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
摘要:“作业”的布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几乎天天都要面对“作业”布置,他们对于“作业”布置态度和做法不同,当然效果也不同。本文通过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提出在教师“作业”布置中应重视的问题和一点想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高效率作业技巧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主要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掌握一些需要熟练的技巧,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作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理解所学过的知识。二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笔者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两条小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其一,作业题要少而精,把学习的效率留给学生。
其二,改变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作业题要少而精
1.增强作业的层次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
其中主体性、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层次性,才能满足全体学生,才能满足于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具体做法是: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梯度则要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2.增强作业的应用性,既可以强化基础知识,又能提高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理解得特别深,对这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作业特别感兴趣。例如:当我在上“2.1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请同学们制作轴对称图形,为我们美丽的校园设计一枚校徽并说明设计意图。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出许多设计的校徽,深刻地理解了轴对称的概念。
3.加强作业的开放性,既享受自主学会合作又激活创新
实施开放式作业,教师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真正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体,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教师只须要告诉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数量和检查的日期,从而完全打破了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不再拘泥于教材,真正突破了单纯的知识和智力的局限。
4.强调作业内容的典型性
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而直接因素就是题目泛滥,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业数量过多,
严重缺乏典型性。必须要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选择,想尽办法增强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5.让作业的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大多为单调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对作业的形式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改变学生做作业心态异常的状况。如阅读作业: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开阔视野,富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口头表达作业:布置一些对重点知识、重点词汇的复述的作业;心得作业:让学生以实际为素材书写心得;课题作业:协助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共同完成他们所感兴趣的课题;活动作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指导学生自办小报)、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学之有趣,用之有效,从而改心态异常的状况。
二、改变作业评判标准
所谓改变作业评判标准,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不会做的题旁力求分析出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这样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提高分析能力,摒弃抄袭的不良学风。
实际上,对学生减负决对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时间付出,去换取最大的收获。如果说策略一是为了
实现数量上的减负,那么策略二是为了质量上的增效,它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完成,但明确了哪儿卡壳那也是成功的。当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么解决它就很方便了。在这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他们将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对教师而言,在批改作业前,首先浏览一下学生不会做题目的情况,做到对该生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选题详判,大部分题目则可略判,从而大大节省了处理作业的时间,以便为研究教学、精选作业题投入更大的精力。实践中,总有个别学生钻“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的空子,而不去认真分析症结,这是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现实中问题还会不断出现,除了共性问题,还会有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数学老师的“加减算式”还会不断演变,答案是不固定的,但公式是不变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增效”的真正意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减负增效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南韩村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