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结构设计教案(专为试讲设计)

合集下载

女装结构设计 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 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女装结构设计第一章女装原型第一节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构成原理一、原型的制图(上衣、裙子)二、原型的分类和分析三、原型的修正1、胖体2、瘦体3、挺胸体4、驼背体5、扁身体6、圆身体1:1纸样一份,要求针对自己的体型数据,制作一件原型。

(此原型要求裁剪、缝制、试穿、修正)1:5硬板纸样一份,预习。

1、女装原型是复合人体哪一体块的结构?为何将该体块作为原型结构?2、女装原型属于女装中哪一类服装的基本型?松量是怎样设计的?试析原型的使用范围。

3、为何女装原型的前摆缝较后片多出 2 cm?第二章原型的基本原理应用(一)第一节原型的三个基础原理及应用一、对位法则及省移原理1、省的概念及其作用(1)什么是省(2)省的作用2、乳凸量、预留胸省量、腰胸差量、前后差量间的关系3、对位方式与体型、服装造型的关系4、省道转移与造型设计女装结构设计(1)省道的形式(2)省道转移(3)省道变褶裥(4)省道变分割线第二节裙子基本纸样变化原理及应用1、腰省变摆量2、腰省变分割线3、腰省变褶裥裙子的工艺实践。

(用彩色卫生纸操作)1:5各练习二份1、省的类型有哪些?应如何应用?2、常用的省移方法有哪些?试述省移原理的规律。

3、试析全省量的构成及应用方式。

4、试析柔和胸省的设计方法。

5、乳凸量设定的依据及其应用。

第三章领型的结构变化设计第一节领子概念一、领围的测定方法1、测量要领2、测量方法二、领的分类1、立领2、翻领3、驳领4、变形领三、领成型原理—一领的立体构成四、配领松量的构成原理1、领面、领座、夹角、领外沿尺寸、前偏量的认识女装结构设计2、肩颈领面宽、领座高、二者夹角的关系与领的造型第二节立领的结构原理及变化设计一、立领的起翘量设计原理1、脖颈结构与立领的起翘量设计二、立领的舒适性1、立领舒适性的掌握原则三、立领的变化设计1、中式立领2、连身立领(领省的应用)第三节各类领型的结构原理1、无领1、翻领2、驳领3、变形领典型领型的1:1纸样绘制十款及工艺实践。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中文)】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中文)】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结构设计课程概述服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它是为掩护人体各个部位,以穿着美观、舒适 为目的的用品总称。

服装是为人体服务的,它应该体现人体的静态和动态美,弥补修正人体 不足。

服装结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服装以上的目的而设立的重要学科。

服装设计包括服装款式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以及服装工艺设计三个方面。

服装款式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以及服装工艺设计三位一体,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补充,其中结构设计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

好的结构能促进工艺的简化,并能降低排料损耗,降低服装的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术语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概念服装结构设计是款式设计的具体化,即把立体的、艺术性的设计构想,逐步变成服装平面或 立体结构图形的课程。

结构设计既要忠于原款式的设计,又要在这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再 创造,它是集技术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设计。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服装结构设计包括三种方法:立体裁剪、平面裁剪以及两者的并用。

立体裁剪(draping):是指利用试用面料、坯布(sheeting, toile)等,直接覆盖在代替 人体的人台(也叫假人、模型架)上,在造型的同时剪掉多余的部分,并用大头针固定,从 而使设计具体化的方法。

平面裁剪(平面制图):是将已经设计好的服装在想象中立体化,利用预先测量获得的人体 计测值,绘制成立体形态对应的平面展开图的方法。

平面制图是将想象中的立体形态转化为 具体的平面展开图,与直接用布料在人台上边做边确认的立体裁剪相比,其涉及难度较高的 图形学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并用法:先利用平面制图的方法绘制基本的纸样并使用坯布裁剪组合,悬垂部位则直接披覆 到人台上,通过立裁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服装结构设计的要素服装结构设计并非是纯粹的设计,它需要考虑到设计因素、人体因素、素材因素以及缝 制工艺因素等四个要素。

服装的结构设计应该与款式设计相对应, 结构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服装穿着在人体上 的三维立体形态。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第一章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1.测量长、围度工具:软尺、米尺、短直尺2.绘制曲线工具:曲线尺(6形尺、其他尺)长弧形尺(大刀尺、小刀尺)3.测量角度工具:角度器4.测量弧长工具:蛇形尺(内含铅条,可自由弯曲)5.复写工具:钻子、复描器6.绘画用笔:铅笔(HB、2B)第二节服装结构制图的线条与符号1.结构制图线条注意:每条线的功能必须说清2.结构制图符号注意:该表对国家标准有拓宽要点:规定的意义是工厂的技术法规、统一的技术语言统一的技术规范统一的技术行为第三节服装结构制图的名称术语1.重要的纵向示图术语衣身:前(后)中线、叠门线、前胸(后背)线、前(后)领窝宽线、前(后)胸围线裤身:前(后)裆线、前(后)侧缝线、前(后)烫迹线、前(后)窿门宽线袖身:前(后)偏袖线、前(后)袖肥线、袖中线2.重要的横向示图术语衣身:上平线、衣长线、袖窿深线、腰节线、臀围线、前(后)领窝深线、前(后)肩斜线裤身:上平线、裤长线、前(后)上裆线、前(后)臀围线、前(后)中臀围线、前(后)中裆线袖身:上平线、袖长线、袖山高线、袖肘线注意:图示应采用PPT形式,讲清各线条的位置及作用。

第四节服装结构制图的艺术要求和方法1.艺术要求:* 纵向线条与横向线条须成垂直状态* 基础线条须绘成细形淡色线条,轮廓线条须绘成粗形深色线条* 小于实物比例时应标明制图比例* 线条光顺、流畅、有力度感2. 制图方法:先横后纵、先前再后、先直后弧、先大后小、先基础后轮廓、相关部位(部件)注意配伍关系(袖山——袖窿、领身——领窝、前后衣(裤、裙)身侧缝、肩缝、内外袖缝、腰节——腰缝)第二章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女体体表特征1.骨骼要点:* 骨骼的端点常是服装用测体时的依据(第七脊椎点、前锁骨中心点、肩突点、胸点、肘点、膝点、踝点、茎突点)* 人体的运动首先是骨骼的位移骨骼关节骨骼肌肉皮肤* 骨骼支撑人体的形体骨骼点体形点骨感美2.肌肉要点:* 重要肌肉群:与上衣有关:僧帽肌、三角肌、胸大肌、背宽肌与下装有关:臀大肌、胫骨前肌、股外肌●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路线●3. 体表特征比例:头身比——以头长为单位,衡量其他体部的大小百分比——以人体体高为单位,衡量其他体部占其的比例大小黄金比——以某部位长为1,其他部位与之成1.5~1.7比例相互比——以某部位为单位,其他部位与之的百分比关系性别差:腰节高度差、胸部形态差、肩宽差、胸—腰—臀三围差第二节人体体形测量1.测量基准点、基准线要点:基准点——常是骨骼的端点基准线——常是人体形体凹凸状变化大的部位重要的点、线:BNP、SNP、BP、EP、踝点、NL 、BL、UBL、LBL、WL、HL、MHL、股下长2.测量方法* 产业常用方法:软尺测量(坐姿、立姿)* 科研常用方法:常规:马丁测量法、截面测量法特殊:莫尔等高线法、三维全息非接触测量法* 常用测量方法项目:前腰节长——自SNP~WL沿体表过BP的垂直长后腰节长——自SNP~WL沿体表过脊骨的垂直长衣长——自BNP~所需部位的垂直长袖长——自SP~所需部位沿手臂形态的长胸围——通过左右BP的水平围长领围——沿BNP、SNP、FNP为基础领围,实际领围在颈部领高部位围量肩宽——左右SP通过BNP的横长腰围——通过腰部最细部的水平围长裤长——腰围线~踝骨附近的垂直长臀围——通过臀部最丰满处的水平围长上裆长——腰围~臀凹处的垂直长,或裤长—股下长注意:测量方法必要时要示范,特别注意围度尺寸要达到水平围长的要求。

女装结构教学设计方案

女装结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女装的基本结构知识,了解女装的结构组成。

(2)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女装的结构特点,如连衣裙、旗袍、西装等。

(3)使学生掌握女装的裁剪、缝制技巧。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女装结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个性化、时尚感的女装。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女装结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女装结构基础知识(1)女装的组成:领口、袖子、前身、后身、裙摆等。

(2)女装的结构类型:连衣裙、旗袍、西装等。

(3)女装的尺寸测量方法。

2. 女装裁剪技巧(1)布料的选用与处理。

(2)样板的绘制与修改。

(3)裁剪工具与技巧。

3. 女装缝制技巧(1)缝纫机的使用与保养。

(2)缝制工具与材料。

(3)缝制工艺与技巧。

4. 女装设计创意(1)设计灵感的来源与挖掘。

(2)设计风格的把握。

(3)设计元素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女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女装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女装结构基础知识,包括组成、类型、尺寸测量等。

(2)演示女装裁剪、缝制技巧,如样板绘制、裁剪、缝制等。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女装结构设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展示学生的女装结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心得。

(2)邀请专业人士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实践操作等方面。

2.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的女装结构设计作品,包括创意、实用性、美观度等。

3. 反馈与改进: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 熟悉女装各种部位的造型和功能;3.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出符合潮流的女装。

二、教学内容1. 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空间感和动态性- 衣服的结构设计应注重呈现出空间感,给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 同时要注意服装在运动时的动态感,要保证运动舒适度的同时保持美观。

1.2 款型设计的合理性- 对不同身材比例的女性,要选择适合的款型,以展现她们的优点并遮盖缺点;- 各个部位的设计要符合整体款式,形成完美的整体协调性。

1.3 细节设计的重要性- 注意设计细节可以使服装更加独特和有吸引力;- 细节设计包括纽扣、褶皱、拉链等装饰元素,可以提升服装的整体质感和视觉效果。

2. 女装各种部位的造型和功能2.1 领口设计- 不同的领口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季节;- 不同领口的设计可以突出面部线条和优点。

2.2 袖子设计- 袖子的设计可以影响上半身比例和视觉效果;- 不同袖子的设计可以展现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2.3 腰部设计- 腰部设计可以改变身材的比例,使身材更加匀称和美观;- 腰部设计还可以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

2.4 裙摆设计- 裙摆设计可以使整体造型更加丰富和立体;- 不同裙摆设计还可以展现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3.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女装3.1 了解流行趋势- 学生需要了解当前的时尚流行趋势,才能更好地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女装;- 可以通过观察时装周、阅读时尚杂志等方式获取流行趋势信息。

3.2 创意设计-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出独特的女装;- 创意设计可以包括图案设计、面料选择等方面。

3.3 手工制作- 学生可以使用裁剪和缝纫技巧,将设计好的女装制作出来;- 手工制作要求精细,注重每个细节的处理。

三、教学步骤1. 介绍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0分钟)- 分析女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讲解空间感和动态性的概念,以及款型设计和细节设计的原则。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第一章:女装结构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2 教学内容女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意义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舒适性、美观性、功能性等)女装结构设计的流程(如款式选择、尺寸测量、结构图绘制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原则演示法:展示女装结构设计的流程和实例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对女装结构设计的理解和看法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二章:女装测量与制图2.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测量人体尺寸掌握女装结构图的绘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人体尺寸的测量方法(如胸围、腰围、臀围等)女装结构图的绘制步骤(如基础型、省道、领口、袖子等)2.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人体尺寸的测量练习讲授法:讲解女装结构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2.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测量结果和绘制的基本型结构图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三章:女装原型制作3.1 教学目标学会制作女装原型掌握原型修改和调整的方法3.2 教学内容女装原型的概念和作用女装原型的制作方法(如平面制图、立体剪裁等)原型的修改和调整方法(如胸围、腰围、臀围等的调整)3.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女装原型的制作和修改练习讲授法:讲解女装原型的制作方法和修改技巧3.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制作的原型和修改效果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制作和修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第四章:女装款式设计4.1 教学目标了解女装款式的分类和特点学会运用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进行女装款式设计4.2 教学内容女装款式的分类(如裙装、裤装、上衣等)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的应用(如色彩、图案、材质等)女装款式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如灵感来源、草图绘制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装款式的分类和设计元素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女装款式设计的练习4.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设计的女装款式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五章:女装板型与工艺5.1 教学目标了解女装板型的分类和特点学会女装板型的制作和工艺流程5.2 教学内容女装板型的分类(如平面板型、立体板型等)女装板型的制作方法(如裁剪、缝合等)女装工艺流程(如熨烫、整形等)5.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女装板型的制作和工艺练习讲授法:讲解女装板型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5.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制作的女装板型和工艺效果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制作和工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第六章:女装设计元素运用6.1 教学目标理解女装设计元素的基本概念与运用学会运用设计元素进行女装创新设计6.2 教学内容设计元素的概念(如色彩、图案、材质等)设计元素的运用方法(如色彩搭配、图案布局、材质选择等)女装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设计元素的概念与运用方法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元素运用的练习6.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设计元素运用的成果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七章:女装系列设计7.1 教学目标理解女装系列设计的概念与重要性学会运用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进行女装系列设计7.2 教学内容女装系列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在女装系列设计中的应用女装系列设计的流程和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装系列设计的概念和流程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女装系列设计的练习7.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设计的女装系列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第八章:女装设计师素养8.1 教学目标了解女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学会提升自身的设计素养和审美能力8.2 教学内容女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如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等)设计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方法(如学习交流、观摩研究等)女装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职业规划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实践操作:学生进行设计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练习8.4 教学评估个人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和职业规划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和规划中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九章:女装设计趋势分析9.1 教学目标理解女装设计趋势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分析女装设计趋势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9.2 教学内容女装设计趋势的概念和意义设计趋势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如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女装设计趋势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女装设计趋势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女装设计趋势分析的练习9.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设计趋势分析的成果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第十章:女装设计实践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女装设计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完成女装设计项目的整个流程10.2 教学内容女装设计实践的任务与要求女装设计项目的流程(如设计定位、款式选择等)设计创新与实际应用10.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女装设计实践的项目讲授法:讲解女装设计实践的流程和要求10.4 教学评估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设计实践的成果问答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重点和难点解析1. 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如何在实际设计中运用这些原则和流程。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女装结构设计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女装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女装结构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步骤。

2. 实践材料:纸张、画笔、剪刀等。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时尚女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女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平面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等。

3. 基本原理(10分钟)教师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人体工学、服装比例等。

4. 基本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测量法、画图法等。

5.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材料,进行女装结构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6. 结构设计技巧(10分钟)教师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技巧,包括剪裁、缝制等。

7. 结构设计步骤(10分钟)教师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步骤,包括设计稿、样板、试穿等。

8. 学生作品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在第一节课时完成的女装结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心得。

9.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女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作业与延伸1. 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一份女装结构设计的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2. 延伸阅读:学生课后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女装结构设计的专业书籍,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章节一:女装结构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3. 了解女性人体结构和服装号型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 女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2. 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3. 女性人体结构和服装号型的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演示法:展示女性人体结构和服装号型的图示和实物。

3. 练习法:让学生练习识读服装号型和测量身体尺寸。

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女装结构设计概念的理解。

2. 考核学生对女装结构设计原则和流程的掌握。

3. 考核学生对女性人体结构和服装号型的认知。

章节二:女装裙装结构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裙装的结构设计原理。

2. 掌握常见裙装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

3. 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裙装结构设计。

教学内容:1. 裙装的结构设计原理。

2. 常见裙装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

3. 裙装结构设计实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裙装的结构设计原理和常见裙装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裙装结构设计的图示和实物。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裙装结构设计实践。

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裙装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解。

2. 考核学生对常见裙装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掌握。

3. 考核学生对裙装结构设计实践的能力。

章节三:女装上衣结构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上衣的结构设计原理。

2. 掌握常见上衣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

3. 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上衣结构设计。

教学内容:1. 上衣的结构设计原理。

2. 常见上衣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

3. 上衣结构设计实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衣的结构设计原理和常见上衣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

2. 演示法:展示上衣结构设计的图示和实物。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上衣结构设计实践。

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上衣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解。

2. 考核学生对常见上衣款式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掌握。

《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服装制板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服装款式变化中结构样板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掌握新冠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医用防护服结构。

能力目标熟悉结构制板中数据采用与处理的技术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从样板到样衣试制,并对试穿中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对现有防护服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结构研究。

素质目标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弘扬工匠精神,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自学能力,能运用科学的结构设计方法,联系实际,对防护服、门罩等相关纺织类医用物资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课程思政(一)融入知识点成衣款式变化纸样分析。

(二)融入方式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弘扬工匠精神,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自学能力,能运用科学的结构设计方法,联系实际,对防护服、门罩等相关纺织类医用物资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思政元素科技兴国、科技报国、公共意识、爱国主义三、教学引入1.预习导入:针对当前疫情,拓展医用防护服认识,分析防护服成衣穿用环境与要求。

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

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的纷纷转产复工加入防护服生产,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使用浙江省在线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分享资源,分析防护服的款式特征,确定成衣纸样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成衣的穿着方式、衣身廓型、款式松量、开身结构等,确立医用防护服成衣的结构纸样。

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融入思政元素,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3.课堂讨论:针对当前疫情环境下医用防护服穿脱问题及长时间穿着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讨论放量设计、前后衣身平衡处理、省量与分割、褶皱的设计、领袖样板的匹配设计等。

通过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的体验与困境,思考结构、材料等优化问题,融入思政元素,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推动力。

4.模拟制作: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互动,增强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女上衣结构制图教案

女上衣结构制图教案

女上衣结构制图教案教案标题:女上衣结构制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女上衣的结构和制图要求;2.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进行女上衣结构制图;3. 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一个具有女上衣结构元素的情境,如展示一些女上衣的照片或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解释女上衣的常见结构元素,如领口、袖口、袖子、腰身、下摆等,并介绍它们在制图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示范演示:3. 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绘制女上衣的结构图,包括标注各个结构元素的位置和尺寸。

解释每个步骤和绘图技巧。

练习与实践:4. 分发练习纸和铅笔,让学生根据示范图进行练习绘制女上衣的结构图。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样式。

合作交流: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各自绘制的女上衣结构图。

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个性创作:6.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上衣设计,根据所学的结构制图知识,创作出自己的女上衣结构图。

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细节和装饰。

展示和评价:7.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女上衣结构图,并进行同伴评价和讨论。

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启发,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与反思:8. 结束课程前,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女上衣结构制图知识,并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长。

教学资源:- 女上衣的照片或样品- 练习纸和铅笔- 黑板或白板- 计算器(可选)教学评估:- 学生练习纸上的女上衣结构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生个人创作女上衣结构图的创意和设计水平;- 学生在同伴评价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 邀请一位专业的服装设计师来讲解女上衣结构制图的实际应用和技巧;- 组织学生参观服装设计展览或服装制作工坊,增加他们对女上衣结构制图的实际认识和体验。

女装服装结构设计(领子)

女装服装结构设计(领子)

女装服装结构设计(领子)教案一、课程:女装结构设计二、授课形式:课堂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翻领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要点。

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翻领结构设计的知识,进行翻领的变化领型设计。

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2、课堂教学与实训穿插进行。

3、图示——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实践操作相结合。

六、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分析翻领变化领型的结构设计要点和步骤。

2、指导学生动手制图。

3、指导学生掌握翻领变化领型结构设计的方法。

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0分钟)1、导入“领”在很多词语里面有事物的纲要的含义,是事物的主导。

在服装中是指衣服中围绕脖子的部分,也可以说是衣服的主导,它占据了衣服最醒目最突出的位置。

领子的好坏,是一件衣服的关键所在。

所以掌握好领的结构设计方法是很重要的。

展示模特身上的领子。

立领企领一般翻领翻领变化领型一般翻领和翻领变化领型都属于翻领。

翻领是最富有变化、用途最广、也是最复杂的领型。

翻领是以西装领结构作为基础,由翻驳领和肩领组合而成的。

本次课程的任务是翻领变化领型的结构设计。

回顾上次课所学习的一般翻领。

2、回顾上节课所讲的一般翻领首先回顾一般翻领的结构。

用幻灯片展示一般翻领的结构图片。

再来回顾一般翻领的制图步骤:用幻灯片显示一般翻领的前后步骤,和同学们一起回忆。

最后分析翻领的结构设计要点。

用幻灯片显示内容。

简要讲解。

3、新课导入时尚常常与服装联系在一起,服装可以说是时尚的代名词。

领子在时装中变化也是很多的,让同学们观看幻灯片的图片,感受服装的领子变化与时尚。

激发其学习热情,精简点评款式特点。

在图片中了解到翻领变化丰富,不但在正规服装中应用,还在不同风格的服装中灵活的变化使用。

恒富公司是个国际机构,生产的产品多是国际品牌时装,款式的变化非常频繁,如何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呢,要求同学们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今后的就业定位来说,要求同学们具有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

女装结构教学设计

女装结构教学设计

女装结构教学设计导言:女装结构的教学设计是为了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女装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

本文将从女装的基本构造、裁剪技巧、缝制技法以及设计的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学习女装结构的教学设计,学习者将能够提升他们的女装设计和制作能力。

一. 女装的基本构造1. 上衣结构设计女装上衣的基本构造包括领口、袖子、侧面以及后面的设计。

在设计上衣时,需要考虑到领口的设计,选用合适的面料并合理处理领口的剪裁,使其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袖子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舒适度和美观度,通过合适的剪裁和缝制技术来实现。

同时,侧面和背面的设计也需要注意到能够保证上衣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2. 裙子结构设计女装裙子的基本构造包括裙摆、腰部和衣身的设计。

在设计裙子时,需要考虑到裙摆的设计,选用适当的面料和剪裁技术来实现流畅的裙摆线条。

腰部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女性的身材曲线,通过合适的剪裁和缝制技术来实现。

同时,衣身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舒适度和美观度。

二. 裁剪技巧1. 上衣裁剪技巧在进行女装上衣的裁剪时,需要注意到身材的特点和需要强调的部位。

例如,针对不同的身材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剪裁方式,以突出身材的优点。

同时,在进行裁剪时,还需要注意到面料的特点和弹性,合理利用面料的纹理和弹性来实现合适的剪裁。

2. 裙子裁剪技巧在进行女装裙子的裁剪时,也需要注意到身材的特点和需要强调的部位。

不同的身材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剪裁方式,以突出身材的优点。

同时,在进行裁剪时还需要注意到裙摆的流畅度和曲线,通过合适的剪裁来实现。

三. 缝制技法1. 上衣的缝制技法女装上衣的缝制技法包括缝纫、熨烫和装饰等。

在进行缝制时,需要注意到面料的选择和处理,掌握好缝纫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同时,熨烫和装饰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熨烫来使衣物更加平整,通过装饰来使衣物更具个性和美观。

2. 裙子的缝制技法女装裙子的缝制技法包括缝纫、熨烫和装饰等。

在进行缝制时,需要注意到面料的选择和处理,掌握好缝纫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第一章:女装结构设计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意义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比例、对称、平衡等介绍女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如测量、绘图、裁剪等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背景知识示范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二章:女装测量与绘图2.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女装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测量身体尺寸、比例等讲解女装绘图的基本知识,如绘图工具、绘图符号等介绍女装绘图的技巧,如比例缩放、线条绘制等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女装测量实践,注意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示范女装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三章:女装基本型设计3.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基本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学会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女装基本型的设计3.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基本型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女装基本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如领子、袖子、裙摆等介绍如何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进行女装基本型的设计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基本型的概念和重要性示范女装基本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四章:女装细节设计4.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细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的细节设计元素进行女装设计4.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细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如对比、协调、对称等讲解女装细节设计元素的概念和运用方法,如领子、袖子、口袋等介绍如何运用不同的细节设计元素进行女装设计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细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示范女装细节设计元素的运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五章:女装搭配与展示5.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搭配的原则和方法学会如何展示和评价女装设计5.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搭配的原则和方法,如颜色、款式、材质等讲解如何展示和评价女装设计,如搭配技巧、展示效果等介绍如何运用搭配和展示技巧进行女装设计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搭配的原则和方法示范女装搭配和展示的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六章:女装款式设计6.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款式设计的原理和技巧学会运用不同的款式元素进行女装设计6.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款式设计的原理和重要性讲解女装款式设计的技巧,如款式的变化、搭配等介绍不同的女装款式元素,如裙装、裤装、上衣等6.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款式设计的原理和重要性示范女装款式设计的技巧和不同款式元素的应用,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七章:女装色彩与图案设计7.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色彩与图案设计的原理和技巧学会运用色彩和图案进行女装设计7.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色彩与图案设计的原理和重要性讲解女装色彩与图案设计的技巧,如色彩搭配、图案选择等介绍不同的女装色彩与图案元素,如色彩、图案、纹理等7.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色彩与图案设计的原理和重要性示范女装色彩与图案设计的技巧和不同元素的应用,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八章:女装面料与工艺8.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面料的特点和应用学会女装工艺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8.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面料的种类、特点和应用,如棉、麻、丝、毛等讲解女装工艺的基本技巧,如裁剪、缝纫、熨烫等介绍女装工艺的注意事项,如缝合、装饰、整理等8.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面料的特点和应用示范女装工艺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九章:女装流行趋势与创新9.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流行趋势的分析和应用学会女装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流行趋势的分析和重要性讲解女装流行趋势的分析和应用方法,如观察、分析、预测等介绍女装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如改变传统款式、使用新型材料等9.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流行趋势的分析和重要性示范女装流行趋势的分析和应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第十章:女装设计实践与评价10.1 学习目标掌握女装设计实践的技巧和步骤学会对女装设计进行评价和反思10.2 教学内容介绍女装设计实践的技巧和步骤,如设计、制作、展示等讲解如何对女装设计进行评价和反思,如评价标准、反思方法等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女装设计实践的技巧和步骤示范女装设计实践的步骤和评价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重点解析本教案以女装结构设计为主题,涵盖了十个章节的内容,从女装结构设计概述到女装设计实践与评价,每个章节都是构建女装设计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装结构设计》课件

《女装结构设计》课件

腰部设计
通过调整腰部的设计细节,如腰 线的高度、宽度和曲度等,来塑 造出优美的腰部线条。
女装结构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1 2
人体形态与服装结构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根据不同部位的特 点进行结构设计,以达到最佳的穿着效果。
人体活动与服装结构
考虑人体的活动需求和习惯,合理设计服装的结 构,以提高穿着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款式要素三
研究女装流行趋势,了解当前 市场上的女装款式需求和变化 ,为设计提供灵感。
款式要素四
注重细节设计,如纽扣、拉链 、褶皱等,提升女装整体品质 。
女装结构设计的材料要素
材料要素一
了解各种女装材料的特性,如棉、麻、丝、毛等 ,以及它们在不同款式中的应用。
材料要素三
掌握材料的加工工艺,如印花、绣花、涂层等, 以丰富女装设计元素。
3
人体感知与服装材料
选择适合人体感知的材料,如柔软、透气、保暖 等,以提高穿着的舒适度和满足人体感知的需求 。
04
女装结构设计的实践应用
女装结构设计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
优化生产流程
01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化与定制化结合
02
满足不同体型女性的需求,实现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平
注重工艺细节的处理,如线头 、缝纫质量等,以提高女装品 质。
工艺要素四
研究新型工艺技术,如3D打印 、智能裁剪等,为女装制作带
来创新。
女装结构设计的色彩要素
色彩要素一
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搭配技巧,如色轮、 对比色、邻近色等。
色彩要素二
掌握不同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和适用场合, 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机等。

女装结构设计 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 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第一章女装原型第一节文化式女上装原型得构成原理一、原型得制图(上衣、裙子)二、原型得分类与分析三、原型得修正1、胖体2、瘦体3、挺胸体4、驼背体5、扁身体6、圆身体1:1纸样一份,要求针对自己得体型数据,制作一件原型。

(此原型要求裁剪、缝制、试穿、修正)1:5硬板纸样一份,预习。

1、女装原型就是复合人体哪一体块得结构?为何将该体块作为原型结构?2、女装原型属于女装中哪一类服装得基本型?松量就是怎样设计得?试析原型得使用范围。

3、为何女装原型得前摆缝较后片多出 2 cm?第二章原型得基本原理应用(一)第一节原型得三个基础原理及应用一、对位法则及省移原理1、省得概念及其作用(1)什么就是省(2)省得作用2、乳凸量、预留胸省量、腰胸差量、前后差量间得关系3、对位方式与体型、服装造型得关系4、省道转移与造型设计(1)省道得形式(2)省道转移(3)省道变褶裥(4)省道变分割线第二节裙子基本纸样变化原理及应用1、腰省变摆量2、腰省变分割线3、腰省变褶裥裙子得工艺实践。

(用彩色卫生纸操作)1:5各练习二份1、省得类型有哪些?应如何应用?2、常用得省移方法有哪些?试述省移原理得规律。

3、试析全省量得构成及应用方式。

4、试析柔与胸省得设计方法。

5、乳凸量设定得依据及其应用。

第三章领型得结构变化设计第一节领子概念一、领围得测定方法1、测量要领2、测量方法二、领得分类1、立领2、翻领3、驳领4、变形领三、领成型原理—一领得立体构成四、配领松量得构成原理1、领面、领座、夹角、领外沿尺寸、前偏量得认识2、肩颈领面宽、领座高、二者夹角得关系与领得造型第二节立领得结构原理及变化设计一、立领得起翘量设计原理1、脖颈结构与立领得起翘量设计二、立领得舒适性1、立领舒适性得掌握原则三、立领得变化设计1、中式立领2、连身立领(领省得应用)第三节各类领型得结构原理1、无领1、翻领2、驳领3、变形领典型领型得1:1纸样绘制十款及工艺实践。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装结构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掌握女装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3.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适合不同身形和风格的女装。

二、教学内容1. 女装结构设计的概述- 了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女装结构设计对服装舒适度、外观和穿着效果的影响。

2. 基本步骤和原则- 掌握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测量、剪裁、缝制、整理和修改; - 熟悉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合身、舒适、美观。

3. 女装结构设计的常用技术和工具- 学习常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卷尺、剪刀、缝纫机等;- 理解常见的剪裁和缝制技术:缝边、剁边、补片等;- 掌握整理和修改的技巧:裁片、熨烫、调整等。

4. 设计实践- 进行实际的女装结构设计练习;- 考虑不同身形和风格要求,设计出适合的女装结构;- 收集反馈,进行修改和改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PPT、教材和实物示范,介绍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实践操作:给予学生机会进行实际的女装结构设计练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就设计作品进行互动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女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女装结构设计的兴趣。

2. 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5分钟)- 介绍女装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概述;- 解释女装结构设计对服装舒适度、外观和穿着效果的影响;- 详细讲解女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测量、剪裁、缝制、整理和修改。

3. 学习女装结构设计的常用技术和工具(15分钟)- 介绍常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如卷尺、剪刀、缝纫机等;- 讲解常见的剪裁和缝制技术,如缝边、剁边、补片等;- 教授整理和修改的技巧,如裁片、熨烫、调整等。

4. 进行设计实践(4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使用所学技术和工具进行女装结构设计的实践;- 要求学生考虑不同身形和风格需求,设计出合适的女装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教案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其时间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意图10分钟35分钟第一部分总结前课1、女子衣身原型纸样的建立;2、点评学生对原型纸样的绘制问题。

第二部分导入新课第一章女装结构设计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第六节原型法女装制版的应用一、女装原型的制备、前片原形的定位与侧胸省的设计二、女装整体造型变化与三围宽松量的设计三、胸部省道转移设计及案例分析凡属于非弹性面料的合体服装,都必须打足胸省,以塑造吻合乳胸造型的立体效果。

与此同时,为了营造款式线的变化,形成多样化的美感效果,可以对侧胸部省道进行转移设计。

第三部分展开阐述一、省道概念在一张圆形的纸上,剪开任一半径,然后左右重叠一个量,平面的纸张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锥面,如图3-1-1所示。

联系到人体上,尤其是女性胸部隆起的特征,有其相似性。

不同的女性人体,经管胸部隆起的高低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锥面。

第一部分复习并指正,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通过新课的逐渐导入,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的有初步的了解,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下一步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一、让学生了解省道是怎么形成?加深对省道的印象,对下一步省道转移的运用奠定从这个概念出发,对应到服装上,一张圆形的纸就是面料,左右重叠的量就是省道。

女性胸部隆起越高越丰满,相应服装上的胸部省道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图3-1-2所示。

二、省道的种类及命名省道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同时还具有装饰效果。

省道的位置根据款式流行、喜好、面料等的不同而设置。

省道的命名是根据省道所在的位置命名的,如肩胸省(3-1-3)、领胸省(3-1-4)、袖窿胸省(3-1-5)、腰胸省(3-1-6)、侧胸省(3-1-7)等。

无论省的位置和形状如何变化,功能性的省尖总是指向人体的凸点,如前片胸省的省尖指向BP点,后片肩省的省尖指向肩胛骨。

服装上不同部位的省道,其所在位置和外观形态也是不同的,按省道形态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钉子省:省形类似钉子状,上部较平,下部成尖形。

在上衣和裤子后片等经常设置此类省道,以满足肩胸部及后腰臀部等部位的人体特征,如肩省、领省。

锥子省:省形类似锥形。

在上衣及裤子等处经常设置此类省道以满足胸部及前腰腹等部位的人体特征。

1、开花省:省道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非固定形,或两端都为非固定的平头开花省,是一种具有装饰性与功能性的省道。

2、橄榄省:省的形状为两端尖,中间宽,类似橄榄,基础。

二、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省道,加深对省道的了解,对下一步省道的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常用于上装的腰省。

3、弧形省:省形为弧形状,省道有从上到下均匀变小,或上部较平、下部呈尖形,也是一种兼备装饰性与功能性的省道。

三、省道转移原理与方法(一)省道转移原理省道的变化可以根据款式的需要和个人喜好,将省道从衣片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外一个部位,但无论转移到哪个位置,原有省道所形成的曲面应该是不变的才合理,省道转移的作用与结果只是在穿着立体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了外观造型。

(二)省道转移方法省道转移最常用的方法有旋转法和剪折法。

女装前衣片基础纸样考虑了女性胸部的隆起,蕴含了胸省量,前片下落量就作为胸省量的预存,所以往往选择带有胸腰省的基础纸样,作为省道转移的基础纸样。

(1)旋转法旋转法是使用带有腰省的原型在纸样上或布料的背面进行旋转操作实现转省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及步骤如下:①取带有腰省AA'前衣片原型纸样,然后根据给定的款式,如图所示,确定肩省B的位置,如图3-1-8所示。

②将原型纸样放在另一组纸上拓画,先画出A 到B的轮廓线,然后按住BP点逆时针旋转原型纸样,使腰省闭合,AA'重合,再画出B'至A(A')的轮廓线,如图3-1-9所示。

③分别将B、B'点与BP点连接,腰省就转移成了肩省,如图3-1-10所示。

④为了使完成后的曲线更饱满柔和,依据女性胸部的特征,完成后的省尖以距BP点2-3cm为宜,如图3-1-11所示。

三、让学生掌握省道转移的方法,灵活利用省道转移方法实现分割线的变化。

(2)剪折法剪折法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易懂的方法。

剪折法只要将基础纸样上设置的新省位置剪开,关闭原来的省道,就可以得到新的省道。

这里以领口省为例,用剪折法实现腰省转变为领口省,如图3-1-12所示,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取带有腰省AA’的前衣片原型纸样,确定领省位置B,并与BP相连,如图3-1-13所示。

②沿着辅助线剪开,通过BP点至WL,如图3-1-14所示。

③然后将BP点重合,腰省AA'关闭,腰省就自然而然转变成了领省,如图3-1-15所示。

④完成后的省尖应距BP点2-3cm,具体做法是将完成后的衣片拷贝到新的一张纸上,修正省尖与省的两侧,如图3-1-15所示。

无论是旋转法还是剪折法,在进行省道转移时,都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①省道转移都是围绕曲面的特征展开的,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应使转移前后所形成的曲面相同,如女性的胸部造型。

②为了保持曲面造型柔和、美观,一般完成后的省尖距曲面最突出点2-3cm左右。

③省道的形式多种多样,可根据款式造型需要而设置。

④省道转移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是旋转法和剪折法,这两种方法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视具体情况来选择确定。

第四部分深入研讨一、省道转移定量分析及案例省道转移的定量分析是按照设定的规格尺寸,重新设置省道,根据款式需要进行省道转移从而产生新的省道。

在教学中,可按照人台的尺寸进行定量分析,如能将定量分析的纸样用胚布假缝,或用大头针别好展示于人台上,效果将更直观、更有效,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习者看到通过简单的省道转移服装就成型了。

(1)定量分析案例一图3-3-1的款式为不对称的斜向省道造型,在满足B=92cm,W=72cm前提下,希望通过省道转移的方法将前衣片对称的腰省转移为前衣片不对称的省道。

省道转移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取带有腰省的前衣片原型纸样,根据给定的胸围和腰围尺寸,确定四分之一腰围大,为18cm。

重新确定腰省大,如图3-3-2所示。

确定新省道的位置B、D。

这个原型纸样被称为定量纸样。

第四部分通过三个经典案例由易到难的深入研讨与分析,逐渐加深学生对省道转移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对下一步成衣款式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②作一水平线为WL,将上述右前衣片定量纸样沿WL放置,画出A至B的轮廓线,如图3-3-3所示。

③按住BP点逆时针旋转定量纸样至腰省关闭,即A与A’重合,再画出B'至A'(a)的轮廓线,如图3-3-4所示。

④分别将B、B'与BP点连接。

此时,在满足B、W尺寸的前提下,腰省就转移成了肩端省,如图3-3-5所示。

⑤将左前衣片定量纸样和右前衣片定量纸样的前中心线重合、沿WL放置,先顺时针方向画出C至D的轮廓线,如图3-3-6所示。

⑥按住BP点按顺时针旋转左前衣片定量样板至腰省关闭,即C与C'重合,画出D'至C(C')的轮廓线,如图3-3-7所示。

⑦分别将D、D'与BP点连接。

此时,在满足B、W尺寸的前提下,腰省即转移成为侧缝省。

至此,对应于图的新省道造型就完成了。

⑧考虑到女性胸部的造型,完成后的省尖应距BP点2-3cm,如图3-3-8所示。

⑨取后衣片基础纸样,在腰围线上取W/4大小为18cm,余下的为后腰省大小,如图3-3-9所示,分别作出后肩省和后腰省。

⑩将完成后的前衣片和后衣片拷贝在胚布上,加放缝份,用大头针别起即为一件完整的小背心。

若手头没有胚布,粘一件纸衣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定量分析案例二图3-3-10所示的为对称Y型门襟省造型,希望在满足B=92cm、W=72cm的前提下,通过省道转移方法将腰省转移为对称Y型省道。

省道转移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根据给定的B、W的尺寸及造型特征确定W/4大、省道大及新省的位置B,如图3-3-11所示。

②作一水平线为WL,将右前衣片定量纸样沿WL 放置,画出B至A'的轮廓线,如图3-3-12所示。

③按住BP点顺时针转动定量纸样至腰省关闭,A与A'重合,画出B'至AA’的轮廓线,如图3-3-13所示。

④分别将B、B'点与BP点连接,此时,在满足B、W尺寸的前提下,腰省就转移成了门襟省,如图3-3-14所示。

⑤同理,左前衣片省道的转移步骤同上。

⑥考虑到女性胸部的造型,完成后的省尖距BP 点2-3cm,如图3-3-15所示。

⑦后衣片参考图3-3-9(3 )定量分析案例三图3-3-16所示的款式图为不对称门襟造型且左衣片上有3个褶裥,希望在满足B=92cm、W=72cm的前提下,左衣片省道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省道转移方法将右衣片的1个腰省转移为3个门襟裥。

省道转移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作一水平线为WL,将左、右前片基础纸样沿WL放置,并根据给定的B、W尺寸及造型特征,确定W/4大、腰省大、衣领门襟造型及3个褶裥的位置C、D、E,如图3-3-17所示。

②运用剪折法,先将右前片沿褶裥C、D、E剪开。

然后,逐段关闭胸腰省,使点A和A'基本重合,褶裥C、D、E自然打开,褶裥大小基本等量,中间阴影部分为允许范围内的误差量,如图3-3-18所示,修顺腰围线,并作出完成后的褶裥外轮廓。

③运用旋转法,将左前片在右省关闭的基础上绘制好新的斜门襟造型至腰围线,如图3-3-19所示。

④考虑到女性胸部的造型及省道的美观性,完成后的省尖距BP点2-3cm。

⑤后衣片参考图3-3-9。

第五部分巩固加深对图3-3-20款式进行引导性的分析讲解,指导学生完成前胸造型的省道转移结构设计。

第六部分总结提高任何一个款式的省道转移结构设计都可以以BP 点为中心,在360°的方位上进行转移,产生不同的省道,相应产生不同的款式线,胸省转移的方法有旋转法和剪折法两类。

相比而言,剪折法较旋转法易于掌握,初学者应首先学会该法。

掌握该方法后,还可以利用该方法扩展出其他转省的效果。

省道转移的时候,不论哪一种胸省,其省尖都不能直接抵达BP点,这样将使胸部的造型太生硬,有碍美观。

省尖一般应距离BP点3-5厘米,通常省道短的取3厘米、中等的取4厘米、长的取5厘米,这样有利于衣片的胸部呈球状隆起。

作业设计思考与练习:1、已知:B=92cm,W=72cm,如图所示,将前衣片腰省转移为袖窿省。

后衣片省道位置及数量见下图所示。

请根据款式图,运用已学知识绘制款式省道转移图。

作业设计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2、已知:B=92cm,W=72cm,如图所示,将前衣片腰省转移为三个领省。

后衣片省道位置及数量如图所示。

请根据款式图,运用已学知识绘制款式省道转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