“靡 靡”“摇摇”用叠字写出行迈迟缓的状况和心中 的恍惚不宁,是人物外在征貌的形容,也是诗人 心态的揭示。 (2)叠字的运用还营造了婉转的声韵效果,具 有音韵美。
3、比兴手法
比:“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这里也用黍稷的生长来比喻诸侯的强盛, 王室的衰微。 兴:章首两句咏物,后六句都写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