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蜡烛燃烧的变化过程
2022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3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一课一练(含答案解析)
3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一、填空题。
1.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
2.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________和________,还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等新物质。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白糖加热的过程中,既有________变化,也有________变化。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 )。
A.有光泽B.红褐色C.能导电2.下列与铁丝是不同物质的是( )。
A.铁棒B.铁锈C.铁钉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B.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C.只变成液态的糖4.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土豆被切成小块B.面团被拉成面条C.虾被煮熟5.面粉做成烤制蛋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产生了新物质C.发生了物理变化三、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X”)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 )2.把食盐加入开水中,食盐消失了,发生了化学变化。
(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 )4.水烧开时,能看到壶嘴处向外骨出大量的“白雾”,这是化学变化。
( )5.铁锈和铁是一样的物质,它们都能被磁铁吸引。
( )四、综合实践题。
1.将我们观察到的蜡烛燃烧的现象填入下表。
2.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白砂糖发生物理变化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白砂糖发生物理变化? (至少写两种)3.哪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请你列举两个这样的事例。
参考答案一、1.化学变化2.光热水炭黑3.物理二、1.B [解析]铁锈是红褐色的,铁锈表面是粗糙的,铁锈的表面无光泽,铁锈不能导电,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
2.B [解析]铁棒、铁钉、铁丝都是铁做的,与铁是同一种物质;铁锈是铁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与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小学科学《蜡烛的变化》
你知道“蜡烛成灰泪始干”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蜡烛的特点
壹 蜡烛有什么特点? 贰 易燃 叁 易碎 肆 光滑 伍 较软
研究蜡烛
加热
切割
如果要使蜡烛发生 变化,你会有哪些
方法?
点燃
“加热蜡烛”的实验:
“加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把小块蜡烛放在 蒸发皿里。
点燃酒精灯,用 酒精灯给铁架台 加热几分钟,看 看蜡烛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
现象
蜡烛
总结:
蜡烛熔化成腊油,冷 却后又凝固成蜡块,
没有产生新物质 。
加热蜡烛------
01
05
02
04பைடு நூலகம்
03
点燃蜡烛-----
蜡烛燃烧会产生新的物 质 ——烟。
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下雨 瀑布落下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电热丝升温 钢铁生锈
展示交流
物质变化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变化现象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温度从低到高
颜色:灰黑
红或白
亮度:变亮了
发出白光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变化中有没有 新的物质产生
无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无
有新物质二 氧化碳生成
给物体的的变化分类
像蜡烛熔化这样、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 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 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自由活动——面塑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质。 我们去找一找,试着做一做。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材简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第4课。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从观察与实验中发现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产生气体、水和其他物质。
本课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观察铁钉生锈的变化过程以及更多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上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最终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许多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
那么,如何区别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的?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的?教科书分别呈现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几种典型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物质变化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比如,铁钉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现象发生,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别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抓住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依据证据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科学实践:能坚持长时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探究铁钉生锈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态度责任]尊重证据,当结论不一致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对于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加以关注,知道人们能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物质的变化,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断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难点]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现象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铁钉生锈阅读资料;牛奶、白醋、红墨水、清水、搅拌棒、静置的泥水。
[学生]白醋、牛奶、“铁钉生锈过程”记录表、铁钉生锈阅读资料。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022新版)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材简析】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前一节课观察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
通过观察白砂糖加热后的状态、颜色、气味等,以及借助烧杯和勺子底部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到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通过资料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研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分析】学生在前两节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物质变化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并且已经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但学生对于“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等问题存在疑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物质变化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难点]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学生]蜡烛、蜡烛台、打火机(火柴)、钢勺、白砂糖、锡箔纸(包裹钢勺)、烧杯2个、水、钥匙、塑料杯(放白砂糖)、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在本单元的第1课我们讲到厨房里物质的变化。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能给我们带来丰富多样的食物,其中我非常喜欢一种甜品,你来看看。
(出示焦糖布丁)2.提问:你知道上面的焦糖是怎么来的吗?白砂糖变成焦糖,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预设:如学生能说出焦糖的制作过程,就顺着学生说说,我们今天用蜡烛进行加热,看能不能制作出焦糖。
2019年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精品教育.ppt
观 实验后:
察
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化学变化:
物
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质 变 化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
物
质 放热、发光、变色、
变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蜡烛由
和
组成
探 究 一
探 究 二
把蜡烛吹灭后,快速用一跟燃着的
火柴去靠近白烟,发现
。
实验过程中思考白烟的成分可能是
探
。
究
并仔细观察熄灭蜡烛后烛芯周围的
三 石蜡有何变化?
。
实验前: 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等。
实验中:
学
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
会
放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等。
化
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
小 酒精挥发
酒精燃烧
试 粉碎石块
水结成冰
牛 钢铁生锈
铜丝导电
刀 电灯通电发光 植物的光合作用
本 课 小 结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
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
1.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
2.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
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 “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月球纸片离地球纸片近的时候观察到____,离地球远的时候观察到____。
实验步骤: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 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仪的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我的记录:
观察角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柴燃烧B.钢铁冶炼C.铜生锈D.折纸飞机2.用滴管将碘酒滴到一小块土豆上,会发现土豆()。
A.没有任何变化B.变成红色,这是化学变化C.变成蓝色,这是化学变化D.变成蓝色,这是物理变化3.大地下蕴藏着许多宝藏。
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的是()。
A.煤炭给我们提供的能量较少B.金刚石打磨变成钻石,是化学变化C.从矿物中冶炼金属,主要是物理变化D.远古的植物经过高温高压慢慢变成了煤4.关于食物的能量和营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些干燥的食物被点燃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B.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咬碎,这是一个化学变化C.食物中的营养帮助身体的生长,经历了物理变化D.食物在体内需要简单的化学变化,就能转换成能量5.辣椒是厨房里常用的调料之一。
关于辣椒干制成辣椒粉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辣椒的味道没有改变B.颜色有变化,是化学变化C.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形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6.已知白醋和可乐都具有酸性,加入牛奶后现象相似,下列最可能是白醋和牛奶混合后的现象的是()。
A.有气泡冒出B.看不出明显变化C.出现黏稠状的物质,并发生沉淀D.发生沉淀后,加水沉淀消失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B.刀在潮湿的空气中有锈,但没有物质生成。
C.花生米腐烂了,但没有新的物质产生。
8.收集产生的气体,并伸入点燃的木条,你认为会看到的现象是()。
A.木条会熄灭B.木条燃烧的更旺C.木条无变化9.小凯在家准备了糖、柠檬汁、小苏打,想要自制柠檬汽水。
在制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溶液变成浅蓝色B.产生大量气泡C.摸杯壁感觉很凉10.下列现象中,不会产生新物质的是()。
A.秋天树叶变黄了B.铅笔芯在使用过程中变短了C.火柴燃烧时发光发热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1.我们生活的大地蕴藏着很多宝藏,如宝石、石油、铝合金等。
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鸡蛋与醋反应实验:实验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
实验过程:1.烧杯中倒入四分之三醋。
2.将鸡蛋放入醋中。
实验现象:1.有气泡产生。
2.鸡蛋皮变软。
实验分析:蛋放进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现象:1.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可逆变化)3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杯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进行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不可逆变化)通过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对比实验:相同的条件:同样大小的铁钉不相同的条件:放在水中、空气中、醋中、盐水中,油中等结论:油中不生锈。
盐水中最容易生锈,其次是醋中、水中、空气中。
防止生锈:想办法隔绝水、空气、盐等。
观察牛奶的变化: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过程: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两个变化不同的是( ) 。
A. 轮胎爆胎B. 蜡烛燃烧C. 蜡烛融化3.下面物质的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 蜡烛燃烧B. 灯泡内壁变黑C. 铁水变成铁块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打开冰箱门后有白烟B. 糖加热变黑色C.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5.经过大量的研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氧气6.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铜钱日久成了绿色B. 豆子掉在地上脏了C. 米饭放了两天馊了D. 燃烧的蜡烛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A. 氧气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8.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要先熔解成蜡油,所以是物理变化。
B. 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所以是化学变化。
C.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9.面粉做成馒头,()。
A.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产生了新的物质C. 只发生了物理改变10.醋和小苏打混合能产生()。
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二、填空题11.探究食盐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发现: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气体,该气体能够周围热量,所以感觉盛有该气体的瓶子“凉凉的”。
1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变化。
16.如图实验是研究的实验。
相同的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图的铁钉生锈多。
小学科学《蜡烛的变化》
再将蒸发皿用夹子取下,放在硬纸上,等蜡 蜡油冷却后看看是怎样的呢?
“点燃蜡烛”的实验:
“点燃蜡烛”的实验步骤: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生了
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火焰上面有黑烟产生,
为了能清楚的看到黑烟是怎样的?可以 用夹子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约 1-2厘米处,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无
颜色:白色 无色
钢铁生锈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有新物质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电热丝升温 颜色:灰黑 红或白
无
亮度:变亮了
木炭燃烧
发出白光
有新物质二
有集新气物瓶质变—热二,氧温化度碳升生高成氧化碳生成
给物体的的变化分类
像蜡烛熔化这样、纸折叠、铁熔化这 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 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 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
5蜡烛的变化
你知道“蜡烛成灰泪始干”其中 的科学道理吗?
蜡烛的特点 蜡烛有什么特点?
易燃 易碎
光滑 较软
研究蜡烛
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 有哪些方法?
加热 点燃
切割
“加热蜡烛”的实验:
“加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1)把小块蜡烛放在蒸发皿里。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给铁架台加热几分钟,
实验记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名 实验 称 方法
现象
蜡烛
总结:
点燃蜡烛----- 蜡烛燃烧会产生新的物 质 ——烟。
加热蜡烛------ 蜡烛熔化成腊油,冷却后又 凝固成蜡块,没有产生新物质 。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列是向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有气泡冒出B. 看不出明显变化C. 出现黏稠状的物质,并发生沉淀D. 发生沉淀后,加水沉淀消失2.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变化中没有出现颜色变化这一现象的是()。
A. 铁钉生锈B. 在淀粉上滴碘酒C. 火柴燃烧D. 食盐溶解在水中3.如右图所示,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发现蜡烛熄灭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气体比空气轻B. 该气体透明C. 该气体能灭火4.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 溶液颜色变浅B. 产生大量气泡C. 铁钉上有附着物5.下列办法中防止铁生锈的是()。
A. 刷上一层油漆B. 浸入水中C. 放在潮湿的角落里6.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两个变化不同的是( ) 。
A. 轮胎爆胎B. 蜡烛燃烧C. 蜡烛融化7.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往米饭上滴碘酒产生了新物质,米饭的颜色发生了变化B. 铁生锈后变得比原来更光滑、更容易被磁铁吸引C. 加热白糖的实验中,白糖只有颜色发生变化,物质没有发生变化8.观察表明,铁钉在()时生锈速度更快。
A. 完全在干燥空气中B. 各一半在浓水、空气中C. 完全在食用油中9.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沙子和黄豆混合B. 制作柠檬汽水C. 叠纸飞机10.“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中水结冰的过程是什么变化()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二、填空题11.探究食盐会发生哪些变化。
我的猜想:我的方案:我的发现:1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13.有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称为。
14.如图实验是研究的实验。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下册《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3.虾煮熟后变红。虾具有的颜色,主要是它们甲壳下面真皮层中的色素细 胞在起作用。在高温蒸煮下,原来的色素受到破坏而分解,只有红色素 尚存,所以虾煮熟后变成红色。
设计意图:资料的呈现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发现生活中有很多 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本环节也可以将阅读后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板块三、研讨 生活中哪些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对我们是有利的?哪些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对我们是有害的?请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使学生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关系,有 些变化对我们是有利的,而有些变化对我们是有害的,在生活中要注意 观察并记录这些变化。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板块二、探索 1.介绍白砂糖加热所需的材料。 2.出示观察要点: (1)取一勺白砂糖,放在勺子里。 (2)手握勺柄最外端,用蜡烛火焰的外焰加热。 (3)仔细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并及时记录每一种变化现象。 (4)观察结束后,将勺子放在有水的烧杯中。 (5)不要离得太近,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3.汇报:说说白砂糖加热过程中的现象,不同同学之间进行补充。并说说 这些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白砂糖熔化成液体白砂糖属于物理变化;颜色变深、变黑,产生 气味属于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放在水里的炭是不溶于水的。(可 以增加一个演示实验)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说课稿教科版(ຫໍສະໝຸດ 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 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3课《发现 变化中的新物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 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 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蜡烛的变化
分析实验现象
第一个实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杯壁 产生了白色物质,基本可以说明什么?
第二个实验:黑色物质在蜡烛点燃之 前存在吗?
物质的变化可 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 新物质,例如:蜡烛受热熔化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这类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 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
在点燃实验之前,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 下蜡烛的特点,然后请代表举手发言
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我们将蜡烛点燃观察30秒
我们讨论一下观察到的现象,请代表 发言。
我们的猜想是……
我提供一些材料,我们怎么做实验?
实验:
1.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 察烧杯的杯壁。
物体会运动,物体自身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树叶从绿变黄,或从绿变红,河水结 冰……
������ 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变化
观察蜡烛,我们该怎么操作?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我们可以……
有五种以上方法的请举手
切割、折断、放进水里、熔化、点 燃……
今天老师做一下实验 那你们呢?
观察:加热前后的蜡烛
加热前: 冷却时: 冷却后:
出来,例如: 蜡烛燃烧
•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 面粉做成馒头 • 铁水变钢锭 • 水的三态变化(水蒸气、液态水、冰) • 火柴燃烧 • 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活动: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
压扁饮料罐 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将白糖加热至熔化 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将水果做成果汁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知识梳理及典型考题]
【新版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六年级科学下册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科版)基础知识梳理1.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
有的变化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
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
2.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来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3.铁钉生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因为在变化中产生新物质——铁锈。
4.铁生锈的条件:铁制品与水、空气接触。
5.将铁制品与水、空气隔绝开可以有效防止铁制品生锈。
如刷上油漆、电镀、涂抹油等。
6.在不同的环境中,水和空气的含量不同,导致铁生锈的速度也不同。
7.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实验: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实验器材:铁钉、水、量筒。
●实验步骤:①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
②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
③将三个量筒封上口,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铁钉完全浸没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水的颜色略有变化铁钉一半浸没没有变化水的颜色变化水面处出现锈斑向下延伸,水色加深水下部分全部生锈,水色加深铁钉放空杯中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实验结论:铁在生锈过程中,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常考题型★判断题1.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构成纸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体形状变化等。
( ×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产生沉淀、产生气体和改变颜色等。
改变物质的形状属于物理变化。
3.以蜡烛为例,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 √ ) 解析:蜡烛形状、大小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为化学变化。
4.铁制品接触了水就会生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两大类。
身体中有()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2.植物后代和亲代十分相似,这种现象叫做();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不同,这种现象叫做()。
3.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
4.观察架设高压铁塔,它有()、()的特点。
5.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望远镜以来,人们第一次比较清晰的看到了月球表面,为了纪念天文学家(),人类的第一台外太空天文望远镜就以他命名。
6.()和()的共同作用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7.每年的()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8.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形成的天文现象叫()。
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诗中从铁杵到针的过程属于()变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中爆竹的变化属于()变化。
10.在夏季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银河”横贯天空,其中有两颗星星和我们传统节日“七夕”有关,其中一颗是在“银河东岸”的一颗明亮的星星,叫做()位于天鹰座,与它“隔河相望”的另一颗特别显眼的亮星叫做(),位于天琴座。
与()构成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1.在北半球,有星星的夜晚辨别方向最好的参照物是()A.北斗星 B.北极星 C.小熊座12.在同样的瓶子里装入自来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A B C13.小苏打是固体,把小苏打倒入白醋中也会有大量气体产生,小明把收集到的气体倒向点燃的蜡烛(如右图所示),发现蜡烛熄灭了,这个实验不能证明这种气体()A.比空气重B.是二氧化碳 C.不支持燃烧1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A、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B、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15.如果把眼皮、发际、耳垂等3种性状特征组合起来,会有()种不同相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