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密的经济学说第五章

【学习精要】一、学习重点1.斯密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2.斯密的生平和著作;.《国富论》简介;3 4.斯密的社会观和方法论;5.分工交换和货币学说;6.价值学说;7.分配学说8.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9.国家、财政和税收理论10.经济自由主义与国际贸易理论

二、知识脉络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亚当﹒斯密的生平亚当﹒斯密的生平、

著作与方法亚当﹒斯密的著作亚当﹒斯密著作的方法分工理论货币理论分工、货币和价值理论价值理论

三大阶级的划分亚当·斯密的经分配理论工资理论济理论利润理论地租理论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资本理论产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国家及其职责国家、财政和税收理论财政和税收理论

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三、理论精要

知识点一斯密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要求思想家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

建制度优越,论证资本主义经济要顺利发展,就必须扫除封建制度的残余和重商主义政策的各种束缚,实行经济自由。

知识点二斯密的生平和著作

亚当?斯密(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

斯密生前出版的著作只有两部,即《道德情操论》(1759)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1776)。斯密逝世后,后人整理出版的斯密著作有:《哲学问题论集》(1793)、《亚

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896)等。

知识点三《国富论》简介

《国富论》全书共有五篇三十二章。《国富论》的主题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加。《国

富论》的基本思想是经济自由。

《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简称,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的研究对象是国民财富,研究目的是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书中指出:“政

治经济学提出两个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国富论》全书分为五篇三十二章。

第一篇的标题是《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分配给社会各阶级的顺序》在第1篇中,斯密说明了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原因和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分配给社会各阶级的顺序。这一篇的基本结构是分工—货币—价值—三个阶级的基本收入(工资、利润、地租)。

第二篇的标题是《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在第2篇中,斯密分析了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斯密把资本看做积累的一部分,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又一主要原因。他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分析资本作用和积累的条件,叙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以及资本的几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区别。

第三篇的标题是《论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在第3篇中主要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欧洲农村的衰落与城市的兴起与繁荣,论述了不同国度中财富的不同发展途径和后果。

第四篇的标题是《论政治经济学体系》,对早期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概括。其中对重商主义进行了详尽的批判,对重农主义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相当于经济学说史。

第五篇的标题是《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讨论了国家的出现、地位、作用及各项经济职能,并提出了国家税收的公平、确立、便利、经济四大原则。

《国富论》的主题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

全书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书中指出:“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所谓国民财富就是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商品总量。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增加财富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

国民财富→劳动生产率→分工→市场范围→资本积累

国民财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比率→资本积累

《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是经济自由。

斯密认为,为了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最好的办法是让每个人按照自然秩序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这个思想蕴含在《国富论》五篇的内容当中。在第一、二篇中指出了无论扩大劳动分工还是增加资本,只要让每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自由地活动就能达到;第三、四篇中,指出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自由政策是促进财富增长的政策,并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进行了评论,进一步论述了采取经济自由政策的必要性;第五篇讨论了在经济充分自由的情况下,国家只有采取合理的财政制度使收入超过支出,才能使国民财富增长。

知识点四斯密的社会观和方法论

斯密的社会观是人性论。斯密的研究方法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运用抽象方法深入

到资本主义关系的内部,揭示其本质的和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他又运用叙述方法来叙述资本主义社会外部表现出来的生活形式和联系,以及为这些现象寻找术语和理性概念。

“看不见的手”:斯密在经济学说中运用的经济术语。斯密用它来描述这样一种原理:

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可以使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利益,使两

者协调一致,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看不见的手”正式出现于斯密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在论及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和分配时,斯密认为,富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过程时,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导致社会福利的增进和人类繁荣,在《国富论》中,斯密又进一步讲到“看不见的手”。

在斯密看来,在经济自由条件下,经济人的利己动机和利己行为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因为“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国富论》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5页。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是斯密颂扬个人利己动机的的一个根据。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被引导到社会利益上。他说:“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国富论》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5页。

人性与社会性、私利与公益、经济动机与经济利益、经济行为与经济目标,经济目标与经济运行过程都被看做由“看不见的手”合理地引导和调节。在“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能掌握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引导社会资源在部门之间的合理转移,使其配置合理化,从而把国民经济安排地合乎自然秩序的要求。

斯密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是它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引导向社会利益。

“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他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放任的理论依据,甚至是整个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前提。尽管“一只看不见得手”并不像斯密想象的那样灵验和完美,但它对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起过重要作用的。在现代经济中,“看不见的手”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与“看得见的手”(经济干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相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