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5.课后巩固与拓展: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科普视频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它与我们生活中的碳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好奇心。
2.教学内容:
-简要回顾已学的碳元素知识,如碳的化学性质、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等。
-介绍本节课将围绕碳及其氧化物展开学习,强调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实验验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碳及其氧化物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2.教学内容:
-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反应原理和应用。
-环保意识、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
3.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熟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结构及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碳相关的现象,如碳燃烧、碳酸盐的形成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如:“碳及其氧化物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碳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4.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4.通过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复习课。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碳的单质、氧化物以及碳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然而,由于该单元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仍存在困难。因此,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提问:“你们对碳及其氧化物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动画,讲解碳的单质、氧化物及其化学性质,如碳的燃烧、二氧化碳的生成等。
2.通过实验演示,如碳的燃烧、二氧化碳的制取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化学素养。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点方面: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是本节课的重点,尤其是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等。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需要教师着重讲解和引导。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是难点。这需要教师通过实验、案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实践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加深对碳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作用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等。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碳及其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5.重视实验环节:加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展示碳循环的动画,让学生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础知识讲解:通过对比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记忆。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碳及其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在课后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与填空题:设计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如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相互转化关系等。通过这些题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2.知识巩固题: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以下练习题:
-选择题:从课本中选择5道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作答并解释答案。
-填空题:结合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设计5道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循环过程的理解。
-问答题:针对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设计2-3道问答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提交要求:完成所有练习题,并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中的价值。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为基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情境引入法,引导学生关注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首先,我会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元素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碳元素。
接着,我会展示一些生活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如煤炭、石墨、金刚石等,并简要介绍碳的单质性质和用途。随后,我会提出:“碳不仅能形成单质,还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那么碳的氧化物有哪些呢?它们又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如何正确书写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讨论成果。我会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的判断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掌握碳的几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理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熟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如不助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一氧化碳的生成、性质(如可燃性、毒性)、应用及防范措施。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能够运用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层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复习中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和应用的梳理。
2.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基础学习。他们对碳的单质形态、化学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概念抽象、知识点繁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等知识点。
2.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概括性描述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结论。
3.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探究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设计小组合作实验,如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和交流。
5.作业小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同时提醒学生积极参与复习和预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有机结合,注重了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知识整理和课后巩固,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发现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他们相互鼓励和反馈,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
3.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巩固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热情,使他们感受到化学的乐趣和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尊重和好奇心,使他们意识到科学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4.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二、一氧化碳1、可燃性: CO + O2 = CO2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复原性: CO + CuO = Cu + CO2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步擅长合作、勤于考虑、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和理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响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回忆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答〕可以。

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响,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假设燃着的木条熄灭,那么证明搜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碳的还原性、可燃性等性质,以及一氧化碳的毒性、还原性,二氧化碳的酸性、不助燃性等。
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制备过程,如碳的制备、一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的制备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或制备方法作为讨论主题。以下为具体步骤:
1.学生根据讨论主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2.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位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共同探讨问题。
5.拓展性作业:
-阅读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提高科学素养。
-观看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纪录片,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实践性作业需注重实验安全和数据处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研究性作业要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面对环境问题时,能从化学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演示、动画模拟、实物展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导入新课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2.讨论问题: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学生讨论: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总结碳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梯度性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有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规律。
2.精讲精练,注重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
-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利用实验视频、实物演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
a.为什么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
b.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c.碳及其氧化物在环保、能源等领域有哪些应用?
4.查找资料,了解以下内容,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a.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是什么?
b.低碳生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c.碳纤维及其在航空、体育等领域的应用。
5.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碳及其氧化物的应用实例,拍照或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碳及其氧化物的认识,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体包括:
1.理解碳的原子结构,掌握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基本性质。
2.熟悉碳的几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比较等,解决碳及其氧化物相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实验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设计实验验证碳的氧化还原性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和团队整体水平。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探究碳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运用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3.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表格等可视化工具,整理和总结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பைடு நூலகம்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环保意义。
3.设计实验情境,如碳的燃烧、还原反应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碳是如何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4.反思与评价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4.环保意义:讲解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异同;
3.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展,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教师详细介绍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图示、实例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化学方程式:讲解碳及其氧化物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书写规范,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表达化学反应。
3.实际应用:分析碳及其氧化物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碳在饮料制造、一氧化碳在钢铁生产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以下为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梳理:按照教材内容,带领学生梳理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检验方法等,形成知识网络。
4.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碳及其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4.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碳及其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反应类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2.创设生活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碳及其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实验能力:
加强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从而加深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理解。同时,注重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2.新课内容:
(1)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燃、还原性。
②碳的反应:燃烧、还原、氧化。
(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无色、无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二氧化碳的反应:与水、石灰水等反应。
(3)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无色、无味、可燃、还原性、有毒。
-讨论问题如:“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哪些影响?”“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什么?”等。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应用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涵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记忆不牢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其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5.突破重难点,强化训练: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教学评价多元化: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掌握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化学式及性质。
2.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用途,如碳在冶金、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一氧化碳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3.掌握碳及其氧化物反应的基本类型,如燃烧反应、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反应类型等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讲解。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评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信心。
(五)总结归纳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反应类型等知识点。
8.课后拓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碳物质,如煤炭、铅笔、饮料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中的碳有什么作用。
2.提问:“为什么煤炭可以燃烧产生能量?饮料中为什么会有气泡?”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强调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3)CO2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2)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二、教学重点:、CO的化学性质。

1、碳单质、CO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CO与水、石灰水反应。

22、CO还原CuO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提问→讨论→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1、考点内容梳理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2、巩固练习一:①为什么碳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②将以下左例和右例有关项目用线连接起来。

石墨冰箱去味剂、防毒面具炭黑导电金刚石新型催化剂C60 制油墨活性炭切割坚硬金属③填写下列空白由碳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主要有。

④继发现C60后C70也已经制得,下列有关C70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化合物B、它是一种单质,并且它是由C70分子构成的。

C、它是一种混合物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⑤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有色、有毒的气体B、铅笔把字迹留在纸上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石墨在空气中燃烧3、考点内容梳理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4、巩固练习二:①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②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D、吸附性③金刚石、石墨、C60、C7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化学性质相似C、物理性质相似D、是同一种物质E、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F、都是黑色固体④怎样证明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5、考点内容梳理三: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6、巩固练习三:①选用右图所示的代号填入下表②在向气体发生装置装入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查阅资料,了解碳的单质在新型材料领域的应用,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并撰写一篇小报告。
3.探究题:
-探究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
4.思考题:
-思考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从环保角度出发,提出一项减少碳氧化物排放的措施。
作业要求:
1.学生应在作业中体现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应用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操作。
3.查阅资料和思考题要注重实证和逻辑性,表达清晰,观点明确。
作业批改与反馈:
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指出不足。
2.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个性和创新精神,对有创意的答案给予表扬。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的思考题,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6.反馈评价,促进成长: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自我评价,促进学习成长。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2.碳的化学性质:讲解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结合实验现象和实际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3.碳的氧化物:介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异同。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分组讨论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用途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组织小组分享和汇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2.强调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讲解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介绍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3.讲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以及它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4.结合实际例子,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碳的用途、碳素墨水的原理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本节课以实验为主,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验的实践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反应。
2.启发性:本节课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的理解和记忆。
2.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崔广艳《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崔广艳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3)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谜语一打两种单质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坚硬无比,光彩夺目;一个柔软滑腻,灰黑一团。

谜语二打一氧化物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

谜语三打一氧化物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气味,还原又可燃。

《板书》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碳的单质1 存在形式金刚石石墨 c60等2物理性质及用途3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加热或高温时活动性大大增强。

可燃性(1)碳充分燃烧时:c+o2 co2(2)碳不充分燃烧:2c+o2 2co还原性(1) c +2 cuo 2cu + co2(2) c + co2 2co(练习巩固)练习1“轻轨电车”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

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

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

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a . 可燃性b . 还原性c . 稳定性d . 吸附性3]聚焦中考“厨房化学”“煤炉中化学反应”煤炉燃烧正旺时,从煤炉底层到顶端的蓝色火焰,主要发生了哪三个化学反应?4、(1)下图是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为了提高温度,图中酒精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复习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具体包括: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1.教学内容:
(1)碳单质的性质、用途和结构;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讲解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碳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相互转化关系,为课堂讨论和练习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认识:
(1)书写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碳及其氧化物相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
(3)分析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3.教学目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反馈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4.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炭笔、煤气、二氧化碳的用途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创设实验情境,如碳的燃烧、二氧化碳的制取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教师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炭笔是如何制作的?”“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作用。
2.学生通过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师强调碳及其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敬畏之心。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煤炭的燃烧、可乐中的二氧化碳等。
2.学生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能够运用对比法分析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3.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对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共识,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5.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师运用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敬畏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复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碳和含碳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复习,自我建构知识网络,
巩固常见含碳物质的检验、除杂和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学习方法、通过碳及其化合物的知
识复习,初步学会复习“身边物质”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化学学习。

二、教学重和难点
1.学生自我建构以二氧化碳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2.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过程
除去CO2 中混有
少量CO 杂质:
CO CuO
分析上述实验装置,
1. 观察实验现象,并
CO
利用设计
实验,让学生
感知学习化学
CO
2
2作出合理解释。

的重要性。

2. 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从而得出除杂
的一般方法
活动二现有A 和B 组成黑色混合物,按以下图示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通过推断题,全面复
习碳及其化合物之间
的转化
通过推断
题,不仅复习
他们的化学性
质,而且还学
1.A. B. C. D. E.
会了做推断题
2.写出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活动三实验装置的探究
1.基础过关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从而提升了学生
学以致用的能力。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均填字母);选
回忆之前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案流程。

结合实验装置,让学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复习
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