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同名11486)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一阶段的教育,并非孤立存在,它深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学前教育中。
例如,能够建设更优质的学前教育设施,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教具。
而且,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能够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给予他们较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
相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可能会比较匮乏,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这无疑会对学前教育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文化因素也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塑造出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在一些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地区,学前教育可能会更加强调道德规范、礼仪习惯的培养;而在一些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可能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
家庭文化也是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家庭重视阅读,孩子在学前阶段可能就接触了大量的书籍;有的家庭喜欢艺术,孩子可能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
这些家庭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兴趣发展和学习倾向。
社会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引导和保障作用。
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如学前教育的投入政策、师资培养政策、教育质量监管政策等,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
当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制定严格的教育标准和规范时,学前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多的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反之,如果政策支持不足,学前教育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
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同样会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
在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儿童能够安心学习和成长,幼儿园也能够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然而,在社会动荡、治安不佳的情况下,儿童的身心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学前教育的正常秩序也可能被打乱。
科技的发展也为学前教育带来了变革。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在线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学前儿童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优质的教育内容。
学前教育学 第二章社会因素
②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③ 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② 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
③ 高度城市化与学前教育 ④ 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 ⑤ 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
第一节 社会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高度科技化与学前教育
• 正面: 对丰富、扩大、增加儿童的知识,拓展思 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负面: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主要是大脑活动和 小肌肉操作。
•
第一节 社会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
•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第一节 社会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3、高度城市化与学前教育
• 负面影响有: (1)自然环境的缺失 (2)活动空间的缺失
第一节 社会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儿童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 先进的、发达的、丰富的。给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 由于高度城市化、工业化、技术化等,又使他们处于活动空间狭 小,活动机会减少、活动过程简化、活动能力弱化的境地,从而 导致现代学前儿童的健康危机、情感危机和能力危机。可以说, 现代儿童是处于“发展良机”与“发展危机”并存的时代。
• 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 • 可以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 减轻家长的养育子女的负担
第一节 社会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 (一)文化的一般概念
• 广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如社会的 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科技、艺术、宗教、教 育等。
第一节 社会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一、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为建立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工厂的发展,雇佣大批女工,母亲参加劳动,幼小儿童无人照看,产生了社会问题,从客观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也不断发生变化,由早期的“看护儿童”到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开端方案”,同时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有了较快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机构逐步转向以教育儿童,促进他们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
社会经济发展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丰富和更新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提供了条件。
在教育内容方面,扩大了认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内容和要求,注重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发展,注重儿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力方面,同时还注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
学前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
学前教育有利于解放妇女,减轻家长负担,保护和解放劳动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一)社会政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性质1.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前教育目的的合法实现。
2.统治阶级利用及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
3.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
4.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
5.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1.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1)日本:二战后的教育改革。
(2)美国:“早期开端发案”——在20世纪60年代与贫穷作战斗的运动中,为3~6岁前环境不得儿童提供教育及营养、医药的服务,使他们从早期开始就能获得较好的发展,以改变及不得的处境。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课件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 病,慎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的影响。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 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PP好T学的习交饮流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
15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 济
品发布消息称:目前有3名儿童还在
留院观察,症状稳定,具体中毒原
因鄞州区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
中。
PPT学习交流
7
——《中国广播网》2013.6.2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环境
PPT学习交流
8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
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
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
家庭生活气氛
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
情绪行为障碍
部分该障碍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
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该障碍与品行障碍的同病率
则高达30%-58%。
PPT学习交流
13
多动症 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社会性干预性治疗
•父母培训
•社会能力训练
包括社会技能、认知技能和躯体技能训练。帮助ADHD儿童学会实际社会 技巧、正确对待他人、解决好人际关系、相互学习、接受奖励或批评, 处理挫折和恼怒等方法。该方法对ADHD 的远期疗效较好。
注意缺陷
该障碍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常常不能把无关刺 激过滤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
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比,儿童的活动水平超出了 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 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5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2021/8/6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最终决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必然地决定、制约着教 育的发展。
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
情绪行为障碍
部分该障碍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 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该障碍与品行障碍的同病率 则高达30%-58%。
13
多动症
2021/8/6
20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 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 不同形态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未来劳动者 的素质要求也不同。这便导致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形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21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 、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二 学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设施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劳动力,使年轻一代能顺利 参加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由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年轻一代提出 的要求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
三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 面的作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
•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指在社会生活 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起点,其发展和质量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首先,经济因素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和社会往往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优质的幼儿园、聘请高素质的教师、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
孩子们能够在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接受更丰富多样的教育课程和活动。
相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可能相对匮乏,幼儿园的硬件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家庭经济状况也对学前教育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家庭富裕的孩子可能有机会参加各种昂贵的早教课程、兴趣班,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甚至在选择幼儿园时也会受到费用的限制,只能选择条件较为简陋的机构。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出现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文化传统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观念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在一些重视教育的文化中,家长会更早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自由玩耍和自然成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参与相对较少。
例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家长们愿意为孩子选择优质的幼儿园,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社会政策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和保障作用。
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包括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师资培养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
一个重视学前教育的政府,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规范学前教育市场,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生存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
(1)生存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①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气候、山、河、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学前儿童不论在家庭中、在幼儿园中,还是接触其他社会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接受精神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等。
(2)经济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经济条件,并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①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②经济发展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③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影响着学前教育结构的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
扩展资料:学前教育新政策内容: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切实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
三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研究制定了加大财政投入的多种措施,加大了项目和资金的安排力度。
四是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
教育学学前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01
长期来看,学前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效率,
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学前教育投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02
学前教育投资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减少社会贫困和不平等
现象。
学前教育投资对家庭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03
学前教育投资能够促进家庭和个人发展,提高家庭和个人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学前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培养儿童环保意识
学前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 行为区的参与,共同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
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向政府反馈儿童和家庭的环保需求,推动相关环保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THANKS
经济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投入和资源配置,影响学前教育的发 展速度和规模。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对学前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产生影响,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价值取向。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学前教育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如人口出生率、人 口年龄结构、人口地域分布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
促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应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多元 文化的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推动文化创新
学前教育通过引导幼儿探索和尝试新的文化表达方式,激发其创 新思维,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学前教育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相互交流,推动文化的交 流与融合,丰富和发展文化多样性。
03
学前教育与文化
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1 2 3
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1)学前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教育阶段,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成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并分析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背景家庭背景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前教育。
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前教育资源,如优质幼儿园、良好的教育师资等,从而受到更好的教育。
而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孩子可能无法接触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导致其教育机会受限。
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环境也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孩子学习的引导和支持、家庭文化氛围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前教育发展。
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是影响学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城市和地区,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而一些农村地区或边远地区则缺乏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学前教育机会。
另外,社会资源的不均也体现在学前教育师资的分配上。
城市的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相对充足,而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则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
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师资不足会限制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三、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对学前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会对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产生影响。
在一些社会中,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注重纪律性和功利性的培养。
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文化传统会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ppt课件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1)教育制度必须保持与政治制度的一致与相适应,教
育制度往往都随政治发展而变革。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定向和支持作用。 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1)政治决定教育经费份额的多少。 2)政治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
4.政治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任何一个社会的受教育机会都是由统治阶级分配的。 ---阶级社会存在等级制,吩咐差距悬殊,贫民阶层没有受教育
人口是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的人的群体,组成 人口整体不单纯以数量显示,还包括性别、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民族从属、劳动种类、年龄区分与趋向。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 ---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教育全局发展的目标,即预期要达到的未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组成 ---噪音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生理组织的影响
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 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 为它属于"死寂"的了。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 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 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 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其中汽车噪音介乎80-100分 贝,以一辆汽车发出90分贝的噪音为例,在一百米处,仍然可以听 到81分贝的噪音
3)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与“三致作用”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
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 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有些危害甚至影响到后代。 ---致癌: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发现清扫烟囱的工人易 患阴囊癌,他认为患阴囊癌与经常接触煤烟灰有关。1915年, 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煤焦油可以诱发皮肤癌。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第三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家庭和学校等因素外,社会因素也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节将重点讨论这些社会因素,并探讨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首先,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在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和师资供给有限,儿童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较少。
相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充足,公办和民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普遍存在,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供应,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其次,经济因素还会影响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程度。
在相对贫困的家庭中,由于经济压力较大,父母可能无法承担起给孩子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费用。
这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资源,影响其学前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二、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对学前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目标产生影响。
首先,文化观念对于家庭是否重视学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的地区,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可能相对较低,往往认为家庭的教育就足够了,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重视程度较低。
这就限制了儿童在学前阶段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其次,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会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需求较高,家庭可能更倾向于把孩子留在家中照顾,而不是送到学前教育机构。
另外,一些地区可能会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
三、社会政策社会政策也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和政策导向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首先,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和政策支持程度将直接决定公共学前教育资源的充实程度。
教育学学前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2、下面对各阶段学前教育目标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 心 B、工业社会——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C、现代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 管儿童 D、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 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3、20世纪末统计的我国3~6岁 幼儿入园率约为 A、25% B、35% C、45% D、55%
二、现代教育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 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 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二)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必要因素。 (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 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学 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教育 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变革。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政治
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三)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政治与学前教育 (一)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 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 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二)不同社会制度下接受学前 教育的程度不同。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
广义文 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总和。 总和 狭义文化: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社会 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 精神文化 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 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一)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 其战略重点的影响。 (二)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三)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
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快 2、人口分布不均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第六节 学前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 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 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 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 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财政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的增长,是学前教育规模 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案例】丹麦2004-2007年学前教育状况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3.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师讲解】 (1)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2)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总结
01 学前教育 02 学前教育 03 学前教育
政治 经济 文化
【重点】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学前教育发 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业布置
1.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与学前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新中国建立以学前教育公职人员的选拔、任 用以及他们的行为导向
经济杠杆
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学前教育的方向, 对办学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如民间 办学均需申请审批等。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2.学前教育的任务受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也会影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例如,某些文化 可能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另一些文化 可能更注重孩子的兴趣和情感发展。
社会习俗与信仰
社会习俗与信仰也会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例如,某些宗 教或文化传统可能要求特定的教育内容或方式,这些要求 可能会影响学前教育的实施和效果。
社区环境的影响
成功案例二
总结词
该实践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和 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详细描述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兴趣和能力。为了充分发掘 每个孩子的潜力,教育者需要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成功案例三
教师培训
加强学前教师培训,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 方法。
家园共育
倡导家园共育理念,加强 家长教育,提高家庭教育 质量。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
总结词
该模式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教育支 持。
详细描述
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合作,可以整 合各方资源,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和更全面的教育支持。这种模式有 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
共同参与决策
鼓励家长、教师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学前教育决策,提高 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满足儿童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多元化教育方法的运用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 元化的教育方法,如小组活动、个别 指导、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儿童的学 习兴趣和潜力。
跨学科整合
创新教育手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教育资源、 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育方法和形 式,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宜接与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 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 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本章共分六节,第一节论述了学前教育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探讨了学前教冇.与经 济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疗与政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第五节学前教冇与人口。
2•领会:教疗本身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为文化发展服务,同时也受到广义
文化文化的多方而的影响,要极大地发挥教育在发展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八)人口与教育
1•识记:(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2)我国人口现状对教育的影响:(3)人口与学前教
育。
2•领会:人口关系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要发展教育推动国家讣划生育国策,改
第六节阐述了学前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学习本章的目的与必须达到的要求是: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联。即学前教冇与环境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学前教冇与政治的关系,学前教冇与文化的关系,学前教 育与人口的关系,以及学前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其间的关 系在作用的性质、作用的程度和作用的过程是各不相同的,务求把握得当,发挥教育的 积极、正而的社会功能。
(三)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识记:(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决世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
度:(3)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结构变化:(4)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2•领会: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教冇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四)教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识记:(1)现代教育是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2)现代教育是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众多的社会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的分析来诸多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类型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人类,最初是由布朗芬·勃伦纳在他的著作《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所提出来的。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环境就是生物栖息地,是由自然界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状况和条件的总和。
其中生物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比如生长在森林里的植物,它的环境就包括它周围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因素,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空间。
其中,阳光、土壤、温度及周围的各种植物、动物等因素是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的影响各种生物(包括人类)的个体、种群或某个群落的环境。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和活动,也有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且彼此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在以教育为中心的这一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环境系统,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又包含了许多更为具体的环境,这些环境又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
(一)、微观系统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总和)。
这里的环境,是指人们可以有准备地参与其中面对面地发生相互作用的地方,如家庭、幼儿园、游戏场地等。
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诸因素构成了微观系统的要素或建筑模块。
1、微观系统的要素微观系统的要素有:活动、角色、人际关系。
微观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发生作用的。
①活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行为。
“不断发展中的”术语常用以强调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比如幼儿看图书这一活动,从幼儿选择图书到翻开书页、观察图片、讲述内容或者自言自语,再到合上图书、书中的内容在幼儿头脑中产生印象,这个看图书的活动就表现为连续的过程。
生态环境中的活动有的能够促进个体发展,有的则是阻碍发展。
我们下面主要分析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
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活动具有如下特征:它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动作,如搭积木、挖泥沟等;它具有一种“劲”量,即具有一个目标,表现在能排除干扰,坚持到底,直到活动完成,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说具有目标并且坚持实现目标的活动能够促进发展。
比如孩子画画,有的孩子乱涂乱画,根本没有想自己要画什么;而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比如他出去玩回来后,往往愿意画下自己所看到的,事前会想想自己要画什么,并坚持画完。
显然,具有目标并坚持画完的孩子的绘画活动更有利于促进他的绘画技巧、绘画兴趣的发展。
在时间上,跨越当前行动的边界,延伸到过去或将来;②角色角色是指在社会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成员所期望的一系列活动和联系。
比如学生。
辨别不同的角色通常是通过某一文化中对各种社会地位的人所赋予的特定标签。
角色也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的政治、文化等要素有关。
③人际关系,或人际结构(Interpersonal structures)它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环境中对他人的活动加以注意或参与其中时所获得的与他人的关系。
在此我们主要介绍最简单的双人关系。
双人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观察性双人关系(observational dyad)这种关系发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活动予以密切的和持续的注意,相对的,另一个人则至少意识到这个人对他表现出的兴趣。
例如,一个老师仔细地注视她班上的一名幼儿画画,而这个孩子由于知道老师正在看他画画,于是就更认真的画。
这是一个典型的观察性双人关系。
B、共同活动双人关系(Jointactivity dyad)。
它是指两位参与者在一起做某事时能意识到他们自己。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于同一件事。
相反的,他们每人从事的活动通常是有所不同的,但它属于一个整体的活动类型的一部分。
例如,母亲可能和儿童在一起看图画书,母亲讲故事,儿童给一些事物命名,并对母亲的提问作出反应。
再如一起上课的老师和学生。
C、主要双人关系(Primary dyad)。
它是指两位活动参与者之间持续存在的关系,即使他们不在一起,但这种关系也存在。
两位成员即使分离了,都会在对方的脑海中浮现,双方互为强烈情感指向的目标,且会持续地影响对方的行为。
例如,一位家长和其孩子,当他们分离后可以想象对方可能在干什么呢?其他人会说些什么呢?比如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时能想到如果他的爸爸妈妈在场,会不会让他做这种事情,会让他怎样做等等。
2、用微观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家庭和幼儿园微观系统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主要包括家庭和幼儿园。
从微观系统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三个要素可对家庭和幼儿园环境作深入的分析。
(1)家庭环境——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所建立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环境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的生活空间特征;二是家庭成员的结构素质。
从家庭空间特征来看,如果家庭空间宽裕,幼儿在家庭中能自由地从事各种活动,能充分利用家庭生态环境中的有利要素,如花卉、树木、昆虫、鸟等,则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如果家庭空间宽裕,根据教育学的理论,我们提倡给孩子在家中设置活动角,让幼儿有单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知道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而且角色游戏确实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成长,但是幼儿在5岁左右往往出现不愿让成人观看的现象,所以在家中给幼儿设置单独的活动角,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封闭的空间能够有助于发展;如果家庭空间具有开放性,如住在四合院中,与同伴有必然的联系和交往,则有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果住在独门的单元房内,或楼层较高,则幼儿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的机会相对减少,容易形成我们常说的一种“高楼综合症”。
因此,社区文化、邻里关系、室内外物质条件等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
从家庭成员的结构和素质看,由于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使孩子失去了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交往的机会。
不少家庭出现了四个成人,一个孩子的现象,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
因孩子少,造成了孩子缺少同伴交往,但同时,也正因为孩子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富裕,孩子能获得更多的照料和关心。
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独生子女现象,而在家长的素质、教育方式、教育态度、职业、兴趣爱好等。
(2)幼儿园环境——它是幼儿进入社会的第一个专门教育机构,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机构教育。
考察作为微观环境的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活动。
在家庭中,幼儿的活动虽有父母指导,但绝大部分家庭计划性不够,目的性不明,方式方法不一定得当,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
而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了特定的环境,配备了特定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幼儿园活动的内容、方式会影响家庭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有的还实现反向社会化。
角色。
在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关系及父母素质的不同,幼儿的角色状况各异,有的处于绝对中心地位,是小皇帝,有的则处于被严格控制的状态。
在幼儿园中,倡导良好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除了师生关系外,幼儿还享有同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权利,并且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与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过程中度过的,在这种相处的过程中,儿童学会尊重、服从同伴,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日本幼儿入园的目的就是:在幼儿园里,幼儿可以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
与教师的关系,自己是学生,是集体中的一员,与别人的关系,相处的角色是朋友、伙伴,正是在这种多重关系的体验中,形成了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进而形成了儿童的责任感、荣誉感及集体意识。
因此,在幼儿园中,儿童担任体验的角色内涵更加丰富、多样化。
人际关系(结构)。
3岁前与同伴相处对于儿童来说并不十分迫切,更多的是一种对成人的依恋感。
3岁后,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步取代了与父母关系的重要性,儿童有建立密切的同伴关系的愿望。
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成长十分重要。
衡量一所幼儿园在发展幼儿社会性、人际交往方面做得如何,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①是否安排与幼儿的能力相适应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建立人际关系;②是否让幼儿在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活动中建立人际关系;②是否让幼儿在循序渐进、逐步复杂的活动中建立人际关系。
由此看来,托幼机构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以美国有关方面的调查为例:对贫困家庭103人跟踪调查,比较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是否完成高中学业),没有上过幼儿园的那部分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占51%,而上过两年幼儿园的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占37%。
(二)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1、中间系统(Mesosystem)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随着个体进入新的生活环境而形成和扩展的。
例如,对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及邻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便属此类。
中间系统是一个由直接环境(微观系统)形成的系统。
2、外系统外系统是指本人并没有参与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环境,这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同影响发展中的个体的直接环境中发生的事件产生相互影响。
例如,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对其有影响的环境外系统包括父母的工作场所、自己的兄姐上学的班级、父母的朋友群(网络)、当地学校董事会的活动等等。
3、宏观系统宏观系统是指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中的一些共同的因素。
表现为所在社会的信念和思想体系。
如某一社会、某一文化区域、某一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等。
中间系统、外系统及宏观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发展,具有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价值。
二、学前教育机构环境的创设1、生态学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这里,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指托儿所、幼儿园,本节重点讨论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执行机构,其环境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
从本章前面几个部分的论述中可见,幼儿园环境并不只是简单的房舍加人员,而是整个生态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园作为一个物质的存在,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它或靠山而立,或依水而居,或在南方,或在寒冬漫长北方。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使得幼儿园的建筑构架也各不相同,有的以石垒砌,有的砖瓦构筑,有的则竹木为室。
幼儿园既然处于自然环境之中,也就割不断与周围自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