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礼仪的电影.doc
从电影《推手》略探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龙琦摘要: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际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交谈氛围。
本文生成的缘由来自笔者观看李安导演指导的一部电影《推手》。
《推手》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重点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
笔者选取了影片中的老朱和玛莎在厨房备餐及朱先生一家人用餐时的若干个镜头,试着阐述中西饮食文化不同,以求管中窥豹之效用。
一、引言《推手》是由台湾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
影片详细刻画了中西文化的种种差异,如伦理道德、思维模式、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其中最直观也最为中国观众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本文主题。
中西饮食文化中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差异在给很多生活在西方的中国人和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人带来很多不适的同时也给双方开启了一扇了解中西方不同饮食文化的大门,大门的里面展现的是中国饮食文化对色、香、味、营养均衡的追求和西方饮食文化对健康、营养保持的崇尚。
二、中国对饮食要求“苛刻”饮食习惯和文化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民族,由于地域、环境气候、当地风俗习惯不同,造就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中国的文化源于农耕和陆地文化,而传统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与放牧文化,明显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两地人的生活方式径渭相庭,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两者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有170多万年历史,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据统计有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电影《喜宴》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电影《喜宴》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1. 引言1.1 介绍电影《喜宴》电影《喜宴》是一部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作品,于1993年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同性恋男子为了维持传统家庭的形象而参加了一个大型的喜宴,导致了种种爆笑和尴尬的情节。
影片以一场喜宴为背景,巧妙地展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现代社会中的碰撞与交流。
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较为生动地描绘了中西文化在家庭观念、婚姻观念、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电影不仅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探讨了传统与现代、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能够透过这些差异看到文化之间的相通与共鸣。
《喜宴》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产生的趣味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新颖观察角度。
1.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价值观,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共存。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对于电影《喜宴》来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西方在家庭观念、婚姻观念、饮食文化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异,从而引发我们对文化之间的思考和探讨。
跨文化交际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
在电影《喜宴》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将得到深刻体现,引发我们对文化认知的思考和反思。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来解读电影《喜宴》将为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启发。
2. 正文2.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影片中的体现在电影《喜宴》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通过不同的服饰、建筑、语言等元素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傲慢与偏见》影评---中西方文化比较
《傲慢与偏见》
——从餐桌礼仪窥视西方文化
看西方经典电影,我们不仅会被 感人的情节所感动,也会被其中 的异国风光所吸引。在《傲慢与 偏见》中可以领略到很多的西方 文化,比如,跳舞的场景、服装、 以及当时英国伯爵地位之高等等。 总之,这部电影中涉及了很多相 关的西方文化,而餐桌礼仪是最 突出的西方文化之一。
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有关西方用餐的场景,我们就从 一下三方面了解西方餐桌文化:
1、餐具摆放 2、就座礼仪 3、用餐礼仪
1、餐具摆放:
西方人就餐确实非常讲究礼仪,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西式餐桌礼仪中关于 的餐具摆放的知识。西方的餐具以刀叉为主,实行分餐制。 刀、叉、汤匙等摆 放在盘子旁边,餐桌的中央一般会摆放一些小盘,称为摆饰盘,用来装一般料 理。 左手边是面包盘和奶油刀,装饰盘对面则放咖啡或吃点心所用的小汤匙和 刀叉。 餐巾一般置于装饰盘的上面或左边; 玻璃杯类的餐具摆放在右上角,便 于拿取。一般情况下,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其用处也各不相同。最大的高脚 杯是用来装水的,次大的玻璃杯用来喝红葡萄酒,略显瘦长的玻璃杯用来喝白 葡萄酒,喝香槟或雪利酒所用的杯子又有所不同。
3、用餐礼仪:
欧美人的用餐习惯是用 餐盘就餐,桌面上只能存 在一道菜,撤去前一道才 能上第二道,但餐具根据 本次用餐情况全部摆放到 就餐人餐盘两侧,从外到 里使用。一般的菜谱是三 至五道菜,上菜的顺序一 般是第一道菜是开胃浓汤, 然后是冷盘,接着才是主 菜 ,最后是甜点。吃饭 的时候不能只顾着吃:
在《傲慢与偏见》中可以看到一幕是凯瑟 琳夫人们就餐前,是很讲究入座礼仪的。 长方形餐桌的上、下方分别为男女主人的 座次,男主宾一般安排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 宾的座位则在男主人的右边。其它客人的坐法 是男女相间。男士在入座时要发扬其绅士风度, 帮右手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 再入座。
餐饮礼仪之西餐礼仪培训PPT课程教育资料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食物的色香味,而热爱仅仅因为牛扒和沙律是“西餐”,热爱的是西餐的感觉,那种能深深触
动心灵的感觉。但是,西餐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从入座、点餐到用餐程序都有一套西方人的礼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养丰富,供应方便等。
•
正规西菜而言应包括了餐汤、前菜、主菜、餐后甜品及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唱。它的声音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不但所有的公鸡都唱起了歌儿,就连睡梦中的你,听了这首歌儿也会立马起床,你也会静静地站在那,倾听着美妙的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从电影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从电影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首先,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在餐桌礼仪上有所不同。
在电影《功夫》中,主人公孔令辉在吃饭时大呼一声“吃饭”,吃饱后把碗、筷子敲在桌子上,这在西方文化中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是很普遍的做法。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吃饭时通常采用一只刀和一只叉,而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使用两根筷子。
此外,在西方餐桌上,先吃后喝是常识,而在中国,喝酒往往为重要的社交场合,因此在饭桌上饮酒的情景在中国电影中出现得比较频繁。
其次,中国和西方在饮食口味和做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男女主人公在北京的胡同里品尝了传统的北京口味小吃,如煎饼果子、炸酱面、麻婆豆腐等,这些食物以其独特的香味、口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与之相比,在西方饮食文化中,蒜、洋葱、香料等常常被广泛使用,而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以口味清淡、色香味俱佳的特点,更注重原汁原味的食材味道和质地的保留,同时也更尊崇食材本身的特点和鲜美。
另外,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节日庆典也有着不同的习俗。
在中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新年、七夕等现代节日都有相应的美食配套,如春节的饺子、元宵、元宵汤圆等,七夕的甜糯米糍等。
而在西方,圣诞节时供应火鸡、圣诞布丁,复活节则会供应兔子形状的巧克力等,这些食物都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
最后,餐厅文化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之一。
电影《美食家》讲述了一个法国厨师的故事,展现了法国传统料理的丰富和精致。
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餐厅普遍以独特的装修、高雅的氛围、丰盛的菜品和高昂的价格而著称。
而在中国,则以风味小吃街、街边摊、巷子里的小店等形式盛产传统美食,价格相对便宜,小吃店的位置通常也比较随意。
总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差异背后所反映出的是不同地域、不同历史、不同价值观的体现。
通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让我们更能够相互尊重、理解并学习彼此。
小议饮食文化类电影《朱莉与朱莉娅》
009商业故事BUS | NESS STORY小议饮食文化类电影《朱莉与朱莉娅》鲁曼俐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摘要:电影《朱莉与朱莉娅》以平行叙事的方式讲述了美国知名厨师朱莉娅•查尔德和一位以朱莉娅为偶像的美食爱好者朱莉的故事。
本文从电影中两位透过美食的时空对话从美食谈到婚姻,谈到人生追求,旨在探索美食,婚姻和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美食;婚姻;生活引言电影《朱莉与朱莉娅》又名《美味关系》,它根据两个真实的故事改编,以平行叙事的方式给观众们讲述了两位女主的美食生活。
朱莉的美食生活缘起至朱莉娅,朱莉娅的乐观及对生活的热爱也透过一道道法国美食感染着朱莉。
朱莉从一个整天充斥着负面情绪的美国政府职员变得更加优秀。
有人说,美食有治愈的功能。
其实美食不单单是治愈,而是通过每一步制做美食的过程让人沉淀下来去读懂生活。
1、邂逅法国大餐影片给观众们展现了各种精美的法国大餐。
有香味四溢的勃艮第牛肉。
有朱莉做的第一道菜洋蓟配荷兰酱。
有鲜美的奶油焗龙虾,有朱莉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做成的肉冻,还有美味但做起来并不简单的诺曼底烤鸡。
从一次又一次烹制美食的尝试当中,朱莉领悟到法国大餐的浪漫与美味是需要厨师象朱莉娅那样投入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才能烹制而成。
朱莉调整好心态,放下焦虑,终于成为一个可以不急不忙地为客人从厨房端出一盘又一盘精美法国菜的烹调爱好者了。
与朱莉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交流给了她很多指导。
影片中另一边朱莉娅这条线法国美食就更多了,虽然没有像朱莉这条线在影片中有详细的介绍菜名和做法等,但是从影片中的美食呈现来看,法国大餐是何等的精致与美味。
蛋黄酱,法国布里白乳酪,黄油白沙司,橄榄酱,番茄烩羔羊肉等等,无不让观众们垂涎欲滴。
法国大餐以加工精细,烹调考究而闻名,至今居西餐之首。
一道法国菜就是一件独一无二艺术品,色,香,味,意,形俱全。
影片中的各色法国菜式玲琅满目,让观众们不断大饱眼福。
其中三次出现的勃艮第牛肉更是法国菜式中的经典。
勃艮第牛肉,取名于法国勃艮第地区。
9.西餐礼仪(PPT106页)
多副
刀叉的使用
刀叉
拿法
西餐之刀叉放置
刀叉不能指人,切菜的时候左右肘关节夹在腰的两侧, 别跟木匠似的;
中途放下,在盘子上放成汉字的“八”字形 刀刃朝内,叉子弓朝上,齿朝下
西式長桌排位法---賓主十二人,男女主人對座於中央,由男賓居末座
女 賓 5
男 主 賓
1
女 主 人
男 賓 3
女 賓 7
女 賓
男 賓
9
10
男
女
男
賓
賓
主
8
4
人
女 主 賓
2
男 賓 6
門口
座位安排
男女
男 主人
男 主宾
女
男
女 主宾
男
女
女 主人
3、餐巾的礼仪
说明:
口布应置于腿 上。
只用擦手或轻 微擦嘴唇。
西餐之餐巾使用
4、喝汤的礼仪
喝湯的方法
叉与匙的使用方法
喝完湯后汤匙摆法
喝湯的礼仪
5、吃面包的礼仪
说明:
用手撕成小片, 一片一片吃,不 宜大口咬 。
吃面包的礼仪
說明:吃用,手不撕宜成大小口片咬,一。片一片
6、主菜的礼仪
说明:
1、右手拿刀;
左手拿叉。
2、切一块; 吃一块。
餐刀使用方法
主菜的礼仪
西餐之餐巾暗示
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是 宴会开始的标志
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 是宴会结束的标志
餐桌摆设位置
奶
面包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的电影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的电影篇一: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研究——以商务礼仪为例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2 关于苔丝和海丝特的悲剧对比分析3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4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5 关于照料母婴的市场分析6 威廉福克纳的女性观—《喧哗与骚动》女性性格分析7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论委婉语的翻译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9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10 中英诗歌及时行乐主题比较11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12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1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 对《灿烂千阳》中姐妹情谊的分析15 《威尼斯商人》中的种族及宗教冲突16 论《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双面性17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8 从《热爱生命》和《马丁?伊登》中透视杰克?伦敦心中对生命的执爱19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20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21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22 美国梦——《嘉莉妹妹》主题探析23 论文化差异在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表现24 从交际翻译视角看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25 论华裔女星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转变26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2728 论叶芝的写作风格29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30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方法31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32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33 从关联理论看《生活大爆炸》中幽默语言的翻译34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35 本我、自我、超我--斯佳丽人物性格分析36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Vague Langu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37 中西方文化背景对理解隐喻的影响38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39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40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4142434445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 论伊恩?班克斯《捕蜂器》的现代哥特风格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洛克的教育思想研究文化战略及其对汉译英的影响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解析《莎乐美》中的月亮意象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从《都柏林人》看乔伊斯的美学思想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Wuthering Heights 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反馈的调查与反思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海明威的矛盾性格在其作品中的体现电影《美丽心灵》男主人公形象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倾城之恋》和《飘》的女性主义解读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英语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for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中西民间鬼神形象中体现的宗教世俗化的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比较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方法探析《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浅析《宠儿》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之旅85 《屋顶丽人》中的多重冲突及其张力86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87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88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89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s and the Commercial Effect90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91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92 小学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游戏研究93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94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95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96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97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98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99 浅析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象征艺术100 On Ambiguity of Human Conversations101 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02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影响103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104 英语意识流小说汉译现状及对策研究10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06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107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108 目的论与对外传播翻译109 论《呼啸山庄》中女性悲剧的根源110 《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11 The Symbols and Their SymbolicMeanings in The Scarlet Letter112 探析《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113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114 英文商标的汉译11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116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117 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关系118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119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120 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分析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121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122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123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比较124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125 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126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127 Britain Needs a Monarch—Cause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onarch in Britain 128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29 英语习语陷阱及其学习策略130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131 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132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133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134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135 英汉模糊语言对比研究及其翻译136 解读《皆大欢喜》中的浪漫主义137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138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139 中学生词汇自主学习对阅读能力影响初探140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141 论网络自主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契合142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143 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144 浅谈中式英语的成因及解决方法145 从文化视角看部分英汉习语的异同146 浅析托妮?莫里森《恩惠》中的母爱147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148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149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150 教学设计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151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52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153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154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155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156 中西美食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157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悲剧形象158 《老友记》中幽默的翻译159 英汉“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汇化模式分析160 公益广告的词汇特点: 以美国红十字会广告语为例161 足球评论员的评论语气对球迷看球的影响162 沮丧与感情的冲突163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意识164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165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66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167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68 巫术救星:哈利波特系列的文化解读169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170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171 泰戈尔诗中自然物意象研究172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173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174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175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176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177 Pecola’s Blues--A Reading of The Bluest Eye178 唯美主义在道连格雷变化中的体现179 如何降低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180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181 汉英导游词中国俗词汇的翻译策略研究182 改变,选择与责任——论电影《猜火车》中的青少年成长18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185 Maternal Love in The Millstone186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187 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188 从影视剧看英语俚语使用的性别差异189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190 大学生英语口语语法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19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92 论《织工马南》中的象征意义193 从自我认同角度再析《简爱》194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ve Meanings of Plant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95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96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197 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198199 爱与正义:《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200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篇二:浅谈中西文化商务礼仪差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西商务礼仪差异对外交的影响学生姓名郑钺学号120301091017专业会计学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指导教师姓名祝铭2015年11 月03日浅谈中西商务礼仪差异对外交的影响摘要商务礼仪是在长期商务活动中人们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惯用形式和行为准则。
从电影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从电影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我们从电影《食物链》中可以看到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
影片讲述了一位热爱美食的厨师在追求完美食材时不断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化中追求食物的鲜美和新鲜,注重食物的原始味道和口感。
而在东方文化中,食材的处理和烹饪方式更加注重食物与人体的平衡和调和,注重食物的功效和疗效。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得以充分展现,引发了观众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深思。
电影《红辣椒》也向我们展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中国厨师在美国打拼的故事,片中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对比与碰撞,展现了中西方人对待食物的不同态度和烹饪方式的差异。
在影片中,中国厨师在美国的餐馆里,用自己的独特手艺和烹饪技巧吸引了众多食客,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华美食的魅力。
而这其中也反映了中西饮食文化在烹饪方式和口味方面的不同之处,展现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魅力与趣味。
电影《喜宴》也是一部充分展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一对中国传统的父子对待饮食的态度和习惯,与美国女婿家庭的巨大落差和文化冲突。
在这部电影中,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主要体现在饮食的仪式感和习俗上。
中国传统的喜宴场面呈现了丰盛的饮食和精致的烹饪技艺,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团聚与活动。
而美国家庭的饮食则更加注重健康和轻食,并且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感和传统习俗。
这种差异不仅在电影中引发了许多笑料和戏剧冲突,也让观众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除了食材和烹饪方式的差异,中西饮食文化在餐饮习俗和食物仪式感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食物是家庭和社交的重要载体,人们更加注重餐桌礼仪和家庭团聚,注重饮食的仪式感和传统习俗。
而在西方文化中,餐饮更加注重个人选择和多样化,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轻食,并且餐饮之间的差异也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创新性。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待饮食的态度和习惯,以及对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的不同追求。
从电影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从电影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方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从电影中的表现得到很好的展示。
下面将通过分析几部电影,探讨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首先,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上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西方电影中,可以看到西方餐桌上实行的"刀子靠右,叉子靠左"的用餐方式,而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筷子。
例如,在电影《谍影重重2》中,有一场餐厅用餐的场景,美国间谍杰森·包恩和其他美国人将餐具放在餐盘上,然后用刀子和叉子切割食物。
而在电影《非诚勿扰》中,中国男主角在和女朋友一起约会时使用的是筷子,在中国这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用餐方式。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
其次,中西方的用餐时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午餐和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两餐,而在中国文化中,午餐和晚餐同样重要。
电影《午夜巴黎》中的场景展示了法国人的用餐习惯,他们在晚上举行盛大的晚餐,并享受悠闲的用餐氛围。
而在中国电影《霸王别姬》中,在每个餐桌上都能看到各种丰盛的美食,人们会一起享受这顿饭。
这些电影中的场景都反映了中西方人对用餐时间的不同看法。
中西方的食材选择和烹饪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烹饪注重原料的新鲜和简单的烹饪方法,而中国烹饪注重食材的处理和烹饪技巧。
例如,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场宫廷宴会的场景,展示了中国烹饪的精细和复杂性。
在这个场景中可以看到各种精心制作的菜肴,以及独特的烹饪技巧。
而在西方电影《朗读者》中,女主角为自己做饭时,用的是简单的食材,如面包和鸡蛋,采用简单的烹饪方法,如烤和煮。
这些场景反映了中西方在食材选择和烹饪方法上的差异。
最后,中西方的用餐方式和家庭角色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用餐是一种社交活动,家庭成员会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在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例如,在电影《爱情万岁》中,有一幕是家庭聚餐,家人一起享受食物和欢乐的时刻。
而在中国电影《活着》中,有一场饭局的场景,饭局上的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家庭中的不和谐和矛盾。
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电影《喜宴》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电影《喜宴》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电影《喜宴》通过深入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发观众对跨文化交际的思考。
在家庭观念与结构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婚姻制度、家庭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婚姻观念与实践上,中西方对待离婚、再婚等现象存在明显差异;礼仪与习俗中,中西方在婚礼、葬礼等场合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情感表达方式上,中西方文化在交流、表达感情时存在着明显差异;而在性取向与性别角色方面,中西方在对待同性恋、家庭地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电影《喜宴》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展示,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在家庭、婚姻、礼仪、情感以及性别方面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关键词】电影《喜宴》,中西方文化差异,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礼仪习俗,情感表达方式,性取向,性别角色,跨文化交际,关键词1. 引言1.1 简介电影《喜宴》电影《喜宴》是一部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1993年上映的影片。
它以一个传统的台湾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同性恋情侣因为家庭压力而被迫结婚的故事。
影片通过展现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揭示了中西方在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喜宴》这部影片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还引发了世界各地观众对于同性恋问题和跨文化交际的思考与讨论。
通过对这部影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能够反思我们自身对于家庭、婚姻、性别等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1.2 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电影《喜宴》通过展现中西方文化在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礼仪习俗、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性取向与性别角色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中西方文化在家庭观念方面的差异体现在对家庭地位和家庭成员的重视程度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在个人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被视为最高价值。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思想较为突出,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更多的尊重。
从李安电影《饮食男女》中探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从李安电影《饮食男女》中探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杨倩倩 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149-01引言:《饮食男女》是一部于1994年出品的台湾剧情片,本片是李安担任导演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之第三部曲。
作为一名单身父亲,老朱独自抚养了三个女儿;作为一名中国菜名厨,老朱把他对女儿们的爱化成了一道道美味菜肴。
所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嬉笑怒骂,都浓缩在了老朱家的餐桌上。
《饮食男女》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和爱情的碰撞,更体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电影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一些情感,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烹饪艺术和饮食文化。
本文将通过电影的镜头,剖析和对比饮食文化中的中西方的差异,并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食材差异中国古代先哲曾云“饥思食,渴思饮”,又曰“食色,性也”,充分肯定饮食需求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饮食男女》电影一开始就是让人震撼的厨艺秀:下午时分,阳光正暖,一位父亲开始有条不紊地为三个女儿准备例行的星期天家宴。
满墙的菜刀、与众多政要的合影以及“人间美味”的金子牌匾都预示着镜头下仅展示双手之人的名厨身份。
在热火朝天的厨房背景下,悠然自得的主人公老朱哼着小曲儿展现在观众面前。
不久,刚刚准备的梅菜扣肉、蟹粉汤包、客家小炒、松鼠鱼,烧鸭等菜肴被一道一道端上了餐桌,让观众垂涎三尺、眼花缭乱。
电影由此拉开序幕。
厨房里热火朝天做菜的盛景,和镜头下的双手对于烹制的驾轻就熟,让观众对传统饮食文化有了种猎奇似的观赏。
老朱在烹饪中所用到的食材,不管是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十分丰富。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菜肴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食物式样多样化和膳食搭配的平衡。
不同的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营养理念建立在西方科学科学分析思维模式上,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西餐文化记录片观后感
西餐文化记录片观后感《西餐文化纪录片观后感》篇一看完西餐文化纪录片,我就像刚从一场奇妙的环球美食之旅回来,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刀叉碰撞的声音和那些精致得像艺术品一样的食物画面。
西餐,对我来说以前就是牛排、意大利面和披萨的代名词。
但这个纪录片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西餐丰富世界的大门。
我看到那些厨师就像魔法师一样,在厨房里摆弄着各种食材。
他们对待每一片菜叶、每一块肉就像对待稀世珍宝,那种专注的神情,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沙堆里专注地堆砌城堡的样子,那是一种对自己所做之事充满热爱的状态。
纪录片里讲到西餐的礼仪,哇塞,那可真是讲究得不得了!什么餐具的摆放、使用顺序,就像一套神秘的密码。
我就想啊,吃个饭咋就这么复杂呢?这时候我就想到自己第一次去西餐厅的尴尬经历。
那时候我像个土包子一样,看着桌上一堆餐具都懵了,我就想,难道吃个饭还得先玩个猜谜语的游戏?我拿起叉子就叉起牛排往嘴里塞,现在想想,当时的画面肯定特别滑稽,估计旁边那些优雅用餐的人都在心里默默吐槽呢。
不过,这西餐的礼仪虽然复杂,但也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动作都有它的意义。
可是呢,我又有点矛盾的想法。
我觉得这西餐文化有时候是不是有点太注重形式了?在我们中国,吃饭讲究的是热闹、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筷子在菜盘子里你来我往,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而西餐的那种分餐制,虽然干净卫生,但总感觉少了点那种亲密无间的氛围。
也许这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吧,就像白天和黑夜,各有各的魅力。
再说说西餐的食材搭配,那简直是把色彩和营养玩出了花。
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组合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幅绚丽的画。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这种搭配方式呢?毕竟,吃也是一门艺术,既能满足味蕾,又能让身体得到最好的滋养,何乐而不为呢?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让我对西餐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它不再是我之前眼中那些简单的外国食物,而是一种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餐礼仪的电影
西餐礼仪的电影:《华尔街》
剧情简介
第一集结束20年后,戈登盖柯(迈克尔道格拉斯)从监狱出来了,准备重新投身到华尔街商战中,但他很快就无奈的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这个华尔街比他当年更加贪婪和凶险。
他警告人们危机随时都有可能降临,但没人把他当回事。
戈登只好转向自己的家庭,试图修补与女儿(凯芮穆里根)破裂的关系。
戈登女儿与一个年轻的华尔街股票交易员雅各布摩尔(希亚拉博夫)订婚了,后者希望戈登能帮他对付一个操纵全球股市的投资银行老板(乔什布洛林),因为这个人导致了他导师(弗兰克兰格拉)的自杀,并间接毁掉了他的前程。
戈登与这个年轻人做了个交易,他帮助杰克复仇,而杰克也要帮他和女儿和好。
西餐礼仪的电影:《公主日记》
剧情简介
米娅是一个极普通的地道的美国高中生,在一群张扬、活力四射的同学中,她显得很不自信,普通得会被老师忘记名字。
米娅和她的单亲妈妈住在一起,有着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在她的能力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米娅平凡的生活着。
直道那神奇的一天到来。
在米娅16岁生日到来前,她忽然被告知要与她的奶奶见面。
当米娅终于见到这位气质非凡,谈吐高贵女士时,她才发现,她的奶奶是欧洲小国吉诺维亚的女王。
而她,正是这个国度的公主。
米娅的世界一下子改变了!为了可以顺利继承这一身份,女王对米娅开始了全方位的改变。
米娅的不拘小节和王室的繁杂规矩冲突中,笑料百出终于,米娅的形象被改变得像个美丽的公主了。
就在她的内心不能接受这一突然的角色改变时,她的身份
被曝光了。
媒体对米娅开始了狂轰滥炸,她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因为嫉妒,米娅同学更使她陷入很尴尬的境地这一切都使米娅重新认识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
在父亲日记的帮助下,米娅终于找回了自信,勇敢的面对生活的选择!她没有辜负奶奶的期望,在吉诺维亚的国庆舞会上宣布成为公主,同时,也找到了真正的白马王子。
米娅开始了她公主的生活,公主日记被翻开新的一页
导演:盖瑞马歇尔编剧:Gina Wendkos/Meg Cabot
主演:朱丽安德鲁斯安妮海瑟薇
故事简介
15岁的高中生米亚与母亲生活在美国,但她十分不自信,也常常遭到同学的嘲笑。
就在她16岁生日那天,她与祖母见面后发现这个优雅的女士是欧洲小国吉诺维亚的女王,米亚正是这个国度的公主。
刚开始米亚十分不愿,在母亲的调解下米亚的态度才有所缓和。
为了让米亚顺利继承王位,女王不得不对孙女进行一系列的改变,令平时生活便不拘小节的米亚十分困扰,甚至跟好朋友之间也发生了冲突。
米亚的身份被好事的同学揭露了,她一下子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
突如其来的一切让米亚想逃避一切,幸好在父亲的日记里,她重拾了自信。
第一部
米娅泰梅波莉斯(安妮海瑟薇饰)是一个和母亲一起生活在旧金山的美国高中生。
在一群张扬、活力四射的同学中,她显得很不自信,普通得会被老师忘记名字。
米娅和她的单亲妈妈住在一起,有着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在她的能力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米娅平凡的生活着。
在米娅16岁生日到来前,她忽然被告知要与她的奶奶克拉
丽莎雷纳尔蒂(茱莉安德鲁斯饰)见面。
当米娅终于见到这位气质非凡,谈吐高贵女士时,她才发现,她的奶奶是欧洲小国吉诺维亚的女王。
而她,正是这个国度的公主。
米娅的世界一下子改变了!为了可以顺利继承这一身份,女王对米娅开始了全方位的改变。
米娅的不拘小节和王室的繁杂规矩冲突中,笑料百出终于,米娅的形象被改变得像个美丽的公主了。
就在她的内心不能接受这一突然的角色改变时,她的身份被曝光了。
媒体对米娅开始了狂轰滥炸,她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因为嫉妒,米娅同学更使她陷入很尴尬的境地
这一切都使米娅重新认识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
在父亲日记的帮助下,米娅终于找回了自信,勇敢的面对生活的选择!她没有辜负奶奶的期望,在吉诺维亚的国庆舞会上宣布成为公主,同时,也找到了真正的白马王子。
米娅开始了她公主的生活,公主日记被翻开新的一页
第二部
欧洲小国基诺维亚终于迎来了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米娅公主。
公主的到来显然引起了举国轰动,因为她将在奶奶女王的帮助下最终成为王国的主宰者。
同时,这位芳龄21岁的公主也显得无比兴奋,坐落在密林深处的宏伟古堡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她。
不久,一个难题出现在眼前。
在一次皇家听证会上,大法官宣布:依照基诺维亚王国的法律,若想成为拥有王国统治权的合法皇后,必须要在30天内订婚并结婚。
否则,她将失去这个资格。
想在短短的30天内组建家庭确非易事,更何况是一个身受繁杂的皇室法典约束的公主?!于是,一场纷乱紧张的选秀开始了。
然而,这一临时抱佛脚的相亲行动起初并不顺利,候选人条件似乎永远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直到有一天,一位英俊的年轻人出现在公主的面前
一边闪电般同未来的真命天子培养感情,一边还要接收皇室的各种高雅教育,一时间,公主米娅忙的不可开交,更是引出不少笑料。
然而,荒诞滑稽过后自然是皆大欢喜的收场,同时,米娅身上那无比诱人的青春气息也感染着这个古老而沉静的国度。
西餐礼仪的书籍:《看电影学礼仪》
该书通过对以上九部影片中经典场景的截取,运用智慧的礼仪观察,分别从拜访、面试、演讲、沟通、西餐、葡萄酒、馈赠、礼仪修炼、职场礼仪等方面,细腻地呈现了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魅力,让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对礼仪的运用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这九部影片堪称经典、这些演员充满魅力,这些礼仪的片段,让我们认识到:礼仪,其实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这也是作者一再想传递的概念:礼仪,是一种智慧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