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水火能相容
【高中化学】趣味化学小实验:“火球游泳”
【高中化学】趣味化学小实验:“火球游泳”
水火不相容,这是人们公认的常识。
从来没有看见过火球能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而有
这么一个“火球游泳”的小实验就实现了水火相容。
拿一个一百毫升的烧杯,里面装上自
来水,然后用镊子将一块豆粒大的灰色固体,轻轻地放在烧杯里。
这时,烧杯里的水面上
立刻生成个火球,这个火球在水面上滚来滚去,同时发出嗤嗤的响声。
同学们,好好想想。
“火球游泳”小实验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原理:
事实证明,用镊子放入杯子的固体是金属钠。
因为金属钠非常活跃,它在水的存在下
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并生成可燃气体氢气。
2na+2h20=2naoh十h2(气)
当金属钠与水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很低,它被产生的热量融化成一个球体,并且由
于产生的热量迅速使产生的氢达到燃点,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火球,它被产生的氢气推动,
在水面上滚动,就像游泳一样。
这一现象表明,金属钠的化学活性很强,易溶于水。
因此,普通金属钠只能储存在煤油中,不得放置在空气中,以避免火灾和燃烧。
化学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
化学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演示实验尤为重要。
一个设计合理的成功的演示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又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习燃烧条件时有两个探究实验,按教材原方案演示第一个实验时,该设计有两个弊端:①课堂教学在没有通风橱或不方便使用通风橱的情况下,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②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通过铜片传给红磷,往往容易引发红磷燃烧,影响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得出。
课堂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如图:用一个1000ml的大烧杯,倒入约800ml热水(95℃左右),取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热水中的小烧杯中;把分别取有少量红磷,用吸水纸吸去水的白磷并用橡皮塞塞上的两支干燥大试管(32x200mm)同时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
这个实验中两支盛少量白磷和红磷既便于实验对比观察,又能克服了原实验中白磷燃烧放出的热将红磷引燃的可能,该实验中通过试管、胶塞和气球,将开放体系中的燃烧改为密闭体系中燃烧,从而消除了原方案中产生大量的白烟对空气的污染,实现实验过程的环保。
一段时间后产生的这样的现象;大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也没有燃烧。
学生思考:大试管中的白磷为什么会燃烧?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什么?热水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经过师生分析,最后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
教师提问:热水中的磷接触氧气后能燃烧吗?演示第二个实验教材有一个弊端:该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热水中的白磷用硬纸圈圈住,学生在下面观察不清晰,而且硬纸圈可能在热水的作用下还会上浮,所以我用透明的小烧杯来替代硬纸圈。
把白磷放入小烧杯中,再将通氧气的导管对准小烧杯中的白磷,实验现象奇妙的发生了,水中的白磷燃烧了,产生了大量的白烟。
化学、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有趣实验
献给我那可爱的学生一、水中点灯欲话说,水火不相容。
水中怎么能点灯呢?可是,现在我们请大家来试一试。
1.准备:(1)将蜡烛拧进一个大螺母里,放在碗底中间(蜡烛的芯要比碗口低)。
(2)往碗里慢慢加冷水与蜡烛上口平齐(如图所示)。
2.实验:点燃蜡烛。
当蜡烛的火焰着到水面以下时,蜡烛继续燃烧而不熄灭。
3.道理:水能吸热,接触水的蜡烛表面不熔化。
二、烧不断的线与烧不着的纸条你一定会奇怪,线怎么会烧不断?纸条怎么会烧不着呢?下面这两个实验就是讲的这些有趣的内容。
1.准备:约1 厘米长的棉线一根,曲别针一个,少量的浓盐水,一寸铁钉一个,火柴,20 厘米粗的铁棍一根,1.5 厘米宽30 厘米长的纸条一张。
2.实验:先把曲别针系在棉线的一端,将棉线放入浓盐水中浸透,然后取出,把棉线的另一端挂在已固定的铁钉上晾干。
用火点燃系曲别针的棉线一端,火熄灭后,曲别针也不会掉下来(图1)。
另外,用纸条紧紧地斜缠在铁棍上,纸条边不要互相重叠(图2)。
用点燃的火柴沿铁棍往返移动,同时不断转动铁棍,虽然火烧的很旺,但是仍然烧不着铁棍外面包着的纸条。
3.道理:棉线上浸满了盐,盐不能燃烧。
棉线烧完后,外面留下了盐壳,就象一条线一样挂着不断。
可是盐壳的线很脆,稍稍一碰就会断。
用纸条缠在铁棍上,由于铁棍吸热较快,它吸收了纸条上受到的热量,纸条的温度总也达不到它燃烧的温度,所以纸条就不会燃烧。
三、纸片托住一杯水纸片能托住一杯水,说来你可能不信,但只要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你就会觉得并不神秘。
1.准备:杯口平整的玻璃杯一个,图画纸(硬纸片略大于杯口些)一张。
2.实验:用一只玻璃杯盛满水,杯口再盖上一张硬纸(最好先浸湿一下),纸和水之间不能留有空隙和气泡。
然后用右手拿杯,左手托纸,迅速地把杯倒转使底朝上。
左手轻轻松开,这时,水仍留在杯中不会落下来,好象被纸托住似的(图1)。
同样方法,若把杯子侧过来(图2),纸片密合的好,杯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
3.道理:杯里充满了水(或半杯水),纸片下面或侧面(外侧),均受到向上或向内的大气压力,只要这种压力大于杯内的水的重量(或一半水一半空气的重量),纸片就会牢固地贴在杯口不落下来。
趣味化学实验
趣味化学实验1. 五彩溶洞试剂:5%的磷酸三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铁等晶体难溶盐仪器:纱窗网2个,大烧杯2个,药匙2把5%磷酸三钠溶液能与多种晶体盐表面形成具有半透膜性质的难溶盐,将晶体放在瓶中生长液的顶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晶体表面的难溶盐从上往下长。
实验步骤:(1)配置好5%磷酸三钠溶液,将溶液倒入烧杯中;(2)将纱窗网固定在烧杯上并且没过溶液,将晶体放在纱窗网上,晶体开始往下长,类似溶洞景观,成为倒挂的钟乳石、“顶天立地”的石柱、石笋等。
2. 神奇的杯子倒水实验实验原理:20毫升硅酸钠热饱和溶液装在透明杯子1内,不透明纸制杯子2内预先加好刚配好的(10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 硫酸溶液5毫升,酚酞5滴左右,将杯子1内溶液向杯子2倒,稍加搅拌2~3 秒即可形成固体“果冻”状硅胶,在不透明纸质杯子2内凝固不动,杯子倒置也不会掉下来,向杯子2中加入一药匙氢氧化钠固体,与硅酸反应硅胶部分消失,重新变成硅酸钠溶液,且遇酚酞变红色,向不透明纸制杯子3倒可看见红色有沉淀的溶液25毫升左右,在纸制不透明杯子3中预先加入前面配的浓度稍大的硫酸10毫升,酸性环境使酚酞红色消失,酸的量有一个点可以在杯子3中再次形成“果冻”状硅胶,但该点较难寻找,其他情况杯子3内溶液都会变成无色有沉淀的液体,再倒向杯子1。
原料:蒸馏水,硅酸钠固体,酚酞溶液,硫酸,氢氧化钠固体,10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配成的硫酸溶液。
仪器设备:透明玻璃1杯,不透明纸质杯子2个,玻棒1个,100毫升烧杯1个. 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打火机,25毫升量筒1个,药匙2 个。
操作步骤1). 在100毫升烧杯内倒入热蒸馏水50毫升在石棉网上加热, 倒入硅酸钠固体配成饱和溶液,加热到接近沸腾,取20毫升倒入透明杯子1内。
2). 在不透明纸制杯子2内加入5毫升(新制10 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配制) 硫酸溶液, 酚酞5滴左右。
不透明纸制杯子3内加入10毫升(10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配制) 硫酸溶液。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600字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600字【第1篇】“滋啦,滋啦”你想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告诉你吧,其实我们是在做是“水中点灯”的实验。
听到这里你们应该很惊奇,水和火怎么能共存呢,下面就由我来跟你解读吧!做“水火相容”的实验需要以下工具:蜡烛、玻璃杯、硬币、胶水、打火机和水。
工具准备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吧!先把被子里倒上水,再把蜡烛放进玻璃杯里。
这时出现第一个难题了:蜡烛会漂浮在水面上真是奇怪。
老师告诉我们原因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蜡烛的密度小,所以才会漂浮在水面上。
接着老师又拿来了一个硬币,让我们用胶水粘在硬币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果然,把有硬币的蜡树再次放进水里之后,蜡烛稳稳当当的粘在了水中。
接下来就是点燃蜡烛了,我们生怕自己的火苗灭了,就像保护“火种”一样连忙找来纸来挡住火苗。
甚至有的还用双面胶粘在纸上,之后再套在杯子上,最后用手挡住。
可真是“铁壁铜墙”啊。
之后火苗燃烧的越来越旺,火苗轻轻的摆动的自己的腰肢,好像在跳舞一般。
这时我们更加小心了,屏住呼吸,生怕把自己的火苗吹灭了。
在我们的保护下,火苗顺利的燃烧着,当蜡烛烧到水平面时,我们的心都揪起来了,只见我们的火越来越暗,正当我们绝望的时候火苗又奇迹般的亮起来。
我们,我们的心情立刻又欢呼雀跃起来。
随着燃烧蜡烛的蜡油滴在水面上立刻就凝固起来,还发出“滋啦滋啦”的响声,好像在喊疼呢!这时我们更加谨慎的保护起火苗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成功的将蜡烛燃烧在水里了!蜡烛和蜡油之间形成了一个坚硬无比的保护膜。
蜡烛中间还行成了一个凹槽,蜡烛外面已经燃烧成了一层薄薄的保护膜。
“耶,成功了!”我们激动地一蹦三尺高。
实验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新奇的事情,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乐趣!【第2篇】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你们相信水火可以相容吗?最近我爱上了科学实验,所以要亲自试验一下水火相容,你们要一起来吗?首先我准备了打火机、胶水、硬币、蜡烛和水。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2024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A滴有酚酞的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
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选填“>” “=” “<”)2.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注:BaCl2溶液呈中性)(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
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3.小明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组装了如图的实验装置:(1)仪器识别:a ;b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除去H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4)装置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反应后有生成。
(5)实验前硬质试管中混合物的质量为5g,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4.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一)-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水为热水B.②中白磷燃烧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检验铵态氮肥C.检验CO32﹣的存在D.用水吸收CO3.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
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B.这个实验原理告诉大家面粉加工厂要严禁烟火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和氧气的接触面积4.可燃性气体(如H2、CH4)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下列点燃氢气的装置中既安全又正确的是(从右端尖嘴处点火,液体均为水)()A.B.C.D.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两个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B.甲实验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C.乙实验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D.甲、乙实验只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6.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1中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C.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7.康康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C.即使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可能燃烧D.由本实验推知,消除可燃物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8.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9.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1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
二年级第四课-水中燃烧的蜡烛
大家好
9
同学们,现在由你来做小评委,让我们一起来评评下面的文段:
我踮起脚,从上往下看,蜡烛的上方已出现了 一层蜡油,蜡油愈鼓愈大,却迟迟不肯滴下来。终 于,这层蜡油滴了下来,落在蜡烛旁边,紧紧地贴 着。
大家好
10
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片段:
我踮起脚,从上往下看,一股热气直扑我的脸。蜡烛的上方已出 现了一层蜡油,在火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好像手一 碰,那层油就要裂开似的。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蜡油也愈鼓愈大 ,就像一位孕妇挺着个大肚子。我本以为那层油就要滴下来了,可 它就像和我作对似的,迟迟不肯滴下来。嘿,它还流连忘返了!终 于,这层蜡油滴了下来,落在蜡烛旁边,紧紧地贴着,悬浮在水面 上,好像一个小孩子,依偎在妈妈旁边,不肯离去。
3. 写过程,写想法。实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想其实是实验作文最重要的一部 分,要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我们看下面的语段: 我打开电冰箱,用小勺从冷冻室内刮下一些冰放在小碗里,再用勺
子压平,便到屋外找蚂蚁了。真是天遂人意,一会儿便找到了两只。我 把这两位不幸者轻轻捏起放在刚才准备的碗里,它们在冰上惊慌地爬动 了两下,便蜷成一团不动了。过了大半天仍不见它们动,我便用针尖把 蚂蚁从碗里挑出来放在白纸上,然后把它们拿到阳光下晒。我站在一旁 静静地看着,正午的太阳非常暖和,可蚂蚁一动不动。怎么还不动呢? 是不是冻死了?(《速冻蚂蚁》)
实验,就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证明我们想要得到的结 果。要写实验,最好在写之前,自己亲手做实验。
那么,怎么写关于实验的作文呢?
大家好
7
1. 要写出做实验的目的。就是写出为什么要实验,要达到什 么目的,要证明什么结果,或者要验证什么道理、想法等。写实 验的目的,一般是在开头部分写,也可以在作文结尾写。
化学趣味实验大全——删减版
化学趣味实验大全1、彩色温度计的制作【实验原理】钴的水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水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呈现的颜色变化做成温度计。
【实验步骤及现象】在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呈紫红色,加热时随温度升高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
2、苏打——酸灭火器【实验步骤及现象】(A)如下图所示,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
向瓶中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的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来,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胶塞。
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
小心!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
(B)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的泡沫。
将瓶子对准火焰,迅速倒转瓶子,剧烈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则气体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而灭火。
3、魔棒点灯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4、建造一座“水中花园”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水玻璃,轻轻将盐的晶粒,如钴、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钴、铁、铜和镍的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5、喷雾作画实验原理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
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
实验用品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
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
实验步骤1. 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探究燃烧的条件》练习题(含答案)1.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接触不到氧气,棉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棉手帕被酒精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2.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答案】B【解析】A.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燃烧,选项说法错误;B.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若再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选项说法正确;C.在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选项说法错误;D.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3.“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 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纸张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B.纸张与空气充分接触,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纸张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蒸发时吸热,导致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因此纸张不能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水火相容
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 第六次化学小组活动 【实验一】水火相容
【认识药品】白磷、过氧化氢、碘化钾
【实验步骤】
1取一支大试管,往里加2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
2用镊子取一块白磷投入到试管中,可看到白磷并不燃烧;
3往试管里滴加5滴碘化钾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
(1)碘化钾的作用是
(2)通过该实验的探究,你总结一下为什么白磷在水下可以燃烧了?
【实验二】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黄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
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
化学趣味实验五例
化学趣味实验五例张宏志河北省武邑中学 0534001 玻璃棒点燃了冰块玻璃棒能点燃冰块。
我们不用火柴和打火机,只要用玻璃棒轻轻一点,冰块就立刻燃烧起来,而且经久不熄。
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做个实验看看。
先在一个小碟子里,放上1~2小粒高锰酸钾,轻轻地把它研成粉末,然后滴上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蘸有这种混合物的玻璃棒,就是一只看不见的小火把,它可以点燃酒精灯,也可以点燃冰块。
不过,在冰块上要事先放上一小块电石。
道理很简单。
冰块上的电石(化学名称叫碳化钙)和冰表面上少量的水发生反应,这种反应所生成的电石气(化学名称叫乙炔)是易燃气体。
由于浓硫酸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它足以能把电石气氧化并且立刻达到燃点,使电石气燃烧。
另外,由于水和电石反应是放热反应,加之电石气的燃烧放热,更使冰块熔化成的水越来越多,所以电石反应也越加迅速,电石气产生得也越来越多,火也就越来越旺。
2 白花变蓝花器具:铁架台、铁夹、蒸发皿、滴管。
药品:锌粉、碘片、浆糊。
方法:取一只蒸发皿放入2g锌粉和2g碎碘片,搅拌均匀,在蒸发皿的正上方吊一朵白纸花,白纸花上涂以面粉浆糊。
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取冷水,加1~2滴于混合粉上,立即有紫烟和白雾腾空而起,团团彩云都抢着去拥抱白纸花,把白花染成蓝花,再熏染一二次,蓝花更加鲜艳、逼真。
原理:干态下的碘片和锌粉,常温下不易直接化合,加入少量水作催化剂后,立即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锌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未反应的碘升华成紫烟,水受热汽化,空中冷凝成白雾,碘和白纸花上的面粉接触显蓝色,于是紫烟造出蓝花。
3 固体酒精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
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填充其中。
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
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7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点B.N点C.P点D.M点3.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4.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
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5.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6.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7.为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和使用灭火器的能力,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如图是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局部示意图,打开阀门后灭火器内的物质喷射到可燃物上,这不但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且可在可燃物的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起到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8.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
丙烯菊酯(C19H26O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
(1)丙烯菊酯由元素组成,它属于(填物质类别)。
(2)点燃蚊香时,要加热使蚊香的温度达到,蚊香才能燃烧。
浙教版科学 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8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3节实验探究题一、空气与氧气1.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 1 实验 2MnO2的质量/克0.5 X2%的H2O2溶液体积/毫升20 20温度/℃20 80(1)表中X的值应为________;实验中,比较H2O2分解速率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__。
(2)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
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________。
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书本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乙)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50厘米2、高20厘米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操作过程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厘米处。
③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④通电加热红磷,充分反应后,待冷却到原来的状态,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相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写出该实验的原理: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操作④结束时,与装置A中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________(填整数)。
化学趣味小实验
化学趣味实验1、把4g葡萄糖和4gNaOH加入到一个透明带盖的塑料瓶中,加入150ml水和2-3滴亚甲基蓝(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
加盖后震荡,溶液变蓝,静置后变为无色,重复上述操作可看到多次变色现象。
反应。
振荡时,瓶中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氧气在溶液中的溶解量增大,使反应向指示剂中的无色基团被O2氧化为蓝色基团的方向实行,溶液变蓝;静置后,溶液中O2减少,使反应向蓝色基团被葡萄糖还原为无色基团的方向实行,所以,溶液变为无色。
如此反复,直到溶液中的葡萄糖被消耗完。
”2、鲜花三变一朵红花,能够用化学方法使它三次变色。
如果你有兴趣,能够动手试验一下。
一变:取一湿润的红色玫瑰花(或月季花),浸没在亚硫酸溶液里,红花立刻全部变成白花,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它与花瓣里的红色素结合,生成了无色的物质。
二变:用注射的针筒(或滴管)吸取少量稀硝酸,射在已经漂白的花瓣上,在射到硝酸的地方,白色又转变为红色,形成红白双色的花。
这是因为二氧化硫跟红色素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在有氧化剂(如硝酸)的作用下,就被分解而恢复原来的物质。
三变:如果把红白双色的花全部浸没在硝酸里,则红白双色的花,又变成红色的花了。
3、引蛇出洞将10克蔗糖,10克重铬酸钾,4克硝酸钾分别研成细末,放在一张铝箔纸上混合均匀。
然后卷裹在铝箔纸里,下端封死装进有底的硬纸圆通里水平放在稳妥处,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点燃口部一端的混合物,立即燃烧起来,可见“蛇”从筒内曲曲弯弯地“爬”出来。
4、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原理】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
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
通过这个原理,能够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
【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
滴入2 ~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
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练习-附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练习-附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S:32 Mg:24 Mn:55Fe:56 K:39 Cu:64一、实验探究题。
1.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细口瓶的塞子要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②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刷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5)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毫升,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2.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现象及结论:(1)①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放热,蜡烛逐渐变短,石蜡受热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如图乙所示操作,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由此可知外焰温度。
③如图丙所示,烧杯内壁会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若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会,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2)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此白烟用火柴可以点燃,说明其具有性,据你猜想白烟应该是。
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CO2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注: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挥发的影响,且图甲中产生气流缓慢。
(1)如图甲,将右侧三通管横放,打开仪器 a (填名称)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接触,然后关闭仪器a,观察到三通管内的实验现象是。
幼儿科学水火相容教案
幼儿科学水火相容教案自古以来,水火不相容
火遇水则灭,水被火烧则蒸发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
我能让水火共存!
想要动手秀一秀这神奇的魔法吗?其实不难哦~ 看这里:
1
DIY材料
蜡烛、火柴、铁丝、直尺、玻璃碗
2
操作步骤
(1) 点燃蜡烛,滴几滴蜡水在水盘中央,然后将蜡烛插在蜡水上,插稳哦
(2)接着在玻璃碗里倒水,注意不要浸没蜡烛的烛心
点燃蜡烛
(3)随着蜡烛慢慢燃烧,我们会发现,火苗会陷入水中!
(4)等蜡烛烧到自然熄灭,我们再量一下火苗没入水中的距离。
哇!火苗没入水中的距离有2厘米!
实验原理
在蜡烛点燃后,温度上升慢慢熔化成蜡油,蜡油遇到碗中的凉水后就马上冷却凝固了,如保护膜一般将水和火焰隔绝开来,而蜡烛不断往下燃烧,直到蜡烛火苗整个燃烧到水面以下,于是就出现了蜡烛在水中的燃烧景象。
水火相容实验原理
水火相容实验原理
水和火的相容性是指水和火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物理相互作用的程度。
水火相容实验是一种测试物质间相容性的实验。
它的原理是在一个烧杯中
加入水和火源,观察它们是否能够相互作用、融合或产生其他的化学反应。
如果两种物质之间存在相容性,那么它们会相互作用并产生适当的结果。
如果两种物质不相容,则它们可能会产生爆炸、释放毒气或其他危险情况。
因此,在进行水火相容实验时,需要格外小心谨慎,遵循实验安全规范。
水火相容实验作文的三个主要内容
水火相容实验作文的三个主要内容《有趣的水火相容实验》
小朋友们,你们相信水火能相容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水火相容实验的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个主要内容是准备材料。
我们需要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比如一个大口玻璃杯,还要准备蜡烛、水和打火机。
这些东西在我们家里一般都能找到哦。
第三个主要内容是关键的一步。
往容器里慢慢倒水,要让水没过蜡烛,但是蜡烛的火苗还在燃烧。
哇,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水和火居然能在一起,是不是特别不可思议呀?
这个实验让我知道了科学真的好有趣,等着大家也去试试哟!
《神奇的水火相容实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神奇的水火相容实验,这里面有三个特别重要的地方。
先来说说材料准备。
找一个漂亮的玻璃杯,一支蜡烛,一些水,还有能点火的打火机。
这些东西准备好,实验就能开始啦。
呀,往杯子里倒水。
慢慢倒,别着急,水越来越多,都超过蜡烛啦,可那火苗还在欢快地跳舞呢。
怎么样,这个实验是不是特别神奇?大家也动手做做看吧!。
搜索做了一项小实验的作文
搜索做了一项小实验的作文小实验大发现嗨,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关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做了个超级有趣的小实验。
这个实验让我们发现了一个超酷的现象,那就是“水火不容”。
你们可能听说过“水火不相容”这个词吧?意思是说水和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它们在一起会互相伤害,不能和谐相处。
但是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情况,那就是当水遇到火时,它不仅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立刻变成蒸汽消失,反而还会发生一种神奇的变化,那就是——变热!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决定来一场“水火大战”,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我们准备了两个烧杯,一个装满了水,另一个则被我们小心翼翼地放进了煤气灶里。
一开始,我们都屏住呼吸,生怕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过了一会儿,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个被放进煤气灶里的烧杯竟然开始冒起了烟!而且,随着煤气灶的火焰越来越旺,那个烧杯里的水也变得越来越热!更神奇的事情还在后头呢!当我们把两个烧杯拿到一起的时候,水居然变成了热水!原来,当水和火相遇时,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是通过热量的传递让水的温度升高了。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虽然水和火在化学上是完全不同的元素,但在物理上却有着奇妙的联系。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据和公式,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现象。
每当我回想起这个“水火大战”的小实验,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
它让我明白,只要我们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就一定能找到生活中的奥秘和乐趣。
所以啊,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小看了任何一个看似平常的事物。
说不定在某个角落,就藏着一个让人惊喜的小秘密等着你去发现呢!让我们一起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看标题,你也许会说一定是写错了。
自古道:“水火不相容”,怎么说水火相容呢?不信,请看。
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黄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
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
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秘密在哪里呢?
答案:在水中放入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黄磷(即白磷),黄磷是一种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现象。
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会放出氧气来。
氧与黄磷反应便会猛烈燃烧,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于一个杯中。
磷被氧化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